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

更新时间:2023-09-25 1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危机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

孙国双

(四川阿坝茂县 土门中学 623200 )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大面积萎缩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发现生源危机与教学质量低的恶性循环现象,以及这种现象造成社会较大的负面影响。旨在为民族地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中学 生源危机 影响 引言

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加大,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学普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软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得以改善,农村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国家更是成倍的对教育事业进行投入。但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困扰着农村中学的领导及教师,就是中学生源大面积萎缩,大面积萎缩一方面直接造成学校资源较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社会上的无业青年越来越多,第三农村辍学少年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对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对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造成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危机的原因

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及为落后,人才非常匮乏,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各方面的人才交流,导致民族地区培养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现象,这种恶性循环的发展导致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中东部的发展差距更大。

1.1人口增长低峰值

随着人口增长高峰期的过去,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人口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将面临人口负增长。所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将面临生源危机的普片现象,这种生源危机的普遍现象在中小学已经显露。这也是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良好局面。

1.2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山区,多以少数民族集聚为主,国家对少数民族生育方面有特殊政策,可以生两个子女。但是,很多少数民族由于文化素养较低,多以文盲为主,落后的重男轻女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少数民族农村中一家有生育4-5位子女的家庭不胜枚举。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的重大举措不断实施,民族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真实含义。所以,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普遍减少与农民文化

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农村人口减少直接导致农村中学生源减少。

1.3农民工外出带走一部分少年儿童

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报酬给予具体落实,对农民工子女异地上学的政策进一步深化,为农民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是因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带走了子女进行异地上学。这也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不断减少的一大因素。

1.4“择优选校制度”导致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减少

享受良好教育,是现代人选择学校的最根本出发点。不论大学还是小学,所有人都是向往教学环境好,教学质量好,学校名气好的学校。在乡村上学的向往镇上的学校,在镇上学的向往县上的学校,在县上上学的向往州市一级的学校,在州市一级的向往省一级的学校,在省一级的向往国外的学校。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相比县城及以上的学校教学条件更差。所以,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减少是在所难免的。

1.4.1外地求学

在民族地区农村中一部分成绩特别好的青少年,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前途着想,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送到省城或者外地教学条件很好的学校求学,这一部分学生的流失的数量不是很大,但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提升。一部分经济特别好的家庭,由于家长看到农村中学和外面学校的差距太大,并且知道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不管孩子的基础好还是不好,都把孩子送到外面大城市里的学校求学。这一部分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很大程度减少了农村中学招生人数。

1.4.2县城中学择优录取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的学生人数

造成农村中学生源危机的最大原因就是县城中学的择优录取政策。如果根据划片区录取学生的办法,农村中学的学生人数将会大幅度提高,学生质量也会提高。每年在乡村毕业的中学生优秀的都被县城中学录取了,据统计每年在乡村毕业的学生中40%的学生被县城中学录取。直接导致农村中学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学生质量很差。

2、农村中学生源危机的恶性循环分析

2.1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危机现象实质是和教学质量低相关的,这种发展是恶性循环的现象。学校教学质量越低,招生人数将越少,招生人数越少,学生基础越差,教学质量越低。反之,县城中学招收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好,教学质量就高,学校名气越大,学生生源就更好。

2.2农村中学和县城中学教学条件差距较大

农村中学地处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教学条件,教师待遇等都会比县城中学的条

件差之甚远。所以,农村中学得不到想要的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在农村中学锻炼几年,积累了相当经验的教师都会想办法调离农村中学,去更好的县城中学任教。这是导致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日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学教师的职称也很低,高职称的教师,或者在农村中学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教师都去了县城更好的学校。导致县城中学教师人数越来越多,教师学历越来越高,教师职称也相对合理。反之,农村中学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少,职称学历都很低。

3、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危机造成的社会影响

3.1造成教育条件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农村中学由于学生人数急剧减少,教学场地,教学条件造成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形成学校建设投入较大,使用率较低的浪费局面。

3.2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外出求学的80%一事无成,遗憾回归。据统计外出求学的学生由于离家较远,家庭教育滞后,管理散漫,造成学生养成恶习。加之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大城市里的学校读书跟不上城市里的学生,有很大的自卑感,自暴自弃,最后辍学而归。造成家庭较大的经济负担,并且更有甚者学到了恶习,造成一生的遗憾。

3.3民族地区辍学青年人数增加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由于在外地求学,在县城求学的学生一旦没有走上正道,更多学生都是被社会陋习所染指。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正确引导,跟不上学习造成很强的自卑感,这种残缺的教育过程形成民族地区青少年过早的流入社会,为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4、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管理和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

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地区建设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本门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学正确管理,使农村中学按照规范的教学办学;另一方面也要从政策方面给予农村中学更多的倾斜和照顾,解决农村中学教师的生活和多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村中学的硬软件,全面提升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缩小农村中学和县城中学之间的差距。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应该被社会更加的关注和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源危机,将为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闫世笙,孙刚成;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2]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

作者简介:孙国双(1977——),女,羌族,四川茂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联系电话:1355858217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e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