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5-26 18: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对于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工作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园林城市”和中部强市的奋斗目标,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6-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08.82亿元增加到270.43亿元(预计数,现价,下同),五年年均增长15.4%,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1.49亿元增加到43.35亿元,年均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从49.03亿元增加到143.98亿元,年均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从36.04亿元增加到83.1亿元,年均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1:53.2:30.7。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冶金机械、油气开采、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特色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27.8%。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丰收,水产品加工出口居全省第一。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三产业稳步发展,服务业水平得到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67亿元,年均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6亿元,年均增长19.3%;出口完成17384万美元,年均增长2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300元,年均增长1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0亿元,年均增长17.6%。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交通、水利、电力、城建、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二级以上公路67.75公里,改造县乡公路75.13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411.1公里,“四横三纵”干线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水运运力3万吨,港口吞吐能力150万吨,水运能力明显增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加快建设,潜江将在“十二五”初期迎来高铁时代。外江内垸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效明

显,农业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水资源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城乡生活生产供电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全市供电量达到28.4亿千瓦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新城区配套设施、318国道复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东西城区污水处理厂、东城区垃圾处理场、市体育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老城区10余个村(居)、社区小街小巷改造基本完成,全市城镇建设共投入资金21.78亿元。电信、移动、联通、邮政等通信设施进一步优化,“数字潜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湖北首个开通数字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城市。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五”时期,全市科教、文化、卫生、人口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投入科研开发力度加大,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解决了一批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明显增强。人才开发引进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实施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各类人才317人。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市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99.4%,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全面落实;高中阶段入学率82%,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共培养输送毕业生1.3万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艺术生产实现了新飞跃,现代花鼓戏《生命童话》荣获多项大奖;文化遗产保护务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档升级,基层文化事业水平和城市文化品位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血吸虫防治成果得到巩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增强。人口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3‰。民政、血防、体育、广电、残联、档案等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时期,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456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83.61万人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水平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社会福利设施进一步改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71万人、9.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家庭消费能力明显增强,预计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40元,比2005年增加6011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家

庭人均纯收入6418元,比2005年增加3020元,年均增长13.6%。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事关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五、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时期,全市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10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4.3万亩,森林覆盖率18.1%,森林蓄积量155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4%,率先在全省完成了绿化达标任务。城市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行。关闭了4家小造纸、7条甲壳素生产线,工业废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工业固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推进,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 %,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下降 %,SO2下降 %,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将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深刻改变我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孕育着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将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将由沿海向中西部适宜开发的区域拓展,中部地区将成为优先拓展的区域,有利于财富和资源要素的聚集。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要求促进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等地区加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武汉城市圈规划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我市处于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政策的集聚区或叠加区,这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力,这为城市圈的发展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潜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将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能和发挥积极作用。“十二五”时期,“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圈一体化程度的不断

提升,必将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产业分工协作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9年,国务院批准潜江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并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政策将延续到“十二五”时期,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补偿工程、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武汉至宜昌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正在推进的潜江货运铁路建设、新城区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竣工和加速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供产业加速发展支撑条件,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五)重要“城市名片”带来的发展机遇

我市拥有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世博展览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各类品牌,这是国家和省赋予我市的一系列“城市名片”,都是“金”字招牌,蕴涵着投资、土地、财税、环保、产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潜力,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品牌优势和政策动力。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扩大经济总量与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压力,调整经济结构任务十分艰巨。我市产业对资源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工业结构偏重,农业产业化

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对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制约。

(二)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从全省发展态势看,周边县市发展加快,我市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三)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强化,我市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节约集约方面面临更大压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我市是重化工城市,长期形成的依靠消耗资源拉动的粗放增长模式没有从根本转变,环境容量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大,城镇化、工业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

(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突发事件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性障碍仍未消除,给“十二五”时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增加了较大的压力。

此外,还有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企业用工难、融资难、土地结构性矛盾等,都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必须面临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潜江的重要时期;是潜江积极应对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着力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部强市的战略机遇期;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攻坚时期。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两圈一带”战略实施,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与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保持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力争率先进入中部县市十强,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城市转型

“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着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保持投资和出口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紧紧抓住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促进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培育替代产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科技先导,实施创新驱动

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城市转型的任务,抓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要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调整和分工,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及国际产业转移步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提高经济外向化水平。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行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增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坚持统筹城矿乡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1:52:37。力争非石油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提高1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新增3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3%,提高2.6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500亿元左右。居民消费率达到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3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0%,提高13.3个百分点。 二、科技教育

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 三、资源环境

到201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06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达到55%,提高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五年累计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降低10%;主要污染物中COD排放量降低 %、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 %、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 %、氨氮排放量降低 %。森林覆盖率达到18.5%,森林蓄积量达到167万立方米。

四、人民生活

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08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突破10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达到5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城镇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然年均增长11%以上。

第三章 全面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

“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 是“十二五”时期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转型发展的总抓手。要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主导、低碳发展、共建共享”的思路,全力推进“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实施,加快集聚发展优势,不断提升城市资源配置功能,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切实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统筹城矿乡发展能力。通过五年努力,把我市建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城矿乡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富裕的中部强市。

第一节 大力推进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区”是指以新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其覆盖区域为广华办事处(江汉油田)、周矶办事处、周矶管理区。

“十二五”期间,着力把示范区建成规划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先行区。以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大经营城市和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完成新城区核心区迁村腾地,全面完成城市道路、农民公寓、供水供电、通讯、天然气工程等基础设施,优先建设行政中心,配套跟进金融、商务、商住、文娱休闲等公共服务,打造功能定位准确、生态环境优美、服务体系完备的新城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新城的产业支撑。积极探索以新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城矿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建立完善城矿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新型户籍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重点推进棚户区改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融入城市发展,推进张金镇、熊口镇、浩口镇等重点镇和高石碑镇、老新镇、龙湾镇等集镇建设。

第二节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带发展

一、着力打造潜监线新型工业带

着力打造以潜监线为主轴的沿线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循环经济带,其覆盖区域为王场镇、竹根滩镇、潜江经济开发区、园林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渔洋镇。

“十二五”期间,着力把潜监线打造成全市工业集成区和新兴产业发展带。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整合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杨市—总口工业园,拉开大园区发展框架,推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华中家具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曹禺文化产业园,构建“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力争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盐化工为重点,以精细化工为方向,以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油田矿区为重要载体,辐射和扩充至竹根滩镇,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打造“循环化工走廊”,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纺织服装,着力在品牌创建和品牌引进上下功夫,争创中国服装名市;壮大家具生产和销售规模,打造中国家具生产第五极;大力发展新型食品、饮料、生物、电子、新材料等轻工业,支持渔洋镇发展新型铸造材料产业,构建潜监线产业新支撑。 二、着力打造襄岳线文化旅游带

着力打造以襄岳线为主轴的沿线水利工程景观、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带,其覆盖区域为高石碑镇、积玉口镇、高场原种场、后湖管理区、浩口镇、熊口镇、熊口管理区、龙湾镇、运粮湖管理区、张金镇、西大垸管理区、老新镇。

“十二五”期间,着力把襄岳线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加快建设以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为主体,沿线借粮湖、返湾湖、生态农业园和农家乐为景点的文化旅游带。推进曹禺文化产业园、卧佛寺宗教文化场所建设,以曹禺文化为核心,以湖北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为特色,以打造“中国戏剧之都”为目标,形成以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曹禺文化产业园景区为支点的“三区三线”的文化旅游线路,构建融入“两圈”(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接入“两线”(“一江两山”和武汉—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大旅游格局。

第三节 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增长极

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国有农场和江汉油田发展,切实增强三大增长极的支撑作用。 坚持把工业园区建成城市发展的延伸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推动工业园区实现翻番增长。充分发挥农场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农场建成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场跨越式发展。积极服务油田发展,按照“共建矿区,共建园区,共建城区、共抓转型、共同发展”的理念,提高企地合作共建水平,全力支持油田稳油增气、特色发展,加快发展盐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等非油产业,打造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中国一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与出口基地。

第四章 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空间上做足做好主体功能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的大文章。把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潜江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型,强化产业定位、空间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围绕生态产业建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按照“巩固一产、提升二产、做大三产”的产业结构演进目标,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的协同发展,促使城市经济渐进式转型。

第一节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高效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循环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55亿元,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一、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按照“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特色养殖”的基本思路,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种植业。稳定粮食面积80万亩左右,扩大优质中稻种植面积,力争优质中稻比例达到100%。积极推进“双低”油菜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确保“双低”油菜播种面积60万亩,优质率达到100%。稳定棉花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提高蔬菜复种指数,增加名特优及精细品种比重,力争种植面积25万亩,优质品种比重达到95%以上。

养殖业。突出发展特色养殖,力争养殖业产值比重达到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重点发展养殖小区和“150”养猪模式,推广优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到2015年,年出栏优质三元杂交猪140万头,肉牛4万头,羊4万只,出笼家禽2100万只,禽蛋产量5.3万吨。抓好老渔池改造,扩大精养面积,发展虾稻连作、鱼虾混养和网箱养鳝,大力推广名特优品种。全市养殖水面达到3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0万吨。

生态林业。坚持走科技兴林、产业兴林、改革兴林、富民强林的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林业,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以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和提升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提高林业对市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促进生态提质。

重点抓好汉江及东荆河生态防护林工程、兴隆河、总干渠、田关河等护岸林工程、沪渝高速公路、318国道、襄岳公路、潜监公路等路网林带工程建设,力争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8.3万亩。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基地,着力抓好35万亩工业原料林和杨树板块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达5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5%以上,林木蓄积总量达到167万立方米。 二、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以中介为纽带,以品牌为主导,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与整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建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特色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支持华山水产、莱克水产、巨鑫集团等国家、省和市级龙头企业,加大建设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企业规模。重点围绕油菜、棉花、水产、畜禽、蔬菜等产业,组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合理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努力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0家,其中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家以上,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力争实现农产品加

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其中水产加工产值115亿元。

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围绕油料、棉花、水产、畜禽、蔬菜等产业,加快推进5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万吨优质细绒棉生产基地及50个特色养殖小区建设,重点支持10万亩“菜篮子”工程标准化基地和20万亩虾稻连作基地建设,着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和专业户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宣传和推介,支持“良仁”“楚玉”虾仁、“喜颂”食用油、“尝香思”香辣牛肉酱等品牌农产品提高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加快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和产业带动力明显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新增10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快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服务水平。 三、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落实废弃油井及其他废弃土地复垦工作,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适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强小流域治理、小水利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总规模达到90万亩。重点抓好40万亩高标准水稻生产基地、 20万亩高标准专业蔬菜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棉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等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80%以上、农田机耕机整95%以上。到2015年,争取实现粮食总产40万吨,皮棉5.5万吨,油菜籽产量13.2万吨,蔬菜80万吨。 四、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以农业技术推广为核心,以加速农资农产品流转为主要内容,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增强信贷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涉农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共享,以电视、广播、互联网为平台,建成覆盖市、区镇处、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和营销大户的信息网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信息田园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农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资农产品连锁经营,推进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成本。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和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第二节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原则,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做精做强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到201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一、突出盐化工优势,做大做强化工产业

立足丰富的盐卤资源,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延长化工产业链,加强不同产品链之间、产业集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推进循环型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和生态工业示范工程建设,综合利用周边化工资源,打造以盐化工为主导,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为支撑的中部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实现化工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盐化工。以潜江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为载体,以江汉盐化工总厂、仙桥化学、可赛化工等企业为龙头,加强企业互动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深度合作,大力支持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园项目建设,扩大盐化工产业的产品数量和产出规模,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盐化工替代产业,力争盐化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巩固漂粉精产能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地

位,发展氯代异氰脲酸、戊二醛、双氧水等下游产品,促进盐化工产品之间的共生耦合,形成中部最大的消毒杀菌、绿色氧化剂生产基地;依托周边地区萤石资

化工产品链,建设中部重要的绿色制冷剂生产基地。重点支持60万吨离子膜烧碱、7.5万吨钠法漂粉精、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8万吨甲烷氯化物、3万吨氯化异氰脲酸、20万吨甲苯二异氰酸脂、3万吨间苯二胺、6万吨三氯氢硅、32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等项目建设。

煤化工。以金华润化肥为基础,加强与晋煤集团和冀恒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氨醇联产优势,延伸甲醇产品链,推进由单一化肥产品链向有机化工产品链、材料化工链发展。整合煤、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升级。重点推进潜江市煤盐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支持4万吨氯代异氰脲酸、5万吨低醛环保型脲醛胶、5万吨密胺树脂、6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200万吨尿基复合肥、60万吨氯化铵等重点项目建设。

石油化工。在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石化、荆门石化等重点企业的产业协作,发展石化配套产业,开发烯烃类下游石化产品,延伸产品链,促进产业由石油加工型向石油化工型转变,构建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加快百万吨延迟焦化及加氢制氢、30万吨重芳烃抽提、0.5万吨高阻隔PP片材、16万吨丙烯酸、20万吨丙烯酸酯等“油头化尾”项目建设。

医药化工。利用潜江制药是国家眼科用药生产基地的条件,建设国家级多品种眼科用药研发中心;发挥永安药业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优势,巩固牛磺酸产能世界第一及其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延伸牛磺酸产业链,从生产原料药延伸到制剂,并拓展在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等行业;加快形成以牛磺酸、眼科用药、抗菌和抗病毒药物等为主导产品的大型医药生产集群。重点支持16万吨环氧乙烷、万吨球型颗粒牛磺酸、8亿支冻干粉针扩规改造等项目建设。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传统产业转型

围绕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以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为重点,以武汉城市圈的产业一体化和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强产学研联合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提升产品技术档次,使油气勘探与开发、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发展尽快步入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

油气勘探与开发。按照“立足老区,加快海相,油气并举,稳油增气”的勘探思路,分老区、新层和天然气三个层次抓好油气勘探工作。以提高采收率为中心,坚持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加

强油气藏评价,强化工艺技术提升,深化老矿区精细调整,努力实现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稳定。支持江汉油田立足江汉、走出江汉、发展江汉、扩大队伍、拓展市场、提升技术服务水平,积极向外寻找油气资源,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做精、做特、做强石油勘探与开发。支持江汉油田天然气储气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实现石油开采与天然气开发产值达到100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着力提升现有铝产业,构建铝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基本实现产品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加快重点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和提升铝冶炼加工整体水平,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电解铝生产为基础及再生铝回收利用为突破、上中下游产品相互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产业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省内一流的铝综合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支持湖北齐力华盛铝业有限公司、幸福铝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以集约化生产为目标的技术改造,推进铝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促进铝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应用。积极引进一批铝产品精深加工配套企业,以现有金属材料(铝板、铝箔)和非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为基础发展各种功能性复合材料。扶持发展国家鼓励的工业、民用型材等产品。重点支持幸福铝材节能环保技改、齐力华盛6.9万吨电解铝节能技改、100万只铝合金轮毂、10万吨再生铝回收、粤盛冶金年产2万吨脱氧铝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纺织与服装加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

业,通过引进、重组、联合等方式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企业。抓好传统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推广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机织面料等生产工艺,大力提高无梭布、精梳纱产品比重,形成一批效应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产品。重点推进晶鹏纺织5万锭紧密纺项目、银海棉业10万锭紧密纺项目、源鑫纺织6万锭精梳紧密纺、茂昌纺织5万吨棉纱等项目建设,力争纺纱能力达100万锭以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材料等专用纺织品,重点支持川田卫生用品、江赫医材和福好医疗脱脂棉纱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潜江裁缝”的劳务品牌和人才优势,通过再学习、再培训,系统地提升服装行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的整体水平;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实现服装产业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创新型”的战略转移。力争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20个左右的国内知名品牌,吸引接纳就业3万人以上。支持瑞士利维高控股公司户外休闲运动装500万件套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力争纺织服装产值达到100亿元。

装备制造。全力支持江汉油田所属江钻股份、江汉机械制造等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用技术含量高的优势产品引导和占领市场,发挥整体优势,跟踪国内外石油装备发展方向,推进品牌战略,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建设中国南方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推进螺杆钻具生产线、海洋装备生产线、特种钢管生产线,炼化用压缩机生产线和压缩机三期工程、客户服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潜江亚泰精密200台口罩机项目、湖北精铸鑫机械五金公司5000吨铸造配套机械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扶持东方汽车零部件公司、金铃汽车内配材料公司等企业发展,整合汽车零配件企业,建设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加强与东风公司等省内外汽车企业集团的联姻,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汽车采购网络重要的节点之一。加快推进神龙汽车钢盖项目、天嵘汽车空调零配件、航宇实业汽车零配件以及潜江嘉泰制动器零部件公司5000吨制动器(ABS)、5万台1.5KW爪极节能电机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汽车零部件达到金属制品5万吨、非金属制品3万件(套)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0亿元。

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汉江现代航运物流带建设要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特种船舶等有关现代装备制造项目,力争现代装备制造业实现新的发展。 三、加快华中家具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华中家具产业园区发展,积极承接东部家具产业转移。规划用地1万亩,第一期用地4000亩。大力支持家具制造业、家具原辅材料制造业、家具品牌包装制造业、工艺饰品制造业、木工机械制造业、家具连锁销售业、家具物流配送业等30家已入园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围绕高端家具设计制造和产业配套,进一步加大关联企业招商力度,加快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将我市建成中国家具第五极。

第三节 精心打造小龙虾特色产业

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小龙虾优质野生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小龙虾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控;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小龙虾生物学、营养学研究以及繁育取得重大进展;小龙虾产研学结合更加紧密,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力争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加快小龙虾的种苗繁育和标准化养殖体系建设。以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省水科所、华中水产大学等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重点攻关小龙虾良种选育和培育,解决苗种退化问题,

支持建设湖北省克氏原鰲虾繁育养殖工程技术中心,构建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到2015年,小龙虾良种繁育能力达到10亿尾的规模。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虾稻连作面积20万亩,池塘养虾5万亩。年产小龙虾4万吨,小龙虾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重点推进积玉口镇、龙湾镇、渔洋镇等地万亩虾稻连作高效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

依靠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延伸小龙虾特色产业链,积极发展甲壳素特色生物产业,打造技术水平一流、生产和销售规模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甲壳素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建设华山水产甲壳素科技园,加快推进甲壳素深加工环保设施改造、甲壳素深加工产品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生物保健、新型敷料等高附加值、高端系列新产品。力争“十二五”期末甲壳素深加工产品实现产值30亿元。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华山水产,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大学的“四个一”合作,建设国内一流的甲壳素工程技术中心。

加强小龙虾市场流通及信息化建设。按照“配套、有效、及时”的要求,做到产前提供信息,产后统一收购、贮运、加工,提高虾农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以华山水产为中心,支持小龙虾交易市场和虾壳回收网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