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8 0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 年)

“十二五” 时期, 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根据中央、 省委 “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市委二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和六安实际, 在总结 “十一五” 发展成效的基础上, 编制了我市 “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规划编制, 引导全市统一思想, 奋发图强, 抢抓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大发展, 实现大跨越。

一、“十一五” 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 在省委、省政府和六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中心城市发展为先导, 以工业化为核心,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 以 “568”项目为抓手, 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克服雨雪冰冻、 甲流等灾害的不利影响, 经济快速增长、 民生持续改善、 社会全面进步,“十一五” 主要目标顺利完成, 实现了综合实力、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 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跨越。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 13.1%, 高于 “十五”年均速度 4.1 个百分点, 由 “十五” 末的 309.1亿元提高到 2010年的 676.1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3.5:42.3: 34.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9.7%, 高于 “十五”年均速度20.5 个百分点, 2010 年达 68.6 亿元,是“十一五” 规划目标 2.1倍。

二是工业经济快速扩张。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 深入开展 “发展工业学霍山” 活动, 积极推进钢铁产业 “双百亿”工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1.7%,高于 “十五”年均增速 12.6 个百分点。2010 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 246.7 亿元, 是 “十一五” 规划目标 1.7倍, 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1044 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92家, 钢铁、 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 纺织服装、 建

材等 9 大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 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70%。科技对工业发展支撑力度进一步加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 11%。

三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 按照特色产业做大、 规模产业做优的发展思路,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进粮食 “双百”工程和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化, 农村生产力较快发展。2010年, 一产增加值达到159.3亿元,是 “十五”末 1.9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5%;粮食总产连续 7 年创历史新高, 达到 91.8亿斤;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增长,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分别达到 2 家、 59家和192家。

四是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商贸流通“双百”工程稳步推进, 旅游、 商贸、 市场、 运输、 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增长,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 10.1%; 2010 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 40 亿元, 是 “十五” 末的3.3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6%, 高于 “十五”年均速度 8.4 个百分点, 2010 年达 279.9 亿元, 超额完成 “十一五” 规划目标。 五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 1463 亿元, 是 “十五”期间的 3.87 倍,年均增长 40.1%, 高于 “十五”年均增速 20 个百分点, 2010 年达到490.5 亿元, 是 “十一五” 规划目标 1.8 倍。五年累计实施总投资 3000 万元以上项目633 个,建成 355 个,完成投资 907.5 亿元;累计争取中央和省投资 61.3 亿元,一大批工业骨干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568” 计划顺利完成。

六是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到位内资年均增长 44.3%, 2010 年达 358.9 亿元,是“十一五” 规划目标 2.6 倍;到位境外资金年均增长 24.9%, 2010 年达 1.6 亿美元,是 “十一五” 规划目标 1.5倍。霍邱铁矿开发、 索伊冰箱、 墙煌彩铝、 雪花啤酒、 宝利嘉纺织、 九鼎农业、 沃尔玛等一大批招商项目落户我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9.5%, 2010 年达 4.5 亿美元,“十一五”进出口目标超额完成。

2、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 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取得新突破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五”拉开城市框架, “十一五” 实现跨河发展,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到 60 平方公里,人口增至 60 万人,

超额完成 “十一五” 中心城市集聚 50 万人目标。建成市政道路里程达200 多公里, 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40.8%,人均公共绿化面积 12.02平方米。 供水、城市公交、 燃气管网、 通信等各项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健全, 城市防洪能力得到加强。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成功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和 50 个重点集镇建设加快推进, 城镇载体功能不断增强, 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 39.2%, 超过 “十一五” 38%的城镇化率目标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改造县乡公路 600 公里, 新建“村村通” 公路7798公里, 农村交通条件继续改善。淠史杭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顺利实施。4座大型、7 座中型、164 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有效开展, 乡村清洁工程积极推进, 解决134.8 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完成户用沼气6.04 万口、沼气项目农村服务网点 291个、 大中型沼气工程 7 座,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了抗灾能力。大力组织实施 “百村十镇” 示范工程,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合武铁路和合六叶、 合武、 六潜、 合淮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阜六铁路顺利开工,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 235 公里, 铁路运营进入动车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60公里, 形成了东西连接、 南北贯通的大交通格局,成为国家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四是重大水利建设扎实推进。 14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累计投入治淮资金 55 亿元, 建成了临淮岗洪水控制、 白莲崖水库、 行蓄洪安全建设、 洼地治理、 移民迁建等五大类 61 个单项工程。完成泵站更新改造 10 座,装机 162 台套 3.6 万kW,沿淮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丰乐河河道治理一期等中小河流治理顺利实施。 五是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00 千伏皋城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行,新增改造 220 千伏输变电项目 3 个、 110千伏输变电项目11个; 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初具规模,通信网络光纤化、 宽带化、 无线化初步实现, “数字六安” 建设有效推进。 3、 民生条件快速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3.2%和 15.9%, 分别高于 “十五”年均增速 0.5 个百分点和 8.4 个百分点,2010 年达

1.45 万元和 4714 元, 超额完成“十一五” 规划目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 培训转移和社会帮扶, 扶贫开发深入推进, 初步统计贫困人口减少至 35万人左右。 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95 亿元,惠及 650 余万城乡居民, 连续获全省一等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实施, 中小学 D类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04%,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稳步发展, 六安卫校成功升格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6.2%,新生儿死亡率从 11.3译下降到 5.53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城镇新增就业 17.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 118.7万人次。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均实现应保尽保。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双拥工作成效显著, 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 称号。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生态公益林占国土面积 22.1%, 森林覆盖率由 34.5%提高到 36.3%, 6 大水库涵养林得到有效保护, 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建成金寨、 舒城、 霍山三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个、 国家级生态村1个。 霍山县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县。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五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15%左右, 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12.5%和 11%。

二、 “十二五” 发展环境

“十二五” 是我市承上启下、 争先进位、 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战略转型的诸多挑战;既有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又面临着赶超进位的重要任务。

1、发展的新形势。从国际看, “十二五” 时期,全球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有利于我市出口导向型企业走出低谷和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空间。从国内看,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有利于我市争取国家投入,进一步夯实基础支撑平台;有利于通过消费需求拉动, 促进我市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和消费品工

(三)促进服务业发展,做大第三产业, 加快跨越进程

1、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目标, 加强旅游项目创意策划和管理创新,整合区域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以绿色山水为骨架、 红色资源为主线、 古文化为底蕴、地质遗产及民俗文化为特色, 着力打造绿、 红、 古、特四大品牌, 构筑以南部大别山生态与地质遗产型、中部城市休闲型、 北部古文化体验型为主导的三大旅游板块, 建设以六安主城区为核心, 寿县、 舒城、金寨为次中心的大别山旅游集散中心, 形成以天堂寨为中心的红色生态旅游、 白马尖为中心的大别山主峰体验旅游、 万佛湖为中心的湖泊休闲旅游、 寿州古城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和主城区为中心的城市休闲旅游为支撑的五大旅游功能区。启动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创建一批优秀旅游乡镇、农家乐

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到 2015年, 争创1-2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实现全市游客总量突破 20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150 亿元以上, 努力建成以大别山为品牌的省内一流、 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2、 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完善商贸流通网络, 增强城市商贸服务功能, 推进城区商业网点合理布局, 逐步构筑起以市区为中心, 县城为支撑, 乡镇为基础的商贸业发展体系。以区域性物流基地为目标,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物流配送, 加快建立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和扶持大型市场建设, 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着力建设一批以购物中心、 大型超市、 大型专业店和特色商业街为代表的商贸服务设施,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 电子商务、 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 不断提高商贸服务水平。继续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 进一步繁荣农村商贸业。到2015年, 建成现代化物流园区 10 个以上;销售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 100 个以上, 其中销售额 10 亿元以上专业市场 5 个以 上;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超 100亿元,其中零售额超 10 亿元批零企业 2家以上。 3、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 进一步培育担保、信托、 典当、 基金等金融衍生行业,着力提升我市融资能力。加快我市与合肥经济圈城市金融同城步伐。大力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信用担保、 人才、 家政、 信息、科技、 法律、 会计、 审计、 咨询评估、 广告策划、服务外包、 养老、托幼等商务服务、科技服务、 信息服务、 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4、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 提高房屋质量, 提升小区品位,完善配套设施, 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居住环境。逐步完善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案和分配政策。积极推进廉租房建设, 着力改善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 切实帮助贫困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放开和搞活二、三级房产市场。

(四) 推进文化创新, 做强文化产业,提升跨越内涵

1、 着力提升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 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提升六安发展软实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 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积极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 强化职业操守, 构建传承传统美德、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道德行为规范。加强人文关怀,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倡修身律己、 尊老爱幼、 勤勉做事、 平实做人, 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六安精神,打造六安人民的精神支柱。综合运用教育、 法律、 行政、 技术和经济等手段, 引导形成扶正祛邪、 惩恶扬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大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行业、 文明村镇的工作力度, 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在成功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 积极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

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建设重大文化项目,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到 2015 年,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 5豫以上,建成 2-3 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8-10 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培育 5 个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集团。现代传媒业, 重点发展广告、 发行、 印务、音像、 网络信息等经营业务, 繁荣新闻出版和印刷业,大力开发和运用数字化、 网络化技术, 升级传统产

业,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业发展, 培育名牌栏目节目, 打造大别山和寿州古城影视基地, 建设城市数字影院, 拓宽广播影视功能和增值渠道。文娱演艺业,大力扶持皖西庐剧、 大别山民歌、 寿州锣鼓、 抬阁肘阁、 皖西剪纸等地方特色文化, 开发地方特色工艺美术品, 引导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深化国有院团改革, 建设一批艺术表演场所,发展一批艺术表演中介机构, 逐步建立现代艺术生产机制。文化旅游业,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 延伸文化产业链条; 深入挖掘以 “文化六安、 人文六安” 为内容的旅游资源, 举办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打造楚汉历史文化品牌、红色革命文化品牌、山水生态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以金领欢乐世界为代表的文化主题公园, 打造中国红色动漫教育基地, 发展文化会展, 抓好反映皖西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的优秀作品创作,争取每年创作生产 1-2 部能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品。文体休闲业, 打造以月亮岛、 万佛湖为代表的水上运动文化产业园区, 建成国内一流水上运动基地和省级水上人才培训基地; 支持文化休闲项目建设。

3、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积极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保护、 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镇和历史名村。坚持办好中国六安瓜片茶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别山民歌会、中国大别山读书节、 六安市文化艺术节、六安市少儿艺术节、 六安市春节文艺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和青年赛艇锦标赛、龙舟赛等品牌体育赛事。广泛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积极创建全国、 全省文化先进县,大力实施 “全民健身长廊工程” ,进一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挖掘社会突出人才,努力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 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加强档案、 地方志事业发展, 推进县区档案馆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对已改制单位的扶持力度,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 改革, 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

(五) 建设生态名城,提升城镇功能,做强跨越载体

1、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以把六安建成我国中部生态名城为目标,优化空间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建设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按照 “东接、 北拓、西跨、 南优”战略要求, 中心城区主要向北、 向东发展,适度向西、 向南发展。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拓展时序, 逐步形成中心突出、 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 老城区重点打造六安核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东部新城区重点打造六安加工制造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 城西新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 商务休闲和现代教育中心, 城南、城北重点打造商品集散中心和一般加工制造基地。开展全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 进一

2、 电力支撑体系。着力提高主、 配、农三级电网衔接水平和电网智能化、 信息化水平, 突出电源点建设, 提高供电能力, 满足城区、 矿区、 经济开发区、 工业集中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对电力的迫切需求。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及早开工建设 500 千伏石店、金安变电所工程, 到 2015 年, 全市主电网形成以 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 220 千伏变电站为枢纽的格局; 市区、 县城区全部以 110 千伏变电站为高压配网电源点, 10千伏配网逐步由双电源 “手拉手” 向 “三分段、三连接”供电方式过渡。 3、 水利支撑体系。以维护河流、 水库、湖泊健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 实现人水和谐。 加强水源统一管理,全面建设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重点推进治淮 “新三项”工程、城市防洪、 淠史杭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 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机电排灌站改造、 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合肥、 淮南等城市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继续加强非工程设施建设, 着力提高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4、 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省级技术中心、 工程中心和实验室; 一批政策到位、 资金充足、 功能齐备的科技孵化器; 一批规模较大、 特色明显、 专业对口的技术职业院校; 一批示范性强、 带动作用大、 品牌知名度高的科技示范园区和高科技示范企业; 一批立足企业、服务全市、 覆盖全省的国家、省级检验检测中心。逐步

建成以政府科研平台为先导, 企业科研平台为基础, 布局合理、 特色鲜明、 功能齐全、 运行高效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5、 信息支撑体系。建设“数字六安”加快基础网络平台、 信息数据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三大基础工程建设,推进电信网、 互联网、 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和工业化、 信息化两化融合, 扩大政府、 企业、 村社信息化应用。加快推进信息宽带网络建设, 推进城镇光纤到户, 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手机电视、 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促进管理提升。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 网上支付、 物流配送、 法律咨询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努力构建“三农” 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6、信用支撑体系。重点是打造以政府信用为主导, 企业信用为重点, 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支撑平台,建设“信用六安” 。积极完善企业和个人信息系统, 着力构建信用规章制度体系、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信用文化体系和信用监管奖惩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逐步建设公开、 高效、 透明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和统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各个领域、 各个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到2015年, 基本形成规范社会信用活动的运行机制、信用激励奖惩机制和信用宣传教育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区域信用竞争力明显提高。

7、 人才支撑体系。重视 “人才强市”,大力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 创新团队建设、 企业家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育、 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等工程, 创办六安企业家学院、 大别山干部教育学院和六安技师学院。 借鉴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和培育成功经验,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 落实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应用、 选拔、考核、 激励机制, 切实构建人才发展支撑平台,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高档次紧缺人才、 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高技能城乡实用人才、 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和高质量教育卫生人才, 逐步构建起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七) 加强环境保护, 培育生态产业,转变跨越方式

1、 加强环境保护。以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加速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 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再利用工程建设, 强化对城乡饮用水水质和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监控。调整社会能源结构, 推进燃煤锅炉强制脱硫工程, 整治大气污染严重行业, 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车辆和老旧车辆, 努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完善城乡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 高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 加强分类收集处理与综合利用。建立危险废物的信息管理系统, 制定并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办法,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2、 强化生态建设。坚持开发、 保护、 恢复、 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生态六安建设。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治理水土流失, 强化水源涵养。启动实施六合饮用水保护工程, 加强水源地库区一线及淠河总干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开展水库网箱养鱼和各类船只专项治理, 控制库区旅游发展, 确保库区水质稳定在域类以上。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切实抓好生态示范建设, 加快金寨、 舒城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步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力争万佛山、 佛子岭等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推动城西湖、城东湖、 瓦埠湖调蓄洪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 长淮防护林、 高速公路和铁路林带、农田林网、 山丘绿化、 平原绿化、城镇绿化等生态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村镇绿化。

3、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实施六大节能工程, 推进重点节能技改项目, 支持节能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节能环保汽车研发、生产。发展和推广应用节能家电、 绿色照明、 节能建材等节能产品, 积极组织家电、电机等高效节能产品列入国家节能产品推广目录。推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 在高耗能企业、中小企业及公共机构等领域,大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企业。加强节能监测信息化平台、 标准体系建设, 形成健康文明、 节约资源的生产消费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严格行业准入,大力发展低投入、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

4、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城镇总体规划、 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 合理确定工业发展布局, 引导关联企业集聚, 推进产业集群, 促进污染物集中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培育一批废弃物综合利用、 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友好企业。在工业重点行业、 生态农业区域和城市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 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5、 培育生态产业。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园区、 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发展生物质发电、 太阳能、 沼气、 水电等生态能源产业,环保设备生产与制造、 新型建材和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环保产业。 扶持生态旅游和生态优质农业、 休闲体验农业等产业发展。推进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m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