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各科目公考经验(原创)

更新时间:2023-03-14 23: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验|日志]我的各科目公考经验(原创)

发表于: 2013-07-26 21:14:03

— 本帖被 田老鼠 设置为精华(2013-08-04) —

我是误打误撞来考公的。09年11月,我在准备了一周之后,参加了第一次公务员考试,是当年的国考,同年的12月6日,我考了省考。国考580多个人报名,招3个,我进入了面试;省考报的当地的社保局,笔试第一,比第二名多12分。后来考了财政局的事业单位,招2个,第二名。后来就在这个财政局干了整整三年。中间考过11年下半年的省考,146.2分,报的成都市财政局,没能进入面试;12年上半年的省考,142点几分,报的省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局,招两个,第二名,放弃面试,被单位派去去援了藏。12年八月,参加本地的副科级考试,招两个,第二。现在在一个中心镇任副镇长。

我的考试仿佛总是万年老二。但毕竟基本上成绩稳步提升。一路走来,还是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对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面试都有很多心得。想过各种方法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每一科的成绩。我想说的是,我的这种提高绝对不是运气好坏导致的成绩变化,而是我真真实实的付出过,也实实在在的有所提高。很多人看到我准备的东西,都感到震惊。我决心把我的经验写下来,想告诉大家,我能做到的,你们也一样能做到。 可能文章会比较长,有我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有具体的经验,我还会援引一些真题来详细的讲解。懒得看的人就别看了,我知道很多人没有研究的精神,看到长文就头痛。09年的时候我曾经发过一篇帖子,曾经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如今再写这篇帖子,我已经从考公的新手变成了

老手,这篇帖子也汇集了三年来考公的无数经验。

另外,本文只发在QZZN上,如果要转载,必须联系我本人,站短。

另,由于昨天发的时候申论部分有敏感X,所以现在补发在22楼。

关于公考

一、公考必须要准备付出

我周围也有很多人正在准备公考,也有很努力的,也有临时抱佛脚的,起码我看到的是大部分都是临时抱佛脚的。

我是这么看待公考的准备的。首先,我一直坚信,每个人的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学而优则仕”在这个时代并不适用,“行行出状元”才是真道理。但是,如果你选择了公考,我觉得,你就必须要持之以恒的付出。我周围有很多村官,志愿者,他们的理想都是能考上公务员,但是他们的状态说实话真不是想要考上的样子。我常常在想,确实每年算上国考,就有三次机会。年年都有三次,看起来机会很多。但是我觉得你应该明白一点,一旦考上,就是能改变一生命运的事情。花那么两三个月时间的努力,来换他一生无忧,换他前程似锦,这样的事情都不愿意做,那我觉得可能这辈子也很难指望他能做成什么事情了。

我觉得村官或者志愿者 有这么几种比较好的出路:一种就是直接考上公务员;一种是最终没能考上公务员,但是借助在政府工作的平台,和

一些相关创业的政策,自己搞了其他的事业,即使有一天离开,他的事业也已经基本成熟了,换言之,村官或者志愿者的经历,只是他的一个过渡而已。我见过有第一批的村官,一直续约,直到今年辞职了。或许这几年的经历给过他工资,也给过他一些工作经验,也可能认识了一些人。但是,我是学会计的,我用会计学上的一个道理来说,就是机会成本。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机会成本,同样这么几年,如果你干别的行业,可能早都上路了。但是当了几年村官或者志愿者之后,换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干完全崭新的工作,可能这几年有点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一旦你决心要准备考公,那就绝对要准备付出。每一次考试,我要么就不去考,如果决定要考我一定会每天坚持看书10个小时以上,上班忙里偷闲的看,下班除了吃饭就是看书,每天看到2点过,一直坚持两三个月。而且我自认为还是在方法比较得当的情况下,复习效率很高。

二、成绩相对稳定

在看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经历之后,我觉得应该意识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考试人数多少,无论你考了多少次,如果你用同样的方式来复习,那你的成绩会相对稳定在某一个区间内。

我举个例子。比方说,A这个人每次考试都是前一、二名;B每次考试每次都是进面,但是都处于攻擂的地位,而且攻擂难度很大;C每次都

在面试线上下,有时候能进面有时候不能进;D每次都没法进面。

如果不改进学习方法或者保持同样的复习努力程度,你会发现,这四个人每次都会在自己的区间里面,基本上处境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说,如果你是那种每次都进面但是都是属于在攻擂,而且差第一名分数很多的这部分人,不要得意得太早,不要轻易的以为这次是运气不好,不信你试试,下次基本上还是这样。每次都给你希望,但是每次都不能如愿。

所以说,如果你还没有考上,别寄希望于运气,而应当理性的分析自己的不足,找到一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一点一点的提高,从一个区间进入下一个区间,因为成绩是会稳定在某一个区间的。

三、复习的艰苦

没有人的复习是会轻松的,因为每个人的期望都会比自己能得到的多出那么一点,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追求期望的过程都会很痛苦。比方说有的人就是想考上乡镇公务员,他需要付出很多;有的人考乡镇公务员已经易如反掌了,那他一定不会只想考乡镇,而是会考更好的单位,财政局、国税局、省级部门等等。

复习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躺在床上发呆,觉得生不如死,决定咬牙坚持下来,下次我绝对不会再考公了。

但是我的处境是可进可退,考不上,我也有不错的工作。但是有的人都

已经逼上梁山了,还是成天游戏、麻将。以为自己随便找个高手咨询一下学习方法,再做一个星期的试卷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结果可想而知。

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边际效应递减”。其实成绩的上涨也是这个道理,也许你在高手那里取到真经之后,你成绩能突然上涨5、6分;也许以前你都是裸考,这次你复习了一下,突然上涨了10分。但是要明白这个道理,越往上,想要提高就越困难,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么1、2分会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你会为了这么1、2分付出比之前提高10分还多得多的努力。

四、关于裸考

身边很多人都在传闻谁谁谁裸考就上了,以此证明公考看的是运气;也有人说考前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煮碗面放松放松心态,就考上了,以此来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我觉得,公考的确需要运气,但是肯定不是全靠运气。你想一想,行测考的东西是不是更多的取决于你高中的数学和语文水平?申论是不是和高中的写作和平时政治水平?那你再想一想,你高中的数学是不是随随便便复习一周就突飞猛进了?如果不是,那公务员考试也是同样道理。

别人裸考上自然有他的道理,就如同高中时候有人从来不熬夜,就上课听听讲,下来把作业一做,一样考第一。一个清华北大的来和你一起考

试,我相信,他裸考可能确实会比你成绩更好。

我觉得有这么几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裸考比较好,第一种就是底子好,比方说高中成绩好,比方说平时就成天写文章,这种人的写作不用复习也能很好;第二种就是之前因为某个考试他准备过,所以这次就不用怎么花时间准备,考前做点题找找感觉,就OK了。比方说我去年上半年就很认真的研究过申论,确实提高很多,下半年刚好遇到副科级考试,一考就上了。你要问我怎么准备的,我也确实就没怎么准备。但是意味着副科级考试是不需要准备的么?

所以,如果你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都属于同一个“区间”,那我觉得你需要的就不是裸考,而是应该认认真真的准备。

五、需要怎么样的准备

考公不像是大学四六级考试。四六级是达到一个分数线就OK,跟人数没有关系,没有竞争对手,你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但是考公不一样,其实分数从来都不决定结果,决定结果的是你所在的“区间”。所以,如果你必须想一个办法,使自己摆脱同一个“区间”,如果总是用同样的方法,比如就做做题,做做试卷,看起来工作量很大,心理上很安慰,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

要想提升自己的区间,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先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针对性的提高,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

真的达到了效果。

以前我一个班主任曾经这么说过:“你可以来问我学习方法,但是你不要跑来问我,化学该这么学”。如果你问那么空而大的问题,那只能说明你对你自身的问题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那么老师要回答你,也就只能以他的经验来猜测,下大包围。那么这样的建议必然是没有针对性的。所以,你需要做的是首先细化问题,把问题列出来,然后逐一分析原因。当你的问题已经非常细化的时候,你就绝对能找到对应的方法。

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头痛。那么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是数学推理差,还是数学运算差。如果是数学推理,那么数学推理也能分几种类型,比方说是跟平方或者立方有关的数列,比方说是分数类的,比方说是那种需要自己拼凑公式的。如果你能明确这个问题,就能有针对性的去复习。而且要复习到什么程度呢?就要复习到这类型的题能做到80%以上都能做对,如果不能,那你搞了半天,考试还是不会做,你的复习又有什么效果呢?复习完之后,还需要做海量的题来检验,是不是真的达到了这个效果。这个时候的海量做题,才是有效果的工作量,否则就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在我看来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六、具体需要怎么操作

我就说一下行测的复习过程。申论部分我会在具体讲申论的时候说。

我通常开始会有一段系统复习的过程,比方说分模块进行专项练习,尤其是数学,我会把一些分类型的数学题挨个儿做一遍。这个过程很像以前我们每个单元学习新课程一样,认真的研究,辅助性的进行习题练习。这个过程相当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复习是否有实质的提高,还是说只是做自我安慰式的无用功。比方说你如果要研究行程问题,那就要保证复习完之后能做对80%以上。如果只是简单的看看公式,那你有什么好复习的。

系统复习阶段完成之后就是大量的做试卷,在试卷中去总结,去找感觉,去测试和验证自己的复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模块或者部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就需要回过头来再进行专项练习。

七、关于状态

我这篇帖子发出来之后,很多人跟我交流过。我觉得有必要加这么一段来谈一谈我对复习状态的认识。

我在复习期间,几乎可以放弃所有玩的机会,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复习上。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一点的会所谓的“偶尔放松放松”。但是我想说的是,人都是有惯性的,我们一直都处于一种状态之中。这个和戒烟是一个道理,你要么就继续抽,如果你想戒烟,就别戒了一个星期然后想“都戒了一周了,来一根奖励一下自己”,你这一奖励,后果就是烟白戒了。状态也是这个道理,你好不容易埋头苦干了 一周,都快要进

入状态了,结果想着最近那么努力,放松一下吧,这一放松,状态就回复到以前无所事事,没事儿就想上会儿网,去看看杂志,去喝点酒打点牌的状态了。你可以试试,如果真的这样坚持一个月,第一你肯定会生不如死的感觉,第二你会发现你虽然内心会很着急,但是会很有状态,也很会抓紧时间。我老婆以前考教师的时候,可以起床就看书,吃饭也在看书。这种状态不是仅仅是自律性的问题,而是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你通过长时间坚持而养成的。所以不要半途而废了。

进入状态的过程可能是比较困难,尤其是那些平时就放松惯了的人。那么如果想要进入状态,一是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一定非要详细到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要做什么事情,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在职的,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耽误而导致计划不能落实。可以把今天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然后做完一样划掉一样,什么时候做都可以,做了就行了。这个方法对于拖延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第二种就是,有的时候我们会掐指一算,还有两三个月,觉得时间很多,也觉得要做的事情可能能做完,所以就拖拖踏踏,最后一晃一两个月过去,看看,又觉得时间太紧。这种觉得时间多的情况,你就可以不制定计划,而是先做你认为必须做的事情,别的事情先别管,不用站在全局总览制定计划。比方说你觉得行程问题很重要,很难,那肯定得研究,对吧?虽然现在距离考试还有4个月,但是你就可以先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至于研究完这个问题,还剩下那么长时间干什么呢?这个问题就不

用管了,研究完了再想想还需要做什么。等你都觉得时间比较紧迫了,可能这个时候很多前期应该完成的任务也完成了,然后再制定计划也可以。

总而言之,就是公考必须要付出很多,要方法得当,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后面,我会详细的讲解如何复习,但是我讲的更多的是复习的方法,我可能不会讲解题目是怎么做的。但是每个题目该怎么做,是复习的时候自己应当去做的工作。

行测

[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46132]我认为,行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的水平,但是绝对有提高的空间。而且,我上面提到的“细化”问题的思路,对于复习行测有巨大的作用。

首先,行测需要懂得舍弃。这就有一个做题顺序的道理在里面。我个人认为的做题顺序是这样的:语文—逻辑—数学—资料分析,在这中间跳过常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我说一下这么做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常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分值偏少,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分配给分值高的题;第二,常识题基本上没有什么思考的空间,会做就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1b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