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花瓣飘香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8 01: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6.花瓣飘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4.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品读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初读感知环节,通过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3.准备一支月季花。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月季花)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什么?(学生回答:花,月

季花)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月季花)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月季花?(学生回答:喜欢)

你为什么喜欢它呢?(学生回答:好看、美丽、有香味等)

是啊,月季花不但美丽,而且花瓣还有幽幽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花瓣飘香)

2.看了这个课题,你一定有些疑问,说说你的疑问吧!(学生质疑,教师予以鼓励性评价,典型性问题记在黑板一角,便于学生带问题读书。如:有的学生提到为什么课文题目叫“花瓣飘香”?“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文中没有提到“飘香”这个词,用“花瓣飘香”做题目合适吗?等等)

3.提问结束,指生读课题,全体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识字、写字。

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规律。(重点指导:“俯”、“摘”、“捧”、“措”、“惶”、“懂”都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要左紧右松才好看。“拿”、“恐”、“舍”、“惹”是上下结构,书写要抓各部分的大小,按比例书写。“拿”、“恐”上下大体相当,“舍”上小下大,“惹”上大下小,要上下密集、对正) 2.检查词语。

出示: 俯身 摘花 捧着 不知所措 惶恐 舍不得 惹事 懂事

(1) 指名读词语,重点纠正读音。 “捧”读pěng易误读为bàng “舍”读shě易误读为sě “惹”读rě易误读为ruǒ “摘”读zhāi易误读为zāi (2)齐读词语,做到正确流利。 3.检查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师生及时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说出故事的大概,也可概括的说如: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

2.通过预习说说“小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板书:如懂事、善良、可爱、孝敬妈妈等词语。 过渡语:这样的一位小姑娘,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来的呢?让我们逐步认识一下这位小姑娘。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感受小女孩对花的爱。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课文1: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花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开得很漂亮。结合图片,体会“红艳艳”)

3.谁会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读“红艳艳”)

4.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对花怎样?小女孩动作怎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边读边给它们加上着重号。

课文2: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

细读这段话,你有哪些疑问要提出来?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适度点评,并提炼或补充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俯”字写出了小女孩对花瓣的____。(喜爱)“小心地摘”、“双手捧着”,写出小女孩把花瓣看做宝贝一样,细心呵护。带着小女孩对花瓣的喜爱和呵护,带着小女孩的小心,带着小女孩“飞快地穿过田野”的速度,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她既然这么爱这片花瓣,为什么要把它摘下来呢?

我们下节课来揭开这个谜底。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的“懂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这位小女孩是那么的喜爱花,像呵护宝贝一样呵护着手心里的花瓣,可是她为什么去摘花瓣呢?不光我们不明白,文中的“我”也一样不明白。我们下边就一起往下读书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1.自由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一找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同时标出描写小女孩表情的句子。

课文1: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1) 这一次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学生按照第二段内容描述小女孩摘花瓣动作。让学生明白一个写作技巧,这里重复的内容不需要再重复描写。

(2)画出描写小女孩被“我”发现摘花瓣并叫住时的表情的句子。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不知所措”、“惶恐”说明小女孩的什么心理?(有些害怕) 课文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为什么是“轻轻地问”?(没有责备,只是想弄清原因;疼爱小女孩,怕她害怕)读出“轻轻”的感觉。

课文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低着头不好意思”反映了小女孩怎样的心理?与“不知所措”、“惶恐”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交流。(摘了花瓣,自己觉得不对,有些不好意思,但不再是害怕了)

(2)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给说出来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喜欢花,不忍心全摘下来;爱护环境;留给其他人欣赏等等。省略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与鼓励)

(3)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喜欢花,有爱心等等。)

先不要急于下结论,我们接着往下看。 课文4:“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1) 比较“摘花瓣做什么呀?”与“摘花瓣做什么?” 教师示范说这两句话,学生体会其不同之处并说出来。

(2)这段话揭开了小女孩摘花的谜底:小女孩摘花瓣不是为了自己取乐,而是送给生病的妈妈。如此看来,这花瓣当摘不当摘?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提到可以买花送给妈妈,有的学生提到不应该偷摘别人的花瓣送妈妈??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以一个小女孩的处境去思考,不要求全责备,去体会一个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3)知道了这种情况,我们再回头读一读第二段,体会小女孩的“捧”着“带露水”花瓣,“飞快地”“穿”过田野跑回妈妈身边的心情,带有感情的仔细的读一遍。

齐读一遍后指名读一遍,师生评价语气情况。

(4)这时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有爱心,孝敬妈妈等等) 我们还是再往下看看。 课文5:“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1)当小女孩说到爸爸时,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小女孩,自己的爸爸长期不在家,自己有什么感受?而这时妈妈又生病了,提到爸爸自己更有什么感受?体会小女孩那种思念爸爸、敬重爸爸,既难受又激动的心情,明白“闪动着泪花”的原因。 (2)小女孩记得爸爸的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能看出小女孩的什么特点?(听话、信任爸爸、敬重爸爸、按爸爸的要求做、懂事等等) (3)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带着这份心情读这段话。

(4)读到这里,你怎样评价这个小女孩?文中的“我”又是怎样评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文6: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1)文中的“我”用“懂事”来评价小女孩,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女孩的“懂事”?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学生在书中的标记情况和交流情况,并参与到有讨论的小组中一起探讨。

指生读出标记内容,师生共同评价。(主要从“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妈妈会高兴的”、“叫我听妈妈的话”等几方面反应小女孩的“懂事”。)

(1) 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评价这位小女孩?

学生自由说。(善良、可爱、能为别人着想、孝敬父母等等)

(2) 小女孩所做的一切,她的表现让不让你感动?你打算为她做点什么? 学生自由说。

而文中的“我”有没有感动呢?“我”又是怎样做的? 2.读课文第11段:“我”是怎样做的?

课文: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我”为什么要买花相送?(为小女孩的“懂事”而感动)

(2)送花时,“我”会对小女孩说什么?(展开想象,训练口语。只要语言通顺,符合情境就好)

(3)“我”为什么会买盆花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由小女孩的“懂事”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母亲;受小女孩感染,也要孝敬自己的母亲等)

(4)“我”把一盆带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回答?(展开想象,训练口语。能说得符合母女间对话最好。)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回归课题,总结全文。

1.同学们,月季花是美丽的,有着幽幽的清香;而文中的小女孩更有着一颗比月季花还要美的心,这颗善良而“懂事”的心,散发出比月季花瓣更能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清香,借助着月季花瓣,温润着她的妈妈,感染着文中的“我”,更让我们这些读者深受熏陶,让我们把这份清香散发开去。带着这份清香齐读课

题——花瓣飘香!(体会题目含义,回归课题)

2.文中的“我”在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前,没有责备、没有训斥,只是“轻轻”的问,在一问一答中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描写出了一位小女孩的美丽、清香的心灵。我们要学着去练习这种对话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读写训练。

1.体会“我”的轻轻,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分角色朗读课文。 2.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为妈妈做哪些事情?写写自己为妈妈做的事。(小练笔)

(七)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舍不得

摘花瓣送妈妈 懂事

听妈妈话

附:6.《花瓣飘香》预习单 一、识字、写字练习。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正确 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

二、朗读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把拼音标注在课文中,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位听,也可以读给家长听,请他们评价。

正确 流利 还要练习 三、读书思考探究

1.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花瓣飘香》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小姑娘是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好孩子。教学之初我让学生观察月季花、闻一闻月季花、摸一摸月季花,亲身体验月季花的美丽、月季花瓣像“绒布”一般的感觉和月季花瓣那幽幽的清香,既调动起学生的全身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文中体会小女孩的语言作下了铺垫。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小姑娘的言行,体会小姑娘那颗善良、淳朴的心,一步步去理解小姑娘的“懂事”,在课文结束前,学生已被小女孩的美好品质感动,但文中这份真情还没能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当我出题“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为妈妈做哪些事情”时,一下让学生进入到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理解了小女孩那颗“飘香”的心。

不足之处:逐步分析小女孩的行为、语言,体会小女孩的“懂事”,部分同学一步到底,直接就是一个结论“懂事”,不能逐层分析慢慢体会,从而也就无法理解作者在对话中阐述事理的写法。在阐释“我”买盆花放到母亲的阳台上这一举动中,感觉意犹未尽,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成年人对父母的尽孝之情,无法向小学生表述。 教学建议:

1. 课文朗读时,培养学生区别身份,针对身份、感情去读的读书技巧,学前读、学后读,让学生在不同的理解情况下读,在不同心情中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言特点和感情。

2. 体会语气,体会不同语气表达不同情感,体会细微中包含的人物思想内容。

3. 文本与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思想,理解善待花木、善待家人、善待他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高尚情操的具体表现。

4. 明白并学习运用对话,寓深刻道理于平凡小事之中的写法。

教案设计者:杨云学 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gg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