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四部分 考前特训篇 专题一

更新时间:2023-04-10 12: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预测演练]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回答1~2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量少B.对环境影响大

C.开采难度大D.海上交通不便

[解析] 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2.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解析] 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 B

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可燃冰”,它是天然气在100多个大气压,-10℃的条件下与水形成的水合物,其储量极为丰富,且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据此完成3~4题。

3.“可燃冰”生成在( )

A.南北两极B.海底

C.地壳内部D.地幔内部

[解析] “可燃冰”是天然气在100多个大气压,-10℃的条件下与水形成的水合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气压高,气温低,且有水源的条件,最适合的是海底,B对。两极气压仍是1个大气压,A错。地壳、地幔内部气温高,C、D错。

[答案] B

4.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A.取代所有核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B.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C.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D.部分代替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解析] 开发利用“可燃冰”不能取代所有核电站,A错。有二氧化碳排放,不能减轻“温室效应”,B错。不能取代水电站,C错。可以部分代替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D对。

[答案] D

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回答5~6题。

5.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解析]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矿产资源。

[答案] C

6.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解析] 可燃冰是一种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A、B、C对;数量有限还不能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D错。选D。

[答案] D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战略,在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煤炭长期占七成以上。近些年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正是利用煤炭和石油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e8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