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静在庐山

更新时间:2023-10-22 1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陆修静在庐山

景玉川

庐山山南金鸡峰下,风光非常优美,东有香炉峰和著名的庐山瀑布,西有金轮峰、归宗寺,门前为开阔的平畴,一条溪水穿过平畴向江流去。1500多年前,这里是江南著名的道观简寂观(前名太虚观)。史书上说它“处所幽深,构造壮丽,见者肃然兴昆阆之想”。

这所道观的主人就是道教一代宗师陆修静。

东汉末年诞生的道教至今己有两千年历史。在它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道教人物,陆修静就是其中里程碑式的大师,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何一部道教史,都不可能忽视他。

陆修静(公元406-477年)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人,是三国东吴丞相陆凯的后人。传说他生有异相,“天挺灵骨,细含稚性”,从小聪慧过人。陆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学成以后,陆修静进入仕途,但他生活的时代在东晋末年与南朝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佛、道兴盛。年轻的陆修静厌恶世俗,仰慕神仙世界,因而他舍弃娇妻美妾,入云梦山修道,后又遍游名山,寻访仙踪,研习道教经籍符录。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决定在此修筑道观,修道炼丹,开讲授徒,整理道家经典。

道教发展到了陆修静的时代,虽然不过二百年,但经书却大都庞杂无序,良莠不齐,多达数百万字。陆修静在庐山的太虚观内,一边授徒炼丹,一边对浩瀚的道教典籍进行去芜存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并将道教各派的经典进行分类。他整理后的道教经典,成为后世道教徒必读之书。南朝宋时,太虚观有道徒数百,观里藏书楼拥有道教经书,药方,符图1200多卷,是当时全国最完备的道教藏书处。

以往道教各派的宗教仪式也各自一套,杂乱无章。陆修静来庐山后,着手制订和完善道教仪规。陆修静死后,他制订的一套道教仪规,基本上被后世千余年的道教徒们所遵守、传承。在道教活动中,道教音乐占有重要地位。陆修静认为:音乐不仅可以用来镇慑妖魔驱除鬼怪,还能净化人们心灵,使道徒静心修道。陆修静善于弹琴,因而对道教音乐也颇有贡献??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道教音乐成了我们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著名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从小在道观中长

大,受道教音乐的熏陶,所以后来他创造了《二泉映月》这样的音乐瑰宝。

陆修静入住庐山后,使庐山道教威望大增,很久以来,庐山带流传着一句民谣:“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菜”。意思是说由于陆修静道法高深,使简寂观附近的苦笋都变甜了,而归宗寺的咸菜却变淡了。在中国历史上,佛、道两教为争取信众,常常有斗争。在这里,简寂观代表道教,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归宗寺代表佛教。这句民谣显示道教胜过佛教,有贬佛扬道的寓意。

陆修静在庐山六、七年,名声远扬。公元465年,宋明帝刘或即位,他对道教情有独钟,希望弘扬道教。明帝久闻陆修静大名,所以即位后几次派人入庐山请陆赴京,但都被陆以有病为由婉言谢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明帝为陆特地在南京建崇虚馆,再次派特使入山迎接,陆修静这才不得不离开庐山,前往南京。

传说,陆修静告别庐山时,徒弟和山民们都很不情愿。连满山上的飞禽走兽都表示不忍,熊、虎、猿、猴堵在路口,哀号悲鸣,不让他离开。故陆修静一一抚慰,好不容易走同谷,野兽禽鸟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开。

陆到南京后,宋明帝以高规格的礼仪来迎接这位大师,组织王公大臣听陆讲道,虚心向陆求教。明帝将陆迎进崇虚馆,提供最好的条件,让陆修静在京城继续道经整理,实施道教仪规的改革,整顿江南道教组织??陆修静在南京十年,他传道、炼丹、讲经,为人们治病、祈神,很受皇帝、朝臣及京城百姓的欢迎。南朝名士称赞他:“道冠中教,化流东国、帝王禀其规,人灵宗其法”,在社会上有着极大的威望。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正月里一天,陆修静突然对门徒说:“我要到庐山去了,偿们准备一下吧。”

弟子们听了,感到很奇怪,没有听说皇帝下诏,让大师回山呀。

门徒们在疑惑中度过了一个多月,这年三月初的一个早晨,门徒们不见大师起来――往日他很早就起床出门炼功。这天早晨,大师房门紧闭,久久不见他开门。弟子们先是在门外小声呼叫,断而大声喊师父,仍无人应声。弟子们只好推门而入,一进门就闻得异香满室,芬芳馥郁,只见陆修静安卧在床上,宽衣解带,皮肤红润光洁,虽仙逝己久,却仿佛如睡着一般。

陆修静的逝世使刘宋皇帝大为悲伤,特赐陆谥号“简寂先生”(庐山太虚观从此改名为简寂观),赐归葬庐山。因陆修静生前留下遗嘱:他死后,将他必体用一布袋装好,运回庐山,扔在观后山崖下。

就在南京的道士们小心将陆的遗体运往庐山的路上,庐山简寂观的道士们从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中见到他们的师父突然回来了,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笑着走进他出山前居住的静屋。弟子们见到师父,一齐围过来问候,陆修静却又急地无影无踪???众道徒好生奇怪,怎么人人都做这同样的梦,莫非师父真的要来了??第二天,传来了陆修静得道仙逝的消息,不几天,运送大师遗体的队伍也到了。

虽然陆修静生前曾有遗嘱,但门徒们还是不忍心将大师的尸体遗弃荒野。他们小心翼翼将大师葬在简寂观后一处清幽的山崖下。后来,这座坟墓附近的山崖便叫布袋崖。

陆修静作为道教的一代宗师,对道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许多道教教派,都将他奉为自己教派的祖师之一。道教史上有名的道士,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就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

唐、宋两代,朝廷推崇道教,所以很多达官名士,都慕名前往庐山简寂观,朝拜陆修静留下的遗迹。李白、韦应物、白居易、苏轼、朱熹等都为简寂留下了诗文。

顾况是诗人,后来又当了道士,他描写简寂观的诗云:

青嶂青溪直复斜, 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 向喝春泉流白花。

苏轼写诗道:

我从庐山来, 目送孤云飞。 路逢陆道士, 知是千岁人。

朱熹诗云:

高士昔遗世, 筑室苍崖阴。 朝真石坛峻。 炼药古井深……

明、清时期,道教逐渐衰落,至清,境遇比佛教还要萧条:官观破败,道徒

寥落。简寂观也一样,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游庐山,访简寂观,感慨它的败落,为之撰了一付有名的长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出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即使庐山山中所有的道观消亡,一切经书符录灰飞烟灭,但有了李渔这副长联,庐山陆修静开创的道教文化,便不永不会磨灭。

至今,有简寂观遗址前巨大的“礼斗石”上,还留有不知何年何代保人刻下的诗文:

古地名踪一任游, 山青如故水长流; 当年礼斗人何在? 石上空余绿意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6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