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小抄

更新时间:2023-10-14 23: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稀缺性:指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发生商品的最大组合。 3.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4.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的市场经济制度。

5.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制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6.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7.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8.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二.简述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1)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而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而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单个经济单位如何作出选择,决定这些资源用于生产何种产品,产量分别为多少,产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以及为谁

生产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资源总量的决定问题,探讨社会如何作出选择一决定资源总量是否得到有效使用,资源总量的变动规律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两者在研究的角度,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不同,但他们又是相互补充的。1)l两者互为补充,它们研究对方假定不变的东西;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消费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对单个经济单位的分析 可以推广到整个经济;3)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微观经济学中成立的结论在宏观经济学中未必存在。

一.1.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

3.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也就是说,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4.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 5.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

6.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7.供给曲线:指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的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

8.供给函数: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9.均衡:指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

10.供给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11.市场均衡: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12.均衡价格:指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这一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13.供求规律:指在供给部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14.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他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

15. 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7.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商品价格的相对价格变动,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8.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9.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低于市场价格的最高价格。 二:1.需求曲线的特例: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2.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首先,消费者的偏好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其次,消费者的收入对需求量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也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量。第四,预期因素也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3.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首先,生产者的目标决定了既定价格下的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数量。其次,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现有条件下投入的数量,技术水平越高,相应的产出量就会越大。第三,生产的成本影响生产者的供给量。第四,生产者可以提供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也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第五,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现期的供给量。

4.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其他商品的价格:如果咖啡的价格上涨了,可可的价格不变,一些可可生产者会转向生产咖啡,可可的供给必然减少。 3.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动也影响生产成本。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一次生产技术的变化一般是单方向的,当生产技术提高时,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使供给量增加。 4.生产要素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表明生产成本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应量减少: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使生产成本减少,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增加。 5.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这实际上也影响到生产成本的变化。政府如果增加税收,生产者的负担则加重,供给便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行情看涨,厂商就会减少现在的供给;反之亦然。

5.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两者之间的区别: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区别之一是引起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变动的原因不同;二是两者在图形上表现不同,前者表现在需求曲线上的点的变动,后者则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商品可替代的程度。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后,相应

与价格变动,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7.利用收入弹性系数对商品进行分类:首先,如果商品的收入弹性em>0,则该商品是正常商品。其次如果收入弹性em<0,则表明该商品是劣质品或抵挡商品。再次,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em>1,那么表明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因而该商品是奢侈品,反之,如果em<1,则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低于消费者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因而该商品是非奢侈品。

8,解释薄利多销的含义:1)薄利多销指的是通过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增加总收益,从而增加利润,2)薄利之所以多销的原因是薄利多销的商品一定是富有弹性的商品,3)需求富有弹性就是价格变动百分比小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所以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多。从而引起总收益增加,利润增加。

9.弹性系数=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1.总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 2.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 4.边际替代率指在效用水平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替代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5.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6.消费者均衡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得了做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消费者均衡。

7.收入—消费扩展线表示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8.价格—价格消费扩展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其它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9.替代效应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10.收入效应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1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第一,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天代表着消费者消费商品组合的一个效用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第二,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凸向原点

1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1)总效用TU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商品或劳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的效用增加量,2)边际效用MU=△TU/△Q。3)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而总效用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边际效用为0时达到最大值。

13.为什么一般商品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不同? 1)因为正常商品在价格下降时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为正数,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吉芬商品价格下降时所

产生的替代效应为正数值,而收入效应为负值,且收入效应为负值,且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为负,所以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关系:1)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2)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3)消费者对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该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方向及大小。 1、厂商的法定形式: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公司三种类型。

2、合资企业又称合伙制企业,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

3、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关于商品的价格;其次关于销售数量;第三,关于成本。 4、生产是把各种投入转为产出的过程。把头如何铲除联系在意爱的是生产技术。

5、生产要素一般可以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体

力和脑力的形式提供的各种劳务;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品和货币等;比如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和流动资金等;土地不仅指土地本事,还包括与土地有关的一切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指建立、组织和经营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才能。

6、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准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Q = f (L ,K, N,···)

7、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短时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固

定不变的时期;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8、股东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以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进行的生产。

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是指,在技术水准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可变的生产

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条件是生产技术水准保持不变。第二、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只有在其它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第三,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成立条件:一是生产技术水准不变;二是其它投入量保持不变。 11、产量Q、总产量TBL、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之间的曲线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bj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