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胚胎病

更新时间:2023-09-18 12:15: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OI:10.16003/j.cnki.issn1672-5190.2010.02.067

畜牧与饲料科学AnimalHusbandryandFeedScience2010,31(2):165-167

鸡常见胚胎病及其防治

(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虎1,朱子凤2

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校医院,四川

成都

成都610041)

摘要:鸡胚胎病是指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疾病。有效控制鸡的胚胎病,对提高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及提高鸡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鸡常见胚胎疾病的病因、疾病类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鸡;胚胎病;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0)02-0165-03

MainEmbryonicDiseasesinChickenandTheirPreventionandTreatment

LONGHu1,ZHUZi-feng2

(1.CollegeofLifeScienceandTechnology,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2.Hospit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Theembryonicdiseasesofchickenrefertothosediseaseswhichoccurintheprocessofembryodevelopment.Theeffective

controlofchicken′sembryonicdiseaseshasgreatsignificanceforimprovementofthefertilizationrate,hatchingrate,healthychickrate,aswellastheproductivityandraisingefficiencyofchicken.Inthearticle,thecauseofthediseases,thetypesand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measuresofchicken′sembryonicdiseaseswerereviewed.Keywords:chicken;embryonic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家禽胚胎病是指家禽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异常的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其发育出现偏差,以致发生病变、畸形和死亡的现象[1]。家禽(主要包括鸡、鸭)胚胎病的发生,不但会使孵化效益(包括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等)明显降低,亦会造成大量畸形雏和病死雏,且雏禽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极易患病和死亡,导致生产水平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种禽场或孵化场的生产力水平,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故家禽的胚胎病是一类值得重视的疾病。根据致病因素和机理的不同,家禽胚胎病大致可分为:营养性胚胎病、传染性胚胎病及条件性胚胎病。家禽胚胎病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须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予以防控。笔者对鸡常见胚胎疾病的病因、疾病类型以及防治措施作如下综述。

营养缺乏病之一。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饲料中缺乏该种维生素或因热应激、疾病或其他因素影响鸡采食量时,使产蛋的核黄素含量迅速下降所致。种蛋缺乏VB2时,胚胎分别于孵化的1~3d和9~14d出现死亡高峰。该病表现皮肤绒毛卷缩呈结节状、躯体和趾短小、体表水肿、贫血、肾脏变性、轻度短肢、关节明显变形、颈部和腿部弯曲等病理变化。

1.4VB12缺乏蛋鸡的饲料中VB12不足时即可能发生该

病。该病的特点是:胚胎生长发育缓慢,孵化第16~18天出现死亡高峰;胚体发育不良,胚位不正,皮肤水肿,骨骼短小,肌肉萎缩[2]。剖检病变为肌胃糜烂,甲状腺和肾上腺肿大,心脏扩张变形,肝脏脂肪变性,卵黄囊、心脏和肝脏均有出血。

1.5VD缺乏该病多发于室内饲养的鸡群,或在阴雨季节

所产出的蛋。种蛋壳薄而脆,蛋白较稀,蛋黄可移动性较大,头照死胎率略高。入孵第10天后胚胎发生黏液性水肿,胚体皮肤出现囊泡状水肿,皮下组织增生,肝脏脂肪浸润,腿趾短小。在10~16d胚龄出现死亡高峰。后期胚胎死亡也显著增加,蛋重损失小,死胚有营养不良的特征[3]。

1营养性胚胎病

营养性胚胎病主要是由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其主要特征为骨骼端软骨早期发生变性,喙部呈“鹦鹉喙”,蛋白和卵黄不能充分被吸收,卵黄高度黏稠,孵出的幼雏足肢粗短,呈现“骨短粗症”特征。

1.6VE缺乏该病很少发生,仅见于种鸡日粮配合极不合

理的情况下。发生该病时,孵化第1周内死胚最多,第7天胚龄死亡率达最高点。该病发生时,蛋黄的中胚层肿大,从而导致胚盘内的血管收缩,出现胚体血液淤积或出血。

1.1VA缺乏VA严重缺乏可影响胚胎的分化和发育。孵

化初期死胚甚多,并且胚胎生长迟缓;中期胚胎发育迟缓,出壳时间延长;后期死胚或无力破壳的胚可见眼部肿胀,剖检可见肾脏肿胀,胸膜、心包膜、肠管、肠系膜及卵黄囊内有结晶盐类沉积,尤以肾脏最显著。

1.7VH缺乏该病多在胚胎孵化的15~16d死亡。死胚的

特征性变化是腿短,关节增大,头变小,与躯体不成比例,上喙和眼(单侧或双侧)发育不全,尿囊膜提前萎缩,导致较早啄壳死亡,并在蛋壳尖端蓄积大量没有利用的蛋白[4]。

1.2VB1缺乏该病易在饲料中的谷类及其加工产物如米

糠、麦麸不足时发生。VB1缺乏时,鸡群易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幼雏出壳时间延长,能发育至末期的幼雏也常因啄壳困难无法孵出而死亡,即使能孵出也会出现特征性神经症状。

1.8微量元素锰缺乏锰缺乏时,雏鸡多呈“鹦鹉嘴”,绒毛

生长迟滞,蛋黄吸收不良,圆头,水肿,骨短粗;胚胎孵化至

1.3VB2缺乏VB2(核黄素)缺乏是影响鸡胚孵化率的常见

收稿日期:2010-02-08

作者简介:龙虎(1963—),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检验检

疫。

20~21d发生死亡,雏鸡可能表现神经机能紊乱,类似脑软

化症[4]。

2传染性胚胎病

传染性胚胎病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胚胎

166畜牧与饲料科学第31卷

病,常造成雏禽生长发育迟缓,孵化率和健雏率低下,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养殖效益下降。因此,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高于其他类型胚胎病。传染性胚胎病按病原类型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霉菌性,按病原的来源又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通过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发现,禽波氏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37.14%和62.60%,明显高于其他病原的感染率。而且,该病在自然界存在相当普遍,宿主范围广,病型多,应引起畜牧兽医人员的高度重视。

2.2病毒性胚胎病

2.2.1传染性脑脊髓炎:该病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

胚胎病。该病传播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种鸡感染后多无明显症状,雏鸡在3~7d内发病,主要症状是目光呆滞、头颈震颤、共济失调、两肢轻瘫及不完全麻痹,最后衰竭死亡。死胚剖检可见躯体出血,尿囊内及肾脏的尿酸盐过度沉积,肌肉萎缩,脑软化[14-15]。

2.1细菌性胚胎病

2.1.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家禽

感染主要是垂直经卵传播。病菌常存在于受感染母鸡的卵泡或公鸡的生殖器中,感染鸡蛋后主要在蛋黄中存在和繁殖。带菌的种蛋孵化至19~20d为死亡高峰。在孵化早期死亡可见卵黄变性和凝结,胚胎发育明显受阻。后期死亡可见肝、脾肿大,并在肝、脾、心肺出现细小的坏死结节,还可见直肠、输尿管和肾脏有白色的尿酸盐沉积。

2.2.2包涵体性肝炎:该病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蛋传递

性传染病。种鸡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种蛋的孵化率显著下降,雏鸡的死亡率增高。该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与毒株、胚龄和接种途径等均有相关性。Mazaheri等人通过肌肉注射接种1~3周龄的SPF鸡后,发现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肝脏肿大、严重的心包积水和肾炎,并认为这主要是由禽腺病毒血清4型毒株所致[16]。后期死胚肝细胞中可发现核内包涵体。

2.1.2鸡伤寒:该病是由鸡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胚胎病,能

引起鸡胚及鸡伤寒,经蛋传播。带菌种蛋基本仍能发育,但胚胎发育不良,或许多幼雏不能啄壳,以致窒息而死。健雏率低,死亡率高。该病的病变为:卵黄不能充分利用,胚胎瘦弱,内脏器官特别是肝脏和心脏常有细小的坏死灶,脾脏常肿大。

2.1.3禽副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种2.2.3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

性传染病。鸡新城疫病毒通过垂直感染引起胚胎各种败血症变化,并很快死亡。受感染的蛋鸡可有突发性的产蛋下降、产薄壳蛋或鸡蛋的白蛋白减少。死胚器官充血,头水肿,肢体、肝脏、胸膜腔浆膜布满出血点。

蛋胚胎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胚胎病,其中,鸭、鹅、鸡和火鸡的副伤寒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胚胎大量死亡时间发生于孵化前2周,其中以6~10d的危害最大,出壳前的死亡率也高,最高可达85%~90%[5]。主要病变为:尿囊膜肿胀、充血,肝脏有许多灰白或灰黄色的小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心脏和肠黏膜偶有出血点。

33.1

条件性胚胎病种蛋质量因素

3.1.1种鸡营养不良:调查研究显示,蛋白质营养不良和慢

性缺氧,这两种干扰因素会影响胚胎生长发育,导致鸡胚不成比例,生长迟缓,并对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产生影响,但只有后者损害动脉内皮功能[17]。维生素缺乏:一方面,无精蛋增多;另一方面,可引起鸡胚脚趾蜷曲,呈“镰刀”状,皮肤出现浆液性囊泡状水肿;因破壳难而闷死于蛋壳内。

2.1.4禽大肠杆菌病:该病的病原体是含有多个血清型的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是由蛋壳入侵引起,也可经种蛋内源性感染。病胚卵黄囊膜变厚,卵黄呈绿色或褐色,血管充血。死胚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黏稠状,胚体皮肤广泛出血。初生幼雏大多为弱雏、病雏,剖检可见典型的特征性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的病变[6]。

3.1.2

雏[18]。

蛋壳质量差:不合格种蛋的孵化率增多,如薄壳蛋、

2.1.5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不同类型的葡萄球菌对禽类胚软壳蛋等在孵化时水分蒸发快,鸡胚容易死亡或发育成为弱

胎的致病力差异较大,绝大多数葡萄球菌对人不致病,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疾病,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也最重要[7]。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致病性强,在家禽中主要引起“破足病”、脐炎等。在幼雏中,常引起坏疽性皮炎、关节炎及败血病[8]。该菌能否经蛋垂直感染至今尚无定论,但在孵化过程中感染相当常见[9]。

3.1.3微生物污染种蛋:患病种鸡将病原体垂直传染给种

蛋,或由于环境条件差而使种蛋受到污染,从而在孵化中出现爆裂蛋增多的现象。

3.1.4种蛋的位置不当:种蛋在孵化器的位置一般大头朝

上。如果小头朝上,会导致孵化后期胚胎闷死于蛋壳内,致使孵化率降低10%左右,健雏率降低35%~40%;同时还会使尿囊发育变慢,不易合拢,即尿囊血管不能全部包围蛋白[19]。

2.1.6禽波氏杆菌病:禽波氏杆菌病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

种禽的新型胚胎性疾病。据调查研究发现[10],禽波氏杆菌病在山东、广东、安徽、河南、上海、江苏等省(市)已普遍存在,血清阳性率为30%~70%,从很多孵化场死亡的胚胎中均可分离到该病原菌。雏鸡可水平传染,1周龄以内的感染率最高,1月龄以上的鸡具有较强的抵抗力[11-12]。11日龄鸡胚尿囊腔接种该菌,死胚表现为尿囊液混浊,呈血红色、浅红色或茶褐色,尿囊膜、卵黄膜有出血,胚胎表面有斑点状或条状出血,肝呈土黄色,有点状出血,心、肾、肌胃也有出血。19日龄死亡鸡胚,剖检皮下有红色胶胨样渗出物,腹腔有红色腹水,心、肝、肺、肾、胃、肠均有出血,肠内容物呈浅红色[13]。

3.23.2.1

孵化条件不当

温度不当: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7.8℃,温度偏

高,会在活胚胎羊膜和尿囊膜发生囊肿,死胚蛋锐端有发红的部位,并形成黏度很大的胶质,雏鸡无法出壳[19];温度偏低则胚胎发育缓慢,气室小而平,“封门”延迟,出雏时间拖拉,无明显出雏高峰。

3.2.2湿度不当:适宜湿度为75%~80%,湿度过低,蛋内水

分蒸发过快,气室大,雏鸡个头小,黏毛胶毛现象严重,雏鸡

第2期龙虎等:鸡常见胚胎病及其防治

[5][6]

167

出壳困难;湿度过高,霉菌容易孳生,污染种蛋,降低孵化率。

王志杰,张谊.影响种蛋孵化的传染源性胚胎病[J].中国家禽,2005,27(10):18.

郭俊清,姚大伟,马业香,等.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

4防治措施

对胚胎病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提高种鸡的遗传育种水平,搞好种禽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使种蛋不缺乏任何营养成分;清除种禽群中的蛋传递性疾病,做好种蛋的保管工作和健全孵化制度,避免发生因这些工作失误而带来的胚胎病[20]。

16382-16383,16388.

[7][8]

李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4):392-395.

张迎春,卫兰,仲青花,等.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4.1种鸡饲养管理种鸡采用严格、科学的饲养管理程序,

[9]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鸡群抵抗力,是减少胚胎病最重要的环节。特别要注意种鸡群的防疫、疾病的净化、环境卫生的控制。

2005,35(5):13-14.

黄冰心.常见家禽细菌性胚胎病的病原及诊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5,21(2):72-73.

[10]ZHOUDS,ZHURL.SerologicalinvestigationofBordetella

4.2加强消毒种蛋及孵房的消毒是减少胚胎病的发生

以及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种蛋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熏蒸法、喷雾法、浸泡法和紫外线照射法等。目前,国内最好的方法还是用甲醛蒸气烟熏,一般用3个浓度烟熏20min,然后,排出甲醛气体[21]。然而,Sheldon等通过研究表明,对孵化鸡蛋消毒,过氧化氢较甲醛的消毒效果更好且不影响孵化潜力

[22]

aviuminfectioninpartsofChina[J].ChineseJournalofVet-erina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4,34(4):29-31.

[11]杨本升,刘玉斌,苟仕金,等.动物微生物学[M].长春:吉

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0.

[12]朱瑞良,刘思当,张绍学,等.鸡波氏杆菌的毒力试验[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2,23(1):23-26.

[13]李桂杰,刘思当,朱瑞良,等.禽波氏杆菌内毒素致病性的

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0,31(4):349-352.

[14]程水英,陈立勤,谢三星.禽类胚胎病两大问题(中)[J].辽

宁畜牧兽医,1998(3):39-41.

[15]章振华,姜北宇,李林,等.禽脑脊髓炎病毒不同批次毒种

致病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34-

。在禽蛋的孵化过程中,应及时采取各种手段

(其中,焚烧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剔除废物、病胚与死胚,以防止通过孵化种蛋或死胚传播疾病,并同时检测胚胎病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禽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2,23]。

4.3孵化措施孵化是家禽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孵化效

[24]

果的好坏与育雏成绩、成鸡生产性能发挥及孵化场、种鸡场经济效益的高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种蛋在孵化前的储存、

保管与制订正确的孵化措施,是预防胚胎性疾病的基本措施。提高孵化技术,控制合理的孵化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鸡的孵化率与健雏率。

12036,12062.

[16]MAZAHERIA,PRUSASC,VOSSM,etal.Somestrainsof

serotype4fowladenovirusescauseinclusionbodyhepatitisandhydropericardiumsyndromeinchickens[J].AvianPathol,1998,27(3):269-276.

[17]RUIJTENBEEKK,KESSELSLC,DEMEYJG,etal.

4.4提高种蛋合格率加强疫病防治,减少不合格种蛋是

降低胚胎病的基础。健康整齐、大小均匀、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的后备鸡是提高产蛋期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25]。配合科学合理、营养全面的饲料及遇到应激因素时应及时投药防治,是提高蛋鸡产蛋期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Chronicmoderatehypoxiaandproteinmalnutritionbothin-ducegrowthretardation,buthavedistincteffectsonarterialendothelium-dependentreactivityinthechickenembryo[J].PediatrRes,2003,53(4):573-579.

[18]任定强.鸡胚死因及异常现象浅析[J].养禽业科学技术,

4.5药物治疗目前,胚胎病的治疗,很难得到良好的效

果。有报道表明,对传染性胚胎病的治疗,在孵化过程中可通过透过气室注入敏感药物或在入孵前用药液浸泡的方法,能消灭种蛋内或胚体内的病原体;对营养性胚胎病的治疗,可于蛋的气室上钻一小孔,然后将所缺乏的适量物质,通过小孔慢慢地注入壳的下方。另外,提前给种禽连续服用敏感有效的抗菌药物,也可以从患病的种鸡群中获得健康的后代雏鸡。

参考文献:[1][2][3][4]

王星,杨东辉.鸡常见的胚胎病及诊断[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2,27(1):29-32.

陈红平,董晓.鸡常见胚胎期疾病及其防治措施[J].山东家禽,2003(3):26-27.

陈理盾,郭良星,李新正.鸡的常见胚胎病[J].河南畜牧兽医,1999,20(3):45-46.

程水英,陈立勤,谢三星.禽类胚胎病两大问题(上)[J].辽宁畜牧兽医,1998(2):39-40.

1998,14(1):12.

[19]蔡长霞,陈婧超.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及弱雏原因分析[J].

养殖技术顾问,2004(6):12.

[20]黄中利,连京华,史玉颖,等.禽常见胚胎病及其防治(二)

[J].山东家禽,2004(5):39-42.

[21]杨忠波,高广蕊.减少鸡胚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养殖技

术顾问,2008(6):26.

[22]SHELDONBW,BRAKEJ.Hydrogenperoxideasanalter-

nativehatchingeggdisinfectant[J].PoultSci,1991,70(5):1092-1098.

[23]周雨霞,刘正军,乌尼.家禽传染性胚胎病及其防制[J].内

蒙古兽医,2001(3):20-21.

[24]张慧林,孙俊丽,龙明秀,等.孵化期肉鸡胚胎死亡规律的

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5):143-146.[25]庄进福,柳文章.提高蛋鸡产蛋期成活率需把好八关[J].

山东畜牧兽医,2001(2):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2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