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17 09: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课题3、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12课时) 主题一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 课题2.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课题3. 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课题2.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课题3. 今非昔比的厨房 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 家乡名称的来历 课题2. 家乡水的故事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课题2. 传统与进步
课题3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1 乡音乡情 课题2 乡风乡俗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题1 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课题2.可亲可爱的家乡人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
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用眼观察家乡 的山岗上用手描绘家乡 2.从地图上用心体会家乡 看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北 西东 南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绘画家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 (1)记载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 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 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 (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 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板书:用心体会家 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走进不同的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 重点、难点:
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教学准备:
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 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欣赏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2.探究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什么是地形?
(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
(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 全班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课本第14~15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主要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 总结:
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 板书走进不同的家乡
地形——地表的形态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走进不同的家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1、教师找温度统计的有关资料。
2、学生课前在16、17页中找一幅感兴趣的图片搜集资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最近有一首歌很流行,想听一听吗?(播放刀郎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能听出这是哪个名族的歌吗?里面还讲了哪一种水果呢?
2.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新疆,揭开他神秘面纱,与新疆吐鲁番作一次“亲密的接触”。 讲解资料
3.读了这段资料,你对新疆吐鲁番有什么印象? 二、探究活动,围绕两幅图展开。
1.我想大家一定都尝过新疆葡萄干的滋味,你能从资料中找出为什么它特别甜美的原因么? 2.是啊,这和当地的温度、光照、降雨都有关系,你能从17页的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图中找到吐鲁番吗,谈谈你的体会? 3.看了气温差异图,你有疑问吗?
4.小结:夏季的吐鲁番在白天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高气温,但新疆早晚的温差很大,到晚上可以下降很多,而且新疆基本上四季分明,冬天也很冷,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吐鲁番的平均气温不是最高的。同样,黑龙江的漠河在冬季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低气温,但黑龙江依然四季分明,夏季也很热,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漠河的平均气温不是最低的。海南岛地处热带靠近赤道,没有四季而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年平均气温是最高的。五道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所以年平均气温最低。
5.17页中我国不同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统计图中又出现了吐鲁番,这次你有什么新发现? 6.看了这些统计数据,你最想说点什么? 7.那我们的家乡广洲?气温、降雨又是怎样的呢?
8.作为一名广洲人我们骄傲自豪,全国各族人民同样也热爱生养自己的故乡热土,同学们,请你们为16、17页的七幅图找到他们的家乡,挑一幅最感兴趣的图,想想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全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国由56个名族共同汇成。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四、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考一考周围的成人。 附:资料
2000多年前,吐鲁番是西域车师王国的领地。自西汉时期始,中央政府即在此设立都护府等治所。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众多民族和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吐
2、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学校,对学校有个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 3、请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学校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组以前学校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地方? (学生观看图片)
2、对啊!这些就是我们以前学校的照片。有些同学可能很奇怪吧!我们学校的过去是怎样的?想去了解一下吗?好!今天我们就要穿越时空一起去老学校看一看。 二、学习考察方法
1、为了更好地能感受现在与过去的变化,我们今天还要学习制作一张年表。
2、怎样做这张年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文和妞妞是怎么观察自己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两人一组自学书上第29到31页。
(2)、交流讨论研究方法: 小文和妞妞搜集了哪些资料? 小文和妞妞是怎样搜集资料的?
(3)、小结小文和妞妞的研究方法:小文和妞妞是先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听长辈们谈小时候对学校的回忆,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 三、探究我们的研究方法
1、讨论课前作业:对学校的历史变化了解多少
我们课前有个作业:研究我们学校的历史变化。那我们现在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2、小结作业:可以抓住某一方面进行对比。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许多的变化,有的同学说教室宽敞了,有的同学说桌椅变新了,还有的同学说以前的黑板是木的,现在是磁的……这些都可以说明我们的学校在变化,很多同学都在运用一种对比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年表的重要方法。 3、小结调查方法:
同学们这些资料的获得都是用了很多途径:有向父母、爷爷、奶奶了解的,有向老教师询问的……
四、学习制作年表 讨论活动步骤:
(1)、了解并记录爸爸、妈妈小学时的学校条件。 (2)、将记录整理,模仿教科书的表格制作年表。
(讨论表格中的横向中的项目:上课、下课,课桌椅,黑板,教科书,人数,电灯……) (3)、课后四人一组,完成设计自己的年表,比一比哪一组的年表最详细、最整洁大方。 五、本课小结 1、学生小结本课收获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学校的过去、现在,我们不禁在感叹:我们的学校变化真大呀!家乡在变化,我们的学校在变化,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为家乡的变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题3. 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3.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暖被子用的汤壶、捅炉子用的火筷子、蒲扇、水瓢等。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如大盆、搓板等。
2.学生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把调查、访谈时的对话做记录或进行录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
2.读后发表意见: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
3.导语:这些旧式生活用品记录着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通过对旧物品的回顾和体验,我们会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 2.教师展示自己找到的旧物品。介绍旧东西的名称,说明它的用途和长处。
3.教师提问:当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
4.教师总结。这些生活用品的发明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有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用品不断更新换代。 三、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亲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一组用搓板洗小件衣服。一组用算盘计算几个同学的家庭消费帐目。一组用蒲扇扇一扇。 四.学看年表 1.引导学生看年表。
2.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同一类用品) 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什么?(不同时期)
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纳凉用具、熨衣用具经历的不同时期的变化。) 五.讨论
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方便,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年表还告诉我们,在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笨拙、更加不方便的用具。)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久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同时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
学生准备:课前让他们搜集一些年代久远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尽可能保证每两名学生能够拿到一册。 时教学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36页的文字和照片。
2、教师提问“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主题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样,从家里找一些长辈们过去用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了解、研究这些东西的用处来历等,进一步了解历史。
3、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课桌上,请一两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找到的,找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小人书,看过没有,是否喜欢。 二、体验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挑选一本别的同学带来的、自己从前没有看过的小人书来阅读,时间大约为20分钟左右。待全班学生都看过后,互相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或给同桌介绍书中精彩的片断。 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人书摆放在一起,并任选一本,要爱护书,不争不抢。
(2)请学生看一看,小人书属于哪一类,看一看书的扉页和版权页,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这本书是哪一年出的,作者是谁,价钱是多少)。
(3)请学生默读自己选好的小人书,并思考,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否喜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准备介绍给其他同学。
教师在学生读书时,根据他们手中小人书的种类进行板书,如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电影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图书各类的名称。
(4)小组汇报。简要介绍自己阅读的小人书,讲一讲自己的读书体会。 (5)将小人书进行分类。
教师将图书各类卡片放到不同的桌子上,然后请学生将自己读过的小人书分类放置。教师提示学生:“你们从这个活动中想到了什么?”
(到图书馆看书,也需要先按分类查阅目录。家里的书多了,最好分类放置,以便于查找。) 三、全班讨论
1、对今天的体验活动有什么感想?这些“古老”的小人书和你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过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看小人书,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过去,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家里一般没有电视,电影也属于高档或比较稀罕的消费,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2、最好找到一两种家乡或和家乡历史有关的书,介绍给同学,并以书中的故事为例,告诉大家一些家乡过去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历史变迁。 四、总结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7页乐乐的话,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人书虽?小?,但是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 五、课后延伸
1、给家长讲一讲自己在课堂上看的是哪一本小人书,谁带来的,并问一问家长是否看过,是否喜欢。
2、向家长或成人了解他们童年时常玩的游戏,让他们谈一谈他们小时候与小人书的故事。 4、将小人书在教室里保留一段时间,以便于学生在课间阅读。
课题2.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验,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
2. 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中的快乐,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 3. 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 1.课前布置了解作业.
2.准备一些传统游戏玩时所需的用具,如:牛皮筋,沙包,滚铁环等. 3.按照小组数目印制传统游戏规则.
学生: 1.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一些传统游戏的玩法、规则. 2.准备好自己所玩游戏的用具. 3.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游戏.
2、小组讨论。 3、交流。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陋习的危害。(画宣传画、写标语、写倡议书等等。) 5、展示
附:新春佳节本是合家团圆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爸爸因为沉溺赌博结果弄得家破人亡。
邻居们都说妈妈的生命是因爸爸赌钱而断送的,我今生今世总忘不了1986年正月初四的那个夜里,爸在外打麻将已两天一夜没有归家。那天晚上,我和弟弟都熟睡了。凌晨4点多钟,我一觉醒来发现妈不在床上,以为妈出去找爸了。可当我点亮油灯,走到堂屋时便闻到一股农药味,定睛一看,可怜的妈妈躺在冰凉的东墙角一动不动,身旁有只“氧化乐果”农药瓶,妈妈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爸爸嗜赌成性,妈妈常苦劝爸不要再去赌了,可他不但不听,还常常卖家中粮食、鸡蛋和用猪钱做赌本,输了钱后就回家打骂妈妈,可怜的妈妈只有把泪水往肚里咽。记得她活着的时候,邻里大妈们常称赞妈妈是位勤劳俭朴的好媳妇。她结婚十几年,穿的那件棉袄还是从娘家带来的,棉胎板结了,冬天冷得直筛糠,也总舍不得添件新的。那年春节,爸把妈新年出人情、卖米、卖黄豆、卖3只老母鸡好不容易才凑足的200块钱,三天不到输个净光。眼见着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爸又好赌懒做,村组干部教育也不听,大约是妈妈凉透了心,她捧起家中剩余农药……
从那始起我们父子3人苦度日月,爸也常上妈的坟地痛哭。我家有三四亩承包田,原来是爸和妈一起耕作,可从妈离去后,家庭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爸爸一个人的肩上。为了帮爸爸干活,照顾年幼的弟弟,同时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只好在小学6年级被迫辍学回家。 往事不堪回头,如今正值春节和农闲季节,我含泪诉说赌钱的危害,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赌博,孕育着钱财两空;赌博,意味着家破人亡,我诚劝现在仍像我爸过去那样好赌的人,赶快收心,为了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心,请不要再赌了! 课题2.可亲可爱的家乡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热爱家乡,热爱勤劳智慧的家乡人
⑵关心家乡建设,萌发为家乡的明天而好好学习的情感 2、能力
⑴能够搜集、整理资料,有初步的调查研究能力 ⑵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能倾听 ⑶能与人合作与交流,学习民主地参与讨论 3、知识
⑴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的家乡的 ⑵了解家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和美好前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全班分四小组(按个人兴趣分组)分别进行采访调查研究。第一小组搜集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图片资料;第二小组采访城建局相关人士,搜集家乡不同时期的图片录像资料,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第三小组走访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创业故事;第四小组走访生产一线(建筑工地、学校、医院等),与父母对话,同时可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家居照片,制成采访录像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南苑小学的录象。请一位老房子在南小土地上的学生谈一谈当年这里的模样,并适当播放学生搜集到的这里的老照片。请个别学生谈一谈感受。 二、小组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调查表)
1、我们学校的变化真大啊,那让我们一起飞出学校,去外面看一看吧。
2、做游戏,猜一猜我们海宁有哪些美称?(一轮一轮猜,每一轮第一个说出的就先将收集到的展示交流)
⑴历史名人事迹及主要贡献,主要包括徐志摩、李善兰、王国维、金庸等。使用课件分别出示图像。
⑵城建局出示城市不同时期的图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⑶企业家放采访录像片
⑷普通的人民播放他们生产、工作的场面的录像片 3、按不同的小组谈采访的感受
⑴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和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 ⑵有了这些人,看,我们的家乡变成了怎样! 三、夸一夸家乡人
看了这些,听了这些,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指名说 三、为家乡画蓝图
1、家乡人真伟大啊!他们留给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那我们又该留给家乡什么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讲一讲,画一画家乡的明天。 2、学生画蓝图。
3、展示。 附调查表格: 采访对象职业年龄
我与海珠的发展我眼中的海珠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玩些什游戏?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简单介绍一下) 2. 老师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游戏.
3. 检查课前布置的了解作业: 请讲讲家长或成人们小时候爱玩的游戏,玩法及规则. 二. 阅读书本 1. 阅读思考:
①说说大人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 ②今天同学们玩的游戏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2. 小组讨论. 3. 汇报交流:
①过去的游戏是简单的——木棍、铁圈、玻璃弹子、沙子、橡皮筋……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在那“空旷”的年代,有的是大片的空间和泥土。 ②过去的游戏,大都是集体参与的。
③男孩的游戏雄赳赳气昂昂充满火药味,非要决出胜负不可:滚铁环、抽陀螺、斗鸡、撞拐子、骑马打仗、打弹子……
④女孩的游戏充满技巧:丢沙包、跳格子、跳皮筋、过河、翻绳、剪纸、斗斗飞…… ⑤男女不限:玩泥巴、吃野果子…… 三、体验活动
今天,请大家玩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游戏需要一定的规则,我们一起先来学习规则! ①简介规则.
②学生分组,商量选定游戏,选出负责人.
③分发游戏规则.
④游戏开始.(注意安全,活动场所自定,时间25分钟左右.) 四、整理小结
1、过去的游戏好玩吗?
2、向家长介绍自己今天在学校玩的游戏,问问他们是不是也这样一来玩? 3、把自己游戏中的体验及游戏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用日记记录下来. 五、课外延伸
1、去现在游戏的联系?
2、出新花样,对传统游戏进行改造,赋予传统游戏新的内容,使传统游戏有新的玩法。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上节课,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玩了一两种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大家玩的很开心.下面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二. 交流活动
1. 分小组交流.(注意不同于上节课,以利于交流广泛新鲜.) 2. 问题讨论:
①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相比,有那些特点? ②为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 ③哪些游戏我们现在不玩了,为什么?
④哪些游戏我们现在还在玩?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⑤你最喜欢的是哪些游戏,游戏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 3. 汇报. 三. 整理小结.
1. 游戏特点:多在室外进行;不需要专门的用具,不需花太多的钱;需要身体运动,像跑和跳;很
多游戏是要几个人一起玩,需要大家互相配合. 联系实际原因,那时的家庭居住面积小,室外活动空间大,兄弟姐妹多等.
2. 小结: 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但过去的很多游戏至今还吸引着我们,并给我们带来快乐.健康活泼的游戏会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欢乐,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多一些交流,会使我们从中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 四. 课堂作业
1. 完成书本40-41快乐的游戏体会. 2. 同桌读读上次写的日记,互相点评. 五. 课外延伸.
向其他班的同学介绍一两重好玩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体会快乐,增进友谊. 游戏规则资料 1. 教参79-81页. 2. 补充图片及资料.
1.、滚铁环热气腾腾的中午,滚铁圈的男孩子开始闹腾。铁圈在石板路上赛跑:旧石板,比麻子脸还坑洼;铁环爬过,总要轻轻跳起,要用钩子稳住。伙伴们边跑,边互相传授“秘诀”——快跑、快跑,跑得快,铁环就不会倒!男孩子穿着胶底鞋,在满是青苔的石头上跑来跑去,没有人会担心摔倒!
2、玩泥巴原料上来说,随处可见的黄泥巴自然等而下之,而须从农村池塘里,甚至河里挖出来的青泥才是上等原料。尤其是做枪,青泥做出来的实沉、结实、质地细密,据说放到火里烧能烧出玄铁的颜色,逼近真枪的手感,而黄泥做出来的,则质感疏松,掂在手里不仅没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粘手.平常玩的都是黄泥,从院子哪个角落里挖出来,用水一和,在水泥地上使劲摔打折腾,等水分蒸发,便可塑造成型。包子、花卷、油条、饺子是常见的题材,坦克、大炮、碉堡则是另一不可缺少的题材
3、打游击打游击的第一场激烈战斗往往发生在推选谁做坏蛋的时候,那个被千夫所指公认是坏蛋最佳人选的小伙伴,总也无法面对现实,总要脸红脖子粗地争辩一番,若一时语塞,
常常吼一声“我不跟你们玩了”,然后,委屈地掉头而去。此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扫兴之余,这群革命小战士只好对着远处的短墙、柴垛之类的虚拟目标发动进攻。或匍匐爬行,或急促小跑,不时隐藏于树后、水泥管里,这队人马虽然不会遇到阻击,但闪展腾挪一招一式却丝毫不会懈怠。二是,有人挺身而出,高喊一声:“咱们分伙打仗,开始点兵点将”。于是,孩子中孔武有力的两个人便进行“包袱、剪子、锤”,每次的赢家,就有权优先挑选“部将”,如此重复,直至双方各自拉起一支队伍
4、画丁老头一个丁老头,买了两鸡蛋,人家说三毛,他说是四毛……这些元素在他的笔下拼凑出来,就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虚拟人:丁老头
5、“贴大饼所有人围成大饼状,两人一组前后站立,游戏从两个人追逃开始。逃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贴”在一组人的前面,于是这个三人组最后的那个人就必须逃跑。如果还没“贴”上大饼就被逮到,就得反追别人……
课题3. 今非昔比的厨房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2 、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 2、农村学生可以在村子里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 3、教师整理、编辑一些关于厨房变迁的资料供教学使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的厨房。同学们对于自己家现
在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解了。你对你们家过去的厨房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厨房里有哪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各有什么用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一位老奶奶经历的三种不同的厨房。” 二、深化扩展,进一步了解厨房里各种设施的作用,深入了解过去的厨房。
1、你们想参观一下老奶奶家的厨房吗?现在我们跟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参观一下老奶奶小时候她家的厨房。 课件出示那时的厨房照片。 分组讨论:
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 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 为什么要拉风箱? 为什么要烧柴草?
3、课件出示老奶奶年轻时她家厨房的图片。 讨论:
人们怎么样使用炉子?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么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炉子做饭还有哪此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4、课件出示老奶奶家现在的厨房。欣赏并自由讨论。 三、紧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看看你们家的厨房里有什么?
2、学生多媒体上展示自己家厨房的照片(景观图、平面图),边展示边说。 3、讨论:你家的厨房有哪些便利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课外延伸:
1、进厨房帮助妈妈做一次饭。
2、向家长或其他人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 五、总结
“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请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简单的概括。
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 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本地(村、组)名称的来历或传说。
2、向自己的长辈了解自己家乡在古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在各方面做出过成绩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回到过去,见识了以前的厨房。今天,我们又要踏上这条寻访过去的道路,一起去了解一下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它的名称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2、我们生活的村的名称,小组的名称,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去问过了爷爷奶奶,你知道这些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吗? 指名少数几位同学回答。
3、家乡的名称,有的根据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是由于此地的著名人物而得名,还有的是来自于一些美丽的传说。了解了家乡名称的来历,对我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二、阅读讨论,汇报交流
(一)、了解家乡美丽的故事或传说
1、自由阅读书本第44~45页的照片和文字。 思考: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美丽的故事或传说? 2、组交流讨论。
评出一个大家熟悉的地名来历,小组成员一起补充完善,选出一名播报员。 3、指名向全班同学播报。
其余组的同学在听后,可以就不懂的地方要求这位同学解答。 4、集体评选出一名最佳播报员。 (二)、了解家乡的名人名事
1、除了地名外,家乡还有很多可以反映过去的历史事物,如古树古庙古井等,或者还有其他在古今历史上的名人,大到全世界知名,小到本村小有名气,都可以作为历史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长辈的口中或眼中,了解这些不能遗忘的历史。 2、小组整理课前要求调查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选出一名播报员。
3、讨论交流,评选第二轮最佳播报员。 三、讨论延伸
1、在这么多的名人名事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你会选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2、同样,这么多的文物古迹中,要你选出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文物,你又会选哪一样?(如果村里没有,可以拓展到海宁市这个范畴) 指名回答。 四、小结本课
我们的家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不是那么显赫,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块土地,记载着千百年的沧桑,而如今,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生力军,从小打下坚实的人格和知识基础,将来续写我们家乡的辉煌。 五、家庭作业
向自己的长辈汇报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家长再次回顾嘉锡拿过的历史。 课题2. 家乡水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
学生: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听长辈讲一讲过去是如何取水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1、学生阅读、欣赏书本46、47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
2、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水的变化情况,尤其说说取水方面的今昔变化。 3、全班交流。 二、议一议:
1、学生阅读、欣赏书本48页的文字和照片,边看边思考,如何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 2、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全班交流。 三、教师小结:
从我们了解的关于水的故事中,不难体会到家乡水的变化历史,认识到水对家乡人的重要。现在我们用水比过去方便了许多,饮用水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要时时考虑到水是可利用的有限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用水对每一个家乡人、对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情况。
2、知道由于许多人付出了劳动,才有了洁净的自来水,感受家乡人为争取洁净水源而付出的努力和成效。
3、了解并思考树木和绿草对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4、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教学准备:
教师:1、尽可能准备关于家乡生活用水的水资源及流程情况的录像、图片等资料。 2、搜集关于家乡自来水工程的照片或图片。
学生:请家长领着沿家乡河流走一走,实地了解一下家乡水的来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是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家乡人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在为争取足够的洁净用水而奋斗。过去我们的长辈为了得到宝贵的水,有的打井、挖渠,有的建水库积蓄泉水和雨水供人们生活使用。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如今我们的用水条件越来越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二、辨析、讨论:
1、请同学们阅读并欣赏书本49页文字和照片,观看反映家乡水源的录像资料。
2、通过观察,大家不难看出,自来水不论是来自水库,还是来自地下,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都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
3、结合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和录像以及你们的了解,想一想为了人们能够使用上自来水,有哪些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
4、自来水从积蓄水源到用户使用,经过很多道工序和很多人的辛勤劳动。人们在使用水的过程中,也会对清洁的自来水造成威胁。为此,大家通过共同努力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洁净的水资源。
5、阅读50-52的图文,分小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若发现有困难可以教师提供几个具体的问题供讨论、参考: 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过的水流到哪儿去了? 自来水为什么要铺设地下管线?
我们的家乡在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上有什么新成就,还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你对家乡自来水建设有什么好建议?
6、污水是怎样被处理的?结合51下图理解。 三、教师小结:
因此,我们更应尊重那些为了人们能够饮用到清洁的自来水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要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污水;要注意多种树、爱护树木,以保护水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们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 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 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按照班级的小组数目,准备小实验所需要的水槽、海绵、杯子等物品。 2.学生调查好有关家乡人们节约用水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还可以被人们再次利用,现在这种做法将普遍推广,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2.学生思考交流,鼓励学生寻求与节约用水有关的多种答案。
二、调查反馈。
1.教师按照小组数目,分组交流调查家乡人们节约用水的情况。 2.全班交流。 三、观察阅读讨论。
1.观察第53页的三张照片,理解新旧不同的用水方式,说一说差异在哪? 2.读一读虎子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用水。 3.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四、实验明理。
1.做到保护水源,就要多种树,爱护树木,它们两者有关系吗?做一做实验。 实验步骤:
(1)发给每组实验用具;(2)把水槽一端置于杯中;(3)用另一杯子盛水直接倒入水槽,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长时间;(4)将下面水杯倒空,并在水槽中间部位放置海绵;(5)将另一杯同量的水倒入水槽,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久。 2.讨论明理。
(1)组织学生讨论两种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海绵模拟的是草根和树根,它们在土壤中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因此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五、学习展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家乡水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知道了怎样保护水资源,请同学们自创几条关于用水的警句或提示语,做个节约水的小小宣传员,要写出自己特点的话。 2.分小组讨论书写。 3.交流评选优胜奖。 六、教师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体验活动给予肯定,希望学生把对家乡水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好小小宣传员,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
单元目标:
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要领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所得。
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难点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单元结构 家乡人的智慧
从家乡看祖国传统与进步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乡音乡情
家乡,我为你骄傲扎根在家乡的传统乡风乡俗 快乐的节日生活 远离陋习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追求文明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重点、难点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 (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调查广州六榕寺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调查方法 建造年代 当年建寺的目的 该建筑对广州的影响 3、学生提意见:
表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作什么修改? 五、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了解家乡名人、普通劳动者对家乡的贡献。 4、学会建立名人档案。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每个小组分别调查:
(1)一种体现家乡人智慧的生活用品(如皮革,窗帘,彩灯)写好调查报告。 (2)查阅一个家乡名人的详细资料,写一篇演讲稿。
(3)带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产品实物,摄影照片,采访录音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的家乡海宁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去了哪些地方?访问了哪些人?查阅了哪些资料?在调查中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上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家乡的生活用品。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在的努力。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1)、小组探究。
A、小组交流调查到的“体现家乡人智慧的产业”方面的材料。(小组交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展示出来。)
B、讨论以什么方式向全班汇报,汇报形式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出来。”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勤劳、智慧、创造这一主题上来。
如果有些学生带来了某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明用途,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一创造发明能否运用于现代生产中。 3、家乡的名人。
阅读教科书上第59页的课文,并引导: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的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灸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1)演讲比赛,通过演讲介绍家乡的名人。讲完一个名人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填写家乡的名人简历。(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讨论如何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4、谈感想。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课题2. 传统与进步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教师收集一些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看资料。(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
2、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有多少职工?年产量是多少?年创利税是多少?它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边说师边板书: 职工人数: 年产量: 年创利税: 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二、组织讨论:
1、刚才我们看了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这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实袜子是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很早就有了。出示旧的袜子的实物和袜厂的图片。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 如:剿丝、丝绸、制革……
2、阅读并欣赏教科书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了解传统的陶瓷生产和现代工业中的陶瓷生产。 3、分组讨论:
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以前家乡传统工业的生产状况和现代企业生产有哪些区别? 小组长在讨论时做好记录。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2、教师归纳板书:
以前:生产技术落后主要靠人力产量底 现在:生产技术先进主要靠机器产量高 四、写写感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传统”到“进步”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发展的过程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你写下来。 五、小结延伸。
现在企业的产量虽然提高了,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课后可以继续调查。 课题3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家乡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海宁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搜集家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2、学生:搜集祖国的文化遗产的有关图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不同家乡文化瑰宝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欣赏文化瑰宝,让学生初步体会其艺术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善良的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板书文化瑰宝)
2、你知道“文化瑰宝”吗?说一说。(理解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给后人的特别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欣赏文化瑰宝,感受艺术魅力。
1、阅读课文,用一句话赞赞图片上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上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板书来自不同家乡的) 2、交流
课前你找到了哪些文化遗产的图片?展示自己的图片,并向同学介绍介绍。合作学习,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人或几人合作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组上了解到的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3、观看广东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
4、畅谈感受。看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说一说。
5、同学们,我们广东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文化瑰宝?
6、说说广洲的文化瑰宝。 (三)试写简介
1、参照自己或同学搜集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试着写写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教师适当地进行个别辅导。 (四)家庭作业
把写好的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抄写整齐,并配上照片或图画。
资料一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1 乡音乡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起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 录象、录音资料。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音乡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与舞蹈:广东的粤剧,浙江的《采茶舞曲》、安徽的《凤阳花鼓》、苗族的《苗岭的早晨》、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江苏的《茉莉花》。
2、学生欣赏并说说对不同音乐的感受。
3、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美妙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教师出示唢呐、马头琴、二胡等部分民间乐器的图片,并适当加以介绍。
4、说说哪一段音乐是自己家乡的民歌,其他的又是哪些地方的? 5、欣赏不同地区的戏曲: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 二人转。
6、教师小结:民间音乐是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 7、能体现家乡的 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三、欣赏民间工艺品
1、由于每个地方的生活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手工艺品也是
各种各样的。学生说说家乡海宁的手工艺品并实物出示。
2、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工艺品。学生在实物
投影仪上展示各地工艺品,说出其名称、样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泥人、布贴画、麦秸画、刺绣、彝族香袋等)
3、教师出示根雕、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品的图片,简单介绍 其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
4、教师小结:这些民间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 四、制作手工艺品
1、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精致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2、仿照同学们介绍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喜爱的手工艺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欣赏、评价。教师分别授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巧手奖”等称号,以示鼓励。
五、总结
1、说说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教师小结
4、师生共唱〈〈同把希望开采〉〉
课题2 乡风乡俗 教学设想:
广东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风俗人情。通过说说家乡的风俗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审美的陶冶。学生能用自己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俗、人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如划龙舟、元宵迎灯会、唱粤剧等。 2、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 2.教师应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广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人情。
二、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1、分小组讨论交流,广东有哪些风俗习惯? 1、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
1、图片介绍家乡的粤戏,学生通过图片介绍粤戏特点、风格以及唱腔,有哪些剧目。另外组的学生补充介绍。
2、介绍龙舟节假日,说一说为什么形成这个风俗?请跟着家长去看过的同学说一说当时的场面。其他学生补充。
3、介绍元宵迎灯,图片出示迎灯场面。学生介绍家乡的灯文化,通过实物图片等介绍。 4、介绍花市、庙会,让学生说一说花市的情况及庙会、佛事等活动 三、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广东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学生上台讲并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四、出一期宣传家乡风俗、人情的宣传报 1、分小组整理资料 2、设计宣传小报 3优秀作品课外展示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 2.教师找一些有关节日的录像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说说过年趣事。 1.播放歌曲《新年好》,齐唱。
2.农历的新年就是春节。春节是家乡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我们把过春节叫过年。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3.说说过年趣事。
(1)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如,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购年货;旅游……) (2)说说你过年时最开心的一件事。 二.了解家乡其它的节日及生活习俗。
1.除了春节,我们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你能说说吗?(师板书: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观潮节……)
2.各小组选择一个节日,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生活习俗。
附端午节的生活习俗: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
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三.说说节日趣事。 1.交流过节趣事。
(1)小组交流。有照片的可带照片介绍。(如,中秋赏月,元宵节看灯,清明节踏青……) (2)全班交流。
2.观看录像:97年的元宵灯会。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
3.各种有趣的节日都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故事,它的传说。你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 附◇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社群中的重要民间节日。关于清明节有许多的传说,下面是清明节来源一则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耳,大臣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他坐在一破席子上叹惜道:“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他跑到静处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接过后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 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会走出来。
重耳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出来,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十分感动,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下令,今后,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第三年这一天,那棵
死柳忽然复活了,重耳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于是便有了清明节。 四、编辑制作。
同学们将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一本“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呢?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1.引导学生确定手册的结构。(如:封面、说明、目录、内容〈文字、图片〉……) 2.小组合作制作。 3.展示评比。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学会剪窗花的简单技法,让学生懂得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窗花里。 教学准备:
1、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活动。 2、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1、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节日及有趣的节日习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
⑴出示三张图片: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满族的端午节。 说一说,图片中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有的习俗活动?
(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是“娱乐”或“欢聚”的意思,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一般每年的七八月份,正当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祭祀敖包时举行,所以
也有“敖包那雅尔”之说。解放后那达慕大会才真正成为草原人民庆祝丰收的欢乐节日。取消了祭祀敖包的宗教迷信活动,增添了文艺体育表演、物资交流等新内容。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是傣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期间,还要赛龙舟、跳孔雀舞,到了夜晚,燃放五颜六色的烟花,大家围者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笑。
端午,满族过五月端午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祈福免灾。满族人讲究房檐上插艾草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眼,可以避免生疮、闹眼病。) ⑵播放三段录像:西藏的雪顿节、回族的古尔邦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 记清录像片段中主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哪个民族的? 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庆祝节日的习俗活动? 2、剪窗花。
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习俗活动,老师选了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大家一起体验一下吧! ⑴教师展示样例:说说窗花所蕴含的意义。 ⑵学习剪窗花的基本技法。
⑶学生动手设计、剪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⑷学生将剪好的窗花用水贴在教室两边的玻璃窗上。 ⑸说说自己所剪窗花的寓意,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 3、教师小结。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上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家庭作业:
1、请父母欣赏自己剪的窗花。
和父母一起动手再设计、剪窗花为节日增添快乐的气氛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题1 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休息时间,从各种媒体宣传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 2、自制录像,录音。
3、准备实验用的、酚酞、酒、水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一巫婆手舞足蹈一番后,念念有词,口中喷酒后,喷过的地方出现字迹,边上的群众磕头膜拜。)
2、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说。 二、做实验,揭穿把戏。
1、出示实验的器具,示范实验(用氢氧化钠在桌上写字,把酚酞溶解于酒中放于水壶中,然后把水壶中的液体喷洒在桌上,桌上就会显现刚才书写的字。) 2、你又有什么话想说? 3、交流。
4、师小结,揭示其中的奥秘。(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无色无味,但碰到酚酞后便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红色。) 三、说陋习,了解危害。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陋习,这些陋习会破坏社会的文明与健康,会导致经济损失,甚至犯罪,有的还会危及到生命。让我们来听一听江苏阜宁县吴滩镇女青年王丽的含泪诉说吧。 2、听录音。
3、听了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4、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呢?这些现象及行为又有哪些不良影响和危害?请同学们说一说。
⑴小组交流。(边说边出示课前搜集到的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 ⑵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结果。) 四、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1、这些陋习产生的危害可真不小,那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正在阅读:
第二章 掘进机械07-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发展中国家或地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07-28
环境教育工作总结03-13
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文件08-13
《统计学》练习题 - 图文04-04
群众路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02-11
黑建筑专用简历模板05-31
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课sayyes单元测试unit207-27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方法03-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河北
- 上册
- 品德
- 教案
- 年级
- 社会
- 2018
- 素质教育 - 预防卫生
- (超经典)小学作文知识点整合
- 会滚的汽车教案
- 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 浙江省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专篇(公共建筑)概要
- 质量协议书
- 06-11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17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十套
- 初等数论 文档
- 2017 - 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性之光练习岳麓版必修3
- 中西文化比较 笔记
- 实验4 计数器加译码器设计和基于LPM宏模块的计数器设计
- 诗歌鉴赏与文言翻译专题训练
-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7.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word教案
- 国际贸易专业文献综述
- 老艾周末将兑现裸奔承诺 股锋长期看空将推做空基金
-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
- 汽车轮胎的安装、更换及常识 - 图文
- 第03章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5454
-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