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包3T核磁共振成像仪技术指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7 22: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设备名称:

3T核磁共振成像仪1套。

二、*总体要求:

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投标机型为各公司已获得FDA和CFDA的最高端3.0T磁共振机型,例如GE必须提供GEM静音平台,西门子必须提供Trueshape技术平台,飞利浦必须提供dStream平台;其他公司提供与上述公司磁共振同档或更高档次设备。磁体类型为超导磁体。

三、主要规格及系统概述:

1.磁体 1.1 磁场强度:3.0T 1.2 中心共振频率:≧127MHz 1.3 应用类型:全身通用型 1.4 磁场类型:超导 1.5 屏蔽方式:主动屏蔽+抗外界干扰屏蔽 1.6 匀场方式:主动匀场+被动匀场+动态匀场 1.7 提供超导匀场 1.8 提供病人个性化匀场 1.9 提供高级高序匀场 1.10 超导匀场线圈数量:≧18组 1.11 自动匀场时间(3D):≦5秒 1.12 磁体材料:3.0T不锈钢专用磁体 *1.13 磁体长度(不含外壳):≧163cm 1.14 磁体长度(含外壳):≧196cm *1.15 磁体内径(患者检查孔道内径)大小:≧70cm 1.16 患者检查孔道长度:≦105cm 1.17 具备磁体为两端开放式设计 1.18 磁体重量(含液氦):≧7.15吨 1.19 磁场稳定度:≦0.1ppm/h 1.20 磁场均匀度(V-RMS测量法) 1.20.1 45cmDSV:≦1.2ppm 1.20.2 40cmDSV:≦0.45ppm 1.20.3 1.20.4 30cmDSV:≦0.08ppm 20cmDSV:≦0.03ppm 1.21 液氦消耗:零液氦消耗 1.22 5高斯磁力线轴向范围:轴向≦5.2m 1.23 5高斯磁力线径向范围:径向≦3.0m 2.梯度系统 2.1 最大梯度场强:≧44mT/m 2.2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200mT/m/ms *2.3 具备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和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在同一序列中可同时达到 2.4 工作周期:100% 2.5 梯度控制系统:全数字实时发射接收 2.6 梯度工作方式:非共振 2.7 梯度放大器冷却方式:水冷 2.8 最短爬升时间:≦0.25ms 2.9 具备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监控 2.10 具备脉冲序列优化技术 *2.11 梯度线圈冷却方式:内冷式梯度 3.病人床与环境调节系统 3.1 扫描床最低高度:≦70cm 3.2 扫描床水平移位精度:≦±0.5mm 3.3 垂直运动时扫描床最大承受重量:≧200kg *3.4 扫描床水平运动最大速度:≧290mm/sec 3.5 扫描床长度和扫描范围:≧2.05m 3.6 具备床旁扫描操控系统 3.7 具备扫描床自动步进 3.8 具备足先进扫描模式 3.9 病人通道环境:照明、通风、通话 3.10 具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厂家原装配备轮式可移动扫描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和磁体脱离 3.11 具备机架正面的两侧均有床旁操作按钮,可控制扫描床的运动和扫描 3.12 具备扫描床边一键感应式智能定位系统,无须激光灯自动定位 3.13 具备磁体上端操作控制系统(可显示患者个人信息、定位位置、呼吸、心电、自动定位、线圈连接状态等信息) 4.射频系统 4.1 射频系统类型:光纤射频系统或数字实时控制系统 4.2 具备磁体内置模数转换器 4.3 具备磁体内置光电转换器 4.4 射频信号传输方式:光纤 *4.5 射频功率:≦36KW或2x18KW 4.6 射频噪音水平:≦0.5dB 4.7具备 每个线圈单元皆有一一对应的前置放大器 4.8 所有线圈免调谐 4.9 发射带宽:≧625KHZ 4.10 每通道同时并行采样接收带宽:≧1MHZ 4.11 采样分辨率:≦50ns 4.12 具备并行采集技术平台(SENSE或ASSET或IPAT) 4.13 相控阵射频同时终端传输通道数:≧32个 *4.14 如果采用靶线圈技术,必须具备如下线圈: 4.14.1 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一组:≧8通道 4.14.2 腹部相控阵线圈一组:≧8通道 4.14.3 全脊柱相控阵线圈一组:≧8通道 *4.15 如果采用一体化线圈技术,必须具备如下线圈: 4.15.1 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一组:≧29单元 4.15.2 全脊柱相控阵线圈一组:≧40单元 4.15.3 体部相控阵线圈一组:≧36单元 4.16 大关节专用线圈一组:≧16通道 4.17 中关节专用线圈一组:≧16通道 4.18 小关节专用线圈一组:≧16通道 4.19 乳腺专用线圈一组(带穿刺装置):≧8通道 4.20 正交发射接收头线圈一组:具备 4.21 正交发射接收体线圈一组:具备 5.静音技术 5.1 提供梯度系统硬件静音技术 5.2 提供声阻尼材料技术 5.3 提供真空隔绝腔设计的硬件静音技术 6.计算机系统 6.1 操作系统:Linux系统或Unix 6.2 主CPU主频:≧2.53GHZ 6.3 主CPU个数:≧2个 6.4 主内存:≧8GB 6.5 图像存储硬盘容量:≧584GB 6.6 最大重建矩阵:≧1024×1024 6.7 重建速度:≧5400幅/秒(2D傅立叶变换,256×256矩阵,100% FOV) 6.8 阵列处理器内存:≧36GB 6.9 系统软件硬盘容量:≧146GB 6.10 提供DVD-RW光盘刻录机:一体化DVD-RW刻录光驱,并能回读主系统(双向存储) 6.11 同步扫描和创建功能:实时显示 6.12 显示器:≧23英寸彩色LCD液晶显示 6.13 显示图像分辨率:≧1920×1200 6.14 具备实时MIP 6.15 具备实时MPR 6.16 具备三维表面重建技术SSD 6.17 具备自由感兴趣区MIP重建 6.18 具备图像减影,电影回放 6.19 具备实时互动多平面重建 6.20 具备商品化软件:t-test,ADC-map,T1,T2 值的计算,减影、叠加,时间信号曲线,时间峰值等 6.21 2D定量分析软件 6.22 实时心电波形显示 6.23 实时呼吸、脉搏波形显示 7.后处理接口 7.1 具备软件控制照相技术 7.2 具备DICOM3.0接口与RIS/PACS多功能网络连接(包括打印、传输、接收、存储、查询、Worklist等功能) 7.3 具备标准激光相机DICOM3.0数字接口 7.4 具备主机向PC机传输图像数据功能 8.扫描参数 8.1 最大FOV (X\\Y\\Z三轴均可达到):≧50cm 8.2 最小FOV (X\\Y\\Z三轴均可达到):≦0.3cm 8.3 二维最薄扫描层厚:≦0.1mm 8.4 三维最薄扫描层厚:≦0.05mm 8.5 最大采集矩阵:≧1024×1024 8.6 最短TR时间(128矩阵):≦0.7ms 8.7 最短TE时间(128矩阵):≦0.23ms 8.8 EPI最短TR时间(64矩阵):≦1.8ms 8.9 EPI最短TE时间(64矩阵):≦0.7ms 8.10 EPI最短TR时间(128矩阵):≦2.5ms 8.11 EPI最短TE时间(128矩阵):≦0.9ms 8.12 EPI最短TR时间(256矩阵):≦3.5ms 8.13 EPI最短TE时间(256矩阵):≦1.3ms 8.14 3D GRE最短TR时间(256×256矩阵):≦1ms 8.15 3D GRE最短TE时间(256×256矩阵):≦0.3ms 8.16 3D GRE最短TR时间(128×128矩阵):≦0.7ms 8.17 3D GRE最短TE时间(128×128矩阵):≦0.22ms 8.18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R(256×256矩阵):≦5.5ms 8.19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E(256×256矩阵):≦2.0ms 8.20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R(128×128矩阵):≦5.1ms 8.21 快速自旋回波最短TE(128×128矩阵):≦1.6ms 8.22 FSE最大回波链:≧1024 8.23 EPI最大回波链:≧256 8.24 采集弥散加权系数B值:≧10,000s/mm2 9.扫描技术与序列 9.1 自旋回波序列,包括: 9.1.1 2D/3D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9.1.2 组织驰豫时间测量SE 9.1.3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9.1.4 多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9.1.5 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 9.2 可选择角度的自旋回波 9.3 反转恢复序列 9.4 脂肪抑制序列 9.5 频谱特异式大范围脂肪抑制 9.6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包括 9.6.1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1W成像技术 9.6.2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2W成像技术 9.7 快速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水抑制) 9.8 单次激发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9.9 单独灰质或白质成像序列 9.10 梯度回波序列(2D/3D) 9.10.1 亚秒T1加权技术 9.10.2 亚秒T2加权技术 9.10.3 流动(体)补偿技术 9.11 具备快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FIESTA或TrueFISP或B-FFE,必须提供2D及3D 9.12 具备超快速场回波序列 9.13 具备多层快速动态成像 9.14 具备锁孔成像技术 9.15 具备三维成像 9.16 具备多块三维 9.17 具备多叠三维 9.18 具备智能化K空间快门成像 9.19 具备磁化转移对比 9.20 具备单次激发EPI技术 9.21 具备多次激发EPI技术 9.22 具备2D/3D流入法血管造影 9.23 具备快速流入法血管造影 9.24 具备快速3D增强MRA 9.25 具备倾角优化非饱和激发技术 9.26 具备2D/3D相位对比血管造影 9.27 具备快速相位对比血管造影 9.28 伪影消除技术,包括 9.28.1 恒定信号技术 9.28.2 流动校正梯度波形技术 9.28.3 区域饱和技术 9.28.4 卷积伪影去除技术 9.28.5 周边脉动触发技术 9.28.6 呼吸触发技术 9.28.7 智能伪影消除技术 9.28.8 减少呼吸运动伪影不增加扫描时间技术 9.28.9 手动启动和停止 9.29 节时技术, 包括: 9.29.1 半扫描技术 9.29.2 部分扫描采集技术 9.29.3 矩形视野采集技术 9.29.4 三维重叠连续采集技术 9.29.5 预备相位极小化扫描技术 9.30 神经系统成像技术包括: 9.30.1 高分辨解剖成像 9.30.2 脊髓成像 9.30.3 脑脊液抑制技术 9.30.4 脂肪抑制 9.30.5 灰、白质最佳成像

9.31 普通弥散成像技术,包括: 9.31.1 单次激发EPI 9.31.2 多次激发EPI 9.31.3 各向同性采集 9.31.4 各向异性采集 9.31.5 一次扫描完成三弥散方向采集 9.31.6 自选回波EPI 9.31.7 梯度回波EPI 9.31.8 反转EPI 9.32 特殊弥散成像技术,包括: 9.32.1 ADC成像 9.32.2 指数化表观弥散系数图(eADC MAP) 9.33 脑灌注成像技术,包括: 9.33.1 计算血流图(rCBV图) 9.33.2 平均通过时间(MTT) 9.33.3 到达峰值时间(TTP) 9.34 氢频谱MRS 9.34.1 单体素波谱成像 9.34.2 多体素波谱成像及彩色化学位移成像 9.34.3 频谱(MRS)三维采集及分析(不可用二维多层频谱代替) 9.34.4 频谱(MRS)三维化学位移成像及分析 9.34.5 动态波谱分析 9.34.6 超快速波谱成像 9.34.7 自动生成代谢图 9.34.8 用户可编辑后处理程序 9.35 脑功能成像fMRI 9.36 皮层激发研究(BOLD) 9.37 弥散张量成像(DTI) 9.38 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弥散方向数:≧150 9.39 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弥散方向数:弥散张量方向个数可以连续选择 9.40 具备三维白质纤维束追踪(DTI Tractography) 9.40.1 3D FIESTA 9.40.2 3D 压脂FIESTA 9.40.3 超快速稳态进动循环成像技术 9.41 心血管成像技术,包括: 9.41.1 2D/3D时飞法技术 9.41.2 连续多层3D时飞法技术 9.41.3 门控2D血管技术 9.41.4 2D/3D相位对比法技术 9.41.5 相位对比MRA技术 9.41.6 增强对比MRA技术 9.41.7 TONE+MTC技术 9.41.8 血管选择技术(动静脉分离) 9.41.9 超快速血管成像技术 9.41.9.1 动态血管成像 9.41.9.2 全身血管成像 9.41.10 可变反转角射频技术 9.41.11 最大强度投影技术 9.41.12 多层面重建技术 9.41.13 3D多层重叠成像技术 9.41.14 智能化实时透视造影剂追踪血管成像技术 9.41.15 智能化自动移床造影剂跟踪技术 9.41.16 实时交互式血管成像 9.41.17 流量定量分析技术 9.41.18 区域饱和技术 9.41.19 心脏成像白血技术 9.41.20 心脏成像黑血技术(双反转) 9.41.21 三反转法心肌黑血计算(心肌黑血+脂肪抑制技术) 9.41.22 心脏电影成像 9.41.23 曲面重建技术 9.41.24 冠脉成像技术:三维导航冠脉成像 9.41.25 瓣膜成像技术 9.41.26 心肌标记技术 9.41.27 首次通过法心肌灌注成像:包括二维和三维灌注成像 9.41.28 延迟法心肌灌注成像 9.41.29 提供全身血管成像技术及图像 9.41.30 心电门控 9.41.31 呼吸门控 9.41.32 外周门控 9.41.33 呼吸补偿 9.41.34 流动(体)补偿 9.41.35三维定位系统 9.41.36 频率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9.41.37 相位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9.41.38 饱和带数目:≧6 9.41.39 脂肪饱和技术 9.41.40 水饱和技术 9.41.41 水激发技术 9.41.42 四维血管成像技术 9.41.43 心肌活性判定技术 9.41.44 梯度/相位重组回放血管成像 9.41.45 外周血管成像技术 9.41.46 体部血管成像技术 9.41.47 磁化对比血管成像技术 9.42.1 腹部检查技术 9.42.2 盆腔检查技术 9.42.3 MR结肠造影技术 9.42.4 MR胰胆管造影技术 9.42.5 动态肾脏成像 9.42.6 MR尿路造影技术 9.42.7 肝脏频谱分析 9.42.8 肝脏灌注成像 9.42.9 肝脏弥散成像 9.42.10 肾脏灌注成像 9.42.11 肾脏弥散成像 9.43 四肢及关节成像技术 9.44 并行采集最短加速因子:≧4 9.45 并行采集技术成像可与现有任何快速成像技术和并使用(如FSE, EPI, FGE) 9.46 并行采集技术成像可与B-FFE, FIESTA, TRUR-FISP序列和并使用 9.47 并行采集技术成像可与血管成像技术结合使用 9.48 并行采集技术成像可与实时动态匀场技术结合使用 9.49 并行采集时重建技术 9.50 其他成像技术,包括: 9.50.1 扫描暂停 9.50.2 可变带宽技术 9.50.3 优化带宽技术 9.50.4 腹部优化成像技术 9.50.5 腹部3D容积多期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技术 9.50.6 预饱和技术 9.50.7 优化反转角度技术 9.50.8 表面线圈密度校正成像技术 9.50.9 智能化照相成像技术 9.50.10 同相位/反相位成像 9.50.11 快速射频干扰梯度回波 9.50.12 单次激发512矩阵高分辨率胰胆管水成像(2D容积) 9.50.13 3D屏气512矩阵高分辨率水成像 9.50.13.1 自由呼吸的三维高分辨率MR水成像 9.50.14 输尿管水成像 9.50.15 腮腺管水成像 9.50.16 脊髓水成像 9.50.17 预扫描技术 9.50.18 信噪比显示功能 9.50.19 磁敏感加权成像 9.50.20 T2 Mapping 9.50.21 3D 双回波 9.50.22 多回波优化的梯度回波技术 9.50.23 水脂分离技术 9.50.24 等体素扫描技术 9.50.25 FSE水脂分离技术 9.51 特殊K空间填充技术 9.51.1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校正患者运动伪影 9.51.2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校正金属伪影 9.51.3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校正磁敏感伪影 9.51.4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应用在T2 FSE序列 9.51.5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应用在T2 FLAIR序列 9.51.6 特殊K空间填充伪影校正技术:可应用在DWI序列 9.52 具备腹部多期动态增强技术 9.53 具备3D各向同性容积成像序列:SPACE 或CUBE 或VISTA 9.54 具备高级水/脂分离技术 9.55 具备不打药的全脑容积灌注成像序列 *10.原厂高级独立后处理工作站(相应功能由主机实现,后处理软件包配置在工作站上):必须为最新版本工作站 10.1 工作站型号和名称:AW或Syngo Via或Workspace 10.1.1 具备MR自动拼接软件 10.1.2 具备后处理软件 10.1.3 具备脑灌注成像后处理软件 10.1.4 具备DTI成像后处理软件 10.2 显示器 10.2.1 尺寸:19英寸 10.2.2 数量:≧2个 10.3 CPU:≧2个 10.4 主CPU主频:≧3GHZ 10.5 内存:≧4GB 10.6 硬盘容量:≧146GB 10.7 硬盘存储量:≧960,000幅256×256图像 10.8 具备CD-ROM或DVD-RW驱动器 10.9 提供多种方式显示和图像处理 10.10 提供三维后处理软件(SSD MIP MPR等) 10.11 提供实时三维图像 10.12 提供血管成像软件 10.13 提供内窥镜成像软件 10.14 高级神经后处理功能软件包,包括: 10.14.1 提供弥散成像后处理 10.14.2 提供皮层功能区分析软件包 10.14.3 提供动态EPI 10.14.4 提供包括参数图,动态图像的量化分析 10.14.5 提供弥散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图 10.14.6 弥散张力(DTI)成像后处理软件包:包括部分各向异性图RA和相对各向异性图FA。同时可获得下列图:ADC,eADC,容积比例图,各向异性图,平均弥散系数,表观弥散系数,容积弥散系数和量级弥散系数。 10.14.7 提供磁共振灌注分析软件 10.15 提供DICOM图像转换成JPG格式 10.16 提供图像融合 10.17 提供病人数据库 10.18 提供DICOM3.0标准,包括DICOM Send/Receive、Query/Receive、Basic Print、Worklist、Storage 10.19 提供DICOM3.0标准激光相机数字接口 11.其他配置 11.1 DV机:1台 11.1.1专业摄像机,机身防抖,数码像素≥800万,光学变焦倍数≥2000万像素 11.2高压注射器(双筒):1个 11.2.1设备要求原装进口 11.2.2 全自动三通道高压注射器,无需针筒;滚子泵单向动力传输,防止血液回流 11.2.3使用防超导磁场材料,电池供电 11.3 甲状腺线圈(≥8通道):1套 11.4 PACS软件系统:1套 *11.4.1放射PACS服务器软件使用Oracle数据库,提供所投产品的PACS软件著作权证书复印件 11.4.2提供PACS原厂的MPR多平面重建工具包 11.4.3提供PACS原厂的三维容积重建软件包 (Volume Rendering) 11.4.4提供PACS原厂的心脏分析模块(Cardiac Analysis) 11.4.5提供PACS原厂的血管分析软件 11.4.6提供PACS原厂的肿瘤/病变管理软件包(Lesion Management) 11.4.7提供PACS原厂的容积匹配处理软件包(Volume Matching) 11.4.8提供PACS原厂的放射乳腺影像处理软件包 11.4.9以上所有影像高级后处理软件包通过FDA认证和CE认证 11.4.10以上所有影像高级后处理软件包嵌在PACS诊断工作站中,应与PACS诊断功能在同一界面打开 11.4.11 RIS系统包含科室公告及即时通讯模块,由管理员统一发布和管理公告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即时通信功能进行点对点的及时沟通 11.4.12 RIS系统提供自动报告分发和手动报告分发功能 11.4.13系统提供图像及诊断报告评分功能,可以对每份图像及报告质量进行评估,事后可以随时进行统计考核 11.4.14系统支持所见所得的“左”-“右”不匹配提示,性别过滤 11.4.15提供PACS系统厂家的信息集成及信息格式转化软件、医疗信息系统数据监控和分析软件、结构化报告、医疗影像教学系统、心血管信息管理系统等产品的软件著作权证书复印件,缺一不可 11.5放疗定位系统:1套 11.5.1 MRI床板1套 1)适配3.0T MRI,可用于放疗模拟定位的平板床 2)尺寸:与MRI自身床架匹配 11.5.2 三维激光定位灯 1)固定式三维激光定位灯,可安装于核磁共振机房内。 2)含三个激光发射器,红色激光指示线 11.5.3 MRI头颈肩固定板 1套

1)玻璃纤维或者凯夫拉材质等,要满足核磁环境下的安全使用 2)三钮栓定位孔设计。 3)尺寸: 105.4 x 60.71 x 2.2 cm 4)器械重不得高于:3.5kg 5)Type-S膜插口设计 11.5.4 头枕 1套 1)用于需要固定头部的定位装置支撑头部 2)一套6个六种规格,A-F。 3)满足核磁环境下使用 11.5.5 乳腺托架 1套 1)乳腺托架为病人仰卧位治疗乳腺进行固定。 2)板体设计有臀部阻挡,减少病人下滑。 3)配有手臂上举抓握器,手臂高度有多种位置可以调节。 4)3.0T MR环境下适用。 5)3钮定位杆固定。 6)主要材料:凯夫拉和Acetal 7)重不得高于12kg 8)尺寸:1333 L x 594 W x 261 H (min.) 9)6MV能量的加速器衰减率为不得高于2% 11.5.6 核磁体板 1套 1)仰卧位和俯卧位时臀部和骨盆体位固定的常用装置, 2)三钮定位杆定位。 3)重量不得高于7kg 11.5.7 核磁腹板1套 1)专用于MRI,用于对骨盆腔部肿瘤的俯卧位定位。 2)对于减少小肠的放射量有明显优势。 3)腹板包含两个凹槽,尾部凹槽缓解生殖部位压力,中间部位使小肠前推至开窗位,可满足不同体型病人定位。 4)器械重不得高于7kg。 11.5.8 MRI定位杆 2根 1)三钮定位杆设计,专门区别于普通定位装置的二钮设计,避免非MR产品的接入。 2)Prodigy检索插口,50cm宽,可以连接于MRI床板 11.5.9 泡沫乳腺托架 1套 1)允许患者向三倍于固定角度方向倾斜。 2)系统有两个楔块以及一个舒适的手臂支撑组成。 3)2 个楔形块:5°和 10° 4)有舒适的头靠和腰部支撑 5)切边要能保证治疗的全部角度 6)泡沫材料坚固舒适 11.5.10 MRI聚酯头枕 1套 1)用于需要固定头部的定位装置支撑头部 2)1套6个六种规格,A-F。 3)满足核磁环境下使用 11.5.11 真空垫 10个 1)尺寸:75×150cm 可以用定位杆进行固定, 2)保证60天塑形,不漏气不变形。内部填充34升微小的高分子球体,尼龙加固材料, 固形可保持长达60天, 3)有充气口锁紧装置,防穿孔和泄露,可以清洗,反复使用。 4)必须满足MRI环境下使用 备注:加注星号(“*”)的参数为主要参数,其他为一般参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e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