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与感恩
更新时间:2024-02-19 15:4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感恩与孝的演讲稿
孝道与感恩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政治道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中坚力量。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
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
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
敬;战国时期,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
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
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
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20世纪初,
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
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承继这份道德
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
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
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
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
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
--《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
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 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
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只有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
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
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
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
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
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
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
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
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
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
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
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谢谢! 刘朋
2014.7.30篇二:感恩孝道责任演讲稿 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是财务部***,站在这个讲台,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倍感荣幸和自豪.今天我
的演讲题目是----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 心系感恩,感恩于给予了我生命、哺育我健康成长的父母;感恩于给了我教诲、让我增长
知识的老师;感恩于给了我友爱与情谊,使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单的朋友;感恩于给
予我鼓励与帮助、提升我职场价值的领导和同事. 心系感恩,感谢给予我们工作的企业,让我们在碌碌的人生追逐中,拥有了展现自我价值
的舞台,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轨迹.秉着责任,转化为感恩,转变为对孝道的承递.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
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人生的精
神境界!,感恩的心改变着我们的态度,改变着我们的习惯,改变着我们的行动。在这里,我们每个人在为酒店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的同时,酒店也在为我们提供自我发展的
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生存,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也丰
富着我们的阅历,体现出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懂得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的我们,
应该感恩酒店,把对酒店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化为忠诚酒店的行动,转变成一种崇高的责任。作为一名威酒企业的员工,作为一个父母的儿女,我们肩负着重若泰山的责任和使命,
爱岗敬业,感恩企业成了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即使有时觉得不公平,有时觉得努力没有得
到回报,也不必有所抱怨,只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终将会
有回报。因此,我们要尽职尽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没有任何借口,抛弃一切怨言,
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亲爱的同事们,既然奋斗的目标已经确立,前进的动力已经加注,昂扬的斗志蓄势待发,
责任和使命正在强烈地激励着我们,就算前方的路途布满着荆棘,眼前的虚幻充满着迷离,
我们也继而披荆斩棘,排迷祛离,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
激昂的斗志投入到明日辉煌的工作中去!篇三:感恩孝亲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孝亲之举!“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百善孝为先。”
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 孝是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让我们翻开史册,碾过历史的车轮,寻找孝的踪迹。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恣蚊饱血”的
故事,家喻户晓。讲的是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的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家里贫穷,没
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于是,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
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这就是孝! 孝其实很简单,它不需要你做得多么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父母
捏一次肩,倒一杯茶,或者是一句温暖的问候,都是孝的体现。这些“孝”看起来都很渺小,
可是它却足以成为我们脑海里永久的记忆。而父母则会因为我们做的这些点点滴滴的“孝”
而幸福无比,因为我们懂得了“孝”。 回头望过,9年前,我的爸爸妈妈用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但当我来到世上的那
一刻起,他们便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顾我,养育我。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慢慢长大,那么辛苦,那么努力!
我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是父母耐心教导的结果,我第一次拿汤匙是父母耐心教导的结果,我
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扣扣子,第一次学写字,第一次梳头发??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导!当我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的人
是父母;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会衷心为我庆祝,和我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当我外出游玩时,
牵挂我的人还是父母呀!
可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对父母的
牵挂又有多少呢?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感知过亲人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亲人诉说过我
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语言和行动去报答过对亲人的爱呢? 亲爱的同学们,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现
在开始真心为父母做些事情吧!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
他们唱段歌曲,讲个笑话。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共同弘扬
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篇四:感恩演讲稿——感恩敬孝,回报社会感恩演讲稿——感恩敬孝,回报社会.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
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感恩演讲稿——感恩敬孝,回报社会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敬孝,回报社会。 从羊有跪乳之恩到李密《陈情表》侍亲至孝,从鸦有反哺之孝到孔子“百善孝为先”。感
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则。胸怀感恩敬孝之心,饮水思源,
进而知恩尽孝不忘本,均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敬孝不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国人
品德形成基础,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
量。 敬孝,一直是社会与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敬孝,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
我们每个人都会垂垂老去,今日敬孝他人,他日被人敬孝!古人对“孝道”极为重视的,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百善孝为先”理念,不仅如此,古代也更有举孝廉之说,
也就是用“孝廉”来选拔官员。古人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即一个真正懂得孝亲的人,
都会有一颗感恩心,诚敬心,也会形成重情重义、感恩思源的价值观。事实上,许多事例也
印证了这一观点,古今中外,许多有出息,大有作为之人,大凡都是忠孝两全。我们的伟大
领袖毛主席也曾深情感叹:生我者父母也。敬孝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伟人思想,我们可以
仰望,更可以为榜样。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
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最终上升至社会的友爱温馨、和谐安定。在我
们当今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重要保证,而维护和谐,也是需要这种由此
及彼,胸怀至诚感恩之心。感恩与和谐相伴,感恩之心会有力的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鸿沟,甚
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他一定会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积极的面对各
种困难的。而如果人人胸怀感恩,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面镜
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感恩也如是,当你置心感恩时,你就会觉得有些抱怨是无谓
的,有些烦恼是不应该的,有些困难是可以征服的,有些困难是暂时的,你感激上天赐你食
物,感谢社会如此美好,进而感恩党的无限恩情。感恩敬孝,回报社会,让牢记党恩成为有
根之木,有源之水。 美好生活思党恩,这是我们当代人的心声,更是现今灾区人民心声,从三峡工程到西部
大开发,从发射“东方红”卫星到在人宇宙飞船升空,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我们党总是
站在第一线,英勇奋进,时刻为人民着想,永远充当人民的保护神,xx年年5月12日,我
国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灾情就如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党和国家快速反应,成立坚强指
挥部,百位将军临阵指挥,举国齐动员。迅速开展了不抛弃,不放弃,为一线希望,尽百倍
努力的救援工作!我们的党时刻心系灾区,心系灾民,我们的领导人更是在余震不断中亲临
灾难现场指挥救援。当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救起时,许多人泪流满面,全国人民为此兴奋,
我们因感恩而流泪,我们为我们父母兄弟姐妹得救而兴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我们都是亲
人!我们的亲人得以重生,我们应该牢记党恩。 “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有一种号召,可以振奋
人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必须举全国之力,以救人为核心,克服重
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这一句句强力的号召,一直回荡在废墟中、一直萦绕在
灾区人们的心中,家园尽毁,却毁不掉我们的勇气与智慧,灾难无情,但党和人民有着血肉
之情。经受住了考验的中华民族,正以空前团结与统一,迎接着奥运的到来。历经磨难,我
们更加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改革开放
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皆因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们也应该牢记党恩,饮水思源,推恩及人,
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我们感恩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我们感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盏明灯,领导着
全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感恩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感恩应该发自内心,发自对内心对敬孝
的新诠释,来自内心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出自对党的由衷感恩。我们要用“感恩脚步”走出
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牢记党恩,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我们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篇五:懂得感恩,践行孝道演讲稿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能够为大家演讲我感到很高兴。我演讲的题目是《懂得感恩,践行孝道》。感恩,是对他人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父母,既是是一种血缘情感的连接和爱心的延续,
又是道义上对抚养自己、帮助自己的父母的一种感激,一种健康心态和性格的表现。中国传
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孝的报恩之根本宗旨。
换言之,孝的核心意义在于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对子女“恩情”有如下三方面:
一是生育之情,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和
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育我鞠我”。
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确,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要
在这三个方面付出辛勤的劳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孝”,就同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报
恩”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当说,“孝”的根据是“报恩”,这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纽
带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是带有东方文化和东方道德传统特点的。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道德关系中,能不能对受到“恩惠”加以报 答,是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和道德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中国有一句著名的道德格
言就是“受恩必报,施惠莫记”。唐朝孟郊《游子吟》里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
就是回报。在中国文化中,一些宗教同样有报恩的含义,如佛教就强调要“上报四重恩,下
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就是父母恩。这种感恩的思想既是亲情的一种表达,也是讲求道义的
折射。如果说,一个人,连父母对自己的“恩惠”都不能够、不愿意报答,甚至虐待父母,
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会报答他人、社会、国家对他的“恩惠”呢?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
个有道德的人呢?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强调“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出发点,
应当说,是有道理的。
感恩报恩是孝的精髓,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实践感恩。我们不仅要知道感恩父
母、还要知道感恩他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于社会关系之中,如
果企业员工有了感恩的意识,他就会珍惜自己的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以图感恩给自
己提供生活与展示条件的企业;如果企业本身有了感恩的理念,他就会珍惜自己的辉煌,不
断创新,打造企业航母,以图感恩给自身成长与发展提供机遇、帮助的社会、国家。感恩是
一种认同,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态度,是对给予企业的关爱、恩惠的心存感激和回报品质。
企业伦理是一个阔大、厚重的体系,但感恩是构成企业伦理的核心。“孝,始于孝亲,中于事
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因身家而致天下,孝贯其一生。感恩是孝文化的理论
特色,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论。也可以说,“感恩”是企业认同的精神基础,是企业凝聚力
的核心。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感恩的心态,包容、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灿烂
的明天。
篇二:孝道与感恩文化
孝道与感恩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一、孝道,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孔子思想。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
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择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
综上可见,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二、当代人所具有的孝道观
1.现代人对于“善事父母”的意识以及行为表现。“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最基本的要求。善事父母首先是对父母的“事生”,即父母健在时要对父母尽孝心,主要包括养亲、敬亲和悦亲三个方面。 所谓“养亲”就是指赡养父母,即对父母提供经济帮助、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
“敬亲”是对传统孝道内涵的更高层次上的体现。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们通常认为,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就是要做到对父母“无违”,即不违背礼节,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和道德的通行标准来孝敬父母;要以“色”事亲,即儿女应该要做到和颜悦色,顺从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谏亲,若君主或父亲的思想或行为“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然而,若父亲不停劝谏,儿子还是得服从 父亲。当代人对于敬亲的理解则是:因为爱父母,亲情间的真爱使其自觉的尊敬父母。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一种礼让,是对父母价值观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对父母的重视。“悦亲”是传统孝道中比较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73岁“着五 色斑斓衣,做婴儿戏”,“佯跌卧地,为儿啼”以取悦亲。此乃传统孝道中“尽其欢”的典型。当代人对“悦亲”的观点也在改变,他们认为悦亲的方式有“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经常与父母联系,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及“给父母丰厚的物质条件”等,并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损毁自己的价值追求。
2.当代人对传统孝道观中关于“传宗接代”的看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追求永恒的宗法性是传统孝道的理念之一。在古代,父母对于结婚的子女的生育后代问 题很关心,且要求儿子生男丁以继承家业。然处在现代社会对此有和看法呢?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5%的当代年轻人不赞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观。大多数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前,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所谓“有后没后”的说法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生育后代与传统的孝道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成年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一点,体验为人父母的感觉和责任,是自我情感的需要和寄托,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源泉。
三、当代孝道观和传统孝道观的区别
1.在“善事父母”方面的区别 。首先,在养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尽赡养义务,主要是阵对父母是物质生活方面,且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和父母同住以尽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多数人认为认为善事父母,不仅要为父母提高物质生活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给父母精神慰藉,且精神安慰要放在首位。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加之子女不在像过去那样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农业以外的活动,故父母和子女不能住在一起。当代人认为 “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观已过时,即使将来不和父母同住, 也不会影响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因为现在交通发达,趁节假日 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平时可以多和父母通通电话之类,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在敬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对父母盲从、百依 百顺,不能以任何理由顶撞父母,即使父母犯了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顺从,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种传统孝道观只顾及父母, 而不顾及子女的感受,显然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代人认为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真爱,是子女自觉的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在现代仍要对父母礼让,要讲究长幼之分,但是这种尊敬不能以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或压抑人性为代价。
再次,在悦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博得父母高兴,不论父母有什么要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子女都得照办,这样才算是对父母尽孝。而当代人不完全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成就使父母自豪、通过照顾好自己使父母放心等才是让父母最高兴的。通过此类方式取悦父母,不仅能体现父母的价值,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在“传宗接代”方面的区别 。传统孝道观追求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婚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了我国社会几千年。当代年轻人却越来越认为在现代社会男女都一样,生儿生女无关紧要,生女儿并不代表不孝。生育后代 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当然也是为了父母的快乐,但是生育后代 已经不是为了唯一的目的——尽孝让父母高兴。
四、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
总之,随着社会进步孝道的理解也在逐渐的改变,但对与传统孝道观,我们应取其精华,既要继承,也要发展。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大力提倡亲情教育。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知父母恩是尊敬父母的前提。提倡诵读如《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使人们特别是使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
开展丰富多彩的孝与感恩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和社区可开设孝敬课、感恩课,可以采取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等方式。例如,给母亲梳头,给父亲洗脚、到敬老院认亲,给孤寡老人送温暖;评选孝敬父母好孩子;推荐孝亲敬老的好爸爸、好妈妈;为自己父母过生日;运用文艺手段编写传唱孝敬父母的歌曲;中学生可以到社会开展调查总结孝敬父母和不孝
敬父母的典型,用身边例子教育自己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年轻人懂感恩、会感恩、乐感恩。
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四结合共同营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良好环境。孝与感恩文化建设,要齐抓共管。学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开展活动,单位要结合职业道德实际创建有效的运行模式,社区要提高执行能力建立保障机制,各种媒体应当理直气壮的宣传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使知恩、感恩、报恩形成主体主流的舆论共识,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篇三:孝道与感恩
孝道与感恩文化
孝道,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道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道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一、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亘古不变、常论常新的话题。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二、感恩教育是对传统的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
把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当作人生信条。人不可能连父母都不感恩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兄弟,人不可能连父母都不回报会回报公司回报社会,把对父母的这份孝心,扩大到团队、扩大到企业、乃至扩大到天下,当人与人相互之间有了一份至真的敬意,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生起一份真诚的尊重和感激,冲突、问题也就将荡然无存。
三、感恩孝道文化是企业迅速稳健发展的根本
孝是治企之本,也是员工责任感、忠诚感的根本体现。孝道的行为就是感恩,孝道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智慧。一个员工,从到公司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感恩公司的意识。因为,公司为你提供了工作、学习、生存的环境,所以,要学会感恩,为公司奉献力量。
首先,在工作中要热爱本职。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曾经有人说过:“假如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虽然,工作不等于生活的全部,但是,谁又能真正地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因此,既然已从事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就算受到委屈,那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
其次,要学会承担责任。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责任,明白你的工作范围,对自己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地去工作,积极去创新,千万不要事事都等领导来安排工作。
再次,在工作中要常怀感激之心,乐于付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领导的关心、培养,同事的帮助。日常工作中,要常怀感恩之心,把感恩意识化成自己的一种行为。对组织、对领导要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怨恨。因为,领导不是圣人,有时处事不能面面俱到,有时也不能事事都摆平;对同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因为交流上的误会,影响了同事间的感情。懂得付出,主动做事,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才会有更多的同事愿意同你交往、
喜欢同你说话、喜欢听你说话。
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教我育我的师长,给予我智慧;感恩栽我培我的领导,给予我平台;感恩帮我助我的友人,给予我力量。因此,只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正在阅读:
孝道与感恩02-19
新人教八年级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07-22
基于VHDL的数字电子钟系统设计06-09
全球电影耗资排行榜06-29
宁波银行财务分析报告06-03
大学高等数学各章节练习题03-23
记忆一副扑克牌08-08
我喜欢的动物作文800字07-10
中国土地制度史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