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题集

更新时间:2023-03-13 14: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 1、 教育 2、 幼儿教育 3、 观察法 三、问答题:

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为什么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5、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2.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

3.观察法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2.客观性 发展性 实践性 综合创造

3.轶事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 行为核查 情景观察法(情景测查法) 4.观察法 访谈法 测量法 实验法 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三、问答题

1.(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提高幼儿教育能效 (3)提高教师素质 2.略

3.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

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4.(1)导论

(2)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3)幼儿的心理健康 (4)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5.观察法的作用:(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有效观察的条件:(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观察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幼儿心理发展 一、填空题:

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一是_________ 。 3、幼儿个性的差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

6、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_________和_________法则来进行的。 二、名词解释: 1. 心理发展 2. 年龄特征 3. 社会性 4. 性别化 5. 关键期 6. 最近发展区 7. 观察 8. 感觉 9. 知觉 10、记忆 10. 想象

12.个性 13.性格 14.情绪和情感 15.思维 16.遗传素质 17.动作思维 18.具体形象思维 19.抽象思维 三、选择题: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 ) A、前后 B、上下 C、左右

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日常生活事件 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 C、天气变化 D、生活制度

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 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6.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为什么说幼儿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

4.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成人对幼儿的主动性或内疚感会有怎样的影响?

5.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幼儿心理发展分别起到了什么影响? 6.为什么说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试述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8.试述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9.试述幼儿想象发展特点? 10.试述幼儿性格发展特点? 11.试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 12.试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3.试述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的发展特点? 14.幼儿时间知觉有何特点? 15.幼儿观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五、综合分析题:

1.教幼儿儿歌或复述故事,有几种不同的教法。一种是教师教一句,幼儿跟一句;另一种是先给幼儿讲故事或看图片,然后再全文跟念,哪一种方法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 2.你是如何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你认为过早地强迫幼儿接受正规的学科教育对幼儿有什么不良影响?

3.4岁的红红声称要画一辆汽车,可她在纸上画了3个长方形后又说,这是一个宝盒,在纸的空白处画了许多玩具、糖果,嘴里不停地叫着:“变吧,变吧!”,这些玩玩具和糖果画得比盒子还大,画完后,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小伙伴:“我们家里有一个宝盒,已经变出了好多东西”。请从这一事例中分析幼儿想象的特点。 4.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一般人都认为,幼儿园有助于幼儿发展健康的个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幼儿园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是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6.两个小朋友刚刚因争执而打架,可转眼就和好了,常常眼泪未干又笑了;幼儿刚入园时,看见一个小朋友哭,大家都会哭起来,看见大人笑,他们也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试分析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

7.离异家庭的幼儿莹莹随父亲和奶奶生活,他们禁止与母亲接触,可是莹莹非常想念她的母亲,于是她常常与小朋友说她常能看到她,她她给她买来了许多东西。请你从幼儿德育的角度谈谈,这位幼儿的表现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如果是幼儿园教师,该怎么帮助她?

8.为什么幼儿园体育、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宜采用“镜面示范”的教学方式?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P10)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9.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18.具体形象思维既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维。

19.抽象思维指依靠语言或文字、数字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保持、重现 2 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

3.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4.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5.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从上到下法则、从中心到边缘法则 三、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C 四、简答题(略) 五、综合分析题(略)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第三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学习 2. 强化物 3. 发现学习 4.接受学习 二、简答题

1.幼儿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2.举例说明应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3.什么是强化物?幼儿园中常用的强化物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

4.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教师、同伴等对幼儿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5.简要解释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合理地应用这一理论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表现出来。 2.强化物是指操作反应之后所给予的、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

3.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

4.接受学习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的学习方式。 二、简答题(略)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

第四章 幼儿游戏及其指导

一、填空题

1、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_________,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2、中国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陶行知、陈鹤琴,他们认为,游戏是适合_________的一种独特的_________,也是促进幼儿_________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3、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些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践性。

4、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_________游戏、_________游戏和_________游戏。 5、指导游戏一般从游戏的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入手。

6、指导游戏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 、游戏地点、游戏_________和幼儿游戏的_________等。

7.形成中国游戏理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 9. 游戏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角色游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构游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表演游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有规则游戏一般应包括游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部分。 15. 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16. 教师指导游戏一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入手 17. 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游戏 2、创造性游戏 3、角色游戏 4、结构游戏 5、表演游戏 6、有规则游戏 7、智力游戏 8、平行游戏 9、合作游戏 10、指导游戏 三、选择题

1、 提出游戏“剩余精力说”理论是哪位科学家? A、弗洛伊德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2、 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是哪种? A、 认知动力说 B、社会性活动说 C、社会性情绪表现说

3、 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哪种游戏? A、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4、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加入幼儿正进行的游戏,并让幼儿掌握游戏的进程这是哪种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 A、 平行游戏 B、合作游戏 C、指导游戏 D、参与游戏

5.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游戏?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四、是非判断题

1、 剩余精力学说是英国哲学家格罗斯提出的一种有关游戏理论的学说。

2、 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指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本能。 3、 游戏的虚构性也就是游戏的假想性,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为基础,并且受集体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

4、 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做游戏是处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

5、 智力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做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6、 平行游戏是教师指导游戏的一种方法,是指教师加入正在进行的游戏,并让幼儿掌握游戏的进程。

7、 定型材料游戏主要包括玩沙、玩水、玩雪等》。 8、 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五、简答题

1、 游戏的实质是什么? 2、 国内外有关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 3、 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角色游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教育作用如何?

5、 什么是结构游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教育作用如何? 6、 什么是表演游戏?有何教育作用?

7、 结构游戏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该如何指导? 六、分析论述题

1、 试述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要点? 2、 创编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各一,并指定游戏的目的、规则、玩法等。 一、填空题

1、知识 语言 心智活动

2、幼儿特点 活动方式 心理发展 3、自由性 趣味性 虚构性 社会性 4、角色 结构 表演

5、游戏中的观察 教师介入游戏 6、时间 材料 经验准备 7. 陶行知 陈鹤琴 朱智贤 8. 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游戏

9. 自由性 趣味性 虚构性 社会性 实践性 10.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11. 印象性 自主性 想象性 12. 材料多样性 造型性 13. 表演性 自娱性 自创性 14. 目的 玩法 规则 结果 15. 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16. 游戏的准备工作 游戏中的观察 教师介入游戏 17. 平行游戏 合作游戏 指导游戏 二、名词解释

1、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 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典型的、特有的游戏。 3、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4、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多种结构(如积木、积塑、沙泥、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构造建筑物或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

6、有规则游戏是指成人为发展幼儿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

7、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力任务由成人设计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并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

8、 平行游戏是指教师接近幼儿,并与幼儿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但教师不与幼儿相互交往,不参加到幼儿的游戏中去。

9、合作游戏:它是指教师加人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并让幼儿掌握游戏的进程。 10、指导游戏:它是指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事先定好某写角色,以部分控制游戏的进行。 三、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四、是非判断题

1、非 2、非 3、非 4、是 5、非 6、非 7、非 8、是 五、简答题

1、 游戏的实质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对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模拟活动形式。

2、P36--38答:(一)、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提出了“剩余精力说”,他认为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

(二)、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了游戏的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将来生活做准备。

(三)、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的观点,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四)、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药铺系是学习新的复杂时间的防,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认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七)、中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陶行知、陈鹤琴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再次,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3:P38—40答:游戏具有以下的特点:自由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 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二)、戏能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以学习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为目的专门性游戏,对峙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加深和丰富幼儿知识的有利手段。 (三)、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

首先,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学习着各种角色的优良行为。其次,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 意志、性格。总之,游戏可以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准则的过程。 (四)、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五)、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答: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其主要特点:印象性,自主性,想象性。

其主要教育作用:它不仅对主动性、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还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经验、练习手脑共同活动、发展语言和认识能力,对学习认识社会、家庭、集体和社会成员,体验各种社会人物和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合作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5、答:结构游戏它是又称“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多种结构(如积木、积塑、沙泥、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构造建筑物或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其特点:材料多样性、造型性。

教育作用: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学习艺术造型的简单技能,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力,手脑并用,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品质。

6、答: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

其教育作用: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对文艺作品的兴趣,加深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它可以更好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受到正面人物品格和性格的熏陶;还有利于学习文学语言,训练口语能力和表演才能,同时给幼儿以快乐和享受。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7、答:结构游戏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定型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等)和不定型材料(如沙、水、雪等)游戏指导。 (一)、定型材料的指导

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看图样结构逐步过度到想象结构。教幼儿爱护既然够材料和结构成果,整齐地 放材料,会欣赏和评价构造物。

(二)、不定型材料结构游戏的指导。

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加深幼儿对沙、水、雪等材料性质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玩法。建立必要的规则。 六、分析论述题

1答:(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扩大游戏的构思范围、充实游戏的内容。 (二)、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

(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进行游戏。 (四)、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 (五)、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六)、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七)、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八)、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

B、模仿阶段 C、整合阶段 D、熟练阶段 四、判断题

1. 像穿衣,写字,走路等这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不包括运动技能. ( ) 2. 当各种动作被组织起来并构成了一个连贯性的,整齐的,有明确时间性的完整动作时,则形成了运动技能. ( ) 3. 骑车既是粗放型运动技能又是间断型运动技能. ( ) 4. 身体活动能力强的幼儿意味着做事自信心也强. ( )

5. 各种运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 6. 幼儿在定向阶段没有实际地做出或练习运动技能,因此这一阶段对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作用不大. ( )

7. 在模仿阶段,幼儿运动技能的稳定性,准确性与灵活性都较差. ( ) 8. 在整合阶段,幼儿的动作已相当稳定. ( )

9. 对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中,一般讲解多与示范. ( ) 10.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被称为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 ( )

11. 闭合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的划分根据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 12. 徒手型运动技能与器械型运动技能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动作的连续与否而进行的划分。( )

13. 幼儿的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手部的精细运动技能,另一是下肢的身体运动技能。 ( ) 14. 3-4岁的幼儿能助跑跳过不少于50CM的宽度。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运动技能?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2、简要说明运动技能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六、论述题

1. 教授幼儿使用剪刀来说明,体现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有效教学措施。 一、填空题

1. 操作技能 肌肉动作

2. 细微型运动技能 粗放型运动技能 3. 闭合型运动技能 开放型运动技能 4. 操作对象 5. 健康个性

6. 全身性的身体运动技能 7. 定向 整合

8. 示范与讲解 及时反馈与强化 9. 视觉 听觉 肌肉 关节 二、名词解释

1、运动技能也称作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2. 动觉是一种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姿势的内部感觉.

3、整合是指把个别动作结合成连贯动作的过程,使个别动作一体化。

4、体育是发展体力、增强健康、增强体质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及卫生保健,以增强人们的体质;狭义的体育则专指在体育机构中

进行的,保证受教育者的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智育、德育、美育的基础。 三、选择题

1.A 2.B 3.D 4.C 5.B 6.C 7.D 8.B 9.D 10.C 11.C 四、判断题

1.非 2.是 3.非 4.非 5.是 6.非 7.是 8.非 9.非 10.非 11.非 12.非 13.非 14.非 五、简答题

1、答:运动技能有时也称作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类型:细微型运动技能与粗放型运动,这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而划分的;

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连续与否而进行的; 徒手型运动技能与器械型运动技能,这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2、(一)、促进幼儿体格的健康发展。

运动技能对于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使幼儿身体承受适宜的生理负荷,从而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得到一定的完善与提高。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对生理机能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 六、论述题 (1)促进认知发展。

首先,适当的运动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其次,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外部动作是人的内部认知发展的起点,儿童的嫩部思维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再次,由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对事物的认识。 (2)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

由于幼儿运动机能的不断增强,这为他们独立活动、扩展活动的范围都提供了基础,对个性的形成也具有积极影响。各种运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幼儿良好的社会能力不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

一、填空题

1.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2.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_________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3.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_________记忆力、_________、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_________和运用_________的基本能力,增进对_________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_________。

5.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_________的形成。 6.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 、巩固与_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7._________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

8.幼儿园中采用的直观方式主要有_________、模象直观和_________,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9.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_________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_________加以改造形成的。

10.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括识记、_________ 、_________、和回忆。

11.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情绪记忆、_________和运动记忆。

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 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丰富多彩的_________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13.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这描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_________特点。

14.认知是指 的总称,又称_________,是人对 和 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 _________、记忆、_________ 、想象、_________ 、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15.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_________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 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来开启幼儿_________的教育。 16.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_________与_________的掌握方面。

17.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18.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

19.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_________。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_________,二是新颖性,三是_________,四是_________。

20.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_________ 、_________ 、功能扩散、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 认知 2、 智力 3、 幼儿教育 4、 领会 5、 实物直观 6、 模象直观 7、 言语直观 8、 差异律 9、 活动律 10、 组合律 11、 知识系统化 12、 保持 13、 过度学习

14、 再认 15、 回忆 16 创造性思维 三、选择题

1、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 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

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

2、智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列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是( ) A、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B、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 C、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D、有助于幼儿更快地成长

3、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 ) A、巩固 B、领会 C、整合 D、应用

4、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式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5、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 )感知规律 A、相似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B、 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C、 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

D、 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 7、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 )

A、 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 B、 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

C、 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 D、 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8、( )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多一步。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9、下列不属于影响幼儿的再认和回忆的条件是( ) A、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 B、幼儿的心理状态

C、幼儿回忆的侧性及自觉程度 D、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 10、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 ) A、知识的理解 B、知识的领会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应用

11、下列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 ) A、连续性 B、新颖性 C、灵活性 D、精密性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为几岁到几岁?()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以后

1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是属于哪个运算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 幼儿园教学中最常使用直观方式,其中通过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是哪种直观方式?() A、实物直观 B、摸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15. ( )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是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是属于哪种感知规律?()

A、差异律 B、活动律 C、感知律 D、组合律 四、判断题

1.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 ) 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问题. ( )

3.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发展. ( )

4.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也是相同的. ( ) 5.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 )

6.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

7.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占优势. ( )

8.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 )

9.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更有利于加深幼儿的记忆痕迹. ( )

10.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 ( )

11.重复性训练,即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地感知所要记住的事情,也即机械训练. ( ) 12.一般说,儿童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 ) 1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 ) 五、简答题

1、 认知和知识含义分别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2、简要解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智力的含义是什么?怎么判断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人说:“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月高。”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什么是智育?智育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试述对幼儿进行至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简述幼儿形成的基本认知能力。

6、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之间有何关系? 7、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

8、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取得最佳识记效果的条件。 六、分析论述题

1、举例说明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简述培养幼儿智力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一、填空题

1. 感知运动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2. 感觉

3. 注意力 想象力

5. 感官 语言交往 环境 动手能力 5. 基本技能 6. 领会 应用 7. 感知认识阶段 8. 实物直观 言语直观 9. 本质特征 感性材料 10. 保持 再认 11.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12. 启发式 游戏活动 13. 灵活性

14.全部认识过程 认识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注意 思维 言语 15.身心发展 逻辑特点 语言 传授知识技能 智慧 16.知识 技能 17.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18.永久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 19.思维过程 流畅性 灵活性 精密性 20.材料扩散 结构扩散 组合扩散

二、名词解释

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 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4. 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5.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三、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 B 7.C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A 15.B 四、判断题

1.是 2. 非 3.是 4.非 5. 非 6. 是 7.非 8. 是 9.非 10.是 11.非 12.非 13.是 五、简答题

1、答: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时间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关系:知识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已有的知识又是认识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认知的主要发展是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图画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能够通过游戏来模仿见过的人或重演经历过的事在 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出现了逻辑思维。思维是可逆的。在形式运算阶段,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他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

略。

3、答: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各个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不是互不相关观、独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的想加,相反是互为条件、互为依存、互为制约的一个整体。所以智力的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 有人说:“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越高。”这句话不对。

因为:智力和知识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相互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智力。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往往水很不 相同的。智力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能够迅速而广泛地吸收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答:答:幼儿智育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事实的一种教育,(1)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2)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智育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大脑皮层细胞的分化在晚期以基本晚场。婴幼儿时期的大脑结构和技能的迅速发展,为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注意、记忆、想象等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抽象概括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多半是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发生的获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对此,则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逐步地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5答:(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初步掌握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探索。 (2)幼儿能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回根据物体的名称及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逐步过度到会丛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学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见两的差异。

(5)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 发现,并能根据某些事物表象进行的初步猜想。

6、答:认知能力的形成包括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与知识应用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关系: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与知识应用有密切关系。知识的领会和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知识的应用又使知识的领会和知识巩固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是在掌握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

7、答:各种感知规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依据,它有助于提高幼儿感知的效果。 感知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足够的强度,使幼儿能察觉到、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如教师说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和太小,是每个幼儿都能听的到即可。

要考虑知觉的选择性,提高感知速度。如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易被感知。教师在上课、板书、制作挂图、运营焦距时都应当遵循感知规律。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理解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充实幼儿的表象,丰富幼儿各反复面的生活经验,为理解打下基础。如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扩大幼儿视野。 8、答:要保持对识记材料的记忆,防止遗忘,其主要方法就是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等的,即先快后慢。为了避免一开始的大量遗忘。应及时 ,复习的次数先多后少少,复习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 六、分析论述题

1、答: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幼儿的直接兴趣向间接的有意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稳定性,为日后树立定向的学习兴趣大下基础。具体可考虑以下措施与方法: (一)、设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一道的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入地发展。

体温是幼儿求知兴趣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教师要耐心认真地听取幼儿体温,对体温的幼儿要机遇鼓励并要正确机智地解答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幼儿提问。

(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小实验、游戏等,以及在生活中灵活的方式方法等,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 (四)、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五)、各种各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是帮助幼儿探索、主动发现的工具。

2、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幼儿的求知兴趣, b)培养幼儿感知观察力。

措施和方法:创造早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幼儿的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入地发展。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小实验、游戏等,以及在生活中灵活的方式方法等,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 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种各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是帮助幼儿探索、主动发现的工具。 幼儿注意力 。

措施和方法:要主义保护和及早训练幼儿的感官, 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注意力。 要有目的、有条理的进行观察。 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养幼儿记忆力。

措施和方法: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

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的集中注意,所以体温的防止能电动幼儿思维的积性。 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措施:建立自由创造的环境。 爱护幼儿的创造萌芽。 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应用多种训练方法。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8)

第八章 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一、填空:

1、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_________的社会规范。

2、社会规范是成人要求_________的依据,也是幼儿规范_________的准绳。 3、是非观是幼儿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前提和主要内容。

4、幼儿的最先交往的对象是_________,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等,都可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

5、社会规范应该是_________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6、规范行为的_________与_________的接受程度是一致的。

7、品德是一个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简称,人的品德反映了_________、 _________是_________的组成部分。

8、品德是一生都需要锤炼的_________,幼儿期是构建_________不可忽视的关键期。 9、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_________做起,在_________中进行;以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为辅。

10、讲解要在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易于调动幼儿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接受_________。

11、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从行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社会规范 2、是非观 3、社会化 4、品德 5、规范行为 6、他律 7、自律 8、德育 三、问答题

1、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在理解品德概念时,应把握哪几点? 3、教师应帮助幼儿接受哪些方面的规范?

4、幼儿接受社会规范,应对幼儿提出哪写具体的行为要求? 5、怎样促进幼儿社会规范的学习?

一、填空

1、法律规范 家庭规范 学校规范 各种类型 2、幼儿各行 自己各行 3、道德认识 道德判断

4、父母 人格 信仰 价值观 行为方式 5、幼儿素质教育 健全人格 6、稳定性 社会规范

7、品行 德性 价值观 人生观 人格 8、心理品质 品德结构

9、具体的小事 日常生活 塑造 纠偏 10、良好的气氛 情景交融 情理交融

11、主动性 模糊性 次稳定性 盲目、被动性 工具性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9)

第九章 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

一、填空

1、美既不是_________的属性,也不是人的_________的产物,而是在人的客观的_________中产生的。

2、美的特征: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 3、美的表现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形式。 4、美感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教育是让幼儿在既 又 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此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发展。 6、美术活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 是基本内容。 7、审美心理层次有审美的_________、审美的_________、审美的_________。

8、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是_________就有的,而是由_________的教育影响和_________的认识能力提高所决定的。

9、幼儿美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

10、美育是对幼儿形成 的教育过程,它培养幼儿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力教育。幼儿美感的形成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影响。 11、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必须保护好幼儿的_________,通过_________来训练幼儿的_________,充分发展幼儿的_________。

12、为使幼儿真正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_________,观察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情景,为幼儿_________的发展提供_________的土壤,更好地培养幼儿的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艺术美: 2、美感: 3、美育: 4、表象: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美具有社会性? 2.什么是美感?请举例说明它的特性?

3.什么是美育?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4.什么是美?美的特征和表现形态有哪些? 5.简述幼儿应形成哪些基本美感?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9)

一、填空

1、天生自然 主观意识 社会实践 2、形象 感染 社会 创造 3、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4、个人直觉性 社会功利性 愉悦性 多样性

5、美好 有趣 创作 表达 欣赏 身体 精神 个性社会性 6、绘画 手工 美术欣赏 绘画 7、感知 情感 创造 8、先天 成人 幼儿本身

9、情绪 差导 多样 表面 行动 直率

10、美感 感受美 爱好美 表现美 感知觉 表象 思维 情感 11、各种感官 各种途径 感知觉 感知能力 12、日常生活 自然 社会 创造思维 丰富 创造力

第十章 幼儿的心理问题

一、填空

1.__________较强的幼儿一般经常寻求别人的注意。 2.自我表现和寻求肯定评价是幼儿自尊心发展的__________。

3.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果幼儿的表现适当,说明幼儿的__________发展状况是良好的。 4.自信心强的幼儿求知欲__________,学习时思维活跃。注意力比较__________,自信心强的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__________。

5.对于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幼儿,___________的体验能激发他们更强的上进心。 6.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如何,除与他们的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外,还与不同年龄的__________特点有关,特别是与__________动作的发展有关。

7.如果无论是否会做都倾向于独立完成,不喜欢别人帮助,则独立性__________;如果自己不会做或做好时,才请人帮助则独立性__________,如果即使自己会做,也等待或请求别人帮助则为独立性__________

8.自制力__________的幼儿,对教师禁止的事情往往更充满欲望。

9.在智力活动中,坚持性强的幼儿往往比坚持性差的幼儿更__________取得好成绩 10.幼儿的交往态度主要表现为他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__________以及对他人的主动交往所作出的__________反应。

11.幼儿在__________的责任感表现可能与在___________有差别,因此应将于教师评论与家长问卷情况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

12.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

13.研究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认为__________问题是学生中存在的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

14.注意力缺失的幼儿无法___________注意力,他们很容易___________的影响。 15.活动量过大的幼儿似乎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而且动作___________强,成人无法对他的下一个动作作出__________。

16.绝大多数注意力缺失的幼儿,尤其是活动量过大的幼儿会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倾向。

1.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注意力缺失的幼儿__________记忆能力很差。可能出现__________现象。 19.对注意力缺失的幼儿的矫治,主要是控制和改善幼儿的__________。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行为治疗是从控制他的行为入手,达到__________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协调,使幼儿改变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

21.大部分行为治疗都使用__________的方式__________的__________使幼儿逐渐学会用__________替代__________行为方式。

22.感觉统合训练能够给__________不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练习与治疗。

23.饮食的控制,是目前用于矫治__________症状的良方之一。一般含有__________食物,诸如巧克力或可乐饮料,都必须加以控制。

24.通常人们沮丧总是由__________直接引发的,幼儿的沮丧情绪常常和家庭中的__________不良或突然的__________有关。

25.处在紧张沮丧中的幼儿是情感__________的时刻。

26.情感过度依赖会有种种表现,其主要原因是幼儿缺乏__________等造成的。 二、选择题

1.如果某种行为受到教师表扬或自己做成功一件事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称赞时,出现微笑,得意表情是( ) A.自尊心较强的表现 B.自信心较强的表现 C.好胜心较强的表现 D.独立性较强的表现

2、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做错事后,常常对批评表现出( ) A.无所谓的态度 B.内疚和羞愧

C.忧心忡忡,沉闷冷淡 D.快乐充满活力

3、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果幼儿的表现适当,说明幼儿的( )发展状况是良好的 A.好胜心 B.自信心 C.自尊心 D.独立性

4、自信心较强的幼儿通常在自由活动时( ) A.不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 B.不喜欢有难度的活动

C.喜欢重复进行已经熟悉的,会做的事 D.喜欢没做过的有难度的事

5、当教师请小朋友到集体前带操或领头做游戏时自信心强的孩子一般、 A.争先恐后,一再请求 B.很少或从不主动要求 C.表现出犹豫的表情 D.会拒绝成为活动的首领 6.自信心强的幼儿一般表现得( ) A;情绪不太稳定 B.有时表现得忧心忡忡 C.有时表现得沉闷冷淡 D.快乐、充满活力

7.自信心强的幼儿在活动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 A.常常求助于别人 B.不轻易请求帮助 C.不知所措,闷闷不乐 D.很容易放弃

8.自信心强的幼儿在看到别人有困难,遇到不会做的事时( ) A.在旁边看笑话 B.不管不问 C.常常帮助出注意 D.等着别人来求助

9.自信心强的幼儿在参加活动、讨论问题时( ) A.参加活动发言很积极 B.不喜欢提出不同意见 C.喜欢重复别人的观点 D.受到反对时立刻附和别人

10.自信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讲故事时( ) A.一般不自我表现 B.自我表现欲强 C.常需要教师鼓动 D.需要同伴的掌声

11.在幼儿自信心调查表中,其中一项“父母想帮助他(她)时说“我自己行”“我自己能””家长选项为“经常”表明该幼儿:( ) A.自信心一般 B.自信心较差 C.自信心较强 D.自信不足

12.在幼儿自信心调查表中请幼儿为父母或客人唱歌.跳舞.讲故事时,他爱说、“我不会” “我不行”家长选项为“很少”表明该幼儿:( ) A.自信心较强 B.自尊心较强 C.自信心一般 D.自信心较差

13、在幼儿自信心调查表中,选项A表示该幼儿( ) A.自信心差 B.表示自信心一般 C.自信心强 D.要根据而定

14、对自己做成的事感到自豪,完成了一件作品很兴奋,不但自己欣赏,还主动向别人介绍,这是幼儿的( ) A.虚荣心强的表现 B.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表现 C.自信心强的表现 D.焦虑的表现

15、幼儿因做某事受到老师表扬时,总是表现出愉快和自豪的神情,这是幼儿的( ) A.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的表现 B.自信心不强的表现 C.成就感和自信心强的表现 D.成就感和自信心一般的表现

16、在学习游戏中,特别是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活动中,很专注,很努力,极力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是幼儿( ) A.成就感强的表现 B.自尊心强的表现 C.自信心强的表现 D.自制力强的表现

17、不服输,在别人下棋时,明明已经输了还要再来一次,这是幼儿( ) A.不成熟的表现 B.成就感强的表现 C.耍赖的表现 D.自信心强的表现

18、不喜欢参加竞赛活动,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特别是竞赛性游戏不感兴趣这是幼儿( ) A.独立性不强的表现 B.自制力不强的表现

C.成就感不强的表现 D.自尊心强的表现

19、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幼儿通常会表现出( ) A.忧心忡忡,沉闷不乐 B.不喜欢竞争性的活动 C.成就感不强的表现 D.喜欢竞争,总想得第一

20、幼儿成就感与好胜心调查表中选项C表示( ) A.幼儿的成就感一般 B.幼儿的成就感强 C.幼儿的成就感弱

D.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1、3~4岁的幼儿一般、( ) A.能独立穿脱衣服,能独立进餐 B.会自己穿脱衣服、鞋袜 C.会洗头、洗澡 D.会洗袜子,刷凉鞋

22、在发言中喜欢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敢于对教师和小朋友的观点提出疑问,这表明幼儿、( )

A.大脑发育还不完善 B.独立性强 C.成就感和好胜心强 D.自制力强

2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喜欢向教师告状.表明幼儿的( ) A.独立性较差 B.独立性较强 C.成就感较差 D.成就感较强

24、在自由活动或进行绘画,手工活动,结构游戏时,独立性强的幼儿:( ) A.喜欢独立构思作品 B.关心别人怎么做 C.喜欢模仿别人 D.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25、是否能克服环境和诱因的干扰,专注于当前的活动中,可推断出幼儿的:( ) A.独立性的强弱 B.成就感的高低 C.自制力的强弱 D.自信心的高低

26、幼儿无论教师是否在场,对教师明确禁止的事都能控制自己不做是该幼儿:( ) A.老实的表现 B.独立性差的表现 C.自制力强的表现 D.自信心强的表现

27、做事有始有终,自觉做好教师交给的事情或自己选择的活动,这是该幼儿:( ) A.独立性强的表现 B.坚持性强的表现 C.自尊心强的表现 D.自信心强的表现

28、下列哪项不是评价幼儿社会交往态度的主要根据( ) A.与教师的交往 B.与父母的交往 C.与小朋友的交往 D.与陌生人的交往

29、与小朋友一起做事,因别人的原因而不成功时,不埋怨不指责是该幼儿( ) A.自制力强的表现 B.独立性强的表现 C.社交能力强的表现 D.成就感差的表现

30、与小朋友一起做事时,如果自己的意见受到大家的反对,而不肯让步是该幼儿( ) A.独立性强的表现 B.自制力弱的表现 C.好胜心强的表现 D. 成就感差的表现

31、与小朋友玩有输赢的游戏时,输的心甘情愿,这是该幼儿:( ) A.好胜心习的表现 B.坚持性差的表现 C.社会交往能力强的表现 D.自制力弱的表现

32、某幼儿经常把玩具带来幼儿园,但却不允许别人玩或只能和别人交换玩,这是该幼儿:( )

A.精明的表现 B.行为不友好的表现 C.独立性强的表现 D.坚持性强的表现

33、看到小朋友受到教师表扬,情不自禁的鼓掌这是:( ) A.独立性强的表现 B.自尊心差的表现 C.友好行为的表现 D.成就感差的表现

34、无论对值日生的具体任务是否感兴趣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做好,这是幼儿:( ) A.责任心强的表现 B.自制力强的表现 C.独立性强的表现 D.自信心强的表现

3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责任感强的表现:( ) A.游戏结束后认真收拾玩具,放回原处. B.看到玩具或用品损坏时,告诉老师 C.参加分组竞赛活动时很出力 D.吃水果时不挑挑拣拣 36、注意力缺失的幼儿:( ) A.活动量过大 B.活动量过少

C.大部分活动量过大,也有部分幼儿活动量过少 D.大部分活动量过少,也有部分幼儿活动量过大

3、小肌肉协调可以使幼儿学会:( ) A.跑步 B.跳跃 C.系鞋带 D.传接球

38、注意缺失的幼儿一般都有协调性差的问题,而且大部分表现为:、( ) A.大肌肉动作协调性差 B.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协调性差 C.眼手的协调性差 D.手 脚的协调性差

39、注意力缺失的儿童具有某些相同的人格特征,下列哪一项不符合:( ) A.善于人际交往 B.固执 C.暴躁 D.缺乏自尊

40、陷入沮丧中的幼儿可能会不时地哭哭啼啼,整个人显得毫无生机,但也有的幼儿变得易怒,敏感或多动,这是:( ) A.感情脆弱 B.情绪伪装 C.心理不成熟 D.焦虑 三、问答题

1、如何评价幼儿的交往态度和交往能力? 2、什么是行为治疗? 3、什么是感觉统合治疗? 4、什么是饮食控制?

5、遇到幼儿有紧张和沮丧的情况时,通常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一、 填空 1. 自尊心 2. 明显特征 3. 自尊心

4. 强 、集中、 较差 5. 失败

6. 独立意识 、 生理发育 、 小肌肉、强、 一般、 较差 8. 差 9. 容易

10. 主动性、 积极 11. 家庭中、 幼儿园

12. 注意力缺失、 情绪障碍、 行为过度依赖 13. 注意力

14. 长时间集中 、 受外界 15. 突然性、 预期判断 16. 性急 冲动

1. 大肌肉动作 小肌肉精细动作 眼手(脚)协调 18. 短时 口吃

19. 行动 行为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 饮食控制 20. 行为 认知 情绪

21. 正激励 良好行为 良好行为 不良的 22. 协调性

23. 过度活动 可可粉

24. 失落感 人际关系 家庭变故

25. 最脆弱 26. 安全感 二、 选择题

1.A 2.B 3.C 4.D 5.A 6.D .B 8.C 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A 1.B 18.C 19.D 20.B 21.A 22.B 23.A 24.A 25.C 26.C 2.B 28.B 29.C 30.D 31.C 32.B 33.C 34.A 35.D 36.C 3.C 38.B 39.A 40.B 三、 简答题 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6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