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练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7 1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考点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全国卷】

1.(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荒漠化的背景、危害及治理措施,及考生读图、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主要为就地起沙,故该地区的沙源为当地沙源;由图可知,该地区东北部多河流,故沙源是河流泥沙在湖岸附近沉积产生的。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由上题可知,该地区的沙源是河流泥沙沉积产生的,且冬春季湖泊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地表,形成风沙灾害。第(3)题,解答本题应分别说明对铁路轨道的危害及对运行列车的危害。对轨道而言会造成轨道掩埋、侵蚀路基等危害;对列车而言,会危及列车的行驶安全。第(4)题,防风沙的措施主要从阻沙、固沙入手,但青藏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

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的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干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地方卷】

(2018年海南卷,16~17)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2~3题。

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解析】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与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2题,需要抓住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

【答案】2.A 3.D

4.(2017年江苏卷,19~20)(双选)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解析】该题考查荒漠化的危害及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扬尘、沙尘暴天气中沙尘粒径较大,加剧大气污染,同时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答案】BD

(2016年海南卷,16~18)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5~7题。

5.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析】该题组考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背景及治理,并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5题,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的百分

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的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第6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也大。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须人为干涉。

【答案】5.C 6.B 7.D

(2015年山东卷,5~6)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9.“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该题组考查荒漠化的过程及治理,考查考生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8题,“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自然植被不会改善;“生态裂谷”位于绿洲

与荒漠之间,会促成荒漠化,风力侵蚀会加强;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使位于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交错带并没有退化为荒漠,也不会由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第9题 ,“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绿洲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绿洲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水资源问题,绿洲区有河流流经,可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在荒漠区植树造林,由于缺水,成活率很小;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也不利于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绿洲区可以合理开采地下水。

【答案】8.C 9.D

考点2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全国卷】

1.(2018年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环境中湿地的变化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泥沙沉积较多,使河流下游排水受阻,故推测扎龙湿地地势平坦、开阔;河流排水受阻,未形成堰塞湖,却形成沼泽湿地,说明当地气候比较干旱,蒸发能力强,水分损耗大。第(2)题,在嫩江西移之前,乌裕尔河没有成为内流河,因此该流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来乌裕尔河变为内流河,且扎龙湿地面积稳定,则表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而降水量一般变化不大,故蒸发量应逐渐增大。第(3)题,河水不断带来盐分,湿地水分不断蒸发,因此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会不断增加。第(4)题属于开放

性题目,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展开合理论述即可。若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则主要从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以及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回答;若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则主要从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湿地环境变化等方面回答。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理由: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理由: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2016年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该题组考查林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考查考生从文字和图中获取信息、推测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图例可看出需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回答,20世纪70年代(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

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第(2)题,结合图示和材料按总体—局部的步骤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准确概括。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可知,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由图中“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可知,修建国道,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读图中“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通车,原道路废弃”及材料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可知,人类的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使大熊猫栖息地得以恢复与扩展。第(3)题,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同时该题考查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宗旨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地方卷】

(2018年江苏卷,23~2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3~4题。

面积比重(%) 类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杨树林 25.0 杂阔林 44.7 经济林 20.6 其他 9.7 18.7 48.4 21.5 11.4 18.5 52.6 21.9 7.0 15.6 53.6 22.7 8.1 2015年 13.7 55.8 23.4 7.1 3.(双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

4.(双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江苏省林业发展及森林的作用。第3题,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由表可看出,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面积比重上升最显著。第4题,读表可知,杂阔林面积比重显著上升,经济林面积比重略有上升,杨树林面积比重显著下降。结合三者的主要功能可知,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和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答案】3.AC 4.AD

5.(2018年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本题组考查森林的生长环境、作用及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逆向思维的能力。第(1)题,需关注文字信息中已表明,“小老头树”分布于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即可。第(2)题,从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即森林的作用逆向思维来分析。第(3)题,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

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2015年天津卷,8~9)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6~7题。

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7.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湖泊萎缩的成因及治理,考查考生从文字中获取信息、推测判断的能力。第6题,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量死亡,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第7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答案】6.C 7.B

8.(2015年山东卷,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解析】该题组考查红杉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读图及综合思维的能力。第(1)题,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地势、地形排列格局、海岸线等方面总结;在图上先找到原生海岸红杉的分布区,再结合等高线数值200 m、500 m、1000 m及疏密情况判断地形特征。第(2)题,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受海陆因素影响,即距海近;多位于纬度30°~40°大陆西岸,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地势西低东高,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多雾的原因与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寒流经过区域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第(3)题,由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杭州夏季降水多于阿克塔;杭州冬季气温比阿克塔低、夏季气温比阿克塔高;结合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可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岸红杉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的特点,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故经济价值高,可为木材加工业提供原料;同时海岸红杉也具有环境效益,为发展旅游、改善环境、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

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9.(2015年安徽卷,3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该题组考查湿地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综合思维的能力。第(1)题,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干流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向西流经盆地,然后流经大尤尔都斯盆地,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第(2)题,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湿地水的来源、地形、蒸发、冻土等因素考虑。第(3)题,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多角度分析。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

【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高频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1.从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切入,分析人类活动对某个地理要素产生的破以统计图表、区域图或文字资料呈现问题坏,从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 情境,结合区域发展进行设问,重点考查区2.注意通过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林、湿地等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问题的措施 思路,并注意对人类活动破坏植物、动物等的破坏类问题的探讨

考点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一、荒漠化 1.认识荒漠化

2.世界荒漠的分布

(1)热带荒漠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地区,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20°~30°之间。

(2)温带荒漠区:主要分布在35° N~50° N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但在南美洲出现在大陆东岸,即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巴塔哥尼亚荒漠。

3.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的条件下形成,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2)阿塔卡马荒漠和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

(3)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带对其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

4.荒漠化的危害

5.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农作区 牧区 干旱的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内陆地区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措施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地盐碱化 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地增长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二、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自然因素: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因素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素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气候 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主要措具体措施及功能 施 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生物措植树种冲击,减缓水的流速,从因地制宜 施 草 而减少水土流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工程措兴建水调节降水的时间分配不施 库 均,保证农业生产;调蓄科学规划、 趋利避害 原则

作用,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 修建水平 降低坡度,阻止水流 梯田 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可以防止泥沙打坝淤流入河中,同时还可以地 在淤地上种庄稼,治沙效果显著 (2)农业技术措施

【特别提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三类措施的作用和功效是不同的,工程措施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本,农业技术措施是关键。

沙漠治理是我国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回答1~3题。

1.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题述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C.环境污染小

B.成土时间短 D.资金投入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A.土层厚 C.降水多

B.日温差大 D.风力大

【解析】本题组考查荒漠化的治理,考查考生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草方格沙障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第2题,与草方格沙障相比,题述沙漠土壤化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第3题,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土层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日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

【答案】1.C 2.B 3.B

4.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读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

①改变地貌类型 ②影响降水量 ③破坏自然植被 ④松动地表土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 ③降水量大 ④全年风大 ⑤土质疏松 ⑥冻融作用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组考查水土流失的背景、原因及治理,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遇暴雨,水土流失就很严重。陡坡耕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貌类型,也不可能影响该区域的降水

量。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如地形坡度大,使地表径流加快,会加剧土壤侵蚀;植被稀疏,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黄土高原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距海洋较远,且夏季风受到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因而降水量并不大;全年风大与水土流失关系小;冻融作用主要发生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第(3)题,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应从多方面分析,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梯田等。

【答案】(1)D (2)A

(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

考点2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的破坏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开发计划、影响与保护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开发计划与影响

(3)雨林的保护措施

二、湿地

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2.湿地资源的功能

3.湿地资源问题

4.湿地的保护措施

地区 洞庭湖 浚河道等措施 三江平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原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百万公顷/年)。读图,回答5~6题。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

5.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6.下列关于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原因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

C.从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

【解析】本题组考查森林的作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第5题,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读图可知,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会使冰川体积减小,有的地方降水增多、有的地方减少。第6题,读图可知,亚洲森林面积增加最多,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人类需要林木资源,完全禁伐是不实际的,只有加强造林,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才可行。

【答案】5.D 6.C

方法一 荒漠化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因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樵能源缺乏地樵采天然植被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

采 区 草原地区 作为燃料 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 (续表)

因素 过度放区、干旱的济利益,过度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牧 绿洲边缘 干旱、半干过度开旱沙质土壤垦 地区 中上游过度利水绿洲地区 资源 利用不当 灌溉农业区 灌不排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致下游水源短次生盐渍化 缺,生态恶化 大水漫灌,只用水资源,导植业)生产 从事农业(种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放牧牲畜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半干旱的牧为求得短期经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的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考查考生读图及调动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都与地形、气候、土壤条件有关。第(2)题,甲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流水作用强;丙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风力作用强。第(3)题,乙地红色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被侵蚀,土壤肥力下降;泥沙在河流下游淤积,洪涝灾害增加。第(4)题,可从控制人口、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等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 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方法二 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方法

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自然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素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气候 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地形 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

活动。

(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 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4)成功的治理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回答2~4题。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3.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 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 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考查考生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题,丁地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图中甲地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地,可判断答案。第3题,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中乙地土壤侵蚀强度小于甲地,大于丙、丁,但乙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印度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故乙地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第4题,甲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为山地地形,降水量大,故可采取②③两项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答案】2.C 3.B 4.B

方法三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因素。

3.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5.图Ⅰ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Ⅱ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

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2)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 (3)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效益、面积变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昔日的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银川的湿地类型主要是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湿地具有非常强大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第(2)题,自然原因:从图Ⅱ可以看出,宁夏的年蒸发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气候干旱,降水少,是湿地萎缩的一个原因,另外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水流减缓,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围湖造田,湖泊面积萎缩,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也使得河漫滩、湖泊面积萎缩。第(3)题,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从法制上约束不合理的行为;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要节约用水;做好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等。

【答案】(1)河流湿地、湖泊湿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

(3)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读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回答1~3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④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

【答案】D

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解析】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附近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

【答案】C

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解析】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会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答案】C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读治理开发模式简图,回答4~6题。

4.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解析】据图并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因地制宜,在山顶、山坡、山腰、山下、沟底等不同地形部位因地制宜,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

【答案】D

5.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雾气 C.雨水 D.湖泊水

【解析】据图可知,黄土高原地处季风气候区,因此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雨水。 【答案】C

6.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答案】A

读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图,回答7~8题。

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解析】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A

8.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答案】C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上山脉的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浓烟殃及马来半岛的旅游业。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地区。目前苏门答腊岛大部分的原始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材料二 苏门答腊岛所在位置示意图。

(1)简述苏门答腊岛上山脉东部民众烧荒的原因。 (2)分析苏门答腊岛烧荒对马来半岛旅游业的影响。 (3)分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立生产基地的原因。 (4)针对苏门答腊岛原始森林遭破坏的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第(1)题,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岛上耕地少、土壤贫瘠,但是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烧荒可以增强土壤肥力、获得耕地,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第(2)题,从气压带、风带移动对烟尘飘散方向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可以从原料、水源、劳动力、土地、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森林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采育结合,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等。

【答案】(1)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烧荒可增强土壤肥力、获得耕地,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2)6~8月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苏门答腊岛烧荒产生的烟尘会被吹到其东北方的马来半岛上,污染空气,使马来半岛的旅游业受到影响。

(3)热带雨林区,原料丰富;水源充足;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临海,海运便利;土地租金低(内部交易成本低)。

(4)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2017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根据土壤的属性,发明了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进行实验,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回答1~2题。

1.该治沙技术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 )。 A.技术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解析】该治沙技术要将沙子和水搅拌形成土壤的黏合剂,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土地大面积使用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由材料可知该技术已经“成功地把4000余亩沙漠变成了绿洲”,因此技术不是限制因素;形成土壤需要的材料是沙子和水,土壤、交通不是限制性因素。

【答案】D

2.该技术可以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 B.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D.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

【解析】该技术给当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可以保水防渗,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不能改变大气环流,增加夏季的降水量;沙漠变成绿洲,土壤面积增加,加快第一产业发展;与协调区域联系,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无关。

【答案】B

根据土地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

表。据此回答3~5题。

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果园 Ⅰ Ⅱ Ⅲ 44.1 18.1 10.1 2.4 11.6 19.6 林地 12.9 36.8 36.8 草地 40.5 33.4 33.4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侵蚀量 方案 比比3~8年内 8年以后 较(%) 较(%) Ⅰ Ⅱ Ⅲ 100 64 50 100 52 40 57 50 48 57 88 112 径流量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菜地 0.1 0.1 0.1 3.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

①农耕地比重 ②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 ③短期经济效益 ④长期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的比重越小,生态效益越好;长期经济效益和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越大,生态效益越好;反之亦然,所以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的比重。

【答案】A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苏南 B.陇东 C.湘北 D.皖西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拟定的中长期方案中森林、草地所占比重都较大,且材料中提到该地生态脆弱,因此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过渡地带的陇东。

【答案】B

5.下列对该地区调整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暴雨多

B.Ⅱ方案土地利用均衡,最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C.Ⅲ方案长期收入最高,有利于该地产业链的延伸

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解析】Ⅰ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林地和草地比重低,水土保持能力较差;从“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可以看出,Ⅲ方案长期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因此Ⅲ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该地草地比重大,而绿洲农业指沙漠地区的农业。

【答案】C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回答6~7题。

6.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河水为淡水,含盐量低,故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地势较高的地区受海水影响小,含盐量低;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黄河水稀释,土壤盐分含量较低;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由黄河径流堆积而成,含盐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受海洋影响,含盐量较高。

【答案】C

7.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解析】读材料可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即磷主要来自陆地,故总磷含量整体上应由陆向海递减、由河道向外递减;由“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可知,氮含量应与植物的分布一致,近海滩涂地区植物较少,故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答案】B

读世界某资源分布图(阴影区),回答8~9题。

8.该资源最有可能为( )。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湿地资源 D.水资源

【解析】根据图示该资源的分布可知,该资源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即森林资源。 【答案】B

9.该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B.全球气候变暖加快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D.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解析】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加快。 【答案】B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甲);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 cm的高度内;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乙)。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

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 cm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

图甲

图乙

(1)简述风速从16 m/s增至20 m/s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2)判断风速16~20 m/s时,该地区戈壁0~10 cm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而不是种树的原因。 (4)分析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的原因。

【解析】第(1)题,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从输沙量、沙粒粒径、输沙量随高度的变化及最大输沙量的位置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风速16~20 m/s时,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 cm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故结合图示,风速16~20 m/s时,该地区戈壁0~10 cm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第(3)题,与植树相比,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且易成活,且地面密植度较高,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且图中显示,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 cm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据此该地多种草防沙。第(4)题,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

【答案】(1)输沙量总量增加,沙粒粒径变大;0~2 cm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 cm高度内输沙量增加;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

(2)跃移。理由: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 cm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

(3)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 cm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草的生长耗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且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和平面排列示意图。

(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甲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与其所处区域的地表土壤特征及区域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的地表为黄土覆盖,且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地表植被少,雨季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第(2)题,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有资源、交通位置、国家政策支持等。第(3)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区域的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河流水文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第

(4)题为开放性题目,若赞成则从鱼鳞坑的保持水土功能入手,指出其拦径流、促进植物成活,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若不赞成则要分析鱼鳞坑对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短期内甚至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1)地表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

(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国家政策支持。

(3)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或不赞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4)题为开放性题目,若赞成则从鱼鳞坑的保持水土功能入手,指出其拦径流、促进植物成活,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若不赞成则要分析鱼鳞坑对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短期内甚至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1)地表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

(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国家政策支持。

(3)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或不赞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z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