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大学期末考试总结
更新时间:2024-03-12 03: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名词解释:
1. 公共财政: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
收入、支出活动。
2. 政府预算: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未来财政收支计划。国家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取得收入,
并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各项支出的政府基本收支计划。
3. 现代税收:政府出于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的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规
定的强制性的、不付等价物的货币支付。
4. 税收哲学:指合理分配税负担的标准制定以及解释此标准合理性的理论。
5. 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影响范围。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说明特定税收负担最终是
由哪些社会群体承担的。
6. 公债:又称国债,是以政府自身的信用为基础,通过证券发行的的形式,与其国民建立的
还本付息的债务关系。
7. 财政政策:指政府在使公共财政所有不同要素完成其基本任务的情况下,共同地用于实现
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方式、方法。
8. 经济周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上下波动的现象。
9. 公共产品:社会需要但私人不能提供或不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10. 商业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11. 财政支出:政府为履行各项职能而对货币形式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
12. 帕累托标准:对既定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改变,即不会使一个人的状态变好也不会使一个
人的状态变坏。
13. 增值税:以产品自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交易环节上发生的增加价值为税基的征税。 14. 税负转嫁: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
负税人的过程
单选填空
1. “财政、宗教、法律、议会”被培根誉为政府的“四大柱石”。 2. 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① 对外职能:保护自己的社会免遭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② 对内职能:保护本国社会内部各成员生命及财产免遭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司法) ③ 综合职能: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
创办或维持。这一职能的充分发挥,绝对有助于便利社会商业的发展和促进人民教育。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的不可或缺关系。 4.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① 非直接生产性特征
② 非破产特征(理财原则多样性特征) ③ 规制约束性特征 ④ 政治参与性特征
5. 公共财政的本质: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
的公共需求。(满足公共需求)
6. 税收的本质:国民收入或国民财富的转移。 7. 税收的基本特征:目的性、合法性、强制性 8. 税收的分类:
(1) 根据不同的税率结构:比例税、累进税、累退税
(2) 按照具体的课税方式:全面税与特定范围税、直接税与间接、对人税与对物税 9.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方便原则、效率原则
10.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11. 现代税收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稳定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12. 拉弗椭圆:说明税收政策调整和税收收入变动的关系的曲线。
① 在PS区间:
两个税率均在正常区间变动,其特点是:固定其中一个税率而提高另一个税率,就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无论在何种政府收入水平上,按相反方向变动两个税率(如降低劳动税率,同时提高资本税率)也可以保持该收入水平不变。 ② 在PQ区间:
劳动税率进入了它的禁区,保持资本税率不变时提高劳动税率就会造成政府收入的下降。保持劳动税率不变,提高资本税率则仍然可以提高政府收入。
无论在何种收入水平上,只有按相同方向变动两个税率才能保持该政府收入水平不变。 ③ 在QR区间:
两个税率都进入了它们的禁区,无论固定哪一个税率而提高另一个税率都会造成政府收入下降。
若保持政府收入水平不变,提高一个税率必须同时降低另一个税率才行。 或者,固定一个税率,同时降低另一个税率才可以使政府收入提高。 ④ RS区间:
资本税率进入了禁区,保持劳动税率不变,提高资本税率必然造成政府收入下降;而保持资本税率不变,提高劳动税率则会使政府收入上升。
如若保持政府收入水平不变,两个税率必须(在如PQ区间那样)按相同方向调整才行。
在正常税率变动范围里(如在PS区间),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增加其财政收入,对稳定财政收入通常有短期效果。
税率变动直接影响经济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税率往往会带来较大的产出规模,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长期作用。
13. 财政政策之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① 在保持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状态下,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② 宏观经济调控的短期目标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连续的短期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创
造了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长期经济目标)的基本条件。
? ?
前者在80年代以后是5.5% ,以前是4%。,通胀率为2%-3%。
所谓物价稳定,并不是指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不变,而是指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应该与工资水平的变动保持一定的幅度。
14. 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的角色:为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政府在财政活动方面就要针对不同经
济形势,相应地对其财政收支进行必要的总量调整与结构调整以取得“逆商业周期而动”的效果。
15. 财政风险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两类
① 外生性财政风险:政府财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即那些政府难以或根本不能
掌控的因素。
② 内生性财政风险:基本是财政系统内部各种不利因素引发的,因而内生财政风险才是具有
理论和实际意义、需要政府化解也可能化解的财政风险。 16. 内生性财政风险的诱发因素:
① 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 ② 财政立法滞后,某些法规不合理。 ③ 财政管理制度和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 ④ 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⑤ 事前、事后财政监督不利。
⑥ 政府官员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及技术问题,如理财的技术性手段不完善(预测、预警、纠偏
和了解国民偏好等)。
⑦ 国民不关心公共决策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17. 美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① 分级财政体制:以三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作为财权划分的基础,而事权划分又以法律为依据,
以规范化财政补贴制度和合理划分税种为保障。
② 州和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如可依法开设或废除某些地方税种、规定地方税税率、发
行地方公债、制定地方财政政策和法规等。
③ 联邦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因为职能扩大(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需要统一的政策安排和指
导。
④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合作关系,体现着制衡原则。 18. 分权体制的一般特征:
① 依国家法律确定彼此的财政职权(财权与事权)和相互关系
② 地方政府可依据地方法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财政开支及税收政策。 19. 分权制中的政府间收入分配
(1)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
特点:地方自治程度高,但税收管理复杂。(美国) (2)中央定税种,地方定税率。
特点:
①降低了中央税收立法成本和管理成本。
②两种形式:地方以中央规定自主征税;中央代征然后转移给地方政府。(加拿大) (3)税收及税率和税收管理权统一由中央政府负责,然后由各级政府分享。
特点:地方没有征税权,因而自治程度较低。(德国)
20. 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体制
(1)国家税制原则:公平、明确、简便、效率 (2)地方税制的其他原则:
①应体现决策者的会计责任原则,即兼顾民主决策和经济效率,又保证地方税负担不发生输出性。
②应尽量按利益原则办事,以提高个人与集体福利。 ③应体现税收中性原则,以避免扭曲地方经济的发展 21.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调控
① 政府能否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 西方学者认为,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私人投资活动,该职能本质上与经
济稳定职能相冲突。
③ 在大多数国家,公债管理成为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控制的一个财政工具。 22. 在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下,允许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发行地方政府公债的好处: ① 减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财政援助的负担。 ② 缩小中央政府的公债发行规模。 ③ 有效控制公债货币化现象。
2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
① 实行自治程度较高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财政联邦主义),更多的财政义务实际上被下放
到各级地方政府,就会明显地减少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减少其利用货币权力,通过货币体系,为其财政活动融资的需要。
② 在实行自治程度较高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财政联邦主义)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加强各级
政府的预算约束。
③ 加强同级政府间、不同级政府间的商业式经济竞争,只要这种竞争突出表现,在税收活动
和市场管理方面,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状态,提高经济生活的福利。 24. 公债种类:中央和地方公债、国内和国外公债(内债和外债) 25. 公债的特点:
① 自愿性、偿还性、再分配性 ② 偿还债务具有保障性 ③ 流动性强(使用权的转移) ④ 私人财富的保值与增值性
26. 依据不同税基对税收进行分类:所得税系,货物税系,财产税系和社会保险税系。 27. 增值税优越性:税不重征、道道征税的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简化了税务管理,防止了偷
漏税行为的发生
简答题
一、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一) 公共财政的资源再配置职能:
1. 资源再配置定义:政府为满足共公产品和劳务需求,按一定经济标准把社会资源在私人部
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做合理分配。
2. 具体表现:通过财政过程使经济资源在两类产品生产上达到最优配置。 (二) 公共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决定与收入分配 ? 影响因素:
? 微观层面:偶然性 、个人选择、别人选择 ? 宏观层面:非市场因素:走私、灰色收入等 ? 市场因素:竞争的结果
? 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使贫富差距扩大。 (1)
劳动收入决定:
① 在劳动力同质假定下,劳动收入差异原因有: 1) 个人因素,如健康状况的变化, 以外事件的影响; 2) 行业因素,就业之行业兴衰直接影响个人的劳动收入; 3) 个人寻求更好收入来源行为的结果,如转换工作岗位的及时性 ② 在个人基本能力相同之假设条件下,劳动收入差异原因有:年龄与教育 1) 在同样受教育年限或同样教育水平下,年龄差异导致收入差异; 2) 在同样年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不同或受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收入差异。 ③ 闲暇价值
? 上述各因素剔除后,劳动收入差异可以归结为:能力、市场、能力投资、传统文化因素
作用 (2)
财产收入的决定:
① 财产收入的差异主要决定因素:个人储蓄(投资)的多少、储蓄的利率(投资的收益
率)高低均影响财产收入
② 继承的财产,受继承数量和后来的变化影响。 2. 方法:
(1) 累进所得税制和转移支付制相结合(直接措施)
(2) 对个人和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差别税收政策或税收优惠(间接措施)
(3) 政府不同方式的财政支出。 (三) 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1. 经验说明,不可消除的商业循环及其纠正成本过高,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
在适当的情况下,政府介入,通过发挥政府特定的财政职能作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市场的自身矫正能力不足作出补偿,并且起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干预条件下形成的宏观经济稳定通常指具有短期意义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以经济效率改善和经济福利提高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作为国民经济长期目标,皆有赖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才可望实现。
2. 方法: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变化趋势,逆向变化其现行的开支政策和税收政策,就能够改变
国民经济运行方向,减轻商业周期的波动,使国民经济沿着理想路径发展,最后实现低通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二、 拉弗曲线
1. 拉弗曲线的定义:表示税率和税收关系的曲线。 2. 拉弗曲线对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的指导意义:
① 在税率低于t0时,提高税率会增加政府收入;当税率超过t0时,继续提高税率,会降低
财政收入。所以t0是最佳税率,即在此点政府实现收入最大化。
② 从t0到100%的税率调整区间均是税收禁区,在此区间只有降低税率,才能增加政府收
入。
③ 除了在t0时的最大税收收入外,任何规模的税收都可通过两种税率取得,即高或低税率,
通常采用低税率。
④ 最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单一生产要素的课税率发生变动,都将影响其市场参与能力,
这进而会依次影响经济产出和税收基础。” 三、 自调节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政策安排,财政制度自身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即政府税收和支出按经济状况反周期地自动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一定的稳定影响。
四、 现代财政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投资不足是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
在繁荣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未来收益预期过于乐观,在利率上涨或生产成本增加时,仍然增加投资。结果乐观过度,购买过度。在资本的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突然崩溃时,人们对未来收益彻底失去了信心,由此流动偏好加强,投资量锐减。
也就是经济处于“凯恩斯陷井”状态:
此时,即使金融当局再次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结果经济更加难以复苏。 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特别是在私人投资不足情况下,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即增加政府投资,以促使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论证: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有图!书P340-351)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果
1. BP>LM时:
在a点内外均衡的条件下,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至IS’,Y和R同时提高,并出现逆差。掌握大量本币的外商急于将其兑换成外币,在本国的外汇市场上,Ms>Md,结果本币贬值,即汇率下降,这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得BP曲线向右移动至BP’。出口增加使IS曲线进一步右移至IS’’,在c点重新实现内外均衡。同时,随着利率R的提高,外部资本大量流入,也促进了国际收支的平衡。在c点有较高的Y和R,较低的e。 2. BP 在a点内外均衡的初始状态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收入提高,使利率升地更高。结果吸引了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在补偿因收入扩大引发的逆差后,仍有大量余额,使得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使得本国汇率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P曲线向左移动;同时,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使国内总需求下降,致使IS‘左移至IS’’,在c点重新实现内外均衡。 3. 结论: ① 在BP>LM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相对更好。纵然资本不流动,即BP曲线垂直时,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能发挥其基本作用。 ② 在BP 自由流动的场合,BP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实效。因为,利率提高诱发资本的大量流入,造成国际收支顺差,进而迫使本币升值; 而本币升值则抑制出口和刺激进口,这就完全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IS曲线重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二)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果: 1. BP>LM时: 图中的a点是初始状态的内外均衡点。此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右移至IS’,形成新的内部均衡点b,但外部不均衡),使国民收入Y增加,进口增加并出现逆差。掌握大量本国货币的外商就要增加将其对换成外币的需求,在本国外汇市场上,外币需求大于外币供给。(本币供给大于本币需求),本币面临贬值的压力。为维持固定汇率制,该国央行只能抛外币购本币。由于作为货币供给量决定因素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的减少,使得该国不得不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LM曲线会向左移动至LM’,在c点形成新的内外均衡。这样在e不变情况下,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增幅小于浮动汇率制,同时利率R也处于较高水平。 2. BP 在内外均衡的状态a点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Is曲线右移至IS’(b点),国民收入Y略有增加,而利率R却大幅提高,引来大量外部资本,形成顺差。在本币不能升值而外汇储备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只能按官定汇率满足这种额外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形成扩张性货币政策。即LM曲线向右移至LM’,在c点形成新的内外均衡。在c点,国民收入Y大幅提高,利率R则明显下降,而汇率仍然保持原有的水平不变。 3. 结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① 如果BP>LM,财政政策效果不好。因为面对本币贬值压力,政府只能采用紧缩性货币 政策,从而形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 ② 如果BP 而形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效果。
正在阅读:
财政学大学期末考试总结03-12
生命中有你真好作文400字06-22
北沙河防汛应急措施03-16
专利技术交底书模板11-09
文科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南12-30
第六章 国家对医疗行为之管制09-04
公司员工辞职申请书2022精选范文04-04
TKQ2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Series Dual 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es07-20
中考数学复习题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无答案03-08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11-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财政学
- 期末
- 总结
- 考试
- 大学
- 浅析中国海外代购的兴起与发展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特别全 细致
- 2019-2025年中国猪伪狂犬疫苗行业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目录)
- LCD2004 STC IAP154K61S4驱动程序及例程
-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故事二则--扁鹊
- 人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100问
- 材料成形基础-复习题2013
- 最新(五四学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含
- Jboss瘦身和调优
- 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互联网金融 - 图文
- 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 神奇瑰丽的文化旅游胜地
- 447.姜堰市城区污水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问题详解
- 刑法试题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六年级素质监测-(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 河北省连锁零售业竞争力研究
- 白光(HAKK)936烙铁原理和修理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