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特色

更新时间:2024-01-16 19: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特色

中文摘要:自20世纪中叶始,报纸这一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就不断面临着来自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激烈竞争, 这些竞争给报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变化。其中,尤以60年代开始的报纸与电视的竞争对报纸标题制作影响最大。面对电视时效性强、形象性强和善于做现场报道等优势,严肃报纸必须加强深度报道。但是,深度报道往往要出现冗长而抽象的文字和数字,令绝大多数读者望而生畏。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读者往往很难读完全篇。聪明的《南方周末》把力气使在了刀刃上,大量使用新闻小标题来应对读者快速获取大量信息的要求,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又提高了新闻的易读性,从而既适应了读者生活的快节奏,又使新闻更具竞争力。本文从新闻小标题的定义和作用出发,就《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色和制作中体现的鲜明的个性特色进行初步地探讨,并结合《南方周末》中的具体题例进行简要地分析,期望能为现代新闻改革提供一点具体的实践方法,为现代新闻标题制作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特色;表现形式;制作 On the Features of Subtitles in Nanfang Weekly

Abstract: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ewspaper as a traditional mass media has been facing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gainst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as well as the Internet, which make a powerfu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 The deep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is readily discernible in the 60?s, and it has sparked great changes in the writing of news titles. So it is essential for serious newspapers to cover the news intensively and extensively because of the superiority of TV programs with immediacy, symbolization on the spot. However, the deep coverage inevitably results in some tedious and abstract words or numbers, which is so boring to most readers that they may not be patient enough to finish the whole report. Nanfang Weekly managed the embossing situation well, large amounts

of subtitles are employed to meet the readers' needs for the latest information, so as to increase the legibility and save the readers? time. That makes the news coverage more competitive 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world. Starting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subtit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alysis about the variety of the news subtitles in represent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in writing. Furthermore, it also can put forward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to promote the journalistic reform and improve the writing style of news subtitles by demonstrating some advisable examples in Nanfang Weekly.

Key words: Nanfang Weekly; subtitles; feature; representation; writing 目 录

引言 ………………………………………………………………………(1) 一、新闻小标题的定义和作用……………………………………………(2) (一) 新闻小标题的定义……………………………………………(2) (二) 新闻小标题的作用……………………………………………(3) 1、概括评论新闻内容…………………………………………………(3) 2、分清层次……………………………………………………………(3) 3、检索新闻……………………………………………………………(4) 4、补充新闻主标题……………………………………………………(4) 5、吸引读者阅读新闻…………………………………………………(4) 6、调节美化版面………………………………………………………(5) 二、《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表现形式…………………………………(5) (一)叙述归纳式……………………………………………………(5) (二)评论分析式……………………………………………………(6) (三) 引语式…………………………………………………………(7) (四) 描绘抒情式……………………………………………………(8) (五) 悬念启迪式……………………………………………………(8)

(六) 日记式…………………………………………………………(9) (七) 对比式………………………………………………………(10) (八) 并列式………………………………………………………(10) (九) 花絮式………………………………………………………(10) (十)派生式…………………………………………………………(11) (十一)组合式………………………………………………………(12) 三、《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制作特色………………………………(12) (一)《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文字特色………………………(12) (二)《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内容特色………………………(14) (三)《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形式特色………………………(16) (四)《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风格特色………………………(17) 1、小标题标示深度报道的脉络……………………………………(17) 2、小标题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19) 四、结论…………………………………………………………………(21) 注释………………………………………………………………………(23) 参考文献…………………………………………………………………(24)

浅谈《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特色

引言:提起《南方周末》,全国超百万的报纸读者都会脱口而出:“一纸风行二十年”。确实,这份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周报自1984年2月11日创办以来,就受到全

国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欢迎。“1999年其发行量达到130万份,成为国内第一张发行过百万、行销全国的周末报。订户中93﹒8%是自费订阅,这使它成为全国自费订阅率最高的报纸之一。”①《南方周末》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主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注重高品位多侧面,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②该报严肃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更以批评性的深度报道独树一帜。不难想见如是立身的《南方周末》会有这样的口碑:“曾经在数年之间成为中国报业的一面改革旗帜,发展到后来,更是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进程中声音最大的力量之一。”③

现代读者的最大特点是生活节奏加快、读报时间缩短、对报纸的忠诚度降低。传播学学者施拉姆曾提出过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业选择的或然率。”④“读者看报主要是获取信息,这要*内容提供来满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读者的费力程度,处处贯彻?方便?原则,提高报纸的?易读性?。”⑤由此要求出发,不仅要求新闻主标题短化、单行化,而且要求对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提炼小标题。另外,主标题短化后,主标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呈弱化之势。为了适应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的快速阅读需要,有必要适当增加信息量,于是,起导读作用的小标题就愈来愈受读者青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媒介之间、各种报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之报纸读者的生活节奏加快,读报时间减少,如何留住读者,使掌握主动权的读者主动选择这张报纸,新闻是否“抢眼”就成了决定报纸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基于此,美国学者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其理论核心是:信息是过剩的,人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是最重要的资源,创造财富的基础是争夺眼球。根据这一理论,报纸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并予以满足,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读者阅读。于是,传统的三行标题和糊墙式的死板正文就永远失去了目光,而醒目、灵活、充满生气的小标题就成为了时尚新宠。

从以上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角度考虑,现今报界大量使用新闻小标题已然成为一种报纸改革的发展趋势。《南方周末》应时而动,在新闻小标题的表现和制作上颇有特色。本文从新闻小标题的定义和作用出发,结合《南方周末》中一些制作精良的小标题实例对其特色进行浅

显地分析,谈谈体会,道道妙处。 一、新闻小标题的定义和作用 (一)新闻小标题的定义

新闻小标题是插在长稿件之中列于某些段落之前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文字,它概括和提示某些段落的内容,或突出事件、任务进程的阶段性,或强调某种思想、观点、措施、问题,所以也叫插题。因为它是全文中某一段落的主题,所以又称它“小主题”。它具有分段或分类的作用,因而又叫做分题。因为它具有“补大标题之不足”的功能,所以又称它小标题或子题。通常情况下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有若干个小标题,用大于正文小于标题的字号顶格列出。 (二)新闻小标题的作用

之所以要嵌入新闻小标题,是因为篇幅较长的稿件就像一望无尽的大海,给人心理上造成压力。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是谁都不愿意读的,即便新闻写得真实感人,也不能保证使读者卒读全篇。具体而言,新闻小标题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概括评论新闻内容

小标题对其所辖文字中的新闻内容,包括事件、思想、观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并生发评论。可见,中心突出,纲举目张的小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新闻的内容及事实本质。而这些由小标题概括出的新闻内容和揭示出的事实本质,往往就是新闻的价值所在,是报道意图的集中体现。抓住新闻标题和小标题就抓住了新闻的中心和本质。如在《一个市委书记最后的493天》(《南方周末》2004年11月25日)中,正是小标题全面地概括评价了牛玉儒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官,牛玉儒“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好干部形象才跃然树立起来。读过小标题已经可以了解新闻的大部分,只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通读全篇。 2、分清层次

小标题的分段分类作用,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较长稿件时感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眉目清楚,而不致有冗长、沉闷之感,更不至于给人的心理增加恐惧感及厌恶情绪,满足人们的阅读求易、求便、处理信息讲条理的心理需要。《云南:艰难反击贩童黑帮》(《南方周末》2005

的,莫过于中国及时派出干练高效的救援队伍,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国际社会和受灾国政府与人民的充分肯定。接着进入意义层面,从物资到技术全面而规模空前的国际援助确实展示了中国的强大综合国力,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不凡气度。国际援助的宗旨在于推进友好关系,促进和平发展,可慰的是国际援助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和平发展、互助合作的时代潮流的发展。爱心的背后是责任,援助的动力是发展,这就是这则新闻所要传达的中心含义,精心制作的小标题不拘泥于整齐的形式,充分而灵活地显现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揭示出新闻的本质,帮助读者透彻理解。注意观察可以发现其散中有整,第一个小标题基本对仗,使整个小标题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别具个性美。

总之,两种写法各有所长,可依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南方周末》总的原则是,统一与变化兼顾,即制作应在不妨碍表达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求得形式的整齐美观。 (四)《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风格特色 1、小标题标示深度报道的脉络

笔者在引言中提到,《南方周末》作为一份周末报,它找到了做深度报道的准确定位。周末报尽管是一周出一次,面对新闻的时效性似乎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新闻的本质是一种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表象,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符号。这就存在一个挖掘深度、反映本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多角度”还是“挖掘深度”都给周末报提供了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虽然在技术、时间上报纸都无法与广播、电视、网络相比,但是报纸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去做些新闻事件的背景分析,做一些调查、解释性报道。《南方周末》就很好地利用了报纸媒体的这一优势把新闻做深做实。西方学者将深度报道的特征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⑧深度报道追求表现单一新闻事件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趋势,以促进读者对社会现状与发展形式的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新闻体现历史意识,追求历史真实的最佳模式之一。《南方周末》的新闻小标题正是从背景分析、事态调查、原因追踪、意义反思等多角度挖深新闻事件的思路体现,标示着深度报道的脉络。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追求广延度,还在事件所涉环节领域和人群范围上追求宽展度,更在社会影响、意义价值上追求纵深度,以期达到对时事的立体报道与思考,突显《南方周末》永不改

变的“彰显爱心,维护正义,监守良知”的宗旨。如下面这个例子: 卖孩子就像卖白菜 利益链及运输线 从暗偷到明抢 利益驱动下的亲情 被卖孩子的命运

(《云南:艰难反击贩童黑帮》,2005年01月20日)

第一个小标题开门见山地对贩童黑帮的罪恶行径做出痛心的评判:他们卖孩子就像卖白菜!每一个血肉之躯闻听此言都会不寒而栗,大骇动容,对难童痛惜到极致,对人贩子就痛恨到极致。眼含泪水紧握拳头的读者不禁要问这些丧尽天良的贩童黑帮究竟如何得逞?下面的小标题条理清晰地具体分析了拐卖儿童所呈现的集团化、专业化、凶残化的趋势:利益驱动是恶源,运输接洽是保证,暗偷明抢是手段,更沉痛的事实是一些穷苦愚昧的村民竟然自生自卖!利益驱动下的亲情是多么脆弱!而那些最终没有被收养却死于运输途中的儿童,他们的命运又是多么悲惨……每一个犯罪环节都极为清晰,清晰到每一张罪恶参与者麻木残忍的面孔都历历在目;整个罪恶锁链极其连贯,连贯到用倒卖别人或自己孩子以脱贫致富的逻辑竟如此顺理成章!每个小标题都欲言又止,却是析中有议,文字底下是无边的愤怒和不尽的感叹,更有对“人性本善”的痛苦置疑,当然,这其中也交织着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坚信和对爱心良知的呼唤!新闻主标题和提要题告诉读者反击虽然艰难,但是胜利最终是属于人民的,捕获的人贩子已然被处以极刑,战斗仍在继续,罪恶终将毁灭。 2、小标题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任何媒体在进行新闻选择时都有其倾向性,尽管众多媒体都在极力标榜“真实、客观、公正”。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既然对现实生活发生的事实存在一个加以鉴别、选择的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受媒体自身的背景、性质、办报方针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媒介。”⑨于是,新闻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然而,这不能成为一个媒体不去追求“真实、客观、公正”的理由。研究表明,受众更愿

意听取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自己做出判断;更愿意接受事实,不愿意接受意见。《南方周末》也是有其倾向性的,从字里行间读者还是可以读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倾向性的,这就是强烈的“人文关怀”倾向,“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性侧面”⑩。这种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的“人文关怀”精神集中而具体地体现在小标题中。让我们翻开2004年3月18日的《南方周末》,从《反思马加爵》这篇新闻的小标题中细细体味: 成长的烦恼 天之骄子的心魔 教育的反思

(《反思马加爵》,2004年3月18日)

小标题全面而清晰地反映出对马加爵杀人事件的反思心路。文章从“成长的烦恼”出发首先思考马加爵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造设了他病态的心理背景:扭曲了的自卑感和自尊心。也找到了他心结难解之处: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接着,反思点从马加爵这个家人、老师、族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和同学眼中“忧郁、阴沉”的贫困生,逐渐落到所有存在心理障碍的贫困大学生,让心理教师来分析这些“天之骄子的心魔”:学生自身原因和社会外部环境使当下的大学生普遍地存在心理困惑,并频频出现走入极端的例子。由此点出问题所在: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将心理、人文放在应有的地位,缺乏资源和手段,导致悲剧一次又一次发生。这就进一步导入对“教育的反思”:大学不止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常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人首先要“成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我们从这步步深入的反思中看到《南方周末》并未把马加爵简单地看作一个面目狰狞、性情暴戾的杀人狂,而是把他视为一个病人,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青年;并非就事论事,而是“真实、客观、公正”地去分析他、评价他,探讨他的病态心理是否具有社会典型性和普遍性;并不是把捕获惩治犯人或者让犯人低头认罪作为最终目的,而是把找出病因、祛除病原、遏制悲剧再次发生、维护人的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使人真正健康地发展下去,社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下去。这就是“人文关怀”的精神所在,并以极富“人情味”的写作风格进行强调,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主体性。新闻媒介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所报道的方方面面,最终都是造

福于人的。因此,媒介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媒介所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之一。《南方周末》一如既往地进行着这种关怀,坚守着这种责任,也可以理解为对其“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宗旨的诠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南方周末》的大量使用新闻小标题无疑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南方周末》大量使用新闻小标题正是重视小标题概括评论新闻内容、分清层次、检索新闻、补充新闻主标题、吸引读者阅读新闻、调节美化版面等作用对增强新闻竞争力的积极意义。而《南方周末》新闻小标题的表现形式的异彩纷呈的多样性特色和其制作中体现出来的文字、内容、形式、风格的鲜明独运的个性特色,使《南方周末》在当今报业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值得所有拼搏于竞争浪潮中的报纸认真学习借鉴。我们清楚新闻小标题的大量使用只是新闻改革的管窥一斑,全行业的新闻品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整个新闻事业的快速高效长足地发展。这条路仍然任重道远,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有责任为之辟石填土。 注释:

1孙燕君 《报业中国》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版 第40页 2阎小波 《百年传媒变迁》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12页 3刘 勇 《媒体中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55页

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9月第一版 第217页 5王永亮 《版面美学三题》《新闻三昧》 2001年第6期 第45页

6郑兴东 陈仁风 蔡雯 《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一版 第194页

7郑兴东 陈仁风 蔡雯 《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一版 第194页

8时统宇 《深度报道范文评析》 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4页 9居延安 《断裂与继承》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92页 10徐耀魁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45页

参考文献:

[1] 《南方周末》 2003年9月18日至2005年3月24日

[2] 郑兴东 陈仁风 蔡雯 《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

[3] 王晓宁 《现代新闻编辑学》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

[4] 郑兴东 陈仁风 《中外报纸编辑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8月第一版 [5] 王化容 《标题ABC》 新华出版社 1991年8月第一版 [6] 彭朝丞 《标题的艺术》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5年5月第一版 [7] 吴 晓 《新闻写作实用手册》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第一版 [8] 施大鹏 《新闻写作浅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一版 [9] 孙燕君 《报业中国》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版 [10] 阎小波 《百年传媒变迁》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1f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