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件)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暂行办法

更新时间:2023-10-09 07: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管理,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以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名义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及获得成果者,按规定获得的学分。

第三条 为规范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管理,学校将自主创新创业学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单独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内实践考核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同一项目只记最高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分值,得分不累加;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有重复的,以最高分计,不重复计算。

第五条 集体项目计算学分提高到个人项目计算学分的120%。集体项目中科研学分的计算比例:两人合作8:4,三人合作7:3:2,四人合作7:3:1:1,五人合作6:3:1:1:1。六人以上合作,主持为6,其余参与人总计6并平均计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按项目人数平均计算。

第六条 一次取得5个学分以上的,绩点记4.5;3-4.9学分的,绩点记3.5;2.9学分以下的,绩点记2.0。

第二章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构成

第七条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和创业学分四部分构成(认定标准见附件1)。

科研学分是指参加科技活动获奖或主持主研研究项目或公开发表学术论著或研究成果获奖或获国家专利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技能学分是指参加学科竞赛、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获校级及其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以及获得各类中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实践学分是指参加各类社会文化科技实践活动,受到校级及其以上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创业学分是指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等创业活动,在校级及其以上创业竞赛受到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第三章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认定与计算

第八条 科研学分的认定范围及其标准具体如下:

(一)科研获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成果一、二、三等奖以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者,分别计10、7、5、2学分;获得省(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的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者,分别计7、5、3、1学分;获校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2、1、0.5学分。

(二)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项目,按项目类型不同计2-10学分;主研(前4名)按集体项目比例计算获得学分。

(三)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校规定的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计7学分;重要核心刊物论文计5学分;一般核心刊物论文计3学分;一般公开刊物论文计1学分;各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根据专业和作品类别以及载体的级别,给予0.5-3学分。文章(通讯报道、小说、诗歌等)被校级刊物采用,每篇计0.2学分,被学院或学生社团刊物采用,每篇计0.1学分,一学年最高累计0.5学分。

(四)科研著作。独立或主编完成学术著作(12万字以上)并公开出版,计8学分;参加教师主编(著)的学术专著、专业译著、工具书的编著,以全书正式出版、版权页署名(或“前言”、“后记”内说明)为准,按执笔编(著)3万字以上、2万字以上、1万字以上和1万字以下四个等次,分别计3、2、1、0.5学分。

(五)专利申请。获得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的创造发明、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等专利证书者,可分别计6、4、2学分。

第九条 技能学分的认定范围及其标准具体如下:

(一)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或综合类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者,分别计6、5、4、2学分;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者,分别计4、3、2、1学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和优秀奖者,分别计2、1、0.5、0.2学分;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竞赛,成功提交作品并经评审专家组认可者,每次计0.1学分。

(二)文化、艺术、体育比赛。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获前6名者分别计6、5、4、3、2、1学分,其余正式参赛者计0.5学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获前6名者分别计4、3、2、1、0.5、0.2学分,参加比赛计0.1学分;参加校级文体正式比赛获前3名者,分别计 1、0.5、0.2学分,获4-6名者各计0.1学分;正式体育竞赛中,破世界、国家、省级(或大学生运动会纪录)和学校纪录者,可在所获名次对应的学分基础上分别加4、2、1、0.5学分。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体育比赛,每次计0.05学分。

每一次文体活动(含竞赛、比赛和演出等)中,每人所获得的最高学分不超过5学分(参加全国及以上文体比赛获前3名者除外),超过5学分者,按5学分记。

(三)技能考核。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计1学分,六级考试成绩420分及以上计1.5学分,大学英语四级口语测试合格计1分,大学英语六级口语测试合格计1分;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四级考试计1学分,通过八级考试计1.5学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证书计1学分,获二级以上证书计1.5学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等,按获高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初级资格证书,分别计6、4、2学分。

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获高级证书(二级以上)者计2学分,中级(三级)证书者计1学分。

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者计3学分,获中级证书者计2学分。

第十条 实践学分的认定范围及其标准具体如下:

(一)社会实践。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省(部)级和学校表彰者,分别计2、1学分;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经指导教师认可,每篇计0.5学分。

(二)社团活动。以学校名义举办的各种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包括读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网页制作、讲课比赛、辩论赛和书画大赛等,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0.5、0.2、0.1学分。

(三)科技活动。在国家级科技活动中,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者,分别计10、7、5、3学分,其余参与者计2学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c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