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常见病虫害
更新时间:2023-12-09 15: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棉花常见病虫害
1、病害
1)棉苗立枯病 英文名称:Cotton Rhizoctoniosis 拉丁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Chn 为害作物:棉花
为害症状:棉花播种后,种子萌动但还未出土之前,就可因立枯病菌侵害造成烂种烂芽。棉苗出土后,在接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腐烂,严重的可以扩展到茎的四周,凹陷加深,颜色黑褐,棉苗枯死。病株叶片一般不表现特殊症状,仅仅表现枯萎;但也有棉苗受害后,在子叶上有黄褐斑,最后病斑破裂,脱落,形成穿孔。受害棉苗及周围土壤中常有菌丝粘附。多雨年份,现蕾开花期的棉株也可受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表皮腐烂,露出木质纤维,严重的可折断死亡。感病部位,有时出现瘤状病变。 病原菌形态特征:不产生孢子,产生菌核,由菌丝与菌核繁殖侵染。在培养基上菌丝匍匐,蛛网状,粗壮,生长迅速,初无色,渐成褐至棕褐色,有隔,分枝处常呈直角。老菌丝常为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由桶形细胞菌丝交织而成,无一定形状,浅褐至深褐色,质地松。有性时期的担孢子,仅在高温酷暑、高湿条件下生成,一般不易发现。
发病特点:棉苗立枯菌主要营寄生生活,也可腐生。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存活可数月至几年。带菌土壤和土壤中的病残组织是本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种子也可传染。在16~25℃时,侵染发病严重。耐酸、碱性强,在pH2.4~9.2均可生长,因此分布很广。在低温多雨年份,常造成严重为害。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土壤,病菌在土壤中以菌丝、菌核腐生越冬,次年侵染棉苗,并可当年在田间再侵染。
防治方法:1.在精选棉子的基础上实行化学为主的种子处理 主要是棉花种子的脱绒,使用消毒棉子和保护棉子的化学药剂 2.加强耕作栽培管理
3.探索并寻求新的防病壮苗的措施 选用多基因抗性和多抗品种 4.春季低温年份必须进行拌种处理
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可湿性粉剂250克与5克细土或草木灰混合均匀,然后与50克棉子拌匀,现拌现播,或以20%稻脚青1000倍液作棉苗灌根;或以4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0克(有效成分400克)与100克棉子拌种。 常用药剂: 稻脚青 五氯硝基苯
2)棉苗炭疽病
英文名称:Cotton anthracnose
拉丁学名: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 为害作物:棉花
为害症状:棉苗出土前被害,下胚轴和幼根变褐腐烂,被害轻者可以出土。病株基部最初出现红褐色小斑,后成紫褐色略凹陷的短条斑,边缘红褐色,严重时失水纵裂,幼苗枯死。子叶受害,多在叶缘出现黄色或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干燥条件下病斑受到抑制,边缘呈紫红色。茎部被害,出现暗黑色圆形或长形病斑,以后凹陷,表皮破裂,气候潮湿时可产生桔红色粘分生孢子团。遇干燥气候,木质部裂开,露出纤维,最后枯死。
病原菌形态特征:有性世代为子囊菌纲的棉小丛壳菌[Glomerella
gossypii(Southwo.)Edg.],在自然条件下极少出现子囊。子囊壳暗褐色,球形或梨形,有突出喙孔,埋生于寄主组织内。子囊棍棒形,无色、有侧丝与子囊混生。子囊孢子8个,作1行或2行排列,单胞,椭圆形,无色。无性世代分生孢子生于孢子梗上,呈浅盘状排列。分生孢子盘周围生有刚毛,暗褐色,上端尖而透明,基部黄褐,有2-5个分隔。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或短棒形,多数聚生时呈粉红色。分生孢子梗短。
发病特点:炭疽病菌主要通过棉种携带传播,其次是土壤中的植物病残体。病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6个月;在种子内部可存活1年以上。土壤中的病菌可存活12~15个月。越冬后的病菌随棉籽萌发侵入子叶和幼茎,在病部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最后,病菌在棉种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温湿度对发病有密切影响。棉花苗期遇低温多雨,最易得病,1O℃以上即可侵染,致病适温为18~19.5℃。除温、湿度外,棉苗龄与发病关系密切,在长江下游棉区,出苗15天内的棉苗发病最重,以后棉苗渐大,抗病力增强,发病程度逐渐降低。
防治方法: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或用隔年种子作种,并彻底进行种子消毒
消毒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五多合剂,种衣剂1-3号,棉子用量为300-500克药剂拌100克棉子。 常用药剂: 多菌灵 3)棉枯萎病
英文名称:Cotton Fusarium wilt
拉丁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sp.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 为害作物:除侵染棉花外,决明、秋葵、大豆、烟草、锦葵、苜蓿、咖啡、印度麻、蓖麻、木槿。
小麦、大麦、玉米、高梁、蔗、甘薯、大豆、豌豆、红麻、向日葵、烟草、番茄、茄子、辣椒、
黄瓜、笋瓜、牛角椒、芝麻、花生、马铃薯、赤豆、扁豆等。
为害症状:棉枯萎病菌能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季节侵染和为害棉花,在自然条件下,苗期感病的棉株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可显露症状,定苗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高温季节,病菌生长受到抑制,病势发展缓慢,症状呈现隐蔽,至秋季多雨,气温下降,病蓖生长旺盛,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一、苗期症状:棉枯萎病在棉花子叶期即可发病,常见的症状有:1、黄色网纹型:是棉花枯萎病早期典型症状。棉株子叶或真叶匠叶脉褪绿,变黄,而叶肉部分仍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旺现黄色网纹。叶脉变黄多由叶缘或顶部开始,逐渐向内扩展,形成块斑。最后叶片凋萎、干枯、脱落,植株死亡。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多从叶缘开始,叶片的局部或全部变黄,但不呈现网纹,叶片最后枯死,脱落,叶柄和茎导管变褐。
3、紫红型:早春气温偏低且不稳定,罹病棉株的子叶或真叶局部或全部变成紫红色,大叶片上形成块斑或全叶变为紫红,随之叶片枯萎,脱落,棉株死亡。紫红病部的叶脉也呈现出红褐色。
4、青枯型:幼苗或子叶突然失水,叶片呈现失绿,变软,下垂,植株青枯、死亡。但叶片并不脱落,植株仍保持青绿色。
5、皱缩型:受病植株在5-6片真叶期有些叶片往往出现皱缩、畸形,叶色深绿,叶片变厚,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但并不枯死。黄色网纹型、黄化型叶紫红型的病株,都可出现皱缩型症状。
二、成株期症状:棉枯萎病成株期症状表现颇不一致,常见的是植株矮缩。病株叶片深绿,皱缩不平,叶片变厚叶缘向下卷曲,主茎和果枝节间缩短,有时旦现扭曲。有些植株受病后半边表现病态,另半边仍可生长,形成半边枯萎。罹病重的棉株,早期枯死。轻病株虽可带病存活。俣产量受到严惩影响。
三、枯、萎病混生病株症状:在棉枯、黄萎病混生病田,两种病害可以同时侵害一个棉株,表现的症状就更为复杂,这样的病株叫混生病株,症状叫同株混生型。同株混生型的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混生急性凋萎型:多在铃期发生,同一病株上表现有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两种症状,有些叶片表现黄色网纹型、紫红型或黄化型证状,而另一些叶片则表现为黄萎病的掌状斑驳。这种病株发病快,病势猛,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死亡。
2、混生慢性凋萎型:同一病株苗期先出现枯萎病症状,植株矮缩、瘦小,有些叶片出现黄色网纹、至蕾铃期又出现黄萎病症状,叶片显露黄褐色掌状块斑。但病情发展缓慢,棉株一般不会迅速枯死。
3、矮生枯萎型:病株低矮,只有30-40厘米,上部叶片皱缩、变厚,叶片浓绿、叶片皱缩,但不表现其他症状;另一种是棉株下部叶片出现网纹块斑,紫红块斑或掌状斑驳,经分离,在同株上可有枯、黄萎两种病原菌。
病原菌形态特征:棉枯萎病原刀菌的菌丝透明,有分隔,在侧生的孢子上生出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新月形或稍直;薄壁;顶端细胞较窄细,有的呈喙状弯曲;足细胞明显或不明显;一般有3个分隔,最多的可达7分隔。大小为2.6-4.1微米×22.8-38.4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贺形至肾型,无色透明无分隔至1个分隔,大小为2.2-3.5微米--5-11.7微米。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浅黄至卵黄色,单生或2-3个相连,表面光滑或粗糙,球形至卵圆形。
分类属性:半知菌类,丛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美丽组、尖孢种。 分布区域:世界性的危险病害 防治方法:
根据自前棉田棉花的长势长相,结合近几年来应用实践,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关键措施主要有:
a.加强栽培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施用无菌净肥。重病田块要施速效氮肥。同时要及时清沟理墒、中耕除草松土。
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百克20-30克或25%使百克40-50毫升,或世高30-40克(3-4包)对水40-50公斤常规喷雾,或对成500倍液进行灌根。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间隔5-7天再喷一次,或再灌根一次,同时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加1%尿素溶液叶面喷雾,每隔5-7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防病效果更明显 2、 棉花虫害 1) 棉铃虫
英文名称:American cotton bollworm 拉丁学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27~38毫米。雌蛾前翅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肾状纹和环状纹暗褐色,外横线及亚外横线之间色较深。后翅淡黄灰色,近外缘部分茶褐色,外缘中部内侧有灰白色月牙形斑。卵黄白色,半球形,0.5毫米大小,主要散产在棉花主茎或分枝顶部叶片正面,在花蕾萼片表面也有。幼虫共6龄。体长一龄2~3、二龄4.5~6、、三龄9~12、四龄15~24、五龄33~36、六龄35~37毫米。各体节一般有毛片12个,四龄以后体背和侧面有多条细纵纹。体色变化很大,有绿、黄绿、红褐、黄褐等色。蛹体长17~20毫米。腹部第五、六节各节前缘密布环状刻点,背面比腹面密。尾端有1对臀棘。在土表下土室中化蛹。
为害作物:棉花
为害症状:(1)二代(蕾铃期)为害状
生长点被害 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杆不结果的光杆棉,俗称“公棉花”。顶部嫩叶被害被吃成许多小穿孔。
蕾被害 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 花被害 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
(2)三、四代(铃期)为害状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状相同。 发病特点:以蛹越冬。一年发生2~6代,由北往南代数逐渐增加,北纬40度以北以1年3代为主,北纬40度以南到长江以北以l年4代为主,长江以南到北纬25度以北以1年5代为主。全国以黄河流域(4代区)常年发生较重。成虫在夜间活动,取食花蜜和交尾、产卵;飞翔力较强,对黑光灯和半干的杨树枝叶有较强的趋性;白天潜伏在植物丛间不活动。成虫产卵最适温度是25~30℃,每雌一般可产卵千粒左右。卵散产,二代多产在上部嫩叶正面,以后各代产在上部嫩叶及蕾、铃苞叶上。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取食嫩叶和顶心,然后蛀蕾、花和铃。二代发生早时常造成棉株主茎生长点大量被害而严重减产。在二代期间棉花对花蕾的被害脱落有较强的补偿能力;棉田肥力愈高,补偿能力愈强;三代以后,棉花的补偿能力明显下降。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70~90%的条件下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棉花与小麦、豌豆等间作有利于棉铃虫发生,与玉米、高粱间作可以减少棉花上的卵量。 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寄生幼虫、草蛉、瓢虫、小花蝽、蜘蛛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有良好作用。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杨树枝把诱蛾 (2)玉米高粱诱疾带
(3)田间耕作管理和农事操作减轻虫口密度 (4)棉花抗虫品种的利用 2.生物防治
(1)应用微生物农药治棉铃虫 (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3.化学防治
5%氟铃脲乳油75-112.5克/公顷;20%氟铃·辛乳油180-240克/公顷;20%灭·辛乳油100-150克/公顷;25%溴氰菊脂1000-1500倍,辛硫磷、敌敌畏1000倍 常用药剂:5%氟铃脲乳油 溴氢菊脂 20%氟铃·辛乳油20%灭·辛乳油
棉花生育期比较长,且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棉花一生漫长的生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为害。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虫为害可造成经济损失5%~15%,如果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30%~50%的损失,少数病虫在特殊年份可造成棉花,80%以上的经济损失。自从农药发明之后,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为害,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由于农药长期大量使用,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病虫害的再猖獗,增加了防治的困难因此,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对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的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1)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对于棉花苗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达到控制苗病发生,培育壮苗的目的。以下以营养钵苗床苗病防治为主来探讨棉花苗病的防治方法。 ①苗床备制
钵土选择:营养钵苗床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处,钵土应为无病土,以利棉苗生长短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以及延缓枯黄萎病的蔓延速度。无病土一般要求是:晒场土、冬前的塘泥土、菜园土和无病棉田土;切不可在棉田中枯黄萎病发病中心处制钵。
钵土施肥:钵土要为营养土,对于待制钵土,应在制钵前10天施入碳铵25千克/亩,磷肥25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
制钵待播:一般要求从3/下~4/上开始抢晴制钵。营养钵应为“中钵”,摆放平整,床宽1.2米,长10米左右,以利盖膜管理。钵脚掩土,苗床四周开沟,沟深于钵底,以利滤水。 ②种子处理
棉种带菌是苗病发生的主要菌源之一,因此,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是防治棉花苗病的一条重要措施。
选种晒种:对于待播棉种,播前粒选,剔去虫籽、瘪籽和破损籽。播前晒种2-3日,提高种子发芽势。
药剂拌种:选用种衣剂包衣的精加工棉种;毛棉籽选用0.5%~1%稻脚青拌种或甲基立枯磷200倍液浸种5~6小时。 ③苗床管理
适时抢晴拌种。一般在四月上旬晴天播种。拌种前用1000~1500倍稻脚青液或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将营养钵充分浇足水份后拌种,每穴1~2粒,播后用细土将钵盖平,立明用竹片打弓盖膜。
及时揭膜,通风炼苗。当出苗达80%以上并子叶平展时,于晴天上午九时至下竿四时揭膜散湿,通风炼苗(高脚苗),揭膜时先只揭两头,2天后全揭炼苗,夜晚及阴雨寒潮时盖膜防冻。
施药防病,保全苗壮苗。齐苗后,由于膜内高温高湿,各种苗病迅速发生,造成死苗弱苗。最早发生的是立枯病和炭疽病,当真叶开始长出时,猝倒病大量发生,造成成片死苗,同时黑斑病普遍发生,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弱苗。
对于棉苗基部病害(立枯、炭疽等),结合雷床浇水用1000倍稻脚青或500倍甲基立枯磷泼浇。叶部病害选用半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0.5:1:100)或500倍多菌灵、甲基立枯磷喷蓖。整个苗床期防治2~3次。
适当浇水,减轻病害发生。在营养钵苗床管理上,切忌过多浇水,要求实行“干旱”管理,苗床表土一般让其发“白”。
搬钵蹲苗,防猝倒促早发。有时苗床猝倒病大发生时,各种药剂均很难控制其发生,这时只有搬钵。当第一片真叶长出至一叶一心时搬钵,搬钵时剔去病苗、弱苗和死苗钵,搬钵后重新盖土并适量施肥。
(2)棉花生育前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上,一般根据棉花的生育特点和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在棉花生育前期(以7月中下旬进入伏旱时为分界线),制定以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棉花的补偿作用为主的防治策略,而在棉花花铃期则以化学农药防治保棉桃为主。
①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和棉花的补偿作用。棉田控制棉花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蜘蛛类、瓢虫类、小花蝽、草蛉、六点蓟马等,这些天敌对棉花的一些主要害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对棉蚜和棉铃虫。棉花在生育前期补偿作用很强,遭受病虫为害造成蕾花脱落后,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仅不造成棉花减产,还能促使棉株多结桃。因此,我们在前期棉花害虫防治上,秘须充分考虑以上两点,通过放宽防治指标,合理使用农药来达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②防、治结合,减轻枯黄萎病发生为害程度。于仍种植感病品种的病田,则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来减轻其发生为害程度,一是要深挖三沟防渍;二是在无病土育苗的基础上移栽时施药灌定根水,营养钵移栽后当日或次日每株灌1000倍多菌灵加100倍尿素液100毫升;三是对发病棉株追施碳铵杀菌促发(株灌20~30倍碳铵液400毫升)。 ③放宽防治指标,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前期害虫为害。
棉蚜:三叶期卷叶株率达10%和益蚜比(益虫和蚜虫的比例)1:100以上时,三至七叶期卷叶株率20%和益蚜比1:100以上,棉株现蕾后弃治棉蚜,防治药剂应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类药剂,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
红蜘蛛:苗期有螨株15%以上,蕾花期20%以上,防治上选用专用杀螨剂,如生物农药浏阳霉素、虫螨克,化学农药达螨灵、速螨酮等。
盲蝽蟓:常年主要是二代盲蝽蟓集中为害早发棉田,当百株虫量超过10头时选用有机磷类吡虫啉或锐劲特等药剂防治,切不可普治。
一代红铃虫:常规棉田、村庄附近200米以内的有3个以上大蕾的早发棉田,当百株卵量超过100粒时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转BT基因抗虫棉不需防治红铃虫。 1~3代棉铃虫:一代棉铃早重点防治番茄田、辣椒田、豆荚类等蔬菜作物田;二代棉铃虫防治早发棉田和棉田间作套种作物,常规棉田二、三代棉田百株卵量10粒即应施药防治,防治的主要目的减少四、五代发生基数。转BT基因抗虫棉可弃治。一、二代和三代前期施药应选用生物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区域禁止使用BT制剂。
(3)花铃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棉花进入八月份以后,自身补偿能力明显减弱,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也与前期有明显的不同,棉田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减弱。此时棉田发生的主要害虫,二、三代红铃虫和四、五代棉铃虫直接为害的是棉花的收获部分,若防治稍有失误,就可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少数入秋后雨水多的年份,四、五代盲蝽蟓在田间不施药的情况下,可造成棉花绝收。因此,这一时期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以药剂防治为主。根据近几年棉花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应以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为主,兼治其它害虫,对于铃病则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①打空枝,摘烂铃,减轻铃病为害。铃病发生重的年份主要是棉花早发和秋雨多的年份,发病的直接原因是湿度大、光照不足。因此,在铃病的防治上要通过打空枝来增强棉株间通风透光度,来减轻发生程度,通过抢摘烂铃及时剥晒来减轻损失程度。铃病的药剂防治只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发生程度,不能完全控制其发生。从八月中旬开始,选用70%的代森锰辛等药剂对准棉株中下部施药防治,7天一次,共3~4次,可达到50%~60%的防治效果。 ②合理使用物理的和生物的防治措施。在3~5代棉铃虫发生期,如遇中等偏重以上发生程度,成片棉区可选择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灭蛾,分散棉田可选用杨树枝把诱蛾。诱蛾措施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棉田棉铃虫和红铃虫的田间卵量,降低田间棉铃虫和红铃虫的实际发生程度。
条件成熟时,可对棉铃虫、红铃早采取生物防治措施,通过人工释放赤眼蜂或金小蜂来达到控制害虫危害的目的。
③以保铃、蕾为重点,科学抓好化学药剂防治。
主攻对象: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花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红蜘蛛、斜纹夜蛾、盲蝽蟓;常规棉田防治的重点是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盲春蟓。 防治标准
红蜘蛛:八月二十日前有螨红叶株率30%;
盲蝽蟓:百株虫量10头;
斜纹夜蛾:四代百株低龄幼虫30头;
棉铃虫:抗虫棉田百株低龄幼虫10头;常规棉田株卵量30-50粒或百株低龄幼虫3~5头;
红铃虫:仅常规棉田二代单株30天以上青铃4个,当日百株卵量80粒;三代单株30天以下青铃4个,当日百株卵量300粒。
防治药剂:目前农药市场上药剂品种多、滥、杂,农药滥混滥配十分严重,为了确保防治效果,要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在药剂防治上,除了正确选用药剂品种外,还要有正确的施药时间、施药部位和亩喷液量。一般棉花中后期防治虫害亩喷液量手喷雾器常规喷雾不少于60千克,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千克。
正在阅读:
棉花常见病虫害12-09
华丽的演出作文600字06-23
2014--2015学年岔河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题108-17
惠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01-03
建筑工程劳务合同04-13
“一大”13位代表的人生归宿04-06
双加压硝酸操作规程09-12
复习题第三单元 - 图文03-18
2019年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汇编09-3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病虫害
- 棉花
-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