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住宅理论探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30 00: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集合住宅理论探究

——关于集合住宅的灰空间

集合住宅作为一种居住方式在解决居住需求方面扮演这重要的角色,这次理论学习主要针对集合住宅的过渡空间,也就是灰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或空间的特质以及灰空间的营造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作用。

灰空间是一种空间形式,利用内部空间外部化和外部空间内部化把自然与建筑紧密联系起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与人的交往活动。

一、当前我国集合住宅设计过渡空间的现状

传统的聚落空间中,通常包括聚落公共空间、街巷空间、庭院空间、居住空间等多个层次,这种空间层次是连续并相互渗透的。从室外空间进入室内空间,人的心理情感随空间环境的变化有着层次性的过渡。当前城市住区中,外部空间模式通常包括中心景观广场、组团绿化、住区会所等,而内部空间模式则较为单一,大多是以楼梯间为核心的竖向单元式空间组织模式。这种空间模式过于重视居民的私密性空间,而忽视了邻里交往的过渡空间的塑造。事实上,那种介于公共和私密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起到连接、传承的作用。多层次空间的融合与自然的过渡,对于塑造社区归属感和家园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住区内,人们由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直接进入居住私密空间,居住空间层次的不连续性是导致社区冷漠的重要原因。

二、灰空间相关理论

1.场所精神理论

20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学者对应传统“空间”的概念提出了“场所”的概念。“场所”被理解为赋予人的“一个存在的立足点”,认为“定居包含着遮蔽所更多的东西,它包含了有生活呈现的空间,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场所。场所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各种有意义的场所,以帮助人定居。”

场所精神的实质是使人能够确定方位,了解他与特定场所的特定关系,从而得到认同感。按照罗伯格·舒尔茨的观点,人存在的空间概念包括“空间”和“特征”两个辅助方面,即人对于环境的感知包括两方面:空间形态和场所特征。空间形态体现为方位性,通过定位确立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舒适感、安全感;场所特征则产生认同感,使人识别并把握在其中生存的文化,从而获得归属感,也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场所精神又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中“场所精神”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建筑作为一种人为的空间环境,只有当抽象的物化空间转化为有情感的人化空间时,即将“场所精神”视觉化,建筑才能成为真正的建筑

2.交往与空间

交往空间简单来理解就是交往活动发生的空间。交往空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具体的地点即有一定形式的物理空间,这是其显性要素;二是在这个空间环境中存在人的交往行为,这是其隐性要素。交往行为与空间两因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交往行为受到空间形态的影响和暗示,空间同样会因为不同活动的进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居住建筑中人的交往正是在灰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氛围中产生的。灰空间涉及建筑的室内与室外,所以,户内与户外空间中邻里交往,同样与灰空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灰空间的历史演变发展

在东西方建筑发展历程中,灰空间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并且都有自己的发展路线。它们的空间形态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在某些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它们演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灰空间在特定的地域条件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以及何种形式的灰空间将会给未来的居住建筑带来重大影响。

1.中国传统建筑中灰空间的利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灰空间的利用中国传统的民居布局是体现“天人合一”的最好例证,这表现在它们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和对阳光、空气、水、植物等万事万物的包容。庭院或天井、檐廊、门楼或门道、亭、照壁、骑楼等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元素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外在表现,同时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所形成的一些灰空间。灰空间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明了人对自然的理解,表达了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而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

庭院与天井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最为典型的空间元素,它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主体,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它们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庭院空间与室内空间结合紧密,室内与室外,建筑与庭院虚实融合。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家务劳作、晾晒衣物、养殖家禽、副业生产,有的则布置了景观供人们休憩、纳凉,儿童玩乐。人们把自然环境引入到了庭院与天井当中,改造了内部环境,同时将室内空间通过建筑的布局形式延伸到庭院当中,两者交汇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复合空间。这个复合的灰空间也是家庭聚会与感情交流的好地方,充分发挥着“露天起居室”的作用。

北方以四合院的形式为庭院空间的主体,从西周时期到明清四合院的形式一直是汉族民居的基本形式。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四合院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北京四合院的主要建筑放置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物对称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或中心院落以外。正房、东西厢房、垂华门通过回廊这种灰空间相连接,同时围合出了几进的院落。这样就构成了北京的四合院,人们的生活也就围绕着庭院空间展开,与室内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方的居住形式主要是天井为中心的合院式住宅,它们的形式是四周的房屋被连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所以称“天井院”住宅。这种空间布局与南方的地理气候环境结合紧密,对于南方多雨,

炎热、阴寒的环境特别适合。由于四周封闭内部开敞,于是保持了天井院住宅内部环境私密与安静的优点。中间的天井院,起到了联系大自然与室内空间的作用,人们就在这样复合的灰空间空间中进行生产、生活、娱乐。传统民居的庭院与天井式布局,使其成为内外空间的中介与过渡。

通过对室外设计室内化和室内设计室外化,将室内和室外的连续性延续到对方中去,双方达到了融合的境界,打破建筑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性,从而获得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灰空间的作用与形式,在此得到完美体现。灰空间良好的运用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前提。

廊除了交通联系之外,功能还体现在空间组织、形态调整、调节气候、容纳公共活动等方面。廊自身的方向性使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引导作用,而廊的中介本质使其可以有效地导入周边空间的信息,充分发挥联系与组织的功能。廊作为建筑或建筑群的结构性要素,同时又具有边界的特征,使得廊对建筑(群)的形态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廊的这些基本功能,在中国的传统民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廊的半开放性和遮蔽性,使廊成为建筑中既对自然开放(与室内相比),又不受气候限制(与内院相比)的特殊空间。因此在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中,由于缺乏对社交空间和开放空间的普遍认同,廊事实上成为极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灰空间利用比较完美的形式之一,它的空间界面围合形态以及功能属性,对于现代居住建筑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它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同时也尊重了自然法则,是不同于西方古典柱廊的,另外一种具有东方哲学韵味的美。

中国传统建筑中出现了众多的灰空间形式,正是这些灰空间使得传统建筑中人与自然的距离更近,使得空间与自然中的阳光、风雨等要素高度融合,这正好与冰冷,缺少人文关怀的现代功能主义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现代功能主义建筑由于缺少传统建筑中具有歧义的、模糊的空间形式,就失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交往的各种体验。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当主动借鉴传统建筑灰空间的运用方式,营造出宜人的生存环境。 2.西方古典建筑与灰空间

1古希腊住宅

古希腊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对城市进行了规划工作。他们本着给居民品等的居住条件为原则,以方格形的道路网布局进行城市规划。形成了类似于中国的街坊式布局,这个时期的普通的街坊面积不大,且只有4一6户。并且住宅的形式也十分简朴,为两层的土坯建筑。在希腊化时期,形成了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各面的房子连成一个整体的规整建筑形式。其中以提洛斯岛上的住宅最为典型,它们以一个天井为中心,四面布置柱廊和生活用房。妇女有传用的活动场所,与其他部分隔开。它们的平面形状较为灵活自由,并不受拘束。有的有一个较大的后花园,花园内有水池、喷泉等设施,花园的一面或几面有柱廊。北屋向阳是主要的房间,有的为两层。住宅面向街道的一侧没开窗,所以外观较为封闭、沉闷只有在大门口两侧有壁柱。古希腊的平民住宅中柱廊围合的小院以及柱廊围合的后花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地方,人在廊下躲避风雨、日晒,在院内展开各种家务活动。院落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状态让人们获得了安全感、满足感,让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灰空间在此调和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里关怀。 2罗马府邸建筑

罗马的城市居住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沿袭了希腊晚期的天井式的住宅,另一类则是公寓式的集合住宅。天井式住宅到罗马时发生了变化,平面变的对称整齐,高度也定式化,在庞贝城内存在大量天井式住宅的实例。例如庞贝城的潘萨府邸,就是典型的天井式住宅。天井式住宅的中心是一间矩形的大厅,屋顶中央有一个露明的天井口。大厅则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做饭、料理家务、接待宾客等等。潘萨府邸在形制上模仿了希腊晚期的住宅,在它的后面还有一进宽大的内围廊式院子。院子里有花木和喷泉、水池,主要的房间在它的四周。正屋也成了穿堂,于是,住宅有了纵轴线上的层次,有天井到穿堂再到后院,产生了明暗等光线上的变化与空间上的过渡。

3.圆厅别墅位于意大利的维琴察郊外,是帕拉第奥的代表作之一。别墅一共有三层,别墅主体平面呈正方形,中间有个圆厅。在中心大厅两旁,左右房间完全对称分列,形成典型的集中式平面。别墅四面的造型也非常一致,各有一个古代神庙式柱廊,由6根细长的爱奥尼柱式组成,优美的神庙式柱廊,减弱了方形主体的单调和冷淡。它们顶着三角形山花,山花上有着细致的人物雕刻。由柱廊形成的别墅入口是该建筑的很明显的标识,它形成的灰空间成为了一个由外到内

的过渡区域和交通枢纽,人的心理感觉在此发生变化。同时,柱廊前面是20级左右的台阶,抬高了主楼层。这原本是宗教建筑的样式,用在这里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增加了建筑的空间层次,并使得建筑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

四、灰空间的作用

灰空间的出现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印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初期的应对自然环境,到现在的主动营造灰空间,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提升,并且进入了哲学层面,也给设计者带来了从哲学高度的指导。灰空间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其在解决功能方面的多义化。而恰恰是因为它具有的灵活性、非确定性、模糊性使其应用广泛,从几千年前的神庙遗址到现代建筑都能看到它的存在。正是由于它在多方面的贡献才使得其沿用至今,并将继续下去。

1交通功能

由于灰空间的中介过渡性质所决定,它是联系内外的中间领域,所以其交通功能是最为明显的。某些建筑或小品就是专门利用灰空间的交通功能,同时还能产生其他的一些附带功能,达到其使用目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廊就是这一灰空间形式的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的回廊、福建客家土楼的内廊、南方的骑楼建筑等是把廊这一灰空间形式用作交通枢纽的突出实例。

2衔接内外空间

灰空间与内外空间的最大不同也就是:它是介于内外起到衔接作用的空间,是空间的转折点,是交通流线的节点,是人们驻足停留的地方。起到衔接内外功能的灰空间的最好例子就是阳台,阳台一面与室内空房间相连接,又与外部自然相连接,衔接了内外功能。居住建筑的阳台是典型的灰空间,它的存在使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外部自然接触。家庭成员在此停留,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场所。传统建筑中的门楼、门道也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人们在不离开自家领域的同时还能与外界发生关系,很多人喜欢在自己家门口与邻居交谈、做家务、乘凉、休息、等待、避雨等,小孩子也能在自己家的门楼里玩耍而不出家门,有很强的安全感。正是这个衔接内外的过渡空间存在,才有了这么多故事的产生。门楼、门道灰空间,让人获得了家庭内外的双重信息,促成了人们的交往。门楼、门道在起到标志引导功能的同时,其空间涵盖了众多的意义。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它都深受大家喜爱,它存在的目的已经超出原始的功能目的。

3营造场所感和领域感

灰空间最能带给人们思考的应该是它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了更深层的

内涵。那就是它营造出的空间氛围即场所感、领域感,给人在心理层面带来了更多的关怀。内部空间带给人的封闭与外部空间带来的不安全感,是人们长期以来营造灰空间并且不断发展它的原因。到了现代,面对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全球化的进程把世界建筑带到了大一统的时代。各地建筑趋于一致,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域与气候的人在使用相同或相类似的空间。所以它们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同样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人们的心理层面有关。如何让人们在现代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找回可以满足内心需求的空间领域,是现代建筑,尤其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居住建筑应该重视的问题。灰空间在此正扮演着这个角色,黑川纪章说,“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居住建筑中底层架空就很好的解决了人们在寻找场所感、领域感、归属感方面的问题。通过底层架空空间的应用,邻里之间可以在此交往停留。这个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居住者的必要性活动如:等人、上下班;还能满足人们的自发性活动如:散步、停留或呼吸新鲜空气;更完备的灰空间则可以满足居住者更高级的活动即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包括交谈、游戏、下棋等。要实现邻里的和谐相处,提高对居住者的心理关怀则要在满足他们的社会性活动上作为设计的重点。

五、现代居住建筑与灰空间

居住建筑发展到现代己经趋于大同,世界各地的居住建筑在现代建筑普及的同时取代了当地的传统建筑。于是出现了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不同、信仰不同的人居住在相类似空间里的情景。原来量身定制的民居建筑换成了,大批量的工业产品,人们的生活范围被限制在一个模式化的小空间内。现代居住建筑中入口门厅、阳台、底层架空等,各有其功能性。它们出现的年代与原因也各不相同,空间的形成方式也不相同,外部造型更是相差甚远。但笔者认为由于其空间性质都属于灰空间,同样起着联系内外空间的作用,都对居住者带来了心灵层面的关怀。入口门厅、阳台、底部架空组成的灰空间是现代居住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的空间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居住建筑的品质。 1灰空间模式之一:入口门厅空间

入口是建筑中极其重要的空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中,都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备受关注。入口空间是体现建筑特色的重要部位,很多时候都是设计的重点部位,尤其是公共建筑,它体现了设计者的思想,表达了建筑的意志。在居住建筑中入口空间,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没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多样性和文化性,但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居住建筑空间特色。

入口空间的过渡性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层次性方面。作为一种中介空间,入口空间是建筑内部空间向外部环境的延伸,也是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的渗透,它的出现使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的渐近感,借助这种中介空间才使得“外空间——入口——内空间”三者渐近的层次得以顺理成章,也才使得自然与人工空间得以交融渗透。 2灰空间模式之二:阳台

“阳台”是指居室活动的外延空问。而在中国古代没有阳台一词的说法,只是到了近代伴随外来建筑才在中国出现。然而,根据阳台的定义可知,阳台空间在中国古代早就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宅院空间和干栏建筑的户外平台就是现今居室阳台在中国的“前身”,而且年代久远。当今的住宅阳台与其“前身”相比均为户外场所。是居家生活的外延空间并有一定的私密性;在产权归属上均为家庭

私有;在平面组织上均与建筑本身紧密相连。不同点仅在于一个尺度较小而一个相对较大:一个围护结构较低而一个相砖较高。造成这种区别的仅仅是一些外在的原因缸地形地貌不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等。可助说,住宅阳台与其“前身”在居家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相同的。可见,阳台的真正内涵是它的,l'延空间所蕴含的精髓,它的存在形式仅仅是由于居住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但空间内涵却可以保持不变。

3灰空间模式之三:底层架空 为了顺应自然先民逐渐发展出干栏式的居住形式,这也是中国居住建筑中底部架空形式的雏形。这种干栏式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是先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蕴涵着一种建筑哲学,一种根植于深厚的华夏文化土壤中的自然演进、应天顺人的建筑哲学。当然这时的底层架空空间多作为辅助用房,还不是公共空间。

到了近代,底层架空的形式出现在了广东一带的骑楼建筑形式中,这种建筑形式是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西方建筑文化、中国的地理环境三方面结合产生的。尽管骑楼体现了历史原因下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但是骑楼建筑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利用底层部分架空,形成很长的沿街动态廊道空间,联系了商业、居住、休息等多种功能。我国居住建筑底层架空的建筑形式的一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发展,这也和建筑材料和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首先在我国西南湿热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和华南地区的广州、深圳等等地方率先投入到架空层的建设与使用中,并充分结合当地热带季风气候,借鉴国外经验,开创了住区建筑底部架空的新形式。 进入21世纪后,住区建筑底层架空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且日趋成熟,除西南地区的成都和华南地区的广州、深圳等地之外,上海、武汉、杭州等都开始挖掘适合自身特色的住区建筑底部架空形式。而在北方,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建筑的节能保温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架空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六、集合住宅中灰空间与人的交往

集合住宅的空间设计关系到人的生活。空间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息息相关,不同的空间环境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空间设计如果适合人的心理变化,人们会感到舒适,反之,则会影响人的情绪。集合住宅的空间设计更是如此。灰空间会使人们直接参与到生活环境中,既有私密性也有开放性,使人保持适当的交往,柔化室内外的边界,让人们既容易接近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不同的交往生活和交往方式对空间环境有不同的需要,舒适的交往空间有利于居民的交流活动,令空间充满人情味。灰空间所带来的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空间与环境的变化促使集合住宅的空间环境保持舒适,又促进人际环境,不仅关注空间与空间的联系。也融入空间与人、空间与环境、人与环境的紧密接触与渗透。

灰空间能营造出一定的领域感,给人的心理带来深层次的关怀。灰空间的运用能很好的减轻现代空间的隔离感,集合住宅中空间联系性的运用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联系互动,既有归属感,又有与外界联系交流的可能性。

结语

集合住宅中灰空间的作用是无法磨灭的。交往活动和空间环境之间有相互制约的作用。灰空间的产生是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的一种应对策略,解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灰空间是居住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与居民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对集合住宅中灰空间的设计为居民创造更多更宜人的交往空间,这些空间的设计要以居民的日常行为模式为基础,要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来。居住建筑的灰空间的设计现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住宅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好的解决途径,把昔日互敬、互爱的邻里关系再还给居住在宽敞、明亮的现代建筑里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 2.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3. 刘溪,灰空间在建筑中的表现及运用

4. 彭建国,石孟良,谢志平,灰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5. 魏雪琰,居住建筑中的交往空间

6. 段晓黎,集合住宅中的灰空间与交往空间 7. 吴正旺,关瑞明,天井与院落

8. 魏莹,柯善军,浅析住区环境中的场所精神

9. 丁玎,局限于突破——当代中国集合住宅设计新探究 10. 马之春,城市的灰空间,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严育林,集合住宅入户过渡空间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杨东,筑内外过渡空间设计的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4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