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更新时间:2024-05-10 2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第一单元用英语怎么说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1 课时:小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
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学习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如500克瘦肉的标价用小数是8.9元;我们还见到过小数:小刚50米赛跑的成绩是7.89秒;小明的身高是1.41米;他的体温38.5℃,发烧了从中可看出小数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的,它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小数的意义: 1、小组交流
2、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
( )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 )位小数表示,以此类推,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 )位小数表示------ 二、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小数点右边的第四位是万分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2、读出下面小数
6.8读作( ) 0.004读作:( ) 103.301读作( ) 归纳总结: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的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3.写出下面
六十八点七十一写作( ) 二百四十点零零八写作( ) 归纳总结: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的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三、作业:一、填空。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
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0.87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二、写出下面几个数中的“7”的表示意义。 7.26中的“7”表示( ) 0.726中的“7”表示( ) 0.276中的“7”表示( ) 0.267中的“7”表示( )
第 2 课时: 测量活动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学习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学习过程] 一、测量活动:
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你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同桌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想:要把复名数中与单名数相同的高级单位的数写在整数部分,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后写在小数部分。1米6分米=( )米,就把1米中的“1”写在整数部分,把6分米化成0.6米放在小数部分,合在一起是1.6米。,所以1米6分米=( )米。
归纳总结:化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作业: (一)填空
3米5厘米=( )米 100元8角4分=( )元
375克=( )千克 150c㎡=( )d㎡=( ) ㎡ 2、连线
12米4分米 1.24米 12米4厘米 12.4米 1米2分米4厘米 12.4米
第 3 课时:比大小(一)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在少年演讲比赛中,郑强的9.87分,李明的9.90分,郑强和李明相比,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想:郑强的9.87分,李明的9.90分,两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9,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应该看它们的十分位。十分位上一个数是8,一个是9,因为8<9,所以9.87○9.90
2、汇报总结: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得了9.96分,你能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想:张华的9.96分,李明的9.90分,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下些,比李明好一些,所以王平的得分应该小于9.96分又大于9.90分,即在9.90和9.96之间。 因此( )>( ) > ( ).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作业
1、判断
比7.7大比7.9小的数只有7.8. ( ) 整数都比小数大 。 ( ) 两位小数一定大于一位小数 。 ( ) 3、填一填
4、在○里填上< ,>或=。
0.56 ○0.65 1 ○ 0.09 6.06 元○6元6角
第 4 课时:比大小(二)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习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习过程]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请你在书上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 0.20,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
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和小组交流时,通过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举例说明:
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第 5 课时:练习一
课型:练习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过程]
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首先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
好。
第3题: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第 6课时:购物小票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小票上酸奶1.25表示( ),饼干2.41表示( ) 2、小票上的应收3.66,找回0,对吗?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
第1题: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先估算,再精算。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1、竖式计算并验算。17.04+2.32= 5.64 - 5.43=
2.用小数计算。3元4角+4元5角= 16米8分米-8米5分米=
第 7 课时:量体重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郑乐忠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进、退的减法。 2、运用小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小数进、退的加减法 [学习过程]: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们测量体重,淘气的体重是45.2千克,丁丁的体重是33.4千克,笑笑的体重是38千克。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列式: 列式: 竖式: 竖式:
1、理解题意
求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就是从淘气的体重中去掉跟丁丁同样重的部分,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同理,求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也用( )法计算。列式为( )。 2、尝试计算。
3归纳总结: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把小数点对齐,从末尾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3、 练习:列式计算
从一个数里减去8.9得4.75,求这个数。
甲数是10.2,比乙数多2.85,乙数是多少?
竖式计算: 9.14-7.24= 76.8-1.9=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校二月份节约用水50.2吨,三月比二月份少节约用水5.6吨,三月份学校节约用水多少吨?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第 1 课时:图形分类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林聪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并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
[学习重、难点] 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并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动手实践,体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知识点一:图形分类 1、把图形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可分为两大类。平面图形有:(
);立体图形有:( )。
2、把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有:( );一类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有:( ) 3、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按边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又可以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
两大类。
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1、拉一拉,你发现什么?
2、动手操作试试看:你会发现平行四边形两个对角只要一拉,它就( ),而三角形的任意两条对边对拉,三角形的形状都不( )。
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 )性和三角形的( )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平行四边形的制作有 ( ),三角形的制作有( )。 课堂练习:
判断 (1)由四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作四边形。 ( ) (2)三角形不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 (3)圆和三角形都是立体图形。 ( ) (4)四边形只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 ( )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以及掌握分类的方法。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学习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三个角都是( )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共同的特点:有一个角是( )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共同的特点:有一个角是( )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共同的特点: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 ),另一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作( ),底边上的两个角叫作( )。 2、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三角形 四、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 )。 课堂练习 1、填空。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 )。三角形有( )条边,( )个顶点。
(2)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85°,它是( )三角形。 (3)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要有( )个角是锐角。 2、判断。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4)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只有一条高。( ) 3、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使它分成符合题中要求的图形。
(1)分成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2)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梯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第 3 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学习重、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三角形内角的认识
三角形每两条边形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 )。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BAC 、 ∠ABC 、 ∠BCA都是它的内角。
B A C 归纳总结: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 知识点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 1、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27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 )o。
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o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o,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在一个三角形中∠1=35°,∠2=65°,∠=( )°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或钝角。( ) (2)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大于90°.
(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分别是85和2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我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比你大。 是这样吗?
第 4 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学习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学习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学习过程]
一、完成书上第30页的内容,你能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 二、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再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条腰为3cm,另一条腰也一定是3cm..( ) 2、在三角形中,a边为8cm,b边为8cm,那么c边一定大于8cm.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第 5 课时: 四边形分类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同时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四边形分类 将下面四边形进行分类。
1、按角分类:( )为一类;( )又为一类 2、按边分类:( )为一类;( )为一类;( )为一类; 归纳总结:按照边的特点,可以把四边形分为( )形,( )形,( )形三大类。
二、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观右图)
(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 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 )条高。 三、梯形的认识
底 高
梯形具有哪些特征?
只有( )的四边形,叫作梯形。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梯形的(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梯形的(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梯形的( )。如下图
下底 腰 高 腰 上底 ( )梯形和( )梯形是特殊的梯形。 四、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归纳总结:(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练习: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 ) 3、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相等。( )
平行四边 长方形 正方形 第 6课时:数学欣赏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学习过程] 一、图案欣赏。
1、欣赏书中提供的图案和学生自己收集的图案。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二、活动1: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 三、活动2: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四、活动3:
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 练习
在下图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图形,把这个图形画成什么形状,就符合这组图形的变化规律了?
答:第( )图形与众不同,应该画成( )。
第 7课时:数图形中的学问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成素英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学习重、难点]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学习过程]
一、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自己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
二、有序地输出角的个数
归纳总结:在数角的个数时,数法可以多样化,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思考,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才能数得又快又准。 图中的角的个数也可以用公式:n(n+1)÷2计算 三、练一练:1、数一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 )条线段
( )个角 ( )个三角形 四、数学游戏:
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31次。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课题:《文具店》
课节:3-1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 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难点: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关键: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学习准备] 方格纸、色笔等。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方法一:0.2+0.2+0.2+0.2
方法二:0.2元=2角 2×4=8(角)=0.8(元)
方法三:利用方格纸表示0.2×4的计算过程(4个0.2结果是0.8)。 方法四:重点强调列竖式的格式
0.2×4=0.8(元)
0. 2 × 4 0. 8
●教师点评方法1:他是用刚刚学过的小数加法知识解决了问题,这就叫做“学以致用”;点评方法2、3:他们把问题给予了分解,采用了乘加混合计算,处理的也相当的好,这叫做“灵活多变”;点评方法4:他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来进行计算,是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这叫做“活学活用”啊!)
5、讨论哪种方法好。小数乘法(方法四)更简便。 6、归纳概括小数乘整数(0.2×4)表示的意义。 0.2×4表示4个0.2是多少。
三、课堂活动:课本第42页“试一试”
1、买3枝铅笔需要多少元?买2把直尺需要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课堂练习: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1、2题。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五、 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说说你的收获。 ● 小数乘法的意义 ● 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数的乘法
计算方法: 0. 2 扩大10倍→ 2 × 4 ×4 0. 8 ←缩小10倍 8
[教学反思]
课题:《小数点搬家》
课节:3-2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法。
2、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法。
难点:发现和归纳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关键:通过对比方法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学习过程]小数点移动演示器。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呈现课本教学情境图。 2、引导 引导观察、发现,并质疑。
出示三次快餐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
(1)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2)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2、同桌合作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乘数、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乘除法。
0.3×10 35.6÷10 0.1×100 35.6÷100
四、课堂练习:课本第44页“练一练”第1、2、3题目。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说说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第3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点搬家
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 [教学反思] :
课题:《街心广场》
课节3-3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深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位数的关系,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小数相乘的得数。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 关键:联系整数乘法进行推导。
[学习方法]:引导探索、观察比较、(讨论)练习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意义是什么?) 0.4×2 0.3×4 1.2×4 2、很快算出答案,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0.5÷10 86÷100 15.6÷1000 0.5×10 86×100 15.6×1000
( 重点从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方面来谈想法)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引入:生活中我们到很多地方都会见到一些广场,这里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广场的图片,请看挂图。(出示课本情景图)
板书:街心广场
1、从情景图中,说一说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板书:
(1)广场长30米、宽20米 (2)花坛长3米、宽2米 (3)地砖长0.3、宽0.2米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充分想象自己的问题,教师给与肯定) 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很多问题都与面积有关系咱们就来研究一下他们的面积? 3、 结合刚才的分析,你观察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大胆的猜想面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同时结合情景图直观的猜想。(这也是情景图的再利用))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由广场面积→花坛面积→地砖面积的计算过程来探索发现)
2、汇报探索过程及结果。
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观察三个式子,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有几位?第二个乘数的小数位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积的小数位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计算。
30×20= 3×2= 0.3×0.2= 30 3 0.3 ×20 ×2 ×0.2
三、课堂活动:
1、出示课本47页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4×3= 13×2= 4×0.3= 0.13×2= 0.4×0.3= 0.13×0.2=
2、课本47页“填一填”,完成表格回答问题:“积的小数位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并于同桌交流。
积的小数位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
四、课堂练习:指导完成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1、2题。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谁来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i. ii. iii.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点上小数点。 [教学反思]
课题:《包装》
课节3-4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意识。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关键:联系整数乘法进行推导。
〖学习准备〗教学情境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笑笑要过生日了,同学们都在为她准备生日礼物!可是在准备生日礼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替他们解决吗?(呈现教学情境图)
1、从这个图上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包装纸:每米2.6元 用了0.8米 彩带:每米0.85元)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包装这个礼品盒用了多少钱的包装纸? 3、列式:2.6×0.8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估算。
2、试做,并说明理由。 3、汇报交流算法。 4、演算过程。
通过对比明确算理:2.6→26,2.6扩大10倍;0.8→8,0.8扩大10倍,积就扩大可100倍,所以2.6×0.8的积就是把26×8的积缩小100倍。 5、总结小数乘法的规律:
(1)、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
(2)、看乘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3)、 “试一试“如果彩带用了2.4米,那么彩带花了多少钱?
(估算、试做、反馈)
提问:结果为什么是两位小数而不是三位小数?明确积的末尾的0也算在的计算的位数之内。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第49页“练一练”“练一练“的第1、2、3、4题。 2、实际应用,完成练一练的第5、6题。
学生单独列式,然后小组交流。注意评价同伴的列式是否正确。 3、拓展练习
一扇玻璃窗户的长是2.4米,宽是1.6米,每平方米的玻璃价格是48元,安装3扇这样的窗户需要多少钱?
(不要求所有的学生掌握,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反思:
课题:《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课节3-5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关键:解决小数乘法中末尾0的处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动物,你了解哪些动物?(学生列举)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板书课题: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接着呈现下列几组数据:
1、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2、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分种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1.2倍。 问题: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研究乘法问题。 例如: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种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2.15
(2)估算:2×2=4
引导学生估一估2.1×2.1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
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4)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2.1 5 ×2.1 2 1 5 4 3 0 4.5 1 5
重点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2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是3位小数。
(5)结合整数乘法你有什么发现?
2、师提出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60 (2)用竖式计算。 2.1 ×6 0 1 2 6.0
(3)思考 :为什么要把0写在一边不乘,直接写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数乘法当成整数乘法说说道理。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51页“练一练”第1、2、3题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四、解决问题
课本第51页“练一练”第4、5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在解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乘法竖式:2.1×2.15= 2.15→两位小数 ×2.1→一位小数 215 430 4.515←三位小数 〖教学反思〗
课题:《手拉手》
课节3-6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关键: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学习准备〗教学情境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计划(贴计划),在老师的计划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我这个计划做的有点不切合实际,钱太多了,我修改一下,加上个小数点,这回请同学们再来估算一下,现在一共要花多少钱?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7、插入复习各种运算定律。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 ---- 上填上运算符号。 59×2.5×0.4= ×( × ) 7.8×15+2.2×15=( + )×15 0.2×1.25×5×8=( × )×( × ) 9.63×2.5+9.63×7.5= ( ) ( )×0.8+5× ( )=( +39.2)×5 0.63×99+0.63=( )×(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4、选一选: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 (1)24.6×(4.6+0.44+1) (2)24.6×(4.6+4.4+1) (3)24.6×(4.6+4.4)
四:课堂练习:课本第52页“试一试”和第53页“练一练”第1、2、3题。 第2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试用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用来净化环境;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第3题:通过再生纸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环保教育。
五、全课小结:知识整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 〖板书设计〗
iv. v.
手拉手——献爱心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仍然适用。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三》
课节3-7课型:练习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练习内容】课本第54、55页的“练习三”。
【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练习重难点】
重点: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算一算。
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
0.8×3 4×1.2 1.25×8
0.08×3 4×0.12 12.5×8 0.008×3 4×0.0012 1.25×0.8 2、竖式计算。
3.8×4= 48×0.15= 0.85×1.2= 0.86×1.2= 12×0.16= 70×0.45= 二、专项练习——解决问题。 第1题:
结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计算飞船在太空大约运行的时间,一方面练习了小数的乘法,另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2题:
体现了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要使学生明确,用本次的读数减去上次的读数就是实际的用量。
三、估一估,算一算。 第3题: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计算一年能节约水多少立方米,不仅练习了小数乘法,同时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第4题:
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小数的乘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任意选一行、一列或斜行,找一找、算一算。 第5题:
鼓励学生先自己估算,交流估算的方法,再看懂书上的估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课,你有何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
课节3-8课型:复习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成素英 李琳聪
[复习内容]整理与复习(一)(课本第56-57页) [复习目标]
1、 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
2、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说一说:
1、“你学到了什么?”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2、小组讨论与交流,以表格或者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展示小组的作品,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能力。 二、想一想: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较难的或自己还不会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与交流,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交流学习。展示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介绍解题方法,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 三、练一练: 1、第一单元练习: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单元练习:
第3题,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高。 3、第三单元练习:
第4--10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数学探索
第1题: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无论是什么四边形最后都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研究图形的兴趣。
第2题:从A到B有很多路可以走,有的是两个数相乘,有的是几个数相乘。主要练习用计算器做小数乘法,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五、数学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图形的特征,学习逐步缩小范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发展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课题:《节日礼物》
课节:4-1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 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判断观察者从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关键:利用利用实践操作与想象结合,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观察、操作、讨论、练习 【学习准备】:
每小组一个或两个小包装盒(如牙膏盒、药盒等均可)。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奇奇生日这一天,家里的桌上摆了朋友送来的节日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你想不想知道是些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61页。(板书:节日礼物)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课本第61页的教学情境图,利用情境图教学。
(1)奇奇生日了,他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 (2)教师出示与书本外形相同的礼物,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礼物的特征。
(3)仔细阅读课本第61页贝贝看礼物的顺序。说说贝贝的观察顺序。(由低到高) (4)小组讨论,请按奇奇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书上标出结果来。 (5)交流分享探究学习的体会。 (6)体验观察情景。
到底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请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来观察: ①先请同学们蹲着观察。 ②再坐在椅子上观察。 ③请同学们站立起来观察。
④最后请同学们站在椅子上观察桌面上的实物。
(7)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请与同学交流。 (8)小结: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9)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由低到高观察某一物体,你有什么体会? 三、体验观察
学生把自己带纸盒等放在桌面上,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四、课堂练习:课本第62页“说一说”“试一试”
(1)说一说。先独立审题,填写,再说一说为什么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会越少。 (2)试一试。交流:小明站在A点的位置和站在B点的位置看到的树的范围一样吗?为什么?在站哪个位置看到的范围比较大?哪个位置看到的范围比较小?你是怎么想的? ①师先引导学生画一画,以A点为顶点,到房子两侧各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站在A点看到的。
②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独立画出在B点看到的树的范围。 ③通过这两次动手画,说明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物体的大小、范围就不同。 五、【板书设计】
观 察 位 置 观察对象 低 高 范围扩大 远 近 范围缩小
【教学反思】:
课题:《天安门广场(一)》
课节:3-2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 成素英 李琳聪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2、能正确判断连续拍摄某一景物的得先后顺序。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难点:正确判断连续拍摄的某一景物的先后顺序。
关键: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其中一些照片拍摄的地点(辨别观察者的具体位置——观察点)。
〖学习方法〗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
〖学习准备〗学生准备笔盒、纸杯等。教师准备教学情境图。 〖学习过程〗 一、组织活动
1、让学生说一说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时,有什么体会。
2、学生自主活动:桌面上摆上笔盒和杯子。引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说一说看到的情景。
3、导入新课: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建筑物非常壮观,你们想看看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吗?(板书课题:天安门广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1.听课文,了解观察物体的形状与观察的角度有关。
师: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语文也密不可分,请听老师朗读下面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
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听完录音,请说说“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形状?“我”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2)、学生举例说明,体会物体的形状与观察的角度有关。
比如:①你看前面的同学,你看到的是他的背影,而老师您看到的是他的正面,他的同桌看到的是他的侧面。
②在飞机上看地面上的高楼只能看出它的上面,不能分辨出它的高矮,而在侧面能看出它的高矮却看不到它上面的样子。
③学习用小正方体搭物体的时候,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④观看从面前开过的汽车,先看到车头,再看到车身,最后看到车尾。 ⑤从不同的位置看我们的学校,看到的画面不一样。 2、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观察天安门的照片 (1)呈现课本教学情境图。
(2)引导学生学生辨认每一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一个点拍摄到的。 (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64页“试一试”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再试着说一说房子、大树、石凳和小路的相对位置。如:大树在房子的右边,石登在房子右前方、大树的左前方等,用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说也可以。
第(1)题:第一幅图是站在正面(3)号位置观察到的。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石凳、大树和小路;第二幅图是站在右侧(1)号位置观察到的,看到的是房屋的一角,大树被房屋挡住了一部分,石凳在小路的后面,只能看到石凳的侧面;第三幅图是从左侧(4)号位置观察到的,先看到的是大树,房屋被大树挡住了大部分,小路在大树的后面;第四幅图是站在后面(2)号位置观察到的,看到房屋的后面和大树,小路被它们挡住了大部分,能看到石凳。
第(2)题:第一幅图是从房子的东面看到的,只看到房子的一侧,大树被放在挡住了一部分,能看到小路和石凳;第二幅图是从房子南面看到的,正好是房子、大树、石凳的正面,小路在石凳、大树的右侧。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所看到的画面是怎样的,有什么新发现,与同伴说一说。
〖教学反思〗
课题:《天安门广场(二)》
课节:4-1 课型:练习课 执行时间: 执笔:李琳聪 审查: 成素英 李琳聪
【练习内容】辨认照片的先后拍摄顺序 (课本第65页“试一试”第2题) 【练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练习重难点】
1、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2、通过上述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过程】
一、探究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1.想象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到一个地方参观或者旅游,我们拍摄照片的时候有没有顺序?(学生闭眼想象)
2.验证学生想象(提供照片想象观察对象的顺序)
提供按拍摄时间顺序的3张照片(拍摄汽车经过的照片①正面②侧面③尾部)使学生体会到拍摄照片是有时间先后顺序的。 3.再想想拍摄场景的顺序。
二、巩固练习:指导完成课本第65页“试一试”第2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和照片。
2、学生独立认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3、同桌交流。
4、反馈信息:汇报交流结果。 5、实践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物品代替岸上的建筑物摆一摆,并从A点出发,看一看在“河”上航行时所看到的三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是与自己填写的一致。)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理解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看看与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
【教学反思】
正在阅读: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05-10
历年江西省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01-05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03-10
影视改编对文学经典的传播作用11-03
关于简单的个人述职报告总结范文08-02
2011公共营养师操作试卷04-15
泥工班组承包合同05-28
甲级单位编制水草玛瑙饰品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6-13
2018年河北邯郸市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09-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加减法
- 小数
- 单元
- 认识
- 福州三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 中医养生项目投资计划书
- 侵权责任方式与归责事由、归责原则的关系
-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
- 浙江省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内容和要求(2013年)
- 军训国旗下讲话稿:收获的军训
-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程纲要
- 前厅培训知识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2.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
- 人民代表大会
- 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第三次大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例题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复习资料
- 华测检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 英语中不能不防的歧视称呼 - 图文
- 课程设计 - 卷扬机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适应就业需求现状调查
- “基本能力”测试体育与健康命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