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11-27 14: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读书笔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庆海教授的作品,这本书是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的开山之作。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师范生,我一直觉得史学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构成历史的要素,但这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习历史,不是要死记硬背的去记住这些内容,而应该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让人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评价一些人与事,学习历史是要从过往的历史中汲取智慧,而不是仅仅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基于此,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离开了史学理论,历史就不是历史了,而只是过去事实的堆砌罢了。《历史是什么?》的作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①我认为很有道理。历史不仅仅是事实与档案的堆砌,而是历史学家运用史学理论,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在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利用的过程中的产物。离开了历史学家,离开的一定的史学理论,历史的价值也就难以存在了。综上所述,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而这本书作为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其价值,不言自明。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关于历史事物的评价问题。在这一章中,作者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历史评价的第一标准是人,充分而无条件的尊重生命权是一切历史评价的前提。第二,在对一个历史事物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包括客观性与价值性评价两个层面。 第二章:历史学是什么。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学的看法。历史学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作者认为,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如果把历史学当作一门科学,这无论对历史学还是对于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那历史学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史学是关于人的学科,是关于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科。第三章:史学危机。在这一章中,作者指出史学在当前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即是史学的功能被逐渐的淡化。而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在于,时代对史学的需求减弱,以及史学功能不断地丧失。第四章: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

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07,第115页。

方法。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几种史观的缺陷,并提出中学中应用的史观,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应该遵从更具人性的研究方法,应该具有更高的全人类的视野和角度。第五章:常用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主要的史学理论流派,如启蒙史学、英雄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学派与客观主义学派等。还介绍了一些史学教学与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如比较法、整体的历史研究法等。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在这一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仍旧是我国史学思想的主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意义重大。作者先是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再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应用到具体课例法国大革命中,让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初步的了解,也对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七章: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模块内容分析。在这一章中,作者就革命与改革、现代史观与现代化进程、经济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现当代政治的若干问题、现代西方文化的若干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的若干问题等一系列中学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一书中涉及了很多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的问题。虽然读了将近五年的历史师范专业,但我对于史学理论这一块的学习,还是有很多的欠缺的,很多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流派,都只是听说过,要说了解的基本没有,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很吃力的,书中的内容,我也还需要多读几次,慢慢消化。当然,也有一些内容,在我初次阅读时就给了我不少启发,甚至改变了我对于历史学科的看法,接下来,我就谈谈这些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的内容。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者强烈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作者在首章中就尖锐的指出:“历史评价的第一标准是人。”历史,是人的历史,而不应该是其他动物的历史,或者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事物的历史。但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时候,历史确实不再像是人的历史了。我们学习的关注点往往都会是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我们更多的关注到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中,人的历史变成了物的历史。人,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人名,一个符号,又或

张庆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M]。吉林:长春出版社,2012.第1页

者作为群众、阶级出现的,他们抑或没有特别的意义,抑或被贴上了阶级的标志。学习这样的历史,这样去学习历史,确实没意思,也没意义,也造成了史学功能的慢慢丧失。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些 “人”在历史教学或研究中缺失的例子,我认为十分值得我们反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殖民侵略的问题。作者指出,在中学教材中,往往会认为殖民侵略使西方过得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资金,具有进步性,同时,它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被殖民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教师、学者们当然不会忘记指出殖民扩张的残酷性,即其对亚非拉国家人民的残害,但这样客观辩证的评价却有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了价值评价,没有尊重在殖民过程中死去的成千上万的被殖民者。而对殖民侵略的客观评价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反侵略斗争的评价问题。义和团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但作者却打了一个很巧妙的比方:我们是穷人,而且是不掌握什么近代礼仪、文化的穷人,但突然某个夜间几个强盗闯进了我们的家门,他们身穿西装、打着领带,手中拿着杀人枪,口中高喊拿出所有财产!不然统统杀掉!而我们却拿着烧火棍跟他们混战在一起。在这个时候,我们反抗,没有采用文明的礼仪与他们交涉,是否代表他们先进,我们落后呢?作者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当时义和团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境遇心情,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一贯以来的客观、置身事外的对一件事情进行评价,是多么的不符合逻辑。在看完这部分内容以后,确实让我觉得,以往我们学习的历史,对人的关注实在太少。作者最终得出了结论,对任何历史事物的判断和评判,都应该首先考虑该事物是否造成人的生命权的丧失,如果是,那么无论该事物对社会进步能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都必须对之予以否定。因为我们没有权力要求过去的人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牺牲,就像今天的我们,未必愿意为了今后的人类,放弃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张庆海老师的这种结论,让我想起了东莞某位老师公开课的内容。这节课讲的是科学史的内容,在这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该老师给学生呈现了这么一段材料:1970年5月,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给NASA太空中心科学副总监写信问到:“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怎么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这个问题,在当时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深思。最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宇宙的真正意义,指出太空探索是整个人类的事业,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这节课的结论,显然与张

庆海教授的观点不甚一致,但我却又觉得二者都说得通,都有道理。要保障非洲人民的生命权,有理,说要为了全人类探索太空,也有理,但在评价一件事物时,到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难以解答。当然,太空探索与殖民侵略还是性质不一样的两件事,将二者混为一谈,或许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总而言之,张庆海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启发与思考,我相信这些都会在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派上用场。

参考文献

【1】 张庆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M].长春出版社,2012。 【2】 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商务出版社,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4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