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11: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pdf推荐度:
- 相关推荐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一、模具基本结构及基本编码原则 1.模具基本结构侧视图 注:根据产品实际要求可做适当调整 2.基本编码原则(图纸存放次序亦参照此规范) 2.1.图面编号: CODE NO TITLE M01A MAINTENANCE B01A B.O.M. P**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PUNCH OR PUNCH INSERT P04A PUNCH PLATE P02A BACKING (P) PLATE P01A DIE (P) SET CODE NO TITLE S**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STRIPPER INSERT S05A STOPPER PLATE S03A SUB BUSH S01A STRIPPER PLATE D**A(从20开始编工站号) DIE INSERT D05A DIE PLATE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A Checked by: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Teconn Connector D03A BACKING (D) PLATE D01A DIE (D) SET A03A PROGRESSIVE (P) DIE A02A PROGRESSIVE (D) DIE A01A PROGRESSIVE (P&D) DIE L03A STRIPPER LAYOUT L02A ARRANGE L01A FINAL FORMING 2.2.基本孔位编号: 编码 注解 A 下模座主导柱孔,上模座主导套孔.(M10-35) B 下模板副导套孔,下垫板,下模座让位. 剥料板副导柱孔. 冲子固定板副导柱孔,上垫板,上模座让位. C 下模板M10螺丝孔,下垫板直径11.0 mm,下模座M10沉头孔深27mm.(M10-60) 冲子固定板M10螺丝孔,上垫板直径11.0mm,上模座M10沉头孔深24mm.(M10-60) D 下模板直径12.006mm合销孔,下垫板直径12.10mm,下模座12.006mm合销孔.(MS12-50) 冲子固定板直径12.006mm合销孔,上垫板直径12.10mm,上模座直径16.5mm. (MS12-50,KNLB12-57) E 下模板M6螺丝孔,下垫板M6沉头孔.(M6-20) 剥料板M6螺丝孔,剥料垫板直径6.5mm,冲子固定板让位直径11mm深7mm. (M6-20) 上模座M6螺丝孔,上垫板M6沉头孔.(M6-20) F 下模板M4螺丝孔,导料板直径4.5mm,剥料板让位直径8mm深(导料板厚度+5).(M4-12) 冲子固定板M4螺丝孔,剥料垫板让位直径8mm深7mm .(M4-12) G 下模板直径4.020mm合销孔,导料板4.006合销孔.(MS4-10) 剥料板直径4.020mm合销孔,剥料垫板直径4.006mm合销孔.(MS4-10) H 下垫板直径4.5mm孔,下模座直径6mm. I 剥料板导料销孔. 下模板浮升销孔直径4.2mm,下垫板直径4.5mm,下模座弹簧孔,M8止付螺丝. J 下模板固定SENSOR M3螺丝孔.(M3-12) K 下模座固定SENSOR M4 螺丝孔.(M4-12)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L 下模座STOPPER M8螺丝孔.(M8-45) 上模座STOPPER M8螺丝孔.(M8-45) M 下模板直径2mm,让位导料销. N 下模板案内孔(五金零件). O 剥料板M10螺丝孔(等高套筒),冲子固定板直径16.5mm,上垫板直径16.5mm, 上模座直径22mm.(M10-60) P 剥料板M5螺丝孔(压副导柱).(M5-15) R 冲子固定板传力销孔直径13.5mm,上垫板直径13.5mm,上模座M30止付螺丝. S 上模座快速定位孔. 3.模板厚度及材质一般标准(一般状况下,PUNCH定长): T≤1.0 T>1.0 P01A 58.0 MM 58.0 MM S45C P02A 15.000 MM 15.000 MM D2 P04A 18.000 MM 18.000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 S05A 9.000 MM 9.000 MM SKD11 S01A 20.XXX MM 25.XXX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 D05A 20.000 MM 25.000 MM SKD11 (超深冷处理) D03A 15.000 MM 15.000 MM D2 D01A 55.0 MM 55.0 MM S45C 三、新模设计标准步骤 1.蓝图核对 1.1.按蓝图重新绘制AutoCAD档 1.2.确认尺寸正确性 1.3.确认公差链的正确性 1.4.产品尺寸公差缩放 缩放原理:由于产品冲出来之后,总是存在微小的毛边(一般情况下).其内孔一般偏小, 外形一般偏大(毛边的大小与冲裁间隙及冲子与刀口的锐利度有关). 2.产品图的尺寸展开 展开原理:利用体积不变的原则:用某一截面的总面积去除以材料厚度可得到该方向的展开长度,其实展开就是同一尺寸也因各人经验而异,没有绝对的一个数值,只要在公差范围即可 展开要点:步骤如下 2.1.看懂产品图(展开前的基本要求) 2.2.弄清楚产品的材厚和材质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2.3.具体展开计算 2.3.1.用体积法(一般适合有变薄的弯曲) 2.3.2.用展开计算公式 由于产品在弯曲过程中有的地方被拉长或压缩但总可以找到某一层的弯曲线长度是不变的,这一不变的层叫中心层(不是中间层),我们就是利用中心层来进行展开的:因此,我们想进行展开,就必须找出中心层,如图1 设中心层系想为K,变曲内半径为r,材料厚度为t,变曲角为a,L1,L2为直线部分长度,展开长度值为L,那么则有 L=L1+L2+2 (r+kt)a/360 中心层系数K的大小根据实践经验可按下列公式选取 1):当r/t<=0.50时 k=0.25 2):当0.5
Teconn Connector 4.6.确导正孔的大小及位置 一般的连续模都要冲导正,以便后工序的精确定位,在工程模中常用产品需件的内孔或外形来实现下一工序的定位,若既无内孔,外形又不能用来定位,那么双得借助工艺孔了:如第一工程打凸胞,第二工程落名形这程情况,那么只好在第一工程中在外形的对角同时冲两个工艺孔(孔大小与材料厚度有关:常用?3.0~6.0)以便下一工序的定位 导正孔的大小选择在前面表一已经说明了,其位置一般放在连续带上,有时放在废料上到最后时随废料一起冲掉;一般一个步距一个导正孔或几PIN同介导正孔. 4.7.冲子刀口设计制作 冲子刀口:对于连续模,就是把料带上废料部分冲掉,留下来的产品的展开外形和连接带;对于工程模,一般来讲,就是冲孔落料.下面主要针对连续模来讲. 用产品展开图排出料带成形方案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这些工步,一般先打凸点,打预断,冲导正,撕口,落料,再压毛边,成形.由于产品的形状常常奇怪状,其展开图形状态也必然不规则:可能有的地方有凹进去很深的狭槽,如果整个外形落料冲子做成一个整体,那么在该冲子部位可能常常发生崩柝;可能有的地方有凸出来很长的悬壁,那么在该部位的刀口强度肯定不够;有的地方要求是尖角,事实上刀口冲子割出来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尖角,总存在一个最小R值(通常是R0.15);还有的是为了保持后一工步成形的稳定性(增大压料面积),而先切去一部分,成形后,再切另一部分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进行刀口分解,把那些薄弱的地方单独分离出来做成不同的刀口,用2个或2个以上的工步先后互切来完成整体外形落料,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如图27): 图27: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1).对于产品上要求必须是尖角的部分,此时必须采刀口互切 2).对于产品上某条轮廓直线边有较严的公差要求(<=±0.05)时,一般不得在该直线上有刀口接头 3).分解出来的冲子形状简单,尽量采用普通确磨或线割加工 4).分解出来的冲子要有一定的强度,尽量减少PG加工,如有空地方,尽量做碱点.如图27-3中的15号16号冲子改大变成15a,16a,这样冲子强度会好一点. 5).对于互切刀口采用相交(一般是直线与直线或直线与圆弧)或圆弧60~75度处作切线相交的互切方式(直线与圆弧),有时也采用圆弧相切(圆弧与圆弧)或重合相切,其互切直线长度(一般0.3~0.5不泡括两者圆弧)不宜过长,过长会产生粉屑:其目的是不要产生过大的毛头,影响产品尺寸和美观. 6).注意刀口冲子上的圆角处理:通常线割MIN圆角为R0.15,也可以割R0.1的圆角但需要换铜丝(成本增加),故不重要的圆角尽量把它到R0.15,或更大R0.2~0.3,但是不能把它的功能尺寸改变,其刀口冲子上的圆角必须表示出来或者加说明未注圆角R为多少,至于脱板夹板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转角处圆角既可以画清角,也可以和刀口一样,它仅仅起定位作用,线割时,它会自动清角. 对于小R0.1的圆角采用PG加工. 4).冲子太小时,一般要补哟;如果有空位,尽量做大一点采用线割加工,否则要PG加工,增加成本.如图27中15,16号冲子太小,要进行PG加工,由于有空位,若改为15a,16a的形式,那么冲子强度已足够,采用线割加工,节约成本.PG加工的冲了形状如下: 冲子太小需要补强的尺寸规格如下: 材料厚度T 冲子最小厚度K 冲子最大长度L T<=0.3 K<=0.6 L<2.0 T<=0.6 K<=1.2 L<2.0 T<=1.0 K<=1.8 L<2.5 T<=1.5 K<=2.0 L<2.5 T<=2.0 K<=2.5 L<3.0 4.8.刀口镶块的(通常叫入子)大小设计制作: 4.8.1.做入子的目的:其主要目是方便维修:由于许多精密五金件大都有毛边要求,不得超过其规定值,而模具在冲压一段时间后,冲子和刀口因经常互相磨擦刃口发生钝化,变得不锋利,导致毛边加大.如果做入子,发现哪里毛边偏大只需把该处冲子刀口折下在刃口磨0.2~0.5,再在其背面垫片即可.可果不做入子,那么整个模板要折下来,再把刀口面磨一定的高度,这样维修起来比较麻烦且降低模具的寿命;另外在连续模和工程模式中,那些易崩裂的刀口和产品上某处尺寸要求很严时,可在该处做入子,这样方便维修,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模具做入子,因为一做入子,模具的成本,将会增加1.5~3倍,因此具体情况还要看产品的要求精度以及生产批量和模具类型式.下面简要说明要不要做入子的情况: 4.8.1.1.高速精密冲床模具(冲速>150次/每分钟,如端子模)脱板下模一般要做入子,夹板可做可不做发,建义(从节约成本出发):不做 4.8.1.2.普通连续模:如果生产批量较大时,下模一般要入子,其它两板不做入子;生产批量较小时,下模可以不做入子;如果产品上某处尺寸要求经常变动或特严或展开很难把握和易崩裂的刀口部位,可在该处设计入子 4.8.1.3.工程模:一般不做入子,只有在那些易崩裂的刀口部位才设计入子 4.8.2.刀口镶块(入子)大小制作,主要由冲压材料的厚度和硬度以及刀口材料强度决定,入子做行太大,步距排得较松,这样会加长模板,同时对模板强度有影响,做得太小,刀口叱咤度又不够,因此要到恰当的数值,既不浪费模板又保证入子的强度:实践证明一般入子制作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时,刀口最大外形尺寸再往外偏3~6MM,适当取整数就可以得到刀口入子的大小(如图28):对于薄材(T<=0.5),刀口常偏3~4MM;建义:取4MM为佳;厚材(T>0.5),刀口常偏4~6MM,建议:取5.0MM为佳. 图28: 注:冲子材料常用:SKD11,SKH9,当冲子过小时(如PG)也可用WC. 4.8.3.模板入子之间距离的设定:两入子之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小,太大工站排得松散加长了模板尺寸,增加了材料成本;太小模板强度减弱,降低了模具寿命,通常两入子(包括成形入子)之产蝗距离至少要>1.5,如少于1.5:要么割通两有子连在一起,要么把这一工站排到下一工站去;有时还要考虑料带被抬起的平稳性该位置有必要安装导正浮升梢或顶料梢或浮升块时而该处有没有位置:如没位置,这一工站同样要排到下一工站去.如图29 图29: 4.8.4.模板冲子刀口入子加工间隙的确定: 4.8.4.1.冲子与刀口之间的间隙由冲裁材料的硬度和厚度大小决定: A.硬材和碎材:冲子与刀口之间的单边间隙一般取材料厚度的5~7%,常取5%如不锈钢SUS304-1/2H,3/4H B.软材:冲子与刀口之间的单边间隙一般取材料厚度的4~6%,常取4%如黄钢,磷铜,铝材,不锈钢301 C.对于冲压材料厚度<=0.2时,其冲子刀口单边间隙常取0.01,因为再小时受到模具精度的限制(有精切要求时除外) 注:间隙究竟入在冲子上还是刀口上呢?对于冲孔,一般以凸模为基准,间隙放在刀口上,对于落料,一般以凹模为基准,间隙放在冲子上;在连续模中一般是冲产品以外的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废料部分,相当冲孔,因此间隙放在刀口上,对于单边切断型,相当落料,其间隙放在刀口上,不过这种形式,也可以不放间隙;在冲孔落料复合模中,一般凸凹模,内外脱共用,因此存在间隙归属问题,一般以凹模(又叫母模)为基准, 凸模(又叫公模)单边负多少,至于内外脱,其间隙一般以公母模来要配合,至于这个间隙要不要画出来因各厂习惯而异,有的厂不画出来,冲子和刀口一样大,只是在刀口旁边加注解说明如:下模入子:单+0.01 T=25.0 SKD11 刀口深2.0以下斜1.0度落属屑;而有的厂要求直接画出来,只须写刀口直线位落屑斜度冲子:单+0.0 L=50.5 SKD11下模入子:单+0.01 T=25.0 SKD11刀口深2.0以下斜1.0度落屑内外模共用:以外模为基准 内模单边一0.01公母模直线位各3.0 4.8.4.2.刀口直线位及落屑斜度,直线位过长和落屑斜度太小时,易出现堵料,直线位过短和落屑斜度太大,双削弱对刀口强度,因此必有一恰当的值,实践证明:对于T<0.8的材料,刀口直线位取2.0,落屑斜度取1度较佳;T>0.8时,刀口直线位取3.0,落屑斜度取1度;对于那些弱小的冲子,为了防止常断,其刀口常采取直接割斜度0.2度不留直线位且刀口常做双层结构,这样减小裁力 4.8.4.3.入子(包括刀口入子,成形入子及冲子)内外形间隙的确定 由于这些入子或冲子要直接装入模板或入子,因此存在要不要间隙间题,且这个间隙放在模板上还是入子外形上:为了画图的方便,一般都习惯把间隙入在模板上,并且这个间隙也不画出来,只是在加工注解栏里说明:如异形孔,单边正多少,有冲子圆孔要在旁边加代号,再在注解栏说明: A.夹板仅仅起固定冲子或入子作用,因此它的间隙取得较大,这样便于装配,如果夹板做入子,入子外形与夹板的单边间隙通常取+0.005~0.01,不做入子,如口冲子与成形冲子和夹板的单边间隙取+0.005~0.01. B.脱板起导向冲子和脱料作用,因此它的间隙取得较小,如果脱板做入子,入子外形与脱板的单边间隙通常取+0.003~0.005,不做入子,刀口冲子与成形冲子和脱板的单边间隙取+0.003~0.005,如果冲子与刀口之间的单边间隙>=0.02时,刀口冲子与成形冲子和脱板的单边间隙也可以取+0.005~0.01不过必须保证它的间隙<冲子与刀口的间隙. C.下模板为刀口板,在冲压过程中,冲子和入子存在磨擦力,在分模冲子往上走时,其入子受到一种向上的磨擦力,有一种向上的运行的越势,为了防止入子带出模面,其入子与模板的单边间隙通常取0.0的紧配合,为了安全起见,下模入子常常还要压佳:究竟要不要压与冲速和冲裁料厚有关,看情况而定. 4.8.4.4.夹板脱板模三板刀口入子的大小设定 已知:对于薄材(T<=0.5),刀口常取4MM,厚材(T>0.5),刀口常取5.0那么夹板脱胎换骨板入子究竟做多大才好呢?由功能决定结构可知,脱板入子仅起导向作用夹板入子起固定作用,因此上模入子可做得小些,实践经验证明:如果脱板夹板有入子的话,其入子大小常比刀口入子单边少1MM为佳,当然单边也可以少0.5或相等;但若是高速冲床模具,因冲速较高,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Teconn Connector 图-1:装在夹板成形,A值一般越小越好,也可为O;B值只需保证强度即可B.=1.5 图-2:装在夹板成形,C值一般只需保正强度即可C>=1.5且越小越好,这样浮升块离成形根部越近,在上浮过程中,成形处不易引起变形;D的设计取值与上一面图-3中的D值一样;R的设计取值与上一页图-4中的R值一样;内折弯线G的斜度在折弯点以下可留0.5~1.0的直线位再倒1度~3度的斜度,也可以不留直线位直接倒斜度. 13>滑块设计 产品上有些成形,冲子不能直接垂直伸入内部参与成形或者成形之后不能脱料而是采用一种沿着一定的角度斜面着伸入成形根部,这种动作机构就是平常所说的”滑块”:向上成形时,滑块常装在脱胎换骨板,如没脱板,侧直接装在夹板上成形;向下成形时,一般直接装在下模板设计要点:其参数见下图. A>=B+0.5 C的大小取决H和A的大小,由三角函数可求出,不过C值不宜过大一般在10度~30度,如度时,还不能A>=B+0.5,则可加大H值 有很多滑块不做吊耳,而是在滑块和护套上割一直槽,当两者相配齐平时,两直槽之间的距离设为A,则只需A>=B+0.5即可,就能保证脱料,且不干涉 说明:滑块上放电一个孔装弹簧,常带来不便,因此,最好是把弹簧装在上模座再通过传梢直接顶在滑块上表面;另外有很多厂子不割护套,而是直接在模板割滑槽,目的是节约成本,因此要根据厂里要求去做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3.8.拉料问题 在连续模中,一般装有导位针,导位针装在两侧,两侧一般有导料板或两用梢导向,可把料带从脱板拉下来,一般不存在拉料问题;但若导位针装在中间,且两边已切开成形,不能再作导向时,这时料带两边都没有向下拔的力,就有可能?在脱板导位针也内不下来,造成拉料:常用的办法是交错使用弹性顶料导位针,既定位又兼顶料在,如下料带图 3.9.凸点与凸胞设计 在材料的表面压出一定的形状凸起物,一般凸直怕高度<=1.5倍材料厚度且凸起的外径φ小于5倍材料厚度时,这一成形工序通常叫打凸点,反之超过上述值进叫打凸胞当然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区分,不过两者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 1). 凸点是通常挤压材料使之变薄而获得的一种成形方式,它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引起整个材料流动,只是局部材料流动和变形,产品面积展开长度计算时不予考虑;而凸胞会引起整个材料流动,计算产品面积展开长度时要考虑它的影响,这里要分两种情况: 1>>.对于小凸胞,在长度展开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它对展开长度的影响,可以先落料,再打凸胞,成型号时,浮升埠底下的弹簧弹力用强一点就女孩子. 2>>.大凸胞,在长度展开计算时,要考虑它对展开长度的影响:只能先打凸胞,再冲孔落料小凸胞; 凸胞有面积<产品的整个面积的20%且凸起的高度<3料厚,否则为大凸胞. 2). 凸点可放在下料前面打或后面打都行(当凸点靠近产品的内孔或外形边缘时,只能放在下料刀口前面打),而凸胞一般只能放在下料前面打:因为它会引起材料流动,下完料打它会引起产品尺寸变化,特别是大凸胞时,一定要放在前面成形.在工程模中一些大凸胞在第一工程打凸胞的同时常常冲出两个工艺孔,以便在下一工程的定位,再冲孔落料. 3).往上打凸点时, 凸点冲子和入子装在脱板和下模,往下凸点,装在夹板和下模,如果凸点高度<材料厚度T, 凸点冲子和入子之间可以不入间隙,因为凸起物是靠挤出来的; 凸点的高度>材料厚度T时, 凸点冲子和入子之间的间隙一般取材料厚度的2/5~3/4,因为它在成形时产生变薄的现象,在打凸胞时,其主要引起材料拉动,材料变薄的程度比打凸点要小, 凸胞冲子和入子之间的间隙常取材料厚度的1/2~1T,具体见图33不过在实际应用中, 凸胞冲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子和入子之间的间隙常驻取凸胞的内外折弯点清角死点,如图32-6, 凸胞冲子的宽度取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b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两点,宽3.2, 凸胞入子的宽度取c.d两点,宽4.30, 凸胞冲子入子形状常做成如图32-4的结构形式而不做成图32-5的成状,因为它们功能是一样的,而图32-5的结构加工要麻烦些; 凸点冲子恰恰相反,其头部常做成倒角结构,因为凸点冲子一般比较小,做成直部形状时(如图32-1)常常崩掉,头部做成倒角结构,这样强度要好 4).打凸点,旁边一般不用做浮升结构,而打凸胞其周围一定要做浮升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先压料再成形.如图32-4, 凸胞冲子底下用M4的螺丝通过垫板固定它不动,周围做浮升块;如果凸胞冲子太小时,也可以在下垫板割孔固定它. 3.10.撕口设计 把材料局部切开而不完全分离,切口部分材料发生变曲,这程工艺叫撕口,又叫切舌,这种形状在五金件上常用来做弹片或卡脚,要的一般是高度,撕口其实同冲裁差不多,只是它没有完全分离,在撕口成形时,一定要把撕口的部分材料压死,这样才不会引起材料变形,因此一般要在撕口的周围做浮升块,往下撕口时,由于有脱板压信材料,因此不要做浮升块,一般撕口是什么形状,撕口冲子就做成什么形状,对于没有撕破的情况,不要放回弹,若有三个面撕破时,可适当放2度~3度的回弹;不过,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撕口,撕口入子里面一般要做顶料块,撕口之后材料会卡在里面,要较大的力才能顶出来,做顶料块把它顶出来才行,同时该顶料块双兼成形,在模具闭死时,它在撕口冲子之间的间隙应该等于一个材料厚度,下面是撕口冲子入子的常用做法,供参考,如图34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 TITLE: REV.: 图34-<1>为产品上撕口的常见形式,它是一种三面撕破,这种一般要加回弹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图34-<2>为撕口冲子的常用做法,这种做法较简单:因为撕口是三面撕破. A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ENGINEERING STANDARD Teconn Connector 3.1.设计下料冲子: 3.1.1注意跳屑的产生 3.1.2注意重复切 3.1.3注意冲子及刀口加工可行性 3.1.4各冲子可依冲切次序编号 3.1.5.所决定的刀口形状,尽量用愈少愈简单的冲子与刀口冲制 3.1.6.刀口避免分得太细至固定困难或无法固定 3.1.7.下料次序尽量由小到大,由里到外 3.1.8.打Dimple、Mark及V-cut等会造成料带偏移,故因排在冲制圆孔前 3.1.9.如有侧切动作,侧切量应为材料厚度的两倍以上 3.1.10.冲子与固定板间隙一般为0.005/SIDE(适用于冲子固定座) 3.1.11.冲子与剥料镶件间隙一般为0.003/SIDE 3.1.12.冲子与刀口间隙一般为材料厚的4%~6% 3.1.13.剥料镶件与剥料板配合间隙一般为0 3.1.14.下模活动件与下模板间隙一般为0.01/SIDE ENGINEERING STANDARD REV.: A Document No.: ECN Information: WI-ST-002 TITLE: DIE DESIGN STANDARD Drafted by: Paul Checked by: Allan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3.2制作stripper layout: 4.排列工站,画出工站排列图 REV .:A Document No.: ECN Information: WI-ST-002 TITLE: DIE DESIGN STANDARD Drafted by: Paul Checked by: Allan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5.从标准图库中调出标准模座,并插入画好的料带图 6.画好导料板及其它标准件(即整张组立图) ECN Information: REV.: A Document No.: WI-ST-002 TITLE: DIE DESIGN STANDARD Drafted by: Paul Checked by: Allan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Teconn Connector 7.分拆模板及零件(注意不要漏拆及各工站零件的间隙搭配) 8.件号注明后插入标准图框及尺寸表注(参考冲压图面规范) 9.建立BOM表连同所有图面核定后入资料库存档 七、一般性标准件 *参考标准件资料库 八、图面及图框 1.所有冲压模具图面须依实物大小1:1及第三角法视图(符号如图一所示)绘出。 ENGINEERING STANDARD 图一﹑视图第三角法表示法符号 2.利用图框缩放将所绘的实体详尽清晰地展现于所选择之图纸(一般多用A3 OR A4)上;图框缩放的原则以实体占内框2/3以上为原则,并于必要时针对局部图面做放大解析,以便他人识图。(即图面本身仍是1:1绘制,而利用图框的缩放来调整视觉。) 3.图纸尺寸: PAPER SIZE (mm) A0 1189*841 A1 842*594 A2 : 594*420 Sheet No. ECN InformationTITLE: REV.: A3 420*297 DIE DESIGN STANDARD Page 1/11 A A4 210*297 Checked by: Allan Approved: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4.图框左右两侧(Y轴)标注A,B,C,D,E;上下两侧(X轴)标注1,2,3,4…;当讨论、询问或发行ECN标注设 变位置时可用:图位(例:B3)来表示该尺寸于图面位置。若无任一轴向标注者不准发行。 5.图层、颜色及线性规格: LAYER 0 1 11 41 51 56 LAYER SPECIFICATION NAME COLOR 图框 WHITE 轮廓线 WHITE 虚线 CYAN 尺寸线 GREEN 中心线 MAGENTA BLUE 剖面线 LINETYPE CONTINUOUS CONTINUOUS DASHED CONTINUOUS CENTER CONTINUOUS PHANTOM CONTINUOUS PHANTON 61 假象线 YELLOW 66 注解 RED 71 列印参考线 YELLOW 其余依设计软件MOULD CAD标准资料之设定。 九、文字表注 1.图框上须标记之项目如下: (A3位于右下方;A4位于正下方);使用LAYER 41。 (1) MAT’L:材质。 (2) FINISH:一般填HRC。 常 应 用 之 钢 材 及 其 标 记 MAT’L REV.: A S55C ECN Information: FINISH TITLE: 用 途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DIE DESIGN STANDARD G 模座 SKD11 HRc60 模板、成型站模仁、浮料块、及非刀口零件 Checked by: Allan Document No.: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ASP23 HRc62 剥料板压料块 Teconn Connector CD650 SKH9 AL7075 HRa90 ENGINEERING STANDARD 下料冲头、下模入块 HRc60 副导柱与副导套 G 铝质轻量化之上模座 (3) Q’TY:数量。应填整套模具所须之正确数量(不含备品数量) 。 (4)NAME(INTENDED USE):名称。参考产发所发端子图之标注。 (5)PART NO.(INTENDED USE):料号。料号形式为XXX-XXXX;若为单一料号则填该料号编 码;若两种以上则须详细列出可使用之料号;若全系列共用则中间四码填 成”0”,XXX-0000-XXXX LAYOUT图亦须依循此原则,以便日后模修人员组立时查询。 (6)APPD:核定。主管签核栏;主管未签核之图面不得发包加工。 (7)CHKD:审核。图面复核者签审栏。 (8)DR:设计者。 (9)TITLE:图面标题。例:PUNCH PLATE(冲子固定板);STRIPPER INSERT(剥料板入块)…等。 (10)DWG. NO.图号。例:XXX-YYYY-XXXX;X为模号;Y为件号 工件编码原则:L:料带排列图 A:组立图 D:下模 S:剝料板 P:上模 TITLE FINAL FORMING ARRANGEMENT ECN Information: REV.: LAYOUT A SIDE ELEVATION WI-ST-002 Y Document No.: ASSEMBLDIE STRIPPER PUNCH DWG. NO.(-YYYY-) L01A L02A TITLE: DIE DESIGN STANDARD L03A L04A A02A~A03A Checked by: Allan Drafted by: Paul D01A~ S01A~ P01A~ Sheet No. Page 1/11 Approved: Allan Teconn Conne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 为满足生产需求、图面审核及核定者能有充分资料审查该套模具正确与否,设计者除模板及 模仁图外,至少必须绘制三张LAYOUT图与上、下模之组立图各一张,其分别如下: L01A:端子成品图形状、尺寸与展开图 L02A:端子展开刀口下料顺序图 L03A:下模端子LAYOUT排配图(含模板框口、各段工站及完整成形侧视图) L04A:模具主板侧视及避位示意图 A02A:下模模具整体组合图(标记各零件代号) A03A:包括上模与剥料板模具整体组合图(注记各零件代号) ※ LAYOUT(L03A)需标记: (11)SCALE:图框比例。因冲压模具图面系以实物大小1:1绘出,而利用适当的图框缩放比例来REV.: ECN Information: TITLE: DIE DESIGN STANDARD WI-ST-002 Drafted by: Paul Checked by: Allan Sheet No. Page 1/11 出图,故 A 绘图者须于此栏内填写比例尺。假设将图框缩小成二分之一(既相对地将实物放大两倍),Document No.: 则比例 Approved: Allan 应填入”2:1”;同理,若将图框放大三倍(即相对地将实物缩小三分之一) ,则应标






正在阅读:
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 图文11-13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10-20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03-15
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学科综合题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05-27
寒假记事400字三篇02-1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05-01
2016委派会计工作总结11-14
16拆除工程说明、计算规则11-14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心得工作总结04-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模具设计
- 冲压
- 手册
- 图文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 传动轴突缘叉机械加工工序卡
- 数据库概念复习习题
- 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 生涯辅导
- 《市场营销学》读后感
- 应用文写作种类(共6篇)
- .NET软件开发期末复习题0
- 通信光缆维护技术服务方案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企业传真邮产品手册
-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八单元练习题
- 粤电定2号附件1广东省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实施细则试行2013年版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同步习题
- 西华大学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北京小升初口语交际
- 2个作物模型
-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必修)
- 纾解压力
- 屋顶绿化设计及施工方案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