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讳功绗旇?涔嬫枃瀛︾悊璁烘柊缂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4 04: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理论新编

绪论 ? 目的

1. 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任务。

答:(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属于人文学科范围,又是一门综合学科。 a.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它们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任务。

b.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文学理论或文艺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科学研究精神现象,它缺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因此文学理论或文艺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c.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学科,在文艺学中具有主导地位。文学史必须有文学理论的指导,才能提示文学的历史规律。 d.文学理论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2)文学理论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学术任务,一个是社会任务。学术任务是揭示文学的性质和规律;社会任务是通过文学批评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 2. 明确如何建设和发展文学理论。

答: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现代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实际,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向世界现代文学理论开放。 3. 掌握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

答:学习文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学会运用理论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等。

?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理论

人文学科:一般把科学研究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人文学科,即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精神现象,它缺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因此有人称之为人文学科而不称之为人文科学。

理论思维:把具体的日常经验上升为抽象的概念,并进一步建立诸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严整的概念体系。 ? 论述

1. 文学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

1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2. 文学理论有哪些任务 ?

3. 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4. 怎样才能学好文学理论? 第一章 文学的一般性质

从文学的外延方面说,文学是语言艺术。从文学概念的内涵方面说,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精神活动,即现实生存方式基础上的自由的生存方式,以及现实生存体验方式基础上的超越的体验方式。文学具有形象性、思想倾向性、情感性、虚拟性、个性化等审美特征。 ? 目的

1. 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以及语言艺术的特性。

答:文学是使用语言的艺术。

a. 语言艺术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文学以语言来构造文学形象,小说等叙事文学使用语言塑造以人物角色为中心的文学形象;诗歌等抒情文学使用语言来传达情感体验,塑造情感意象。 b. 视觉艺术包括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可以包括舞蹈。视觉艺术使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符号构造视觉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色彩、线条、形状与特定的情绪相对应,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属于情感符号。视觉艺术使用这些情感符号,构造了情感意象。 c. 听觉艺术是音乐。音乐使用特殊的情感符号——乐音。乐音的运动——节奏、旋律等构造听觉意象,表达审美情感。 d. 综合艺术包括戏剧、影视等。这些艺术使用多种符号媒介,包括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语言符号,也综合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具有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并且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 a. 语言艺术的第一特征是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学形象由语言塑造。语言符号不是直接的自然符号,而是间接的人工符号。其能指与所指分离,即语言的物质形式与其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能通过语言的能指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塑造出文学形象,而是经过对字义的解读,了解其意义,并且通过想象,联系生活经验,才能把语言转化为文学形象。 b. 语言艺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所谓意象,在这里指心理现象,它区别于客观现象。文学形象即意象,它是由语言文字的涵义构成的,又是被读者内心体验到的,它融合了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想象力等。 c.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文学语言具有抽象性,使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必然是间接的、模糊的,不能像视觉艺术那样直接、毫发毕现。文学形象的模糊性,造成了文学意义的某种不确定性。 d. 语言的抽象性造成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而语言的普适性决定了文学的强大表现力和自由性。语言有丰富的词汇、完备的语法和应用的灵活性,因而具有强

2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大的表现力和交际功能。其不仅具有全面的表现力,而且有充分的自由性,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由地塑造文学形象。

2. 掌握文学作为特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的性质。

答: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体验活动,即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的超越的体验方式。 a.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本质上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殊、独立的生存方式。它以自然的生存方式为原型,以现实生存方式为基础,并且成为自由的生存方式。 b. 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1.现实生存是文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现实生活影响文学活动;3.文学要为人的生活服务;) c. 文学是指向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但这并不等于文学就是现实生存。虽然文学有现实性,但又有超现实性,因为文学是指向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在现实生存的基础上,指向自由,指向审美。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属性。审美是纯粹的精神生产,是自由的生存方式。(1.文学是区别于现实的独立生存方式;2.文学不仅独立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3.在文学活动中,现实主体变成了文学主体,现实个性变成了审美个性;4.在文学展开的自由生活方式中,人类自我获得了解放,他不同与现实中的自我,变得更自由、更美好、更纯洁,也更有个性;5.文学世界是一个审美的世界,它不是与人对立的、冷冰冰的现实世界。文学活动创造了审美关系,消除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6.现实与文学的关系是基础与超越的关系,现实是基础,文学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超越。) d. 文学是一种生存体验方式。文学体验不是现实的生存体验的一部分,而是另一种生存体验。它既以原始体验为原型,又以现实体验为基础,并且成为超越的体验方式。 e. 文学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文学不仅以现实体验为基础,而且包含着现实体验。知性的体验即科学观点和意识形态也影响文学体验,体现在文学形象之中。 f. 文学是指向超越的生存体验。文学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因而也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3. 掌握文学的审美特征。

答:文学具有形象性、思想倾向性、情感性、虚拟性、个性化等审美特性。

a. 形象性就是意象性。文学形象的基础是感性意象,即生活现象和情感体验,文学的形象性首先源于生活的感性特征。文学形象的核心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审美意识的基本单位。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 b. 文学的思想性既表现为意识形态倾向性,也表现为审美倾向性。它不是通过作者直接说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学形象会具有自发的倾向性,一是因为人们会以普遍的价值标准来评价文学中的人和事,即文学的现实倾向性。二是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我们接受文学形象的时候就会进行审美判断,文学形象也就具有了审美倾向性。 c. 情感性。文学作为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体验,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饱含着情感的精神活动。情感性把文学与科学等认知活动区别开来。文学情感的内涵是复杂的,既有现实

3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情感,也有审美情感,还可能包含原始欲望。文学由于包含了现实情感、审美情感和原始欲望,而且理智对情感的束缚被解除,使情感获得了解放和升华,因此感情力量特别强烈。

d. 文学的虚拟性。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必须采用虚拟手段,通过艺术想象,塑造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虚幻世界。文学虽然要以现实为基础,必须采用生活素材,融合生活体验,但又必须按照审美理想选择、改造素材和体验,塑造审美意象。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文学描绘的世界偏离了现实世界。文学的虚拟性又给人以真实感,文学虚拟的真实性是一种幻真性。 e. 文学的个性化。文学是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个性化活动,这是由文学的审美本质决定的。文学作为审美个性的创造,是充分个性化的活动,它不但创造了个性化的主体,也创造了个性化的对象世界。文学的个性化首先表现为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 主要术语、概念

审美个性 :现实个性是不自由的、片面发展的个性,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升华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形式,是现实个性的升华,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个性的全面发展。

生存体验 :生存体验不仅指认识,还包括情感体验,是人的一切生存感受。生存体验是获得存在意义的基本途径,在体验人生的同时也就理解了人生的意义。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不使用抽象的符号(表象或概念、范畴),而使用意象进行的意识活动。形象一词应理解为意象,思维应理解为意识活动,形象思维即意象意识活动。 ? 论述

1.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哪些特性? 2. 为什么说文学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3. 为什么说文学是超越的生存体验方式? 4. 文学有哪些审美特性? 第二章 文学的结构 ? 目的

1. 文学的结构:原型层面、现实层面、审美层面。

答:文学文本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构成。文学作品是作为文本存在的,文学文本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文学文本区别于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还没有进入语言学的层次,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文本则已经进入了语言学的层次,具有了某种结构和潜在的意义。 文学文本有三个层面:原型层面,是文学的深层结构;现实层面,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审美层面,是文学的超验结构。

a. 原型层面:原型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文学的原型层面的内涵——原始意象。文学的原型层面保存着原始意象,原始意象是原始巫术的产物,是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

4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一些基本意象。文学的原型是原始巫术。人类童年和个体童年形成的原始意象是文学文本的深层结构,即原型层面。所谓深层结构,就是不显现于现实中而又起一定作用的隐性结构,它区别于表层结构,被其所隐蔽,而又支配表层结构。文学的原型不仅来源于原始文化和集体无意识,而且来源于童年经验和个体无意识。

b. 现实层面:文学的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直接呈现出来的表层结构,它承载着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生活经验。作品的现实层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受到其他层面的作用,包括原型层面和审美层面的作用。现实层面是文学与现实的结合部,体现了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是现实对文学发生影响和文学对现实适应的结果。文学的现实层面有两个来源:从客观方面看,文学的现实层面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从主观方面看,文学的现实层面是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c. 审美层面:审美层面虽然是文本的最高层次,但它又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超越的、生成性的。审美层面不是现实经验的对象,而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审美层面是超验的,有待于生成的。审美层面的内涵就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再现性的审美意象,它是叙事文学的审美层面。一种是表现性的审美层面,它是抒情文学的审美层面。这两种审美意象都是文学审美层面的内涵。审美意象是对现实经验的超越,是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的审美体验。 2. 文学各个层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答:a.现实层面有现实经验相联系,是文学的基础层面,制约着原型层面,并且转化为审美层面。

现实层面地位:其一,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层面,现实层面所包含的现实经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文学来自现实经验,虽然文学不等于现实生活经验,但现实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基础。

其二,现实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显性载体,文学由现实语言构成,它直接呈现为现实层面,我们首先感知的就是现实层面,离开了现实层面,文学文本就不存在。

作用:(1)现实层面对原型层面的作用问题。原型层面并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存在于现实层面的后面。原型层面受到现实层面的制约、遮蔽,成为隐性的深层结构,从而保持着文学文本的稳定。现实经验对原始欲望的控制,使文学文本具有理性的制约,文学才区别于原始文化,具有了现实意义。现实层面的存在,使文学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 (2)现实层面对审美层面的作用问题。审美层面是有待于生成的超验层面,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现实层面。现实层面是审美层面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实体,审美层面是现实层面的升华。现实经验是审美经验的基础,现实经验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审美经验的深度和广度。

b.原型层面与原始文化、无意识相联系,是文学的原始结构,冲击着现实层面,升华为审美层面。

地位:首先,文学原型层面包含的原始意象是文学形象的基本模式。文化(包括文学)是由原始文化转化而来的,文学来源于原始文化。原始文化的基本单位——原始意象,就是文化的原型。

5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其次,文学原型层面对应的无意识是文学创造的深层动力。犹如人的无意识是深层心理动力一样,文学的原型层面所凝聚的原始心理——无意识,也是文学活动的深层动力。无意识在文学活动中爆发出来,突破现实意识的抑制,升华为审美理想,成为文学活动的动力。

作用:(1)原型层面对现实层面的作用问题。原型层面作为人类原始生命力的所在,影响、冲击着现实层面,改变着现实层面,使文学的现实层面所体现的现实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理性的压制,充实了感性的内容,成为完整的、全面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形态。 (2)原型层面对审美层面的作用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原型层面积聚的原始生命力是审美层面生成的深层动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原型层面积聚的原始意象冲破现实意识的制约,最终升华转化为审美意象。即审美意象继承了原始意象的原始生命力,因此才具有超现实的情感力量和想象创造力,使人获得解放。同时,审美意象也继承了原始意象的形式结构。

c.审美层面是文学的最高层面和主导层面,提升着现实层面和原型层面。

地位: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层面,它在文学文本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审美层面是其他层面的指向和归宿。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超验层面,也就是超越性层次;现实层面要超越为审美层面,原型层面要升华为审美层面,审美层面是各个层面的最后转化物。 其二,审美层面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层次,它对文学文本的其他层次具有主导作用,也是文学文本的最高内涵。审美层面作为最高层次,具有支配性,它主导着作品的意义,使文学具有审美导向作用。

作用:(1)审美层面对原型层面的作用。原型层面与审美层面之间隔着现实层面,因此二者之间并不直接发生联系。但是,原型层面与审美层面之间仍然存在着内在联系。审美层面作为文学的最高层次,是原型层面的最终转化物,审美意象是原始意象的升华转化物,使无意识获得升华。 (2)审美层面对现实层面的作用。现实层面也是审美层面的基础,现实层面转化为审美层面,审美层面是在现实层面的基础上对现实层面的超越。因此,现实层面不是孤立的,作为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必然要介入现实层面,使其发生改变,这样现实层面所体现的现实生活经验,并不等于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变形的、带有审美倾向的新的经验。

? 主要术语、概念

文本:文本是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文论提出的概念。在20世纪,文学理论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开始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学,文学成为语言的表现。以语言结构为蓝本,形成了关于文本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事物具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即结构,文本就是具有这种内在结构的语言形式,按语言规则构成的语句组合体。

原始意象 :原始意象是原始巫术的产物,它是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一些基本意象。这些基本意象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原始情感的凝结,它积聚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在文明时代,原始意象转换为各种现实的和文艺的形象,成为文化现象的原型。原型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在人类文化心理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意象。如母亲、父亲、魔鬼、太阳、高山、大海。 现实层面: 原型层面

6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审美层面 ? 论述

1. 什么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有哪些层面? 2. 文学的现实层面的地位和作用? 3. 文学的原型层面的地位和作用? 4. 文学的审美层面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文学的形态 ? 目的

1. 掌握文学的不同形态的划分依据。

答:文学形态划分的依据,一方面在于文学不同层面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现代性进程中造成了文学的分化。

文学的三个层面对应着三种文学形态:原型层面突出的是通俗文学;现实层面突出的是严肃文学;审美层面突出的是纯文学。 2. 掌握不同形态的文学性质、特征、价值。

答:a.严肃文学的基本性质是现实性,具有思想性、关怀人生等特征。严肃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但审美价值、可读性等方面可能不如纯文学和通俗文学。

严肃文学的本质特征是现实性。严肃文学往往有鲜明的社会主题、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还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发挥着直接的社会作用。因此,严肃文学成为人们认识现实、干预现实的的手段。 严肃文学的第一特征是强烈的思想性。它的消遣娱乐性和审美价值不那么突出,但思想性强,这表现在作品选择的社会性题材、严肃的意识形态立场、鲜明的思想倾向和主题上。 严肃文学的第二特征是对人的深切的现实关怀。严肃文学面对的社会问题,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严肃文学作家抱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对人的现实关怀是严肃文学的生命力所在。 严肃文学的价值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迫切性,更在于其深刻性和普遍性,以及它对审美价值的包容程度。

不足:严肃文学可能由于注重思想性而过于严肃,理性倾向压抑了感性,导致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限制了接受的广泛性。

b.通俗文学的基本性质是感性化,同时具有趣味性、通俗性和大众化、模式化、消费性和流行性、商品化等特征。通俗文学的价值在于其民主性,负面价值在于其低俗性。 通俗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感性化。虽然通俗文学也有现实性和审美性,但由于原型层面起了突出的作用,因此极度感性化,而不以意识形态性、审美性见长。通俗文学把感性需求转化为文学趣味,因此具有可读性。

7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通俗文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通俗化和大众化。通俗文学适应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因此思想内容较为浅显,形式较为通俗易懂,而又追求趣味性、可读性,容易被普通群众接受。

通俗文学具有模式化的特征。由于通俗文学的阅读主体——大众的文学趣味雷同,也由于文学的原型层面对通俗文学的支配作用,所以,通俗文学往往遵从某些模式,并不像纯文学那样追求个性化。

通俗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消费性和流行性。通俗文学与一切大众文化一样,具有消费性,是一次性的精神快餐。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往往一部作品流行起来风行一时,迅速占领市场,但很快就被新的流行作品取代。

通俗文学具有双重价值,既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需要的积极方面,也有极度感性化、低俗化等消极方面。通俗文学的积极方面在于其民主性。通俗文学的消极方面在于其低俗性。通俗文学具有两重性,不仅有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一面,也有消解理性的压抑、缓解人的生存压力,增进人的感性享乐的合理性一面。 C.纯文学的基本性质是审美价值,具有审美超越性和高雅性特征。纯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典范性、永恒性,同时也可能存在曲高和寡等缺点。 纯文学也有消遣娱乐性和现实性,但突出的特征是审美特性。

纯文学的基本性质是审美超越性。纯文学超越现实层面,触及更为根本的生存意义,通过对人的命运的探索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揭示生存的意义,因此具有了审美超越性。 纯文学的第二特性是高雅性。纯文学克服了通俗文学的低俗性,以高雅性见长。无论是在文学形式的精致上,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超越性上,纯文学都高于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

纯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突出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就是人的自由追求,生存意义的实现,这是最高价值。纯文学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它对文学性的追求上。

典范性:纯文学突出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各类文学的典范。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以纯文学为典范,克服自己的缺陷,增强文学性,提高了审美价值。

永恒性:突出的审美价值使纯文学突破了历史的局限,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审美价值是自由本身,永远超越现实,不会过时,因此具有经典性,成为文学典范。

不足:曲高和寡。许多作品存在思想内容过于艰深,过分追求叙事技巧、形式过于复杂等问题。

? 主要术语、概念

通俗文学 严肃文学 纯文学 ? 论述

1、文学形态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形态的分化是如何发生的?

8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形态分化历史:a.文学发生之初,还没有文学形态的分化,雅俗之分还不明显,文学还保留着民间的质朴、单纯。

b.现代性发生之后,文学形态发生分化。首先是严肃文学与纯文学的分化。 C.在五四前后,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才开始严肃文学、纯文学以及通俗文学的分化。 2、严肃文学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 3、通俗文学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 4、纯文学党的性质、特征是什么?价值何在? 第四章 文学的意义 ? 目的

掌握文学的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及其关系。 答:文学的三个层面和三种形态对应着文学的三种意义:

a.原型层面体现了文学的原型意义即原始意象;通俗文学的原型意义突出。

文学的原型层面决定了文学具有原型意义。文学的原型意义就是原始欲望,文学是原始欲望的升华。性欲和攻击性是人类两大本能和原始欲望。对严肃文学而言,原始欲望被充分地理性化了,它被道德的合法形式所抑制和隐蔽,因而不易被察觉。对纯文学而言,原始欲望被充分净化、升华为审美理想,原始意象转化为审美意象,因此其审美意义突出而原型意义不彰显。通俗文学以极度感性化甚至非理性的形式,较直接地体现出文学的原型意义。它以充分感性化的描写,偏离了理性的制约,宣泄了人的原始欲望,故其原型意义突出。文学的原型意义还体现于文学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的深层模式。由于人类的基本欲望而形成的基本行为模式,不仅在原始文化中定型而成为文化原型,而且在文学中“移位”而成为文学形象。

文学对现实意义的消解:文学活动一方面产生现实意义,受理性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消解理性、解构现实意义的逆向活动。人的原始生命力的核心是性欲和攻击性,这种原始生命力具有非理性性质,它不顾理性的规范,顽强地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原始生命力受到理性的制约和压抑,不能充分实现,从而形成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在文学活动中,特别是通俗文学中,无意识被充分释放,表现为极度感性化的倾向。文学描写往往以感性解放的形式导向非理性体验,它使感性摆脱了理性的抑制,从而也消解了理性。在文学实践中,文学不仅仅建构理性意义,同时也在进行自我否定,通过非理性体验来消解理性意义。这种解构作用平衡了理性与感性,避免了理性的异化,对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b.现实层面体现了文学的现实意义即意识形态观念;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突出。

文学的现实意义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观念。通俗文学虽然比较感性化,但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具有意识形态性。通俗文学一般要使自己的故事符合某种道德的或政治的社会观念,使原始欲望合法化,也就是把感性描写纳入意识形态规范。纯文学的审美意义要求文学的意识形态必须与审美意义有某种相容性,即意识形态必须是合乎人道的。纯文学的意识形态往往以人道主义为基调,这是进步的意识形态,因此才能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审美意义。严肃文学要干预现实,就必须提倡某种思想观念,因此就具有了明确的意识形态意义,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较少受到感性化和审美化的冲击,因此其意识形态色彩更加强烈。

9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和支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意识形态以制度化的形式影响、支配着文学生产。国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影响了文学制度的形成。2、社会以各种形式把文学纳入意识形态规范。社会是大众组成的共同体,它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客体,既制造、宣传意识形态,又接受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也以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学活动。3、从作家本身来说,作为社会人,他们的创作要传达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这样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学也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

c.审美层面体现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即存在意义。纯文学的审美意义突出。

在文本的审美层面,拥有审美意象,这是生存体验的形式。文学是生存意义的显现。对审美体验和审美意象的反思,就产生了审美意义。即在审美层面,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意义是对审美体验的反思,而审美体验是最高的生存体验形式,因此审美意义就是生存意义。

各种文学形态都具有审美意义,离开了审美意义就不成其为文学。通俗文学虽然突出消遣娱乐性,但也要有审美属性,一定程度上提出生存本身的问题,从而超越感性界限,否则单纯的消遣娱乐性会使文学成为游戏。严肃文学虽然突出现实意义,但也应当突破现实意义的局限,深入到人生的更高层次,体现某种审美意义,否则单纯的意识形态性会使文学沦为社会文献。纯文学虽然也具有原型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突出了审美意义,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文学对现实意义的超越:文学审美意义的超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的审美意义作为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必然超越理性意义,包括科学和意识形态。科学是对现实的认知,意识形态是现实的价值观念,它们是被现实存在所决定的,从而无法回答生存意义问题。而审美意义则突破了现实观念的束缚,通过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反思达到生存的自觉。2、文学的审美意义是对现实意义的批判、否定。现实意义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观念,其既是人类生存必须,又对人类自由有所限制。审美意义不仅突破了现实意义的限制,而且以自由的名义对其加以批判、否定,从理性桎梏下解放、提升了人的精神世界。3、审美意义不是固定的意义,它不能用概念作明确的界说,而只能以审美范畴来作范导性的启发,只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审美意义没有结论,只是探索的过程。审美超越是对现实意义的虚无化和对真正意义的追寻。

审美意义虽然只是一个领悟、思考的过程,但它又不是不可把握的。审美范畴就是对审美意义的把握,也是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审美范畴是审美体验的反思的产物,因此它凝聚着人生的体验。

文学的三种意义互相联系、影响、冲突、转化。

总的来说,文学的意义就是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的复合。这种复合不是三种意义的平列和累加,而是系统的综合。文学的深层(原型)意义是生命的欲求,表层(现实)意义是意识形态,超越的(审美)意义是生存意义。审美意义升华了原始意义,超越了现实意义,成为文学的最高意义。通俗文学的原型意义和消遣娱乐性突出,严肃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意识形态性突出,纯文学的审美意义和超越性突出。 ? 主要术语、概念

原型意义 现实意义 审美意义 ? 论述

1、文学的原型意义是什么?它如何消解文学的现实意义?

10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2、文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何在? 3、文学的审美意义是什么?它如何超越现实意义? 第五章 文学的功能 ? 目的

1. 文学的诸种社会作用。

答:a.在文学的审美层面,文学具有审美超越作用,纯文学的审美超越作用尤其突出。审美超越作用体现为审美批判功能、审美关怀功能、审美教育功能。 文学具有审美意义,也具有审美作用。审美作用就是精神的超越作用,它使人由现实存在进入自由的存在,由现实的体验进入超越的体验,从而满足了人追求自由和超越现实的需要。

1.文学的 审美批判功能。文学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是对社会人生的超越性把握,它克服了现实体验的局限,达到了生存的自觉。文学作为一种超越的体验,是一种批判的意识,它在自由的高度批判现实。

2.文学的终极关怀功能。文学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最高价值,它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文学通过审美理想的创造,建立一个审美乌托邦,在审美体验中施予终极关怀。无论作家还是读者,文学都是一种最高的精神需要和终极关怀,它使人们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3.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文学对现实的人的完善和提高。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手段。审美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自觉性。审美教育也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文学的审美教育是不可取代的,文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是个性教育,使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b.在文学的现实层面,文学具有现实作用,严肃文学的现实作用尤其突出。文学的现实作用体现为现实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干预现实的功能。

1.文学的社会认识功能。在文学的现实层面,具有社会认识功能。首先,文学具有知识性,发挥着传播知识的作用。其次,文学的认识作用不限于对感性的生活经验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本质的认识。最后,文学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还帮助人们认识自我

2.文学的教化功能。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认识形式,还是意识形态的属性,因此也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在文学的现实层面上,文学传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文学一开始就被当做一种教化手段(文以载道、美教化,厚人伦)。文学的教化作用不能被无限夸大,它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却不是万能的。

3.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是对人而言的,这些作用必须通过人而及于社会,发挥干预现实的作用。作家写作,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并企图影响群众,发挥干预现实的社会作用。文学干预现实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比一般的宣传更容易普及,深入人心。

11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C.在文学的原型层面和审美层面文学都有消遣娱乐作用,前者是感性娱乐功能,通俗文学通过对原始欲望的宣泄突出了此功能;后者是美感娱乐功能,纯文学通过对原始欲望的升华突出了此功能。应当对文学的感性娱乐功能的消极方面加以道德的限制和审美的化解。 文学具有原型层面和原型意义,因此,文学具有宣泄欲望的作用。同时,文学又具有审美层面和审美意义,因此,文学就具有升华原始欲望的功能。原始欲望的宣泄和升华产生了消除心理压力的愉悦感,这就是文学 的消遣娱乐作用。通俗文学突出了感性娱乐功能,纯文学突出了美感娱乐功能。

1.文学的感性娱乐功能。文学是一种感性化的体验,感性化的文学描写往往突破理性规范直接表达了人的生命欲求,使无意识中的原始欲望得以宣泄。这就会产生感性娱乐作用。特别是通俗文学,感性化的倾向更明显,而消遣娱乐作用更突出。 文学的感性娱乐功能是正当的。一方面,广大人民需要消遣娱乐,另一方面,文学的感性描写也被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不至于毁灭理性,适度的感性宣泄有利于心理的平衡,减少对社会的实际伤害。

2.文学的美感娱乐功能。美感娱乐不同于感性的宣泄,它是心灵的净化,更富于精神性,因此更高尚,更纯洁。特别是纯文学就更突出了美感娱乐功能。文学的美感娱乐功能是“寓教于乐”,使人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和升华,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生更有情趣,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消遣娱乐活动。

3.对文学消极作用的防范。文学的消遣娱乐功能对人和社会都有积极作用。但是文学的感性描写,特别是通俗文学的感性化倾向在宣泄生命欲求的同时,又可能煽动人的低级欲望,产生消极作用,必须加以防范。既要发挥文学的消遣娱乐作用,又要防范文学的消极作用,就必须掌握文学描写的度。 防范文学的消极作用,要把握两个标准:一、道德标准,即根据社会习俗来确定文学描写的界限,对那些不合习俗,有伤风化的场面要避免过分渲染,以免产生不良后果。二、美的标准,对一些性爱或暴力场面的描写要加以美化,避免过于直露,防止自然主义倾向。 2. 文学发生社会作用的方式和特点。 答:文学的社会作用与科学和意识形态不同,它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并具有间接性、内在性等特点。 文学社会作用的特点: 1.文学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在文学的现实层面,特别是严肃文学的现实层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要干预现实、教化人群,有其突出的现实功利性。在文学的审美层面,具有审美价值,它没有现实目的,它以自身为目的。特别是纯文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作用突出,而现实作用不强。文学的审美作用是纯粹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的满足,它不会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没有现实功利性。因此,文学既有现实作用,又有超现实作用;既有功利性,又有超功利性,文学是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统一。

2.文学社会作用的间接性。包括两方面:一是文学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同时又达到了功利性目的;一是文学以人的整体发展为中介而间接地发生社会作用。文学社会作用的间接性,要求我们尊重文学规律,注重文学自身的价值,避免急功近利。

12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3.文学社会作用的内在性。文学社会作用的间接性和内在性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文学发生社会作用,是以人为中介的,而且,文学对人的影响是以内在的方式实现的。内在性是文学发生社会作用的特性,这表现为潜移默化性和不可抗拒性。

? 主要术语、概念

审美超越 审美批判 终极关怀 审美教育 ? 论述

1. 文学有哪几种社会功能?划分的依据何在? 2. 文学的社会作用有什么特点? 第六章 文学的发生 ? 目的

1.文学起源的有关因素。

答:文学发生问题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文学原型,文学发生的内在动因,文学发生的社会条件。

a. 文学的原型是原始巫术活动,原始文化包括神话传说和巫术仪式。文学继承了原始文化的形式(同形)和原始意识的结构(同构)。 文学的原型是指文学的原始结构。文学的原型即原始文化,原始文化具有巫术性,文学发源于原始巫术,它是文学的母体、胚胎、前结构。 原始文化是巫术文化,它没有科学体系,也没有意识形态体系,而只有神话传说和巫术仪式两种基本形态。 文学原型的意义:1.原始巫术是文学艺术的母体。文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前文学演化而来。2.原始巫术是文学以及一切艺术的前结构,也就是形式来源。3.原始巫术文化为文学提供了基本的母体和原始意象,并成为文学的深层结构——原型结构。 b. 文学的起源的外部动因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使人类获得了主体地位,脱离原始社会走向现实(文明)社会,并且把原始意识变成现实意识,从而为文学的起源创造了现实条件。 C.文学起源的内部原因是人对文学的多种心理需求,包括人类走出原始社会后产生的解除心理压力的需要、交流思想感情的需要、超越现实的需要。同时,人类还具有超越现实的心理能力,它保证了文学创造的可能性。

在无意识层面,人有解除心理压抑的需要;在现实层面,人有传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审美意识层面,人有超越现实的需要。这些需要成为文学起源的内因。

文学解除心理压力的途径:1.通过感性化的描写和幻想来宣泄原始欲望。2.把原始欲望转化为审美理想,通过想象创造来升华原始欲望。

13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现实生存的缺陷表现:1.天人分离,人失去了终极关怀。2.人与世界对立,主体性受到压制。3.个性受到束缚,自我异化。

人的超越性需要体现在:1.追求终极价值,寻找彼岸世界。2.要求自由本性的充分实现;人渴求自由,消除与世界的对立,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3.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人要求超越现实自我,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而审美个性则是人的自我实现。

人不但有超越性的需要,还有超越的能力,使文学的发生成为可能。表现为:1.人有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一种创造的能力。文学的审美活动就是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它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2.人有对象化的能力。人不但通过实践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还通过直觉想象和情感体验把自己对象化,使对象世界成为自己的化身。3.人有自我升华的能力。人的超越性需求能够转化为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能力,它把现实世界和现实自我提升到理想高度,满足人的超越性需求。 2.文学起源的历史过程。

答:文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是在实践的作用下原始世界瓦解,原始巫术文化瓦解之后,一方面产生了现实文化,另一方面巫术也转化为文学艺术。在现实世界发生的同时,巫术文化也转化为文学艺术,巫术与文学同形同构,又经过史诗的过渡,历史从史诗中分离、独立,史诗的审美因素更加突出,逐步向文学过渡。文学产生,随着审美要求的日益增长,文学逐渐摆脱实用性和对其他文化形态的依附而走向独立。

文学独立的表现:1.出现了以文学创作为主要活动的作家群,文学家与史学家、政论家有了明确的分工。作家成为职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后。2.文学体裁与实用文体分离,形成独立的文体。3.雅文学从民间文学中分离出来,使文学摆脱了初级形态。4.文学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中国文学主要是从现实文化中分离出来,西方主要是从宗教中分离。

? 主要术语、概念

神话传说:以神话故事来表达原始人对世界、历史的认识,用巫术观念来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人类的诞生、部族的历史。 巫术仪式:是原始人的价值系统,它用一套仪式来实施魔法,企图操纵世界,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且用来调整人际关系,维系部族的信仰。

社会实践:是文明人类的集体性的社会生产劳动,自觉的、集体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是由原始劳动演变而来的。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解决了人的物质生存条件问题,使人从自己的生物性需求中解放出来,成为超生物性的、精神性的存在。

史诗:史诗是融神话传说与历史纪实、文学创造为一体的文体,脱胎于神话传说的史诗具有非现实性,描写和歌颂被神化的人。因此,史诗不是真实的历史,有神话思维的成分。而且史诗有文学的因素,成为文学的雏形。史诗的文学性体现于其欣赏性和思想倾向性。 ? 论述

1. 文学发生(起源)的概念包括哪些要素?

2. 文学的原型是什么?文学与原始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14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3. 文学发生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实践如何成为文学发生的社会动因? 4. 文学发生的心理动因是什么?人类有哪些超越现实的心理能力? 5. 描述原始文化演变成文学的历史过程。 第七章 文学的历史 ? 目的

1. 了解文学史的特殊性。

答:文学在现实层面上有历史,在审美层面上没有历史,这就产生了文学史悖论。解决文学史悖论,必须把文学史看成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发展与超越的统一,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文学史悖论:即文学有历史和文学无历史的二律背反。文学的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双重属性是造成“文学史悖论”的根本原因。三种矛盾构成文学史悖论:1.一方面,可以说文学有延续性,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依据前代的文学演变而成的,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文学没有延续性,文学是独立自足的,非连续性的,每一种文学形态都是超历史的存在。2.一方面可以说文学有发展,它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并且体现着人的价值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文学无所谓发展,每一种文学形态都有自己的标准,互相间不可比较,它们在各自的时代达到了艺术的顶峰。3.一方面可以说文学变革有规律可循,它受历史规律制约;另一方面,又可以说它无规律可循,它是自由的创造,只有偶然性。

解决文学史悖论:1.文学史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历时性是指事物是处于时间之流中的历史性的存在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共时性是事物超历史的稳定性,它是由深层结构的不变性决定的。文学是历时性的,其思想内容和体裁形式都在历史中变化着,文学的共时性表现在文学的形式结构和文学传统两方面,它们是超历史的稳定结构,文学的历史被它们打断分割,借这种结构的转换而延续。2.文学史是发展和超越的统一。在文学的现实层面,由于文学思想价值的提高和艺术性的提高,存在着历史发展。但在审美层面,文学就无所谓历史发展。因为文学虽然受到现实的制约,但又必须超越现实,创造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最高价值,它本身无所谓发展。文学在现实和审美两个层面上达到发展与超越的统一。3.文学史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现实层面,文学的现实内容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历史发展,文学的现实内容的历史规律表现为文学的现实内容的历史性。在文学的审美层面上,文学是偶然的、无规律的。文学本质上是自由的精神生产,是审美个性的创造,必须克服现实规律的制约,听从审美理想的驱使。文学的外部规律是社会规律,而文学的内部规律是审美规律。文学的历史在宏观上有规律,在微观上无规律。 2. 了解文学发展的动因。 答:文学发展的动因包括: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它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依据,尤其是人的审美需要增长是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1. 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条件。社会现实是文学的基础,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原因。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推动,首先表现在社会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还为文学发展提供了传播空间。最后社会发展也意味着意识形态的进步,从而提高了文学的思想水平。

15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2. 人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根据。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不是直接的、决定的,而是间接的、非决定论的,因为在社会和文学之间存在着中介——人。人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原因;社会发展只是文学发展的间接动力和外因。 3. 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二者有基本的一致性,但是人是社会作用于文学的中介,人的审美创造是超越性活动,所以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又不平衡,并不完全同步。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说明了文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3. 掌握各种文学思潮的特性。

答:文学历史是由文学思潮构成的,以文学思潮为基本单位,各种文学思潮都是对现代性的反映。

文学思潮的形成是文学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文学史走向现代的标志。文学思潮是一定时代产生的共同的审美理想在文学上的体现,是在历史中不断变化着的文学潮流。文学潮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倾向,指一定的文学流派对现实的态度,特别是审美倾向。一个是文学风格。由于对现实的共同的审美反映,就可能产生共同的文学风格。总之,文学思潮是一个包括文学创作、接受和理论、批评在内的整体化的文学潮流。

文学潮流的基本特征:首先,文学思潮具有历史性。其次,文学思潮具有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产物,是文学对现代性的自觉回应。(1.文学独立是形成文学思潮的自身条件。2.文学的社会化是文学思潮产生的社会条件。3.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变革是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条件。)再次,文学思潮具有可传播性和世界性。

新古典主义:17C,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审美反映,形成了自觉的文学主张和鲜明的文学风格。新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代表的法国理性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有戏剧作家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文艺理论家布瓦洛等。主要特征有:1.理性精神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是新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2.新古典主义重视普遍性而忽视个别性,认为文学形象应当体现某种普遍人性,也就是理性,从而形成人物形象的“类型”说。3.自下而上地发生、由国家力量推动是新古典主义的另一个特征。4.新古典主义尊崇古代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认为“摹仿自然就是摹仿古代准则”。5.新古典主义讲究艺术规范,认为共同规范比个性创造更为重要。6.新古典主义具有贵族文学的精神气质和高雅风格。

启蒙主义文学:18C,是争取现代性时代的文学思潮,启蒙理性成为其主导思想。特征:1.启蒙主义文学坚持理性,主要是人文理性,宣传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相信人的崇高和伟大,体现着理性主义的乐观的战斗精神。2.启蒙主义文学既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反拨,又是前浪漫主义的文学,它还没有发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分离和对立,而是将客观的描写和主观的抒情、说理融为一体。3.启蒙主义文学具有平民性,是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学,体现着平民精神和气质,与贵族化的新古典主义和继承贵族精神的浪漫主义有本质的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19c上半叶,在现代性开始确立时期形成的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反抗。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往封建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批判工具理性对人的禁锢,维护人的自由。特征:1.浪漫主义高扬主体性,认为个体心灵的自由高于一切。工具理性压抑了心灵自由,所以要反抗现实。2.浪漫主义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科学的统治,向往自然的生活,因此往往描写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3.浪漫主义继承中世纪的贵族文学传统,

16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反抗平民性的世俗精神,具有高贵的精神气质。4.浪漫主义继承中世纪文学传统,大量使用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追求炽烈、奇诡、神秘的风格,富于传奇色彩。

现实主义文学:19C下半叶,资本主义现代性迅速发展,是对现代性的第二次反抗和自我批判。以人道主义为武器,以写实为手段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社会灾难和人性的堕落,从而成为继浪漫主义之后的又一次对现代性的批判。实证主义哲学是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征:1.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2.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平民精神,体现平民的价值观和思想感情。3.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客观性,具有写实风格。尽量不表现作者的主观态度,把它隐藏在客观描写中。

现代主义文学:19C末20C初,现代性走向成熟,是对现代性的彻底抗议,对理性的全面反叛。现代主义文学已经完全丧失了对现代性和理性的信任,全面反叛现代性和理性,认为世界和人都不具有理性和本质,非理性才是存在的本质。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了对生存意义的执着追求。现代文学表现了现代人的孤独、苦恼、绝望,在绝望的反抗中,体现了人类对存在意义的顽强追求。2.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展示人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建立主观的、非理性的艺术世界。3.现代主义文学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规范,对文学形式和叙述方式进行了空前的探索和创造,它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时空倒错等手法,建立了全新的叙述方式。

4. 了解文学传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 答:文学的发展是文学传统的延续和变迁。

文学传统是文学的历史延续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和轨道。文学传统也是非单一化的,而是多元互补的。

形成:首先,文学原型造成了一定民族的深层文学模式,制约着文学的发展轨迹。其次,文学传统的形成还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和审美理想。最后,文学传统的形成还由于文学的历史继承性。 发展:文学传统是变化的,不是僵死的,这意味着文学有变迁的可能。文学传统的变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内部转换导致传统的延续。传统的内部转换是指传统内部的对立方面由非主导方面变成主导方面,从而使传统得到更新。一种是传统的 外部转换导致传统的断裂,新的文学传统产生。当旧的文学传统已经没有更新和自我调节的可能的时候,在外来文学传统的冲击下就可能产生文学传统的断裂,新文学传统取代旧文学传统。

作用:文学传统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就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制约和影响着文学的发展。首先,文学传统使文学经验得到积累和提高。其次,文学传统使民族风格成为可能。最后,文学传统对文学史具有构成作用。文学传统对于文学的发展是必要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保守作用,可能成为文学发展的障碍,还有外国文学的传播对文学传统的冲击,这就应当改革传统,使之纳入新的文学思潮和形式。 5. 正确对待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答:文学的发展要求正确对待文学遗产,包括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革新。必须正确处理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1.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问题。文学发展的前提是对文学遗产的继承。必须正确对待文学遗产,爱护和保护文学遗产。继承文学遗产,还必须认真学习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对

17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遗产的继承是全面的,既包括文学的思想内容又包括形式技巧方面。对于文学遗产中的形式技巧方面也不能全盘继承、照搬照抄,而必须加以改造、发展。对文学遗产的继承必须是批判地继承。继承文学遗产的根本意义是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学的传统。 2. 文学发展中的革新问题。文学革新就是在继承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变革和发展传统。文学发展不是保守传统,而是对传统进行改造、变革。没有革新就没有文学的发展,革新是文学发展的动力。文学革新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文学革新也是文学自身的规律。文学革新也是全面的变革创新。文学革新总体上说就是文学传统的更新。 3.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文学发展是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文学的继承与革新都是文学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文学的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革新。其次,继承是为了革新,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文学传统不是最后目的,而只是创新的基础和手段。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传统的问题。文学继承要延续传统,文学革新要打破传统,传统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是指向未来的,它是在变革中存在、延伸的。

?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史悖论 文学传统 文学革新 文学思潮 新古典主义 启蒙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 论述

1. 文学史的特性是什么?文学史悖论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式? 2. 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3. 文学传统的特性是什么? 4. 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性质是什么? 5. 怎样处理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第八章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 目的

1. 掌握民族文学的性质。

答:文学具有民族性,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中产生的。民族文学是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创造。

文学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具有民族性,文学是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而存在的。文学的民族性也有原始文化的源头,它孕育了民族的文学。文学的民族性也决定于、体现于文学语言中。文学的民族性首先体现于文学的现实层面。文学的民族性即包括对一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一般民族文化的超越,就是文学的审美层面。民族的审美理想既体现于文学表现的自由的思想感情之中,也体现于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之中。总而言之,文学的民族性体现于文学的现实层面与审美层面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总体风格中。 2. 掌握世界文学的性质。

18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答:文学具有全人类性,世界文学是在现代性条件下民族之间交往的产物。

1) 文学的全人类性根源于人的共同的社会存在,即人类生存的主体间性。(文学活动的交

往、交流直接产生了共同的审美意识,形成了文学的全人类性。文学的全人类性不在于先天的人性,而是人类的共同存在。) 2) 文学的全人类性首先体现于各民族文学的基本内涵的相似性、相同性。(各个民族文学

具有相似性,文学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全人类性。各民族文学的基本内涵的相似性的最高表现是审美价值的共同性。) 3) 文学的全人类性还体现在各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可交流性上。(助翻译,使民族文学之间互相欣赏、理解、评论、交流) 3. 处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特别是要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现代民族文学。

答: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互相依存,民族文学必须对世界文学开放;保持和发展民族特性也才能具有世界性。在全球化条件下,更应该注意处理好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二者的共生性。(共生性:1.在逻辑上,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互为前提的。2.在历史上,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共同发生的,它们都是现代性的产物)其次,体现在民族特性是构成世界性的必要条件。最后,还体现在世界性也是保留、发展民族性的必要条件。总之,民族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依存关系,要求我们一方面继承、保存民族文学的传统和特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向世界文学开放,向其他民族的文学学习,吸收世界最新的文学思潮,加入世界文学的行列。

? 主要术语、概念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全球化 ? 论述

1. 民族文学是如何形成的?民族文学的性质是什么? 2. 世界文学是如何形成的?世界文学的性质是什么?

3.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应对全球化对民族文学的冲击? 第九章 文学形象 ? 目的

1. 掌握文学形象的性质和特征。

答:文学形象实际上是文学意象,是文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象整体。

a. 文学形象是感性意象向审美意象的流动、超越。文学形象首先表现为感性意象,它是现实经验的对象。审美意象不同于感性意象,它是审美体验的对象,是感性意象的超越。文学形象在感性意象的基础上,超越为审美意象。 b.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首先形象是心理体验,属于心象,是想象的创造,是一种虚构,只存在于内心体验中。但文学形象又不是完全的幻想,它是对现实的审美体验

19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象。文学形象既是主观心象,又是客观物象。文学形象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是主观体验与外在事实的统一,它消除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心理与物理的对立,进入了物我一体、主客统一的境界。

文学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意味着它既是主观的情感体验,又是客观的认知,是情感意象与认知意象的统一。文学形象作为感性意象向审美意象的超越,克服了认知意象与情感意象的对立。

总之,文学形象既是主观的心理体验,又是客观的事实;既是主观的情感意象,又是客观的认知意象;它克服了现实领域中主观与客观的分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 文学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学形象作为感性意象向审美意象的超越,克服了形式与内容的分离,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文学形象的感性意象层面,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存在差别。但是在文学形象的审美意象层面,内容与形式的差别消失了。审美意象已经脱离了现实,它的内容已经不是现实内容,它的形式也不是现实的形式,二者融为一体,成为完整的审美意象。 2. 掌握文学风格的性质和特征。

答:文学风格是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既包括了思想内容的特征,也包括了形式结构的特征。文学风格体现在文学的思想内容、形式结构和体裁之中。),超越主客对立,是创作个性的表现形式,是创作个性的对象化,而创作个性是现实个性向审美个性的升华。因此,文学风格即与作家个性相联系,又可能与作家的现实个性不同。因为创作个性中现实个性与审美个性不一致,后者超越前者,所以文学风格就可能与作家的现实个性不一致,甚至相反。

文学风格是主观风格与客观风格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文学风格是独特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是历史变化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风格还具有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地域的风格等共同形态。时代风格是对主流文学而言的。民族的文学风格是在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上产生的民族的审美理想在文学中的体现。地域的文学风格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由于地域不同产生的文学风格的差异。文学流派的共同特征就是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审美理想和共同的文学风格,流派的形成标志着文学的成熟和自觉,使文学风格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学倾向,推动文学的发展。 3. 掌握文学典型和意境的性质和特征。 答:成功的文学形象包括典型和意境。

典型是叙事文学中的文学形象,它只存在于写实性文学中,揭示了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 (叙事文学的文学形象是以人物角色为中心的,某些具有普遍的社会认识意义的人物形象被称为典型或典型形象、典型性格。典型概念和典型形象都具有历史性。由于典型是具有普遍社会属性的文学形象,因此典型并不是在各种文学类型和文学思潮中普遍适用的概念。首先,抒情文学中一般没有典型,典型是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其次,典型只存在于客观性的写实风格的文学类型中,主要是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中。另外,典型是在文学形象的现实层面上存在的,主要是要揭示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审美意义。)

意境是抒情文学的审美意象,它揭示了文学形象的审美品格。

20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意境作为抒情文学的审美范畴,是超越现实世界而达到的审美境界。意境就是审美的品格,而达到审美品格就必须真,所谓真就是自由的存在方式和体验方式,真景物真感情是审美的对象世界和审美个性。意境有两个基本特征:意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主客统一性。主客统一,物我两忘,意与境浑。意境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非概念化的无穷性和超越现实的无限性。意境作为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具有超越现实的审美意义。同时,意境也不是一种概念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审美意象,不可以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总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范畴,是对抒情文学形象的审美本质的揭示。意境具有主客统一,情景交融的特征以及超越现实意义的无限性特征。)

?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形象 文学风格

典型:典型是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抒情文学中没有典型;典型是客观化的、写实风格的文学类型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以及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中没有典型;典型的本质是个性中显示的普遍性,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代表性;同时典型也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是成功的艺术形象。 意境 ? 论述

1. 文学形象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2. 文学风格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文学风格作为创作个性的对象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文学风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文学风格是创作个性的对象化,克服了现实个性的片面性和不自由性,因此是最独特的个性形式。文学风格的独特性必然导致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不仅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文学风格虽然是独特多样的,但又是相对统一的。文学风格的统一性是指超越特殊作家、作品而形成统一风格的可能性。 文学风格也是在历史中变化的。文学风格是历史的产物,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文学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同一个作家也往往由于命运和个性的变化导致创作风格的变化。风格的变化也是作家文学活力的体现,是作家文学创作水平提高和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但是,文学风格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同时,文学风格也是文学创作达到成熟的表现,标志着文学创作已经摆脱了不稳定的状态,形成了自己的规范,这个规范是相对稳定的。当然,风格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

3. 典型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4. 意境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第十章 文学语言

21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 目的

1.了解语言的性质和结构。

答:语言有三个层次:a.深层结构是语言的原型即原始语言结构(原始意象);b.中层结构是语言的涵义(意象),即个体理解的意思;c.表层结构是语言的意义(表象或概念),它是涵义的反思、抽象的产物,是社会的规定。

语言还有三种水平:a.感性水平的表象词以及它所蕴涵的感性意象;b.知性水平的概念以及它所蕴涵的知性意象;c.超越性水平的哲学范畴以及它所蕴涵的审美意象。

性质:语言可以分解为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即音-形层面。所指是语言的内容即意义,包括指称(外延)和含义(内涵),指称是语言代表的事实,语言可以没有指称但不能没有含义。语言就是能指与所指的复合。语言符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交流思想、认识世界的工具,受主体支配;另一方面,它是意义的结构,制约着人的思想,限制着人的主体性。 结构:语言有深层结构、中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A.深层结构是语言的原型,也就是原始语言的结构,包括语言所蕴涵的原始意象和隐喻语法。B.表层结构是语言的意义,它与自觉意识相对应,是理智的表象或概念。意义是社会约定的,具有普遍性、规范性、精确性。C.中层结构是语言的涵义,它与非自觉意识相对应,是直觉和情感体验的意象。涵义是对意义的个体的理解,具有个别性、生动性、丰富性。 语言也有感性、知性和超越性三种水平。A.感性词构成日常语言;在意义层面上,它以表象为基本单位,在感性水平上是表象词。在涵义层面上是感性意象,它表达日常经验。感性词的外延和内涵都不够严谨、规范,不能用于科学理论的表述。B.知性水平的理论语言在意义层面上是概念体系,是知性意象的反思,是对本质世界的把握,它抽象、固定,但外延、内涵严谨、规范,可以进行理论陈述。C.超越性语言在意义层面上是哲学范畴和理论表述,在涵义层面上是审美意象。超越性语言无确定的外延和内涵,因此不能证实,但它是对生存意义(本体)的把握。 语言也有认知与意向两个方面。认知语言是客观事物的符号,有含义也有指称。意向语言是主观情感的符号,有含义无指称。在感性水平上二者区别不大,而在知性水平上,二者严格区分。 层次 意义 涵义 原型 2.掌握文学语言的性质和特征。

答:文学语言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一是意象性,克服了一般语言的抽象性;二是超越性,具有隐喻性,能够表达审美意义。

(文学语言是超越性符号,是意象性符号,它克服了现实语言的抽象性和有限性,成为自由的符号。A.文学语言是意象符号,具有意象性。文学语言克服了意义与涵义的分别,克服了

22

水平 感性 表象 感性意象 知性 概念 知性意象 原始意象 超越性 范畴 审美意象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语言的抽象性,语言充分意象化。文学语言的充分意象性也导致充分的个体性,文学语言是涵义的解放,因而是个性化的语言。B.文学语言是超越性符号,是对生存体验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描述,具有超越性。文学语言继承了原始语言的隐喻性,从而具有了超越意义,是对现实语言的超越。)

文学语言还具有能指与所指的统一性、认知与意象的统一性、审美幻象性等特征。 (1.文学语言继承了原始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统一的特性,从而克服了现实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指称与含义的分离。文学语言是意象符号,现实语言在文学描写中转化为审美意象,它不能分解为外延和内涵,能指与所指界限消失,所指即音-形具有了审美涵义。同时,文学语言的所指又能指化,内容形式化。2文学语言继承了原始语言的混融性,恢复了认知与意象的统一性。文学语言克服了认知符号与意象符号的分裂,它既有认知功能,认识客观现实,领悟人生真谛,又有意向性,表达主观情感,追求生存价值。3.文学语言也继承了原始语言的幻象性和心理能量。文学语言把语言的原型升华,变原始意象为审美意象,审美意象也具有幻象作用。)

3.掌握现实语言如何转化为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层次及其对现实语言的偏离。

答:文学语言是由现实语言创造的,它必须克服现实语言的抽象性和现实性,而具有意象性和超越性。其具体途径是文学描写。

(文学语言是与现实语言不同的符号体系;同时,文学语言又是由现实语言构成的,文学语言是现实语言的特殊组织形式。现实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必须克服两个障碍:一是克服现实语言的抽象性,使之变成意象符号,消解其意义,保留其涵义;二是消解现实语言的现实意义,使之升华为审美意义,由感性符号转化为超越性符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是文学描写。1.文学语言必须克服现实语言的抽象性,使之转化为意象符号。语言以意义为主导层面,是对意象反思、抽象的产物,它必然具有抽象性。但是语言又存在着涵义层面,它保留着意象性。文学语言正是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含义层面和意象性,消除了意义层面和抽象性,创造了意象符号。A.文学语言使用日常生活语言,即感性的语言。B.文学语言不是选择语言的一般意义,而是选用、突出语言的特殊涵义,即个体对语言的特殊理解。C.文学的具体、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表象词连接起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即形成了意象群,也就是文学形象。D.文学描写还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来打破日常生活语言的凝固语义,即冲击、瓦解语言的意义层面,进一步使感性意象获得解放。2.文学语言的创造还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使感性意义升华为超越性意义。这就要求现实语言具有超现实的意义。其途径是发挥语言的隐喻功能,使之产生象征意义,即文学语言的具体描写隐喻着审美意义即存在意义。) 文学语言有两个层次:作为基础的现实语言层次和作为主导的文学语言层次。文学语言的两个层次互相依存,构成一个复合体系。

(现实语言层次遵循现实语法,具有现实意义。文学语言层次遵循文学语言的语法即审美法则,具有审美意义。现实语言作为基础制约着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超越现实语言。现实语言是文学语言的基础层次,文学语言由现实语言构成。文学语言具有不可分割的完整性;现实语言作为文学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自己的语法和语义,即遵循现实语法,具有现实意义;现实语言层次是由感性词构成的日常语言,用以描述现实事件和现实体验,只有在现实语言层次的基础上,才能生成文学语言,即变现实意义为审美意义;但是现实语言只是文学语言的低层次结构,它只能作为基础制约着文学语言,却不能决定文学语言的性质。文学语言是超越性符号系统,它有不同于现实语言的外延语法即形式逻辑法则。文学语言没有

23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形式规则,它的语法是审美意象的构成法则—隐喻法则。审美意义是文学语言自身的语法规定。)

由于现实语言层次要服从文学语言层次,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必然发生文学语言对现实语言的偏离。

(文学语言与现实语言不仅相互依存,而且互相冲突。现实语言有自己的现实意义和外延语法,文学语言有自己的审美意义和内涵语法,二者遵循不同的法则。一方面,文学语言必须遵循现实语言的基本法则,否则就无法传达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另一方面,文学语言是主导层面,它能够使现实语言发生改变,服从自己的法则。即现实语言必须服从文学语言,适应文学语言,从而发生语法和语义的偏离,但偏离是有限度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经常偏离常规意义,通过文学修辞手法,使语言发生语义畸变,这是为了更好地消解现实意义,生成审美意义。文学语言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现实语言的语法规则,特别是诗歌语言的偏离更显著。诗歌语言最大限度地、有意识地、系统地偏离了语法规则。) ? 主要术语、概念 能指 所指 意义 涵义 确指意义 泛指意义 ? 论述 1. 描述语言的性质和结构。 2. 文学语言的性质是什么?文学语言有哪些特征? 3. 现实语言是如何变成文学语言的? 4. 文学作品有哪些语言层次?它们的关系如何? 5. 文学语言为什么以及怎样偏离现实语言? 第十一章 ? 目的 生存方式 体验方式 意识类型 1. 掌握人类意识的类型。 答:文学意识包括现实意识和审美意识两个层面,是现实意识向审美意识的流动。人类意识有原始意识、现实意识、自由(审美)意识三种类型。

1) 文学意识包括现实意识和审美意识两个层面,是现实意识向审美意识的流动。文学意识

是人类意识的特殊形式。人类意识与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是同构的。人类生存方式有三种形态:原始生活方式、现实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人类也有相应的三种体验方式:巫术的体验方式、现实的体验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这就决定了相应的三种意识类型:原始意识、现实意识和自由意识(包括审美意识)。

24

文学意识 原始生活方式 巫术的体验方式 原始意识 现实生活方式 现实的体验方式 现实意识 自由生活方式 超越的体验方式 自由意识(审美意识)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2) 原始意识:◎是一种独立的意识类型,其根本特征是巫术性,缺乏自我意识。原始意识

具有非理智性,就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常表现为巫术迷狂。◎原始意识没有发生主观与客观的分化,所以原始意识的认知和意向方面是直接统一的,原始思维具有知情合一性。◎原始意识具有非自觉性,是直接的原始意象的运演,即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表象的“互渗”。因此原始意识是非自觉意识,不能自我控制,是直觉想象和情感意志活动。◎原始意识是意象意识,具有意象性。原始人没有抽象能力,只能进行意象思维,只有具体的形象描绘,就是神话传说和巫术仪式。◎原始意识是集体意识,没有形成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支配具有绝对性,个体意识包容于集体意识中,因此原始意识不存在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立。◎原始范畴的意向方面则凝聚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原始人的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发自本能,又以巫术仪式的社会化形式统一为集体意识,凝聚为恐怖、狂喜等原始范畴,以超越个体情感意志的社会化形式和巫术内容,支配着原始人类的活动。◎原始意识不遵循形式逻辑,而有其特殊的“原逻辑”(列维-布留尔)。原始逻辑是原始范畴的运演,受巫术观念和自我中心倾向的支配,内在的展开在原始意象的联结、转化之中。原始逻辑是综合的逻辑,以意象的具体性为前提。◎原始意识与儿童意识同质同构,前者作为种族遗传赋予后者,后者作为个体发生重建前者。总之,原始意识还不是真正的人的意识,而是一种动物性的蒙昧意识。 3) 现实意识:◎自我意识的发生意味着原始意识的瓦解和现实意识的确立。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原始意识即行瓦解,现实意识系统产生。但是,原始意识结构并没有消逝,而是作为无意识结构存在于现实意识系统的最深层次。◎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是人与动物、也是文明人类与原始人类、成年人与儿童的根本区别之一,反思首先是对非自觉意识包括原始意识的反省,然后才是对自觉意识的反省。◎对原始意识的反思产生了自觉意识,而原始意识则转化为无意识。无意识作为内驱力和潜在的意识活动能力,积极地与自觉意识发生互相作用,其表现形式即非自觉意识。非自觉意识是无意识活动的现实形式,呈现为直觉、想象和情感意志活动,以意象及其联结、转化来把握世界。非自觉意识是自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中介层次,它沟通着无意识和自觉意识,使现实意识成为一个整体。◎文明人类具有反思能力,能够运用抽象语言符号对非自觉意识进行反思控制,形成自觉意识。现实意识以自觉意识为主导,自觉性成为文明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自觉意识具有理智性和逻辑性。◎自觉意识是抽象意识,使用抽象语言符号,并导致感性与理性的分化。现实意识以自觉意识为主导,因此抽象性是其本质属性。同时也存在非自觉意识层面,但受自觉意识制导。现实意识中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的分化和对立,使意识的具体性和完整性不复存在。◎现实意识发生了认知与意向的分化。由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主观与客观也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为知识与价值的分离,典型形式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分立。◎现实意识也发生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自觉意识通过非自觉意识抑制无意识,无意识通过非自觉意识反抗自觉意识。◎现实意识发生了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立。个体从集体中独立,个体意识发生,并与集体意识规范发生冲突,具体表现为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总之,现实意识是文明人类的意识,它相对于原始意识是历史性的进步;同时,现实意识又不是真正自由的意识,不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 4) 自由意识:◎自由意识就是对生存的自由本质的体认,是对自由的生存方式的体验。自

由的意识不同于现实意识,是对现实意识的超越。◎自由的意识包括审美意识和哲学思维。审美意识是自由的非自觉意识,即超越性的非自觉意识。审美是直接的自由体验,是对生存意义的非自觉的把握。哲学意识是自由的自觉意识,即超越性的自觉意识。哲学是对自由体验的反思,是对生存意义的自觉把握。两者都超越了现实意识。

25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2. 掌握意识的结构。

答:人类现实意识结构有认知和意象两个方面,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三个意识层次,感性、知性、超越性三种意识水平。

1) 两个方面:★关于人类意识结构,古典心理学分为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

三部分,现代心理学采用二分法,即区分意识的认知方面与意象方面。意象方面包括三分法中的情感和意志。★现实意识存在着认知方面与意象方面的区分。认知方面是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意向方面是对世界的需要、态度,具有主观性。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对立是人与世界对立的内化形式。★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区分,在无意识领域还未发生,在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层次才显现出来。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对立的典型形式。科学是人对世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客观认识,被称做工具理性。意识形态是人对世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主观价值,被称做实践理性。★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区分,在感性阶段与知性阶段存在,而在超越性阶段消失。因为感性意识和知性意识都是现实活动,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相关的内在活动,必须分别把握客观世界和控制主观需要。而超越性意识超越了现实意识,超越了实践活动,是对存在整体的把握,克服了主客观的分裂。 2) 三个意识层次:★现实意识区分为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无意识是深层结构,非自觉意识是中层结构,自觉意识是表层结构。★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经过荣格和皮亚杰的补充,无意识理论大体完备。无意识是以原始意识形式存在的,它既是原始人类的“集体表象”,又是个体童年时期形成的个体意象;它既包含着原始欲望,积聚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又包含着原始逻辑思维,是非分析的逻辑即综合逻辑;直觉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依据这种逻辑。无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深层动力和依据,人的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都以无意识为最终根据。但无意识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非自觉意识发生作用。★非自觉意识是无意识的合法表现形式,它把无意识中积聚的原始欲望部分转化为合法的情感意志;也把无意识的直觉想象部分转化成为现实的直觉想象活动。因此,非自觉意识是自由的意识、创造的意识。同时,非自觉意识作为无意识和自觉意识的中介,既传导无意识冲动,推动自觉意识活动;又传达自觉意识的规范,抑制无意识冲动,从而保持意识的活力和平衡。★自觉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反思形式,它使用语言等符号,具有自觉性,适应现实环境,并规范、制导非自觉意识。★在意识结构中,无意识、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非自觉意识是在自觉意识制约下由无意识中突发出来的;另一方面,自觉意识又是对非自觉意识的反思的产物。★直觉、想象和灵感是统一的非自觉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直觉通过意象的发生直接把握对象,想象则是意象的运动,其结果便是直觉。灵感既可看做是想象的开端,又可看做是特殊的直觉。★非自觉意识是直接的,未经反省的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基础;自觉意识是对非自觉意识的反思的产物,在它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非自觉意识活动。同样,非自觉意识活动也始终在自觉意识的制约下活动。★从意向性方面说,一切直接的内部体验活动(情绪欲望、情感意志和审美意识)都属于非自觉意识,一切价值判断都属于自觉意识,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形式。与自觉意识相比,非自觉意识摆脱了抽象性和形式逻辑的限制,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局限。非自觉意识是人类意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环节,它继承了人类意识发展的全部历史成果,并且成为面向未来的创造性的、自由的意识。★综上所述,人类现实意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无意识继承了 原始意识结构,是人的认识能力和情感欲望的先天源泉。自觉意识是面向现实的不自由的意识,它是人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内部根据和能力。而作为中介和连续性因素的非自觉意识是创造性的自由意识,它最大限度

26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的摆脱了对象的固有属性和主体片面需要的限制,按照人的自由天性能动的创造着自我和对象。

3) 三种意识水平:★意识作为对世界的把握,具有不同水平。感性意识、知性意识、超越

性意识的划分就是意识水平的区别,它体现在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两个层次上。非自觉意识作为创造性意识,总是打破自觉意识“范式”,形成革命性的知识、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自觉意识的上升运动是非自觉意识的上升运动的条件,前者为后者提供方向、目的、逻辑规范。★非自觉意识的感性形式是直观、联想活动。感性意象直接发源于原始意象,感性意象是对现象的直接把握。从意向方面说,感性意象是情绪欲望的表达形式,这是无意识内驱力的现实体现。★自觉意识的感性形式是表象,作为对感性意象的反思,它已经是初步的抽象。表象是对对象的外在特征的概括,而与具体的意象不同。从意向方面说,自觉意识的表象是价值态度,这是最初级的价值判断形式。★非自觉意识的知性意象活动即直觉、想象。知性意象是感性意象的升华,后者是对现象的直观把握,前者是对本质的直观把握。知性意象的发生是在由表象到概念的思维活动促使下,感性意象在无意识中重新组合、深化的结果。知性意象较感性意象更具有概括性,概念是它抽象化的符号。★对知性意象的反思产生概念,概念的运动即思维。概念是知性意象的自觉掌握,它作为逻辑符号构成知识体系。知性思维活动遵循形式逻辑,它是直觉、想象活动的逻辑化、规范化,从而是自觉性的意识活动。★从意向方面看,知性意象的内容即情感意志,它较之感性意象即情绪欲望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对情感意志的反思即一定的价值观念,是价值态度的理论形式,是情感意志思维抽象化、规范化,可以用概念来表述。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即意识形态,而情感意志属于社会心理,前者制约后者,后者突破前者。★在感性、知性水平上,还存在着超越性意识。超越性意识是具有形而上高度的自由意识,它从总体上把握生存的意义。非自觉意识的超越性水平是审美意识,自觉意识的超越性水平是哲学意识,都是自由的意识。超越性意识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感性和知性的把握,而是对存在意义的把握。 心理层次 意识水平 自觉意识 非自觉意识 无意识

3. 掌握现实意识的性质和特征。 4. 掌握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 答:审美意识是超越性意识和非自觉意识,是自由的意识。审美意识具有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统一,无意识和意识的对立消除、认知与意象统一、充分的意象性、非逻辑性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统一等特征。

1) 其基本性质有两点:★一是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性,二是具有超越性。★审美意识属于非

自觉意识,而且是非自觉意识的最高形式。审美意识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即意象性、非逻辑性、情感性等特征,是自由的意识。审美意识具有充分的创造性,并且使人从社会抑制和自我抑制中解脱,成为自由人。★审美意识还属于超越性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充分形式。超越性意识具有超越性,是对现实意识的超越。感性意识和知性意

27

感性 知性 超越性 表象(经验认识、概念(科学认识、范畴(哲学意识) 价值态度) 价值观念) 意象(直观联想、意象(直觉想象、意象(审美意识) 情绪欲望) 情感意志) 原始意象(原始欲望、原始逻辑)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识都属于现实意识,现实意识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意识。审美意识超越感性、知性水平,达到了超越性水平。

2) 审美意识的自由、超越性质表现的特征:★第一,审美意识是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完

全统一。审美意识中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统一根源于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的实现。由于克服了主客对立关系,进入了主体间性关系,所以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融合为一。★第二,审美意识是无意识与自觉意识对立的消失。只有在审美意识中,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对立才完全消除。聚集在无意识中的潜在的自由要求转化为审美理想,解除了现实关系和现实意识的束缚,把感性意象创造为审美意象。无意识与自觉意识完全统一。★第三,审美意识是认知与意向的完全统一。在审美意识中,由于异化活动的克服,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解决,认知与意向达到完全统一。审美意象既是审美意识,又是审美情感,在审美状态中认识因素与情感意志因素无法区分,因此,审美意识的认知功能与意向功能是一致的。★第四,审美意识具有充分的意象性。审美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充分实现,非自觉意识是意象意识,因此审美意识也具有充分的意象性。审美意识克服了现实意识的抽象性,在更高水平上恢复了原始意识的意象性。★第五,审美意识具有非逻辑性,是自由的创造活动。审美意识是审美意象的创造、联结和转化,它只遵从审美自身的规律,不受形式逻辑规则的制约。审美意识对逻辑规律的超越,实际上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是自由的实现。★第六,审美意识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完全统一。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高度统一,个体意识充分体现着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完全寓于个体意识之中,这与审美意识的本质一致。审美意识是普遍的自由意识。 5. 掌握审美意识的创造过程。

答:审美意识要素: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注意、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要素。1、审美理想是审美意识的核心,是审美意识活动的动力。审美理想发源于无意识,是深藏于其中的人的自由要求。审美理想是审美意象的种子,包含着对审美意象的期待,审美意象是按照审美理想塑造的。审美理想也是审美意识创造的动力,它支配审美意识的其他要素,把现实意识(感性意象)改造成为审美意象。2、审美注意是审美意识创造中的注意力。它受审美理想支配,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隔绝现实、排除自觉意识、进入审美境界的功能。此外还具有选择功能,即在审美意象的创造过程中,按照审美理想的要求选择感性意象材料,加工成为审美意象。3、直觉想象是审美意识的创造力。在审美理想的支配下,它把感性意象材料加工、改造成为审美意象。直觉就是不经过反思和逻辑判断、推理而通过意象运动直接把握的事物。想象也是直觉活动,是意象的运动(转化、融合、联结等)。4、审美情感即常说的美感,它是审美意识的自我体验。审美情感是人的自由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因此是自由的情感。审美情感体验也是审美判断的产物,审美判断就是审美意象呈现于审美理想之前接受检验,产生美感。通过美感体验可以知道审美创造是否成功以及审美意义的内涵。

审美意识的创造:审美意识是由现实意识转化生成的,也是由感性意象向审美意象的转化生成的。审美意识创造过程具体如下 :1、首先,在特定感性意象即具有审美形式特征的事物刺激下,潜藏于无意识中的自由要求突破非自觉意识的防线,转化为审美理想。审美意象是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形成的。2、其次,审美理想支配审美注意,隔绝现实世界,使人的精神脱离现实,进入审美境界。凭借审美体验,审美注意按照审美理想的要求选择感性意象。3、再次,直觉想象力按照审美理想的要求对经过选择的感性意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审美意象。审美理想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是双向的。4、接着,审美意象在呈现于审美理想之前,接受检验,审美判断发生,产生美感(或不美的感觉)。审美判断与审美直觉是同一的,也

28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就是对审美对象的直觉把握。5、最后,审美创造还有一个反馈的过程。以美感体验为中介,审美理想会调节审美创造的过程。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活动就是修正、再创造的过程。

感性意象 直觉想象 审美注意 审美理想 审美情感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审美理想支配审美注意和审美想象对感性意象的改造和升华,并产生审美情感。

? 主要术语、概念

感性意识 知性意识 超越性意识 无意识 非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 现实意识 审美意识 审美理想 审美意象 审美注意 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 ? 论述

1. 人类意识有哪些类型?它们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2. 如何描述意识的各种水平、层次和方面? 3. 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4. 审美意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第十二章 ? 目的

1.掌握文学叙事的要素。 答:文学叙事要素包括人物——角色、事件——情节、背景——环境。文学叙事区别于现实叙事,它使现实人物转化为文学角色,使现实事件转化为文学情节,使现实背景转化为文学环境,也就是使故事变成文学叙事,使现实现象转化为文学形象。文学叙事要素和文学叙事结构的划分,克服了内容与形式的分离,也将现实叙述与文学叙述区分开来。

▲人物-角色:叙事文学描写人物的活动,揭示其命运,因此人物成为文学叙事的中心。文学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角色。人物与角色区分开来,是因为人物是现实的身份,只是文学形象的材料,不是文学形象,只有变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才能构成文学形象。角色是行动的主体,因此文学的故事是以角色为中心展开的:情节是角色的活动线索,环境是角色的活动条件,角色是文学叙述中的能动因素。

文学角色以现实人物为基础,受到现实原型的制约。即角色必须符合人物的基本特征,如此才能使文学形象具有“逼真”性,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从而理解欣赏作品。但由于文学叙述方式不同于现实叙述方式,角色偏离了人物。在文学叙述中,虽然人物是角色的基础,但是角色必须按照新的视点和审美理想加以改造。总而言之,文学叙述方式不同于现实的叙述方式,现实人物需要被改造为文学角色。

文学的叙事和抒情

29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事件-情节:事件是人物的行动,但它只有在文学叙述中才变成情节。情节是故事发展的线索,不同于事件的自然过程,而是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事件。因果关系的基础是日常生活逻辑,此外还必须符合作者的叙述逻辑。所谓叙述逻辑是指塑造文学形象的需要而对生活逻辑的改变(核心是角色的塑造)。文学情节往往不同于事件的自然过程,而是体现了作品形象塑造的要求和作者的主观态度。(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大团圆结局、无巧不成书)

在文学叙述的逻辑中,最重要的是角色性格塑造的要求。情节是角色的行动线索,它必须符合角色的性格,角色的性格是情节发展的依据。情节也是角色性格的展开,因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展示角色的性格。(《水浒传》中林冲性格在情节深入发展中展示出来) 情节包含着冲突,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动因,情节是冲突的展示,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解决构成了情节,情节也因此变得生动、曲折、有吸引力。

情节可以是单一的线索,也可以是多线索。多条线索之间往往有某种联系,并且相互映衬,形成比较复杂深刻的主题。(《红楼梦》三条情节线索,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性命运和贵族家庭没落,共同铸造统一的主题—现实人生意义的虚无和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拒绝。) ▲背景-环境:背景是人物和事件存在的条件,如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生活条件等。但背景还是现实的条件,还没有成为文学故事的环境,它必须被文学叙述所改变,才能成为文学叙事的要素—环境。环境不是现实人物和事件的环境,而是文学角色和情节的环境,具有虚拟性。一方面现实背景仍然是基础,文学描写不可能完全背离这个基础,而是要受到它的制约,但背景材料要进入文学叙述,就必须按照文学形象塑造的需要和文学叙事的法则重新组织,才能变成文学叙事的要素—环境。因此,文学叙事的环境又可能与现实背景不同,文学作品展开的社会、自然环境会偏离现实环境,这种虚拟、偏离是合法的,它满足了文学叙事的需要。(《红楼梦》) 环境是情节展开的社会、自然背景和时空条件。文学叙事的环境包括大环境即社会、自然环境,也包括小环境即具体的场景。角色是以社会为大舞台的,情节是在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而自然环境也同样成为角色活动的大环境。场景是小环境,即与角色的具体活动相关的环境。大环境的功能主要是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活动的条件等。小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渲染气氛、展开情节等。烘托气氛是场景描写的重要功能,文学中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有烘托气氛的功能。(《红楼梦》贾宝玉悲剧、抄检大观园前后)

环境是角色性格形成的条件。人是环境的产物,性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环境描写对于角色性格塑造至关重要。人作为主体,还能够改造环境,所以还有相反的情况,即主角的性格与环境相反,与环境形成鲜明对照,并且反抗环境,从而突出了角色的性格。 2.掌握文学叙事的结构。 答:文学的叙事结构是文学的叙事要素的组织方式。只有在文学叙事结构的组织下,叙事要素才变成文学形象。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将现实材料变成文学形象的关键。文学叙事结构包括叙述主体(拟作者、叙述角色、叙述态度、叙述角度)、叙述的时间结构(情节的时间顺序、情节密度、主观心理时间)、叙述语言(概述、场景描写、即时话语)。

●叙述主体:文学叙事结构首先是叙述主体。与文学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区分相对应,文学叙述主体也有两重身份,即现实主体和审美主体。现实主体是作者,审美主体是拟作者。作者是现实的人,他具有现实个性和现实意识,他不进入文学叙述,而是必须转化为审美主

30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体即真正的文学主体才能进入文学叙述。审美主体是拟作者,他作为艺术个性和审美意识而存在。拟作者是真正支配文学叙述的主体,拟作者暗中操纵文学形象和读者,他是真正创造文学形象的人,又是真正与读者对话的人。感动着我们的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拟作者。(《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拟作者是隐藏在书中的痛苦的灵魂。)

拟作者并不直接出面讲话,他只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必须凭附直接的叙述者。叙述者是直接讲述文学作品的人,是拟作者的化身和代言人。拟作者伪装成叙述者讲述故事。叙述者并不是真正的叙述主体,因为他不具有独立人格,而是叙述主体(拟作者)操纵的工具,作者的假面具。

●叙述角色:文学的叙事结构还包括叙述角色。叙述角色是指叙述者与文学角色的关系,即谁是发话人。叙述者可以是情节中人物,即故事的参与者;也可以不是情节中人物,不参与故事。前者可以是第一人称我,也可以是见证人,即第三人称他。后者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叙述者直接出面讲述故事。《阿Q正传》叙述者出面,使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狂人日记》叙述者隐去,本人直接表白心理活动。

●叙述态度:即叙述者以什么态度讲述故事。叙述着的态度可以是鲜明强烈的,也可以是隐含不露的;可以代表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可以偏离作者的思想倾向。一般有三种叙述态度:1.叙述者持正面态度,即从符合社会规范的立场来讲述故事,表达作者的立场、态度,也要求读者认可。2.叙述者冷静、客观地叙述,不流露出情感倾向,不表示褒贬态度,将故事交由读者去判断。3.叙述者是作品中的特定角色,因此,叙述态度符合特定人物的身份,它可能站在正面立场,也可能站在反面立场,或介于二者之间,总之,可能与作者态度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同时读者也有自主判断的权利。 叙述者只是拟作者的工具,因此叙述者的态度只是作品的表层倾向,还存在着深层倾向,即拟作者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支配着叙述态度,也支配着读者的态度。拟作者的审美态度不是直接的叙述者的态度,也不是作者的现实态度,它是一种审美态度,是拟作者作为自由主体在讲述人生意义。在叙述者的现实态度与拟作者的审美态度之间,文学叙述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文学风格。

●叙述角度:是指叙述的故事是随哪个人物的视点变化的,也就是由谁的眼睛看到的。我们把叙述角度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知视角,由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讲述故事,他采用自由的角度描述事件和人物心理,叙述者比角色知道的多(叙述者>角色)。这是古典的叙述方式(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第二种是内视角,即叙述者从内部分析事件和心理活动,叙述以角色的视点为转移,或者叙述者就是主人公。这种叙述角度是叙述者只限于说出角色所知道的(叙述者=角色)。回忆录、自传体、日记体等以及“内心独白”式的叙事属于这种叙述角度,意识流小说就是采用了这种叙述视角。第三种是外视角,即叙述者从外部观察事件,包括见证人从外部叙述和作者从外部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是叙述者比角色知道的少,是一种“客观的”或“行为主义的”叙事(叙述者<角色)。这种观点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即作者有意地对读者保留一些秘密,引起猜测,制造悬念(加缪《局外人》)。这三种叙述角度在具体作品中并不一定以一贯之,有时可以采用多种视角并有所交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叙述的时间结构:文学叙事结构的第五个方面是叙述的时间结构,它使事件的自然进程转变为情节。文学叙述的时间结构也包含两个层面,现实层面是事件的自然过程,即现实时间;审美层面则突破现实时间而体现为审美时间。

31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时间有三种形态。1.自然时间,这是物质运动的延续性,是一种精确的、客观的时间,也就是被钟表记录的时间。这是时间的最基础的层面。2.现实时间,这是生命的延续,凝聚着人的现实价值,其表现即是历史。自然时间是现实时间的抽象形式,我们感受到的就是现实时间。现实时间以自然时间为基础,同时又突破自然时间。3.审美时间,这是自由的时间,体现着人对自身价值的充分占有。审美活动中人超越现实,进入永恒境界,这正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自然—现实时间结构即事件的自然进程是文学叙述的基础。但是,文学情节并不是事件自然进程的再现,并不拘泥于自然—现实时间结构,反而必须突破自然—现实时间结构,重新组织事件的过程,从而进入审美时间,就是说使事件变成情节。文学叙述的时间结构对自然—现实时间结构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节对时间顺序的改变。情节不遵循现实时间,而按照审美效果的要求重新安排叙述的时间顺序。2.情节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改变。自然—现实时间似乎是匀速流逝的,但文学叙述不是重演事件的自然进程,它按照审美要求而加以改变,这就造成了叙述时间的非匀称性。文学情节密度有大小之分、节奏有张弛之别、叙述有详略变化。3.文学叙述对主观心理时间的解放。主观心理时间是个别对时间的内部体验形式,受自然—现实时间结构制约,又体现着个体差异。文学叙述打破自然—现实时间对个体体验的束缚,使主观心理时间获得解放,进入自由的审美时间。主观心理时间的突出,在更大程度上自然-现实时间结构,从而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力。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文学的叙述时间结构,突破自然—现实时间结构,最终使文学活动进入审美体验即自由的时间结构。

●叙述语言:文学叙述方式的第三个方面是叙述语言。文学语言有两个层面:现实层面是现实语言本身,它具有一般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定;审美层面是文学语言本身,它具有自己特殊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定。现实层面是基础,审美层面是主导,由现实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是通过特殊的叙述语言实现的。文学叙述语言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概述。概述是对事件的简要交代,它区别于具体细致的场景描写。概述时间跨度大,直接是叙述者的声音,因此产生距离感和抽象性。仅作为辅助手段与场景描写相配合。2.场景描写。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具体行动,是发生在某一时间地点的具体事件。场景具有连续性,是人物活动展现出来的情节、场面。场景描写不仅包括行动及环境,还包括对话及人物心理描写。在文学描写中,一般只突出主要场景,次要场景通过概述交代。3.即时话语。即时话语也称内心独白,是从心理描写中分离出来的新的叙述手段。心理描写是外部描述,即时话语是直接倾诉意识之流。即时话语的三个特点:使用不见叙述者的第一人称;不是对读者说话,而是好像无意识的表白和自言自语;即刻捕获内心活动,未经作家用修辞手段加工整理,是自然粗糙的语言。(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大师,《尤利西斯》) 3.掌握文学的抒情方式。 答:文学抒情方式包括客观化的抒情方式、主观化的抒情方式和物我交融的抒情方式。语言形式也有抒情功能。

★主观化的抒情方式:即直接抒情,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面貌出现,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让思想感情直接倾泻出来,感染读者,产生抒情效果。(岳飞《满江红》)但感情的直接倾泻不一定是抒情文学,它必须成为审美意象,具有审美感染力。所以,抒情文学作品要把自己的感情作为体验对象,作为一个心理意象加以捕捉,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这样文学作品才能成为文学形象,感染人。

32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除直接描述抒情主人公的内在的思想感情以外,还有一种主观化抒情的方式,就是对自我的外在情状进行描写。人的情感不仅是内在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外在的生理状态,而且表现为一种社会行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即间接抒情,采用第三人称,作者并非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公隐而不露,以旁观者的视角描写景物、环境或叙述事件、场景,来表达情感,似乎情感是外在的景物所具有的,感染了我们。常见的客观化抒情方式不直接抒发主人公的情感,抒情主人公隐去,而是通过对景物、环境的描写、展示来暗示、渲染某种情绪。由于景物、环境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对抒情主体而言不再是客体,而是成为有生命的另一主体,所以具有了感情意义,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咏物抒情也是一种客观化的抒情方式。通过对某一个物体的形象、属性的描写,往往以拟人手法,赋予所咏之物以象征意义,由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于谦《咏石灰》)还有一种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就是通过精练的叙事和场景描写,展现典型化的事件,来表达思想感情。叙事诗主要是用这种手法来抒发感情。(杜甫三吏三别)

★物我交融的抒情方式:主人公在场,不隐藏他的态度,以他的角度来看待景物、环境,把景物、环境纳入自我的主观体验,使之情绪化,造成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产生情绪感染力。

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和主观化的抒情方式以及物我交融的抒情方式,在文学创作中不是互相隔绝的,而是常常结合在一起,避免各自的局限性,更大限度的发挥抒情功能。

★语言形式的抒情功能:文学是语言艺术,不仅语言的涵义(所指)具有表情功能,而且语言的形式(能指)也具有表情功能。文学特别是抒情文学充分地发挥了语言形式的抒情功能。因此,语言形式的运用也成为抒情方式的组成部分。语言形式即能指本身,包括语言的音调,以及语言形式运用中形成的节奏;包括音调、节奏在内的抒情文学的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韵律,语言韵律具有音乐之美,配合语言的意义,成为表达感情的辅助手段。此外,抒情文学语言节奏本身也具有表情的功能,节奏短促急迫,表达的情绪高昂、激烈;节奏舒缓绵长,表达的情绪就平静、深沉。 ?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角色 文学情节 文学环境 拟作者 叙述角色 叙述态度 叙述角度 审美时间 概述 场景描写 即时话语 抒情方式 ? 论述

1. 文学的叙事要素有哪些? 2. 文学的叙事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3. 简述文学的叙述主体方面。 4. 简述文学叙述的时间结构。 5. 简述文学的叙述语言。 6. 文学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33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第十三章 ? 目的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

1. 了解文学类型划分的原则。

答:文学类型的划分,从功能角度可以区分为再现性的叙事文学与表现性的抒情文学。1.叙事文学包括小说、叙事诗以及剧本文学等。叙事文学的原型是神话传说,中间又继承了史诗传统。客观化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内容是叙事文学的两重性。2.表现性艺术是情感和审美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从意象方面升华为审美活动。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描述,揭示生存的价值。抒情文学的原型是巫辞。

从表现手段角度可以区分为读本文学和剧本文学。可供直接阅读的是读本文学,可供表演的是剧本文学。

文学体裁是比文学类型更具体的文学形式分类,它综合了功能角度的划分原则和表现手段角度的划分原则。 2. 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

答:文学体裁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在历史中发展变化的,因此是一个历史的概念。1.文学体裁的演变是有规律的,它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学体裁随着文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文学体裁的变化又必须继承原有的形式传统,在原有基础上更新,而不能凭空产生。文学体裁的历史演变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自己的规律。文学内容不那么稳定,易于变化,而文学的形式体裁则相对稳定,不易变化,因为体裁对于内容有较大的包容性,体裁比内容稳定。(中国诗歌,从格律诗到自由体诗,隔行押韵、抑扬顿挫、对仗等。)2.文学体裁又具有民族性。虽然可以一般的谈论文学的体裁,但实际上各民族的文学体裁是有差异的。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他们各自对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定。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学交流的扩大,形成了共同的文学体裁,实际上文学体裁已经世界化了,但文学体裁的民族特性依然存在。(中国的格律诗、鼓书,西方的话剧、影视、十四行诗等)。

a.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代表,它使用散文语言,描写人物的命运,讲述相对完整的故事,具有叙事性,包括人物(角色)、事件(情节)、背景(环境)等因素和特殊的叙事结构。因此,叙事性是小说的基本属性。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西方,小说由传奇故事演变而来。后经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反传奇式作品转向现实生活,现代小说定型。在中国,由于史诗传统薄弱,小说直接发源于历史故事,史传文学成为中国小说的渊源。史传文学-话本文学-历史小说。《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由历史转向现实生活,它继承、发展了《金瓶梅》的现实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五四后,引进欧洲现代小说形式,中国小说具有了现代形态。

中国的短篇小说起源有二:一是文人笔记小说,《聊斋志异》为代表;二是市井故事,三言、二拍为代表。

小说因篇幅长短可划分为长篇小说(二十万字以上)、中篇小说(十万字左右)和短篇小说(几万字以下)。长篇容量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往往有多条线索,社会背景广阔,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对社会生活的展现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表达复杂、深刻的主题思想。短篇人物少,情节单一,时间跨度小,往往是描写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有时没有完整的情节,社会背景和环境也较简单,展现的社会生活也集中在某一点,短篇小说对人和生活的

34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描写,同样可以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中篇介于长篇和短篇之间,但不是长篇的压缩和短篇的拉长。一方面它有完整的事件过程,人物关系也不单一,区别于短篇;一方面它的人物较少,情节不那么复杂,展现的社会背景有限,区别于长篇。 b.诗歌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抒情诗为代表。诗歌最突出的形式特征是非散文化的语言,即分行、押韵、有节奏感;语言凝练;语句和情感表达富有跳跃性等。

诗歌的基本形式特征有:1.分行,押韵,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美和形式美,适宜情感的抒发。2.诗歌语言凝练、鲜明、富有特殊的表现力。3.诗歌的语句和情感表达富有跳跃性,给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抒情诗:不以叙事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情感体验的描述来感染人。不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创造意境为最高目标。意境或境界是指诗歌所创造的审美世界,它是审美体验(意)与审美对象(境)的融合,区别于现实体验和现实世界,是一种超越的审美境界。诗歌以意境创造为成功的标志。

叙事诗:使用诗歌语言进行叙事描写,兼有再现性和表现性,但再现性是主要的。它既要创造审美意境,又要塑造人物形象,因此与抒情诗有别,应归入叙事文学。叙事诗与其他叙事文学相比,情节较单纯,人物不多,性格鲜明,叙事简要,笔墨集中在易于抒发情感的场面,以创造抒情效果。叙事诗较多继承史诗形式,史诗就是一种叙事诗。

歌词也可看做是诗歌的一种,是配乐的诗。主要表现:情感意象更鲜明、单纯,语言简洁、明确、概括,不能太婉转细致。此外歌词节奏也要更简单、明快,不能太复杂、凌乱。 c.散文是用文学性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因此又被称为美文。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体,有实用性、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散文具有一系列特点,如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彩;描写生活体验;形式自由灵活、短小精练;语言简洁、自然、优美等。

散文的特点:1.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彩,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抒发各种生活感受。2.散文描写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日常生活体验,是一种相当私人化的文体。散文即使是选取社会性题材,也是以个人视角和语气来写作。散文较其他文学体裁更随意、平易近人、贴近生活。3.形式自由灵活、短小精练。没有固定格式,可以充分地自由创造。但它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必须符合审美规律。散文体裁要求形散而神不散,表面上散,实质上围绕中心展开,从而造成一个内在的、无形的整体结构。4.散文的语言要求简洁、自然、优美。

散文包括许多具体的样式,大体归为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为主的散文样式。写景抒情、咏物抒情或是直抒情感,有浓厚的诗情画意,又称散文诗、小品文。抒情性散文不同于抒情诗,不分行、押韵,结构散漫、自由,但讲求内在的韵律气势和语言描写的诗情画意。

记叙性散文:以描述人物事件为主的散文样式,有抒情议论的成分。包括纪实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求记叙的事件是真实的,不能虚构,但允许细节的合理想象,结构上散漫自由,但要有某种对人物、事件描写的文学性,以增强吸引力。 议论性散文:以论说为主的散文样式。不同于一般的论说文,不是用抽象的逻辑推论,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抓住生活中典型的人物或事件来说明真理,因此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又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包括杂文、随笔、议论性小品文。

35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d.戏剧文学是戏剧的文学脚本,供演出用,因此结构要适应舞台调度,语言主要是人物对话和独白。戏剧包括话剧和歌剧。

戏剧文学的特点:1.语言的口语化和动作化。戏剧中人物对话必须符合人物性格、身份,而且还要生活化,生活气息浓厚的口语可以鲜明的表现人物性格。因戏剧把人物动作呈现于观众面前,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所以语言必须配合舞台动作,能够暗示、引起人物行动。2.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注重人物的行动,而行动要在戏剧冲突中展开。戏剧要集中表现社会矛盾和人物的内心冲突。戏剧冲突中情节得以展开,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主题思想得以呈现。3.人物、事件、场景、时间的高度集中等。李渔的“立主脑,剪头绪,密针线”,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

d. 影视文学主要是电影和电视剧的文学剧本。

影视文学特征:1.以视觉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影视文学用语言的提示来为视觉形象塑造提供想象的空间。区别于戏剧文学,不受场地限制,更适于对宏达场面的展现,对细节的描写。2.画面具有流动性。影视文学以镜头的移动形成流动的画面,因此情节的展开以动作为主。影视文学就是通过各种动作性画面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视觉化的文学形象。3.结构具有跳动性等特点。影视作品是镜头的组接,有极大的自由,画面的流动不限时间、空间顺序,可打破时空自由组接,造成结构的跳跃性。典型的是蒙太奇手法,产生特殊意义:1.隐喻、象征意义。2.连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3.表现某种情绪、观念。

? 主要术语、概念

叙事文学 抒情文学 读本文学 剧本文学 文学体裁 ? 论述

1. 文学类型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2. 文学体裁的性质是什么? 3. 小说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4. 诗歌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5. 散文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6. 戏剧文学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7. 影视文学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第十四章 ? 目的

1. 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的诸种品质。

答:作家的品质包括文学天赋、创作忠诚、生活经验、作家修养和创作个性等方面。

文学创作

36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天赋的基本内容:首先,文学天赋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象思维(即所谓形象思维)的能力。是文学创造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的先天性的能力。其次,文学天赋还包括情感的丰富性、敏感性,也就是所谓“情商”。第三,文学的天赋还包括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第四,文学天赋还包括强大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文学忠诚:是指作家对文学事业的绝对热爱和献身精神。首先,作家必须热爱文学。其次,作家必须献身于文学。

▼生活经验:一方面是人生经历,另一方面是人生经验。

▼作家修养:包括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三个方面。三种途径:学习、内省、文学实践。

▼创作个性:是作家人格的升华。首先,创作个性的基础层面是作家的现实人格,现实人格是作家先天气质与后天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创作个性的最高层面就是审美个性,也就是自由人格。创作个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本真性,二是独特性。 2. 了解文学创作的客观环境的诸种要素。

答:文学创作的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同时也可以区分为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文学环境。社会环境是作家的物质生存环境,包括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作家的生活方式等。文化环境是作家所处社会的文化氛围,文化思潮。文学环境包括影响作家的文学思潮、社会审美心理等方面。

文学创作不仅顺应环境(主要在现实层面),还反抗环境(主要在审美层面),使文学创作超越现实和意识形态。

文学创作对环境的回应:文学创作对环境的顺应回应是作家对环境的自觉与不自觉的适应、认同。文学不仅仅顺应环境,更重要的是反抗环境,是一种逆向回应。 3. 掌握文学创作的特性。

答:文学创作的特性有:从表现自我到超越自我,从经验世界到审美世界,从主客对立到主客融通。 ★一、从表现自我到超越自我:作家既要表现自我又要超越自我,实现从现实自我到自由自我的过渡。1.首先,文学创作是作家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的活动,必须张扬自己的主体性。作家创作的动机是从自我出发的,而且首先是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而后才转化为自我超越。作家通过文学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不能排除自我,是对自我的表现。作为现实个性,作家的自我必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转化为文学作品的现实内容。因此,作家必须在文学创作中张扬自我、表现自我。作家创作中的自我表现使文学作品保持了与现实的联系,同时也具有了主体性,成为作家现实个性的对象化。2.但是,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作家的自我复制、自我表现,它同时又是作家的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超越自我的途径是通过审美理想,克服自我局限,提升自我到自由的境界。作家的文学创作就是超越自我的过程。作家首先从自我实现的动机出发,通过对现实的冲击,来实现自我。文学形象就是作家的理想自我的创造,同时作家也经历了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对自我进行审视、批判,创造新的、自由的自我,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发现自我的缺陷和局限,然后才能通过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进行自我的超越。

37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二、从经验世界到审美世界: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经验世界,同时又是审美世界。1.文学创作首先是作家经验世界的再现。经验世界是作家创作的对象和原材料,文学形象是经验世界的改造。作家对生活经验加以选择、整理、重组,使其变成文学形象。文学的现实层面就体现了作家的经验世界。总之,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家的生活经验,展现了一个经验世界。这就要求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真实的生活经验,这就是所谓文学真实的基础。2.文学创作不仅仅是经验世界的再现,它还是审美世界的创造。作家的经验世界并不直接再现于作品中,而是要经过审美改造。这种改造是审美理想对现实经验的否定、升华,使其变成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已经超越现实领域,成为审美世界。审美世界就是作家审美体验的产物,创造审美世界的关键就是要以审美的眼光,重新体验生活,重新创造世界。审美世界虽然以经验世界为基础,但本质上已经区别于现实世界,是文学形象展现的审美体验的世界、自由的世界。

★三、从主客对立到统一:文学创作是作家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是由对立到统一的转换过程。1.首先,文学创作开始于作家与世界的对立和主体性的觉醒。作家自我与世界的对立是自我觉醒的标志,是主体性的崛起。作家要摆脱世界的压迫,求得自由,就必须克服自我与世界的对立。为了克服这一对立,只能诉诸精神的超越,即文学创作。2.文学创作的动力首先是主体性的觉醒,然后又转化为审美理想。主体性并不能解决自我与世界的对立,反而会加剧对立。要真正克服自我与世界的分裂,只有一个途径: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也就是变自我与世界的对立为自我与世界的融通。从对立到融通的桥梁就是对话,文学创作就是自我与世界的对话从而达到统一的过程。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已经把主体性的要求升华为审美理想,即自由的要求。在审美理想的提升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变成了主体间性关系,世界成为一种平等的主体,成为自我的对话伙伴。作家把社会中的人和自然中的景物,都当做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进行平等的对话,达到充分的理解、同情,最终使自我与世界融合为一体。

4. 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环节。 答:文学创作的基本环节包括体验生活和积累素材、创作冲动和立意、文学构思、意象生成和形式表现。

1、文学创作的基础是作家的生活经验,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因此,有意识地体验生活和积累素材就是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不仅仅是知识性的了解,也包括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情的积累。 2、创作冲动和立意是正式进入文学创作阶段。创作冲动是文学创作的动机的产生,也是作家由生活体验中产生审美理想的过程。创作冲动是朦胧的灵感,没有明确的意图,但灵感中已经蕴涵着创作意图。 3、文学构思是对创作立意的扩展和具体化,根据已经发生的审美理想,构筑文学形象的基本轮廓,是艺术想象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文学构思有几个基本环节:一确立主题;二选择题材;三设计人物、情节,想象故事的发展;四谋划文学作品的结构。 4、文学写作首先是文学意象的生成。文学意象的生成是对文学构思的完成。文学创作中文学意象的形式化就是语言传达。文学形象是以语言的形式呈现,所以语言表达是必要的环节。文学形象的语言传达同时也是文学意象形式化的过程,使其由内在的意象变成可以感知的语言形式。

? 主要术语、概念

38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天赋 灵感 创作个性 素材 题材 主题 ? 论述

1. 作家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2. 文学创作的环境对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3. 文学创作有哪些特性? 4. 文学创作有哪些基本环节? 第十五章 ? 目的

1. 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诸元素。

答:文学接受包括读者、接受文本、接受环境三个构成元素。

▼读者: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文学接受是读者的行为,因此,文学接受要受读者的主导。读者是爱好文学和有一定文学接受能力的人,具有与文学接受相关的品质,包括生活经验、文学兴趣、鉴赏能力等。

▼接受文本:文学接受的对象是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的语言构成。文学文本作为接受对象,与接受主体一样,是文学接受的构成之一,它也制约着文学接受。文学文本有三个层面,一是原型层面,二是现实层面,三是审美层面。(文学文本与文学接受的关系:1.文学文本作为语言构成,形成了一个意义框架,具有意义的限定性。2.文学文本具有开放性,是需要读者参与的开放式结构。3.文学文本作为语言构成并不是孤立的,它还与其他文学文本发生关系,与其他文学文本的意义互相联系,形成“文本间性”。4. 文学文本的开放性最显著地体现于审美层面。文本在现实层面上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意义的开放性是有限的,在文本的审美层面上,文本意义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审美意义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接受环境:是指文学接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当然也包括文学环境。接受环境一方面与读者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文学文本相关,从而影响着文学接受。(1.接受环境首先影响着读者。生存环境影响人生态度,进而影响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评价。同时,接受环境也是读者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作为读者的前理解进入文学接受,影响着对文学文本的解读。2.接受环境与文学文本相关。对文本而言,文学的接受环境可以转化为文学语境。3.接受环境还具体化、内化为读者的接受环境。直接与文学接受发生关系的是具体的接受环境以及具体的接受心境。)

2. 掌握文学接受的特性。

答:文学接受具有历史性和超历史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等特性。 ▲文学接受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1.文学接受的历史性,首先在于接受文本的开放性。文学文本一旦脱离作者,就失去了意义的完整性和确定性,产生意义空白,具有了“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填充。其次文学接受的历史性还在于接受主体的历史性存在。文学接受的主体即读者不是超历史的存在,他是存在于一定历史环境中的,他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构成了接受文学作品的“前见”,即历史视域。文学接受是对传统的延伸和更新,是一种历史性的创造

39

文学接受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活动。2.文本是另一个历史经验的产物,伽达默尔说它属于另一个历史视域,它进入文学接受,与读者的历史视域形成了差距,而文学解释必须消除历史差距,沟通两个历史视域。通过文学接受的对话,读者与文本之间就达到了理解,文本的意义和读者的理解具有了统一性,就产生了所谓的“视域融合”,形成了新的历史视域。这就是文学文本的新的意义。3.解释学强调文学接受的“视域融合”具有历史性,而实际上,文学接受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超历史性;所谓“视域融合”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超越,实质是“视域超越”。在现实解释中,“视域融合”还偏重以现在同化过去,赋予历史文献以当下的意义,即偏重主体性。 ▲文学接受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1.结构主义文论建立了以文本为中心的客体性的接受理论,认为文本具有固定结构,具有确定意义,文学接受只是确认文本的意义。忽视了读者的能动性。接受美学建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主体性的接受理论,姚斯认为读者带有期待视野来阅读文学作品,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中对于文学内容的预期。读者取代文本具有了中心地位,决定了文学文本的意义。解释学美学则克服了主体性接受理论与客体性接受理论之间的片面对立,建立了主体间性的接受理论。解释学美学认为,文学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问答、对话关系,通过对话达到理解,产生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2.文学接受是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而文学文本具有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因此文学接受是从现实层面到审美层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文学接受首先是在现实层面上进行,这时,读者与文本是对立的,读者是主体,文本是客体。读者以自己的“前见”来理解、阐释文本,尽管受到文本结构的制约,但还是偏向于主体的历史视域,是一种主体性的把握。文学接受从现实层面进入审美层面,使读者由现实主体变成了审美主体,文学文本由现实对象变成了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即审美意象是感性意象的升华,是文学形象创造的完成。这是一个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过程。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话关系。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进行了对话交流,同时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文学接受成为主体间性的实现,它既不是客体性的行为,也不是主体性的行为,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充分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这种对话、理解中产生了。 ▲文学接受的社会化与经典的形成。1.文学接受是个体的行为,同时也是社会性的行为。个体生活于社会之中,个体的文学接受互相影响,形成社会的文学接受。文学的社会接受具有能动性。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接受引导着、决定着文学创作,能动地创造文学的历史。文学史首先是文学接受的历史,是文学接受创造了历史。文学接受的社会化和能动性集中地体现在文学经典的形成方面。2.文学经典是经过社会接受认同的文学作品,是公认的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准和超越时代的文学传统。文学经典既是文学接受的产物,也影响着文学接受。文学经典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影响、支配着文学的潮流和历史发展。作为文学作品的楷模,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经典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又产生经典,在循环中形成文学的历史。文学的历史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构成,经典以外的其他文学作品作为陪衬或者被淘汰。文学经典的权威不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文学是自由的创造。当文学经典形成的规范束缚了文学的发展,不适应读者的口味,或阻碍了作家的创造,那么经典就可能受到质疑,权威地位可能动摇。由于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历史上形成的文学经典并没有被完全抛弃,而是被重新解读,赋予了历史的意义,成为超越历史阶段的接受对象,这就是文学的永恒性。 3. 了解文学接受的基本环节。

答:文学接受的基本环节包括文字解读、现实体验和审美意象、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文学释义和文学评价等。

40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文字解读: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文字解读是为了理解文字的意义,即文本的字面意义。读者必须克服文字障碍,掌握语词的意义和语法,对语言文字有自己特殊的理解,把握语言的特殊性,对语言文字的形式感受,不能忽视对语言现实的感受。 现实经验的再生成:文学描写呈现为读者没有经验过的新生活,不能以现成的生活经验回应,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形成一种新的生活经验。在文学接受的现实层面上,读者以自己以往形成的期待视野介入文学阅读。现实层面的文学接受受到读者的心理倾向的影响。只有在感性意象创造的基础上,文学接受才能转化为审美意象的创造。

审美体验:现实层面的文学接受是一种现实体验,产生了感性意象。现实体验不是审美体验,感性意象不是审美意象。文学接受是从现实体验到审美体验的升华,文学形象是从感性意象到审美意象的创造。审美期待是审美理想的创造冲动,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经过审美想象的改造,感性意象就转化为审美意象。作品中呈现的生活经验被超越、升华,变成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与现实体验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有审美同情。审美同情就是以审美理想克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对立,使文学描写的对象变成主体自我的化身。其次,审美体验超越现实体验,不在是日常的生活经验,而成为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审美体验同时是一种审美判断,美感就是审美判断的产物。

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以审美理想为标准,对审美意象进行检验。审美判断不是运用外在标准,而是内在的标准,因为审美理想是内在的心理体验;审美判断不是运用现成的标准,而是运用生成性的标准,因为审美理想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判断不是对外在事物 进行判断,而是对内在感受进行判断,因为审美意象是一种内在感受。因此,审美判断就是一种内心体验,是文学接受产生的审美体验本身。具体说,就是审美意象在呈现于审美理想之前,接受检验,如果符合审美理想,就会产生美感,否则就不会产生美感。我们在进入审美体验之后,不仅理解了文学作品,而且对它进行了审美的检验,感觉到了是否美,这就是审美判断。美感的产生与否就是审美判断本身。

文字释义:对文学接受的现实体验金额审美体验进行反思,得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同时,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首先是对文学文本的现实层面进行阐释,也就是反思现实体验。文学释义不仅在现实层面上进行,也在审美层面上进行。文学释义只是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把握,并没有解释文学内涵的全部,因为文学的内涵不仅包括现实意义,还包括审美意义;不仅包括意义,还包括涵义。文学释义同时伴随着文学评价。

文学评价: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自觉评价,包括现实评价和审美评价。现实评价是对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的评价,也就是对它是否符合读者的社会观念进行判断。在对现实体验进行反思,产生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就是对现实意义进行了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是对审美意义进行评价。审美体验产生了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前反思的判断,如果对审美判断即审美体验进行反思,就在得出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的同时,就对它进行了评价。审美评价是以读者的审美观念对审美意义进行评价,包括对作品的审美倾向以及艺术形式进行评价。审美评价的依据是旧的审美观念与新的审美经验的沟通而形成的新的审美观念。这说明审美评价的标准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

4. 掌握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批评标准、批评模式和社会作用。 答: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的特殊现实,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文学批评是文学解释的特殊形式,就是专业的文学释义、评价,并且是文学解释的典范。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和典范性表现为它具有超出一般文学接受的深刻性和权威性。从文学批评的

41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主体、工具、表达三个方面来说明其专业性和典范性。1.首先,文学批评的主体是批评家。文学批评是批评家的专业化的解释。文学批评具有很高的水平,具有文学解释的权威性,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大众的文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文学批评的工具是社会的和文学的理论。社会的和文学的理论是社会生活和文学经验的升华和概括,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它提供了一整套关于社会文化的系统知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规律,提供了批评方法。把社会和文学的理论运用于文学鉴赏,就能科学地揭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且能够分析文学意义是如何形成的。这样,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接受就具有了系统性、科学性和深刻性。3.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文学评价的标准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评价的社会观念,一个是审美评价的审美观念。文学批评是文学评价的理论形式,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文学评价的标准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文学批评的标准具有理论形态而已,即现实层面上是理论化的社会观念,审美层面上是理论化的审美观念。对于具体的文学批评而言,文学批评的标准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在批评实践中生成的、变化着的。对于一般的文学批评而言,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历史性的,是在历史性的接受、批评实践中生成的、变化着的。4.文学批评的表达形式是系统的批评著作。文学批评是为社会接受服务的,必须要写成文章或专著,系统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论的分析、评价并发表。文学批评较一般的文学解释更专业、更典范,更具有社会性。 文学批评的任务: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理论的阐释,解释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同时,还要对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即包括作品的思想倾向,也包括作品的形式表达,是对文学作品的全面的释义和评价。对具体的文学批评而言,可根据作品的特点和批评家的选择进行批评,突出某一方面,从而显示自己的批评特色。 与文学的三种层次(原型层次、现实层次和审美层次)和三种类型(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相关,文学批评有三种基本模式:原型—心理分析的批评、社会历史的批评、审美的批评,分别揭示了文学的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1.原型-精神分析的批评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旨在揭示文学原型意义。原型-精神分析批评注重文学与原始文化和无意识的关系,溯本追源,寻找文学的发生学的根据和深层结构,揭示文学的普遍模式和原始意义。原型-精神分析批评可以从个体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人格取向角度解释文学作品,揭示文学所体现的作家的原始欲望;也可以从人类在童年时期形成的集体无意识角度来解释文学作品,揭示文学所体现的普遍的原始意象;还可以从普遍的文化模式角度来解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的共同母题、情节和模式等。(弗洛伊德、弗莱)2.社会历史的批评运用社会学理论和观念,旨在揭示文学的现实意义。这种批评形态注重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关注作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并且从社会背景对作家的世界观的影响角度考察文学,寻找文学所体现的社会内容和意识形态,评价文学的社会历史作用。(维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马克思、恩格斯、法兰克福学派)3.审美的批评运用美学理论,旨在揭示文学的审美意义。这种批评把文学与其他现实事物区别开来,注重文学的审美品格,着重考察文学的形式构成和哲学内涵,并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审美评价。又由于文学的审美内涵具有哲学的意义,所以审美的批评也注重文学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所以审美的批评也注重文学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解读文学所体现的生存意义。(萨特)

文学批评作为审美解释的典范,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由于文学批评具有超出一般审美解释的深刻性和权威性,因此对文学活动有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文学的发展。文学批评的社会作用有三种:指导文学创作,指导读者的文学接受,沟通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1.首先,文学批评可以指导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当然,文学批评必须符合文学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文学创作,否则就有害于文学的发展。2.其次,文学批评可以指导群众的文学接受。群众的文学接受往往停留于有限的审美趣味和文学经验水平,不能深刻地把握文学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这就需要批评家的指导,以提高文学接受水平。3.文学批评通过对作家和读

42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

者的影响,沟通了作家和读者、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文学批评代表读者向作家反映自己的意见,作家通过文学批评了解读者的反响,从而调整自己的创作,以适应读者的需要。读者也通过文学批评的指导,理解了作家的创作,调整自己的接受观念。4.文学批评沟通了文学活动和文学理论,成为文学理论变革的重要途径。文学批评要使用文学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实践运用,从而成为实践和理论的中介。理论必须符合文学实践,文学实践可以修正、发展文学理论。

?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经典 审美判断 文学批评 原型批评 心理分析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审美批评 ? 论述

1. 文学接受包括哪些构成元素? 2. 文学接受的特性是什么? 3. 文学接受有哪些基本环节? 4.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5. 文学批评有哪些基本模式? 6. 文学批评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d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