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的得失——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更新时间:2023-08-15 19:58: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郑万隆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以"文化寻根"作为创作的思想旗帜,以去政治化和去文人化的话语方式,将目光投向民间日常的经验世界,投向民族传统文化。旨在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和现实,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从创作的发生到观念的自觉再到形成潮流并达至高潮,几乎只在三四年间,但它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 1年第 2期 01J u a fGu n d n oye h i r lUnv ri o r l a g o gP ltc ncNoma iest n o y No2, 0 . 2 1 1

“寻根文学,得失,的以韩少功《爸爸爸》 为例

方嘉婕(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州 506 )广广 g, 1 65摘要: 0世纪 8 2 0年代中期,韩少功、万隆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以“化寻根”为创作的思想旗帜 .以郑文作以去

政治化和去文人化的话语方式,目光投向民间日常的经验世界,向民族传统文化。旨在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和现实 .将投 反思传统文化,铸民族精魂,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重探“从创作的发生到观念的 自觉再到形成潮流并达至高潮,乎只在三四年间,它对整个新时期文学创作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韩少功的几但 《爸爸》爸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关键词:根文学;寻韩少功;因;值;论原价悖中图分类号: 2 74 I 0 .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6 2—4 2 2 1 )2一O 9 17 0 X(0 1 0 0 1—0 4

“寻根”这个概念,作为“寻根文学”的标志,最早是由 韩少功提出来的。 18① 9 5年他发表《文学的“》根”一文。在这篇被视作“寻根文学”理论宣言的文章中,韩少功发出“文学有‘’文学之‘’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根,根应中,根不深,叶难茂”的深沉呼喊。随后,则②阿城的《化文

种思潮不断更迭。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再到“到“,改革文学”涌现了不少与“革”,文文学有质的区别的优秀作品。但总体而言,文学潮流的涌动依然是适时地应和着政

治形势的巨大变化,文学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强烈关注,品的政治话语方式依然明显,工具论”作“的文艺思路也并未断绝。“作家们在文学的战线上,以文学创作完成着政治思想启蒙的诉求。虽然为新时期文学注入了人道主义、主体意识的觉醒等现代性的内涵,显然 .但对现代性的启蒙与历史的理性反思,还远未真正开始。”这 样的背景和现状下,被归为

“寻根派”的青年作家们“怀着以‘化’文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用意”,⑤寻求疏离现实政治语境的叙事策略 .超越政治风云变幻对日常经验世界

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郑万隆的《、现代小说的历史意识》李杭育的《一理我们的“”等、理根》文章陆续发表,宣示着“寻根文学”的诞生。这些文章在理论上将“寻根”旗高举;创作实践上,家们纷纷大在作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缤纷形态。在众多“寻根”品里,少功的小说《作韩爸爸爸》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这部作品“仅对作家个人具有超不越自我的意义,而且预示着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新的时期的来临” .是评论家们谈论当代小说观念变革时的重③也要议题之一。一

进行把握与思考 (爸爸爸》《故事发生的年代、景模糊,背 世间的更迭与鸡头寨无关 )。他们对准了中国自“四”五以来出现的漫长“传统文化断裂”时期,望从浩瀚的民族寄

“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文学之“”以弥补“根,文化断裂带”重,建民族文学与文化。 其次,寻根文学”“受到国际文学潮流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当时中国文坛明显受到以拉美“幻现实主义”魔 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流影响。外也与苏联作家f潮另如艾特玛托夫、斯塔菲耶夫等)异族民风的描写、阿对日本作

首先,寻根文学”是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和文学“

现状中催生的。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毁灭性冲击之后,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促使 2世纪 17 08 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始复苏,迎来了当代文学新时期,各

收稿日期:0 1 0 - 0 2 1- 3 3

作者简介:方嘉婕 (9 6 )广东普宁人, 18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 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08

①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 0,0 0年第 4期。 ②韩少功:文学的“”,作家》 1 8《根》《,9 5年第 4期。 ③李庆西:他在寻找什么——关于韩少功的论文提纲》《《,小说评论》18年第 1 ,97期。④刘东玲:理论与实践:《寻根的悖论——以(爸爸爸>为例》《方文坛》 2 0,南,0 7年第

1。期 ⑤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t《, -海文化》2 0,09年第 5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z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