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2002年现代经济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3 19: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现代经济学

适用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5分×4)

1.经济利润 2.外部效应 3.相对收入 4.净存货机制 二、计算(5分×2)

1.假设某商品价格为100元时,需求量为50件;价格提高到150元时,需求量为20件。价格提高对消费者福利有何影响?

2.假设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比为7:3,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值率的计算值是多少?若实际的增长率为3%,二者的差异如何解释?

三、简答(10分×4)

1.本国货币贬值往往导致出口品价格下降。试问:本国货币贬值是否一定导致出口额增加?

2.假设在一竞争性市场中,供给状况不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商品价格提高?

3.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政府准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果分别如何?

4.根据IS—LM模型,在产出和利息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四、论述(15分×2)

(考生注意:报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考生只做A1、B1。其他专业的考生在A中任选一题并在B中任选一题)

A1、新古典经济学怎样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是最高的?现实中市场经济的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B1、假设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再贴现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A2、根据标准分析,完全垄断有损于经济效率。从提高消费者福利的角度看,政府对完全垄断厂商采取何种管制政策是适宜的?

B2、试讨论:能否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降低失业率?

参考答案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现代经济学

适用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5分×4)

1.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它和正常利润是不同的。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是隐成本的一部分。经济利润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中不包括正常利润。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2.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效应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效应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外部性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种:(1)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2)很难避免“免费搭便车”的现象。(3)势力的不对称性。消减外部效应的对策有(1)课税与补贴,即对产生外部成本者课税,对产生外部利益者补贴,其目的在于使外部效果的产生者自行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2)合并企业。目的就在于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3)赋予财产权。对能排他的公共财富或无主物赋予财产权,这样就能对享用者收取费用,对破坏者要求赔偿,使外部性削减,而提高经济效率。(4)政府直接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加以管制。

3.相对收入:相对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在指出凯恩斯的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里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出自零点的直线。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里认为:①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②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4.净存货机制: 二、计算(5分×2)

1.假设某商品价格为100元时,需求量为50件;价格提高到150元时,需求量为20件。价格提高对消费者福利有何影响?

解:价格提高减少了消费者福利,但福利减少的多少与需求曲线的形状有关。当需求曲线为线性需求曲线时,福利减少量如图中阴影部分。

P 150 100 O 20 50 Q

由图可知,当需求曲线为线性需求曲线时,消费者福利损失最大,损失量为

20?50?(150?100)?1750。而消费者福利损失要大于20?(150?100)?1000。因此价2格提高会减少消费者福利,减少量在大于1000且小于等于1750。

2.假设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比为7:3,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值率的计算值是多少?若实际的增长率为3%,二者的差异如何解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释?

解:(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可以分解为

YAKL????? YAKL式中,gy?KYA表示经济增长率,?gA表示技术进步率,gK?表示资本增长率,

KYAgL?L表示劳动增长率,?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表示劳动的产出弹性。 L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其假设没有技术进步,所以gA?0,从而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gy??gK??gL

其中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分别为??K?YL?Y,由于在竞争市场上,,??Y?KY?L长期内资本的边际产出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相等,因此其产出弹性与资本和劳动所占份额成比率,因此本题中,??0.3,??0.7。所以理论的经济增长率为

? gy?0.34%?0?.7?1%

(2)理论上的经济增长率比实际经济增长率少3%?1.9%?1.1%。这是因为新古典

经济增长模型中,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值和实际观察值的差额可以看成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称为全要素生产力。

三、简答(10分×4)

1.本国货币贬值往往导致出口品价格下降。试问:本国货币贬值是否一定导致出口额增加?

答:本国货币贬值不一定会导致出口额增加。原因在于:本国货币贬值会增加净出口。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出口继而增加出口额,取决于该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本国货币贬值所引起的商品出口增加的幅度才会大于外币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增加,即使出口额增加。如果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本国货币贬值所引起的商品出口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减少。

而且,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进口合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因此,J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

?x??m?1,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x??m?1,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

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2.假设在一竞争性市场中,供给状况不变,有哪些因素导致商品价格提高? 答:(1)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力量来决定。在供给状况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变动会直接导致商品价格变动。当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需求增大时,商品价格就要提升。能导致商品需求上升的因素主要有:①商品替代品价格的上涨。替代品是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例如牛肉和羊肉、圆珠笔和钢笔、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商品。若商品A,B互为替代品,B价格的上涨必然引起消费者对B的需求,而转向A,对A的需求增大会导致A的价格上涨。②商品互补品价格下跌。互补品是指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例如眼镜和境框等。若A、B为互补品,当B的价格下跌时,人们便倾向于消费更多的B,对B的需求的增加也将导致对A的需求的同时增加,A的价格就会提高。③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我们假定商品是正常品,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他会消费更多的商品使需求增加,进而使商品价格上涨。

(2)在供给和需求都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该商品的要素价格上涨,生产商为保证收益,也会提高商品的价格。

3.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政府准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果分别如何?

答:(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一般来说,减税可以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再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构成因素,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会直接增加总需求。。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2)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的财政政策有:①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下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其扩张效应也不同。流转税的减税在增加需求的同时,对供给的刺激作用更大,所以,它的扩张效应主要表现在供给方面。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减税主要在于增大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它的扩张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尽管这又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一些影响、削弱一些减税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国民收入还是增加了。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同样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②变动政府支出。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或者政府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求因而增加政府还可以用减税或加速折旧等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

4.根据IS—LM模型,在产出和利息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1)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和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的曲线。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

(2)产出和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①在产品市场上

IS曲线表示的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中,产出和利息率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体现在曲线上,表现为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利息率的变动会导致投资的反向变动,如利率的降低会增加投资,从而产生较高的消费和产出。

②在货币市场上

LM曲线表示的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中,产出和利息率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体现在曲线上,表现为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当产出变化,如增加时,会导致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利率必须相应增加,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亦然。

可见,将两个模型结合起来的IS-LM模型,可以确定当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产出和利率水平。

四、论述(15分×2)

(考生注意:报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考生只做A1、B1。其他专业的考生在A中任选一题并在B中任选一题)

A1、新古典经济学怎样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是最高的?现实中市场经济的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答: (1)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可以参考下图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设想,垄断厂商若肯放弃一些利润,价格就可以下降一些,产量就可以增加一些。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除此之外,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即P=LMC,也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一个条件。商品的市场价格户通常被看成是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商品的长期边际成本LMC通常被看成是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当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倘若不是这样,当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相对于该商品的需求而言,该商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最后使该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这样,社会的境况就会变得好一些。

在完全竞争市场,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有P=LMC,它表明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都有P>LMC,它表示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置是不足的。尤其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往使得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2)现实中所受到的制约

新古典经济学论证完全市场竞争最具有效率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够满足完全竞争假设条件的产业,因此在现实中受到较大的限制。

首先,从企业的进出入行业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进出入一个行业自由且是无成本的,因此当一个企业出现垄断利润时,其他行业外的企业就能够进入行业从而消除垄断利润。但在现实生活,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自由进入,有些行业还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门槛,这些门槛可能是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可能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设置的。企业退出一个行业也面临较大的沉没成本。

其次,从产品差别看。完全竞争要求产品是没有差别的,但在现实中,所有企业都努力追求产品的差异性,以突出自有产品的特点。这些差异性可能是因为产品质量引起,也可能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仅仅是由企业的包装和品牌引起。但企业都努力差异化,使得企业可以差异化定价。

最后,从信息方面看。完全竞争要求完全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信息从来也不可能达到,由于信息流通渠道、经济主体的个人素质、甚至行为主体的个人性格情绪不同,经济主体接受到的信息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完全的。

总之,正由于完全竞争在现实中很难成立,市场经济的效率也受到一些限制,从而不能达到完全竞争所要求的最高效率。

B1、假设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再贴现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银行准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府债券作担保。现在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贴现率。

(2)贴现政策的作用

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贴现率降低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提高;贴现率提高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3)制约因素

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贴现率,通过降低贴现率扩大货币供给,从而促进总需求以促进产量水平提高,但这种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受IS、LM曲线斜率的影响。IS曲线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大,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很多,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增加。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

第二,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时滞对经济也存在重大的影响,当通过降低贴现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效果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而可能在这种政策发生效果时,经济形势已经改变了,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太多而很难做到不发生误差,这就限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四,公众的预期。微观主体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当通过降低贴现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而且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对策,政策可能会归于无效。

第五,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政治主体的压力等等。

A2、根据标准分析,完全垄断有损于经济效率。从提高消费者福利的角度看,政府对完全垄断厂商采取何种管制政策是适宜的?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答:(1)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为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政府可以采取管制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方法。

参见图1。图中反映的是某垄断厂商的情况。曲线D(它与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MR是它的需求曲线(从而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曲线AC和MC是其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注意,这里回到了平均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一般形状,而不是图12—1中的水平直线了。特别是,这里的平均成本曲线具有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在没有管制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生产其利润最大化产量qm,并据此确定垄断价格Pm。这种垄断均衡一方面缺乏效率,因为在垄断产量qm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另一方面缺乏“公平”,因为在qm上,垄断厂商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即经济利润不等于0,或者说,全部利润大于正常利润。现在考虑政府的价格管制。政府应当制定什么样的价格为好呢?如果政府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则政府应当将价格定在Pc的水平上。当价格为Pc时,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现在成为PcAD,从而边际收益曲线为PcA和A′MR。于是最大化产量为qc。在该产量水平上,价格恰好等于边际成本。于是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图1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显然,当政府将价格定为Pc从而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时,垄断厂商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经济利润,即为平均收益Pc超过平均成本AC的部分。如果政府试图制定一个更低的“公平价格”以消除经济利润,则该价格须为Pz。在价格定为Pz时,产量为qz。此时,平均收益恰好等于平均成本。因此,Pz可称为零经济利润价格。但是,现在出现另一个问题,即在零经济利润价格水平上,帕累托最优条件被违反了:此时边际成本大于价格。因此,按帕累托效率而言,在垄断情况下,产量太低、价格太高,而在零经济利润情况下,正好相反:价格太低、产量太高。

图2反映的是平均成本具有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的垄断情况。现在考虑平均成本曲线不断下降的所谓自然垄断情况参见图12—3。图中,由于平均成本曲线AC一直下降,故边际成本曲线MC总位于其下方。在不存在政府管制时,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m和Pm。当政府管制价格为Pc时,产量为qc,达到帕累托效率,但是,如果要制定零经济利润价格Pz则在这种情况下,Pz不是小于Pc,而是要稍高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垄断场合帕累托最优价格Pc和最优产量qc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出现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补贴垄断厂商的亏损。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图2 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B2、试讨论:能否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降低失业率?

答:能否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降低失业率,也就是通货膨胀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降低失业率,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促进论,认为提高物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二是促退论,认为提高物价会损害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三是中性论,认为提高物价对就业没有影响。

(1)促进论

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膨胀性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降低失业率。

首先,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加投资。而物价上升带来居民持有货币的贬值,此损失被国家占有,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如果居民的消费不变或消费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

其次,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

第三,在通货膨胀的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成是实际的上涨。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导致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加快。

第四,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降低失业率。

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上通货膨胀能降低失业率的理论基础。 (2)促退论。

促退论认为提高物价会增加失业率,理由如下:

首先,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升和工资增加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不对应的,工人可能会通过罢工等方式向政府和资方施加压力。政府从本身利益考虑,可能对某些价格实行行政控制,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竞争和活跃,价格的信号作用削弱,经济效率下降。从而降低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

其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瘫痪。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控制名义利率,导致对借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出现对借贷资金实行配给的局面,从而使资金的运用起不到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增长的作用,导致失业率上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ibudding.cn

升。

第三,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一方面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削弱其储蓄能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降低实际利率,带来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导致失业率上升。

第五,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信心,导致投资萎缩,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第三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弗里德曼提出的在长期内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促退论”的理论基础。

(3)中性论。 中性论者认为,提高物价时,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信息作出对未来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他们就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行为调整将会使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均被相互抵消掉。因此,通货膨胀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其效应是中性的,物价上涨对失业率水平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一条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中性论”观点,此外,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等则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这比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更强调了通货膨胀政策的无效性,是支持“中性论”的又一理论基础。

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www.ibudding.cn),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www.ibudding.cn),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