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14 15: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

1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特点,了解如何科学地选择信息获取的途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要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的精确度如何? 学生完成教材p.3的表格。

教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一下即可。

教师: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学生:收看天气预报。

教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患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我们通过以上两个实践活动,了解了信息的含义,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什么是信息。 学生:??

教师: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实践学习2:将班级成员平均分成4组,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裁判,记录活动完成时间,防止违规现象。然后展示游戏规则,分发纸条,注意纸条上的号码要各不相同。4组学生同时按规则开始游戏,各组裁判记录游戏过程,比较传输结果和原始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讨论: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

教师总结信息的存储性(纸条、磁盘文件)、传递性特征。 网虫组学生打开各自的文件,发现共享的信息没有丢失。 教师总结信息的共享性特征。

讨论:哪几组传递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传递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 教师总结信息的失真性特征。

讨论: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邮局邮寄信件、广播、电视、电话、E—mail、即时通信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也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的主要特征。 3.小结。

教师:我们通过3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3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了信息的含义和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2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2课时

4.信息技术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1)信息技术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信息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P.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语言的诞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通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

(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P.5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4)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消极。 5.信息的编码

引导学生观察图1.1-14,了解不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方法。

教师:计算机看不见文字、图片,又不懂人类的语言,所以我们必须对各种信息编码,才能将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认识的二进制代码,便于计算机加工。 [板书]二进制:逢二进一 0+0=0,0+1=1,1+0=1,1+1=100 引导学生观察其规律,并计算。

教师简单介绍ASCII码、汉字国标码、多媒体信息编码。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共1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技能: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

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信

息技术的魅力;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二、教学方法:情意导入、演示、引导讨论 三、教学手段: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点: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3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六、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信息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形式、数量、来源等,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信息采集卡”的运用使得信息需求分析这项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 七.教学过程: 复习:

1、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传播要素: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

(2)信息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语言的诞生; 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通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4)信息技术的应用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消极。

以“提出问题->问题求解->归纳->练习->拓展”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引入

前段时间很多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在假如我们也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

怎样搜集资料、如何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呢?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电子作品,名字叫“爱鸟仔”,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 作品里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 从那里获得作品中所需要的这些信息? 3、 作品是以什么形式展示给我们看的啊? (二)新课学习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这个是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

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然后确定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再列出信息需求清单,将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列出来。 2、确定信息来源

信息需求确定后,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需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的三个方面去寻找:

通常信息来源的途径: 说明 来源 示例 报纸 书刊 广播 电视 音像制品 包括各种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 网络 其他_____ 媒体等,提供的是人们加工过的信息

4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他人 事物本身

或转载信息,要考证其出处及权威性 老师 父母 同学 朋友 专业人员 能为你提供所需信息或如何找到所其他____ 需要信息的人 动物 山河 风雨 表情 行为 化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的学反应 活动过程 事件现场 其他 各种特征等,可获取没有加工的信息 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

真实可信。因此,应尽量拓展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选择的信息源应当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触及的。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媒体、通过与他人交流息、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来获取信息。

1)、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如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

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如学习上请教同学或老师,形式上有面对面或电话、网络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通过直接观察事物本身或事件发展过程获取信息

信息采集的原则是:(1)主动及时原则;(2)真实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全面系统性原则。

信息采集的工具除了传统的纸和笔外还可以使用更现代的工具,如: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零散杂乱,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以便更好的使用这些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由于采集到的信息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采集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号,并按信息内容、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以方便调阅和使用。

(2)、输入计算机保存

收集并整理好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里面可以方便我们进一步处理,也是越来越普遍的保存信息的方法。我们可以按采集到信息的不同类别,将他们分类保存,文件的管理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夹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或不同用途的文件分类存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大量同类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搜索引擎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加深对“关键词”的认识和理解,知道搜索引擎的简单工作原理。实践,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会使用关键词进行资料信息的获取,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对关键词进行简单的选择和提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奥运,支持奥运。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行为与创新:加深对搜索引擎的理解,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它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以任务为主,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教学手段,整合其它学科如语文等课程,对学生

5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提出一些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任务,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情景中的任务产生问题,学生通过解决该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搜索方法,而且使学生掌握关键词的选取技巧。

三、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有效使用。 四、教学难点:搜索中关键词的选取技巧。 五、教学准备

(1)学生机收藏夹中导入常用搜索网站、专题网站。 (2)将学生分组。

(3)专题网站、幻灯片、教学管理软件。 六、教学过程

(一)回味奥运,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些运动员的获奖图片。和同学们一起回顾北京奥运会上的精彩镜头,回味北京奥运会上的经典时刻,提问一些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常识问题及获取途径。接着提问如果我们想更深入的了解北京奥运会及百年奥运的历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最快的找到答案呢?

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预习本课。

1.怎样通过网络知道8月17日这天各国的金牌数? 是到某个固定网站中查看, 还是用搜索引擎查找?

2.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可以做什么? 3.你知道的搜索引擎有哪些,请列举几个。

设计意图:回味奥运是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奥运精神,深刻体会到这种精神的强大力量,并且在生活中发扬奥运精神。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本课,并尝试完成本课开始的问题,让学生对搜索引擎有大致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练结合,步步为营 环节1:知识桥――专题网站 请同学打开一些特色网站,了解一下各网站的分类方法及侧重点,课件展示常见专业专题网站。

6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图1 常见专业、专题网站

让同学说一说这些专业专题网站具体学科领域,网站的主要用途和目的 环节2:知识桥――搜索引擎比较 请同学回答预习的后两个问题,然后提问学生使用过哪些搜索引擎,教师展示几个主流的搜索网站界面,将学生按搜索网站分组,如:百度组、Google组、一搜组、搜狗组等,尝试搜索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几块金牌,并比较使用以下几个关键字搜索的效果。

表1 关键词搜索比较 关键字 乒乓球 乒乓球 金牌 乒乓球 金牌 总数 搜索到的网页数目 学生尝试之后,让学生分析关键词的选取对搜索结果的影响,关比较不同搜索网站的区别。 设计意图:介绍专业专题网站,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可以根据所需信息的类别,选择相应的网站进行浏览,而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分组搜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搜索网站,搜索原因不尽相同,在生活中要有选择的选用搜索引擎。搜索中国乒乓球队的相关信息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先试后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关键字的搜索效果,使学生明白,选取的关键字越精确、越具体,搜索到的网页数目相对变少,准确率也就越高。使学生重视选取关键字的重要性。

7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环节3:智慧门――搜索技巧

帮助夏问天同学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1.神舟七号的发射地点?

2.神舟七号将搭载几名航天员?

3.“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的作者是谁?

在关键词中运用空格、双引号、书名号、加号和减号,重新搜索神舟七号搭载几名航天员。 表2 关键词中符号使用技巧 关键字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 航天员 搜索到的网页数目 完成情况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特快 快 慢 特慢 不行 “神舟七号 航天员”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 +航天员 神舟七号 -航天员 学生尝试之后,让学生说说关键词中符号的功能。 设计意图:设置帮助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搜索能帮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字中运用空格、双引号、书名号、加号和减号,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功能及对搜索结果的影响,能够在平时的使用中合理运用,加快搜索效果。 环节4:智慧门――搜索效率

分组比赛,搜索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评出班级搜索之星。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 2.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是什么,主唱是谁? 3.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总数是多少? 4.嫦娥一号经历的四次变轨的时间?

5.目前世界上已经进行了探月活动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拓展任务:

已经完成比赛的同学,可以尝试下面两个任务。

请同学们搜索一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和视频,尝试下载。 教师提供视频下载的自制课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参照使用。

设计意图:强化练习,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分组比赛,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水平。设置拓展任务,让学生了解一些下载技巧。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教师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用、活用搜索引擎。 2.布置作业

完成《实践指导》中实践1-1。 九、教学反思

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暑假中学生肯定观看了很多关于奥运会的比赛,通过奥运图片的导入,让学生再次回味奥运精神,搜索中国乒乓球队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知识桥、

8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智慧门逐级设置,学生在阶梯式的任务中学习搜索知识,但是在上课时,关键词的选择部分内容学生学习不够热情,可能设计不够新颖,本想设计关于“功夫熊猫”的相关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但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能够看这些大片的很少,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激趣效果。因此还需要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内容。

信息的管理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用应用程序的图标及文件类型 (2)运用压缩与解压缩软件 (3)科学有效地管理磁盘中的文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动手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信息的管理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日常生活中应用对常见文件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别常用文件的文件类型以及它们的格式 2、压缩与解压缩应用 3、有效管理磁盘中的软件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讲解演示法

运用电子教室,将压缩与解压缩软件的应用步骤详细讲述给学生,结束后,请同学们自己将磁盘中的文件进行压缩与解压缩,体会压缩软件的优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以境激趣

活动:“连连看”游戏,在黑板上排列出常用文件图标、文件格式及文件类型。 师:请几位同学们将这些图标与文件格式、类型连接起来,看谁连又快又准。 生:踊跃举手,到黑板连线。

9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老师对连线的又快又准的同学进行表扬

目的:创设连线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的感观认识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 2、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活动:展示几组相同文件名、不同类型文件的文件夹、压缩包 师:请一位同学分辨一下它们之间的异同。 生:文件名相同,但是图标不同。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能不能再找一找还有什么不同。 (提示)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属性 生:通过比较,找出了文件大小的不同。

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压缩软件的作用会是什么呢? (生进行思考或小组讨论) 生:总结压缩软件的用途。

目的:通过对比各种文件的压缩比例,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思考问题也变得更加积极。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老师刚才展示的几组文件夹和压缩包,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老师指导生打开文件夹看其中的文件,生观察并回答)

生:文件夹名与其中的文件是一致的,譬如:文件夹名是“音乐”的,它包含的文件全是音乐格式,文件夹名的“电影”的,它包含的文件全是电影格式。

师:总结的非常好,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放置文件? (生思考或小组讨论)

生:便于需要时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的文件。

师:对,管理文件需要有条理,像同学们平常管理各门功课一样,需要分类归总,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件了。 生:对,今后我们也要这样管理文件。

师:请将你们磁盘中自己的文件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吧。 生进行实践操作。 3、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的心得,简述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的结论与成果 4、作用布置

课后思考讨论: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中,一台计算机供许多的同学使用,磁盘里的文件非常的乱,假如你是信息教室的管理员,你将如何科学地管理这些文件呢?

10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认识我的计算机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

(1)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 (2)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二、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三、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11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老师板书: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认识我的计算机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回顾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知识。 (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知识。 三、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生回顾:师生共同完成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知识图。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小组活动:各小组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思考题,并选择其他小组进行互测,由老师点评。 2.新课讲授

12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老师引入:如果计算机只有硬件,那它就是一堆废铁,要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的计算机软件知识。

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常见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2005年7月22日微软对外宣布正式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

○2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播放软件超级解霸,动画制作软件Flash MX等。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软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我们已经了解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那同学们知道计算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吗?

合作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并尝试进行回答。

老师引导: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作比较。先列举生活事例形象描述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然后分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当输入文字时,首先通过键盘将字符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并保存在内存储器中,由中央处理器CPU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器输出,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将信息保存到外存储器。 模拟学习:展示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板书并总结: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工作过程。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全过程可用“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来概括。

○2这是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来的“存储程序”原理,现在绝大多计算机仍都采用此原理。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问题,由学生抢答。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优化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3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根据“任务驱动”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感受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应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 (2)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3)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系统维护家庭的计算机,能够解决常见的计算机问题。 4.行为与创新

(1)抵制盗版软件,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二、教学重点:掌握具体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三、教学难点: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安装,系统还原的步骤。 四、课前准备:

1.一台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打印机。

2.WindowsXP安装视频、“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FlashMX”软件、打印机驱动程序。 3.将学生分组,5~6人一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五、教学方法:教学演示、自主实践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的知识,老师启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问题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引导(8分钟)

任务一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放入WindowsXP系统盘,通过设置疑问,引入对CMOS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播放WindowsXP安装视频,讲解安装步骤中的注意事项,突破重、难点。 任务二安装应用软件

要求学生完成安装“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的实践操作,安装过程中,老师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将难点知识简单化解。安装完成后,引导学生到C:\\ProgramFiles中查看计算机都安装了哪些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安装应用软件的理解。 3.实战演练、巩固知识(25分钟)

(1)分组进行FlashMX软件的安装,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着重解决安装序列号等问题。通过分组协作进行实践,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2)老师将打印机连接到计算机,出现问题后,请个别学生尝试解决。操作过程中,老师作补充说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硬件驱动程序的重要性。如时间许可,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看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

14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4.总结提炼、课外延伸(3分钟)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下节课布置任务。

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2分钟)

老师展示上节课安装的“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和“FlashMX”软件。让学生思考如何卸载应用软件,以释放占用的磁盘空间呢? 2.自主学习、积极探索(8分钟) 任务一卸载应用软件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两种方法,分别删除“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和“FlashMX”软件,分组进行比赛。老师小结知识点并提问,如何清除删除操作产生的大量临时文件和碎片,释放磁盘空间,提高运行速度? 3.老师演示、实践操作(10分钟) 任务二如何磁盘清理

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磁盘清理”的一系列操作,突破重、难点;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磁盘清理”操作,巩固知识。 4.老师引导、动手实践(5分钟) 任务三漏洞修补

老师讲解如何进行漏洞修补,并引导学生一起操作。

方法:右击“我的电脑”,弹出快捷菜单,执行“属性”命令,单击“自动更新”标签项,进行相关项的设置。

5.自主探究、实战演练(15分钟) 任务四系统还原

老师讲解系统还原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系统还原的重要性,并对照教材上步骤进行实践操作。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6.总结提炼、课外延伸(5分钟)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今天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除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外,还可以通过“超级兔子魔法设置V7.84”等其他软件来优化计算机,有兴趣的同学可搜集此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

15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主动防范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光盘;“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 将3~4名学生分为一组。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含义与特点,加强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 五、教学难点:

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方法,并能够利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讨论学习:大家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遇见下表描述的现象,请在相应栏目做标记。

16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现 象 1.计算机经常无故死机。 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4.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6.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7.网络驱动器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8.自动链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 当计算机表现出上述种种现象之一时,就可能感染病毒了。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每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是/否 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可是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总结发言。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具体内容参见教材46页): a.隔离来源。

b.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讨论学习: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一旦怀疑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就应该使用专门的杀毒软件及时杀毒,并养成定时杀毒和升级病毒库的习惯。你家里的计算机有没有安装杀毒软件?如果有,请说一说:

a.所安装的杀毒软件是 。

b.设置每隔 时间杀一次病毒,每隔 时间升级一次病毒库。 c.所选择监控的对象有 。 你知道哪些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2)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2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今天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老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7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老师结语: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病毒,还知道了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毒意识,及时发现计算机的异常情况,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还尝试着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学会了善用网络,深入认识到网络的功能和作用,会让我们受益非浅。

第1节 数据收集与编辑 一、内容分析

《数据收集与编辑》第1课时是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介绍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收集,尤其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二是介绍WPS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先在一定高度上对数据有一些感受和认识,体会到数据的重要性、了解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使用数据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而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出功能强大的WPS表格软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此年级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操作技能。WPS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一点悬殊,学生相对掌握起来有一点吃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WPS表格软件中工作表、单元格等的基本概念;

18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2.掌握WPS表格软件中数据输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区域的选定,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使用调查问卷获取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探究、讲授、总结,掌握WPS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

3.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的一系列过程,并能合理评价调查问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数据收集的意识,了解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2.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4.教师活动:请完成录入的同学把调查问卷传送给老师,方法如下。老师提醒学生将身高和体重调查问卷电子表格文件保存关闭后再上传。

5.学生活动:学生传送本组的调查问卷。

19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且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二)数据的收集

1.教师活动:一般而言,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如上网查找、从图书杂志上获取等;二是通过亲手实验、亲自调查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刚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就是第一手资料。

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5至36页了解数据收集的渠道和方法。 3.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了解数据收集的渠道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的两种渠道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 (三)初识WPS表格软件

1.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表格合并助手软件合并学生的调查问卷,并把合并后的表格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是否有问题。

2.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数据有误,有学生重复输入,也有学生没有输入。老师归纳总结如第1行可以插入新的一行,增加一个标题。

3.教师活动:如何修改和完善我们的表格文件呢?我们首先要来了解WPS表格软件,老师课件展示WPS表格软件是一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它是集表格处理、图形显示和数据运算于一体的应用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直观的数据统计图形显示;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设计意图:展示WPS表格软件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WPS表格软件的兴趣。

20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4.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结合教材去进一步熟悉WPS表格软件(36-37页)。任务一:打开WPS表格软件,了解WPS表格软件的窗口组成。理解几个重要名词。什么是工作簿?什么是工作表?什么是单元格? 什么是活动单元格?

5.学生活动:学生打开WPS表格软件,自学教材,了解WPS表格软件的窗口组成。

6.教师活动: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老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考考你”,每一个显示的方框请学生说出具体的概念名字。

7.学生活动:学生讲解。WPS表格文件默认扩展名为et,也可以保存为xls等其他格式。一个WPS表格文件可包含多张工作表,左下角有工作表的标签,当我们单击工作表的标签就能激活并进入相应的工作表,被激活的工作表称为活动工作表。每张工作表

包括若干行、若干列,行号分别为1、2、3-----的数字编号,列号分别为A、B、C------的字母编号。行与列相交的区域形成一个单元格,单元格是工作表的基本组成单位,单击该单元格,该单元格四周就会显示粗轮的廓线,这样的单元格称为活动单元格。为了便于区别每个单元格在表中都有地址,称为单元格地址,它以数字为行标,以字母为列标,比如当前单元格位于第1行、A列,其单元格地址就为A1(列号+行号)。一张工作表最多有65536行,256列。

8.教师活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做适当补充并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的讲解再熟悉了解一下WPS表格软件。

9.教师活动: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修改完善中学生身高和体重调查问卷(任务

21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二)。

10.教师活动:在同学们操作之前老师有一个知识要补充一下,要选定一个单元格我们应该单击该单元格,选定一行一列,单击该行号或列号,选定连续或不连续的单元格、行或列,我们可以使用键盘上的shift或ctrl键。(知识迁移)

11.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案操作,如有问题可咨询老师同学或演示动画,老师巡视观察有无共性问题并指点个别学生。

12.教师活动:老师请学生演示,并做适当评价,表扬完成好的学生,并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如在第1行插入新的1行。

13.教师活动:老师请学生根据刚才的讲解和演示继续修改身高和体重调查问卷,已完成的同学帮助一下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师生的互动,使课堂在正常有序的情况下进行。

(四)自测,课堂小结

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2.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3.教师活动:通过这节课你们是否有收获呢?你们收获了那些知识和方法呢?请同学们谈一谈(老师同时播放课件)。

4.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我们认识了WPS表格文件,学会运用它完成了身高和体重调查问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后续的学习之后,同学们会爱上这位大师,且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很多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的数据处理问题。

22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设计意图:自测,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自身身高和体重调查实例,以学定教,在做中学,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的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展示,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而执教者始终保持着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本节课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全过程中来,优秀的学生可跟着学案自主探索,提前完成任务;中等生可以跟学案作逐步的尝试;有困难的学生有教师提供的演示,通过多种形式保证了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更多地信息和创新的火花。通过师生互动解决了预设与生成间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延伸。没有预设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没有预设就没有有效的生成,没有充分地预设就没有更为精彩的生成。本节课的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能为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空间,能为师生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进课堂多向信息交流的产生,真正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交流,使师生在合作中共生,在不断地探究困惑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本节课学案的设计,能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实践任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发挥了学生自主能动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任务驱动为引擎,以学案为辅助,以老师指导为帮助,让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原则。

23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数据收集编辑(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工作表的增加、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操作; 2. 掌握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 ;

3. 熟练掌握使用工具与菜单对工作表进行调整、修饰与美化 ; 4. 掌握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出工作表的规划,使学生能恰当地描述和存储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

数据;

2.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表格的修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践、讨论、总结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利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比较、分析、尝试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 工作表的增加、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操作 ;

2. 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设置对齐方式,合并单元格,自动换行; 3. 问卷的编制

【教学难点】

问卷的编制和问卷数据收集

【教学过程】

24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喝饮料吗,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呢

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且有话可说(导入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或者学生熟悉的话题切入)

气氛热烈,学生回答问题

农夫山泉、脉动、海之盐、芬达?? 二、

饮料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有利有弊 三、

这是有争议的问题,那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中学生饮料消费的

现状,就以我们班学生为例,想获取你们饮料消费的现状,收集资料时从一手资料获取还是二手资料获取

一手资料,且适合才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四、

请同学们想想可以问哪些问题来调查我们班饮料消费情况呢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将回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一个星期花多少钱在饮料上 喜欢什么口味的饮料

买饮料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家长赞同你买饮料吗(这个问题很有创意)

教师总结,并点评问题的有效性(对教师的问卷编制能力要求高) 五、

(为节约时间,教师将书中39页的问卷调查转成电子档,并把每题输入到问卷星

中,以方便调查)

同学们脑袋瓜子真灵,想出来的问题很好,问卷编制好了我们该如何施测呢? 放在网络上(因为我上节课让他们体验过了网络问卷收集数据的优势,因此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

25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好的,为了节约时间,老师这里已经提前输入问卷了,相信你们都跃跃欲试,想填填问卷了解我们班饮料消费的情况了吧,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注意:此问卷为匿名调查方式,大家尽可能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填写好了 (发送问卷地址链接,学生开始填写调查问卷)

六、 Wps表格的编辑

数据收集好了,老师也及时下载了问卷调查结果,首先我们来对问卷表格进行适当美化,并完成一下任务

任务1:(把问卷统计结果以txt文档格式发给学生)

要求导入数据,完成以下表格 (连续区域的表示方法) 操作要求

选定单元格B2 选定一行 选定一列

选定连续数行或者数列 选定一个连续区域 选定多个不连续区域 选定整张工作表

方法一 单击该单元格 单击行号

方法二

利用键盘上的方向键

任务2:按照以下操作对初一信息技术调查表进行操作

在第一条记录前插入一行,并在这一行中填写标题“初一信息技术调查表”,加粗,小三字体

删除第一条记录(第一条记录为老师随便填写的,因此数据无效) 删除D列和E列数据 清楚B列内容

把sheet1所有内容复制到sheet2中,并给sheet2重命名为“复制表格”

任务3 工作表的修饰

调整H列所有单元格的宽度,使单元格的内容都可见 设置G列单元格自动换行

合并A1到F1单元格,并把合并后的单元格设置为淡黄色,字体居中对齐

完成后,教师点评作业

七、 留下悬念,激起求知欲

师:我们来总览我们班饮料消费的调查问卷数据,你们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男生和女生哪个群体消费比较多?(情绪高涨) 师:那怎么统计呢?

生:首先筛选男女(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

26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生:一个一个加起来 生:求平均值

师:你还想从这个数据看出什么呢?

生:都想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统计,不知道怎么下手 一个一个加起来比较费时间,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吗?看来你们对表格处理技巧并不了解,想知道更多关于饮料消费情况的信息,我们还得从wps最基础的统计技能讲起呢,欲知详情,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且让课程学习更加连贯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最成功的是把问卷的编制、数据的收集和表格

的编辑有机的串连在一起,借助于本班学生饮料消费情况的一手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持续保持后续学习的兴趣

数据的运算

教学目的:

(1)熟悉公式的基本组成

(2)掌握公式的创建、修改、复制、删除等方法; (3)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简单函数的应用; (4)掌握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灵活应用;

(5)会灵活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财务统计与分析运算; (6)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教学方法:

采用以“指导——参与”为基本形式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即教师仅粗线条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和实践,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和探索。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情景

教师展示兴趣小组报名统计表,提问,如何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每个班级的报名人数和各个兴趣小组的报名总人数。

二、学生探究学习,掌握公式计算方法 教师讲解单元格地址的概念:列号+行号

教师请学生在工作表的A1单元格中输入“10*2+3” 在B1单元格中输入“=10*2+3”,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学生探究分析结果不同,得出结论:如果在一个单元格中先输入一个等号“=”,那么EXCEL会把等号后面输入的式子作为一个“代数式”对待。

提问,除了输入等号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输入代数式。可以在编辑公式栏中输入,或单击“=”按钮。

学生实践,计算“兴趣小组报名”表中羽毛球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分别利用数字直接相加与单元格地址相加,观察分析,结果有何不同?哪种方法更好?

27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利用单元格进行计算机的优势:

(1)当数字发生变化时,结果不会出错 (2)可以进行公式的自动复制

学生实践:利用公式自动填充法计算“兴趣小组报名表”中每个兴趣小组“总人数”

三、教师讲解函数概念,学生实践练习

举例说明函数概念:在数学中,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为S=∏R2,R时一个变化的量,而S是随着R变化的,S就称为关于R的函数

EXCEL中的函数:EXCEL软件提供一些常用的简单的函数,如求和SUM(),求最大值MAX(),求平均值AVERAGE()等,教师演示这些函数的用法。

学生利用函数来求“兴趣小组报名表”总人数,观察利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机总人数,结果是否有区别,编辑公式栏中的区别。

教师解释数据区域:用左上角单元格地址和右下角单元格地址来表示。

四、利用计算“占年级总人数比例”来说明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的区别

教师演示计算比例的方法,F3/F12,利用“自动填充柄”拖动自动填充序列,出现“#DIV/0!”错误,请学生观察分析原因。

相对引用:自动填充柄填充时,相对地址进行自动调整; 绝对引用:自动填充柄填充时,绝对地址保持不变; 绝对地址的用法,在行号,列号之前都加上美元符号。 学生实践学习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28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函数法数据的处理 新授: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利用公式法进行数据的处理,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邮箱,打开“歌咏比赛预赛成绩单”,请某某同学边演示边告诉大家他是完成各位选手的总分与平均分的计算的。 提问:大家试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此次歌咏比赛的评委有很多,如有100个评委,甚至更多,我们还利用这种公式法去进行数据的计算,是否还能计算的这么快?为什么? 学生思索后,肯定会说“不能”,“因为评委太多的情况下,我们在输入公式时需要很长的计算公式”;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虽说我们的公式法进行数据的计算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计算起来也很方便,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涉及的数据过多时,输入公式时既费时又易出错。那么你们想不想学习另外一种数据计算的方法?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excel函数的计算方法。以“演讲比赛成绩表”为例进行演示讲解: 方式一:函数输入法 在杨林同学的“总成绩”所在单元格进行函数输入,求和函数为sum,我们在进行函数输入时也要先输入“=”,然后再输入函数名称,最后输入函数单元格区域(用括号括起来并用冒号将第一个单元格地址与最后一个单元格地址隔开)并回车。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注意看:“=sum(c3:g3)并回车”即可。解释其中”=”代表输入的不是文字,sum代表输入的是求和函数,c3代表的是进行计算的第一个29

复习旧知,并为新课做铺垫。 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作品,并鼓励表扬学生。 重点、不易理解并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精讲,重要的是让学生彻底弄明白函数的使用意义与方法。这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数据的单元格地址,g3则代表的是进行计算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单元格地址,总体表达式表达的意思是计算从c3到g3这5个单元格的数据的总和。 学生练习: 数 30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堂小结 课堂延伸 学生练习 用函数输入法计算所有学生演讲比赛的总成绩 方式二:插入函数法 我除了可以用输入函数法外进行数据的处理。还可以利用插入函数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处理。 先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教师提示可以用“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命令来实现。 请完成的学生给全班学生讲解完成的过程: ? 点击“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命令; 输入法的功能 在第一种方式掌握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本次任务。 ? 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sum并“确 定”; ? 在“函数参数”对话框的number1中输 入或修改数据所在单元格的地址,如在前两种方式掌握的c3:g3并“确定”即可。 基础上学生应该全部此时教师再次加以强调单元格地址的准确性能够完成本次任务 及其重要意义。 方式三:自动求和按钮 请学生自己完全独立完成。教师只是提示可以 利用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完成总成绩的计算。 不管用哪一种函数计算方法,只要格式正确,单元格地址准确,都能达到求和的目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题目的要求自行选择函数计算的方式。关键是数据的单元格地址要准确无误。 请学生仿照sum函数的使用方法自已自学并尝试average/max/min函数的使用。完成演讲比赛成绩表的平均成绩、最好成绩与最低成绩的计算。 将“歌咏比赛预赛成绩表”的总分和平均分,最好成绩与最低成绩统计出来并尝试计算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并将作业发送到教师邮箱。 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必要时给出相应的辅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1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数据图表与分析

一、教学背景

1、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第4单元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环境:极域广播系统 安装office2003软件 5、课前准备:数张工作表 演示步骤动画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

②、知道图表的常见类型和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 ③、体会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②、培养学生在实践模仿的过程中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并能尊重他人表达自己的权利,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如何制作图表;

②、掌握各种图表类型适合哪些场合。 (2)、教学难点: ①、掌握如何制作图表;

②、掌握各种图表类型适合哪些场合。 3、内容分析:

《数据图表与分析》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4单元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图表的制作以及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本节内容主要完成《纲要》中提出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任务。

制作图表的4个步骤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大量选项的含义,尤其是各种图表类型、子图表类型各自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数据关系、适合在哪些场合。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据加工和表达的多样性,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用恰当的图表直观表达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结论和想法,并能和别人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分享,同时尊重别人的观点,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4、学生分析:

32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过了Excel的基本操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鉴于此我已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5、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只要通过自学、比较、讨论等活动即可很好地解决。

对于图表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制作向导”的提示,一步步地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交流、比较、互相帮助,并进行总结,通过设计一些图表的编辑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选项的含义。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目标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践、模仿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对于数据加工的多元性问题,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项目引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比较观察、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关于“1988~2004年五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大陆)代表团的获奖情况”的3种信息表达方式(数字、表格、图表)。 2、学生观察,思考图表是如何制作的? 3、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1、学生通过欣赏演示动画自主学习图表的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并强调制作图表的注意点。 3、教师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4、教师展示3种不同图表(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5、学生观察分析,并尝试进行总结不同图表类型的适用场合。

6、教师总结。柱形图:适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多少。折线图:适于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图:适于观察不同种类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7、学生自主尝试对图表进行修饰和美化。 8、学生演示,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9、学生了解一下数据加工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师生的互动,培养师生的情感。 三、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1、教师布置探究任务。

2、学生制作,学生演示,修改作业,保存作业。

33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操作技能是图表的制作和图表的修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光是对技能的操作,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用恰当的图表直观表达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结论和想法,并能和别人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分享,同时尊重别人的观点,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了解其特点,掌握其基本应用技能。

(2)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作品,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掌握WPS文字文件的合并方法以及文字、段落的基本编辑方法和技巧。 (4)掌握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的编辑方法以及图文混排的编辑技巧。 (5)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简单应用 (6)掌握设置页面、打印和预览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PS文字的功能。

(2)了解书的制作过程,掌握WPS文字的使用技巧,能够灵活运用WPS文字创作作文选的封面、封底、卷首语、目录、正文,并能设置页眉、页脚,进行打印或发布。 (3)能够对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初步形成规划、管理信息作品创作过程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制作作文选,使学生能够从内容到形式、从色彩到结构协调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美意识。

(2)通过评价作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创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创新与行为

(1)通过创作作品,体验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方面的优势。 (2)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 (3)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二、教学重点:

(1)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

(2)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以及图文混排。 (3)合并文档的方法及编辑文档的技巧。 (4)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34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5)灵活运用WPS文字知识技能根据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6)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作美的、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

(1)文档的合并及编辑排版。

(2)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以及图文混排。 (3)页眉、页脚和页码设置的灵活应用。

(4)运用WPS文字知识技能根据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5)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作优秀的作品。 (6)正确鉴赏他人作品。 四、教学准备

学习资源:光盘(作文稿素材、排版样例文档)、软件(WPS文字)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接到一个任务,我们学校文学社的10个同学每人写了一篇小说,想把这10篇小说编成一本“小说合集”,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班阅读。我想请同学一起帮我想办法解决今天的难题。 导入:展示一本完整的图书 二、新授 1、规划应用文档

一本完整的图书通常由封面、序(前言)、目录、正文等组成。

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图书《生命的拔节》的过程为:撰写并制作卷首语——制作正文——制作目录页——制作封面和封底——打印或发布。 2、文档合并

(展示10篇WPS文字图标,打开其中的两片,预先设计好每篇文章的字体等都不一样,格式不统一,学生肯定觉得麻烦)太麻烦了,要打开10篇WPS文字,提问:能不能有什么方法,能够简化操作?

学生回答:合并成一个文档,这样不用分别打开文档,麻烦! 学生自学书本P54实践学习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巡视,查看出现的问题,教师请完成的学生来演示文档合并的方法,并总结 小结:文档合并方法1、采用复制、粘贴;2、插入——文件 3、插入分页符

文章是合并好了,但是查阅起来不是很清楚,感觉几篇文章胡子连着眉毛,含糊不清,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插入分页符重新分页,这样每篇小说就独立成篇了。

35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操作方法:插入点定位到需要分页的位置,执行插入——分隔符,选择分页符,单击确定 4、文字的修饰

多篇文章放在同一个WPS文字中间方便编辑排版,真是高兴。请同学观察一下,这篇文章能否直接打印出来,装订成本,显然不符合我们中文编辑的习惯,我们还要对文章进一步修饰,使得标题突出醒目,正文文字大小适中。

教师简单介绍文字修饰的方法,对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进行修饰, 强调:对文字进行修饰,首先要选定文字,再操作。

学生练习,完成作业,分隔符的插入,文字的修饰,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请最快的小组派同学起来演示,引入格式刷。 5、分栏

为使打印出来的文稿便于阅读,一般会采取分栏的方法,将文稿分成两栏或三栏

操作方法:先选定需要分栏的段落,一般是是文章的正文,执行格式——分栏命令,打开分栏对话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栏目数量、距离、分隔线等。学生在小说集的首页第一行输入“排版人员班级、姓名、学号”

学生完成分栏练习,思考:如何撤销分栏,教师转播一位学生的机器,演示撤销分栏的方法 6、文稿的整体设置

为了让一本书具有统一的风格,正文、标题的字体字号应该分别统一,教师演示“格式刷”的使用操作。

什么是页眉页脚,页眉页脚有什么作用,如何操作。 教师演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页眉页脚。 三、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节课的成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合并使文章独立成篇,巩固了文字修饰的相关操作,学会了分栏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并操作和插入分隔符的时候先要定位好插入点的位置,再执行相关的操作;在对文字修饰和分栏时,要先选定后操作。一节课下来,老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说合集已经初具雏形,剩下来的部分我们下节课再来。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去过图书馆或者书店吧,看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图书,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有那么一天能够出版一本图书呢? 学生:??

教师: 好,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图书。我这里有一本图书,同学们看看一本图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

36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教师: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如何制作卷首语。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书卷首语,展开讨论并总结,卷首语的要素。

学生:??

教师:这么漂亮的卷首语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卷首语。 二、新授 插入图片

教师:图片的来源有很多,有来自文件的,有来自剪贴画的,还可以自己动手绘制。 1、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步骤:(1)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 (2)设置图片与文字紧密环绕

步骤1:请同学们参照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插入图片。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完成的非常不错,同学们看看自己插入的图片从整体上看是不是和文字之间相互协调呢? 步骤2: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设置图片环绕方式,并体验各种不同的环绕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和文字之间相互协调。 2、绘制图形

步骤:(1)启动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

(2)选中自选图形——标注——云形标注à在原文件中拖动画出云形 (3)输入文字:卷首语

问题讨论:如何利用填充效果把图片裁剪成下图所示图形?

37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页面的美化

教师:为了使页面更加美观,可添加彩色背景,绘制装饰线条等。 1、背景颜色

单击格式——背景——填充颜色

任务2:在WPS文字中,可以用某种颜色或渐变颜色、图片作为页面背景。 2、页面边框

单击格式——边框与底纹 创作作品

展示一组新颖的卷首语,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素材和自已已学的知识对卷首语进行修饰呢? 展示评价作品

教师:现在我们大体上完成了卷首语的制作,但是整个页面看上去太单调了,不够美观,那要怎么办呢?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卷首语作品,学习了如何插入图片和美化页面。通过小组竞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和相互协助的能力,同学们通过自评和互评,更加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对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3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一个没有修饰的目录页和修饰好的目录页 问:看了这两个目录页之后,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主动思考,认真体会,分析并谈出自己的感受及渴望学习制作的心情。 总结学生的回答,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目录页中用到的效果和方法。 二、新授 1.学习任务

讲解学件,明确任务。 2.分解任务 第一步:摆放花盆 插入自选图形,修饰边框。 第二步:给花盆填土

在自选图形中填充图片,文字等。 第三步:移花接木

插入文本框,并将文字粘贴入文本框。 第四步:修修剪剪

38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设置文本框中的字体大小,颜色,大小等。 第五步:赏花评景

欣赏学生完成的作品,小组互评。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学件,并在脑海里,初步构思目录的形成框架及效果等。 三、实践创作

教师分步讲解及演示:

(注,在此过程中,适当的让学生上台演示) 1、插入自选图形 2、修饰自选图形:

1)调整边框、大小等。2)、填充图片3)、添加文字。 3、插入文本框,

1)、去除默认的边框,2)、设置水平线。 4、将另目录文档中文字复制并粘贴到文本框中。 5、设置文本框中的文字大小、颜色等。

学生对照学习学件中的方法与步骤,开始自主实践创作。

对于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互帮互助相互提醒,力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任务。

完成作品后,及时提交作业。并积极帮助他人。 四、评价提高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师生共评。

学生欣赏同伴作品,并给出自己真诚的意见。

提问:比较一下插入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的方法,你认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同伴讨论,并回答。 五、课堂总结

教师本节课上学习到的新的知识点及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如色彩搭配,图形位置的合理摆放等)

学生认真总结自己作品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不足,对于未完成作品的同学,要及时找出原因,为什么没能够完成?

六、作业

继续完成目录页的创作,完成后,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4课时

一、创设情境并导入新课

39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1、情景设计

师:PPT课件展示图片(封面和封底) 师: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导入新课

三大要素:文字、图像、色彩

师:书籍封面是根据图书的内容和主题来设计的,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不同意义的封面,封面设计的意义主要是为书籍内容本身服务的。一本书封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本书能否受到读者的欢迎,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主题封面的设计。(以文字为主、图文结合) 二、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1、step1——封面背景制作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5,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3.1——插入图片:实践操作?? 师:巡回指导;

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演示绘制自选图形椭圆,修饰图形(填充颜色、旋转和翻转、叠放次序); 生:观摩后,实践练习完成P66图4.1-13; 师:讲解小结。 2、用艺术字制作标题

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72 4.1-25. 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 师:巡回指导;

生:上台演示线条的绘制、修饰和组合(展现自我); 师:鼓励,并给予评价; 三、设计步骤小结 1、构思

考虑几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 2、定稿

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 3、制作

图形的设色或制作,运用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自选图形的修饰等)。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相信这艺术之路将会伴随着你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精彩。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