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03 0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3月7日至10日,本人以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的名义,取得静宁县文化局的同意并受牛永琪局长的委托,对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调查。4天以来,在周岔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勤 、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庙管会负责人周建财等人的大力协助下,深入农户,走访文化大户3家,访问村民50多人,发掘民间文化内容、民俗事象70多种,发现民间艺人50多人,拍摄照片500多张。

周岔村民间文化现象突出,内容十分丰富,事象传承脉络清晰,保存完整,具有保护和发掘的一定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周岔村民间文化,发展静宁文化产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都有具有特别的意义。静宁的传统文化事象像周岔村这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村社,在平凉全市是很少有的。加之,红军长征路过周岔,红色革命遗迹尚存,红色故事在村民中广泛流传,这更给周岔村民间文化增添了色彩。因此,周岔村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就尤显得十分重要和及时。

周岔村概况

周岔村位于静宁县南部45公里,南接四河乡的古湾村;东连该乡的上寨村;北、西临该乡的郭岔村。周岔村民世代为农,现有农户

130户人家,人口600多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80亩。是一个纯农业的山区地方。

该村建有村小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0多名。医疗站一所。百货销售点2个。据考,周岔村有清代举人2人,秀才3人。1949年以来,共有大中专学生86名,研究生3名。

村中有古树5棵,都逾一百多年树龄。

该村周姓人为主户,传说元代向西北移民时,周祖先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现在的仁大乡周家峡口,又由周家峡口迁移到这里。大约有300多年的时间。据说,300百多年前,这个村的人口也有现在的人口多,同治年间兵燹,村民在村子的两个深洞里躲避灾祸,一个洞子里的200多人被残害了,只留下另一个洞子里200多人。这是现在的所说的上庄里的人。下庄里有一个人,因为当时和邻居不和气,村子里人不要他在一起躲兵祸,这个人于是跑到上庄人的洞子里躲起来,结果活下来了。后来这个先人结婚生子,繁衍了如今这么多的周姓人口。现在上下庄周姓人分为两头份。即上庄和下庄。民国18年灾荒,跌了年馑后,分了主案。上庄的主案1974年因“破四旧”葬入火海,下庄的主案至今还保存在周志杰家中。

周岔村历史悠,这次在村中发现的3处人类遗址证明,远在秦汉时期,周岔村的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来,周岔村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其源远流长,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近现代的历史文物,诸如清代古堡、民居、作坊遗址、200多年前周祖的影碟(主案)、

门尺、102年的舞台、藏于村民家中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书法、挽幛、牌匾和清磁器,以及近百本戏剧手抄本、和200多唢呐曲牌,足以证明周岔村传统文化的丰厚历史。

据村人追述,130多年前,周岔村就有唱大戏(大社火)、耍灯火社火(小社火)的习俗。由于村人喜爱民间文艺,每逢过年,家家扎纸灯笼,人人学唱小曲,排练秦腔戏,吹唢呐,学演牛皮灯影、顶旱船、舞狮子、耍武术等。从正月初三送纸以后,整个村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到了正月十五点了明灯,最后一场演出后,就在庙前面举行烧社火仪式。乡人称其为“卧将”。社火“卧将”后,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就要开始,村民们又要忙碌一年的生产活计了。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大社火。即唱秦腔。1949年前后,村子里有3、40人参加大社火的演出。健在的老艺人主要有周志杰(77岁)、周志清(70岁)、周仁忠(68岁)、周德仓(60岁)、周杰仓(57岁)、等。在周志杰老艺人家里完整的保存着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手抄剧本近百本。剧目有《七人贤》《剪红灯》《竹子山》《武当山》《大香山》《双背鞭》《牧羊卷》《岳王卷》《宝莲灯》《二进宫》《祭灵》《长坂坡》《回荆州》《过沙江》《过玄关》《倒打毛炳》《鸡鸣山》《吉家山》《万寿山》;现代剧有《白毛女》《沙家浜》《三世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血泪恨》等70多本。

现在,村里还活跃着两班秦腔自乐班,吹风下雨或农闲时节,他们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吼一段秦腔,为村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2、地社火。即灯火社火。周岔村耍社火的历史可追溯到150多年前。据周岔老一代传说,由于他们的先人爱“唱戏”,喜欢小曲小调,在祭祀的大王庙前筑了土台子,唱大戏、唱牛皮灯影,娱神娱人。那时,在村民中能演唱小曲小调的人就有3、40人。流传在周岔村的小曲小调有《进门曲》《十道黑》《十炷香》《摘棉花》《十采花》《赶嫁妆》《绣荷包》《十绣》《十对花》《十杯子酒》《放风筝》等百余首。每年春节,在老艺人的鼓动下,村民组织起来玩灯火社火。家家花灯高挂,灯火通明,悠扬的民间小曲从周岔的山窝里飞出来,传向远方。

到了光绪年间,戏班子发展壮大起来了,1907年(光绪32年),村民们集资修建了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的舞台。

周岔村清代舞台长7.5米,宽7.5米,占地面积56.25平方米。前檐至地面高为4.15米,脊至地面高6.5米;舞台暗卷高4.15米,宽3.5米;耳子1.5米,宽3.8米;前台左右栅栏1.6米,侧宽1.8米。舞台共有立柱8根,前后梁22根,有椽109根。前有拱斗9个,左右各有2个,共有13个。属于清代斗拱建筑,2挑檐,舞台两侧有木栏。民间称其为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当时,由于修建者技术问题,“两马悬蹄”没有悬成,简化为通柱落地式。

周岔村古舞台为全木结构,筒板瓦屋面。正脊、垂脊均砖塑,饰有鱼龙、鸟兽。正脊中央置一雄狮,脊之前后砖雕塑龙凤、花卉,垂

脊均饰浮雕童子戏莲和缠枝花卉图案。前面2边垂脊翘角飞檐,翘角下皆悬挂风铃。文化大革命时期,雄狮、脊兽、龙凤皆被捣毁。

设计和建造者为甘肃陇西西川冯师(名讳不详)。关于修建年代,据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说,他大伯父周志良生于光绪32年,此年正是农历丁未年,这年村人集资修建了这个舞台。当时周岔村有24户人家,其中4户因为家庭困难,给有能力的大户人家拉长工,修建舞台时没有出资,而靠出工顶资,其他20户每户各出10担粮。所有建筑木材从周边的树林里砍伐,皆靠人力肩扛、抬运来。当年为修建舞台,烧制砖瓦和脊兽的砖窑遗址清晰可见。该村戏楼是一座集戏曲、建筑、泥塑等艺术于一身的古代建筑,秀气玲珑,别具一格,对研究静宁古代舞台形式及戏剧、泥塑艺术的风格流派,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3、牛皮灯影。周岔村演牛皮灯影戏的历史也很长久了,最兴盛时,村里有2付皮影箱,每个班子能演皮影戏上百本。老艺人周志杰肚子里能装成百本戏剧。老艺人有周志杰(77岁)、周杰仓(57岁)、40多岁的有周保科、周清、周仲飞等。主要剧目有《金山寺还原》、《火焰驹》《茶壶记》《游西湖》《白蛇传》等40多本。两个皮影戏班经常到周边的村社演神戏。

4、吹呐唢。在周岔村能吹唢呐的艺人就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13岁。现在村里有4个唢呐班,常年活跃在民间,吹白事,吹红事。流传在唢呐班里的100多唢呐牌子曲中,有好多曲牌令都是他们周姓先人自己的创作的。唢呐艺人们大都能吹出6、70种曲令来。如《上下眼将军令 》《大小开门》《藩王令》《大悲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