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沪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聪明的牧童1

更新时间:2023-11-02 2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聪明的牧童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本文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尊贵的国王,一个是身份低下的小牧童。国王为了难倒因为聪明而远近闻名的牧童,故意出了几个非常刁钻,叫常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而聪明的牧童依靠自己的智慧,出色地回答了国王底问题。课文分两个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概括写聪明的牧童,远近闻名。第二、三节为第二部分,具体写国王提出三个刁钻的问题,聪明的牧童出色地回答问题。国王从一开始的半心半疑到后来被牧童的过人机智所折服。小牧童尽管身份卑微却始终充满自信,落落大方,这些都可以给孩子以启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牧童回答的话,针对他的回答,学习提出问题,体会他回答的巧妙之处。

3.联系像牧童一样巧妙回答文中国王提出的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的意思。 教学媒体:演示文稿。 课前准备:

教师:幻灯片、录音、小黑板、生字卡。

学生:自学生字;理解“究竟、永恒”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提问、引入新课。

1.师:我们来做一个“智力大冲浪”的游戏。

老师这有三个有趣的问题(出示课文中国王提出的三个问题),谁来读?

(1)世界上的海洋中究竟有多少滴水? (2)那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 (3)“永恒”有多少秒钟? 2.理解句中的词义:

“究竟”可通过换词法理解。

“永恒”,你能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读了这三个问题,你有什么感受?

4.是啊,确实这三个问题无法正面回答,你们知道吗?这三个问题是一个国王出的,他为什么要出这三个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0课。 5.学生齐读课题。 6.出示第一节

理解“牧童”(即“放牛放养的孩子”。) 二、学习课文、回答问题。

1.可是这么难回答的问题,牧童能回答吗?他的回答国王满意吗?轻声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回答。

2.牧童的回答一定妙极了,究竟妙在哪里呢?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轻声读课文第二节,用“ ”划出国王的问题,用曲线划出牧童的回答。 同桌对读 、 指名读。

3.让我们来看第一次回答,牧童说:“国王殿下,请您……”大家想一想,国王听了牧童的回答会怎么想?出示说话练习:

听了牧童的回答,国王心想 。 4.总结出:转移法。

国王也为难了,就把问题推给了别人,这叫转移法。 5.还有哪一次也同样使用了转移法呢?

6.那么第三次回答牧童又使用了什么方法使国王听了连连点头,拍手称快呢?出示第三次回答。

7.请你说说你觉得牧童的回答巧妙在哪儿? 8.师总结出举一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b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