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课件

更新时间:2024-03-22 00: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融法

第一章 金融法基本原理 ................................................................................................................................................... 5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法 ............................................................................................................................................... 5

一、金融 ............................................................................................................................................................... 5 二、金融法 ........................................................................................................................................................... 6 第二节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 6

一、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 6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健原则 ............................................................................................... 7 三、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 7 四、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 ........................................................................................................................... 7 五、保护金融业公平竞争原则 ........................................................................................................................... 7 六、监督管理与经营分离原则 ........................................................................................................................... 8 七、接轨国际规则原则 ....................................................................................................................................... 8 第三节 金融法的渊源与体系 ................................................................................................................................... 8

一、金融法的渊源 ............................................................................................................................................... 8 二、金融法律体系(立法体系) ....................................................................................................................... 8 第四节 金融法的核心问题 ....................................................................................................................................... 8

一、金融监管法的主要问题 ............................................................................................................................... 8 二、金融交易法的主要问题 ............................................................................................................................... 9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 ........................................................................................................................................................... 9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基本理论 ................................................................................................................................... 9

一、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法 ............................................................................................................................... 9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双重属性) ................................................................................................................. 10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 10 四、组织形式(外部机构) ............................................................................................................................. 10 五、法律地位(独立法人)——独立性 ......................................................................................................... 11 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11 七、金融监管(不限于央行的监管) ............................................................................................................. 11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 12

一、我国中央银行及其立法 ............................................................................................................................. 12 二、人民银行的性质与地位 ............................................................................................................................. 12 三、人民银行的职能和职责 ............................................................................................................................. 12 四、组织机构 ..................................................................................................................................................... 12 五、货币政策 ..................................................................................................................................................... 13 六、人民银行的业务 ......................................................................................................................................... 14 七、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 14

第三章 商业银行法 ......................................................................................................................................................... 15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 15

一、概念: ......................................................................................................................................................... 15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 15 三、商业银行的一般原则 ................................................................................................................................. 16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 ......................................................................................................................................... 16 五、我国商业银行法 ......................................................................................................................................... 17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 17

一、组织管理体制 ............................................................................................................................................. 17

1

二、组织形式: ................................................................................................................................................. 17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设立、接管与终止 ................................................................................................................. 17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实质审查 ..................................................................................................................... 17 二、商业银行的接管 ......................................................................................................................................... 18 三、商业银行的终止(第72条) ................................................................................................................... 18 四、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 ................................................................................................................................. 18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规定 ............................................................................................................................. 19

一、业务范围 ..................................................................................................................................................... 19 二、负债业务管理规定 ..................................................................................................................................... 19 三、资产业务管理的规定 ................................................................................................................................. 19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 19

一、商业银行内部自律监管 ............................................................................................................................. 20 二、主管当局监管: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为主,人民银行的监管 ......................................................... 20 三、银行业协会的监管(他律监管) ............................................................................................................. 20 四、外部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监管、工商监管等。 ................................................................................. 20

第四章 政策性银行法 ..................................................................................................................................................... 20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法概述 ..................................................................................................................................... 20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 20 二、政策性银行的种类 ..................................................................................................................................... 20 三、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 20 四、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 ............................................................................................................................. 21 五、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 21 第二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 21

一、组建与立法 ................................................................................................................................................. 21 二、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国家开发银行 ..................................................................................................... 21 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规则 ......................................................................................................... 22 四、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 22

第五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法 ............................................................................................................................................. 22

第一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 ................................................................................................................................. 22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 ............................................................................................................................. 22 二、分类: ......................................................................................................................................................... 23 第二节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 23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制度 ..................................................................................................................... 23 二、信托投资公司法律制度 ............................................................................................................................. 23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法律制度 ..................................................................................................................... 23 四、金融租赁公司法律制度 ............................................................................................................................. 24 五、汽车金融公司法律制度 ............................................................................................................................. 24 六、货币经纪公司 ............................................................................................................................................. 24 七、消费金融公司(4家) .............................................................................................................................. 24 八、贷款公司(9家) ...................................................................................................................................... 24

第六章 存款法................................................................................................................................................................. 24

第一节 基本原理 ..................................................................................................................................................... 24

一、存款的概念与特征 ..................................................................................................................................... 24 二、存款的分类 ................................................................................................................................................. 25 三、我国存款业务规则 ..................................................................................................................................... 25 第二节 储蓄存款法 ................................................................................................................................................. 26

2

一、储蓄的概念 ................................................................................................................................................. 26 二、储蓄机构 ..................................................................................................................................................... 26 三、储蓄业务基本规则 ..................................................................................................................................... 26 第三节 单位存款法 ................................................................................................................................................. 27

一、单位存款的概念 ......................................................................................................................................... 27 二、单位存款一般原则 ..................................................................................................................................... 27 三、单位定期存款基本规则 ............................................................................................................................. 27 第四节 存款纠纷及其处理 ..................................................................................................................................... 27

一、常见存款问题思考: ................................................................................................................................. 27 二、一般存单纠纷——案例 ............................................................................................................................. 28

第七章 贷款法................................................................................................................................................................. 28

第一节 基本制度 ..................................................................................................................................................... 28

一、概念: ......................................................................................................................................................... 28 二、贷款的分类 ................................................................................................................................................. 28 三、贷款规则 ..................................................................................................................................................... 29 第二节 贷款担保制度 ............................................................................................................................................. 31

一、贷款保证规则 ............................................................................................................................................. 31 二、贷款抵押规则 ............................................................................................................................................. 31 三、贷款质押规则 ............................................................................................................................................. 31 第三节 不良贷款 ..................................................................................................................................................... 31

一、贷款分类制度 ............................................................................................................................................. 31 二、不良贷款现状 ............................................................................................................................................. 32 三、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 32 四、不良贷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 32

第八章 支付结算管理法 ................................................................................................................................................. 33

第一节 概述 ............................................................................................................................................................. 33

一、结算的概念和种类 ..................................................................................................................................... 33 二、结算中介机构 ............................................................................................................................................. 33 三、支付结算的原则 ......................................................................................................................................... 33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一般规定 ......................................................................................................................... 33 第二节 非票据结算法律规定 ................................................................................................................................. 33

一、汇兑 ............................................................................................................................................................. 33 二、银行卡(信用卡) ..................................................................................................................................... 34 三、信用证结算 ................................................................................................................................................. 34

第九章 货币法................................................................................................................................................................. 35

第一节 货币与人民币 ............................................................................................................................................. 35

一、货币 ............................................................................................................................................................. 35 二、人民币的法律地位 ..................................................................................................................................... 35 第二节 人民币发行法律制度 ................................................................................................................................. 35

一、人民币发行制度 ......................................................................................................................................... 35 二、发行原则 ..................................................................................................................................................... 35 三、发行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 36 四、发行程序 ..................................................................................................................................................... 36 五、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制 ................................................................................................................................. 36 六、人民币的发行状况 ..................................................................................................................................... 36 第三节 人民币流通法律制度 ................................................................................................................................. 36

3

一、流通人民币的买卖和经营管理 ................................................................................................................. 36 二、人民币现金管理 ......................................................................................................................................... 36 第四节 人民币保护法律制度 ................................................................................................................................. 37

一、对残损人民币的兑换、收回和销毁,以维护人民币的信誉 ................................................................. 37 二、对各种危害人民币的行为予以禁止和惩处 ............................................................................................. 37

4

第一章 金融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法

一、金融

(一) 什么是金融? 金融即货币资金融通,是以银行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货币资金买卖交易(合同关系)?实现资金融通 金融法的“金融”:狭义——信用融通(财政融通) (二) 金融的形态

1、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按资金融通有无金融机构作为中介)

(1)间接金融:筹资者与投资者不直接发生资金融通关系,而通过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等信用活动间接进行资金融通,形成法律上的两个债权债务关系。 投资者?金融机构?筹资者

主要发生和存在于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充当中介(银行、信托、保险)。

(2)直接金融:筹资者与投资者通过证券发行和交易及产权交易等直接进行资金融通,产生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投资收益关系。 投资者?筹资者

非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和借款合同

主要发生和存在于资本市场,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 *两种金融形态的历史地位不断变化。

我国的金融形态: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 2、信贷融通和证券融通(金融资产交易方式) 3、债务融资和股本融资(筹资主体的资产形成) 教材:担保金融与信用金融,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

(三) 现代金融的产生条件

1、货币的出现——前提条件(金融工具); (1)功能、形式

(2)关系:货币是金融运作的基础工具。

2、信用的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出现(金融行为); (1)概念: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的借贷行为。 (2)要素

从借贷行为角度:债权债务关系、时间间隔、信用工具(凭证) 从借贷主体角度:品德、资本和能力

(3)形式:商业、银行、国家、消费、股份、租赁、信托、民间、国际信用等 (4)关系:信用是金融运作的基础条件(基石)和形式。 3、银行等专门机构的出现(金融主体)。 (四) 金融市场 1、涵义: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是金融资产买卖交易形成的资金供求的总称。 2、要素:市场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及交易价格 (1)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银行和非银行类 (2)金融工具:信用工具

5

(3)利率 3、类型

(1)范围:国内、国际和区域性金融市场 (2)期限:长期和短期金融市场

(3)对象:货币、资本、外汇、黄金、保险市场 (4)交易交割期限: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五) 金融目标

微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摆脱资金的限制。 宏观:确保货币流通与货币币值稳定。 二、金融法

(一) 概念: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而言,是调整在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 调整对象——金融关系

1、概念:指在货币流通和资金信用活动中各主体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 2、分类:金融监管关系、金融业务关系、金融调控关系 (1)金融监督管理关系: A.货币流通管理关系

B.对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监管关系 C.对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监管关系 D.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关系

(2)金融业务(交易)关系: A.间接金融关系 B.直接金融关系

C.金融中介服务关系 D.特殊金融关系

(3)金融调控关系:实现币值稳定 (三) 特点: 1、系统性 2、宏观调控性

3、关注资金流通的效率性

第二节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一、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 货币稳定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金融立法必须为货币稳定提供制度保证,主要包括: 1、以稳定货币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2、保持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 3、堵塞货币非经济发行漏洞; 4、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6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健原则

(一) 关注金融业稳健的原因: 1、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 2、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3、金融机构倒闭将产生巨大社会成本

(二) 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健的措施:主要是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1、注重自律组织和外部审计师的积极作用,形成立体式监管架构(英格兰) 2、注重预防性监管(事先监管)

(1)严格市场准入控制,避免劣质金融机构; (2)推行金融业适度竞争的政策;

(3)建立量化的金融机构监管指标体系。 3、不放松保护性监管(事后监管)

4、谋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创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三、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债权人、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规范体系: 1、信息披露制度; 2、银行保密制度; 3、存款保险制度。

四、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

(一) 金融机构经营模式:

1、合业经营制:即全能银行制,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存贷款、投资、保险、信托业务等。

理由: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降低金融风险,理念是管理风险。 2、分业经营制 :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彼此分开经营。 理由:切断各金融行业的联系,降低系统性风险,理念是避免风险。 (二)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

目前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制,对金融各行业分别立法,分别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法》第43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该修改表明:我国对合业经营从严格禁止到有所放宽,不排除将来条件成熟时实行合业经营的可能。 (三) 我国实行合业经营模式的必要性:

1、分业经营未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反而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 2、迎接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1)竞争环境变化:入世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不受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 (2)国外金融机构基本实行合业经营制,实力强大。 五、保护金融业公平竞争原则 适度公平竞争、国民待遇。

7

六、监督管理与经营分离原则 七、接轨国际规则原则

遵守《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开放金融市场,按国际规则规范金融关系。

第三节 金融法的渊源与体系

一、金融法的渊源

(一) 国内渊源 1、宪法 2、金融法律 3、金融行政法规 4、金融地方性法规 5、金融规章

6、自律性规范:协会章程、规章制度 7、司法解释 (二) 国际渊源 1、国际条约 2、国际惯例

二、金融法律体系(立法体系)

1、概念:一国调整不同领域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2、构成:银行法、货币法、证券法、票据法、信托法、投资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法、保险法等。 3、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

(1)健全金融基本法体系(国债法、期货法) (2)协调现行金融基本法律法规

(3)制定金融法律的配套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4)制定政策性银行管理的基本法规 (5)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立法

(6)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律规范。

第四节 金融法的核心问题

一、金融监管法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市场准入问题 (二)金融机构经营范围问题 (三)金融机构治理问题 (四)金融机构自律问题

(五)存款人和投资者保护问题 (六)国家金融安全问题

8

二、金融交易法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建立金融信用机制

(四)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基本理论

一、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法

(一) 中央银行

一个国家或区域内,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依法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金融体制中的核心机构 产生基础和模式

(1)演进型中央银行

瑞典国家银行:最早使用中央银行名称,1656年由私人创办,1668年政府改组为国家银行,1897年独占货币发行权。

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的鼻祖,1694年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1844年《英格兰银行条例》(皮尔条例),规定其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最早全面发挥央行职能。 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私人银行。

德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挪威、丹麦等。 (2)创设型中央银行:1913年《联邦储备法》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备委员会(7)、联邦储备银行(12)、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2) 第一国民银行(1791)和第二国民银行(1816)。 (二) 中央银行法

调整中央银行内外关系,确立中央银行性质、地位与职责权限,规范其组织及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立法模式

(1)合并立法—“银行法” (2)分别立法— “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绝对主流) 2、基本原则

(1)稳定货币原则

1)稳定币值

2)维护货币秩序 (2)独立性原则

1)独立性的含义

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调控和服务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行使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

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集中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2)独立性原因

A.稳定货币的必要保障;

B.制衡政府过热经济决策倾向的重要力量。

9

3)独立性的标准

1980年,英国考察金融机构职能委员会: A.归谁所有(私有or国有);

B.总裁和理事的职权及其任命和任期;

C.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有哪些法定职责,履行这些职责时是否受政府支配,双方有矛盾时如何解决;

D.中央银行与政府有关部门是否有人员交换或人员之间的联系,政府在中央银行理事会中有无直接代表; E.中央银行是否直接向议会汇报工作。

一般可以概括为职能、组织、人事和经济独立四个标准。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双重属性)

(一) 带有银行性质的国家机关 相比一般国家机关:

1、独立程度不同:相对独立—不独立

2、调控、管理方法手段不同:经济手段(货币供应量、利率、贷款等)-行政手段 3、运转经费来源不同:收入—财政经费 (二) 具有国家机关性质的金融机构 相比一般金融机构:

1、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与中央政府关系密切 2、经营目标、原则、对象不同 3、均由国家设立或控制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传统职能

1、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 2、银行的银行: (1)保管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后贷款人

(3)成为票据结算中心(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服务

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国际上代表国家建立业务关系。 (二) 现代职能 1、服务职能 2、监管职能 3、调控职能

四、组织形式(外部机构)

1、单一式(总分行制):英、法、日 、中

2、复合式(多元制,联邦-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美、德 3、跨国式:几个国家共有一家中央银行,西非货币联盟、欧盟

4、准中央银行制:设置类似央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央行职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西亚国家。

10

五、法律地位(独立法人)——独立性

1、独立性很强:直接对议会、国会负责,独立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央行和政府的矛盾协商解决(美国、德国) 2、独立性较强:名义隶属于政府,实际保持较大独立性(英格兰、日本)

3、独立性较差甚至不具独立性:直接受控于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由政府批准 (意大利、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

实证研究证明,央行的独立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关联,独立性越强,通涨率越低。

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一) 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 (二) 货币政策目标: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币值稳定) (三) 货币政策工具:手段

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法宝” (1)存款准备金制度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国债、央行票据)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2)不动产信用控制 (3)消费者信用控制 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

(2)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 七、金融监管(不限于央行的监管)

(一) 各金融监管主体依法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及金融市场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行为。 (二) 监管体制

1、单一机构监管(常用):英国(97年金融监管局,FSA)、日本(98年)、韩国、瑞典、丹麦等50多个国家。 2、双层多头监管:美国(中央:美联储、货币审计处、证监会、CFTC)。 3、单层多头监管:法、澳、中

4、跨国金融监管:西非货币联盟、欧洲中央银行 发展趋势:监管一体化。 (三) 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 1、方式

(1)直接监管: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2)间接监管:委托相关机构审计和评估 2、方法

(1)预防性监管 (2)保护性监管

11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我国中央银行及其立法

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5年户部银行。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1948、石家庄) (1)1948-1978:大一统、一身二任

(2)1979-1983:大一统有所改良,专业银行 (3)1984-1998:专司中央银行职能

(4)1998年后:设立跨省一级分行,银监会独立,专司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职能。 《人民银行法》及其修改:95年制定,03年修改。 二、人民银行的性质与地位

(一) 性质:

双重:中央银行,国家机关

第2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二) 法律地位:

1、行政上隶属于中央政府 2、依法享有相对独立性

第6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三、人民银行的职能和职责

(一) 职能:第2条。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维护金融稳定; 3、提供金融服务。 (二) 具体职责

13个方面(第4条),主要变化: 1、“一个强化”:

强化了人民银行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 2、“一个转换”:

由直接监管职能转换为维护金融稳定职能 3、“两个增加”:

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四、组织机构

(一) 领导机构(最高权力机构) 行长一人(周小川),副行长若干人(5个副行长,3个行长助理) ;实行行长负责制 (二) 分支机构(派出机构)

1、设立9个分行(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和2个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重庆营业管理部);

12

2、设330个中心支行(20+5+305),1778个县市支行。 (三) 咨询议事机构 :货币政策委员会 现成员为15人(会员单位13个)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0年9月15日) 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5名组成人员,分别是:

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尤 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 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 纲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副行长) 杜金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之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 勇 财政部副部长 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姜建清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四) 内设机构(25个)

金融稳定局、征信管理局、反洗钱局为新设。

上海总部:成立于2005年8月,承担部分中央银行业务的具体操作职责,履行一定管理职能。建设目标:两个平台(公开市场操作和金融市场运行监测)、一个窗口(对外交往)和一个中心(金融服务和研究、开发业务)。 (五) 驻外机构

6个代表处(东京、南太平洋、法兰克福、欧洲、北美、非洲)和1个(加勒比开发银行)联络处。 (六) 直属单位

16个,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征信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

五、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目标(第3条):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 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 2、存款准备金制度

2011年2月24日:19.5%(大型),16%(中小型)。 3、中央银行贷款:调整总量和利率

(1)再贷款: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 (2)再贴现政策(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期限不超过四个月。 4、利率政策(基准利率)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13

六、人民银行的业务

1、法定业务:

(1)负债业务:发行人民币、吸收财政性存款(专营)、集中存款准备金。 (2)资产业务:办理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买卖有价证券及外汇。 (3)服务业务:经理国库,代理发行、兑付政府债券,提供清算服务。 2、禁止性业务:

(1)不得向商业银行发放超过1年期的贷款(一般为3个月、20天内和7天内); (2)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3)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4)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5)不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透支。 七、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 金融监管的发展: 1、监管体制现状:

(1)人民银行:货币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 (2)外汇管理局:外汇市场监督实施部门 (3)证监会(97.11):证券市场 (4)保监会(98.11):商业保险市场 (5)银监会(03.4):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保险机构除外) 2、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1)人民银行的直接监督管理权:第32条。

(2)监管权的交叉:两者监管职能存在一些交叉,解决方法是赋予人民银行建议监督检查权:第33条。 (3)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机构监管),不排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 (二) 人民银行监管范围

1、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2、黄金市场

3、实施外汇管理,监督银行间外汇市场 4、管理支付结算、清算 (三) 人民银行的检查监督权 1、直接检查监督权:第32条 2、建议检查权:第33条 3、全面检查监督权:第34条

(四) 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有关报表资料:第35条 (五)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第35条。

04第21.商业银行的下列违规行为哪一项依法应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查处? A.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B.出借营业许可证

C.未经批准代理买卖外汇 D.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

第32条 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一)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三)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14

(四)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八)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九)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07:67.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下列哪些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C.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10第69.商业银行出现下列哪些行为时,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建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

A.未经批准分立、合并的

B.未经批准发行、买卖金融债券的

C.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 D.违反规定同业拆借的

第三章 商业银行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概念:

(一) 定义:《商业银行法》第2条

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1580年 意大利威尼斯成立的银行 (二) 特征:

1、存款银行(活期储蓄) 2、百货公司式银行(全能) 3、利润最大化(企业) (三) 法律性质与地位

1、法律性质:特殊的金融企业 2、法律地位

A企业法人(公司)

B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

人民银行、银监会、政策性银行、政府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 5、经济调控

15

三、商业银行的一般原则

(一) 经营原则(“三性原则”)

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关系)——第4条 (二) 业务往来原则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第5条 (三) 业务规则原则

1、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第6条

2、严格贷款资信担保,依法按期收回本息——第7条 3、依法营业,不得损害社会公益——第8条 (四) 企业化原则

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五) 竞争原则:公平竞争——第9条 (六) 依法接受监管原则——第10条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

(一) (一)“五”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市场化 1、中国银行(股份公司) 2、建设银行(股份公司) 3、工商银行(股份公司) 4、农业银行(股份公司)

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公司)

说明:第五大银行究竟是交通银行还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在争议,尽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在网点规模等方面比交通银行要多出许多,但根据银监会公布的官方数据,国内只有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而这第五把交椅归交通银行所有。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单独归为一类,不属于大型商业银行的范畴。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

1、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共13家(按银监会统计为12家,交通银行属于国有商业银行),9家上市(交通、招商、中信、深发展、兴业、华夏、浦发、民生、光大-2010.8.18),4家尚未上市(广发、恒丰、浙商、渤海)

广发银行:2011年4月9日更名为广发银行,争取今明年A+H上市。 2003年7月29日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烟台)。

浙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第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2004年7月26日,注册资本15亿元,民营资本占85.71%,现注册资本52亿元,股东19家,总行设在杭州,2010年6月末,总资产1865亿元,拟上市。

2005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 ,拟定2012年底上市。 —材料分析(“海南发展银行”始末)

2、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147家和农村商业银行85家)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市居民和社区。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2004年-2011年):

(1)资本充足率由不足8%发展到2011年的12.4%; (2)不良贷款比例由两位数下降到不到1%。

(3)上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第二大)三家07年率先A股上市。上海银行(第一大)和杭州银行(前十)等也在积极筹备上市。

16

(三) 合作制商业银行

1、农村合作银行:223家

鄞州银行,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

杭州联合银行,创立于2005年,已于2011年1月16日成立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2、农村信用合作社:2646家

3、城市信用合作社(08年22家,09年11家,10年0家):已全部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 (四) 外资银行

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和外国银行代表处 第一批:汇丰、渣打、东亚、花旗银行 (中国)有限公司。

第二批:新加坡星展、香港恒生、日本瑞穗实业以及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第三批:德意志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JP摩根、中信嘉华、南洋商业

截至10年底,有37家外商独资商业银行、2家合资银行、90家分行和216家代表处。 五、我国商业银行法

1995年《商业银行法》,03年12月修正,04年2月1日施行,共9章95条。

该法除适用于商业银行外,还适用于城乡信用合作社办理存、贷款结算等业务,适用于外资银行。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管理体制

1、类型:

单一制、总分行制、集团制、连锁制

2、我国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第19条,拨付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的60%) 二、组织形式:

1、类型:个体、合伙、公司

2、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第17条) (1)有限责任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设立、接管与终止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实质审查

(一)设立条件(第12、13条) 1、合法的章程

2、合法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全国:10亿元、城市:1亿元、农村:0.5亿元)-实缴资本 3、合法的高级管理人员

4、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防范措施

17

(二)设立程序(第14、15、16条)

1、筹设申请: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他文件资料(筹建方案等) 3个月内答复,筹建期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2、开业申请:正式申请表和相关文件 6个月内决定是否批准 3、申请证照:

银监会:金融许可证(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 工商登记:营业执照 二、商业银行的接管

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利益时,对该银行采取的整顿和改组等措施。 1.目的:保护存款人利益,恢复商业银行正常经营能力

2.条件: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利益(第64条) 3、接管程序(第65、66、67条)

决定、公告、执行、延期(不得超过2年) 4、终止(第68条)

情形:期限届满、恢复能力、破产 三、商业银行的终止(第72条)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 四、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

(一) 《商业银行法》第71条:

1、清算组:由人民法院组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成立。

2、顺序:在支付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后,应当优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问题:1、申请人不明确 2、破产程序不明确 (二) 破产法》 1、第113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 照下列顺序清偿:

(1)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2、第134条第2款:

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3、关于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均为法院受理后发生) (1)破产费用(《破产法》第41条) 1)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2)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

3)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2)共益债务(第42条)

1)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18

2)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3)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4)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 5)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6)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3)清偿(第43条)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清偿破产费用。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比例清偿。

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法院收到请求之日起15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规定

一、业务范围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二、负债业务管理规定

主要是存款业务:强调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第三章) 1、个人储蓄业务原则 2、查询、扣划、冻结原则

3、依法确定存款利率并公告原则 4、交存存款准备金原则

5、保证按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三、资产业务管理的规定 主要是贷款业务规则:第四章 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原则 2、严格贷款审查原则 3、贷款担保原则 4、借款合同规则 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 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 7、关系人贷款规则 8、自主贷款规则 9、依法贷款规则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立体监管架构:自律监管、他律监管、主管当局监管、外部监管

19

一、商业银行内部自律监管 1、资本监管 2、资产负债管理 3、风险管理 4、内部控制 5、内部稽核检查 6、关联交易管理 7、信息披露

二、主管当局监管: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为主,人民银行的监管 三、银行业协会的监管(他律监管)

四、外部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监管、工商监管等。

第四章 政策性银行法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法概述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专门经营政策性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专业银行。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建立政策性银行。 二、政策性银行的种类

开发银行、农业信贷银行、进出口银行、住宅信贷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等 日本(二行九库)、韩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体系非常完备 三、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1.传统特征

(1)由政府创立或参股 (2)不以营利为目的 (3)特定的服务领域

(4)特定的融资途径:对象、方式、鼓励参与 (5)不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6)实行单独立法

2.现代特征(与传统比较) (1)以国家信用为背景 (2)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3)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4)保持合理盈利水平 (5)运用新的金融手段 (6)有较强的专业化水平

20

四、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

1.政策性银行是独立法人

2.与外部各方的关系:政府、银监会、商业银行和服务对象 五、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一)一般职能:信用中介 (二)特殊职能: 1、倡导性职能 2、补充性职能 3、选择性职能 4、服务性职能

第二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一、组建与立法

(一)组建:

1993: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4: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性质:直属国务院的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

未来计划: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东北振兴银行(盛京银行)、中部银行、西北开发银行等。 (二)设立原因

1、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不足; 2、解决收购资金“白条”需要; 3、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需要。

(三)立法现状:空白(利益矛盾)

1、银监会在05年就已拟订《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草案。

(1)规定资本金来源、经营方针及政策性业务亏损的责任追究; (2)改变国家独资性质,实行股权多元化,国家控股51%以上;

(3)将国开行定性为具有国家信用的国有开发性金融企业法人(已实行商业化)。 2、央行:牵头为三家政策性银行独立立法,三部草案也已拟就。 二、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国家开发银行

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改革国家开发银行,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

2008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案,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注册资本3000亿元,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分别占51.3%和48.7%。 董事长:陈元,行长:蒋超良。

陈元对开发的界定:中国中长期投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国际化的银行、创新的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银行和业绩优良的银行。

21

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规则

(一)业务现状:

国开行一支独秀(2010年末,国开行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68%,连续23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全年实现净利润353亿元)。

进出口银行(09年总资产突破7921亿元,净利润约25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09年总资产16568亿元,净利润22.47)。 (二)具体范围:

1、国开行: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瓶颈领域(中长期信贷与投资); 2、进出口(外经贸政策性银行):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农发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业务竞争-材料分析:国家开发银行

(四)资金来源:少量自有资本金(3000、200、50)+发行金融债券、向央行借款(主体)。 (五)业务规则

1、经营方式:由代理制转为自营制。

(1)代理制:委托商业银行调查、发放、检查和收回。 国开行:建设银行代理;

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代理 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代理(94-96) (2)全面自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96年以后) 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也已实现全面自营。

2、经营原则:保本或微利经营,但国开行纯商业化运作。 四、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1、组织机构:总分行制,均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37:35个分行和西藏、开罗代表处、18个分行,2151个分支机构:总行、省、地市、县市) 2、管理体制:

国开行:设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进出口:设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下的行长负责制(董事长、行长李若谷)。 农发展:实行行长负责制(郑晖),设监事会(国务院派出)。

第五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法

第一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

(一)定义:也称“其他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资产管理、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证券承销与经纪、各类保险等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二)几种机构性质分析: 1、城市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2、典当行

22

——不是金融机构,而是特殊工商企业,商务部主管; 3、 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

——非金融机构,属于企业,由工商机关主管(各地金融办发牌)。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范围: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条 二、分类:

1、银监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 2、证券法:

证券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和证券交易服务机构 3、保险法: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

第二节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制度

(一)概念: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由来:美国RTC

(三)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组建目的:

(1)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2)回收不良资产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特征:

(1)负有特殊使命 (2)不以营利为目的

3、设立资本条件:100亿元,财政部拨款。 4、业务:管理和处置收购的不良资产 5、不良贷款收购:债权转移 6、债权转股权:

(1)实施程序:推荐、评审、制定方案、签订协议、审核、批准、实施; (2)股权处理:阶段性持股(转让、回购)。 二、信托投资公司法律制度

1、概念:依照《公司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2、设立资本条件:人民币3亿元,外汇业务不少于等值1500万美元的外汇 3、分类:一般信托和公益信托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法律制度

1、概念:

依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3

2、设立资本条件: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 四、金融租赁公司法律制度

1、概念:经银监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设立资本条件:最低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亿元 五、汽车金融公司法律制度

1、概念:是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 2、设立资本条件: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六、货币经纪公司

银监会2005年8月《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货币经纪公司是指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通过电子技术或其他手段,专门从事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外汇交易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服务对象仅限于境内外金融机构。

从事的业务包括:境内外的外汇市场交易、境内外货币市场交易、境内外债券市场交易、境内外衍生产品交易。 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可兑换外币。 七、消费金融公司(4家)

2009年7月,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设点管理办法》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在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上海)、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天津)、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成都)

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贷款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4倍。 八、贷款公司(9家)

2009年8月11日银监会《贷款公司管理规定》

贷款公司是指经中国银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不得吸收贷款。

第六章 存款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存款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两种理解:

(1)静态:具有存款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对存入资金的客户以货币表示的债务。

(2)动态:具有存款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接受客户存入资金,客户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种信用业务活动。

24

(二)特征

1.吸收公众存款主体的特许性

特许: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机构批准,取得吸收公众存款资格。

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能够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还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企事业单位存款)、汽车金融公司(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存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成员单位存款)、金融租赁公司(股东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 2.存款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通过金融机构与存款人之间的存款合同确定 存款合同的特点:无名性、要式性、实践性;

存款合同的表现形式:存折、存单、银行卡、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证实书等。 3.存款吸收方式的多样性

现金存款、票据存款、转账存款和贷款转存款等。 4.存款资金所有权的移转性

客户:丧失所有权,取得相应债权(本息偿付请求权); 银行:取得所有权,负有相应债务(还本付息)。 问题:如何看待客户以所有权换取债权? 二、存款的分类

1、依主体不同: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存款; 个人:存款自愿,取款自由; 单位:强制存入,限制使用。

2、依期限和提取方式不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3、依存款币种不同: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三、我国存款业务规则

1、存款业务经营特许制 中国银监会审核批准

领取准予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许可证》 具有存款业务经营范围

2、依法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21%;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执行17.5%(计息:年率1.62%) 备付金比例:(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的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5% 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计息:年率0.72%)。 3、依法确定并公告存款利率(2011年4月6日起执行以下基准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50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2.85 半年 3.05 一年 3.25 二年 4.15 三年 4.75 五年 5.25

25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2.85,三年3.05,五年3.25) 二、协定存款 1.31 三、通知存款 一天(0.95) 七天(1.49)

备注:自04年10月29日起,人民银行允许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浮。

4、财政性存款由人民银行专营

财政性存款是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

各受托银行应将财政性存款全额划转人民银行(监管真空,漏缴、补缴); 财政性存款计付利息——低。

第二节 储蓄存款法

一、储蓄的概念

个人存款(活动)。

储蓄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二、储蓄机构

1、概念:经银监会批准,具有储蓄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 2、 设立条件:《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不少于4人,营业时间双人临柜。 3、业务范围:

(1)人民币储蓄业务

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外币储蓄业务

(3)个人通知存款业务 (4)住房储蓄业务:住房公积金个人储蓄 (5)代理业务

(6)个人定期储蓄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三、储蓄业务基本规则

1、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

(1)实名:合法身份证件上使用的姓名 (2)实名证件

2、存款利率及计息、结息规则 利率:人民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 活期储蓄每年6月30日结息一次。

利率调整的影响:定期不受影响,按开户日计算;活期受影响,按结息日计算。 提前和逾期支取定期存款对利息的影响 3、存款提前支取规则

本人支取:身份证明和存单 委托支取:代取人的身份证明

4、存款挂失规则:个人储蓄存单、存折、银行卡均为实名,可挂失。 (1)持有关身份证明,到开户行办理书面挂失手续 (2)非书面挂失的办理及其法律效力

26

5、协助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规则。 储蓄机构有权拒绝,但法律规定的除外。

能够同时行使上述三项权利的只有法院、海关和税务机关。

第三节 单位存款法

一、单位存款的概念

(一)定义:

亦称机构存款,指个人储蓄存款以外的所有存款,即单位在金融机构办理的存款。 (二)分类

1、商业性存款:即企业存款,包括工商企业存款、营利性事业单位存款和个体工商户存款。

2、财政性存款:主要是财政金库款项和政府财政拨给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以及其他特种公款等。

包括国库存款(国库预算资金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未列入国库存款的各项财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以及部分由财政部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等 )。 二、单位存款一般原则

1、财政性存款由人民银行专营

各级财政机关在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代理国库业务的商业银行、信用社开设的人民币国库存款账户(财政专户、专项资金专户、土地出让金专户、社保基金专户)。国库存款自2003年1月1日起按照单位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2、强制存入原则 3、存款实名原则 4、限制支出原则 5、监督使用原则 三、单位定期存款基本规则

1、实行账户管理: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 2、存款期限和起存点:三档、1万元

3、支取规则:只能转账,不能用于结算或提取现金 4、单位定期存款质押:办理定期存单

第四节 存款纠纷及其处理

一、常见存款问题思考:

1、在自动存款机上存钱,钱吞进,但却未入账; 2、去银行存钱,在柜台前,钱被抢; 3、存款、转账,存到了别人的帐户上; 4、取款,发现假钞; 5、取款,发现数额不对;

6、在ATM上取款,钱未吐出,但账户上钱已扣除;

案例:2006年12月24日16时40分左右,崔女士让其侄女—21岁的小红到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石门支行正东路分理处取钱。小红从两张存单上分别取了47190元和17250元,共计64440元。小红刚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

27

6万多元钱正往书包里装,还没离开柜台,突然从身后冒出一名男子抢了钱撒腿就跑,男子抢走了6万元,其余4440元散落到地上。案发后,公安机关一直未破案,崔女士与银行方交涉补救办法,双方很难达成一致。07年7月5日,该案在石家庄新华区法院立案。崔女士作为原告要求银行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判决:该案经过新华区法院和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审,08年3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新华区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判决银行承担主要民事责任,承担被抢钱数的70%即42000元。法院认为,银行违反应当积极作为的安全保障义务,才使本来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的损害得以发生或者扩大,增加了损害发生的几率;银行在主观上存在过错,违反了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崔女士派侄女在没有他人陪伴的情况下取巨款,没尽到适当的注意、保管义务,本身存在一定过错。本案银行的过错程度明显大于储户。 二、一般存单纠纷——案例

2000年12月29日-2001年5月24日,兰州市民王子和先后11次在兰州商业银行二级支行——河北支行存入定期存款550万元,期限均为定期1年,利率2.25%。2002年5月,11笔存款陆续到期,但王子和去银行却拿不到钱。除王子和外,2001年至2002年,兰州市多名有大额存款的储户(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先后遭受了兰州商业银行“拒绝支付存款”的命运。兰州商业银行告诉这些有着几百万元不等存款的储户们:他们手中的兰州商行的储蓄存单,在银行的账户上找不到这些资金。兰州商业银行以河北支行原行长及相关工作人员涉嫌犯罪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到期的存款。2003年1月28日,经过多次交涉却毫无进展后,王子和只好将“一纸诉状”递交给了兰州市中院。

同时起诉兰州商行的储户还有:段某,涉案金额650万元;庞某,涉案金额200万元;李某,涉案金额450万元;王某,涉案金额350万元;等等。经过对王子和等提供的兰州商行的存单检验,兰州商行承认,“存单是兰州商行河北支行出具的,对存单本身的真实性没有异议。” 请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第七章 贷款法

第一节 基本制度

一、概念:

1、定义

(1)动态: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依法把货币资金按约定的利率借给客户,并约定期限由客户偿还本息的一种信用活动。

(2)静态:贷款是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2、法律性质:合同债权债务关系 3、特征:货币、期限偿还、增值回流 二、贷款的分类

1、按风险承担(贷款来源)划分:

(1)自营贷款:贷款人自筹资金并承担风险

(2)委托贷款:委托人提供资金并承担风险(案例)

28

注意:《商业银行法》已取消了特定贷款。 2、按期限划分:

短期:1年以内(含1年);中期:1-5年(含5年) 长期:5年以上。 3、按有无担保划分:

(1)信用贷款:无担保贷款

(2)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4、按资产质量即风险程度划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三、贷款规则

(一)贷款基本规则 1、主体规则

(1)借款人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自然人: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加入中国国籍和合法居留身份的外国自然人; 组织体:依法登记。

(2)贷款人是境内依法设立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卡—中国人民银行年检) 2、贷款人行为规则(金融机构) (1)遵守贷款原则

1)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遵守资产负债比例规定(8%、75%、25%,10%: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超过资本余额,包括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及其控股的或担任负责人的子公司)。 (2)严格贷款审查

1)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和还款方式; 2)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

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负责贷款调查评估,贷款审查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意见,并报批;贷款发放人员负责贷款的检查和清收。

根据贷款业务量大小和贷款风险度确定审批权限,分别由信贷部门、主管副行长、行长、贷款委员会审批。 (3)贷款担保规则

严格控制信用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 (4)遵守对关系人贷款规则

1)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2)关系人是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前述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5)不得对法律禁止借款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6)不得收取法律规定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利息或手续费); (7)不得给委托人垫付资金。 3、借款人行为规则(客户)

(1)不得在一个贷款人同一辖区的两个以上同级分支机构取得贷款 (2)不得提供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资料 (3)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 (4)不得从事股票、期货等投机经营 (5)不得从事房地产业务

(6)不得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7)不得违反规定使用外币贷款 (8)不得骗取贷款

29

(二)贷款期限规则

1、贷款期限的确定:双方协商确定 2、贷款最长期限规则

(1)自营贷款:不超过10年,超过10年须报银监会备案。 (2)票据贴现:最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

(3)委托贷款:不限(由委托人与借款人协商确定) 3、贷款展期规则: (1)展期的条件

贷款人同意、借款人到期前申请、担保人的同意 (2)展期期限(累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短期不超过原期限,中期不超过原期限的一半,长期累计不超过3年。 (三)贷款利率规则 1、利率确定:

(1)在基准利率范围内确定,实行上限放开,下限管理。

自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为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特殊情况下可到0.7倍)。

(2)基准利率:11年4月6日调整 商业贷款利率:6个月(5.85%);6个月—1年(6.31%);1-3年(6.40%);3-5年(6.65%);5年以上(6.80%)。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含)以下(4.20%);五年以上(4.70%)。 2、逾期贷款:计收罚息

按照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 (四)贷款程序规则

1、贷款申请:借款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 2、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 AAA、AA、A、B、C

3、贷款审查:对借款人信用等级、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财务状况及借款的合法、安全、赢利性进行调查,核定担保情况,测定贷款风险度。

4、贷款审批: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管理制度。(调-审—批;) 5、签订借款合同(担保贷款:保证、抵押、质押合同) 6、贷款发放:按期发放。

7、贷后审查: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查。 8、贷款归还:应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提前归还的应当与贷款人协商。

案例分析:某市教育局有80万元的资金暂不需使用。该市专门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重点企业兴华公司正急需流动资金,其向教育局提出借款申请,教育局考虑到直接将款借给兴华公司有违法之嫌,且不便于管理,遂联系到该市某商业银行,拟由该银行作为受托方,将教育局的80万元发放给兴华公司。该银行同意,三方达成协议,与2002年6月签订了正式的《委托贷款协议》。协议中约定:教育局委托银行向兴华公司发放贷款80万元,贷款用于兴华公司购买生产原材料,贷款期限1年,年息10%,贷款风险由教育局承担,银行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办理贷款的发放、收回和监督使用。协议签订后,教育局委托银行将80万元款项转入兴华公司账户。2003年6月,贷款到期,但兴华公司因经营不当

导致偿还能力低下,已经无法归还贷款本金。教育局在催要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银行与兴华公司连带承担对资金的清偿责任。 问:(1)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若银行作为原告,应当如何起诉?

(3)若银行怠于行使贷款收回权,委托人是否可以起诉,应如何起诉?

30

第二节 贷款担保制度

一、贷款保证规则

(一)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先诉抗辩权) (二)保证期间

1、未约定连续保证的保证期间:保证人可随时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 2、约定期间不明确:保证期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3、约定期间早于或等于借款归还期间: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二、贷款抵押规则

(一)抵押登记部门 (二)抵押权登记

对不动产和特殊动产抵押采取登记为生效要件;动产抵押采取登记为对抗要件。 三、贷款质押规则

(一)动产质押无效: 1、质物不合格 2、质物未移交

(二)权利质押:办理登记或记载手续方能生效 1、不动产收益权质押;

2、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

3、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

第三节 不良贷款

一、贷款分类制度

(一)贷款四级分类制度:

1、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根据贷款期限进行的事后监督管理方法 2、缺点:不能真正反映商业银行的盈亏状况 3、四级制度下的不良贷款——“一逾两呆”: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 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仍未归还的贷款; 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 (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1、分为正常(完全可以收回)、关注(可能存在风险)、次级(有一定损失)、可疑(损失较大)、损失(无法收回)五类——

根据贷款内在风险程度(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优点:及时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盈亏状况 3、五级制度下的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 (三)贷款分类制度的发展

1、1998年之前:实行四级分类;

2、1998、5-2003、12:两级分类并行;

31

3、2004年起:全面推行五级分类 二、不良贷款现状

1、形成:三个阶段,2000年达到顶点

2、下降:2001年开始,各银行不良贷款数量和比例出现双降(国家开发银行降至1%以内;股份制国有商业银行降至3%以内。) 三、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1、根本原因:非风险经营(风险定价) 2、具体原因:

(1)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 (2)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 (3)政府行政干预;

(4)企业改制高成本(核销呆帐); (5)国家政策性因素影响(特定贷款); (6)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老赖”); (7)银行管理和经营成本高; (8)监管不力;

(9)地区差别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不良贷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一)影响:

1、影响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2、引发通货膨胀; 3、诱发社会道德风险。 (二)解决措施

1、美国:FDIC和RTC

(1)拍卖和投标:组成不同组合,确定最低价; (2)资产管理合同:委托私营公司管理和处置;

(3)证券化;形成债权组合,并发行附息市场化证券。

(4)股本合资:RTC以不良贷款债权投资,私营投资者以现金出资,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共同管理资产。 2、日本:

(1)出台银行坏账的金融法规

(2)政府设立处理银行坏账的专门机构; (3)利用资本市场扩充核销坏账的资金来源。 3、中国:

(1)加强金融监管,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2)加大企业体制改革;

(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救助企业;

(4)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自行和解、出售、证券化、债转股)。

32

第八章 支付结算管理法

第一节 概述

一、结算的概念和种类

(一)概念:

指因商品、劳务交易、资金供应调拨等行为而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又称为清算。 (二)种类:按结算方式划分

1、现金结算:直接用现金进行货币收付。

范围:个人之间的支出、单位之间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单位对个人的有关支出。

2、非现金结算:即支付结算,指当事人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的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的账户来完成货币收付的行为。

(1)票据结算:汇票、本票、支票

(2)非票据结算: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卡和信用证 二、结算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 三、支付结算的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3、银行不垫款。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一般规定

1、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

2、银行账户内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支付;

3、必须使用按人民银行规定印制的票据和其他结算凭证; 4、票据和结算凭证的记载事项符合要求; 5、票据和结算凭证签章和记载事项必须真实。

第二节 非票据结算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的支付结算方式有汇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国内信用证八种。

其中非票据结算方式有五种。 一、汇兑

1、概念: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适用于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 2、分类:信汇和电汇(不再使用)

3、电子资金划拨:银行汇款(分帐号和卡号):24小时到账。费用:2-50元。

33

二、银行卡(信用卡)

1、概念:指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单位和个人发行的,持卡人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转账结算,具有消费信用功能的特制载体卡片。 2、分类:

(1)是否具备透支功能:信用卡、借记卡 ;(2)按对象:单位卡、个人卡; (3)按信誉等级(信用卡):普通卡、金卡 3、申领及使用规则:(案例) 三、信用证结算

1、概念:信用证是银行应买方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银行在满足信用证要求的条件下承担付款责任的书面凭证。 2、特征:

(1)是一种银行信用; (2)单据买卖;

(3)具有独立性的文件;

(4)适用严格相符原则(单证相符)。

3、适用范围: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国内信用证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商品交易款项的结算。 4、信用证结算程序:

9、开证行向议付行付款 (2、申请开立信用证) (3、开户银行开证并寄给 ) 10、通知买方付款赎单 1、建立合同关系,

约定信用证 4、通知行通知卖方发货, 结算方式 准备单据,并将信用证交给卖方 11、提货

6、信用证、单据交给议付行 8、将单据寄送给

开证行 (5、发货) (由开证行指定的受益

人的开户行 ) 7、 议付行审查一致后付款 案例:如何界定信用卡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2004年2月,王某向某银行申请普通信用卡,其同事吴某做保证人,三方约定签约各方须遵守信用卡章程。章程规定,普通信用卡透支额度为5000元,使用期限2年,持卡人未经允许,不得超过透支限额和规定期限,保证人对持卡人发生的债务负有连带责任。王某自2005年12月31日起开始透支消费,至2006年3月1日期间,透支金额由3489元增至1万余元。某银行先后3次向王某发出还款通知,但王某一直未清偿透支本息。期间,某银行未停止持卡人对信用卡的使用。之后,某银行通知持卡人和保证人承担清偿责任,均没结果,遂向法院起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使用的信用卡出现透支后,某银行多次通知王某结清透支本息,但其未履行清偿义务,负有违约责任,某银行要求王某悉数归还透支本息应予支持,但要求保证人对持卡人的透支本息承担全部责任有所不当。按照信用卡章程规定,普通信用卡透支额度为5000元,未经允许持卡人不得超过规定限额,保证人在约定保证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某银行要求保证人全额承担保证责任,有悖事实。同时,某银行发现王某透支超限额的情况下,未及时终止其使用,对造成透支金额扩大的损失负有过失责任。据此,法院判决:王某全额清偿透支本息;保证人对王某透支本金中的5000元及利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某银行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2006年,张某在本地的甲银行申领了一张信用卡,李某为其开户担保人,信用卡章程规定的透支限额为5000元。同年7月1日,王某窃得该信用卡及密码后在乙商场消费。7月2日,张某发觉信用卡丢失后向银行申请挂

34

失。甲银行在7月3日向乙商场发出止付通知。(该通知在挂失后的24小时内发出)。但是,在7月底银行结账时发现,从7月1日至7月20日,王某使用信用卡在乙商场处连续消费,每天金额达1000元,20天内共计透支达2万元人民币。根据有关规定,客户挂失的,银行应在24小时之内发出止付通知,该24小时内的损失,由客户承担。

问:(1)张某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2)李某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3)乙商场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4)王某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第九章 货币法

第一节 货币与人民币

一、货币

(一)概念: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三)形式

实物、金属、代用、信用、电子货币 (四)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3)金本位制 (4)不兑换的纸币本位制 二、人民币的法律地位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具有以下特性: 1、无限法偿性 2、发行权专属性 3、唯一性 4、信用性

第二节 人民币发行法律制度

一、人民币发行制度

(一)概念

1、广义:人民银行发行、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以及调节人民币流通等业务活动。

2、狭义:仅指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库把发行基金投入业务库,使一部分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行为。 (二)发行种类: 普通币和纪念币 二、发行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

2、计划发行

35

3、经济发行(信用发行) 三、发行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务院,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四、发行程序

1、人民银行提出发行计划 2、国务院批准货币供应量计划 3、发行公告

3、人民银行调拨发行基金

4、普通银行业务库日常现金收付 五、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制

1、新版人民币由人民银行组织设计,国务院批准。 2、人民银行组织和监督人民币的印制;指定印制企业。 3、人民币印制资料必须保密。 六、人民币的发行状况

1、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共有12种券别,62种版别。

2、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共11种,后增加到16种,1964年取消三种。 第二版人民币拾元工农像

3、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起陆续发行至1974年1月5日纸币发行完毕;金属币于1980年4月15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13个品种。 第三版人民币60年红一角

4、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主要是1980年版。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6种,辅币有1角、2角、5角三种币别

5、第五套人民币:自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至2002年11月18日,共发行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五种纸币和1元、5角、1角三种硬币。取消了2元券和2角券。

第三节 人民币流通法律制度

人民币的流通方式:现金流通与非现金流通 一、流通人民币的买卖和经营管理

1、装帧流通人民币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应报批准 2、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 3、纪念币的买卖 二、人民币现金管理

1、概念

2、管理机构与对象

管理机构:人民银行和各开户银行

36

管理对象: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 3、具体内容: (1)现金使用范围

(2)核定库存现金限额:3-5天;5-15天 (3)开户单位现金收支:现金送存、不准坐支 (4)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制度 (5)坐支控制:原则上不准坐支 (6)现金管理禁止规定

第四节 人民币保护法律制度

一、对残损人民币的兑换、收回和销毁,以维护人民币的信誉 残损人民币兑换、销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兑换标准:全额和半额

二、对各种危害人民币的行为予以禁止和惩处

1、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2、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 3、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4、禁止印刷、发行变相货币。 5、人民币出入国境实行限额管理。 6、禁止人民币样币流通 7、禁止妨碍人民币流通 8、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0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