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构想2005年11月

更新时间:2024-05-03 01: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构想 2005年11月

彭志军

提纲:

一、“课改”的由来(动因)

二、《思想品德》学科特色与综合的关系问题 三、《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问题 四、《思想品德》的教学评价问题

“课改”的由来(动因)

1996年中~1997年底:教育部对1993年起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进行调研; 1998年起,将国内课程与国外课程进行比较学研究;(开始起草《纲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是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一轮“课改”正式启动;

是年6月教育部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研制新“课标”和新教材; 是年9月,新“课标”和新课程在38个“国改区”实验(浙江的余杭、义乌、北仑) 2002年9月新“课标”和新课程在近500个“省改区”扩大实验。 2004年9月在全国范围(起始年级)实施新“课标”和新课程。

为什么要“课改”?

“为什么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未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创新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国力竞争取决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基础——教育? 1997年底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指出: 教育观念滞后;

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 脱离学生经验和实际,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教师乐于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课改”改什么?

一改课程功能:注重传授知识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培养多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二改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门类多、整合(综合)少—→课程结构均衡、综合、能选择;

三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重课本知识、轻实践体验—→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关注学生所学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以评价促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教学改进;

五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统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改”的目标?

一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 二是科学制定课程标准,(突出学生发展);

三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的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思想品德》(7~9年级)的课标。 (2) 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内容。

(3)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和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是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六是制定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学科特色与综合的关系

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的历程:

1951年高二、三(上学期)设置“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含社会发展简史); 1959年规定在初中二年级讲授“社会发展简史”,《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

1980年“社会发展简史”调整到初中三年级,各年级采用不同的课程名称,如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政治经济

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等,《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 1986年再次将“社会发展简史”调整到初中二年级开设; 1992年中学各年级不再分列课程名称,统称《思想政治》;

1997年《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颁布时,压缩了“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时间,

(考虑到历史课教学的需要,避免重复); 2001年对“课标”的修订,作了进一步的压缩;

这次课程标准的研制,主要的变动是把“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调整到《历史与社会》,而增加了道德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以形成以品德为核心的初中思想教育课程体系。这也从整体上构建了我国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学的政治理论课。

《思想品德》与《历史与社会》的关系?

有综合也有各自特色。

如果仅从知识综合角度看,就没必要单设《思想品德》。但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主要途径)”,单独设置《思想品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品德》不是作为知识课程设置的,其主要功能在于,利用学科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科化(这也是《思想品德》与学校其他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学科教学渗透;班主任工作;团队会活动;班校集体德育活动等的主要区别);它(设置)也是学校的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这两门学科的“课标”看,有交融的部分,如都要讲到“公民”(一是其中一小部分,一是主要部分),但侧重点不一样:《历史与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阐述到“公民”(社会需要“公民”有规则的活动);《思想品德》则是从“公民——我”的角度阐述如何处理“我”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活动规则);前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后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又如都要“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前者本身是教学目标,后者是为了实现“认识当代青少年(我)的社会责任”的教学目标。

——显然,前者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后者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简略些; 前者侧重于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力)的培养; 前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后者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些。

由此,也决定了在教学方法上,前者强调一般的学习方法(识记、理解等),而后者则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情感激荡和思想觉悟。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的主要内容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对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和基本国情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的综合。它分为三个板块。

一.“我与自己”: ⑴自知自明(课标中标“认识自我”)

(课标中标 ⑵自尊自强

“成长中的我”) ⑶自律自护(标“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 ⑴交往的方法(标“交往与沟通”)

(的关系) ⑵交往的品德

⑶交往的规则(标“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社会”: ⑴适应社会变化(标“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标“我与 ⑵承担社会责任

集体、国家和 ⑶遵守社会秩序(标“法律与社会秩序”)

社会的关系”) ⑷了解国家,奉献社会(标“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新课标的结构——从自己开始、从自己身边开始,最终认识和修养社会中的“我”。这既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又贴近初中学生自身心理、思想和生活实际。尽管其中还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比原有的课标结构(前者主要是按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安排各年级的教学;后者主要是按学科内容来划分各年级的教学)更趋科学和恰当,更适合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需要。

目前“课标”、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课标”的编写结构、用词问题 教材(人教版为例)的编写内容、用词问题

某些教学倾向问题

教师普遍认为《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难度大大高于旧课程(非教学内容)。一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备课非常费时费力,且繁;二是学生正处于“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教学深度的把握难度很大;三是在现有的社会、学校环境下,要在教学中讲真话、实话“难”,思想品德课若不能讲真话、实话,其教学效果就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概括地讲,《思想品德》新课程使教师普遍感到:“难、繁、虚”。

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问题

以往《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主要缺陷

过去的许多课程教学,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固然与原课程的知识点内容多有关,但与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教条主义)则有着根本的联系。

一是忽视《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只讲“政治”不学习“思想”),照本宣科,机械地一对一、二对二,以至最后只乘下语言和文字的简单重复教与学;

二是忽视学生的实际,从应试条目出发,硬性灌输,将生动活泼内容演变成死气沉沉的教条,以至思想政治课是没有“思想”可言的“考经”。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这次课改的最大特点,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更是教学方法的变革。如果不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思想品德》教学就不可能取得成效,甚至于重蹈旧辙。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以课本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课堂教学为本”。而《思想品德》新课程则强调;以生活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本。即: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主体学生化,教学活动互动化。

我们的教学策略应是:真实、民主、灵活。 它应包括解决如下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和问题:

(1)所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以至教学手段的使用,均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是怎么样?学生会怎么想?学生能怎么做?

(2)正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不论问题多么尖锐、尴尬、难以启齿),决不回避,求真务实,不拘泥于教材的框框。

(3)坚持从认识规律出发,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道路。这不是本学科独有,但没有那一门中学的学科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教学那样如此显著和不可或缺。

(4)教学环节讲求实效、实在。不图表面热闹,也不为“兴趣”而“兴趣”。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讲究“投入产出比”,不追求“先进、现代”与否。语言和文字的使用“生活化”。(少一些课堂语言,多一些生活语言)

(5)变教师课堂“主演”为“导演、策划、舞台监督”,想方设法鼓励、指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目的不是替代教师的教学功能,而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将过去那种“死”学法改为现在的“活”学法。(“填鸭食”与“母鸡示啄”)

(6)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尤其是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属于不同角度的看法的、别具一格的,则应予以赞扬、鼓励;属于错误的看法,可以不直接驳斥,而提出质疑,留待思考后再讨论)。

(7)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变因,多设计几个“怎么办?(正面、反面的;纵向、横向的;),设

问至少准备二个层次。尤其要充分注意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课程资源的利用问题。不为(现代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而实施某教学环节,而是相反:为实现某教学环节而采用恰当的多种的(现代的)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教学评价问题

评价的对象?

一评教师的教学活动;二评学生的学习活动。 评价的目的?

一为促进教师的进步;二为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问题:动态评价——一是根据原有基础进行评价;二是趋向评价) 评价的内容?

一是过程(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能力、情感等)评价;二是结果评价。而以过程评价为主。 评价的方法?

多样的观察、谈话、“记账”、(定性)评述、(定量)笔试等。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平时积累与终时专测相结合。 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问题?

教学指导思想:是否遵循一切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出发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否遵循人的认识规律。

教学过程:总体是否顺畅,(教学环节衔接是否自然,教学程序是否简约,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恰当)。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反映——兴奋、沉思、疑问、争论等。

新课程实施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实现全体(哪怕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以及评价)? 2、许多学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心理活动(害羞、隐私等),怎么办? 3、教学时间(包括备课时间)与教学内容(量)的比率(效率)问题? 4、课程资源的采集、开发、利用问题? 5、学科教学与团队活动的区别?

6、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思想性?——品德的形成一是长期的,二是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为了使学生在思想交锋中,明白某个道理,逐步形成一定的知识(认知)构架和价值观,以支配自己日后的言行。而目前的教学存在着“跟着感觉走”的趋向,“不言而喻”多,“千虑一得”少。

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师进修参考书目:

儿童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1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