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内容整理(杨泽波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31 11:19: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成德之孟子道性善

? 性善论是孟子最为著名的思想。“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5.1)。可见当时孟子主张性善是非常有名的。 ? 孟子性善论与孔子思想的关系需要关注。

? 孔子在复周礼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使他懂得了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们缺乏行礼的内在基础。为此他想到了仁,把行礼的基础放在了仁上。

? 孔子虽然提出了仁的学说,但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仁究竟是什么,其二仁来自何处。而这些问题都与人性有关。于是,孔子之后便有了很多关于人性的不同看法。 ? 孟子之时至少已经有了三种不同的人性理论: 一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世子)。 二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三是“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

? 孟子即是如此,并不认可其他的人性理论,创立了性善论,希望从人性的角度对仁的问题作出回答。 ? 性善论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当时其他人性理论多有不同。“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8.26)对此有所说明。

? 《四书集注》:“故者,其已然之迹”,“利,犹顺也”,认为此句主要是讲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 ? 陆象山:“当孟子时,天下无能知其性者。其言性者,大抵据陈迹言之,实非知性之本,往往以利害推说耳,是反以利为本也。”(《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 266-267 页)

?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图从性的角度来解决人的道德根据究竟来自何处的问题。性善论的创新之处正在于此。

? 这一看法可以得到新出土的材料的佐证。

?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郭店竹简?性自命出》) ? 由此可知,性善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着深厚思想渊源,而这个渊源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孔子仁的思想。创立仁的学说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性善论是对仁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就是沿着这个方向滚滚向前的。

? 孟子建立的性善论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走向,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这样说,以性善论为代表的道

德学说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 比如,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中国人的信仰有着极强的特殊性。这个问题便可以在性善论中找到原因。 ? 这个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原本有一个很好的传统,虽然这种传统也有自身的问题,但它基本上是健康的有效的。西方的坚船利炮一阵猛打,我们完全昏了头,让我们错误地认为,不把线装书都扔到茅厕中去,中国没有得救的。

? 一些西方思想的传入,使这种情况更是火上加油。我们曾十分自信地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完全有能力破坏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于是旧的世界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就像那厚重雄伟的北京城墙。

? 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下,我们来了一个信仰大挪移,轻易之间相信了人家的东西,轻易之间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旧的去了,新的又不怎么灵验,结果除了几张脏兮兮的钞票之外,我们几乎已经 一无所有了。 ? 一部话剧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送走了一位东方圣人,却高高捧起了另一位西方圣人,我们总是从一种迷信进入到另一种迷信之中,可悲的是,我们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

? 我希望把最后一句改一下,叫做“可悲的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相信了” 。 ? 我把这种情况叫做:

失信、失范、失序、失向。 ? 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今后的方向是什么? 我们当在何处寻找心灵的支撑?

? 我研究下来的结论是,必须重归传统,回归儒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唯一的出路。

? 我以儒学为职志,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把儒学重塑为中国人的信仰而努力,拼命地努力。 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好好读孟子。

? 要实现这个崇高的目的,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纠正对于儒学的态度。 第二,认认真真读儒家的书。 第三,老老实实做儒家的事。

? 梁漱溟: “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那个出头。”

? 牟宗三:“民国以来正是菲薄、轻视、讥讽、嘲笑儒家的时代,没有人肯挺身而出说‘我是儒家’!没有人出来老老实实、正正经经来讲孔孟之道的。”

? 儒学不是空洞的死学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孟子,把握儒学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总起来说,中国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必须重回传统,重回儒学。儒学是拯救我们心灵,为国家治理指明方向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好好读儒家的书,这是我们为什么现在要读《孟子》乃至做一个现代儒者的根本理由。

? 思考题:性善论与孔子思想的内在关联是怎样的? ? 讲课的安排:

? 另外也可参考我的几部小书:《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 4、考核方式:写论文,结合背诵及讨论情况,一并评定成绩。 ? 5、课件下载:yzb_kejian@163.com(密码kejian) ? 6、助教:王志刚、李志春、王开元

如何成德之性由心显

? 为了解答孔子留下来的仁来自何处的问题,孟子不同意当时其他的人性理论,而是主张性善论。关于性善的论述很多,其中有一章特别重要,这就是(11.6)。

? 这一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把孟子性善论的一些最重要的因素,都讲到了。因此,我把它看做孟子论性善的一个总纲。

? 这一章依次讲到这样六层意思: ? 第一,只以良心本心论性善。

? 这就是总纲讲的“四心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 ? 四心又叫良心(11.8)。

? 良心的同义词是本心,即“此之谓失其本心”(11.10)。 ? 第二、良心本心人所固有。

? 这就是总纲讲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 要想证明良心本心人所固有,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孟子可真是下了大功夫,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材料,多方证明(3.6)。 ? 第三、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

? 这就是总纲讲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

? 性善的根据全在于良心本心,良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13.21)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这一章告诉我们,在性善论体系中,心是性的基础,性是心的表现,甚至也可以说,心是体,性是用。 ?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3.4)亦是此义。

? 此章只是“良心本心我全具有,道德根据就在我心中”的意思,主要是讲良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与物质精神何者为第一,不是同一个问题。 ? 第四、恶在于不能尽其才。

? 这就是总纲说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 性善论必须解决一个恶从何来的问题。

? 孟子认为,恶之所以产生,只是因为舍弃了自己的良心,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道德本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的影响(11.7) 。 ? 第五、性善是事物的法则。

? 这就是总纲讲的“《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 古时候人们思想有一种习惯,将实在搞不清的问题向上推,在西方是推给神,在中国是推给天。于是,中国古代天论思想的传统在孟子手里又派上了用场,成了他解答道德形上根据难题的法宝。孟子公然宣称,性善的终极原因,道德的形上根据全在于天,即所谓 “此天之所与我者。”(11.15) 。 ? 第六、性善是个过程。

? 这就是总纲讲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11.6)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6) ? 证明孟子持性善是一个过程的思想的论述有很多,如:

?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1.19) ?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3.29)

? 由此可知,与人们的一般理解不同,孟子并不主张人生下来就有一个完整的善性,而是认为人人都有四心之端倪,只有将这四端扩而充之,才能发展为完整的善性。

? 换句话说,性善论并不是“性本善论”、“性善完成论”,而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或“心有善端应当为善论”。这种情况若用哲学术语来表达,就可以说:性善是一个过程。

?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宋代开始广为流传的《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孟子的思想,如果改为“人之初,有善端”,可能就好得多了。

? 将这六个方面进一步加以根据,性善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这就是“仁义内在,性由心显”。 ? “仁义内在,性由心显”,这八个字内涵丰富,言简义赅。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性善论的思路,就掌握了性善论的核心。

? 思考题:孟子性善论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如何成德之良知与良能

? 前面讲过,孟子论性善一大要素是良心。良心是孟子独创的概念,非常重要。原本固有是良心的重要特点,即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11.6) 。

? 这个原本固有的良心是从哪里来的?孟子的看法是,是上天赋予的。用孟子 话说就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11.6),“天之所与我者”(11.15) 。

? 因为良心来自上天所赋,所以它有一个重要的属性,这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孟子把这种情况叫做“良能”和“良知”(13.15)。

? 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孟子集注)

? 孟子关于良心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意思,第一,良心是上天赋予的,第二,是与生而具有的。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因为上天赋予,所以一定与生具有。 ? 对于孟子这个说法需要认真思考。良心真的是天生的吗?

?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人天生确实有一种端倪,这种端倪有利于个人的健康生长。这种情况在孟子就叫做“才”。

? “才”字在《孟子》中有三义。一是人的初生之质,如“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11.6)。二是才能,如“其为人也小有才”(14.29)。三是有才能的人,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3.20)。

?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草木之初叫做才,人初生之质也叫做才。在性善论方面,“才”字有重要意义。

? 在孟子看来,人初生即有善端,扩而充之,即成圣贤,这种情况同草木之初即有参天的潜能,充其发展,即可成为参天之木具有同等的意义。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才反复强调每个人都有善之“才”。有人后来没有成德,并不是因为没有“才”。 ?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11.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11.7)。 ? 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这种情况,我将其称为“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

? 我之所以承认“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是因为非如此无法解释人包括其他动物乃至整个有机物是如何生存发展的。

? 任何生物来到世间,不可能空无方向,一定有其方向,这种方向决定这一动物可以成为它自己,同时也决定这个动物的族类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 这种情况大致可借用西方哲学的目的因和动力因加以解释。

? 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只以“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来解说良心,那么在两个问题很难解释。 ? 第一,良心的很多具体内容,很难说是天生的。

? 为此我们来检讨孟子相关的说法:“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13.15) ? 第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良心,但其具体表现却有很大不同。这在当今社会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 由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看法:良心除了有“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这个根源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根源,这就是后天的养成。

? 良心由后天养成,有两个基本的渠道:首先来自社会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再次来自理性思维的内化。 ? 由此可知,孟子虽然发现了良心,功不可没,但他将良心完全归于上天赋予和与生具有并不准确。良心主要来自于后天的养成,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前提。 ? 最后,复杂性在于,这种后天形成的良心又是先在的。

? 换言之,我坚持认为,良心是后天形成的而又是先在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这一环不通过,孟子的性善理论是了解不了的。

? 我们过去受唯物主义的教育,往往有这样的看法: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有人也就是认识主体,认识主体受到物质刺激,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感性中积累多了,不断提升总结飞跃,最后形成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 事实上,人在接触外部对象的时候,内心并不是一张白纸。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这就叫做人认识、观察、处理问题的时候,内心早就有了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如“前见”,“前结构”等等。不管叫什么,必须有这种东西,认识才能形成。

? 要转这个弯非常困难。可以断言,能不能转好这个弯,从小处说是决定你能不能学好哲学的一个起点,从大处说是决定你能不能从更高的角度对近百年来社会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多多留意。

? 由此我们便有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良心是后天形成而又先在的。我把良心这种后天形成而又先在的情况叫做“伦理心境”。

? 我对“伦理心境”的定义是:由社会生活与理性思维在内心结晶而成的伦理的境况与境界。 ? 为了说明“伦理心境”,我们同样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实际生活。

? 将良心解释为“伦理心境”,是我这些年解读孟子的一个核心概念。孟子性善论很难破解,有人曾有把它

比作儒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以“伦理心境”读解性善论,说明良心的本质,是我对这个难题提交的一种解读方式。

? 一个是“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一个是“伦理心境”,只有将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性善论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 我对良心的解读是全新的,前人从来没有过,意义非凡。比如,它可以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懂得环境教育对良心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性会逐渐显现出来。

? 思考题:孟子讲良心本心是人之良知良能,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如何成德之反身而诚

? 道德的根据如此深奥,如何得到它呢?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必须内求,不能外取。《论语》中相关的表述很多: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 ?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3)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相传子思曾学于曾子,子思之门人是否把曾子内省的方法传与孟子,不得而知,但《孟子》中的确有许多关于内省自求的论述。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 这一思想与孟母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韩诗外传》)

? 孟子继承了这种内省的方法,并对此有所发展。孟子这方面的思想归纳起来可以着重从四个方面来看: ? 第一,其始于反。

? 良心本心自在己身,真实无虚。要发现它的存在,孟子认为,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反。《孟子》中反字比重非常高,相关的论述也非常多,道理就在这里。如前面已学过的“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3.7)。

? 8.28“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讲的也是这个思想。 ? 这一思想有另一种表述更为精炼(7.4)。 ? 第二,反即是思。

? 孟子有一个重要概念需要注意,这就是“思”。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1.6)

? 《孟子》思字有三义:

? 一是语词, 无义。 如“无思不服”(3.3)。

? 二是一般意义的思考。如“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也”(8.29)。 ? 三是反思。

? 关于反思之“思”,可见11.17。

? 关于反思之“思”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前面引过的那句:“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11.15) ? 第三,思即能得。

? 只要善于反,善于思,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良心本心,这种情况是靠自己得到的,所以叫“自得”(8.14)。 ? 通过反思得到自己良心本心,是儒家心学特别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叫做“逆觉体证”。 ? “逆觉体证”有两个重要特点:

? 首先,它必须是逆,是向身体之内,而不是向身体之外,这个意思就是前面说的“反”。 ? 其次,它的方法非常简单,这种简单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约”,参见(14.32) ? 第四,得必须诚。

? 在《论语》中,诚字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诚不以富”(12.10),再一次是“ 诚哉是言也。”( 13.11)这两处的基本涵义都是真正、真实, 总的看意义还比较虚。 ? 孔子之后的《中庸》讲诚上了一个台阶:

?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 孟子讲诚更有深意。他认为,反求诸己,关键必须要诚,否则你得到了良心本心也没有用。因此,孟子十分重视诚(7.12)。

? 这里“诚者”与“思诚者”的关系很值得注意。良心本心,至诚不欺,是天之道,这叫“诚者”;反躬而求,真心不二,是人之道,这叫“思诚者”。

? 由此可知,孟子讲诚特指反求于良心本心,听命于良心本心时的诚恳、真诚的心理状态。

? 这个情况说明,在儒学发展史中,由孔子之仁到《中庸》再到孟子之本心,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说明,在性善论自反方法中,诚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 林肯说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我们把这句话改变一下,这样说可能更有意义:你任何时候都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 由反到思,由思到得,由得到诚,这就是孟子性善论求得自己良心本心的方法和基本路径,这个路径从字面看并不是特别困难,实际却大有学问。这里至少有这样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 第一,对良心本心的体认既易又难。 ? 第二,直接导致了后世理学与心学之争。 ? 第三,对良心本心的体认不能当做纯知识看。

欲成善德,必先自反; 反即能得,切勿欺焉。

? 思考题:孟子“反身而诚”思想有哪些要点?你对此有何理解?

如何成德之乐莫大焉

? 道德的根据是内在的,要成就道德,首先必须做的,就是向内求得自己的道德根据,并不欺骗自己的道德根据。这就是上一专题讲的反身而诚。

? “反身而诚”不是一是轻易的事情,它意味着必须在物质上做出牺牲,甚至牺牲个人的自然生命。这种牺牲在一般眼中看来,即是一种苦,一种罪。

? 道德就意味着牺牲,这是每一个准备成德的人必须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 但非常奇特的是,这种牺牲而忍受的苦和罪,经过一种转化,可以变成道德的快乐。

? 孟子认为,一旦做到了反身而诚,人便可以得到一种乐。因为这种乐是由道德引生的,可以称为道德之乐。这就是他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3.4)

? 孟子认为,一旦做到了反身而诚,人便可以得到一种乐。因为这种乐是由道德引生的,可以称为道德之乐。这就是他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3.4)

? “反身而诚”得到的快乐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情况。从表面上看,成就道德的本身就意味着在物欲方面做出牺牲,甚至牺牲个人的自然生命,其本身是一种苦,一种罪,但这种苦和罪经过一种转化,可以变成道德的快乐。

? 正因为如此,道德之乐的级度是很高的,孟子形容为“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7.27)。 ? 这一思想在孟子又叫“无愧无怍”(13.20)。

? 成就道德而带来的内心的快乐,是不可否认的,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每个人只要认真反省自己的道德生活,对此都会有所体会。

? 但为什么人会有道德之乐,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 在我看来,之所以有道德之乐,根本原因在于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仁,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良心。仁与良心都是内在的,是人生命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 既然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那么这种存在就会向人提出要求,希望人满足这种要求。一旦满足了这种要求,就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体会到道德之乐。

? 这与人有物欲的要求,认知的要求,一旦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就会有物欲之乐,认知之乐是一样的。 ? 如此说来,人一共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物欲层面,与此相应的是物欲之乐。其次是认知层面,与此相应是是认知之乐或事业之乐。但必须懂得,除此之外,人还有第三个层面,这就是道德层面,与之相应的是道德之乐。

? 儒家历来重视道德之乐的问题。

? 二程:“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二程集》,17页)

? 阳明:“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由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传习录下》

? 王艮:“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乐学歌》

? 反过来说,如果不承认自己是一个道德的存在,不按自己的道德要求去做,就无法体会道德之乐,就有愧于心。这方面孟子很多论述。

? “王顾左右而言他”(2.6)很能说明问题。 ? 更值得玩味的是9.2章中的“忸怩”。

? 我们必须时刻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也曾“忸怩”过?

? 孟子上述思想牵涉到如何看待幸福的问题。关于人现在是否幸福的讨论非常热闹,但这些讨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对幸福界定过于狭隘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物欲的幸福,认知的幸福,而没有注意以道德的幸福。

? 我们现在一提到孔子,想到的往往是累累若丧家之犬的一面,不大想得到其幸福的一面,这说明我们的境界还不高。

? 一个能够体验到孔子之乐、耶稣之乐、释迦牟尼之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 总之,人要生活得有意义,必须对人有全面认识。人不光是物欲的存在,认知的存在,同时也是道德的存在,有道德的要求。既然是道德的存在,就必然有道德的要求。既然有道德的要求,就理当满足这种要求。一旦满足了这种要求,人便得到了道德之乐。只有满足了道德之乐,人才能生活得幸福美满。 ? 思考题:孟子“乐莫大焉”包含怎样的哲学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如何做人之先立其大

? 先立其大的思想源自孔子的义利思想。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 先立其大的思想源自孔子的义利思想。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 先说“义(義)”。“义”与“谊”之关系。

? 《说文》:“义,己之威仪也。”段玉裁《注》说:“古者威仪字作义。” ? 段玉裁《注》又说:“谊者,人所宜也。” ? “义为古文威仪字,谊为古文仁义字。”

? 《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 朱熹《中庸章句》说:“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 ? 由此说来:义 = 分别事理,各有所宜。

? 《孟子》中“义”字凡108见,大致可归入三个复合词的含义之中: ? 一是“礼义”,特指人伦之理。 ? 二是“仁义”,指道德的根据。 ? 三是“理义”,指正确的道理。

? 再来看“利”。“利”字出现39次,同样有三个基本的义项: ? 一是锐利之“利”,指兵器的尖韧锋利。 ? 二是利益之“利”,指经济之利得 。 ? 三是利于之“利”,指“有利于”某某。

? 义: 礼义(礼仪之理) 仁义(道德根据) 理义(正确道理) 利: 锐利(刀之锋利) 利益(经济之利得) 有利(有利于某某)

?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为了突出道德的重要,将身体的不同器官分别称为“大体”和“小体”。良心本心为义,为“大体”,因其作用大,地位重要;食色利欲为利,“小体”,因其作用小,地位居次。 ? 要成就道德,就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孟子相关的思想就叫“先立其大”(11.15)。 ? 与此相关的说法叫“天爵”与“人爵” (11.16)。

? 既然人有大体也有小体,立志做大人,就必须善养大体,但社会上很多人并不懂这个道理,总是重小不重大,“养小以失大”,非常可惜。(11.14) 。

? “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13.25)也是这个意思。 ? 这种意义的义利之辩我称之为人禽之分的义利之辩。

? 话说回来,先立其大,并不是不能要小。历史上人们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儒家似乎是不准人们追求小,不准人们要物质利益似的。

? 孟子并不反对老百姓追求一定程度的物质利欲。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

? 孟子对君王本身之利也无微辞,并不反对君王拥有一定的物质利益,享受富足的生活(2.5 )。 ? 孟子同样不反对仕人本身追求一定程度的利欲 (6.4)。

? 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于物质利欲的看法是十分朴实的。他们并没有否定物质利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充分肯定其作用。这种态度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 那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寡欲”的问题呢(14.35)? ? 对于寡欲的问题历来多有误解: ? 首先,寡欲问题主要是针对士说的。

? 其次,寡欲的核心是强调以义为重,淡泊物欲,而不是禁欲。 ? 既要立大,又要有小,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 在人禽之分的意义上,义和利、大和小是一种价值选择关系,这是正确理解先大其大思想的关键。 ? 价值选择关系是一个学术化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当两个或多个选项同时出现而你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你选择哪一个。

? 康德认为,他之前的道德学说统统都是道德他律的,基督教就其为一种道德学说而言,也是道德他律,因为其道德是为了其他目的,如为了怕上帝的惩罚,为了求得个人幸福等等。

? 康德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其理论主要是对基督教说的,但如果我们把其原则引申到佛教上来也不难看出,佛教理论纵然复杂高深,有各种不同的门派,但作为一种道德学说,从总体上看,只能归入道德他律。 ? 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可怪二千年来,无一人觉此!是被他恐动也。圣贤以生死为本分事,无可惧,故不论生死。佛之学为怕生死,只管说不休。下俗之人,固多惧,易以利动。到如禅学者,虽自曰异此,然要之只是此个意见,皆利心也。(《遗书第一》)

? 康德在道德领域来了一个彻底的改变,变他律道德为自律道德。他宣称,以前所有的理论都是他律的,其层次较低,真正的道德必须是自律的,即所谓自律道德,从而实现了伦理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在西方破天荒的革命性思想,早在中国两千年之前就有了。正如牟宗三所说:“康德这一步扭转在西方是空前的,这也是哥伯尼式的革命。但在中国,则先秦儒家孟子早已如此。” ? 孟子性善论的仁义内在与康德的理性立法,从理论上讲是相通的。我们将孟子这一思想与其后两千来年康德的伦理学相对照,不得不为两位哲学大师思想的相通而惊讶,不得不为孟子思想的“早熟”而叹服。 ? 在把儒学与世界上的一些宗教理论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儒学较之一般的宗教在学理上更为直接,不绕弯子,也更为可信。

第二,宗教并不是道德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高的方式。人生要有意义,努力成德,不一定非要走宗教之路。

? 这一点在今天格外重要。请大家想一想,在佛教和基督教传入之前,中国出现过众多志士仁人,即使在这些宗教传入后,志士仁人也未必都信宗教。这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中国人不信其他宗教同样可以活得很好,活得有意义。

? 总之,“由仁义行”引出的道德的纯粹性问题,是义利之辨的一种特殊含义。这种含义的义利之辨特指行善必须以义为旨归,不能包含功利成份。这一思想在西方是由康德提出来的,但早在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就已经明确讲到了。这是何等伟大的思想,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 思考题:由仁义行是性善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如何做人之反经与行权

? 如何做人的原则清楚之后,还有一个遇到特殊情况应该怎样具体而行的问题。儒家在这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智慧,这就是反经与行权。

? 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儒家又称为经。我们可以把经理解为行为的道德的准则。 ? 坚持道德的准则称为反经。反经基本意思是反归于经,也就是必须坚持道德的准则。 ? 承认陈述具有证明作用却又故意不说真话,这是不能与自然律的普遍性相共存的。 ——《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本,58页

? 由于实生活非常复杂,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做才是适当的呢?为此儒家提出了另一个概念,这就是行权。

? 关于权(權)字的起源有两个基本说法: 一是“称锤曰權”,權就是称锤。

二即是“權”(改为提手旁),原即拳,为以手握物之意。 ? 不管取何种含义,權的基本含义都是变化。 ? 《论语·子罕》篇有两章谈到权的问题。

?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9.30) ?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9.31) ? 孔子相关思想从哲学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经是必须坚持的道德准则,权是对经进行适当的调整。 ? 这方面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13.20) ?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既讲反经,又重行权。 ? 首先看孟子的反经。请看(14.37)。 ? 其次看孟子行权。 9.2即是一例。

? 13.26讲的也是同样道理。这里共提出三个重要概念:执中、权、执一。

先看执中。杨朱与墨子的主张都过于极端,陷于一端。子莫主张爱有差等,既不同于杨朱的为我说,也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说,居于两者之间,这就是执中。

再看权:光执中还不行,因为执中只是一个总的原则,而环境和条件总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应当对这些理论和原则作适当的变通调整,这就是权。

最后是执一:如果不管情况如果变化,只是死守着既定的理论原则不放,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原本的执中也就失去了效应,不能取得好的结果,这就是执一。

? 孟子既主张反经又主张行权,这方面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论述,还是孟子与淳于髡那段关于嫂溺援之以手的著名对话(7.17):

? 行权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如果行权不慎,胡乱行权,很可能就会出现朱熹所说的“借权以自饰”的情况,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因此历史上一些事情究竟是为了行权还是另有所图,常有争论。

? 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遼缓之。……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公羊传)

? 祭仲为宋执,不从则将杀仲,而忽不必即死,仲为身计耳,何足以为权耶。(焦循) ? 行权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这里至少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第一、行权一定会对经进行调整改动,形成“背反”于经的情况。

? 经有其普泛性,不可能完全顾及所以的实际情况。在特殊的情况下行权,其实就是对经的一种变通,即所谓“权只是经所不及处”(程子)。“不告则娶”即是典型例子。 ? 第二、行权必须出于善良的动机,必须充分考虑到其社会效果。 ? 孟子强调,“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 (13.31) : ? 第三、行权的原则是“义之与必”。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9.4) ?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18.8)

?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4.10)

? “义之与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做事不能拘泥固执(毋固),没有什么绝对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以(无可无不可),没有一定专主的(无适),也没有一定反对的(无莫),只要合于义,就可以依从(义之与比),所以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是义。 ? 孟子将孔子这个思想进一步概括为:“惟义所在” (8.11)。

? 但必须看到,行权极为微妙,是斧锯鼎镬之事,弄不好会给社会带来不少麻烦,不可随便行事(6.1)。因

此,对于行权必须十分谨慎。 ? 为此历史上曾有唯圣贤才可行权之说:

一,只有圣贤才能保证心地纯正,而不是出于恶的目的; 二,只有圣贤才能充分考虑全面,以达到最好的社会后果。 三,只有圣贤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 行权虽然不易,但儒家毕竟在这方面留下了一个口子,其中有高超的智慧,所以儒学在具体生活中充满着活力与生机,并不死板。

? 思考题:孟子既主张反经又主张行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

如何做人之知天与俟命

? 儒学关于如何做人有其基本的原则,按照这些原则去做,就是成为有德的人,其生活就有其意义。 ?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由此便能够在事功方面取得成功,得到美满的物质生活呢?这就是下面要讲的内容:知天与俟命。

? 首先看知天。儒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道德直接与天相通。

? 这一特点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继承了先前的思想传统,认为人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这方面最有名的说法说是“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 但孔子对于天又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 孔子之后,孟子的任务是繁重的。沿着仁是什么这一问题一步步追下来,追到底,必须有一个终极的答案。也就是说,要把性善论坚持到底,对于性善的终极根源必须有个交代。 ? 孟子自觉承担起这个任务,公开宣称,性善的终极原因全在于天。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3.1)

? 孟子上述说法表明,历史发展到孟子这一站,不得不解决道德的终极根源这一问题了。孟子自觉承担起了这一任务,把道德的终极根据上挂到了天上,以天作为儒家道德的终极根据。

? 为某种东西寻找终极根源的理论,在中国哲学的系统中,叫做形而上学。其说法来自于《易经》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有形有象的东西为形而下,无形无象的东西为形而上。这种无形无象的东西,即指事物的终极根源。

? 儒家把道德的终极根源上挂到天上,建构了自己的道德形上学,这种做法有一个重要的效应,就是使儒家的道德具有了超越性。儒家道德并不只是简单道德教条,它也有自己 形上意义。因此,在历史上,讲儒学是不能不讲天的。

?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儒家讲道德虽然必须讲天,但这个天并不是人格神。儒家讲的天既有形上意义,又不是人格神,并不保证人必然有福。这里蕴含着大文章。

? 儒家并不以天保证有德之人必有其福,但关于福儒家又必须有一种合理的解释,于是便有了俟命的说法。

由此可知,俟命与福的问题紧密相关。

? 在《孟子》中福有两个所指。其一,是“圣人亦有穷居”的问题。

?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8.29) ? 其二,是“圣人是否遇世”的问题。

?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9.6)

? 儒家之所以这样看问题,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非常实际。用孟子的话说,遇世或穷居都是“求在外者” (13.3)。

? 因为是“求在外者”,尽管个人可以积极努力,但最后能否得到并不完全决定于自己。儒家将这种情况叫做“命”。

?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9.6)。

? 虽然命是“求在外者”,得之不得不完全取决自己,但个人必须积极行事,以等待命运的到来。这在孟子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俟命”。 ?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14.33) ? 与俟命相关的说法叫“立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3.1) ? 其所以要“俟命”是因为:

一方面,对内而言,是自己的义,是自己的良心本心,这是自己成就道德的根据,它的最大特点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

另一方面,对外而言,是各种事物的发展,它们受事物发展自身规律所左右,并不完全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对此只能等而俟之,这就叫“俟命”。 ? 正确理解“俟命”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俟命”并不消极。孟子关于安身立命的思想是相当豁达积极的,特别重视“强为善而已” (2.14)。 第二,“俟命”要反对“非正命” (13.2)。 第三,“俟命”更要反对“无义无命”(9.8)。

? 总起来说,孟子命的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承认命的存在;第二,面对命人们应当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行义向善,以求“俟命”;第三,如果自己确实尽了力,但仍然达不到目的,那就应当坦然面对。

? 尽管人们不能完全决定外在事物的发展,但丝毫用不着悲观泄气,正确的做法是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完善自己的道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尽到最大的努力,至于能不能得到成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 儒家这一思想意义深远。其一,儒学虽然有自己的形上性,但这种形上性并没有走宗教的道路,无法保证人确实有福。其二,在现世之中,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努力有为,积极向上。其三,积极努力了,但还是得到成功,得不到福,儒家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衡。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 思考题:孟子俟命的思想有哪些要点,请你结合自己人生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如何治国之王霸之辨

? 前面分别讲了如何成德和如何做人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治国问题,如何把国家治理好才是儒家最重要的目的。

? 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着一个应该怎样解读《梁惠王上》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1 )一章的问题。 ?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 要明白孟子此章的主题,首先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 从梁惠王的角度看,他当时的心性非常急迫迫(1.5)。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齐将田忌大败魏军于马陵,太子申被俘。

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卫鞅诱执魏公子卬,大破魏师,魏献部分河西地与秦和。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楚伐魏,破襄陵,取八邑。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22年),张仪相魏,秦伐魏,取曲沃、平周。

? 这些大事说明,一连串的败绩,使魏国的力量大减,东方霸业开始由魏向齐转移。但梁惠王并不死心,此时他最关心的是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办法,使他的国家立刻强盛起来。 ? 再从孟子的角度来看,1.5也只能理解为政治问题。

? 这些材料清楚说明,孟子同梁惠王谈话只有一个目的,这就是劝其施行王道仁政。梁国是孟子游历的最后一站。孟子游历列国,为的就是寻找一位开明的君王,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最终达到“平治天下”的目的。 ? 我将这种意义的义利问题称为治国方略意义 的义利之辨。

? 这种义利之辨又称王霸之辨。“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3.3)

? 但为什么历史上人们往往读错了1.1,将其理解为不准要物质利欲呢?主要因为没有注意以此章中的两个转折:第一语义的转折,第二对象的转折。 ? 先看语义的转折。

“利”有三个基本义项:一是锐利之“利”;二是利于之“利” ;三是利益之“利”。 “义”有三个基本义项:一是 “礼义”;二是“理义”;三是“仁义”。

? 利: 锐利(刀之锋利) 义: 礼义(礼仪之理) ? 再看对象的转折:

有利(有利于某某) 理义(正确道理)

利益(经济之利得)

仁义(人之道德根据)

利对于一般人而言,指经济利益,但对国君来说,则多了一个含义,这就是单纯追求征战夺地,即求霸道。 仁义对于一般人而言,指道德根据,但对君王来说,也多了一个含义,这就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即求王道。 ? 利: 锐利(刀之锋利) ? 义: 礼义(礼仪之理)

有利(有利于某某)

理义(正确道理)

利益(经济之利得) (征战夺地) 仁义(人之道德根据)

(以道德来治国)

? 要准确理解1.1,必须区分义利的这些不同含义,不同向度。不然很容易产生混淆。

? 由此看来,“亦有仁义而已矣”不是说只能要仁义(道德),不能要利欲(物质利益),而是说君王应该施行仁政。而与之相对的利,也有特定的含义,即单纯追求征战夺地。 ?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王霸之辨。

? 明白了这一点,孟子相关的思想就很好理解了。为此举下面数章为例(1.4)。 ? 1.6 亦是此义。

? 孟子之言,非苟为大而已。然不深原其意而详究其实,未有不以为迂者矣。予观孟子以来,自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至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秦晋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杀不已,故或合而复分,或遂以亡国。孟子之言,岂偶然而已哉?(四书集注引苏氏之语) ? 孟子甚至预言: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12.9)

? 总之,在战国诸雄纷争不已,各种治国方略并行于世的情况下,孟子继承孔子的道德主张,坚持仁政王道思想,并将其赋予义利的含义之下,由此开展义利之辨。

? 明白了上述道理,可以帮助了解宋儒为什么在义利关系上产生了混乱,因为他们没有分清义利关系的不同性质。

人禽之分意义的义利——价值选择关系 道德目的意义的义利——彼此对立关系 治国方略意义的义利——彼此对立关系

? 这里需要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孟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以王道仁政治国,而不赞成法家、兵家乃至纵横家,等等?

? 第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特殊背景。

? 要维持生存就必须与外族作斗争、与自然作斗争,先民们只有依靠血缘的力量才能取胜。这个特殊背景是造成中国古代文明特别重视血缘关系,走的是礼的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二,周人唯德是辅观念的巨大影响。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 ? 第三,孔子对于周人德的观念的继承。

? 孔子继承了先前礼的文化,同时特别重视道德在礼中的作用。为此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说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 作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不可能弃孔子礼德相辅的思想,同样非常重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一说法。

? 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一问题今天仍然现实的意义。科学和民主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高层面的东西。儒家王道政治的理念在当今政治领域仍然有重要的意义。这可能是治国方略意义的义利之辨对今天最大的教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f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