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李任梅

更新时间:2023-09-29 2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制约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勐角完小 李任梅

摘要: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原先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要求教学质量,但现在看了,过去的看法是极端错误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效益,成为每所学校研究的重点,但目前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们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边远山区农村,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必须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呼声越喊越响,但实际却收效甚微,本文针对造成当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升难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同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少数民族;农村;教学质量;现状;对策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当前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都在逐步改善,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少数名族地区,国家给予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呼声也越喊越响,可惜收效甚微。根据多年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教学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看,制约偏远少数民族低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撤点并校所带来的学习问题。

实行撤点并校后,有的村已不再设学校,有的设教学点,只保留低段的教学班,其余的学生全部输送到乡镇中心小学或完全小学就

读,形成学校从学前班到高年级都有住校生,并且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孩子们过早离开父母过寄宿生生活,难以适应新环境,出现逆反、空虚、胆怯、不安、自卑,压抑等心理上的问题,致使学校的控辍保学,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留守学生逐年增多。

目前,偏远地区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多数在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和精心培育的环境中成长,加上很多老人的溺爱,造成孩子娇生惯养,依赖思想严重,对孩子学习的辅导更是无从做起。长期如此就形成有的逃学、旷课,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是那么的渴望发展,但我乡广大学前儿童,依然只能在各完小校附设学前班入园。这些学前班办学条件相对来说基本还处在较原始的社会,设备差,有的甚至没有一点设备,如果一个班有了一个录音机、有台电视机就已经觉得教学条件有了莫大的改善。

四、教师资源的流失严重,特别是 年轻教师。

由于农村小学的环境艰苦,条件偏差,很多教师都通过不同途径纷纷调往离城镇较近条件优越的学校或调入城区学校,部分小学骨干教师干脆改行、跳槽,而不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的教师,出现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五、学生的外流问题突出。

现在的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客观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思想进步的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学习,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外流,而且是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而留下来的学生却是一些家庭困难、照顾不变,学习滞后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这就导致农村小学中学困生和问题学生过多。据调查我乡各个教学点,都普遍存在生源的外流情况。这不光是生源的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源的质量问题。是在这些学校工作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而这也是导致村小教学质量滞后的一个关键。而这种教育的严峻形势更导致了生源和教育质量的恶性循环,如此下去,一些农村学校将因为大量的学生流失而影响质量的提高,陷入了恶性循环,使农村与城镇的办学效益差距越拉越大。

六、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家庭生活条件有了质的改变。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和正确的引导。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样就造成孩子纪律涣散、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孩子有问题,不是破口谩骂,就是棍棒伺候。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我们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

七、是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状况令人堪忧。

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民师转正的教师,这些教师在特定时代应该说是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另外,农村学校学科结构的配置上严重失衡,信息技术、英语、艺术类和综合类等农村基础教育急需的专业教师大量短缺,边远山区农村学校除了统考的语文、数学两学科有专职教师外,其他学科等均由统考教师兼任,教学随意性大,课程没有开齐,课时也未能开足,造成学生学习生活感觉枯燥无味,厌学、辍学等的情绪很高。

八、教育科研形式化问题突出

我们许多教师没有把教育科研与提高质量有效结合起来,往往是为科研而抓科研,为质量而抓质量,很少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甚至有些教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认为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我只要教好书就行了,这样的思想根本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说科研意识不强,这是制约我们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综合上述,为了更好地发展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学校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提出以下对策:

(一)、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中心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

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填写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定监控制度,使教师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少劳多得不劳而获的分配现象。

(二)、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师德建设及对教师教案、上课、学生的作业批改,教学质量的评估实行全程监控。特别是对教师的教案实行等级制,学校的各项检查都记录在案,教师的教学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引导和督促学校内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岗定责,以绩定薪,适当拉大分配距离,并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以激励教师竟岗敬业,学生乐学好学,自觉提高教学质量。 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各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监控制度,使教师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不劳而获的工作现象。

(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