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起步培-最新范文

更新时间:2023-06-04 06: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起步培

【内容摘要】:信息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已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尝试,从如何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如何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如何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梳理、利用、使用信息三方面来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素养也正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尝试,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收集信息的兴趣唤醒有时比方法更重要。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心中的天地也就比较局限。让他们的心打开,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欲望,想把窗户打开,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需要有一种文化的影响,一种环境的影响,一种舆论的导向。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从激发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兴趣入手。1、利用班级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建立信息意识如今的有线电视、广播电台、电脑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为千百万儿童和成人获得教育信息提供了更为丰富

广泛的信息和教育资源。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求学生每天晚上注意收看儿童电视节目,如《大风车》、《东方儿童》、《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这类节目,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第二天晨会课上,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举行小小的新闻发布会,把自己的收获用简短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这对长时间禁锢于书本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最乐意的事了,大家都坚持看。起先,因为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缺乏,有些知识讲得让人听不明白,但令我欣慰的是,每天要求说新闻的人数在增加,表达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但能把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简练、流利地表达出来,而且也越说越自信了。新闻发布已成了同学们每天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同学们在热烈的气氛中获取了许多信息,如:像石头的怪瓜;鳄鱼当渡船;流血树等等。他们完全脱去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沉闷。从中学生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使自身的思想得到净化和提升。另外发现,每天坚持看儿童节目,并在新闻发布会上积极发言的同学速记能力强,表达准确,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强。2、开展活动,合理利用信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新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今年的五一长假,我班有一位学生去上海的海底世界游玩回来后,向同学们绘声绘色地介绍自己的见闻,同学们听了羡慕不已。虽然他们对海底生物的知识多少有一些了解,但对这神秘的海底世界还是充满了好奇。我便组织了一次班队讨论会,说说你对海底

世界知多少。活动前,请同学们查阅书刊,找一找有关海底生物的资料。学生中有的进图书馆翻阅报纸杂志,精选、摘抄有价值的内容;有的到网上查找资料;有的主动向家人请教,去亲戚家查找……学生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收集到了许多海底世界的相关资料,有照片、碟片、杂志等。这些资料介绍了海底生物的种类、它们的生存方式等等。讨论会上,同学们把他们所有的本领都用上了:落落大方地主持节目、放映他们精心挑选的光盘、有声有色地发表演说。学生们完全成了主角、成了疑问的解答者、成了争论的焦点……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先前不知道的知识,对海底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提倡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个性化教育中,兴趣是关键因素,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二、结合教材、设定目标,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心理学认为学生注意愈深刻,意识愈清明,则观察、推理、记忆等心智活动的成效也愈强。我们布置学生收集,可结合教材,提出收集的具体内容,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将要搜寻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1、利用信息,变“少”为“多”,扩大语文教育信息量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带有很强的知识性。这些课文需要添补相关的资料,学生才能全面的了解。但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不可能全面、系统的阐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添加相关的资料,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有利于建构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燕子过海》一课,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问题,最后确定了信息收集的任务:燕子是一种怎样的鸟类?太平洋到底有多大?燕子飞过大海要

用多少时间?问题明了了,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可以通过查找图片或观看《动物世界》来了解燕子;尤其使学生明确,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资源应成为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因为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学生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几十双小手纷纷举起,“燕子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益鸟。”“燕子还有别名叫拙燕、观音燕。”“燕子是候鸟,它的羽毛是黑色的,尾巴像剪刀,我还带来了燕子的图片。”“我还知道燕子是一种非常勇敢的鸟,它为了要到南方去过冬,要飞过无边无际的大海。”“是呀,燕子还要飞过太平洋呢,我知道,太平洋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xxxx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信息的扩充,给了学生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2、收集信息,以点带面,丰富语文课外阅读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积累语言是提高语文的关键和根本,语言的积累,仅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给学生传递更多的阅读信息,进行同主题阅读。如学完了《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引导学生查找并阅读类似的寓言故事;学完《丑小鸭》就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黄山奇石》一课结束后,又让学

生查找有关描写中国名胜古迹的文章来欣赏。3、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形成信息收集的意识读书是一种学习,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面向他人同样是一种学习。可以说,这种学习更是一种轻松愉快或更具挑战的学习。所以,我们提倡以课文为出发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收集信息,使他们养成自觉收集信息的习惯。如去年冬天的那一场大雪,使难得见到雪的南方孩子异常兴奋,他们在雪中跳啊,叫啊,笑啊,有的还用手抓雪。看着眼前的场面,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指导同学观雪的好机会吗?我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了雪花的形状,雪中景物的变化。我又带大家去雪地玩打雪仗的游戏。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玩得非常开心。然后,请同学们回家收集雪花形成的资料。很多同学回家后都以《下雪啦!》为题写了日记,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记下来。有的同学描写了雪花的样子,雪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有的描写了同学们玩雪仗的情景;还通过查找资料记下了雪花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信息,既帮助学生形成收集信息的意识,也锻炼学生独立收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日去观赏自然风光、去参观文物古迹、去了解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资料,开阔视野、丰富见闻。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兴趣盎然地获取新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眼里、心里、嘴里有无穷多的稀奇事、新鲜事。三、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梳理、利用、使用信息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查找资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培养

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导致有些学生无从下手,在查到资料后,也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读,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梳理、利用、使用信息的能力。

1、引导积累,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习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遴选、分析和判断,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设立“采蜜本”,一边查阅,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2、适当示范,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浅显地告诉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这个环节比较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和示范。比如《南京长江大桥》一课,大桥有多长?是谁设计的?什么时候建造的?结构怎

样?这个不是教学重点,但却是大多数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来了,就需要学生的信息资料来解答。有个学生通过网络找到了有关资料,可资料上对这个问题的描述有几千个字,用了一些专业词汇,念起来特别拗口,如果课堂上学生念出一大堆自己都不明白的专业词汇来,其他学生就会更困惑了。我就这样引导学生: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就会找出关键的情况介绍,我再作精练的描述。常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有意识地学会加工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资料了。3、及时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并能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gn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