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6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4: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2分/20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C以人为本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B学校教育 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C少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B )B迁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A )A变式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B抑郁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A教书育人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C )C长期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 C )C奉献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论语》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B 学习需要 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C )C讲授法 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 )A努力程度 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D能力 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C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 )A 教师 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C 果断性 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A 师生关系
二、判断题(1分/20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15.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 16. 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有争议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 19.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三、案例分析(10分/2题)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 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从德育的原则来看: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实际锻炼法。
四、论述(15分/2题)
1.一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B )。
B.促进和维持功能
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A )。
A.目的和内容
3.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D)。
D.最高阶段
4.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5.( C)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C.阿尔波特
6.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B )。
B.群体动力
7.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B)。
B.课堂气氛
8.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B )。
B.课堂纪律
9.( D)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D.勒温 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0.(D )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D.民主
11.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
A.规定限制
1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D)。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3.一般说来,群体问竞争的效果取决于(A )。
A.群体内的合作
14.(A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积极
15.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B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B.概念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ABCD )。
A.活动的难易 B.竞赛动机的激发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注意的干扰
2.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ABCDE)。
A.距离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 E.外形
3.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BCE)。正式团体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E.团员
4.以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ABDE )。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A.教师的指导 B.规定限制 D.安排日程 E.奖励 C.采纳学生的意见属于体贴的范畴 理解 协助 同情
5.问题行为的一种分法是分为三种类型( CDE)。(问题行为的化分方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A.扰乱性问题行为 B.心理问题行为
C.品行性问题行为 D.性格性问题行为 E.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填空题
1.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___。 2.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人际关系__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_动机____和意向的期望。
4.通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群体,如班集体,叫正式;群体,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__非正式___群体。
5.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_联合群体;__和__集体____三个阶段。
6.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__从众___ 。
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___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__学生___ 、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9.教师在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对__人际关系___的影响。 10.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__语言符号系统___ 和 __非语言符号系统___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11.__人际吸收___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___。情感和谐及行动统一为特征。
12.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__创设___和_体贴____。
1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_投射___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与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4.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_剥夺学习权利___等手段。
15.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__潜在威胁___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3.合作: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4.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5.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五、简答题
1.简述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群体.是介乎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的基本特征有:④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②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③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2.教师的期望通过哪四条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1)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2)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与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3)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目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4)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3.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油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六、论述题
1.群体动力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最后,给予恰当的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相互影响阶段;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其中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吁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的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键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2.简述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②课堂常规的建立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能够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③学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座位时,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课堂活动有学业、非学业、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学业活动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②课程表的编制:编制应尽量将核心课堂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上。其次,文理学科,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交错安排。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理论体系中那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理论(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 C.群主立宪 3..三农是指( )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B. 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 .农业、农村、农民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 )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导向性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0.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 )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评价
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 A.本体知识 B.条件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的( )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14.夸美纽斯的作品( 大教学论) 理由:《教育学》第一章 15.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B ) A.知识素养 B.职业道德
理由:本题之前做过,《教师职业道德》上也有涉及,理解就会做了。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B ) A.学习兴趣 B.获得赞赏
1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教育
18.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A ) A.对挫折的认识 B.情境 19. 20. 二、判断题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
、错[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200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做出了到2020年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错[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200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3.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对) 4.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错)
理由:《教育学》-教学时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培养社会主义审美情趣和思想品德,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促进个性发展的活动
5.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对) 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对)
8.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
9.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错)
理由:《教育心理学》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的区分。 10.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错)
理由:《教育学》,章节-德育-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有一般顺序是从认识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11.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对)这个应该是对的
12.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对)
1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错)
理由:《教育心理学》,前四章的一章,记不清了。激情这了: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 只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等 三.案例分析
1.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对一个学生说“这次你又是倒数第一,总是影响班级成绩。你真是没救了!” 请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评价李老师的行为。
2、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请用教育原理分析。 四、论述题
1、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2、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并说出你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作文
河南省委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波澜”,“平常中的热血”。教师的崇高最能体现这些精神。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作文!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毛泽东时期还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2、A. 3、C. 4、B
【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说的意思是钥匙和锁是一一对应的,正如每个学生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缺点,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学生区别对待,故本题所说的意识的因材施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5、A 6、D
【解析】新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情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调查研究、访谈、上网搜集材料和讨论等等,这种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它体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学习方法和生活体验,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D 8、C
【解析】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发现活动而获得知识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概念与原理来学习,新信息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化成
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9、A 10、A 11、C
12、B
【解析】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教师必备的知识,是教师走上讲台更好教学的依据和支持,但是他不是教师教授学科的本体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教师的条件知识。所以,本体的正确答案为B。
13、B 15、A 16、B
17、A
【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正是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同时教学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形式。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教学,其他的方式都不是最主要的途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A
19. B 20. C. 二、判断题
1.√
【解析】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2.×
【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200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3. √ 4.×
【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
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5.√ 6.√ 7.√
8.√
9.×
【解析】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的区分。
10.×
【解析】德育有一般顺序是从认识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11. × 12.√ 13. √
三、案例分析
1.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对一个学生说“这次你又是倒数第一,总是影响班级成绩。你真是没救了!”
请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评价李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本题可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觉得来切入回答。《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关爱学生的具体表述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规范中对教书育人的表述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
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考生可从这两个方面去答题。
2、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请用教育原理分析。 参考答案:
本题可从两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
(1)从课上学生主导性的发挥上去解答。教师在这个案例中没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且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新课程改革中师生的关系以及对新课程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中提取相关内容进行回答。
(2)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案例中的学生可能还不能抽象出思维的野马的具体比喻。教师应趁时机先向学生解析这个难点,之后学生就不会难于理解了。
(3)教师授课前的备课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的思想水平有所了解。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设想到这个是学生会有疑问的地方,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理解的难点。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
四、论述题
1、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参考答案要点:
顺序性和阶段性 不平衡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 个别差异性 互补性
2、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并说出你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答案要点:
遗传与营养 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主观努力 五、作文
参考思路:
本作文可划分为对特岗教师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相结合的文章类型。文章开篇可说明教师岗位崇高的地位和理想,中间部分可按题目中的三平精神进行感想和实践的阐述,最后上升到教师事业的使命和自豪感上。首尾呼应即可。本文章的考核点在于对考生如何认知教师岗位而提出的。尤其是特岗教师的特殊岗位形式,更要求特岗教师有一种对职业的热爱和心理的认同感。
2011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 B.主导作用 C.发展动力 D.决定作用 3.“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特征是()
A.终身性 B.公平性 C.大众性 D.未来性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A.及时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预见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5.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技能 D.创新意识 6.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抽象直观 8.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A 50% B 100% C 150% D 20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环境 1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制性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A、二因素论 B、层次结构论 C、三无结构论 D、多元智力论 14.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15.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A、深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16.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A研究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基础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17.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疏于学习中的() A定势 B正迁移 C记忆 D负迁移
18.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A活动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交通性
19.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说理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20.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A肯定性训练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改变认识法 二、判断题
)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3.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6.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7.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8.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9.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10.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11.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1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 13.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14.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15.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16.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17.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8.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
19.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20.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三、论述题
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案例分析题
1.小刘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能够认真讲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她还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她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采用罚站,甚至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惩罚他们。请运用教室职业道德的知识来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待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五、作文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C。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建党,所以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 2.选B。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作用: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B。
3. 选A。
【解析】教育的终身化(对于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提出者保罗·朗格朗,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俗语体现“活到老学到老”)故选A.
20世纪教育特点还有其他四点:
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 选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5. 选B.
【解析】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故选B. 注意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注意区别。
6. 选C.
【解析】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与对事物的熟练程度有关。需要和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进行区别。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的好坏在于转移的快慢。例如:上课铃声响了,有些学生还在继续聊天,注意停留在话题上。
注意的分散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得现象。 7. 选B.
【解析】知识直观包括实物直观、语言直观和模像直观。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包括实物直观、收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活动。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食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语言直观就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需认识的对象,以帮助学生对事物形成正 确的想象。语言直观就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需认识的对象,以帮助学生对事物形成正 确的想象。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这种模像包括图表、图片、模型等。故先B.
8. 选C.
【解析】为了加强记忆效果,需要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在刚好记住之后再多进行50%的记忆,也就是刚好记住的150%。
9. 选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选A.
【解析】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11.A.
【解析】意志的自制力就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意志品质。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12.B.
【解析】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学记》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13.D
【解析】 H·加德纳(1943- )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教授。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他的多重智力理论,它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类型:语言智力(即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数理-逻辑智力(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即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即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力(即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加德纳的思想对美国进步教育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智能的结构》出版后的15年里,多重智力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在
14.C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包括:①学科小组。②技术小组。③艺术小组。④体育小组等。
15.C
【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题干所指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
16.A
【解析】本题的解答属于典型的题支和题干有相符内容的题目。大家看,题目中的“探究态度”和题支A项中的“研究型”一词意思相关,所以选项选A。这是最常见的出题方法。出题人当然不能让选项和题干有完全相同的词语,于是这样“含蓄型”的便是大多数。
17.B
【解析】定势是一种就有的习惯对新行为获得的影响,英语知识不是习惯,因此不是定势。记忆是一种能力与这道题目无关。在心里学里,迁移一次的意思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本题所述的意思。
18.B
【解析】活动性是指让学生参与某种亲身的体验。目的性的培养属于旧课程思想方法,新课程不再提倡目的性,因此该题不能选该项。交通性适合正确答案相关的迷惑选项。本题所述是培养学生独创能力的方法,因此选B。
19.D
【解析】该题四个选项是四种德育方法。说理是讲道理培养道德观念。榜样法是引导学生像某个榜样人物学习,而陶冶法是使学生在某种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某种道德观念。锻炼法是使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苍耳学会到的实践,本题所述是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因此选D。
20.A
【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秘法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但是主要是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表达想法和感情需要鼓励,因此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即可,所以选A 。
二、判断题 1.√ 2.√ 3.×
【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4.√ 5.√ 6.×
【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执行方式不同:教育法规的执行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而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式贯彻实施,其强制力是有限的
7.×
【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会,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好。
8.√
【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者。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9.√ 10.×
【解析】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11.×
【解析】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
12.√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以教师活动为主,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13.√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学会适应就是要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要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第二是寻求发展。就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14.√
【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为了使儿童受教育权利落到实处,作了切实的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要求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5.×
【解析】定势是长时间解决相仿问题形成的思维及行动习惯,所以定势在解决新问题时,可能会因遇到相仿的问题而快速解决,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老办法而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6.√
【解析】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气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考虑气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17.×
【解析】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18.×
【解析】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由过于注重“科学世界”转向更多地关照“生活世界” ,并不是不要求“科学世界”
19.√
【解析】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当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称为正诱因;如果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斥责是负诱因。
20.×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
三、论述题
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师生观,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具有等级主义,必然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自有意见与自主思想得不到重视。
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包括威望和信誉两部分。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敬畏的影响力才算是教师的威信。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以下方面:
(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中以育人为目的的真正学习,造成师生交往意义的失落。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互相不理解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彼此沟通太多。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往活动中是民主的。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要民主并不是抛弃权威,而是要在民主和权威之间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
学实践中,都要有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2.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即使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四、案例分析题 (一)答案要点
(1)小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认真备
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案例中的小刘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获得学生欢迎。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小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老师不断拓展业务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小刘老师入教后一直努力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
(3)小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爱国守法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权利。而小刘老师让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罚站,这是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身尊严权,另外,她甚至不允许不守纪律的学生听课,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
(4)小刘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而小刘老师他让学生罚站,并且不让学生听课都违背了这一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的职业,不仅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师生观,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具有等级主义,必然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自有意见与自主思想得不到重视。本案例中小明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没能理解小明的行为而一味的进行批评和惩罚,使得小明的行为得不到强化,从而影响了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所以现代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本案例中小明初中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所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迁移到各门功课中,发现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习有了很大提高。
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所以,现代教师要懂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和潜能的挖掘。
五、作文指导
第一,从立意的角度来看,关于“幸福”的理解,一定要是健康和积极的价值观,一种正面的引导方式,比如: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逆境也是一种幸福。这样的话,文章的整体立意和深度就有了。
第二,切入点问题,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父母健康,社会稳定,家庭和睦,既可以是生活中的琐事让你感到幸福,也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你觉得幸福。
第三,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作文题目,如果能结合教师这个职业谈幸福,谈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感受,可能更为贴切,但是这个主题忌千篇一律,写这个主题时一定要有创新点。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去写,会更真挚和感人。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 B.转变经济的发展 C.转变科技的发展 D.转变文化的发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B.德育为先 C.能力为重 D.全面发展
3.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 A.民主法治 B.爱国主义 C.自由平等 D.公平正义
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 B.注重礼仪 遵守公德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合适的教育 B.最优质的教育 C.最先进的教育 D.最特殊的教育
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的 C.教学质量 D.教学手段
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13.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 B.归纳结课 C.活动结课
D.悬念结课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15.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16.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A.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学习过程 D.学习内容
1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情感 B.意志 C.感觉 D.气质
19.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
A.心理测量 B.环境适应判断 C.症状观察法 D.自然实验法
20.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榜样力量 C.奖励与惩罚 D.群体约定 [NextPage] 二、判断题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是我省华夏历史文明
4.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所以适龄儿童少年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6.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个人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 8.学校和社会联合,营造家庭教育氛围,是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1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1.教师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2.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3.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14.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15.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稳定性,并且有高低、好坏之分。 16.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 17.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原则。
18.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19.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0.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三、案例分析题
1.河南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 2004年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 王生英同志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她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
山里雨水多,校舍破旧,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评价。
2.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用教育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四、论述题
1.论述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作文题
“读书??书读得越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根据所给材料以“书”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作文。
要求:立意明确,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NextPage] 答案 选择
BABDA ACBAD BCBCD CADCD 判断
√√√ × √×√√√ ×√××× √√××√ 案例
(1)案例中王生英老师面对丈夫的计划,认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这体现了她高尚的职业道德。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显然,王生英老师依然达到这一层次。
(2)案例中最后提到王老师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也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王老师的举动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生动写照。 (3)王老师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在施教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高尚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坚守岗位、关爱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回答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的特点。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体现了课堂民主的氛围,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2)该案例中的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这体现了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并且,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案例中的教师学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述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2013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正在阅读:
2009-2016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及答案解析05-15
2013年5月底临朐县教师信息技术计算机考试试题题库选择题70题答07-12
2014固废应急演练方案 - 图文01-15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03-11
鸭子作文600字07-16
装饰工程投标书208-20
论折面形抛物柱太阳能聚光器的改进06-03
2015临沂专技天下第一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概述12-18
小学六年级英语期中测试题有听力材料04-27
一种概念界定的工具原子图谱法05-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南特
- 真题
- 解析
- 答案
- 教师
- 考试
- 招聘
- 2009
- 2016
- 择校录取系列--2012年高考一本院校理科录取分数线大小年表 - 图
- Windows环境下HMMER3.0的使用亲测
- 2017-2023年中国冰醋酸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
- 2015卫生计生系统人员针对性普法考试答案
- 模板施工方案 定稿
- 某高速公路监理投标书,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川菜的做法课件资料 - 图文
-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 当前工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调研报告)1
- 最新2018年上半年软件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完整
- 道路减速带的研究与优化
- 2011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初三年级数学学科期综学习能力诊断卷及答
-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核算的措施研究
- 湛河区2016土地卫片执法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 文圩中学第七次校风校纪整顿实施方案
- 中国双针摩卡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四边形的认识___说课稿3
- 宪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