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衣服是不是属于免烫服装呀?

更新时间:2024-06-02 22: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你的衣服是不是属于免烫服装呀?

一般的免烫服装中含有的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所以其含量的高低,是比较难以分辨的。甘肃省纺织研究所特种纤维中心主任杨建海表示,选择免烫服装时注意到五个方面,消费者基本上就能避免有害物质对自身健康的损害。 首先 是“看”,消费者要看商家在免烫服装的标识上是否标明了免烫效果和甲醛含量。婴儿用品(24个月以内)甲醛含量应在百万分之二十以下;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如内衣等应在百万分之七十五以下;不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如毛衣、裤子、裙子、大衣等应在百万分之三百以下。超过国家标准的不要购买。免烫服装如果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更加不要购买。

其次是“闻”,一些免烫服装使用的是尿素-甲醛树脂免烫整理剂,这种整理剂带酸性,高温时会分解释放出盐酸。消费者可以使劲揉搓服装面料,发热后闻一闻,如果甲醛超标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同时,如果经过洗涤,这种超标服装还会产生鱼腥味。 第三是“洗”,消费者选购免烫服装后,最好洗涤一两次再穿。家里如果已经有免烫衣物,又不清楚是否含有过量甲醛,最好进行多次清洗,可以去除免烫服装中的部分甲醛。根据有关试验,衣物洗后甲醛含量能比洗前有明显减少,最多的能达到减少70%的效果。 第四,有许多的贴有“纯棉”“免烫”标签的服装免烫效果其实并不好。消费者与其购买这样的产品,还不如直接选择未经免烫处理的普通纯棉服装,同样洗涤后需要熨烫,但环保指标更有保障,对健康也更有保证。 最后,专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免烫服装。知名品牌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甲醛进行捕捉和醚化改性,能够有效降低树脂整理剂中游离甲醛含量,所以成本较高的品牌服装一般甲醛含量较低、免烫效果也较好。

近年来时有关某些知名服装品牌甲醛含量超标的新闻时有发生,但是笔者在网上在做了个调查,能对服装中的甲醛问题说个所以然来的人还是不多,知道买的衣物是否安全、健康是每个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消费者也有必要多掌握这类知识以便维护自己的利益。 衣物甲醛的来源: 甲醛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方面在纺织品的染整加工过程中为了使衣物达到防皱的效果往往会采用一些含有甲醛的活性树脂作为交联剂,这也是甲醛的主要来源。这种应用一般在棉等易皱的纺织材料上使用的比较广。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染色牢 度会采用一些含有甲醛的助剂,如在直接染料与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通常使用含有甲醛的阳离子树脂进行后处理;再者在涂料印花工艺中,往往也会使用到含有甲醛的交联剂。 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也包括其他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有害,它可以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内部结构并凝固,从而具有杀生力,工业上一般利用甲醛这一特性来杀菌防腐。有关资料表明,当空气中的甲醛或聚甲醛达到一定含量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叫“双一(氯二甲)”键(简称BCME)的致癌物。

甲醛对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害处更大。如果孩子穿的衣服甲醛超标,游离甲醛会慢慢地释放出来,孩子吸入后,会导致疲倦、失眠、头疼、咳嗽等,皮肤长期接触甲醛还会引起皮疹,可见童装最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生态、健康。 甲醛的表示及指标

织物中常用ppm来表示甲醛的含量,ppm是英文parts permillion的缩写,译意是每百万分中的一部分,1ppm指一百万千克的溶液中含有1千克溶质(纺织品中常用每千克中含有甲醛毫克数作为单位)。ppm与百分率(%)所表示的内容一样,只是它的比例数比百分率大而已。

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GB18401-2003《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规定:

A类——婴幼儿服装(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文胸、腹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单、被罩),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

C类——不接触皮肤的服装(毛衫、外衣、裙子、裤子)和室内装饰类(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墙布)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

甲醛危害的预防:

1. 选购服装或其他纺织品时,先闻一闻上面有没有霉味儿、汽油味儿等怪味儿。如果有这些气味,最好不买。买内衣,尤其是买婴幼儿用品时,尽量选择素色、印花图案小的产品,少买印花鲜艳、面料挺、硬的产品。

2. 甲醛易溶于水,买回服装后,泡在水中洗一洗,可大大减少甲醛含量。另外,买回的新衣服放置一两个星期后再穿,可以让部分甲醛挥发掉。

甲醛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是造成不了危害的,消费者无需恐慌,只要在买衣服的时候注意一下,衣服买回来后再用水泡一下,或是在通风处吹吹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