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原理重点(康复,临床必看)

更新时间:2024-06-19 22: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Motor contol

调节或者管理动作所必须机制的能力,直接研究动作的性质,以及动作是怎样控制。

2、运动受下述三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个体、任务、环境 个体是由认知、知觉、运动相互作用产生 任务是由活动、稳定、操作相互作用产生

环境是有常规因素和非常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

3、Factors Within the Individual that Constrain Movement

Movement and Action Movement and Perception Movement and Cognition

4、运动控制的理论:

反射理论、等级理论、运动程序理论、系统理论、动态动作理论、生态学理论

5、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区别

6、上运动神经原损伤

阳性症状: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 、阵挛(重复性牵张反射释放)、屈曲反射释放(病理反射) Babinski 征、粗大的协同运动模式(mass synergy patterns)

阴性症状:精细动作减少、肌肉无力 、运动缓慢 、 肌肉和肢体的选择性活动能力减弱 疼痛、 痉挛肌群的远期变化 :僵硬、挛缩、纤维化、肌肉萎缩

5、大脑皮质主要运动区

按照Brodmann分区,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为中央前回4、6区,此外还有8区、额上 回、扣带回,及额叶内侧面的运动补充区和补充前区。

6、大脑皮 质的主要运动区功能特点:交叉支配和倒置安排

7、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

8、大脑的反射

脊髓水平的反射 、脑桥、延脑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的反射、大脑水平的反射

9、脊髓水平的反射

牵张反射: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交互抑制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10、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叩击肌腱时由于快速牵拉肌而发生的牵张反射叫腱反射,以快肌的位相性收缩为主,又 称动态牵张反射。

11、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肌紧张是由于骨骼肌受重力作用,使肌肉受到持续而缓慢的牵拉、刺激肌梭而发生的牵 张反射,因此,它在抗重力肌比较明显,只要重力作用的牵引力量存在,反射性肌收缩将持续进行。 人体的抗重力肌在上肢主要是屈肌,在下肢主要是伸肌。

12、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是指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用力做随意的抗阻收缩时,引起的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其关节运动多为共同运动形式)。是失去上位中枢对运动的随意控制所释放的反应,是较为原始的异常的张力性反射

13、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指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它 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形式,它的启动可由意志支配,但其运动形式是固定的多关节同时运 动的模式,不能依主观意志支配单个关节的运动。因此,共同运动包括了随意性和不随 意性两个方面,其形成机制与脊髓的节间反射有关。

14、脑桥、延脑水平的反射 (1)紧张性颈反射(TNR)

①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颈部前屈,引发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展,颈部后伸,则引发双上肢伸展,双下肢屈曲。可在婴儿期和成人脑损伤时出现,如站立位低头可诱发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②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将头部转向一侧,则头转向侧上下肢伸展,背向侧上下肢屈曲,该反射称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其上肢和头部的朝向类似体育比赛中的“击剑”姿势。 (2)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指内耳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即仰卧位时全身伸肌紧张,俯卧位时四肢屈肌紧张。因此,为了防止诱发和强化脑卒中患者的下肢伸肌痉挛,在脑卒中早期,摆放患者体位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仰卧位。 (3) 阳性支持反射

是足趾的末端及其内侧,拇趾、小趾的皮肤等部位受到刺激时所引发下肢抗重力肌的强直性收缩。刺激足跖部皮肤及牵拉骨间肌可引起该种反应。脑瘫、偏瘫患者常可见阳性支持反应,表现为下肢伸肌群活跃。 (4) 抓握反射

15、中脑水平的反射 静力反射

①迷路翻正反射 ②颈翻正反射③躯干翻正反射 静力-动力反射

①保持运动中身体的平衡和矫正身体位置的反射 ②头和眼的旋转反射

16、大脑水平的反射 视觉翻正反应 平衡反应

①降落伞反应 人在垂直位置后急剧下落,则四肢外展、伸展、足趾展开,呈现与地面扩大接触的准备状态,将该反应称为降落伞反应。 ②防御反应

指在水平方向急速运动时产生的平衡反应。如站立时,突然将身体向后推,则踝关节、足趾背屈,上肢向前上方举起。 ③倾斜反应

让被试者在支持面上取某种姿势,当改变支持面的倾斜角度时而诱发出躯体的姿势反应称为倾斜反应。乘船或汽车急转弯时可以诱发该反应。

17、运动控制的调节

随意运动:主要由锥体束来支配

不随意运动:主要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来调节 姿势控制(postural control):是指控制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以达到稳定性和和方向性的双重目的。 调节机制: 随意运动包括运动感觉和运动调节机制,是学习和记忆的结果。当初始一个随意动作时,运动者需要判断最初的运动目标和自体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决定动作方式、时间及速度,随后进入动作临界状态。每次运动时,边确认动作执行如何,边完成整个运动。

18、步态周期(gait cycle) :

行走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始于一侧足跟与地的接触止于同侧足跟再次着地。 站立与摆动阶段的分期

支撑阶段 :足跟触地、足平放、中期支撑 、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摆动阶段 :早期摆动 、中期摆动 、末期摆动

19、骨盆在矢状面的运动 向前、后倾斜的范围是很小的(大约为2°~ 4°)

髋关节在矢状面的运动正常行走时,髋关节大约需要30°的前屈和10°的后伸 膝关节在矢状面的运动当足跟触地时,膝关节大约屈曲5

20、基底神经节运动系统一部分

? 主要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 ? 位置:端脑皮质下髓质内

? 功能: 兴奋性或抑制性影响运动系统 传入性传导束:

苍白球:接受来自纹状体的传入纤维

黑质、红核、底丘脑核: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 传出性传导束:

纹状体——苍白球内侧和外侧部、黑质的致密部和网状部 苍白球——丘脑 大脑皮层 21、基底节的功能

参与许多运动过程和情感表达,感觉与运动冲动的整合,认知过程 典型缺失:运动减少(运动机能减退综合征)

运动过多(运动机能亢进综合征及舞蹈病- 投掷综合征) 肌张力改变(张力障碍症状)

22、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 syndrome)

? 运动不能:渐进性运动减少、行走时手臂连带运动、表情淡漠、典型的前屈姿势,少数病人“凝 冻肩”静、止性震颤

23、丘脑损伤: 腹侧运动受损; 腹后外侧:躯体感觉受损、疼痛。

下丘脑损伤内分泌紊乱

基底神经节损伤:内囊损伤—运动、感觉障碍、椎体外系征

意识障碍、情感障碍、运动障碍、觉醒障碍、记忆力障碍、行为能力障碍(豆状损伤)、 尾状核损伤(淡漠)

24、大脑皮层损伤的临床表现

初级视觉皮层、视觉失认、样貌失认、失读症、失语症、言语失用症、构音障碍 ? 认知障碍(记忆、计算、逻辑、判断、韵律等)、 知觉障碍、感觉障碍、听觉障碍 ? 非口头沟通障碍、失读症、倾斜综合征、情感障碍、偏盲、行为障碍

25、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

意识丧失、持续注意障碍(ADHD多动症/ADD注意缺陷):与胼胝体前部,小脑减少有关、癫痫、痴呆、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三染色体缺乏)、创伤性脑损伤、中风、肿瘤、心理功能紊乱(精神障碍躯体化表现)、精神分裂症

26、大脑功能评估:认知量表、运动量表、精神量表、心理量表、昏迷量表

27、下颈髓节段较相应的颈椎高1节椎骨 上中段胸髓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

下胸髓则高出3节椎骨、腰髓位于第10~12胸椎水平 骶髓位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

28、脊髓被膜:硬脊膜(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蛛网膜(硬膜下腔)----软脊膜(硬脊膜 外腔—— 静脉丛和脂肪)(由外到内)

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沟裂:前正中裂1个、后正中沟1个 、左右前外侧沟 前根 左右右后外侧沟 后根

29、前角:前角细胞 下运动神经元

后角:后角细胞 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传导

30、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表现

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病变同侧深感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病变对侧较损害节段低2-3节段的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30、脊髓休克特点

在急性脊髓炎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损伤平面以下呈驰缓性瘫:表现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不能引出和尿潴留等。一般持续3-4周,以后逐渐转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及放射性排尿。

32、Horner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裂狭小。眼球内陷。患侧额部无汗。

33、脊髓损伤临床表现 1.高颈段

(1)C1~4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

(2)C3~5损害 两侧膈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 2.颈膨大

(1)C5~T2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 C8~T1损害

Horner征,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无汗。 3.胸髓(T3-12)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尿便障碍 胸段体表标志:T4- 乳头,T6- 剑突,T8- 肋缘、T10-脐,T12-腹股沟

Beevor 征: T10病变所致,下半部腹直肌无力,上半部腹直肌肌力正常,表现为仰卧用力抬头时脐孔被上半部腹直肌牵拉而向上移动。 腹壁反射的反射中枢(消失有助定位):上 T7~8 中 T9~10 下 T11~12 4.腰膨大(L1-S2)

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 、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尿便障碍 L2~4病变 膝反射消失 S1~2病变 跟腱反射消失 S1~3病变 阳痿

5.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无瘫痪、鞍区感觉障碍(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丧失,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真性尿失禁(因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 6.马尾(L 2~Co1)

与圆锥病变相似但不对称,鞍区感觉障碍,尿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根性神经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或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34、 急性脊髓炎

定义: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的一种脊髓炎,累及脊髓一个或邻近几个节段。

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在脊髓症状出现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疫苗接种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反应。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b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