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选资料
更新时间:2023-12-13 19: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史学史部总序
史学的原则是:史书要简要,史事要详细。不要比《春秋》简要,也不要比《左传》详细。《鲁春秋》详细记载了事情的全过程(注:具,全部,一五一十地)。圣人查看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了是非曲直,然后用极简要的评价下结论(注:这种“褒贬”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就是撰写历史著作可以供人研究(资,供给)。左丘明用“传”解释《春秋》,后世的人根据“传”了解事情的原原本本,明白了是非曲直,然后能理解那种极简要的评价,这就是阅读历史著作可以供人思考。
假如没有具体历史事实,即便是圣人也不能写出《春秋》;假如不知道具体历史事实,虽然让圣人去阅读《春秋》,也不明白评价的依据(苟,表假设,假如。其,代词,代指前面提到的内容。以,介词,用。所以,……的原因)。儒生们喜欢说大话,动不动就说:“不通过传文直接推解经文”。这种说法一定讲不通;有的人能自圆其说,一定是暗自诵习传文,却谎称舍弃了传文(此其,复指用法,共同指代前面提到的事情。或,代词,有的人。私,暗地。诸,之于。云尔,语气词)
提出理想史书的写作原则,论述《春秋》、《左传》的史学价值,强调史实的重要性。 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被世人誉为最好的史书,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先写“长编”,后作《资治通鉴考异》的过程。高似孙所著《纬略》收录了司马光的《与宋敏求书》,《与宋敏求书》说:“我(指司马光)在洛阳呆了八年,才完成晋、宋、齐、梁、陈、隋六朝的内容。唐代的内容尤其多,根据时间先后顺序编写未定稿,每卷长四丈,算来不少于六、七百卷”。又写道:“我写《资治通鉴》,一个事件综合了三、四本史书的内容写成,引用的各类著作,一共有二百二十二种。”(计,计算。杂史诸书,指正史外的各类著作。凡,一共,总计)
李焘所作《巽岩集》也记载:“张新甫在洛阳看见《资治通鉴》的草稿装满了整整两间屋子”(张新甫,不知何人,待考)现在看《资治通鉴》,像淖方成所说“祸水”的话,来源于《飞燕外传》;张彖“冰山”的话,来源于《开元天宝遗事》。所以,《资治通鉴》取材连小说也不舍弃(如,像。并,并行。之,代词)。于是可见,自古以来的史学著作在正史之外广泛取材,分门别类,这种做法一定是有道理的(然则,这样……那么。故,道理,原因)。 以《资治通鉴》为典范,论证优秀史书应该广泛取材。
现在从总体上概括各类史书,可分为十五类:第一是正史,是所有史书的大纲;第二是编年体史书,第三是纪事本末体史书,第四是别史,第五是杂史,第六是诏令奏议,第七是传记,第八是史抄,第九是载记,以上都脱胎于本纪和列传;第十是月令,第十一是地理类史书,第十二是职官类史书,第十三是政书,第十四是目录,这些类别都脱胎于各类志;第十五类是史评,脱胎于论赞。原来有谱牒,但唐代以后,谱学几乎绝迹(然,表示转折,但是。殆,几乎)。 皇族谱牒既不对外公布,各种家谱也不上报给官方,谱牒只是空留名目,因此把它删除(徒,空。从,根据,后面省略宾语)。 本段大意
论证《四库全书》对史籍分类的依据:以纪传体为中心
考察私人所撰文章、著作,宋、明两代数量最多(惟,语气词)。因为宋人与明人都热衷于议论,议论不和就产生派别,派别进而形成朋党,一旦有朋党,恩怨就结成了(盖,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恩怨结成后,得志者在朝廷上排挤对立者,失意者凭借写文章来攻击仇家(既,副词,已经)。这当中黑白对错,很是眩惑视听(其,代词。亦,语气词。颇,很,十分)。
可是,尽管书中真伪莫辨,将各种记载放在一块核实,一定可以得到真相。即使书中有不
实的内容,把各种材料综合起来考察,也一定能掌握实情(虽,即使,纵然,尽管,表假设。疑狱、虚词,合、参,证、说,质、核都是同义词。情,真实情况)。张师棣所写《南迁录》内容虚妄,同时代的史书并没有记载相关事实(邻国之事,指代金史记载的内容。质,事实)。赵与时的著作《宾退录》用金朝官制作证据来证实了《南迁录》的错误。 《碧云騢》攻讦文彦博、范仲淹等人。晁公武认为确实是梅尧臣所写,王銍相信是魏泰的著作,邵博又再次证实梅尧臣为作者,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焘最后相互参证作出定论,于是到今天都没有不同意见(遂,于是)。这就是考证必须要详细的一个证明(验,证明)。既然如此,那么在各种史书当中,除去本身鄙陋背理,明显没有可取之处的而外,凡是能对正史有所益补的,全部都应该保留下来(裨,弥补。固,因此。均,全部)。 指出详细考证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私家记载失实;并提出正史外的著作具有参考价值。
1、第8页第1段“殆”
(1)形容词,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2)副词,大概、也许、恐怕。“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
葛亮传》) (3)副词,几乎。“然自唐以后,谱学殆绝。”(本课) 2、第8页第2段“结”
(1)动词,打结。“上古结绳而治。”(《易·系辞下》)作为名词,结子。 (2)动词,结下、缔结、结交。“朋党立则恩怨结。”(本课)“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汉书·张骞传》)“交结诸郡生徒”(《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外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3、第8页第2段“狱”
(1)名词,官司,案件。“然虽有疑狱,合众证而质之,必得其情。”(疑狱即疑案,此指疑惑之处,真假难辨)(本课)“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史记·平准书》)
(2)名词又可指“狱吏”,即处理诉讼的官吏。“俱宗室外家,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名词,监狱、牢房。“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狱中。”(《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4、第8页第2段“情” (1)名词,感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名词,情理。“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汉书·食货志上》)名词,实情。“合众证而质之,必得其情。”(本课)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临川先生文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副词,果真、的确。“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也。”(《墨子·非攻》) 5、第8页第2段“真”
(1)形容词,真实的、真正的。“战国纵横,真伪莫辨。”(《隋书·经籍志序》) (2)副词,真正、确实。“晁公武以为真出梅尧臣。”(本课)“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秦始皇本纪
?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注:秦庄襄王为战国时的秦国国君,秦昭王之孙,秦孝
文王之子。原名异人,一称子异,后为秦孝文王宠姬华阳夫人的继嗣。因华阳夫人为楚人,故改名子楚)。秦庄襄王在赵国做质子,遇见吕不韦的妾,喜欢上了她,吕不韦将她许配给秦庄襄王,后来生下了秦始皇。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
前259年)正月出生在赵国邯郸。秦始皇出生后,以“政”为名,以赵为氏。 ? 姬姓为贵盛之族,故后世以为妇人美称,周以后称美为姬。
? 十三岁的时候,秦庄襄王死去,秦始皇于是被立为秦国国君。这时秦国已经吞并了
巴、蜀、汉中(注:巴即战国时期巴国,辖境大致包括今四川东部、重庆市,以及四川东南、贵州东北部分地区;蜀指战国蜀国,辖境大致在今四川西部及陕西西南
部分地区;汉中即秦国所置汉中郡,辖境大致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及湖北西北的部分地区), ? 夺取了宛,占领了郢,设置了南郡(注:越,夺取。宛yuān,原为韩邑,今河南南阳市。有,占领。郢yǐng,战国时楚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南郡,秦昭王二十九
年即公元前278年置。初治郢,后迁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县,辖境大约为今湖北武汉市以西,监利县以北,重庆巫山县以东,湖北襄樊市以南地区);
? 北面吞并了上郡以东的地区,设置了河东郡、太原郡及上党郡(注:上郡,战国魏
文侯初置,后属秦。秦昭王三年即公元前304年复置,治肤施,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南,辖境扩大,大致包括今陕西黄陵县及宜川县以北,内蒙伊金霍洛旗与乌审旗以东,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准噶gā尔旗以南地区。河东郡,战国魏初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即今山西夏县西北,辖境大致在今山西沁河以西,霍山以南地区。 ? 太原郡,秦郡,秦庄襄王四年即公元前246年置,治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辖境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上党郡,韩初置,后赵亦置,变动不常;秦昭王、庄襄王时皆曾攻占韩上党,至秦王政十一年即公元前236
年攻赵上党,始合两国上党郡为一,治长子即今山西长zhǎng子县西,辖境约为今山西沁河以东,榆社县及和顺县以南地区); ? 东边扩张到荥阳,灭掉二周,设置三川郡(注:荥xíng阳,秦县名,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东北。而“荥”字用在雅安市荥yíng经县时读音不同。二周,指战国时期周考王分封的小诸侯国西周及后来复由此西周分裂出来的小国东周。西周都河南,即今河南洛阳市西;东周都巩,即今河南郑州巩义市西南。二周分别于公元前256年及249年被秦所灭。
? 三川郡,战国韩国初置,秦庄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为秦吞并,治洛阳即今河南
洛阳市东,辖境大致包括今河南黄河以南,中牟县以西,北汝河上游及灵宝市以东地区,因境内有伊水、洛水、黄河而得名)。吕不韦被任命为国相,享有十万封户,被封为文信侯(注:古时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叫“封”,后来国君按照臣僚功劳大小赏赐土地,叫“封地”。封地大小多以封地上缴纳赋税的户数计算,但往往是虚封,实际享有的户数常常少于名义上的户数。“十万户”表明吕的分封规格极高)。 ? 吕不韦私下招募门客和游士,打算凭借他们争霸天下(注:门客是春秋战国时期依附于诸侯、权贵的各类人才,这些人往往有一技之长,大多出身于士。士是春秋战
国时期知识阶层的统称,其来源广泛,既有没落贵族,也有平民子弟。他们文化素养高,往往有特定技能,诸侯、权贵对士很倚重,必须靠他们来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维持及扩充自己的势力。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战国四君子养士。
? 士有人身自由,又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为了获得发展机会不惜四处奔走,有很
大的流动性,所以士往往被称为“游士”。此处“宾客”和“游士”为同义语)。李斯担任
吕不韦的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人担任将军(注:李斯,秦大臣,战国末楚国上蔡即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入秦为吕不韦舍人。
? 佐秦王政统一天下,长期为廷尉,主管全国司法事务。秦王朝建立后,出任丞相,
秦始皇死后为赵高所杀。李斯是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蒙骜事秦昭王、庄
襄王、秦王政,屡立战功。王齮与蒙骜同为名将。麃为古地名,即今陕西延安市洛川县东南)。秦王政即位时年龄尚幼,就把国政托付给大臣决断。
? 此段讲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即位前秦国的国内外形势(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吕不
韦实力强大并有不轨之心)及秦始皇开始亲政。 ? 秦王政八年(注: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嫪毐被赐予山阳地方,任
由居住。嫪毐的居所、车马、服饰、园林、打猎都不被限制规格,由他自己作主(注:
苑囿,古代帝王贵族养禽兽之地,兼有园林、动物园、狩猎场的功能)。所有政事赵太后都让嫪毐决断,又在太原郡汾水以西的地方建立毐国(注:更gēng,改变)。 ? 秦王政九年(注:公元前238年),天上出现彗星,有时横贯整个天空。秦国攻下
魏邑垣、蒲阳。四月,秦王政在雍住宿。己酉日,秦王政举行冠礼仪式(注:此处冠礼准确讲当为“变礼”,即不在20岁生辰日举行之冠礼。“变”为“变通”之意)。长信侯嫪毐发动叛乱,他盗用秦王政的玉玺及赵太后的玺印,调动都城的卫戍部队、皇宫的卫队、骑兵以及少数民族首领武装和自己的门客,打算进攻雍的蕲年宫(注:
县,古称帝王所居之地,即王畿。舍人此泛称门客)。 ? 秦王政知道消息以后,命令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兵攻打嫪毐(注:昌平君本为楚公子,相于秦。后迁居郢。项燕反秦,立为荆王)。双方在咸阳展开决战,嫪毐一方被打
败,有几百人被斩首,立有斩首之功者都授予爵位,参加战斗的宦官,也统统加升一级爵位(注:秦国重视奖励军功。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按军功奖励的二十等爵制度,每一等爵位对应一定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商鞅变法所颁新法规定,在战场上杀敌一人并取首级者,国家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基九亩)。秦王政向全国发布号令:生擒嫪毐者,可获赏钱百万;杀死嫪毐者,可获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被擒获。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处以极刑,先被车裂,再被枭首示众,二十人又被灭族。罪行轻的舍人,被罚以鬼薪的徒刑。有四千多户被褫夺爵位,迁到巴蜀之地的房陵县。这个月(注:四月)天寒地冻,有人因此被冻死在路途。
? 这一年秦将杨端和奉令攻打魏邑衍氏。彗星又先后在西方及北方的天空出现,从北
斗星往南运行,持续出现了八十天。秦王政十年(注:公元前237年),相国吕不
韦因为牵涉嫪毐的罪行被免官。同年,桓齮被任命为将军。同年,齐国、赵国派遣使者前来(注:置酒,设宴款待来使)。齐国使者茅焦劝说秦王政:“秦国正力图统一天下,而大王让生母迁居雍地,恐怕诸侯听说以后会因此疏远秦国。”
? 秦王政接受建议,把赵太后从雍迎接到咸阳,居住在原来的甘泉宫(注:嫪毐之乱
被平息后,嬴政把生母赵太后软禁在雍,以示惩戒。茅焦用“迁”是委婉的说法。“倍”通“背”,疏远、疏离)。
? 此段讲秦始皇独立掌权初期成功平息嫪毐发动的叛乱,接着清理惩罚嫪毐余党,后
来又罢免吕不韦。总之,秦始皇成功化解了一次巨大的统治危机。秦始皇还接受建议,迎回生母赵太后。此期间秦国对外战争继续保持胜利态势,天空出现彗星。 ? 秦国全面清理客卿的名单,驱逐客籍官员(注:秦国曾实行客卿制度,大量吸纳六
国游士到秦国做官,被委任为高级官员的六国游士称为客卿。客卿制度促进了秦国的富强。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来,打算通过修筑水渠消耗秦国国力,以牵制秦国,减小韩国的压力。但郑国的计划暴露了,秦国大臣趁机以游士各为其国为理由,劝说秦王政赶走所有游士。秦王政于是驱逐游士,李斯亦在被清退之列)。 ? 李斯上书劝止秦王赶逐游士,秦王于是接受建议,停止驱逐各国游士(注:李斯在上书中以史实论证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外国人才的贡献,建议秦王使用人才应该像秦国使用外国资源那样,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李斯借机劝说秦王政先攻取韩国,
以此给其他国家造成压力,秦王政命令李斯攻取韩国(注:“恐”为使动用法) ? 韩王获悉后深感忧虑,就与韩非商量用计削弱秦国(注:后来韩非亲自入秦,秦王
政采纳李斯计谋,扣留韩非,韩非最后死在秦国。李斯本来与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口吃,不善言谈,但长于著书。李斯自以为才能不及韩非。韩非的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看了非常赞赏,说只要能见到韩非,与他交流,就死而
无憾。后来韩国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派韩非使秦,李斯劝秦王政杀掉韩非,以除后患。秦王政于是把韩非关到监狱里,李斯打算用毒药让韩非自杀。韩非想见秦王,但不能如愿;而等到秦王政反悔,想赦免韩非,韩非已被李斯害死在狱中)。
? 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对秦王政说:“秦国强大,和秦国相比较,诸侯各国就好像是
秦国的郡县一样。我只是担心六国合纵,出其不意地攻打秦国(注:“从”通“纵”)。晋智伯、吴夫差、齐湣王都因掉以轻心而失败。希望陛下不要吝惜财物,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贵,扰乱六国国政,不过失去区区三十万金,六国就可以被消灭。”(注:赂,动词,赠人财物。亡,动词,失去) ? 臣但恐諸侯合從
? [從]通纵。從横,也写作纵横。合从,就是与南北诸侯联合抗秦的一种策略。 ? 从,從的区别。
? 从,從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字之声符多用此字。如:“笙,十三簧,象凤之身
也。从竹生声。”
? 從有多个读音。●最普通者读cóng(虫),本意是跟随,追随。引伸为听从,归顺,
参与其事,自、由。●读为zòng(音纵)时,1、古代用以称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
如“从兄弟”。2、随从者为从。古代有仆从。今亦读cóng。非主谋者犯罪者,如“协从者不问”。3、次,副。如古官品有正从,有九品,有从九品。4、放纵。通纵。如《礼记·曲礼》“欲不可从”。●zōng音宗,蹤迹之蹤(踪)。直,南北曰从,东西曰横。如本篇之合从。●sǒng音耸,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后造出一怂字代替从的这一意思
? 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 ? 智伯,春秋后期晋国诸卿中最强者,他立晋哀公,独擅国政,欺凌赵无卹,终于韩、
魏、赵三家联合将其消灭。夫差,春秋后期吴王,曾打败越国,在黄池(今河南封
丘)与鲁、晋等诸侯会盟。但终于被越王句践所灭。湣王,为战国齐君主,前300-前284在位时,齐曾强大一时,与秦昭王互称东、西帝。但因其灭宋,引起秦与诸侯联合大败齐师,燕昭王又任用乐毅攻下齐之七十余城,湣王逃至莒(jǔ),后为楚将淖齿所杀。三人皆以强而骄,骄而致败
? 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的建议,对他行平等之礼,给他提供和自己一样规格的衣物、饮
食。尉缭对人说:“秦王鼻子像野蜂,眼睛凹陷,胸部像鸷鸟一样突起,说话声音
像豺狼。他冷酷无情,心同虎狼,穷困不得志时可以低三下四,而一朝得势,就会大肆迫害别人。我只是一介平民,然而他见到我却自甘谦逊。假如秦王统一天下,天下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不能在此久留。”(注:“挚”通“鸷”,猛禽。膺,胸。居约,穷困不得志。虏,奴隶。游,相处。 ? 于是悄悄逃走(亡,悄悄逃跑)。秦王政发现后,苦苦挽留,任命尉缭为尉,重用尉缭(固,坚决。卒,终于)。李斯也被秦王视为心腹,加以重用。
? 此段讲李斯成功阻止秦王政驱逐客卿,并逐渐被秦王重用。大梁人尉缭前往秦国劝
说秦王政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贵,扰乱六国国政,以破解六国合纵阴谋。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的意见,对尉缭非常礼遇。而尉缭却认为秦王政外形怪异,为人冷酷无情,能屈能伸,不愿再继续效力,打算逃走。但秦王政发现后苦苦挽留,并重用尉缭。
? 秦王政二十六年(注:即公元前221年。此仍承上用秦王政纪年,若依后世纪年法,
则此年当为秦始皇元年。以下纪年可顺推),秦刚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和御史大
夫(注:据下文,此指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绾生平不详,劫在秦将亡时被下狱而自杀。此“御史”为“御史大夫”之简称。秦以御史大夫掌监察与司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地位仅次于丞相)说:往日韩王献出土地,送上玉玺,请求臣服,不久却背盟,与赵、魏一块反叛,所以出兵讨伐,俘虏了韩王(注:韩王指韩王安,战国韩国末代国君,秦灭韩在公元前230年。诛,讨伐)。我以为六国国君是友善的,希望战争可以停止(注:善,友善。庶几,表希望。兵革,代指战争)。
? 赵国派李牧前来结盟,所以我归还了赵国留在秦的质子。赵国却很快背盟,在太原
郡反叛,所以起兵讨伐,俘虏了赵王(注:赵王指赵幽穆王迁,战国赵国末代国君。秦灭赵后被流放死。李牧长期驻守赵国边境,曾打败东胡、林胡、匈奴等。公元前233年秦赵结盟,但李牧很快率军反攻秦,打败秦军,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后赵王迁中秦反间计,李牧被杀。相本义为国相,此指参加结盟的赵王使者)。 ? 赵国公子嘉又自立为代王,所以秦发兵消灭了公子嘉(注:公子嘉为赵王迁异母兄。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都邯郸,公子嘉奔代,即今河北蔚yù县,称代王。公元前
222年,秦灭代,置代郡)。魏王最初与秦约定,请求向秦投降,但魏很快又与韩、赵合谋攻伐秦国,秦军官兵齐心协力,打败了魏军(注:魏王指魏王假,战国时魏国末代国君。公元前225年,秦军攻破魏都大梁后出降,被杀。兵吏,亦称“士吏”,反言之即“吏士”,犹今言“官兵”)。 ? 楚王主动将青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但很快就背盟,进攻秦国的南郡,所以我们发兵讨伐,捕获了楚王,平定了楚地(注:荆王指楚王负刍,战国楚国末代国君。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时被俘。秦人避子楚讳,称楚为荆)。燕王昏庸无能,太子丹秘密派遣荆轲为刺客,秦军所向披靡,灭掉了燕国(注:燕王指燕王喜,战国时燕国末代国君。初为秦军所败,徙居辽东即今辽宁辽阳市。公元前222年,秦破辽东,被俘。荆轲刺秦王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 ? 齐王采纳后胜的诡计,断绝与秦的外交关系,想破坏安定团结,秦大军一路凯歌高奏,俘虏了齐王,平定了齐地(注:齐王,指齐王建,战国时齐国末代国君。公元
前221年,秦灭齐后被迁于共,即今河南辉县。后胜为齐王建国相,因多次接受秦国贿赂,说服齐王向秦朝贡;等到秦国攻齐,又劝齐国投降。齐国最终仓促发兵防守西部边界,但无济于事。“绝秦使,欲为乱”是秦王政的藉口)。 ? 我凭借自己的微薄力量,依靠先祖的神灵庇佑,发兵平定了战乱,六国君主纷纷受到应有的惩罚,天下得到统一(注:宗庙,祭祀祖先之场所。在古人观念中,祖先
死后成为神灵,子孙祭祀祖先可得其庇佑)。现在不改变称呼,就配不上伟大的功绩,流芳后世,大家讨论一下对我的称号(注:更,改变。称chèn,相称,配得上。其,表示祈使的语气词,此表命令)。”
?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说:“从前五帝有千里王畿,王畿之外的
藩属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五帝无可奈何(注:朝,朝见;否,不朝见)。现在陛下您发动代表正义的大军,讨伐残暴的敌人,统一了天下,海内之地全部属于大秦,天下号令皆由大王您一人所出,这是古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五帝也没有此般功业。
? 注:郡县,为战国时期包括秦国在内的一些诸侯国所设置的两级行政管理体制。郡
一般设在边地,主要作用是军事攻防;县的设置比郡普遍,一般有城市的地方均设有县。此郡县制下郡与县是平行关系,而秦统一后所设郡县制下,郡县是统属关系,郡下设县。
? 我们与博士商议后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泰皇最为尊贵。’我们万分冒
昧地奉上尊号,大王称‘泰皇’,泰皇对臣下发话裁决成文的称‘制’,以泰皇名义发布的法律、文告称‘诏’,泰皇自称‘朕’。”秦王政说:“去掉‘泰’,保留‘皇’,加上古代五帝‘帝’的称呼,称为‘皇帝’。其他准奏(注:著同“着”,加,此指保留)。”发布的制称:“照此执行。”将秦庄襄王追加尊奉为太上皇。“制”和“製”字的不同 ? 制:制作;控制;成法、准则;帝王重大命令等义项。 ? 製:剪裁;製造器物;製写著述;式样;衣料的计量单位,指一幅布帛的长度;通“致”,意态之义。 ? 著
? 有两个读音,
? 一为zhù,1,显露;2,写书、写文章。二为zhuó,1,附着,加……于上;2,穿(后
起之义),即与“着”同音同义。
? 发布的制称:“我听说古代王者只有尊号,没有谥号,西周时王者既有尊号,死后又根据在世时的德行加以谥号(注:上古、太古均指古代,即西周以前的时代。毋
通“无”)。这样一来,儿子评价父亲,臣下评价君王,很不妥当,我不赞同这种做法。从今往后,取消谥号。我首称‘始皇帝’,我的后代根据世代计算,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无穷尽。”
? 本段大意:此段讲秦始皇自以为一统天下,建立盖世奇功,要求臣下订出足以匹配
的尊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上“泰皇”尊号及“制”、“诏”的名
称。秦始皇将“泰皇”改为“皇帝”,同时取消了谥号制度、建立以世系计算的秦皇帝序列。
? 秦始皇推算五德循环的次序,认为周为火德,秦国取代周,秦国所附之德是周德所
不能克胜的水德。现在是水德的开始,就改岁首正月,把十月一日作为一年的开端,这天群臣到宫廷朝贺。各种服饰、旗帜和符节都采用黑色(注:衣服,服饰。节,使者出使的凭证,此处还有“符”之意。符,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
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中剖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伪。传世秦兵符为铜虎符,老虎形状)。一切计量单位都以六为准(注:尚存远古计数三进位的痕迹),符和法冠都长六寸,车宽六尺,一步长六尺,皇帝车驾用六匹马。改黄河称德水,用来表示水德的开始。秦始皇为人强硬、果决、凶暴、城府颇深,用法律作为执政的依据,苛刻严酷,一点不讲仁慈、宽厚、温和、德义,以符合五德的定规(注:削通“峭”。数,规律)。因此实行严刑峻法,一直不放宽尺度。 ? 此段讲秦始皇以五德终始说为依据,确立秦为水德,以此确立秦的正朔,各种服饰、
旗帜和符节的颜色,记数单位,符和法冠的长度,车的宽度,步的长度,皇帝车驾
马匹数量,黄河的名称等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水德所代表的刑杀与秦始皇冷酷凶暴的个人特质相结合,确立了秦以法立国,实行严刑峻法的统治思想,对秦的命运产生了根本影响。
?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天下刚平定,燕、齐、楚等地距离遥远,不派遣宗王镇守,就
不好控制。我们请求分封诸皇子为王,恳请陛下恩准。”秦始皇让群臣讨论此建议,大臣们都认为分封皇子镇守的办法比较有利(注:便,有利)。 ? 唯独廷尉李斯反对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和同姓为诸侯王,但其后代和周王的关系疏远,相互敌对仇视,彼此进攻,连周天子也不能掌控局面。现在天
下因为陛下的神明英武而统一,设置了郡县。对皇子和功臣们只要拿国家的赋税供养,陛下再赐予丰厚的赏赐,就很容易驾驭。天下没有反叛出现,就是长治久安的好办法。分封诸侯根本没有什么好处。(注:后属,后代族属。周实行宗法制,王
族内部按大宗、小宗作等级分封,其始封诸侯关系尚亲近,愈后则愈疏远。无异意,无二心,此特指无诸侯反叛之事)” ? 陛下
? 蔡邕曰:“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立於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
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與之言,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
?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言:秦漢以来,於天子言陛下,於皇太子言殿下,將言麾下,使者言節下、轂下,二千石長史言閤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言称足下。仇讎 ? 互相仇視敵對。
? 仇字有三義,一爲同伴(仇侶)\\配偶(君子好逑,亦作仇qiú );二爲仇敵;三爲怨恨。 ? 讎之隹爲會意字,一種短尾巴的鳥。讎有四義,一爲應答、應驗;二爲售、賣出去
(酒讎數倍);三爲敵對、仇人;四爲讎校,校對,校刊。
? 秦始皇说:“正因为有诸侯王,天下才饱受战乱流离之苦。靠先祖神灵保佑,天下
刚刚太平,再次分封诸侯,就是培植军事势力,要想求得安宁,不是很难吗?李斯说得对(注:树兵,培植军事势力)。”
? 此段讲王绾等人为加强对燕、齐、楚等边远地区的控制,请求设置诸侯王镇守。秦始皇让群臣讨论此建议。唯独李斯一人提出反对意见。李斯举出历史事实说明分封 ? 诸侯王的办法非但无益,反而弱化了中央的力量,不利于统一国家的维持。李斯建
议不能废除郡县制,而用国家赋税和丰厚的赏赐笼络皇子和功臣,这样才能保证国
家长治久安。秦始皇持有与李斯相同的看法,作出废除分封制的决策(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注:秦王朝先后究竟设置了多少郡,除课本上所列36郡外,尚有40郡、42郡、46郡、48郡等不同说法。36郡可能是秦帝国较早时期的数字,随着秦疆域的不断拓展,郡也在不断增设,所以史书记载名目有出入,历来学者考证甚多,分歧无定说。持48郡说者有王国维《秦郡考》及谭其骧《秦郡新考》),每郡设置郡守、郡尉和郡监。
? 把老百姓改名叫“黔首”(注:除课本说法外,还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由于劳动人
民常在太阳下劳作,脸晒得很黑,故称。其二认为本是中原之人对古黔中地区居民
的俗称,后此称流传于秦地,故秦王朝建立后作为对庶民的统一称呼。黔中原为楚郡,故治在今湖南沅陵县;战国末入秦,辖境扩大,约当今湖南沅江及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乌江下游〉流域及贵州东北部地区)。 ? 令全国在规定时期内聚众饮酒(注:酺pú,聚会饮酒。秦汉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众起事,禁止平民聚饮。此指秦始皇为庆祝、宣扬统一之功,特许大众在规定日期
内聚饮)。收缴全国的兵器,都运送到咸阳,销毁后制作成钟和鐻以及十二尊金属人。金属人各重一千石,排列在宫廷中(注:鐻,一说为悬挂钟的架子。石,今读dàn,四钧为石,一钧三十斤,一石一百二十斤)。 ? 鍾与鐘的不同
鍾1、酒器,大腹小口,犹如今天大肚子的花瓶。2、古代的容量单位,受六斛四斗。 3、 聚集。如《国语》中:“泽,水之鍾也。”4、当,适逢。《文选·劝进表》“方今鍾阳九
之会。” 5、乐器,通鐘。 6、姓。鍾子期,鍾馗。 鐘 1、乐器。经传中多作鍾。单悬称特鐘,大小相次悬挂称编鐘。 2、佛寺里悬挂的鐘。是梵语“犍椎”的意译。
? 统一度量衡的标准(注:一,统一。丈尺,泛指量长度的器物)。规定车子的轮距
相等,使用相同的文字。
? 国土东边到大海和朝鲜,西部到临洮和羌中(注:临洮为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
县),南方到五岭以南(注:一说认为北向户又称北户,为地名,指日南郡,即今越南顺化一带。嚮,有两个读音:1.为xiàng音向,通向;窗;2.为xiǎng音享,通享,并有回声、祭祀两义项。)
? 北面以黄河为要塞,沿着阴山一直到辽东(注:阴山,山脉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河
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河套指今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北
地区,黄河在此流成一个大弯曲。大漠指今蒙古国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北部地区的戈壁大沙漠)。 ? 将天下的富贵之家共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秦王室的祖庙、章台宫、上林苑都位于渭水以南。秦每次攻破诸侯国,都会模画效仿诸侯国的宫室,将这些宫室的复制品
修建在咸阳北面的山地里,往南靠着渭水,从雍门以东到泾水、渭水的交汇处,沿途满眼是连绵的宫殿,宫殿都拥有复道,四围阁楼互相连通(注:雍门,地名,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西南。此句意指自故雍地以至泾、渭的交汇处,由西而东,凡数百里地,都在渭水以北)。俘获的各国宫室美女和乐器玩好,都装入到这些宫殿。 ? 此段讲秦始皇采取加强统一的措施,包括设三十六郡及郡守、郡尉、郡监,大酺,
统一度量衡、车轨及文字,将天下的富贵之家共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修筑诸侯宫室的复制品,建立起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此段还讲秦统一天下后,疆域辽阔。 ?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为对新王朝进行建设和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您认为这
些措施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1.确定皇帝的尊号,废除谥号制度,建立秦帝国皇帝以世系计算的序列;
? 2.从五德终始说出发,“改年始”,定服饰、旗帜、符节的颜色,确定计量的数字单
位、符及法冠的长度、车的宽度、步的长度、天子车驾的马数量,更改黄河的名称; ? ? ? ?
3.废除分封制; 4.建立郡县制;
5.大酺、收毁天下兵器、徙天下富户; 6.统一度量衡、道路的宽度、文字。
? 秦王政二十八年(注: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向东边巡行各郡县,登上了邹峄
山。(秦始皇)和鲁地的儒生商议,打算在邹峄山顶立下石刻,歌颂秦王朝的功德,
并且议定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事宜。于是秦始皇登上了泰山,在山顶立下石刻,歌颂功德,并相继筑坛祭天,祀山神。下山的时候,遭遇暴风雨,秦始皇在一棵大树下歇息,于是将这棵树封爵为五大夫。
? 到山下梁父山辟基祭地。泰山山顶的石刻内容是:“皇帝即位后,制定了完善的法
令,大臣们严格遵守(注:修、饬为同义词,整顿之意。此指严格奉行)。皇帝即位二十六年,统一了天下,没有不恭顺服从的。
? 皇帝亲自巡视远方的百姓,登上泰山,一览东边的国土。随从的大臣感念皇帝的不朽勋绩,宣示皇帝的丰功伟业,以此恭敬地歌颂皇帝的功德。 ? 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富足,社会秩序井然。皇帝的统治美好清明,足以令后世效法,
要认真继承,不能改变。皇帝亲听政事,虽然已经统一天下,仍不改励精图治。皇帝日夜忧思,为国为民,让老百姓明白事理(注:夙,早上。兴,起来。寐,睡觉。
隆,使兴盛)。 ? 顺应常理,宣讲明白,让全国上下都明白于心,都继承神圣的事业(注:理,治理)。要尊卑有序,男女有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清楚皇宫与外界的差别,忠诚敬业,世世代代如此。 ? 皇帝泽被苍生,恭敬地遵守先王遗诏,永远不忘自己的重大使命(注:重,重要)。” ? 石刻字数不多,但内容很丰富,层层递进,表达了五层意思。
? 第一,讲皇帝奋发有为,完成了统一大业,统一是民心所向。
? 第二,讲皇帝巡视东方,封禅泰山,应该刻石立碑,宣扬皇帝的功德。 ? 第三,皇帝在位,国泰民安,励精图治,为国为民,不容置疑。
? 第四,皇帝要求天下人一定要向皇帝效忠,服从皇帝的领导,一言一行要严格符合
现行体制的要求。 ? 第五,皇帝定会心系黎民,遵奉先王遗诏,永远不忘使命。
? 于是皇帝沿着渤海向东巡行,经过黄县、腄县,翻越成山,登上之罘山,在之罘山
立石,刻写歌颂皇帝的功德,然后离开(注:黄县旧治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腄县旧治在今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南)。 ? 此段讲秦始皇向东巡行东部地区,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刻石旌功;在之罘山亦刻
石旌功。秦始皇以封禅大典及石刻宣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并告诫天下臣民服从自己的统治。
? (秦王政二十八年)齐人徐巿(注:亦作“徐福”)等人上书给皇帝,说大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别叫蓬莱、方丈、瀛洲,山上住有仙人。徐巿等人请求斋戒后,带着
童男童女入海寻找神山上的神仙。皇帝就派遣徐巿等人率领几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找神仙。
? “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
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按:湘山者,乃青草山。山近湘水,廟在山南,故言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
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關歸。” ? “二十九年,始皇東游。至陽武博狼沙中,為盗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 “(张良)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
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史记·留侯世家》) ? (秦王政三十二年,即公元前215年)派遣韩终、侯公、石生寻求能成仙、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皇帝巡视北部边境,进入上郡。燕人卢生从大海出使返回,自称得到神灵的启示,上奏所获的图示,上面写着:“匈奴将灭大秦”。皇帝于是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攻匈奴,夺取了河南地(注:“略”、“取”为同义词,夺取之意)。 ? 此段讲秦始皇对寻求仙药,长生不老很痴迷,因此批准了徐巿发童男童女入海求仙
的计划,后来又主动派遣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药。此段又讲秦始皇重视北部边防,既亲自巡视,又假借谶纬事出兵攻打匈奴,取河南地。
? 秦王政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命令逋亡人、赘婿、商人攻取陆梁地,设置
桂林、象郡和南海,发配有罪之人戍守(注:五岭以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
故曰陆梁。桂林郡治中留,今广西桂平市西南;象郡治临尘,今广西崇左市;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市)。在西北部驱逐匈奴。从榆中沿着黄河往东,连接阴山,设置四十四个县,在黄河边修筑要塞(注:榆中的准确位置在今河套东北部至大青山一带。城,动词,筑城)。又派遣蒙恬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阳山和北假,修筑防御工事来抵御匈奴。发配罪犯去充实新设置的县(注:初县,新置之县)。禁止罪犯祭祀神灵。彗星在西方出现。
? 秦王政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发配管理监狱不称职的官员修筑长城,或充实到南越地。
? 此段讲秦始皇在南方及西北开疆拓土,行动取得胜利。秦始皇发动逋亡人、赘婿、
商人、罪犯、有罪官员等戍守边地、修筑长城及充实郡县。剥夺了罪犯的祭祀权利。
这一年,彗星在西方出现。
? 皇帝在咸阳宫开设酒宴,有七十名博士前来敬酒(注:“寿”本指祝寿,此为敬词,
敬酒之意)。博士仆射周青臣上颂词说(注:秦于中央各部门多置仆射为主管官。此指博士仆射,即博士之长):“从前秦国的地盘不及千里之大,因为陛下睿智圣明,平定了天下,驱逐蛮夷,日月所照之处,无不顺从听命。把原来的诸侯国变为郡县,
人人享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的苦难,万世相传。上古以来,还没有帝王的威武德行能比得上陛下。”皇帝听了以后很高兴。
? 博士齐人淳于越上言说:“我听说殷和周千年中一直分封子弟及功臣,使各为枝条辅
助主干(注:此将天子比作大树的主干,受封诸侯比作辅助主干的枝条。亦兼指传
统宗法分封制度)。现在陛下为天下之主,而子弟却无权无势,万一突然有齐田常、晋六卿那样的祸乱,没有辅佐的力量,怎么能挽救大秦基业呢(注:卒通“猝”,突然。田常后代夺取姜齐君位,即田氏代齐。六卿指春秋末年晋国大夫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家,后范、中行、智三家先亡,韩、赵、魏三家分晋)?
? 在下还没听说过不取法古代而能长久的情况。方才周青臣又当面奉承讨好陛下,加
重陛下的过失,他绝不是忠臣。”皇帝让大臣们讨论淳于越的意见。丞相李斯说:“五帝各不相同,三代各异,但都是圣明的帝王、盛世的时代,不是因为他们本来相异,而是各自出于不同的环境。
? 现在陛下创立统一大业,建立万世不朽的功勋,这些不是迂腐、愚蠢的儒生所能理
解的。况且淳于越讲的是三代的情况,怎么可以效法呢?原来诸侯争雄,所以必须
优待、礼遇游说之士。而今天下平定,制度统一,百姓成家立业就应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士人应学习国家制度和刑法禁令。
? 现在儒生们不是立足于现实,而是拘泥于古代,批评时政,蛊惑百姓。在下冒死提
出建议:从前天下分裂,不能一统,所以诸侯并列,游士们或者推崇古代,抨击现实,或者用虚空不实的言语混淆事实,人人都以为自己所学尽善尽美,否定上层的制度。 ? 如今皇帝统一天下,有权决断天下的是非曲直。私学纷纷反对国家的制度和教化,
法令一旦颁布,就开始用自己所学进行评价,不仅不赞同国家法令,而且还公开议
论,出其夸张荒诞的言辞,哗众取宠以获得名誉,标新立异以提高身价(注:夸主,意谓借助人主之令)。率领同党,制造不良舆论。如果不对私学加以禁止,那么皇帝的权威将被削弱,而民间将产生异己的力量。禁止私学有好处。
? 在下请求命令史官烧毁国史以外的史书(注:秦记,秦国的国史)。如果没有担任
博士的职守,而私自收藏《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的著作,由郡守、郡尉集中销
毁(注:百家语,先秦诸子之书)。凡是私下讨论《诗经》、《尚书》,处以弃市的刑罚(注:偶语,二人或二人以上在一起谈论)。用古代来批评现实,一律灭族(注:族,灭族之刑)。
? 如果官吏知道有私下讨论《诗经》、《尚书》和用古代来批评现实的情况,却不举报,
那么与罪犯得到同样的刑罚。法令颁布三十日以后,还不烧毁国史以外的史书、《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的著作,一经发现,处以黥刑,再罚以城旦的劳役(注:
黥刑为先刺字,再上墨,又称墨刑)。 ? 保留的书籍,只有医书、卜筮之书和农书(注:种树为并列动词词组,概指耕作、种菜、植树)。士人如果想学习法令,就到官府拜吏为老师(注:秦始皇接受李斯的提议后,禁止私学,乃复古制,使求学士人入官府为役,从官吏受学。所学则唯有法令,禁读传世经典及百家书)。”皇帝发布诏令:“照此执行”。
? 此段讲周青臣在宫廷宴会中奉承秦始皇,遭到淳于越的批评,淳于越借机建议实行
分封制。秦始皇让大臣们讨论是否该实行分封制。丞相李斯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不同的历史环境应实行不同的制度,分封制不适合大一统的现实局面。他还认为儒生和儒学不利于皇帝的权威及局势的稳定,趁机提出焚书的建议。从李斯的建议看来,他对舆论控制的关注远甚于学术层面的儒学研习。对舆论及思想进行控制,很可能是李斯深思熟虑的结果。
? 秦王政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修治道路,由九原郡到云阳县,开凿山崖,
填塞沟谷,直接连通(注:云阳为秦县名,故治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皇帝认为
咸阳人口众多,而先王所修建的宫廷又比较狭小,听说周文王在丰建都,周武王在镐建都,丰和镐之间的地方,是适合帝王修建宫殿的。于是计划在渭水南面的上林苑中修筑宫殿。
? 先修建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上面可以坐一万人,下面可以放置
五丈高的旗帜(注:房通“旁”,阿房为近旁之意。阿房宫建在咸阳宫附近,未定名,故俗称阿房宫,丰、镐故址在其南。其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尚存殿基夯土台址,东西广约二公里。阿房宫前殿建于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故云“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 旁边开阁道,从宫殿一直抵达终南山。在终南山顶树立标志,象征性地把终南山作
为阿房宫的门阙(注:表,动词,树立标志。南山,秦岭终南山。阙,古代宫殿或陵墓前两旁的门形的高大建筑)。从阿房宫经复道,过渭水到达咸阳,象征天空中从天极星通过天桥横渡银河抵达营室星的情景(注:绝,渡过)。 ? 阿房宫没有建成;建成的话,就会用美名来给它命名(注:令名,美名)。阿房宫修筑在咸阳宫旁,所以天下人都称之为阿房宫。受宫刑者、服劳役者及其他刑徒一共有七十余万人,分别修筑阿房宫或到骊山为皇帝建造陵墓(注:宫刑为中国古代阉割男子生殖器的一种酷刑。隐宫,一说当从《云梦秦简》作“隐官”,指收容那些受肉刑以后,因立功又被赦免的罪人的机构。徒,服劳役者。刑,刑徒)。
? 在北面的山岭中开发作椁的石材,又从蜀和荆大量运输木材(注:北山,关中平原
北面诸山。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写,通过水路运输)。皇帝的宫殿,在关中地区有三百,关中地区以外共有四百多。
? 皇帝在东海郡朐县海滨立碑,作为秦国东边国界的标志(注:朐县,治今江苏连云
港市西南。上朐,当指朐县海滨一带)。皇帝迁徙三万户到丽邑(注:治今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北的阴盘城),五万户到云阳县,都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劳役。 ? 此段写秦始皇修筑道路,修筑阿房宫。阿房宫规模巨大,其庞大的规模及与天象的对应关系,赋予了阿房宫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建造阿房宫及骊山皇陵耗费了大量
的人力、物力。秦始皇在关内、关外皆修筑了大量的宫殿。这一年,秦皇还在东海边设立国界,迁徙民户充实郡县。
? 卢生向皇帝建议说:“在下等人寻求灵芝草和神仙,老是不能如愿,好像有什么东
西在故意妨碍(注:灵芝草,一种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瑞草、奇药,相传为仙人所
种。类,好像)。方术书中记载,君主应该经常隐秘身份,便装出行,来避开凶恶的鬼怪,避开凶恶的鬼怪,仙人就会出现 ? (注:古代用于书写的木板称“方”,亦代指书籍,后又转指医家药案或神仙家符
之类为“方”。“方士”初指记录及掌管王公贵族颂辞之人,后亦泛指神仙家术士及
医、卜、星、相之流。辟为“避”的古字,避免)。如果大臣们知道君主的行踪,就会妨碍仙人的出现。 ? 仙人到水里不会被沾湿,到火里不会被烧伤,能腾云驾雾,可以长生不老(注:濡,
沾湿。爇,本意为燃烧。陵,乘、凌驾)。现在皇帝您治理天下,不能清静无欲。
希望陛下不要把自己居止的宫殿让人知道,这样令人长生不老的药物应该就可以找到了(注:殆,大概、恐怕)。”皇帝听了以后说:“我仰慕仙人,打算自称‘真人’,不再称‘朕’。”
? 于是命令咸阳旁边二百里范围内的宫室建筑一共二百七十座,用复道和甬道相连接,
把各种用品和宫女放置其中,各按部署,不得迁移(注:帷帐、钟鼓代指各种用品)。如果有人泄漏皇帝的行踪,就会犯下死罪。
? 皇帝驾临梁山宫,看见丞相的随行车马众多,很不高兴。有宦官偷偷把此事告诉丞
相,丞相后来就悄悄减少了随行的车马。皇帝大怒说:“这一定是宦官泄漏了我的话。”于是对宦官严加审问,但无人招供(注:服,供认、认罪)。皇帝就下诏逮捕当时在场的所有宦官,全部处死。从此以后,外界根本就不知道皇帝的行踪。君臣讨论政事、大臣们接受诏令,都在咸阳宫。
? 此段讲卢生建议秦皇隐匿行踪,方可求得仙药和仙人。秦皇于是将咸阳周围的宫室
用复道和甬道相连接,并把各种用品和宫女放置其中,使外界不清楚自己的行踪。同时还严禁泄漏。秦皇处死向李斯泄漏自己想法的宦官后,再无人敢泄漏行踪。 ? 侯生和卢生商量说:“皇帝为人强毅凶暴,自以为是,消灭诸侯、统一天下,志得意
满,为所欲为,自以为古今第一(注:刚戾自用,强毅凶暴,自以为是。从通“纵”,放纵)。重用并宠幸司法官员。虽然有七十名博士,只不过充数挂名,不被重用(注:特,只)。丞相以下的大臣们都是接受旨意,完全听凭皇帝的命令办事。
? 皇帝喜欢用严刑峻法树立自己的权威,各级官吏害怕获罪,尸位素餐,仅求保住俸
禄,不敢进献忠言(注:乐yào,喜欢。天下,指各级官吏。禄,俸禄、官位。尽忠,进献忠言)。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日渐娇纵,官员们畏罪屈服,光说假话,以求能容身朝廷。秦法规定,不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炼长生不老药的方子,只要不灵验,就要处死但用占星、望气推测祸福的方士有三百人之多,个个技艺高超,但都害怕受到刑罚,而一味掩饰、奉承,不敢直言皇帝的过失(注:候,观测。星,占星术,通过天象预言人间祸福。气,望气术,通过风和气流预言凶吉。端言,直言。秦讳嬴政之名,以“端”代“正”)。天下大事小事都由皇帝决断,皇帝用称重用具量取待批阅的文件,每天都有定额,不完成绝不就寝(注:衡石,指称重的用具和单位。因当时通行的书写材料为竹简和木简,非常笨重,所以要称量。中,完成)。
? 皇帝贪恋权势到了这种地步,我们没办法帮他找到仙药。”于是二人悄悄逃走。皇
帝得知后,大怒说:“我原来把天下没用处的书籍全部销毁了。招集许多儒生和方
士,打算靠他们实现国泰民安,方士们炼制出神丹妙药(注:文学,指儒生。欲练以求,《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欲以练求’。”练,通“炼”)。
? 现在韩终一去不回,徐巿等人耗费巨大,终究没有寻到仙药,只是方士损公肥私的
丑闻不断暴露(注:不报,无回音。徒,白白地,只有。奸利,指方士费国家钱财而获私利。告,告发。闻,报告给秦始皇)。我对卢生等人礼遇、赏赐颇多,他们却诽谤我,让我留下了德行不端的形象。我将派人私下查问在咸阳的儒生方士,也许其中有人妖言惑众。皇帝于是命令御史审讯全部儒生方士,他们为了免除己罪而辗转告发、检举他人。犯罪的儒生方士一共有四百六十多人,皇帝都把他们在咸阳坑杀,让天下人知晓,以示惩戒。皇帝增发被判有罪者迁戍边地。
? 皇帝的长子扶苏劝谏父皇说:“国家刚刚统一,新征服地区的百姓还不安定,儒生们
都歌颂、效法孔子,现在父皇却对他们施以严厉的刑罚,儿臣担心天下因此人心惶惶。请父皇三思(注:集通“辑”,安定)。”皇帝听了以后很生气,就派扶苏到上郡去任监军,监视蒙恬(注:时蒙恬为大将,领兵三十万在北边修长城,御匈奴,故
秦始皇遣扶苏为监军。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二人皆被赵高等人矫诏迫令自杀)。
? 此段写侯生和卢生因秦始皇贪念权势,实行严刑峻法,专制独裁而畏惧受到惩罚,
于是出逃。秦始皇得知后非常生气,鉴于方士辜负自己厚望的现状,下令对在咸阳的儒生方士进行审讯,以控制舆论。有罪的儒生方士全部被坑杀。长子扶苏以维护安定为由反对坑杀儒生方士,但秦始皇听不进建议,反而将扶苏外派,以监视蒙恬。 ? 秦王政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11年),荧惑星运行到心星的位置。有流星坠落到东
郡,落地变为石头,有百姓在石头上刻字:“皇帝将会死去,天下分裂。”(注:东
郡,秦王政五年即公元前242年置,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皇帝听说此事后,令御史逐一审讯,无人招供,皇帝就把石头所在地周围的民户全部处死,并且用火将石头熔化(注:燔,焚烧)。
? 皇帝闷闷不乐,命令博士写《仙真人诗》,等到皇帝巡游的时候,就让随行乐人奏
乐歌唱(注:謌为“歌”的异体字)。秋天,使者夜里从关东经过华阴平舒,在路上,有人手持玉璧拦住使者说:“请帮我把玉璧带给滈池君。”(注:遮,拦住。遗wèi,本义为“赠送”,此为“带给”之意)这个人又说:“今年祖龙会死去。”使者让他解释,那个人突然就不见了,只留下玉璧。使者把玉璧带回,将详情禀告给皇帝。 ? 皇帝沉默了很久,才说:“充其量,这个山鬼不能预言一年以内的事情。”又改口说:
“祖龙,就是早已死去的先人。”(注:退言,改口)皇帝令官员察看玉璧,发现是秦王政二十八年出行渡江时沉在水中的玉璧。皇帝于是进行占卜,卦文显示游历、迁徙就能吉利。迁徙三万户到北河和榆中,迁徙的家庭都赐予一级爵位。
? 此段讲秦王政三十六年,出现荧惑守心、陨石坠落、神灵现身等异象,似乎在警告秦始皇必须立即调整统治政策。但秦始皇用全部处死石头所在地周围的民户并熔化陨石、令随行乐人奏乐歌唱《仙真人诗》、解释预言、占卜、迁徙三万户到北河和榆中等手段进行应对,并没有考虑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 ? 秦王政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日,皇帝出外巡游。左丞相李斯随行,
右丞相冯去疾留守都城。皇帝的小儿子胡亥因想参加巡游而请求前往,皇帝就答应
了。……巡游到平原津,皇帝就病重了(注:古汉语中,“病”一般指重病,而“疾”指一般常见的普通疾病)。
? 此段讲秦王政三十七年秦始皇出外巡游,李斯与胡亥陪同前往。巡游到平原津时,
皇帝身患重病。 ? 皇帝非常反感提到“死”,大臣们都不敢提起皇帝身后的安排。皇帝的病情日渐严重,
于是下诏给公子扶苏说:“你参与丧事,到咸阳安葬。”(注:玺书,指诏书,因须
加盖玉玺,故名。会,会和)诏书密封以后,被兼管符节印章的中车府令赵高秘密扣押,没有交由使者带给扶苏。
? 七月丙寅日,皇帝在沙丘行宫的平台驾崩。丞相李斯考虑到皇帝死在巡游途中,害
怕皇子们或地方势力发生反叛,于是就封锁消息,不对外公布皇帝的死讯。皇帝的
棺材被放置在辒凉车中,生前宠幸的宦官陪同乘坐,沿途仍然定时供应饭食(注:辒凉车为一种封闭严密而又有通风设备的卧车。因为秦始皇棺载在辒凉车中,以后遂成为丧车专名)。官员们像往常一样向皇帝上奏政事,宦官从辒凉车中代表皇帝准奏。
? 只有皇子胡亥、赵高和皇帝生前宠幸的宦官(注:亦包括李斯),共五六人知道皇
帝驾崩。赵高因为曾做过胡亥的书法及法律老师,私下里被胡亥宠幸。赵高于是和
胡亥、李斯密谋拆去皇帝发给公子扶苏的诏书,而将诏书内容诈改为丞相李斯在沙丘接受皇帝遗诏,皇帝立胡亥为太子。三人又以皇帝名义伪造诏书,列举扶苏和蒙
恬的罪状,赐他俩自杀(注:数,列举罪行)。赐死的话在《史记·李斯传》中有具体内容。
? 巡游队伍继续前行,从井陉一直到九原(注:井陉,秦县名,治今河北井陉县。九
原,秦县名,治今内蒙包头市西)。正值热天,皇帝的辒凉车散发出难闻的臭味,于是假借皇帝的名义,命令随从官员在辒凉车上运载一石鲍鱼,这样就掩盖了尸体
的气味(注:会,正赶上,表时间。臭chòu,动词,散发出臭味。臭xiù,名词,气味。鲍鱼,湿的咸鱼,味腥臭)此段写秦始皇病情日渐严重,或将不治。于是下诏给公子扶苏让他准备回咸阳参与丧事,将皇帝在咸阳安葬。但赵高出于私心秘密扣押诏书。秦始皇在沙丘行宫驾崩后,李斯出于安全稳定考虑秘不发丧,并制造秦始皇仍然在世的假相。紧接着李斯和赵高、胡亥密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诏书,逼迫扶苏和蒙恬自杀。时值热天,秦始皇的尸体发出难闻的臭味,于是往辒凉车上运载一石鲍鱼,掩盖了尸体的气味。
? 巡游队伍从直道回到咸阳,对外公布皇帝的死讯(注:直道,古道路名。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命蒙恬主持开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
主要通道。由于道路较直,故名)。太子胡亥继承皇帝的帝位,是秦的第二世皇帝。九月,将皇帝安葬在骊山。
? 皇帝即位之初,就开始整治骊山;统一天下后,各地的刑徒共有七十多万人被送到
骊山修筑陵墓。挖到地下很深的地方,灌注铜汁,使棺材严密、坚固,再放到椁里面(注:三泉,三重之泉,言地下极深之处)。陪葬的陶制宫殿、百官土俑、各种奇珍异宝填满了墓室。
? 令工匠制作由机械控制的弓弩和箭,一旦有人靠近,就会自动发射。用水银模仿地
上的河流、大海,由机械起动使水银流动。世间可见的一切,都用模型在墓室中表现出来。用人鱼的脂肪制作蜡烛,长久不会熄灭(注:一说人鱼即儒艮,哺乳类动物。哺乳时,以前肢抱幼仔,头胸均露出水面,宛如人在游泳,故有人鱼之称。度duó,估计、猜测)。 ? 二世皇帝说:“先帝后宫未产子的宫女,不宜出宫。”于是命令所有未产子的宫女都殉葬皇帝,殉葬的宫女数量很多。皇帝的棺材被放置进墓室以后,有人对二世皇帝
说工匠在设计、建造陵墓,陵墓的陪葬情况都清楚,这样丰厚的陪葬品就会泄密。整个安葬工作结束以后,关闭墓中神道的中门,撤去外门,把所有参与埋葬工作的工匠都关在墓室,永远不能出来。在陵墓外种上树木,伪装成山的样子(注:藏cáng,陪葬品。藏zàng,埋葬。象,动词,模拟)。
? 此段讲巡游队伍回到咸阳后宣布秦始皇死讯,胡亥继承王位。秦始皇被安葬在骊山
陵墓。陪葬品非常丰富,除了陶制宫殿、百官土俑、各种奇珍异宝,还有未产子的宫女。陵墓内有流动的水银模仿河流、大海,用模型将世间可见的一切表现出来。为防止盗墓,墓室内布置有机械控制的弓弩和箭;安葬工作结束后,所有参与埋葬工作的工匠都被永远关在墓室;还在陵墓外种上树木,伪装成山的样子。 ?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1、“取”分别通“娶”和“趣”:“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 ? 2、“倍”通“背”:“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 3、“亢”通“抗”:“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4、“畔”通“叛”:“(韩)与赵、魏合从
畔秦。” ? 5、“上”通“尚”:“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 6、“填”通“镇”:“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 7、“鍾”通“鐘”:“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鍾鐻。”
? 8、“放”通“仿”:“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 ? ? ? ?
9、“拂”通“弼”:“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字
1、“写”为“泻”之古字:“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2、“辟”为“避”之古字:“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 3、“沈”为“沉”之古字:“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 ? 课文中出现的异体字
? 1、“壻”为“婿”之异体字:“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 ? 2、“訞”为“妖”之异体字:“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 3、“阬”为“坑”之异体字:“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 ? 课文中重点词汇 ? “属”
? (1)shǔ,名词,亲属。“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 (2)动词,隶属。“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3)zhǔ,动词,连接。“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 (4)动词,通“嘱”。“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 “见”
? (1)jiàn,动词,看见、会见。“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以会遇之礼相见。”(《史记·孔子世家》)
? (2)xiàn,“现”之古字,出现、显现。“九年,彗星见,或竟天。”“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 ? 课文中重点词组
? 1、“用事”:当权。“而李斯用事。”
? 2、“无谓”:没有意义。“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也。”
? 3、“异日”同“他日”、“他时”、“异时”,以前、以往:“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他
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明,平定海内。”“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 课文中重点语法 ? 一、词类活用
? (一)名词用作动词
? 1、“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住家) ? 2、“博士弟子七十人前为寿。”(走向前)
? 3、“城河上为塞。”(筑城)
? 4、“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建都)
? 5、“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施以族刑,一人有罪,诛及
父母、兄弟、妻、子) ? 6、“诸生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以法惩处) ? (二)名词用作状语
? 1、“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当面) ? 2、“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在心中,在巷子里) ? (三)数词用作动词
? 1、“一法度衡石丈尺。”(统一)
? 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统一) ? (三)数词用作名词
? 1、“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一统) ? ? ? ?
二、双宾语
1、“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国事”和“大臣”,把国事委托给大臣) 2、“予之山阳地。”(“之”表人,“山阳地”表物,把山阳地这块地方给了嫪毐) 3、“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是教的对象,“书”和“狱律令法事”是
教的内容) ? 三、定语后置
? 1、“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修饰“诸生”) ? 2、“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说明狱吏的特征)
? 3、“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限制书的范围)
正在阅读:
历史文选资料12-13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03-13
2021届高三作文“人生是否需要设计”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08-12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型大题专项练(四)10-25
班子述职述廉报告2014(精选多篇)09-26
机械振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09-22
对农村民间信仰的几点思考02-27
“十三五”重点项目-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装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03-14
高考语文-对联(对仗)-专题练习(五)(含答案与解析)03-17
2015湖北信息能力提升工程测评作业1007-1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文选
- 历史
- 资料
- 专升本《财务会计学》 - 11000750试卷 - 20160615203157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 小升初模拟试卷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 药用土元(地乌龟)养殖教材
- 收集的一年级数学图形题
-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检测(含答案)
- 四年级综合复习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部编人教版)
- 美术教案-画汽车
- 2016高考物理复习单元测试—相互作用
- 投标技术方案总述
- 第二章财务估价练习题答案
- 一汽大众企业文化建设调研
- 最新校园招聘实施方案
- 分布式光伏电站专业运维手册 - 图文
- 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 上海交大版大学物理第十章参考答案
- 中国数术学 大六壬入门(WORD版)
- 某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