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_省略_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_盛丹平

更新时间:2023-07-24 21: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

浙江省浦江县博物馆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盛丹平 郑云飞 蒋乐平

上山遗址坐落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浦江县位于浦阳江)))钱塘江支流)))上游,县域的河谷地带是浙中盆地的组成部分,海拔约50米,地势相对平缓。上山是盆地中的一座小山丘,同样的小山丘在附近还有多处,现多平整为耕地,相对高度一般在3~5米间。2000年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博物馆在浦阳江上游地区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遗址被发现。

2001年2~5月,对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地层厚度约1~60厘米,分七层。选取新石器时代地层出土的夹炭陶片进行碳十四加速器质谱(AMS)年代测试,证明遗址年代距今万年左右(表

一)。

表一:上山遗址C14年代测定表实验室编号

BA02235

BA02236

BA02237

BK02238F2H31¾»夹炭陶夹炭陶夹炭陶夹炭陶C14年龄(BP)(T1/2=5568)8740?1109610?1608620?1608050?110树轮校正年龄(BC)1R(68.2%)2R(95.4%)7960(68.2%)76009220(67.1%)87907950(67.2%)75207180(3.5%)71507140(61.6%)6800

6790(3.1%)67508250(95.4%)75509400(95.4%)84508250(95.4%)73007350(95.4%)6660验室古文博学院古文博学院古文博学院文博学院

文化面貌以圆石球、不规则扁方长体的/磨棒0、型制较大的/石磨盘0及红衣夹炭陶器为基本特征。

石球采自河滩鹅卵石,直径约5~10厘米,棱角部位多琢打成钝圆形状,部分石球保持原来的自然圆卵状。发掘面积内共出土100余个具有形态相似的球状石器,其功能也应该具有共同性。/石磨棒0也利用自然卵石,一面或多面有明显的磨擦痕迹,磨擦面呈弧隆状;/石磨盘0均有一个浅弧状磨面,其它面保持自然形状,磨面广度可达30~50厘米(图一)。另外,石器中还见有少量的通体或局部磨制的斧形、锛形石器、用琢穿法成孔的/加重器0、打制石器及砺石等。

陶器基本为夹炭质,由于火候不均,过烧者胎体呈淡黄色,极少量含砂;多厚胎,超过2厘米者不鲜见;表层多似有红衣,低温烧制,陶胎破裂面常见片状层理现象,胎体可辨见明显的稻谷壳粒。初步统计,85%为平底器,可辨器形中又大多呈大敞口小平底的盆形器,口径约30~50厘米,高约9.5~12.5厘米,底径10.5~24厘米;中腹或近沿处见有粗圆的桥形环钮(图二)。盆形器除小平底、大敞口的形态外,还有一种口微敞、腹壁较直,口沿外侧附有瓣状把手。另外,还见有少量的侈口釜、直口罐类器。除平底器外,还见少量圜底和及为低矮的圈足或假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多素面,偶见绳纹、戳印纹。绳纹多见于环钮、把手跟部的凹面位置,似为抹去后的残留。戳印纹见于盆的口沿。

遗迹方面,发现有较规整的圆型和近方形灰坑、排柱式房基以及沟槽形式的建筑遗迹。排柱式房基遗存以木柱腐朽后遗留的柱洞遗迹作为判断的依据。第3层下发现的F1具有明确的结构单元,总长14米,总宽约6米,布列呈西北)))东南向。柱洞分三列,南列共十个柱洞,间距约160厘米,部分洞边还嵌有小石块,中列11洞,与南列间距3米;北列11洞,与中列间距约3米。洞形均为直壁锅底,洞径27)50厘米,深70)90厘米,个别柱洞底有小石块。三列柱洞纵向呈平行分布,横向基本上一一对应。这种类型的建筑布局与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有相似之处。编号F2的遗迹发现在第7层下,初步确定为基槽式的房址,朝向为坐北朝南略偏东,由北、东、西三基槽构成U字形基址,南部基槽位置则在东、西基槽的中部。保存较好的是西侧基槽,槽壁斜直,底近平,长8.5米,宽约1米,深10~26厘米。西、北、南三基槽的填土颜色各有不同。另外,还发现同一时期的灰坑20余个。

值得关注的是,上山遗址夹炭陶片的表面有普遍发现谷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谷壳(图三)。经取样进行分析显示,许多陶片中含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的扇形硅酸体(图四)。对陶片中谷壳形状的初步观察结果是,粒的长度比野生为短,粒的宽度比野生稻大,与野生稻有所不同,为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我国南方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如玉蟾岩遗址(1)、仙人洞遗址(2)、吊洞环遗址(3)、曾瓦皮岩遗址(4)等。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以三排柱洞为特征的房基形式很可能与河姆渡式木构(干栏)建筑有发展关系,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文明发展中的区域特点和优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上山遗址石器中发现通体磨光石锛、石斧,有的磨光石锛棱角分明,在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多见。作为一种木料加工工具,是探讨遗址所区域的木构建筑传统的另一条线索。

上山遗址以石球、石磨棒、石磨盘及厚胎夹炭红陶盆为组合特征的遗存内涵迥异于浙江及附近地区已往发现的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原始性特征十分明确,如陶片断面上发现层理结构,反映一种十分原始又具有普遍性的/贴筑法0制陶技术;穿孔式加重器也属于华南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特征性器物。磨制石器稀少,打制石器数量较多(5)。陶器单调,陶质疏松、火候低。特别是石球、石磨棒、石磨盘的组合可能为稻谷、坚果类食物的脱壳、碾磨、敲砸工具,与原始的采集、农业经济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长江流域是亚洲栽培稻和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中心地带。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长江下游地区相继发现和发掘了河姆渡(6)、罗家角(7)、草鞋山(8)、崧泽(9)等与稻作有密切关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特别是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是稻作起源地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推动了国内外稻作起源研究的深入。河姆渡遗址发现后,研究者重新思考我国稻作起源、传播和稻种分化的问题,提出了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地,在向北和向南传播的过程中,适应各地自然条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稻作文化

南的贾湖(13)(10)。90年代以后,在长江(12)中游和淮河上游地区发现了年代比河姆渡遗址更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湖南的彭头山(11)、八十 、河等遗址,这些遗址的年代在距今7500年以上,早的年代数据距今近9千年。近年湖南还发现了和稻作有关的1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遗址(14)。由于这些年代古老的稻作遗址发现,对我国稻作起源、传播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学者开始修正原有的观点或提出新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栽培起源地范围从长江下游扩大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15),二是把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稻作遗址地区出现长江中游和淮河上游一带是我国稻作起源地,其他地方是稻作的传播区(16)。

2001年、2002年,在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中,通过浮选法采集了千余粒稻壳与稻米颗粒,经鉴定,各个土层之间的稻硅酸体在形状方面是比较一致的。与现代栽培稻籼稻和粳稻的运动细胞硅酸体比较结果显示,跨湖桥遗址的硅酸体形状特征接近于现代栽培粳稻的硅酸体。从粒型的长宽比角度看,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是一些经过人类驯化的古栽培稻。这一发现把该地区的稻作历史又向前上溯近千年(17)。

上山遗址稻作遗存的发现又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这表明长江下游在水稻栽培史上方面毫不逊色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稻作和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上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及其所在的浦阳江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已列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几年最重要的考古工作之一。31

注释:

(1)袁家荣:5湖南道县玉蟾岩一万年以前的稻谷与陶器6,5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6,文物出版社,2000年。

(2)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5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第二次发掘简报6,5文物6,1976年12期。

(3)严文明、彭适凡:5仙人洞与吊洞环)))华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6,5中国文物报6,2000年7月5日。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5桂林甑皮岩6,文物出版社,2003年。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4年发掘中,发现较多的打制石器。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6,文物出版社,2003年。

(7)罗家角考古队:5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6,5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6,文物出版社,1981年。

(8)南京博物院:5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6,5文物资料丛刊6第三期。

(9)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5崧泽)))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6,文物出版社,1987年。

(10)严文明:5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6,5农业考古6,1982年第1期。

(1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湖南省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6,5文物61990年第8期。

(1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湖南省澧县梦溪八十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6,5文物61996年第12期。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舞阳贾湖6,科学出版社,1999年。

(14)张文绪、袁家荣:5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6,5作物学报61998年第4期6。

(15)安志敏:5中国史前的农业6,5考古学报61988年第4期。

(16)王象坤、张居中等:5中国稻作起源研究上的新发现6,5中国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专辑6,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6,文物出版社,2004

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z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