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

更新时间:2023-08-15 19:38: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 什么是现场总线?现场总线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定义: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它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流程工业、楼宇、交通等领域的自动化系统中。

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着一种信号标准,那就是4一2OmA的模拟信号标准。20世纪70年代,数字式计算机引人到测控系统中,而此时的计算机提供的是集中式控制处理。20世纪80年代,微处理器在控制领域得到应用,微处理器被嵌人到各种仪器设备中,形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以IC代替常规电子线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施信息采集、显示、处理、传输及优化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设备。一些具有专家辅助推断分析与决策能力的数字式智能化仪表产品,其本身具备了诸如自动量程转换、自动调零、自校正、自诊断等功能,还能提供故障诊断、历史信息报告、状态报告、趋势图等功能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传送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基于质量分析的维护管理、与安全相关系统的测试记录、环境监视需求的增加,都要求仪表能在当地处理信息,并在必要时允许被管理和访问,这些也使现场仪表与上级控制系统的通信量大增。另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控制界也不断在控制精度、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方面提出新需求。由此,导致了现场总线的产生。

1-2 与DCS相比,FCS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试画出其结构图。

特点:形成了新型的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了现场总线设备,能够把原先DCS系统中处于控制室的控制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置入现场总线设备,加上现场总线设备具有通信能力,现场的测量变送仪表可以与阀门等执行器直接传送信号,因而控制系统功能能够不依赖控制室的计算机或控制仪表,直接在现场完成,实现了彻底的分散控制。由于采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因而可实现一对电线上传输多个信号(包括多个运行参数值、多个设备状态、故障信息),同时又为多个现场总线设备提供电源;现场总线设备以外不再需要A/D、D/A转换部件。

结构图:

1-3 FCS相对于DCS具有哪些优越性?试述FCS的技术特点。

优越性:1.FCS实现全数字化通信。2.FCS实现彻底的全分散式控制。3.FCS实现不同厂商产品互连、互操作。4.FCS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5.FCS降低系统工程成本。

技术特点:1.系统的开放性。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1-4 试展望FCS发展前景。目前有哪些因素妨碍FCS在工业的推广应用?

前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采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软件技术,实现了现场仪表之间的数字连接及现场仪表的数字化,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降低了现场仪表的初始安装费用,节省了电缆、施工费,增强了现场控制的灵活性,提高了信号传递精度,减少了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量。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促使工厂底层自动化系统及信息集成技术产生变革,新一代基于现场总线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已初露端倪。可以预言,尽管目前是FCS与DCS并存,最终FCS将逐步代替DCS和PLC。

因素:1.总线系统繁简不一,最简单的总线好像就是大约用了约100年的电话线。2.载波控制系统的使用。复杂的总线比方如以汽车系统使用的总线CAN技术,每个节点都是需要一套CPU。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于能够达到成功控制所需的成本。为了成本的问题才出现不同层次的总线系统的存在。

2-1 什么是总线主设备、从设备?总线操作过程的内容是什么?寻址方式有几种?

定义:可在总线上发起信息传输的设备叫做“总线主设备”。也就是说,主设备具备在总线上主动发起通信的能力,又称命令者。

不能在总线上主动发起通信、只能挂接在总线上、对总线信息进行接收查询的设备称为“总线从设备”,也称基本设备。

内容:总线上命令者与响应者之间的“连结→数据传送→脱开”这一操作序列称为一次总线“交易”(Transaction),或者叫做一次总线操作。

方式:1.物理寻址。2.逻辑寻址。3.广播寻址。

2-2 网络通信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组成部分: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它一般由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发送、接收设备,传输媒介几部分组成。

作用:1.信息源和接收者是信息的产生者和使用者。

2.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源和传输媒介匹配起来,即将信息源产生的消息信号经过编码,并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介。

3.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密等。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息来,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4.传输介质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递所经媒介。它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有线的(包括光纤)。有线和无线均有多种传输媒介,如电磁波、红外线为无线传输介质,各种电缆、光缆、双绞线等为有线传输介质。

2-3 在数据传输中有几种常用的数据表示方法?

种类: 1.基带传输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1)平衡与非平衡传输

(2)归零与不归零传输

(3)单极性与双极性传输:(1)平衡、归零、双极性(2)平衡、归零、单极性(3)平衡、不归零、单极性(4)非平衡、归零、双极性(5)非平衡、归零、单极性(6)非平衡、不归零、单极性

2.载带传输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1)调幅方式(2)调频方式(3)调相方式

2-4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请简要叙述。

1.线路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方式是在需要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事先建立起一条实际的物理连接,然后再在这条实际的物理连接上交换数据,数据交换完成之后再拆除物理连接。

2.报文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而是经由中间节点的存储转发功能来实现数据交换。

3.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报文分组交换方式不需要事先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交换的基本数据单位是一个报文分组。并通过(1)虚电路方法。(2)数据报文法。来实现。

2-5 比较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几种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在星形拓扑中,每个站通过点-点连接到中央节点,任何两站之间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中央节点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对其要求较高。

环型结构:通过中继器进行点-点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中继器接收前驱站发来的数据,发往后继站。链路是单向的,工作站需有较复杂的网路处理功能。

总线型结构:在总线拓扑中,传输介质是一条总线,工作站通过相应硬件接口接至总线上。一个站发送数据,所有其它站都能接收。

2-6 说明ISO/OSI协议模型的七层结构,每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

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

由。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用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标准方法对数据编码。

应用层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2-7 物理层的接口有几种?请简要加以说明。

(1)RS-232C RS-232C是1969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修订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规定数据信号按负逻辑进行工作。以-5~-15V的低电平信号表示逻辑1,以+5~+15V的高电平信号表示逻辑0,采用25针的接插件,并且规定了最高传输速率为19.2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5m。

(2)RS-449为了进一步提高RS-232C的性能,特别是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EIA于1977年公布了RS-449标准,并且得到了CCITT和ISO的承认。RS-449采用与RS-232C不同的信号表达方式,它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传输速率达到2.5Mbit/s,传输距离达到300m。另外,它还允许在同一通信线路上连接多个接收器。

(3)RS-485 RS-485扩展了RS-449的功能,它允许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连接多个发送器和接收器(最多支持32个发送器和接收器),这个标准实现了多个设备的互连。它的成本很低,传输速率和通信距离与RS-449在同一数量级。

3-1 简述PROFIBUS总线网络的模型结构和协议类型。

PROFIBUS通信模型参照了ISO/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其中FMS还采用了第7层(应用层),另外增加了用户层。

1.PROFIBUS-DP通信协议定义了第1层、第2层和用户接口层,未定义第3~7层,这种精简的

结构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速有效。

2.PROFIBUS-FMS通信协议定义了第1层、第2层和第7层,第7层又分为现场总线报文规范和底层接口。

3.PROFIBUS-PA使用扩展的PROFIBUS-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另外还规定了现场设备的设备行规。

3-2 简述RS-485传输技术的基本特性。

网络拓扑:线性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端电阻;

传输速率:9.6kbit/s~12Mbit/s;

介质:屏蔽双绞电缆,也可取消屏蔽,取决于环境条件(EMC);

站点数:每段32站(无中继),127站(有中继);

插头连接:9针D型插头

3-3 简述IEC 61158-2传输技术要点,适合于什么应用场合?为什么?

1.数据传输 IEC 61158-2的数据传输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这是一种常用的基带信号编码。

2.传输电缆传输介质采用屏蔽/非屏蔽双绞线,总线电缆的特性决定了总线的最大扩展、可连接的总线站数和对电磁干扰的灵敏度。

3.总线连接总线段上最多可连接32个站,总线段的两端各有一个无源RC终端器。最大的总线段长度主要取决于供电设备、导线类型和所连接站的电流消耗。

4.拓扑结构拓扑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实现树形、总线型或其组合结构。

适合于现场级过程自动化,具有本质安全和总线供电特性。

3-4 PROFIBUS采用何种总线存取控制机制?

主站之间采用令牌总线机制,主站与从站之间采用主从机制。

3-5 PROFIBUS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一类主站

一类主站指PLC、PC或可做一类主站的控制器。一类主站完成总线通信与管理。

2.二类主站

二类主站指操作员工作站(如PC机加图形监控软件)、编程器、操作员接口等。完成各站点的数据读写、系统配置、故障诊断等。

3.从站

(1)PLC PLC可做PROFIBUS上的一个从站。PLC自身有程序存储功能,PLC的CPU执行程序并按程序驱动I/O。

(2)分散式I/O 分散式I/O通常由电源、通信适配器及接线端子组成。分散式I/O不具有程序存储和程序执行的功能。

(3)驱动器、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带有PROFIBUS接口的现场设备可作为PROFIBUS 从站,可由主站在线完成系统配置、参数修改、数据交换等功能。

4-1 试叙述SIMATIC S7系统的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编程设备和通信电缆;软件部分是STEP7组态软件

4-2 S7系统中的DP接口有几种类型?分别写出几个典型装置。

1、CPU带内置PROFIBUS接口:(1)CPU315-2DP;(2)CPU316-2DP;(3)CPU318-2DP。

2、CPU不带PROFIBUS接口:(1)CP342-5通信处理器;(2)IM467接口模块;(3)CP443-5通信处理器

4-3 简要叙述S7系统中DP从站的种类。

(1)紧凑型DP从站;(2)模块化DP从站;(3)智能DP从站

4-4 为什么S7-300/400系统中需要设置最大延时时间?

由于工业现场设备的分布式结构,网络的技术和拓扑等原因及启动电源时间的交叉,会引起DP 主站与从站之间、DP从站之间的启动时间有差异,因此DP主站与从站之间的交互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

4-5 SIMATIC S7系统的应用程序包括哪些部分?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执行的?

1.编写BB1程序;

2.创建功能块程序;

3.创建数据块程序;

4.OB1对功能块的调用。课本61页4-6 IMATIC S7系统采用哪些方式实现对DP网络的诊断功能?

1.LED故障诊断;

2.STEP7在线功能诊断;

3.利用用户程序诊断;

4.ROFIBUS监视器诊断。

4-7 试叙述用变量表测试程序的步奏。

课本99页

4-8 功能块、功能的定义是什么?他们分别与数据块有何关系?

功能块:位于组织块之下,是程序中完成某部分特定功能的软件,它可以被组织块多次调用。

功能:合组织块一样,位于程序结构中组织块的下面,通过组织块的调用,功能才能被CPU处理。

关系:功能块可以对应多个数据块;功能不需要对应的数据块,而且不允许使用静态局域数据作为变量。

5-1 监控组态软件有哪些特点?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特点:实时多任务、接口开放、使用灵活、功能多样、运行可靠等特点。

问题:(1)如何与采集、控制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2)使来自设备的数据与计算机图形画面上的各元素关联起来;(3)处理数据报警及系统报警;(4)存储历史数据并支持历史数据的查询;(5)各类报表的生成和打印输出;(6)为使用者提供灵活、多变的组态工具,可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7)最终生成的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8)具有与第三方程序的接口,方便数据共享。

5-2 监控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1.以使用软件的系统环境划分

(1)系统开发环境;(2)系统运行环境。

2.按照软件组成划分

(1)应用程序管理器;(2)图形界面开发程序;(3)图形界面运行程序;(4)实时数据库系统组态程序;(5)实时数据库系统运行程序;(6)I/O驱动程序。

还可能包括如下扩展可选组件:

(1)通用数据库接口组态程序;(2)通用数据库接口运行程序(;3)策略(控制方案)编辑组态软件;(4)策略运行程序;(5)实时通信程序组件。

5-3 监控组态软件WinCC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特点:1.使用创新软件技术;2.包括所有SCADA功能在内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3.可灵活剪裁,由简单任务扩展到复杂任务;4.众多选择和附加件扩展了基本功能;5.集成ODBC/SQL数据库;6.标准接口;7.统一脚本语言;8.开放API编程接口访问WinCC函数和数据库;9.通过向导组态;10.可选择语言的组态软件和在线语言转换;11.提供所有主要PLC系统的通信通道;12.与基于PC控制器SIMATIC WinAC的接口;13.全集成自动化T.I.A的部件;14.在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中的SCADA 部件;15.集成到MES和ERP中。

5-4 说明监控组态软件WinCC的系统结构。

WinCC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其基本组件是组态软件和运行软件,并有许多WinCC选项和WinCC

附加软件。

1.组态软件

(1)图形系统;(2)报警系统;(3)归档系统;(4)报表系统;(5)用户管理器;(6)通信。

2.运行软件

(1)读出已经保存在CS数据库中的数据;(2)显示屏幕中的画面;(3)与自动化系统通信;(4)对当前的运行系统数据进行归档;(5)对过程进行控制。

3.WinCC选项

5-5 熟悉监控组态软件WinCC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一)创建WinCC项目

1.启动WinCC;

2.创建新项目;

3.添加PLC驱动程序;

4.创建内部变量;

5.创建过程画面和按钮;

6.设置运行系统属性;

7.激活项目;

8.使用模拟器。

(二)过程值归档

1.打开变量记录编辑器;

2.定时器组态;

3.创建归档;

4.归档设置;

5.创建趋势窗口;

6.创建表格窗口;

7.设置运行系统属性;

8.激活项目。

(三)组态报警记录

1.打开报警记录编辑器;

2.启动报警记录的系统向导;

3.组态报警消息和报警消息文本;

4.组态报警消息的颜色;

5.组态模拟量报警;

6.创建报警画面;

7.设置运行系统属性;

8.激活项目。

(四)打印变量记录运行系统报表

1.创建布局;

2.编辑静态部分;

3.编辑动态部分;

4.设置打印作业参数;

5.激活项目。

5-6 说明监控组态软件WinCC的和STEP7软件的关系。

1.在WinCC中直接使用STEP7符号;

2.从WinCC画面中直接启动STEP7硬件诊断;

3.从WinCC 中调用STEP7功能块;

4.使用WinCC/ProAgent过程诊断工具。

5-7 了解其他几种监控组态软件的基本情况。

一、iFIX软件

1.全局技术;

2.即插即解决技术;

3.iCore框架。

二、RSview32软件

1.快速系统开发;

2.全面网络支持;

3.灵活修改系统;

4.监控远程设备的经济型方案-拨号I/O。

三、RSview32软件

1.全面支持ActiveX的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显示画面中任意简单地插入ActiveX控件,用来丰富应用。

2.开发了RSView32的对象模型Object Model,使得用户可以简单地将RSView32和其他的基于组件的应用软件互操作或者集成应用。

3.集成微软的VBA作为内建的脚本语言编辑器,可以随意定制开发后台应用程序。

4.同时支持OPC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模式,既可以通过OPC和硬件通信,又可以向其他软件提供OPC服务。

5.第一个支持附加件结构AOA,用户可以将其他的功能模块直接挂接到RSView32的核心上去一体应用。

四、TRACE MODE软件

1.设备结构;

2.TRACE MODE-5的体系构成;

3.完整统一的信息空间;

4.开式系统。

五、Intouch软件

1.开放易用的开发环境;

2.设备集成;

3.体系结构。

六、组态王软件

1.“组态王”软件功能完善、结构组织灵活;

2.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地开放性;

3.丰富的画面显示和组态功能;

4.多任务的软件运行环境;

5.网络功能。

七、力控组态软件

1.面向Internet/Intranet;

2.数据库管理器;

3.报表;

4.内置数据表;

5.图形;

6.冗余;

7.I/O;

8.脚本;9.通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