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项目建议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2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共 1 页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贵州多彩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4年4月

第 2 页 共 2 页

目录

第一章:旅游市场分析

一、国内旅游发展状况

二、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趋势 三、旅游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四、近年中国旅游发展状况 五、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六、未来旅游市场发展判断 七、贵州旅游情况概述 八、贵州旅游现状

九、贵阳在贵州旅游业中地位 十、未来贵州旅游市场分析 十一、小结

第二章:旅游集散中心行业市场研判

一、旅游集散中心定义

二、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背景分析 三、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历程分析 四、国家旅游局集散中心行业标准综述 五、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六、国内知名旅游集散中心案例分析 七、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

八、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必要性 九、现代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析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三章:项目分析

一、项目开发背景及现状分析 1、多彩贵州城项目分析

2、多彩贵州城对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支持 二、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对多彩城的意义 第四章: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定位

一、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定位 二、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三、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成 四、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思路

五、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项目营运思路 第五章:集散中心项目建议

一、旅游集散中心规模、投资预估 二、集散中心建议方案 第六章:社会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一章:旅游市场分析

一、国内旅游发展状况

经过

3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对交通、住宿、餐

饮、娱乐、会展、博览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对金融、物流、信息、影视和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旅游卫星账户测算,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商品和餐饮的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二、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趋势

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增多,将推动我国旅游需求以较高速度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的方向发展,这些都为我国旅游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动力。

第 5 页 共 5 页

三、旅游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1、旅游产业是无烟产业,可以带动运输、住宿、餐饮、工业、农业、渔业、文化等产业发展,旅游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值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且保持平稳增长。

旅游占国民生产及三产比值 年度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国际旅游收入当年人民币兑美国内旅游收入 值增幅 (美元) 元 合计 旅游收入增幅 三产总值 旅游占国民旅游占三生产值 产比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16314.4 265810.3 314045.4 340902.8 401512.8 473104.0 518942.1 568845 22.88% 18.15% 8.55% 17.78% 17.83% 9.69% 9.2% 6229.7 7770.6 8749.3 10183.7 12579.8 19305.4 22706.2 2627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458.14 484.64 500.28 517 1:7.8331 1:7.4143 1:6.8505 1:6.8279 1:6.5964 1:6.3172 1:6.2328 1:6.0969 8746.78 11054.16 11547.25 12892.67 15601.87 22366.97 25824.35 29428.1 26.38% 4.46% 11.65% 21.01% 43.36% 15.46% 13.95% 88554.90 111351.90 131340.00 148038.00 173596.00 205205.00 231406.50 262204 4.04% 4.16% 3.68% 3.78% 3.89% 4.73% 4.98% 5.17% 9.88% 9.93% 8.79% 8.71% 8.99% 10.90% 11.16% 11.22%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第 16 页 共 16 页

八、贵州旅游现状

1、贵州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现状

贵州的民族文化、气候资源、自然资源、喀斯特地质等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过去因为交通、酒

第 17 页 共 17 页

店、餐饮等配套资源限制,贵州优秀的旅游资源多数处于深闺无人识,被开发的资源因配套不足,留不住客,拉不高消费、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开发的体验游、气候资源、环境资源优势开发的度假游等未能达到目的。 2、贵州旅游线路现状

具有竞争力的景区还数开发早、配套较成熟的黄果树。梵净山、荔波、西江等因近几年投入大,呈较快发展。目前贵州旅游线路多以黄果树、西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荔波为核心景区进行设计,其中黄果树一日游、西江一日游销售较火。其次为荔波、梵净山等二到三日游线路,涉及赤水游线路尚少。

第 18 页 共 18 页

3、贵州游客结构

游客结构以本地为主,周边地区、长三角、北京等地区为补充,其中贵州本土游客占比50%以上。贵阳由于地理位置居中,受出游半径影响,贵州本地游客外,以长三角及北京为补充,贵阳接待贵州本土游客占比相较全省下降较大。

2005 ~ 2010 年贵州省国内客源市场统计表 指标 贵州 四川 重庆 广州 湖南 云南 广西 浙江 北京 上海 2005年 55.6 5.4 3.5 5.6 4.3 3.2 2.7 2.4 2 1.5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人数(万人次) 比重(%) 人数(万人次) 比重(%) 人数(万人次) 比重(%) 人数(万人次) 比重(%) 人数(万人次) 比重(%) 人数(万人次) 比重(%) 1723.3 57.01 2688.45 56.86 3536.63 56.97 4643.45 55.03% 5723.12 54 167.37 4.8 226.36 4.2 261.24 4.02 327.66 4.10% 426.4 6.6 108.48 3.3 155.62 3.89 241.95 4.35 354.56 3.89% 404.56 7.5 173.57 5.1 240.5 4.9 304.77 4.85 395.31 4.86% 505.44 3.5 133.28 3.9 183.91 3.53 219.56 3.22 262.45 3.97% 412.88 3.9 99.18 2.9 136.76 3.12 194.06 2.65 215.99 3.28% 341.12 4.7 83.69 2.6 122.61 2.83 176.02 2.75 224.14 2.83% 294.32 2.2 74.39 2.1 99.03 2.39 148.66 2.12 172.79 2.28% 237.12 1.5 (单位:万人) 61.99 2.1 99.03 贵阳市2.2 2011年旅行社接待游客前十统计136.84 2.39 194.8 2.41% 250.64 1 46.49 1.6 75.45 1.73 107.6 2.15 175.24 2.16% 224.64 1.1 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旅游局生态旅游规划 6946.025 848.9587 964.7258 450.2054 501.6574 604.5615 282.9862 192.9452 128.6301 141.4931 第 19 页 共 19 页

地域 人数 占比 贵州 174189 37.58% 广东 62331 13.45% 上海 61107 13.18% 北京 57553 12.42% 浙江 23658 5.10% 江苏 23434 5.06% 湖北 19939 4.30% 湖南 16769 3.62% 重庆 12801 2.76% 河南 11790 2.54% 总计 463571 数据来源,贵阳市旅委 九、贵阳在贵州旅游业中的地位

1、贵州旅游配套资源分配

贵州有已评定星际饭店375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三星级227家,其它星级的148家。贵阳有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19家、三星级酒店33家、二星级酒店17家、一星级酒店5家,其它非星级连锁、商务酒店约200余家,按高星级规划,装修豪华未挂星酒店8家;贵州有旅行社304家,其中贵阳占133家,其余地州总计171家,贵州省有旅游运输企业38家,贵阳占17家,且拥有全省旅游车辆总数的70%,且车型配比全。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景区资源方面虽不具竞争优势,但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具绝对竞争优势,在旅游市场中扮演省外来贵州旅游中转的角色。近年随着地州景区的开发和成熟,贵阳占比全省旅游接待人次在逐年下降,但增长速度仍保持在年20%以上。但随着地州景区逐渐成熟、配套交通完善和市民消费旅游消费实力增长,对贵阳做好中

第 20 页 共 20 页

转服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贵阳接待旅游人数占比贵州省接待人数统计 年度 2005 贵阳接待人1295.4 数 年递增 贵州接待人3127.08 数 年递增 2006 1853.75 43.10% 4747.89 51.83% 39.04% 2007 2314.14 24.84% 6262.89 31.91% 36.95% 2008 2625.85 13.47% 8190.23 30.77% 32.06% 2009 3288.47 25.23% 10439.95 27.47% 31.50% 2010 3946.91 20.02% 12913.02 23.69% 30.57% 2011 5250.42 33.03% 17000 31.65% 30.88% 2012 6344.21 20.83% 21400 25.88% 29.65% 2013 6022.5 -5.07% 26700 24.77% 22.56% 平均 21.93% 31.00% 贵阳接待占41.43% 比贵州接待

十、未来贵州旅游市场分析

1、政府规划目标

按照《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规划》目标,贵州省到2020年将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生态文明强省的

第 26 页 共 26 页

一级集散中心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300 m停车场总面中心大厅、售票区、停车场、公共厕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2,积不小于5000 m40条以上旅游线路,所等 十万分之三。游客满意率在95%以上。日均客流量在400人次以上。 2;正常情况下,发车准点率达到98%以上。 二级集散中心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150 m停车场总面中心大厅、售票区、停车场、公共厕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2;十万分之五。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积不小于2000 m20条以上旅游线路,所等 正常情况下,发车准点率达到95%以上。 日均客流量在200人次以上。 候车厅面积应大于50 m提供旅游线路 售票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 2;2,三级集散中心 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客流量的十万分之七。游客满意率在85%以上。

五、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1、旅游集散中心的整合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最开始被称为“旅游超市”或“散客旅行社”,这两种叫法都是从其经营角度来命名的。旅游集散中心对旅游的贡献是将散客旅游需要的相关环节资源整合,提供给散客选择的中间机构或系统。

2、旅游集散中心的组织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命名源自其“集’与‘散”的功能,“集”主要指,旅游相关环节资源的汇集、分类、整合形成

第 27 页 共 27 页

各种旅游产品的过程和依托开展的旅游运输业务,使游客汇集的过程。“散”是指依靠集散中心运输系统,将游客运送到景区的过程。

3、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范围:

旅游集散中心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的区别: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为促进散客消费,而设立的以整合地区或城市周边各类型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资源信息向旅行者推荐的公共服务平台。游客集散中心是景区或景区的一部分为方便景区游客咨询、休息、购物、景区宣传、促销、门票销售等设立的接待性、经营型场所。

六、国内知名旅游集散中心案例分析

从1998年5月,中国第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后,中国旅游进入集散中心时代,在这十五年时间内,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从长三角开始,向全国辐射、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到旅游景区,逐级细分,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旅游集散中心近60家,其中尤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 1、国内旅游集散中心选址分析

第 28 页 共 28 页

城市 上海 北京 厦门 杭州 海口 成都 西安 苏州 无锡 南京 广州 珠海 建成时间 1998年5月 2005年9月 2007年9月 2003年9月 不详 2006年11月 2010年5月 2004年9月 2004年8月 2003年8月 2006年8月 不详 选址位置 上海体育场 天安门广场 湖滨南路长途汽车站 黄龙体育场 海口南站 新南门车站 大雁塔南广场 汽车北站 汽车西站 中北客运站 以太广场 九蒗港客运站 第 29 页 共 29 页

沈阳 宁波 武汉 2005年6月 2002年4月 2000年8月 五里河体育场 汽车南站 武汉客运港 从上表统计得出:选址于广场、体育场,占统计的40%,选址于车站港口的占比60%。 2、旅游集散中心个案分析

案例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 成都旅游集散中心 西安旅游集散中心 选址 规模 主营业务 线路开发、旅游客运(含火车) 投运主体 上海市旅委投资,设企业经营 杭州市政府投资,设企业经营 特点 区域联合,做优服务,做强线路 服务人群 上海本地散客 市区内、与车站、主站建筑900㎡,辅广场毗邻 站建筑70㎡ 西湖两侧,体育场、广场 汽车站内、景区旁、市内广场 广场旁、车站旁 主站候车大厅2000线路开发、旅游客运、旅㎡,停车场10000㎡ 游咨询、投诉 预约销售、市区接驳、杭州本地、外地有短乘车,景区一票通 线、自由旅游的人 经营范围涵盖旅游及旅游衍生产业 开设城市旅游观光巴士串联城市景区 拟在四川旅游的人;四川需外出旅游的人 所有在曲江自由旅行的游客 主站占地18200,广四川境内旅游地接、四川政府指导,企业投场+停车场11700㎡ 外出旅游组织、散客运输 资、运营 不详 曲江旅游交通运输,旅游资源推广 旅游局指导,组建机构运营 案例共性:

1、以上集散中心均是在成熟城市基础上增建的。大城市除总站外,都设有辅站或接驳站。

第 30 页 共 30 页

2、以上旅游集散中心都布局在城市车站、广场、商业中心周边交通便捷的地方。

3、以上集散中心都是以旅游运输为基础,组织旅游配套(吃、住、行、游、购、娱)资源整合进行游线开发。 4、以上集散中心主要服务人群都是旅游散客,服务资源整合范围多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为主。 七、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

贵阳是贵州旅游接待的第一站,贵州建设旅游集散中心,贵阳从市场、功能等方面都是最佳选址城市,从对贵州市场调研看,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尚处于市场空白阶段,贵阳市场曾出现过类似集散中心站或集散中心网站等产品,但都未完全达到集散中心应承担的行业责任和社会属性。

1、贵阳市旅委和贵州汽车运输三场曾于2009年在枣山路汽车三场后站合作经营过一个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代理服务,但因发车以黔南为主,发往知名景区、大景区的班次少,发往黔南的荔波、独山车辆多,但并未到达荔波景区和独山均到县城,现营业大厅已改作旅游咨询门店和旅游商品销售超市。

2、贵州某些旅游网站自命名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网站,从事旅游业务网络招揽活动。

3、贵阳市旅委曾计划在小河片区寻地块建设贵阳市旅游集散中心(2013年初),目前暂无落实消息发布。

第 36 页 共 36 页

2、旅游人群汇集,增加游客在多彩贵州城住宿、就餐、娱乐、购物等的消费机会;为多彩贵州城部分项目定向招商对象注入经营信心,提升多彩贵州城物业收益水平和物业出租率。

3、旅游集散中心属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游客信任度高,集散中心溶于多彩贵州城项目,支持多彩贵州城项目品牌信任度提升。

4、旅游集散中心是属于城市配套功能项目,将长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和重视,将多彩贵州城项目的酒店、餐饮、演艺、购物等整体打包进入集散中心,可长期获得政府支持。

第 37 页 共 37 页

第四章: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定位

一、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定位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

结合贵阳市景区资源少,旅游配套服务资源多、是西南及全省重要交通枢纽优势,多彩贵州城定位为贵州旅游的母港,而落户于多彩贵州城的旅游集散中心就是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

二、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贵州信息集合、旅游服务管理、旅行要素交易综合平台。

第 38 页 共 38 页

三、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成

旅游集散中心是主要服务于散客的公共性平台,应结合散客旅游需求而设计。

当前散客主要由自助游、自驾游、背包游三大类组成,其中自由行最多,出游范围广;自驾游出游范围多在600公里以内,时间安排紧凑、出游频率较高;背包游旅游时间较长、自由度最高,行程有远有近。

自助游分为全助游、半助游两大形式,半助游形式因中间机构协助其进行线路制定、配套项目购买、票务预订等可节约时间和费用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欢。

类别 自助游

特征 自助项目

从制定旅行计划到完成旅行全程完全由有自订旅游机票、车票、船票; 客自拟。 自行收集景区信息、设计线路;

自行办理旅游签证、护照;

自行预订住宿酒店、购买旅途用餐 ;自行确定购物、娱乐项目; 自行确定旅游向导。

在代理机构协助下旅游,目的地前的签证、自行确定旅游交通工具;在旅行社配合下自行确定旅游线路、酒店住护照、赶赴目的地交通等由机构代理,目宿、就餐项目; 的地之后的旅游项目由游客自理。 自行确定娱乐、购物项目;

在中间机构配合下确定导游、领队;

半自助游

第 39 页 共 39 页

自驾游

背包游

通过信息渠道了解信息,事前制定周密旅行计划,自驾车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再向下旅游。

通过各信息渠道了解信息,事前制定周密旅行计划,通过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多种方式到达旅游目旅行 自行确定旅游时间、旅游线路;预约就餐地点、住宿酒店; 自行制定途中加油、加水、休息地点; 自行确定购物、娱乐项目;

自行确定旅游行程、中途补给、休整点;

自行购买景区门票,按需沿途购买酒店住宿、就餐等服务;按需购物、娱乐购买等。

根据上表可得:散客旅行前都有一段信息筛选整理的过程,且只有半自助游还需要中间机构服务,其余三种基本由游客完全自行确定。结合散客消费信息需求、交通串接、自拟项目需求及集散中心整合、管理功能等设计贵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如下:

1、建设四大平台,做深旅游服务: 1.1、贵州旅游信息数据库

1.2、贵州旅游运输(含物流、托运)平台

1.3、贵州旅游商品展示场馆及贵州旅游商品网上交易平台 1.4、贵州旅游监督投诉处理平台和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心 2、八大功能,促进旅游发展

2.1信息查询功能 2.2旅游社交功能 2.3旅游交易功能

第 40 页 共 40 页

2.4旅游商品采购功能 2.5休憩补给功能 2.6旅游运输功能 2.7景区营销功能 2.8旅游调度功能 3、十六项服务

3.1景区推荐 3.2线路推荐 3.3导游服务 3.4票务预订 3.5行程预约 3.6攻略下载 3.7软件下载 3.8景区营销 3.9商品销售 3.10商品代购 3.11休憩保养 3.12投诉处理 3.13自由组团 3.14行李托运 3.15汽车租赁 3.16旅游运输

四、贵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思路 建立服务网络,做细旅游集散服务

贵州旅游资源多分散于各地州,贵阳在景区资源占有率和知名度等方面均不占比较优势,但在配套资源、经济总量、交通规划方面占绝对优势,结合贵阳城市规划,建议统筹考虑,在多彩贵州城建设贵州旅游集散中心总站,在贵阳市金阳、小河等区建设集散中心副站、在地州市建设集散中心分站、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中型以上城市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6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