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深圳教师招聘真题(1)

更新时间:2023-05-11 05: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全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B )。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

2.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B )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

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少先队工作

6.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C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C.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培养

7.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D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8.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B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9.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B)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10.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1.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 A)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 B.教师与教师 C.人与人 D.学与学生

12.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3.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4.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A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B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C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17.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D)

A.集中练习 B.区组练习 C.随机练习 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

1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9.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A )A.教师 B.学生 C.学校 D.社会

21.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特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A)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C)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

23.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C )

A.前摄抑制 B.遗忘规律 C.倒摄抑制 D.接近律

24.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B )

A.概念 B.思维 C.想象 D.语言

2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C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6.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C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认知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27.“有志这,事竞成”是意志品质的( 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2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D)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缺失需要 D.自我实现

29.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 C )

A.多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B.方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D.多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30.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 C)

A.性格 B.习惯 C.气质 D.能力

31.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B)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3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

A.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3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C )项目。

A.5-7 B.7-9 C.5-9 D. 5-7

34.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

A. 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3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36.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 B )

A.感觉 — 知觉 — 表象 B.编码 — 存储 — 提取

C.存储 — 编码 — 提取 D.感觉 — 加工 — 思维

37.兴趣属于( D)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有意识的动机 D.内在动机

38.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3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D)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40.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

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B)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

41.关于赫尔巴特,下面的说法值正确的是( ABD?)

A.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B.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作者

C.倡导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D.四段教学法的提出者?

42.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CD )

A.谈话法 B.复习课 C.单一课 D.综合课

4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ABC)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环境

44.教育目的规定着(BC )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45.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ABCD)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46.课的类型是根据( BC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47.学校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主要包括(ABC)

A.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直接的影响

B.学校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C.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D.学校校园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发长有直接的影响

48.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ABCD)

A.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B.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C.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D.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系统并实施配套的多元评估办法

49.德育内容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和规范,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 ABC)。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D.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50.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ABC)

A.分层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试教学

51.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CD )

A.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回答问题

B.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

C.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

D.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52.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几部分( BCD)。

A.练习题 B.主题 C.任务 D.评价标准

53.班主任建立良好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包括( ABCD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54.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其具体表现为(ABCD )

A.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

B.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

C. 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

D.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

55.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于教师有那些基本要求?(ABCD )

A.重视理论知识的 B.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C.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D.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56.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AB)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57.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

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 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58.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 )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5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 )

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作出预测

60.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无论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C.层次较低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所以又叫生长的需要

D.层次较高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缺失的需要

61.人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 )动机。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62.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

63.以下关于应激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指的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B.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C.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D.应激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64.意志的品质包括(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65.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66.下面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能力包含的是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D.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水平

67.( )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意志

68.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

A.感觉后象 B.视觉的后象 C.负后象 D.正后象

69.以下属于联觉的是( )

A.色看起来觉得温暖。.B.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

C.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D.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70.以下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

A.边听讲边做笔记 B.吃完饭看书.C.自言自语 D.自拉自唱

三、判断题,共20题。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在答题卡上涂 “A”,错误的涂“B”。 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71.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72.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73.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74.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破后立,边实验边推广"的工作方针。

75.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个改革应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又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7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77.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师生的问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

78.心理只能是脑的功能,脑才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79.外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80.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重新反映。

81.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82.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83.情感的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84.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而形成的。

85.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86.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是同一概念的两种称谓,都是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

87.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88.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89.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90.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1.B 2.B 3.A 4.C 5.A 6.C 7.D 8.B 9.B 10.A 11.A 12.C 13.C 14.A

15.B 16.C 17.D 18.A 19.C 20.A 21.A 22.C 23. C 24.B 25.C 26.C 27. C 28.D 29.C 30.C 31.B 32.A

33.C 34.C 35.D 36.B 37.D 38.A 39.D 40.B 41.AB 42.CD 43.ABC 44.BC 45.ABCD 46.AB 47.ABC

48.ABCD 49.ABC.50.ABC 51.ABD 52.BCD 53.ABCD 54.ABCD 55.ABCD 56.AB 57.BD 58.ABCD 59.CD 60.AB

61.AC 62.ABD 63.ABCD 64.ABCD 65.ABCD 66.BCD 67.ABC 68.ABD 69.ABC 70.AD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的记忆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2.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学校教育制度 B.社区教育制度 C.终身教育制度D.职业教育制度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的体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4.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5.下列说法中,体现行为主义学派观点的是( )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6.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8.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论,铃声也能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

A.中性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操作行为

9.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10.高中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 )的具体表现。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11.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2.对类似但不相同的条件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是( )的过程。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获得 D.消退

13.德育的实质是( )

A.完善学生的道德认识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D.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1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15.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_领导, ___________ 统筹规划实施, ___________ 为主的管理体制。(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启发式策略

2.心理发展

3.依法执教

4.陶冶教育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思维的类型。

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3.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4.简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2.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讲《两条小溪的对话》时,教师让学生们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脑袋。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很出色。

请从所学教育理论角度,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

2.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属于道德感范畴。

4.C【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5.C【解析】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

6.A【解析】我国此次实施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7.D【解析】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8.B【解析】铃声单独呈现时,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之后,铃声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为条件刺激。

9.B【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0.C【解析】意志是指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并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1.C【解析】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2.A【解析】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对其他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这是刺激分化现象。

13.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14.D【解析】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称之为感觉的补偿。

15.A【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

二、名词解释

1.启发式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4.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三、简答题

1.(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3.(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4.(1)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3)班集体的管理者;(4)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5)学生成长的合作者;(6)教学的研究者。

四、论述题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用合理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告诉了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个体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五、材料分析题

从教育学角度讲,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的宽容与鼓励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耐心倾听,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不可挑战的“权威”,学生的意见得到认可并执行,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权利和机会,为有创造性的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遇,促进了创造性行为的发生。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其作者是 (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

A.课堂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

A.基本规律B.基本方法C.基本途径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 )

A.开端B.中间C.终端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 )

A.暂时遗忘B.永久遗忘C.干扰遗忘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 )

A.知觉B.嗅觉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 )

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 )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 )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 )

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行为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21.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特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

23.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

A.前摄抑制 B.遗忘规律 C.倒摄抑制 D.接近律

24.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概念 B.思维 C.想象 D.语言

2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6.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27.“有志这,事竞成”是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2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缺失需要 D.自我实现

29.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A.多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B.方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D.多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

30.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气质)

A.性格 B.习惯 C.气质 D.能力

31.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3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

A.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3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项目。

A.5-7 B.7-9 C.5-9 D. 5-7

34.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

A. 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3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36.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 )

A.感觉 — 知觉 — 表象 B.编码 — 存储 — 提取

C.存储 — 编码 — 提取 D.感觉 — 加工 — 思维

37.兴趣属于( )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有意识的动机 D.内在动机

38.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3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40.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就其表述和内容而言具有( )特征。

A.抽象性 B.理想性 C.可操作性 D.终极性

2.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的教育目的论。

A.自然主义 B.国家主义 C.自由主义 D.存在主义

3.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 )的教育目的论。

A.国家主义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派 D.自由主义

4.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

A.约翰 密尔 B.罗素.小原国芳 C.哈耶克 D.洪堡.爱伦 凯 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5.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萨特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

6.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观点有( )。

A.教育目的制订应以完善与发展个人自身的需要为依据,社会目的是次要部分

B.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和天赋的自由权力 C.强调个人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7.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价值准则主要体现在( )几个方面。

A.个性化 B.规范控制 C.社会价值 D.社会化

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

A.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 B.基础性.普及性的教育 C.强调全面发展教育

D.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

9.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三个基本要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10.教师劳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11.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

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 )。

A.为未知世界的探索 B.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C.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 D.对突发情境表现出的教育机智

13.教师的在职培训一般有( )两类。

A.获得学位等升等升级 B.反思性教学 C.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D.提高教学能力或素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可享受的“学金权”是指( )。

A.补助金 B.奖学金 C.贷学金 D.助学金

15.概括地讲,“教师中心论”是指( )。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教材为中心 C.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D.以知识为中心

16.“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17.把课程定义为“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并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专家有( )。

A.卡斯威尔 B.坎贝尔 C.塔巴 D.约翰逊

18.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其含义有( )。

A.知识的总和与学习的结果 B.间接知识.公共知识 C.封闭.预成 D.经验

19.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课程范式,其含义有( )。

A.直接经验,实践知识 B.系统的知识 C.开放.生成.强调过程 D.杜威的课程观

20.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有(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21.学科课程的最大特点是( )。

A.趣味性 B.逻辑性 C.简约性 D.系统性

22.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易造成( )。

A.学生被动学习 B.忽略个体知识 C.割裂完整的生活世界 D.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23.活动课程的特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C.按活动主题组织 D.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

24.正确处理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 )。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25.综合课程的三种类型( )。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D.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

26.综合课程的优点是( )。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7.综合课程的缺点是( )。

A.流于“拼盘式”的知识“大杂烩” B.导致浅层次的学习

C.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 D.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8.隐性课程具有( )的特点。

A.计划性 B.内隐性 C.随机性 D.不确定性

29.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 )。

A.主学习 B.快学习 C.副学习 D.附学习

30.在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C.家长的要求 D.学科专家的建议

31.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 )

A.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B.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C.课程内容应当与生活相联系 D.应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32.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有( )。

A.加强课程的趣味性 B.设置专门性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C.学科内容中加入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 D.增加课程的前沿知识

33.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决策者(或主体)主要有( )。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家长 D.社区代表

34.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两大误区( )。

A.课程的开放无度 B.课程脱离学生的经验,以外在于学生的方式出现

C.课程以严格的先期计划的方式出现 D.课程过于强调联系实际

35.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36.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 )。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37.教学的作用是( )。

A.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B.系统地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C.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D.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

38.教学的任务包括( )。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C.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39.教学传授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包括( )。

A.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B.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必要条件

C.使他们形成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

D.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40.教学过程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接性 B.目的性 C.引导性 D.简捷性

三、判断题

71.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对

72.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对

73.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对

74.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破后立,边实验边推广"的工作方针。错

75.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个改革应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 始于课堂又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对

7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对

77.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师生的问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 错

78.心理只能是脑的功能,脑才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对

79.外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错

80.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重新反映。对

81.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 错

82.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错

83.情感的种类包括了心境、激情和应激。 错

84.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而形成的。对

85.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

86.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是同一概念的两种称谓,都是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错

87.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错(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88.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对

89.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对

90.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它有好坏优劣之分。错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21.A 22.C 23. C 24.B 25.C 26.C 27. C 28.D

29.C 30.C 31.B 32.A 33.C 34.C 35.D 36.B 37.D 38.A 39.D 4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CD 3、AC 4、ABCD 5、CD 6、ABCD 7、BCD 8、ABCD

9、ABD 10、ACD 11、ABCD 12、BCD 13、AD 14、BCD 15、ABC 16、AC

17、AB 18、ABC 19、ACD 20、ACD 21、BCD 22、ABCD 23、ABC 24、BCD

25、BCD 26、AB 27、ABD 28、BCD 29、ACD 30、ABD 31、ABCD 32、BC

33、ACD 34、BC 35、AC 36、ABCD 37、ABC 38、ABD 39、ABD 4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18. √ 19. √ 20. ╳

二、单项选择题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

A、三三分段 B、4年一贯制 C、5年一贯制 D、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

A、20世纪前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

A、60% B、50% C、40% D、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

A、60 B、70 C、90 D、80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 )。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5、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16、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 )。”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1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

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2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1、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逻辑性 B、系统性 C、简约性 D、实践性

22、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 )。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23、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26、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

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27、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 )。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28、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 )部分。

A、主体 B、客体 C、中介 D、范式

2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 )。

A、任务较简单 B、教学进度快

C、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认识错误

3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1、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2、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 )。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34、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35、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 )。

A、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3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3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 ),其次要抓好( )。

A、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