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更新时间:2024-06-13 01: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
(2000年版 课程代码0321)
绪论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是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材料等。
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思潮,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 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以定义辨析
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以定义辨析
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文化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例如观察捕鱼,发现各种捕鱼方法、不同样式渔网等;月晕和风一起出现;凉性的中草药与味道苦的感觉一起出现;文化事象: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特色,例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
民族文化的定义:是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
国别文化的定义: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性质: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定义: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的定义: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时代性: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历史阶段:1.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2.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1.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2.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3.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1.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2.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3.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4.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气候变化大势:由暖变冷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1.众多河流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2.地理通道优势,交通便利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地区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晋北地区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汾河谷地,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
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地域广阔的大陆一定是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华祖先在创建古代文明时就有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天下”观念:“天下”观念的重要作用是追求统一,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原政治兴旺时,草原游牧民族逡巡周围,学习中原文化制度;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入主中原,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周而复始,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使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时,中原文化人群有南国作后方,这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且农业文化始终占主位2.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3.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古代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西部开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主要围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物质文明处于首要位置,但西部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还包括文化建设内容,哲学、宗教、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等在内的文化因素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文化建设在西部开发中占有突出地位。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属于“人物本盛,小人资于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和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厖,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的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人文、物产的都会。
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1.正统文化是由中原文化(当初实际是一种地域文化)经过一定吸收融摄后,上升而成的文化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3.面对历史上各种深度灾难,地域性起到了文化保存的作用。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王公贵族陵寝的植树造林、秦汉时期广种榆树,南北朝至唐中期牧马场地广布、明朝初年政府领导植树造林运动。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1.唐五代开始,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黄河迁徙,北方大量湖泊淤塞以致消失;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2.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明清时代灾害日趋严重,更与两代治国思想的落后及政治腐败有关。
谈谈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的条件,进行文明构建,展开文化历程,古代许多保护环境的措施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秦汉时为防止匈奴入侵,曾将大量内地农民迁居至内蒙古黄河流经的一些地区,居民大量开垦土地,收到一时之效,但当时有几十县如今早已被沙漠掩盖,原因是开荒破坏了植被生态,引起沙化。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三大文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黄帝时代的“收族”、传说殷商祖先是帝高辛的儿子、帝颛顼则进行更深刻的宗教革命、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
敬授民时: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夏、商、周的年代:夏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西周时间为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公元前771年
夏、商文化特点:尚忠的夏文化,勇于与恶劣自然条件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殷人“尊神”“事鬼”,祖先神灵祭祀占主要地位。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农耕作为一种政道,对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确有大的作用,但抑制了商业手工业等的高度发展。
百家争鸣的特点: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局面2.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是其重要部分;民力发展激发的思考意思,是其宝贵部分3.思想流派众多,有“九流十家”,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学派的主张4.学派与学派之间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早期法家人物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
各家思想的特征: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为“仁政”;先秦道家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法家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及建立普通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的法家越来越变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迫使匈奴向西北边远地区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西北地区的威胁,强大一时的匈奴族或远迁或与其他民族融合,打击匈奴还引发了西域的打通。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奠定了其后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
独尊儒术: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察举制: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和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汉武帝中央集权措施:1.负责监察州县政务的刺史,逐渐固定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地方行政体系变为三级2.汉武帝实行“强干弱枝”政策,迁富豪治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丞相的权力。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察举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得人最盛,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
经学的作用及变化:作用:1.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文学风尚有所改变2.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是士族阶层的养成3.经学大兴于世的一个结果是学校的发展;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但儒学的政治理念并未有施展的机会。元帝即位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经学之士,公然对皇帝说汉家该让位的言语,王莽干政篡权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尧舜禅让”一类的经纶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士族人群真正构变成了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 永嘉之乱:是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事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般若学和涅槃学:般若学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神灭论》:范缜的著作。佛教讲因果报应、三世轮回,范缜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受理,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魏晋之际,士族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也越发的放浪形骸。
开发江南的过程:直至两晋,汉族和汉文化在南方的战法,还只限于长江流域沿岸,以及从荆州南下,通过湘州(今湖南)逾五岭而至广州的交通线上,以及以广州为中心的一些点线。东晋时北方人大量南移,再经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大起来。大体从长江中游向南,湖南的湘水流域,江西的赣水流域,广州的珠水流域。都得到深度的农业开发,并且联线成面。此外,四川的中部与北部,长江以北的淮河、汉水流域,也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开发。不过开发最深入、经济水平最高的还是长江下游地区,如太湖流域,今浙东绍兴、上虞以及新安江上游今安徽歙县休宁一带。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传播:佛教产生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特点:1.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与北朝“偏于教”的倾向大相异趣2.南朝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3.北朝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更加深入普遍4.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南北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包括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这些也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 科举制: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1.尚武精神,唐朝若没有它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赫赫武功不可想象2.开放的民族政策,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3.崇佛教与重诗文,诗歌、文章在唐代大兴,印度佛教的禅宗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体现:文成公主出嫁西藏、对边地异族除侵扰边境者,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人重要官职;影响: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忌讳武人,北宋王朝转而大力信任文臣,养成了庞大的利禄阶层,造成北宋财政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些都与唐朝开放的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
中唐时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古文运动:指唐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诗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王安石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两税法的作用:两税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和对农业的刺激作用这两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南方经济的高涨: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生产的高涨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在科技方面的发明十分突出。
市井文化的兴起: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被称为“宋杂剧”的戏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已商业化。新的文艺表现,对一般民众的“教化”作用,甚至比国家办学来得好要普及和深入,他们促进者着民智的开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民力发展的时代。
新党旧党的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
色目人:元朝统治下划分的二等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 南人:元朝统治下划分的四等人,南方最后被蒙古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
回回: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孟德高维诺: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
八思巴: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元杂剧剧本创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
儒户: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也曾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在元朝成为了穆斯林世界。
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元朝政治,带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分别对待。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南人。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北方生产的恢复,并疏通了大运河。负面作用包括强夺民田,盛行农奴制,实施包税制度,剥夺民众到敲骨吸髓的地步;滥发纸币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贩卖人口现象相当突出;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聚敛财富。
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蒙古贵族的统治,把广大的士人阶级排斥在政治之外,在政治上失途,逼使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加入了戏剧剧本写作的行列,在文学上获得了成功,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
利玛窦: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 徐光启:天主教徒,与利玛窦关系密切。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著《农政全书》。
一条鞭法: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摊丁入亩:一条鞭法在清朝进而变为“摊丁入亩”——“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锦衣卫:明朝特务机构,主要负责监事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又不法行为等。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
税监:明朝万历皇帝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反税监的起义。
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缔造他的政治规划时,受两方面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在初期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后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罗马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文化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
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习:介绍中国的书籍,1766年法国出版34卷的《耶稣会士书简》、杜赫德神父的《中华帝国全志》、格鲁贤的《中国志》和《中国杂纂》;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学习:较早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中国的科举制度经过门多萨、金尼阁、弗内斯的反复介绍传到西方,法国大革命是曾实行过由考试选拔官吏的做法,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的传入,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莱布尼慈的哲学理论,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
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1.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罪魁祸首2.腐败的王朝现象导致危机重重。
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朱元璋曾发布过“明长幼,厚风俗“的诏书;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民众进行控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朱元璋有”片甲不许下海“的规定,这一系列政策,在清王朝基本得到延续,在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王朝统治者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其结果是我们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学创始人。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
文字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
乾嘉学派: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这样的工作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明朝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在明朝,传统的经学基本是不景气的,但在有关国计民生的著述方面,却是大放异彩。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宏祖(号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堉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明代也是才人辈出,创作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明代文人对民歌的采集,并奉之为不让唐诗、宋词的明代一绝。 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 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的历史,著有《船山遗书》。
顾炎武,治学主张”经世治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 黄宗羲,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1.明代把理学奉为教化民众的正统,正统理学所代表的道德意识,受到了新文化因素感染,因而表现出新的精神倾向2.清王朝实施文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迫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3.清朝学风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 补充:
清代文学著作: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代戏剧: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科技方面:王锡阐、梅文鼎的天文历算,鄂尔泰等编修《授时通考》、张履祥《补农书》,陈潢《河防述言》等农学水利著作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中国的生产文化的含义: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化要素: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及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 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农耕灌溉文化的含义:农业灌溉是中华名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农业立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耕为重。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1.农耕灌溉水平对其他各业的兴旺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作用2.水土平衡的观念渗透到中国农业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文化门类3.珍惜水土,即是官方观念,也是民众观念。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古代农业历法常识在各地、各阶层普遍传播,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二十四节气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
农业信仰的文化阐释: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超人力的现象往往产生神灵崇拜。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
农耕仪式的类型与功能: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成“打春牛”。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届时祭龙引水;在四川都江堰,清明期间放“桃花水”,届时官民欢庆,沿江争灌,风俗淳厚,绵延至今。禳灾仪式也有南北差别,南方多驱虫,北方多祈雨。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
农政: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农政思想居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人口兴旺和农业发达是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唐代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对农业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宋元明清后,农政思想仍占很大势力。
市的概念: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商的概念:原指买卖、交易。
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
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2.中国与东方领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模式: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市、墟、集、会四种,并创造了市声、商幌、牌匾、字号、敬财神、经销、广告等经营方式和习俗。
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行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
“匠技“的文化史意义: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收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人们就不认了。
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1.促进了城市的出现2.发展了市民文化3.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民居定义:民居不仅仅是为了住人,而是要按照家的结构来布局,承担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等诸种任务。 服饰的功能: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 饮食的概念: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
交通行旅的文化意义:一个民族文明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交通发达程度来衡量。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显示了复杂的内容,跟踪着民族文明前进的足迹,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形成的种种文化心结。
民居格局的文化含义: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是取决于民居结构的,主要表现在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1.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2.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饮食行为,不是指个人在餐饮上的选择,而是在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人们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 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行旅规矩、行业范围、行业技术 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
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与含义:字辈谱:其构成与中国姓氏的叙述传统相一致,一般用家庭成员姓名的第二个字象征辈分,第三个字象征夫妻意识;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家风: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人生仪礼:是家庭成员获取社会认同资格的一种文化制度。 社区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传统科技的概念: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它可以被界定为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阴阳合历:现在世界上通行的是西方的公历,中国用得则是阴阳合历。元旦为阳历年之始,春节(正月初一)为阴历年之始。
本草之学: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传统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传统科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性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3.封建制度的扼制4.自身缺陷。如缺少力学和天体力学的支撑、古代天文学方面的天体构造理论的重大缺陷等。 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造纸术,东汉时期(公元2世纪初)的蔡伦;活字印刷术,宋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中叶)的毕昇;火药,唐朝;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
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公元8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公元14~15世纪,雕版与活字印刷术开始并行欧洲;公元10世纪左右,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世纪后,火药传入欧洲;宋代,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技术,后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成就感: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历史局限:由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局限性,四大发明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宗法制的定义: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与军权。
宗法制的特点: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正面影响,在统一国家基本不存在的时期,中国文化仍能保持传承,就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下,人们固着在一定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君主专制制度的定义: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体制:三公九卿,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太尉是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郡县制,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
家天下的含义:本质是世袭君主制,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宗法原则是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候,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侵染下,人们将将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振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仿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
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1.经济方面,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2.政治方面,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3.文化方面,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下,人们固着在一定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科举制的概念:科举是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学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察举制,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推荐的方式。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明经,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科目,明经要求应考者熟练掌握五经、三礼、三传等儒家经典。诗赋取士,是指在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士科主要试诗文,属于一种文学考试。行卷,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科举制的特点:1.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2.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3.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明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地位:在科举制度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作用:1.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2.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科举制对今天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正面影响:1.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先进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文官体制的建立与维持作出了重要贡献2.科举考试的平等原则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从而保证了统一帝国的长期稳定。负面影响: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的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法律制度的定义: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造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法经》,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是“引礼入法”的完成标志。”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
儒家文化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1.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2.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1.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并指导着历代的立法活动2.历代的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3.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古代法律制度对今天法制建设的启示:1.应全面、充分、深入地认识和领会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2.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当自觉地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3.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相适应的、大家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等差性、调和性、规范性
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族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
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体会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族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
“五礼“含义:指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 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地袛,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三川祭祀等。人鬼,包括宗庙祭祀、祭先王先师。
冠婚丧礼的意义:冠婚丧礼是贵族社会的传统大礼,冠婚为嘉礼,丧属凶礼范围。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只有立身成家之后,才有承担社会责任、行使社会权利的资格,因此对作为进入社会的标志的冠婚仪式十分重视,王室或贵族家长将冠婚丧礼班的隆重、盛大。周公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1.皇家贵族依靠严格的礼制规范确定等级社会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的稳定,因此其具有严整性2.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宗法伦理包括家族伦理和乡族伦理,具有伦理意义的岁时礼俗,在传统的岁时节日中有突出表现。
人生礼俗的内容:诞生礼,人生第一礼,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与以后的养育仪式。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与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婚礼,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结合成夫妻的礼俗程式。”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
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1.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2.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3.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民间礼俗与贵族礼制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依托同一宗法社会结构,都以传统社会礼法制度思想为基础。统治阶层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盛大的礼仪形式,对民间礼制具有示范作用。随着社会变迁,朝代更替,士庶差异消失,贵族礼制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补充: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1.与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含义: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含义: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含义: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中国古代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特征: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内容和特征:内容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特征:1.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3.类比思维中包含类推思维,即把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类比排列出来,按照意义发展的顺序逐层往下推导。
中国古代注重在对立统一中来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辩证思维特征: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因此观察事物既要注意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两个方面的兼顾到,才算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 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走在了古代社会的前列,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系统思维盛行的今天,传统思维模式仍有它的一席之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加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强现代科学意识,建立更完整的思维理论体系,也有必要全面思考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精髓部分,为世界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要素。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及影响最大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观点:“天人合一”、 “天人交胜”、 “天人之分”,其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影响: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2.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中庸之道价值观的主要意义及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意义: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之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1.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
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对待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传承。第一,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情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二,中国哲学主张正确地对待义利之间的关系,对临义、利矛盾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具有指导意义。第三,中国古代哲学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大意义。第四,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的实践,倡导言行一致,对于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状况及其社会作用:状况: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鬼魂的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祖先被当做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也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作用:1.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道教的形成和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关系:形成:秦汉以后出现道教,东汉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是道教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形成。信仰特征: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关系: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学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其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城隍、土地爷、灶君作为道教底层神灵,在古代民众中有长久的信仰,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影响。
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教义:“四谛”法,指“苦”、“集”、“灭”、“道”。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影响:1.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2.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3.对文学著作的影响,汉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论语》认为,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换言之,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如何看待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其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等特点,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弘扬优秀宗教文化为文化强国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对道教与佛教的评价:佛教产生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宋明理学也受到了佛教的较大影响,在文学艺术方面,汉魏之后的诗歌、书法、绘画都带有佛教的明显印痕。道教出现在秦汉以后,东汉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是道教定型化之始。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肯定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对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对儒学的评价:儒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时成为封建正统文化,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延续千年,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核。对待儒家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让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闪耀出新的光芒。
孔子、孟子、董仲舒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论述: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董仲舒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仁爱孝悌 重义轻利 谦和礼让 真诚有信 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响:1.与中国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儒家的仁爱思想呈现出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特点2.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辩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3.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反映了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的巨大社会作用4.把信当作重要的交友原则,把信当做治国理民的必备条件。
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1.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节气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2.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优秀道德品质3.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4.提倡身体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
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仁爱礼让、有智有勇,有信有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仍固守节操,好学自强
儒家倡导君子人格的主要目的:把君子塑造成众人切实可行的效法榜样,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说明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儒家的理想人格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即“君子”。应把”君子”文化和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嫁接,让老树在新时代发出新枝。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和精华所在,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对接互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仁义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互助理念和社会关爱思想;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修身要求和向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等,完全可以对接、互鉴,融会贯通。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古人对教育的社会作用的认识:1.加强对人民的教育,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2.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3.把教育当做使社会走向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4.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起到重要作用5.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三大目标:1.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2.“亲民”,即“泛爱众而亲仁”3.“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中古代教育八个步骤的先后关系:“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的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其中诚意是正心的先决条件,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学思结合,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践意义:因材施教旨在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该原则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个人能力,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自然发展。
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怎样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1.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思结合,遇到问题要勇于打“问号”,多想多问,加深印象,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理科重推理、重逻辑思维;文科重想象联想、重形象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学思结合的思想,采用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有助于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特点:
文学艺术: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划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诗经》所创造的“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律文,其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唐代还兴起了一种同样讲究平仄押韵,但句式却长短不齐的新诗体——词。其他如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特点:以艺术化的语言和多样化的形式,生动具体地放映了丰富社会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文化现象和文化观念,使后人能够更全面、并且更容易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深内涵。
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经汉魏时期的百戏,隋朝时期的歌舞,民间表演艺术得到了逐步发展。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北宋时期的“杂剧”;南宋统治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金国统治区则发展为以北方曲调说唱古诗的诸宫调。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代表作王实甫《西厢记》。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代表作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地方剧种兴起,在“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基础上,形成了昆曲、京剧、川剧、秦腔等著名中国地方戏曲。
基本特点: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戏曲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基本行。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
音乐: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中,巫者所跳的娱神舞的音乐伴奏,可能是中国音乐的最早起源。春秋时期,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戏曲产生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周代,中国音乐出现了雅乐体系,孔子所推崇的《韶》乐就属于这种类型;开始对乐器进行系统分类,划分为“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创立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七音在五音基础上增加变徵、变宮。
基本特点:1.依附于其他艺术行书以游散的形式发挥其艺术功能2.多民族的融合
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宗教巫术气息。商代,舞蹈开始有了巫舞和乐舞之分,当时的宫廷雅乐体系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有《大韶》、《大夏》等;武舞有《大雩》、《大武》等。秦、汉时期,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
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舞蹈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唐代的舞蹈可谓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宋元后,舞蹈虽然在民间仍有一定的发展,但随着戏曲的兴起,舞蹈逐渐成了戏曲的附庸。 基本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
绘画: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的精美图示,标志着当时的绘画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大规模的宫室建筑,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东汉时期,绘画艺术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绘画美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唐代是在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都是传世的佳作。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在思想上趋于崇古保守,因循模仿。但以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思潮,仍给明清画坛带来了一些清新气息。
基本特点: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建筑:在商代都城殷墟发现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伟,结构完备,布局周密,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相当高超。春秋战国以后,砖砌和石砌结构得到了发展。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隋唐时期,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宋代以后,中国建筑开始向精美化的方向发展。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期。
基本特点:1.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2.左右对称是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3.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结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诗经》划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南宋南戏及以后的戏曲,元代的散曲、杂剧,都是诗、乐、舞或诗、乐密切结合的。
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1.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2.在这些人文思想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外,还体现在建筑规模以及室内为的装饰、装修上,如屋顶上瓦件颜色的使用等级、色彩的限制。
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 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乐以教化”周代将制礼和作乐同时进行,把音乐当做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古代艺术的几种很重要的审美观念: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 “中和之美”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尚意追求在魏晋时期各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反映:1.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言语塑造的形象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情意2.反映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的讨论3.反映在书法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的强调。
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
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1.文与质的和谐统一。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论是质实无文,还是浮华无质,都不是好作品。只有质与文达到和谐统一的程度,才是上品2.感性与理性的适度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在表现国家兴亡、君臣遇合、民生苦乐、战争胜败、人生聚散等主旋律题材上,都忌过、求和,“以理节情,性理统一“,才能符合”中和之美“的标准3.美与善的兼容并包。儒家入世思想和教化观念,给文学带了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之蒙上了一层理性主义色彩,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虽然也可以“发乎情”,但必须“止乎礼义”。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至少有80多种。
语系的概念: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是语言分类法之一。它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按亲属关系的远近分若干个语族。语系基本上决定了语言的系。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几个语系: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1.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致有“域外方言”之称2.近代,随着中国政治科技的落后,西方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汉字汉语在海外的影响受到很大冲击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又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汉字汉语汉文化的热潮。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汉语的特点:1.按构词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
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是指哪几种语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叫什么: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造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汉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语汉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1.汉语汉字维系了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汉字衍生了风靡全球的独特书法艺术,汉语与文学巨著、音乐戏曲密不可分的关系,都给世界文化艺术园林增添了瑰丽无比的艺术珍宝3.汉语汉字增进了世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使中国文明的成果得以让全世界人民共享。 什么是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她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
什么是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口中直呼其音。 什么是“名实”之争:“名”,指名称、词语;“实”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提出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理论是谁提出的: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避讳的方式主要有哪些:通过字形进行避讳,有缺笔、拆字、删字等,如唐乾封元年《于志宁碑》的“世”作“卅”;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如秦始皇讳“正”,故改“正月”为“端月”;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如司马迁父亲名谈,司马迁在《史记》中改“张孟谈”为“张孟同”。
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言语修辞的关注。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故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分寸;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矛盾。
谈谈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中的趋吉避凶和对姓名的避讳,它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项本质的认识,但它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形成了许多的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因此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与人更好地和谐交往。迷信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传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被夸张成长着四只眼睛,对世界万物观察细致,创造出了反映大大小小事物的文字。 评价汉字崇拜和汉字否定的文字观:汉字崇拜和汉字否定的文字观是在社
会因素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对汉字的极端错误思考,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一个国家的文字所以能够保存、传衍,是因为它与本国的语言相契合,应对汉字进行多维思考,偏重科学的和本体的正确观念。
《史籀篇》的时代和作者: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 秦代“书同文”政策: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许慎和《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
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秦代的“书同文”政策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开白虎观会议,经典语言和对经典的解释得到了一次规范;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东汉灵帝熹平年间,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对语言文字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时期,颜师古奉诏考订五经文字,作《五经定本》颁布天下,对经典语言文字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宋代的文学规范著作有郭忠恕的《佩角隽》,张有的《复古编》等。清代康熙皇帝钦敕编纂《康熙字典》,成为古代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为汉字的定形、定音、定义作出了贡献。 《三字经》、《千字文》的作者: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谈谈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特点: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重趣味性。问题: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修辞的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回文是指掉换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复叠,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因汉语汉字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式整齐、节奏抑扬 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1.基础构件数量多,富于变化2.构件间的空间摆布灵活多变3.字形繁简差异较大4.字形异体字多5.字体多样 举例说明几种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项:1.对联。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其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形方面的特点,因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各地到现在都还流行着贴“春联”的习俗。2.字谜。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作字谜的谜面,各地到现在都还有元宵猜“灯谜”的习俗,字谜也在其中。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进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禅宗可以说是中国化最彻底地佛教宗派,其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德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朝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融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促使国人重新反思传统,清理学术,对本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与估价,而且打破了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封闭独立发展的状况,逐渐走向与世界文化相互对话谋求发展的道路。
中国佛教的“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有力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生动地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
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刺激、整合与变迁的过程:世界各民族文化正式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包括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
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地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得作用更大;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并给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启发;不少欧洲启蒙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他们将儒家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理论、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
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轴心与人类文明的重镇,给世界文化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分为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四大发明)、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科举制度)、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儒家学说),具体内容见上。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主张、文化选择往往就是政治、经济变革的舆论先声与思想先导。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三位一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试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1.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3.一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已经雄辩证明,综合创新之路,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之路。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征: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吸纳百川的开放性、深广的群众性、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体现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方向2.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3.伟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我们党的历史也证明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补充: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也即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稣会士而来。其有以下特点:1.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于落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2.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3.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中叶开始延绵四个世纪4.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领会 □应用□补充 □识记
正在阅读:
中国文化概论06-13
学习Photoshop中的照片处理技巧05-18
200MW汽轮机轴承故障的诊断与处理05-2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第04章在线测试09-30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在线作业答案05-26
Friends第一季第六集词组与常用句型05-12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02-04
印刷检验标准 - 图文06-07
七年级二班班级工作计划04-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国
- 概论
- 文化
- 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 0
- 四川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
-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导学案
- 2016最新配套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 2016-2022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图文
- 中国(宿迁)食品产业高峰会议最新活动的方案
- 2019年上半年学校平安综治工作总结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 有关线性代数矩阵问题的解题技巧及在考研中的应用
- 学会自学其乐无穷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 大学英语II第5次作业
- 毕业生装饰装修专业实习日记(五十篇)
- “十三五”重点项目-牧草收获机械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项目节能
- 商品流通会计A
- 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 图文
- 指纹识别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011年外研高考模拟试题(五)
- 三年级上学期看拼音写词语
- 场地设计考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