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现象”背后的思考 一起课堂事件引起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10-10 0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看客现象”背后的思考

——一起课堂事件引起的思考

去年8月,我被分配到一所比较薄弱的学校支教,任高三毕业班政治教师。开学一个多月后,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事情发生了:国庆节过后的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正在高三(5)班评讲月考试卷,当时我正用多媒体教学,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存在电脑里的字体始终无法放大,讲台上投影出的字迹很小,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平时我对电脑也不精通,突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有些手忙脚乱,额头直冒汗,自己心想,一定不能在全班学生面前丢人现眼。再看下面的学生,在座位上有的说的说,笑的笑,部分学生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我开始求助班里的班长,结果班长无动于衷;我求助其他同学,结果没有一个同学走上前来帮老师的忙,我站在讲台上,好像自己置身于无边的荒野中。最后我到高三教师办公室找到一位物理老师才终于找出原因,教学才继续进行下去。当天晚上,我吃饭吃不下,一个晚上彻夜难眠,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同学们一个个充当“看客”,陷入“集体冷漠”当中?我开始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首先,我从心理学方面查找原因。心理学上有个“责任分散理论”。是

不是责任分散心理引发同学们“集体冷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是100%,对受难者或处于困境者应该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我不去帮,由别人去救、有别人去帮”的依赖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其次,我试图从当前学校教育方面查找原因。 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

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学生都充当看客,有的甚至有些幸灾乐祸?难道我们整个教育出了问题?我认为,引导学生“崇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崇善”,就是要心存善良,胸怀善德,独善其身,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以一颗宽容广阔的胸怀对待身边

1

的人和事,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说,培养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其基本目标。关于教育的本质,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经典论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卢梭和裴斯泰洛对教育本质的定义。“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而通过“格物”、“致知”而至“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则是孔孟一脉相承的教育思想。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冰心老人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用爱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绿荫,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一份活力,让爱与教育同行,教育便会显现人性的光辉,呈现一派动人的情景。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我认为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而我们当前教育往往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往往扭曲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我们常常由于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和学生心灵的交流、思想上的沟通,忽视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对学生缺少“爱”的滋润和温暖,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些看起来又有些“虚”,不像学生的分数那样直接“有用”。在主要“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中,老师往往对学生知识以外的所想、所需、所求不太关注,学校领导和老师关注的也往往是同学们的各科分数,慢慢地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了。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功利化,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少人性关怀,缺少对学生良知、正义的教育,有时老师也有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在当前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这样的教育效果如何,结果可想而知。我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目标的偏离是造成学生“集体冷漠”的重要原因。

第三,我试图从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及师生关系

2

等方面查找原因。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我之错?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

生的我,头脑中还残存着“师道尊严”等观念,没能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中常把自己看成长辈,把师生关系看成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居高临下,动辄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再加上目前政治教材理论与现实有些脱离,甚至出现巨大反差,这些都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课堂上“满堂灌”,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把学生看成会思考、有独立人格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常常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学生往往缺乏自由学习的空间,自由表达意见的场合,课堂上往往是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通过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自己的思考,我渐渐明白,其实师生关系既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一种业缘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师生观尤为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师生相处有四要 :第一 ,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用“爱”的雨露去浇灌学生的心田;第二, 要尊重学生。尊重比爱更为重要,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学生一旦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导致消沉;第三, 要研究学生。中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尤其是现在的“90”后他们成长的环境及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些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第四,要不断自己,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权威”由“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构成。而“个人权威”又由“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构成,以前我不太重视个人的感召权

3

威的培养。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尤其对政治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这其实就是道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高尚人格的力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最后,我想到我国的看客文化,是不是冷漠、自私、愚昧的看客

文化使然?看客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鲁迅先生将看客行为视为中国人的一

大劣根性,而这种劣根性的形成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历史上,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造就一批奴性意识浓厚和没有独立人格的子民。改革开放后,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些人的道德观、价值观被扭曲,把见义勇为,乐善好施这些传统美德看成是傻子的举动,认为自己取得的财富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没有感恩之心,甚至敌视竞争对人,把他人看成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或绊脚石。当别人有困难时缺乏同情心和怜悯之情,而不愿伸出援助之手。应试教育体制下,残酷的分数竞争、高考竞争的压力使少数学生心理扭曲,这些都无疑为看客文化的发展起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南京的“彭宇案”,社会上“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一遍遍重演对看客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客文化的背后是国民劣根性的体现,是国民的冷漠、自私的表现,是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精神的缺失。在物欲膨胀的社会大环境下,在金钱崇拜已经把许多人的精神、道德甚至起码的同情心都吞噬殆尽的时候,如果让我们的后代在污浊混沌的社会风气中变成贪婪、冷漠、毫无同情心的经济动物,那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怎么解决上述问题?我想强调两点:首先,我认为要真正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回归教育的本质。能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能力更重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等。学生教育应首先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有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努力就是如何让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认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叫孩子们如何做人。其次我认为我们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当下的社会太浮躁、太功利化,太多

4

短视的行为,要真正提高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制度不能约束权力,如果教育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良知和正义,如果文化缺乏创新与活力,那么这个民族就失去了两个字——“希望”。切实这次课堂上同学们的“集体冷漠”,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各样深层次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吗?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