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练习(二)
更新时间:2023-06-06 13: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史练习(二)
1.《白虎通义 社稷》记载:“人非士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社”指的是 ( )
A.土地神 B.土地庙 C.行政区 D.五谷
2.苟子认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判断,苟予 ( )
A.主张性恶反对性善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4.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立始确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5.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毫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这表明鲁迅主张 ( )
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C.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
6.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位思想家应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7.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C.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8.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A.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的统一
C.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9.《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章。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
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10.《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这样评说隋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
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 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
11、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天赋考》中评论唐朝的某种制度时说:“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唐朝实行了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一条鞭法
12.《汉书 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13、在中国古代的一本书中,反复出现“悲观”、“割爱”、“浩劫”、“慧眼”、“解脱”、“觉悟”、“无缘”、“庄严”、“宗旨”等词语。这本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4、司马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15、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有
①玄奘西游已到达印度 ②印度对唐朝一无所知
③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闻名遐迩 ④玄奘西游增进了印度和中国的相互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6、陈寅恪先生认为:“切其真能于思想史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最能说明此精神的是:( )
A、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B、东汉时道家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形成道教
C、东晋葛洪使道教成为统治阶级宗教
D、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构建道教神仙体系
17、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今昔无休止的对话”
18、《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大河文明的海洋化
C.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19.确定先祖庙号并供奉于太庙,是皇家对祖先的最高敬意。刘邦之父未能获得庙号进入太庙,《旧唐书》对此分析说:“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庙,百世不迁。 汉以高皇帝(刘邦)为太祖,而太上皇不在合食之列,为其尊于太祖也。”根据材料,刘邦之父未获得庙号是因为
A.刘邦称帝时他已经死亡 B.刘邦与父亲关系不和睦
C.他没有参与西汉政权的建立 D.他是比太祖更加尊贵的太上皇
20.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 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B.《中国通史》对封建制的评述
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21. 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县制
22.在中国古代传统书信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用语。称呼自己母亲的用词是( )
A.令堂 B.椿萱 C.家慈 D.萱堂
23.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均田制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 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
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
展趋势。(12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8分)
25、
材料五:与民休息,道在不扰。虚耗元气,则民生蹙矣。
——《清史稿 圣祖本纪》
请回答: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思想?(6分)综合概述孔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8分)
(2)历史上开明君主都比较注意“以民为本”,根据图3、图4及材料四、材料五的内容举例说明。(8分)
(3)你认为,历史上的这些思想及做法对我们国家今天的稳定和发展有何启示?(8分)
26、阅读下列有关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格内容:
朝代
西汉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38256 7871 西南地区 两广及福建 4364 698
2484 唐 28898 12137 8081
请回答:
(4)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成因是什么?(7分)唐朝时期人口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5分)
(5)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8分)
27.(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唐人杜佑说:“海南诸国,汉时通焉。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居大海中洲上,相去或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乘舶举帆,道里不可详知。 大唐贞观以后,声教远被,自古未通者重译而至,又多于梁隋焉。”
《唐律疏议 名例》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太和八年(834年),唐文宗曾下达谕令:“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来,固在接以仁恩,使其感悦。 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仁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 请回答: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并依据材料三分析唐朝时期“自古未通者重译而至,多于梁隋”的原因。(8分)
2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王盘庚说:“重我民,无尽刘”。。”(注:所谓“刘”,《尔雅释诂》:“杀也。”即指 宰割之意。)纣王则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材料二 《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 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治国思想方面,盘庚与纣王有何差异?分析促成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主要治国主张、目的及特点。(10分)
中国古代史练习(二)答案
1----5:ABCAC 6-----10:BCBAB 11-----15:BDBBD 16-----20:DACCA 21-----23:CCC
24、(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10分)
发展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分)
(2问题与结果: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5、题答案:
⑴、仁。民贵君轻。(6分)
⑵、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8分)
⑶、唐朝初年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清朝初年实行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8分)
⑷、启示:国家制定政策要以民为本,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8分)
26.(4)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3分)
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开发早,经济发展比较快。(4分)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
(5分)(5)主要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4分)影响: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8分)
27、(3)起点:广州,终点:波斯湾。(2分)原因:唐朝的强盛;实行对外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外蕃的宽容与开明。(6分)
28、(1)差异:盘庚萌发了重民、保民的思想,而纣王以神为本,以迷信天命和鬼神为主; 因素:一是明君的治国良策;二是民众爱戴是决定王朝命运的决定力量。
(2) 主张:轻徭薄赋;用儒家的“礼”进行教化。
目的:保障了民众基本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特点:“存百姓”;维纲常。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史练习(二)06-06
我的老师作文450字03-31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03-13
OFDM介绍01-17
(成都)绿色小记者(确定)05-22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3-25
10秋区域经济学作业一参考答案11-0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古代史
- 中国
- 练习
- 第六讲2015(专题1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 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卷
-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测试2套
- 竞聘行政主管岗位竞聘模板
- 青岛--五四广场全面介绍
- 2015考研政治复习提纲
- 儿童职业体验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
-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 2012最新冷笑话问答40个~
- 2011年10月酒店业经营月报
-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初中科学复习提纲
- 统计业务知识(初中级)_第九章 统计法律责任 第十章 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_2010年版
- 国家安危,我有责任
- 公共行政学2011春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 如何让高中数学复习更高效
- 北邮远程 管理学基础 第二次作业
- 2011年评选先进方案
- 煤矿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