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01 15: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二次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 A.缺乏思想准备 B.军事指挥失误 C.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D.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是针对 ( ) A.慈禧 B.溥仪 C.段祺瑞 D.袁世凯 4.曾先后领导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是 ( ) A.黄兴 B.蔡锷 C.李烈均 D.唐继尧 5.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的根本目的是 ( ) A.让大战的双方互相厮杀,坐收渔人之利 B.抵制段祺瑞的势力 C.扶植黎元洪当总统 D.防止日本独霸中国 6.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 )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7.护法运动的失败给孙中山的教训是 ( ) A.利用军阀打军阀革命不会成功 B.反封建军阀应与反帝同步进行 C.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D.封建军阀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8.二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排斥异己,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 B.袁世凯搞独裁专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C.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 D.袁世凯罢免国民党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9.下列对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C.都是从南方开始的 D.都与孙中山有关系 10.下列人物中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的是 ( ) A.魏源 B.周学熙 C.张謇 D.荣氏兄弟 11.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 )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造纸业和化工业 C.火柴和榨油 D.钢铁和机器制造 12.根据一战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分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

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B.南京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3.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有 ( ) ①抵制外货 ②收回利权 ③民主共和 ④实业救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地半封建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 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5.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不包括 ( ) A.使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B.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级基础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6.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 ) A.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 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 17.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美国知名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战 19.1924年,孙中山说: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

一个假民国。”这是因为当时中国 ( ) ①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机会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③北洋军阀在政治上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④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处于统

治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21.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制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2.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溥仪复辟 23.护国运动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维护了共和政体 C.废除了《二十一条》 D.粉碎了“洪宪复辟“ 24.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 )

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没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政治上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2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高潮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最根本的因素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6题满分14分,27题满分16分,28题2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材料3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多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的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3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500里铁路等特权。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现象。(2分)

(2)据材料一和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增多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2分析材料4之现象的内在原因。(3分)

(5)材料二和材料四对比说明怎样的实情? (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辞》

材料二:我现在不怕国民党用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袁世凯

材料三: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

“一、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二、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三、……四、……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回答:(1)材料一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是否能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的“就怕”?然后,袁世凯下一步干了些

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日本为什么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

为什么说“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约?(4分)

28.下图是民国初年东部沿海及长江下游民族工业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长江南岸以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回答:

(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跟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何关系?结合史实叙述之。

(4分)

(2)综观当时的民族工业分布情况,长江下游是民族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纺织业和

面粉业发达。请分析形成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6分)

(3)当时苏南和苏北出现了哪些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试评价他们的救国主张。(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解析]

1 A 10 C 19 B 2 D 11 A 20 B 3 D 12 C 21 C 4 C 13 A 22 A 5 D 14 A 23 B 6 B 15 B 24 D 7 A 16 C 25 C 8 B 17 C 9 A 18 C 2.注意“客观原因”的条件限制,ABC三项是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5.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大增,支持段祺瑞参加一战,为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

6.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8.袁世凯的独裁专制,排斥异己,是二次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9.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所以A项叙述不正确。

14.本题主要考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②③④项在教材中有明确的阐述,再

认、再现教材所学知识即可。而此时由于受社会条件的限制,商业资本的力量仍比较弱小,没有超过商业资本。 1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条件下,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其表现,所以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16.本题注意“直接原因”的限定条件,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

了人们抵制日货的运动。 19.辛亥革命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

展的机会,而民主共和的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已

严重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20.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从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斗争

的焦点角度分析,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2.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孙中山、黄兴等掀起“二次革命”。

25.题目中给出了“最深远”的限定项。在次之前,历史已经证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

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其“最深远”的影响,当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 该题问题较多,学生要仔细耐心审题。先读懂材料理解其意后审设问,据要

求处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问作答。

【答案】 (1)一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入超现象大为改善。(2分) (2)辛亥革命的影响,列强放松对华侵略,市场需求的刺激。(2分)

(3)一战期间,日、美加强对华经济掠夺。说明力量薄弱的中国民族工业,即使在发展较快的一战期间,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4分)

(4)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立即萎缩和萧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弱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抵挡不住列强的经济渗透。(3分) (5)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昙花一现。(3分) 27.(1)主张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实施议会制。动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选举,袁世凯最后

落选无疑。不可能。因为袁世凯代表着北洋军阀的利益,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还很强大;议会政治不可能把袁世凯赶下台。(6分)

(2)用政治流氓的暗杀手段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了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内容,实现帝制复辟。(6分)

(3)适逢袁世凯复辟帝制寻找靠山的需要,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其余全部接

受。根据“二十一条”的内容,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控制了袁世凯政府。(4分)

28.【解析】 在综合试题中,图表常常是该类题的切入口。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图中,

可以看到两个信息:一是工业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二是以轻工业为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回答下列各项设问。

【答案】 (1)当时的国际形势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主要在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国内是由于辛亥革命影响,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4分)

(2)①长江下游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点,致使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最快。②长江下游棉花等资源丰富,再加上交通运输业发达,有利于轻工业的发展。③由于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又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其政治、思想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也拉动了周边的发展。(6分)

(3)苏南有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们在无锡和上海发展面粉业和纺织业。苏北有南通的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许多近代工业。当时,这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和“民主共和”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但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一样,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复兴,中国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运动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实现自己的独立、振兴。(1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g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