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荷塘月色导学案(学生用)

更新时间:2024-06-02 1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设计(主备人):刘立国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结合背景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心态。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1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可见,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二)初读课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A) 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 渺茫 ( ) 点缀( ) ..2、解释下列词语(A) 幽僻: 蓊蓊郁郁: 踱: 弥望: 袅娜: 脉脉: 风致: 斑驳: 一例: 丰姿: 碧:

大意: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B)

2

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B)

5、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C)

6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C)

(三)总结扩展

“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点火预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3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设计(主备人):刘立国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目标: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背诵第四、五、六段。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B)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④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B)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三、齐读第6段(B)

4

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C)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西洲曲》的理解: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5

5、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荷塘月色》第三课时

设计(主备人):刘立国 审核人 授课时间

6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目标: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通过揣摩语言、鉴赏修辞方法进一步对课文进行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心态。

(一)揣摩语言,

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C)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二、鉴赏修辞(C)

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7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7)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认识“通感”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例1:《琵琶行》在描写歌女那出神入化的琵琶弹奏时,同样也借助了通感: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露,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把视觉和听觉勾连起来,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艺术境界,使那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跨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

例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

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例4: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

8

伯萧《歌声》)

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

例5: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作者在描写潮落时的大海景象时,着重描写了“那声音”。在描写“那声音”时,又以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例6: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钱钟书《围城》)

不笑的“笑意”是写视觉,“余音”是写听觉,“甜”是写味觉。这是由视觉通过听觉,又通过味觉来描写唐小姐的笑意,联系许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确切地做到了表情达意。

例7: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 “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3、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9

(二)难点探析(D)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四)总结扩展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点火预热

阅读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0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