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征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19: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征文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对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体现着科学发展观内涵

农业综合开发的宗旨和开发方式表明,它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界定范畴。首先,是开发方式的综合,即对山、水、田、林、路实行综合治理。其二,是资金来源的综合,即以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广泛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和农民自筹资金的综合投入。其三,是治理措施的综合,即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治理措施,实现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第四,是部门上的综合,即整个工作开展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最后,就是治理效果的综合,既要求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综合效果。

从实践看,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生态环境、密切党群关系、增加粮食产量和增加农

- 1 -

民收入等各个方面均有较好的成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表明,采取工程、生物、科技等综合措施开发治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条件同步改善,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增长的成功之路。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在农业开发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公共财政照耀农村的一束阳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抓好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

(一)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诠释。科学发展观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农业综合开发自实施以来,始终把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作为基本任务,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着

- 2 -

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关键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发展步伐。就我区而言,农业基础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低,产出率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低,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急需增加投入。一是应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预算。把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安排支农资金预算增长额应高于法定比例,真正体现向“三农”工作倾斜。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投入形式。二是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立项投入的项目,投入机制好,且资金全部用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上,能很好地解决农民一家一户想办但又办不成、办不了的事,农民直接受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特别是项目和资金管理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应充分利用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这一平台,整合相关资金和项目,统一规划,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相互补项,加大对我区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发挥支农资金的效益。

(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农业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具有生产要素的多样性,生

- 3 -

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生产成果获得的不可预测性等。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发展投入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才能取得最佳效益。一是在开发目标上,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紧紧围绕我区的“有机稻米、无公害草莓、沙沟芋头、有机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扶龙头、建基地、调结构,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在开发投入上,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方针,体现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综合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生产要素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在开发措施上,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科技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特别是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管道输水、防渗渠、喷滴灌等节水工程措施。四是在开发重点上,坚持“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产业化经营思路,将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布局与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在开发效益上,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既注重开发的经济效益,又要注重开发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必须兼顾项目区的生态效益。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

要从长远着想,不急功近利,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开发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

- 4 -

展。一是要以稳定可靠的投入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 的投入方式,不断增加投入力度,形成农业综合开发长效的投入机制。二是要以完善配套的技术体系为支撑。针对农业非持续发展的众多因素,突出强调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项目的科技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要以建立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协调一致的农田新格局;坚持建设规范的灌排体系和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在项目区绿化造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小气候和环境。

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上,要突出抓好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不同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把项目区建设成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在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上,要紧紧围绕我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为主攻目标,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体现在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

- 5 -

为基本任务,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现、维护和发展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农民从开发中得到实惠,在发展中享受成果。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的是农村生产力,改善的是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的是农民收入,直接受益的是农民群众。所以,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管护利用各个阶段,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好事办好,特别是要解决好一家一户想解决又无力解决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科技推广培训等问题。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筹资投劳遵循“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项目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讲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安排实施项目要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结构调整要通过引导和示范,尊重农民意愿。要让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政策,坚持公开透明。三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农业综合开发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看开发的数量,又要看开发的质量;既要看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又要看广大农民是否得到实惠。绝不提空规划,不喊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如何推进农业开发工作,如何创新机制,

- 6 -

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是要在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方面上下功夫。通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广泛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点,建成了不同特色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从而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其成为全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以此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二是在实施龙头带动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扶持优势,实施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结合和龙头带动战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优势产业的开发,可实施一街道一业、一村一品、一园一品等策略,把开发项目建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走专业化之路,持续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是在运行机制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在广大项目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吸引工商企业、个体大户进行反租承包,提高土地产出率。其次是推行农民合作制、用水协会制,投资业主制,联结农户合同制。在开发过程中,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运行程序操作,把开发中的各种关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开发机制。

四是在科技创新与示范方面下功夫。首先实施“引凤工程”。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到项目区发挥作用。其次是实施“酵母工程”。

- 7 -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三是实施“良种工程”。按照“市场化、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引进新、优、特、稀品种,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五是在服务农民群众方面上下功夫。农业综合开发关系到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达到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需拓宽服务层面,提升服务能力,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要农民参与到项目开发中来,干部服务到农民生产中去,特别是农发干部,一定要俯下身子,下到基层,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不做表面文章,坚决杜绝“形象工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坚持深入基层,倾听项目区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运作模式,把“农民满意、农民赞成”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败的检验标准。

总之,通过机制创新、规范管理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中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罗庄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井贤汉 8243484)

- 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m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