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绿化树》中章永璘“人”的性格的重塑

更新时间:2023-11-07 23: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绿化树》中章永璘“人”的性格的重塑

【摘要】章永璘,这个文学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便有着关于其性格的诸多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章永璘的性格有着一个“人”的性格的重塑过程,本文试图围绕其“人”的性格的重塑加以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关键词】章永璘;人性;性格

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给我们呈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不久,反右运动扩大化被划为右派知识分子章永璘在劳改农场期满后到农场就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小说主人公章永璘人性的堕落,以及他“人”的性格的重塑,那么, 章永璘“人”的性格是如何进行重塑的?本文试图围绕其“人”的性格的重塑加以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一、章永璘人性堕落的成因

(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人与人之间几乎冷漠无情。在那个时代下,因为政治运动的存在,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划为右派分子,所以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处处谨小慎微,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命运。但是个人的命运何尝不是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在一起的呢?如章永璘在劳改期间结识的西北一所著名大学的哲学系的讲师就给章永璘说“我们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冷漠是怎么样的一种不信任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体现得很明显,如“我理解车把式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你饿吗?饿着哩!饿死了没有?嗯,那还没有的。没有,好,那你就得干活!饥饿,远远比他手中的鞭子厉害,早已把怜悯与同情从人们心中驱赶得一干二净。’”诚如章永璘所想的那样,“怜悯与同情从人们心中驱赶得一干二净”。如果说人们连怜悯和同情心都没有了的话,那人们心中还剩下什么呢?

(二)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所不可或缺的。但社会的动荡,全民精神上唯阶级论的狂欢,早已把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埋葬得一干二净。尊严不是人给的,但在一定社会环境压抑下,尊严的维持仿佛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了。“他分明听见了,却不搭理我,甚至脸上连一点轻蔑的表情也没有,而这又表示了最大的轻蔑。……我当然自惭形秽了。轻蔑,我也忍受惯了,已经感觉不到人对我的轻蔑了。我仍然兴致勃勃。今天,没有什么能使我扫兴的!”章永璘俨然是一个没有尊严,精神麻木不仁,逆来顺受,忍受成性的形象,确切的说,他已经不知道作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的“性格”应该是怎么样的。但美好的人性,如果仅仅是空谈也是行不通的。小说反映的那个时代,人能不能吃饱肚子都是问题,还何谈尊严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66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