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佛教建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5 2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代之佛教建筑

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在洛阳建立了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这座寺院的规制全依天竺,但具体情况史文无载。东汉末年,丹阳笮融在徐州建造了一座“浮图祠”。这座祠由廊、阁围绕的广庭及庭中央的浮图(塔)组成,可容三千余人礼佛。这种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完全是外来形式,但中央之塔却是木构的中国式样。此种以“塔院”为主的佛寺一直沿袭到南北朝,并传播到了朝鲜和日本。

在江苏连云港市郊的孔望山崖壁上及其附近,留有大量佛教题材的石刻。内容有具背光之佛像及涅磐之卧佛、佛弟子、象及象奴、蟾蜍等。经专家鉴定,至少有一部分是刻于东汉时代。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佛教摩崖石刻,时代早于山西大同始凿于北魏的云冈石窟。

此外,在四川的崖墓中,也发现有背光之佛像浮雕,惟尺度不大,数量也少。

江苏连云港市郊的孔望山摩崖佛像,始刻于东汉。

图为立佛与门庭长造像

南北朝佛窟

除建佛寺外,南北朝都在石壁上开凿佛窟。南朝较少,只有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浙江新昌大佛等;北朝石窟大盛,有凉州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开凿石窟源于印度,自西域传入中国,经敦煌、武威传至北魏首都平城,再传到洛阳、邯郸等地。云冈石窟主要为北魏皇家所建,大体分三期:第一期建于公元460~466年间,有五大窟,仿草庐内部形式,作穹顶,内凿大佛,最高者

近17米;第二期多仿佛殿,前有三间面阔的敞廊,廊后壁正中开门,通入矩形后室,室内修佛像,廊及后室顶上雕天花藻井,表现的是一座有前廊的佛殿的形象;第三期为矩形平面,中心雕一塔形中柱,四壁雕佛龛、佛殿,表现的是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庭院内的景观。到北齐、北周时,所雕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有的外形也雕作佛殿。这些变化也反映出石窟中国化的进程。南北朝的佛寺、塔殿都已不存,但从这些石窟形象中还可以大致看到它的概貌。

云冈石窟第12窟中的平棋藻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的庑殿顶饰

云冈石窟第39窟中的塔柱,柱的四壁雕有佛龛、佛像

南北朝后期佛寺

到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佛达到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一所,全国有寺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梁都建康有寺近五百所,全国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寺的发展过程是:先把外来形式的天竺

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

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甘肃敦煌莫高窟东魏壁画中众多的佛教建筑形象

甘肃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九色鹿本生故事》中的佛教建筑

这个时期所建的佛寺后来已全部毁灭,只保存下一座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建的嵩岳寺塔。塔在河南登封,为十五层密檐砖塔,用泥浆砌成,底层十二面,每面砌出角柱和塔形佛龛,尚有天竺风格残余,上层每层各面砌出一门二窗,则是中国传统形式,塔身外轮廓作炮弹形,体型秀美。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景明寺和永宁寺

北朝佛寺宫殿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公元500年左右建的洛阳景明寺和公元516年建的永宁寺。景明寺有七层塔,永宁寺有九层木塔,是北魏皇家在洛阳所建最大的寺院。史载永宁寺平面矩形,四面开门,南门三层,高20丈,形制似魏宫端门,东西门形式与南门极近,但高只二层。寺内中间有方14丈的台基,上建九层木塔。塔面阔九间,各开三门六窗,门皆朱漆金钉,塔各层四角悬铃,是此期间北魏所建最高大豪华的木塔。塔北建有大佛殿,形式似魏宫正殿太极殿,殿内供奉高一丈八尺的金佛。此外,寺中还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从该寺设南门似魏宫端门、建佛殿如太极殿看,它是典型的宫殿化寺庙。

河南洛阳的北魏永宁寺九层木塔复原图

公元1979年发掘此寺遗址时得知,围墙东西各长260米,南北各长306米,厚3.3米,为夯土墙;南门基址东西宽44米,南北长19米,是面阔七间的门楼;塔在寺中部稍偏南处,下有方38.2米、高2.2米的夯土台基,四周加石栏杆;台基中心为塔,从柱础仍可辨别出它的底层面阔九间,内部逐间立柱,为满堂柱网,最中心一间每柱由四个柱础聚合而成;塔外檐槛墙为红色,中心方五间部分用土坯砌筑成实体塔心,东、南、西三面各

开五个佛龛,北面素平,是装楼梯之处;从柱网布置和塔心土坯砌体看,此塔虽属木构架,却要藉助土坯砌塔心来保持稳定,表现出木构架尚不成熟的特点。

佛寺中国化也和信徒为积功德大量舍宅为寺有关。这种寺受原有住宅布局的限制,大多不能很规范。有的第宅小,无地建塔,只能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有些有宅园的住宅,舍为寺后,寺中也出现了园林,这就大大促进了寺庙中国化的进程。很多舍出之寺在都城或大城市中,也为佛教在都城及大城市中日渐广布创造了条件。

南朝佛寺宫殿化的典型例子,是公元471年宋明帝所建的湘宫寺和公元507年梁武帝所建的光宅寺,两寺都是以他们为帝以前的旧宅改建的。

南北朝佛殿

到南北朝时,北朝一些僧徒谄称皇帝为“当今如来”,铸造巨大的金铜佛像以象征帝王。这些大像,塔中不能容纳,更需要建殿安置,以与其兼有的帝王身分相适应。因此,佛殿在寺中逐渐取得和佛塔并重的地位。重要佛寺的大殿宛如宫殿,一些由国家建的大型佛寺就逐渐宫殿化了。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4窟七佛阁立面图

东汉佛寺

东汉初在洛阳创建的白马寺是印度形式,以塔为主体。到西晋时,洛阳已建有寺庙四十二所。

佛寺最初以塔为中心,佛像设在塔中。但佛塔狭小,中间又有刹柱,佛像只能四面安设,不能居中,不够威严庄重,像的大小和数量也受限制,遂逐渐产生另建佛殿以安置佛像的需要。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第10窟内的塔柱

佛殿建筑

自南北朝后期起,佛殿建筑即日趋宫殿化,除少数寺沿旧传统仍以塔为中心(如隋之禅定寺)外,大部分均以殿为主体。当时的宫殿多以院落为单位,每院有正门、后门,更大规模的有东西门,连以回廊,形成矩形院落,主殿建在院落中心,有的还有后殿,主殿左右有廊,连通东西廊,形成“日”字形平面。大型宫殿在东西廊外附建若干小院,南北串连,有多至四、五院的。诸小院或在廊上开门进入,或在东西廊外辟南北街,街外建院。这种重要宫殿和贵邸的布局常用于佛寺,主佛殿所在的中院面积最大,四周廊庑环绕,南北面开门,殿庭内前为佛殿,后为讲堂,在东西廊外也多排列小院,一般称之为东廊第几院或西廊第几院。前举之大兴善寺主院两廊就建有若干小院,而其正殿竟和太庙大殿同一

规模。此外,在主院周围还建有若干院,多以用途命名,如塔院、禅院、律院、净土院、菩提院、三阶院、库院、山亭院等等,一般称“别院”。这也和贵邸中主院外另建若干别院的布局相同。

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久已不存,只能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其壮丽形象。唐武宗李炎在会昌年间(841~846年)颁布的灭法诏书中说当时寺庙“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指责它们和宫殿相同。参证壁画中所见形象,这说法确是合乎事实的。

唐代佛塔

唐代仍盛行修建佛塔,除少数例外,一般已不建在佛寺的中心,而建在主院殿前的两侧或主院外的东南、西南方。此外,也大量建造墓塔。塔的形式有单层、多层,其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构造有木、砖、石不等。隋唐木塔史籍所载颇多,仅隋大兴(唐长安)一地,除隋于公元611年所建、高97米的禅定寺七层木塔外,还有隋于公元590年建的延康坊静法寺高44米的木塔、隋文帝皇后建的丰乐坊法界尼寺中的高44米的双塔,和唐於公元629年在怀德坊慧日寺所建的高44米的九层塔。这些木塔虽都不存,但可说明隋唐时木塔仍在盛行。隋唐砖塔保存尚多。单层者有方、圆、八角等形,大多为墓塔。多层的有楼阁型与密檐型二种。楼阁型塔在唐代为方形,高三、五、七层不等,典型例子为八世纪初所建西安慈恩寺塔和公元669年所建兴教寺玄奘墓塔。到五代时出现八角形平面的多层楼阁型塔,以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为代表。密檐塔只最下一层有较高的塔身,以上各层塔檐重叠密接,轮廓呈抛物线形,可以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为代表。此塔系宫人为天子祈福“率钱而立”,虽曾历经地震和战火损坏,然屹立於今,挺拔依旧。石塔多为单座小塔,但轮廓秀美,雕刻精工,可以九世纪下半叶所建平顺唐明惠大师塔和十世纪上半叶所建南京栖霞寺塔为代表。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大云院与镇国寺

唐亡以后的五代,虽然政权更替频繁,战事不断,但各地仍在修理寺刹,如山西平顺的大云院和平遥的镇国寺。这两座寺院至今仍存有五代的遗构。大云院在龙耳山的山腰,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宋改今名。院内的大佛殿系初建时遗构,尚有当年的壁画。而镇国寺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系皇家敕建,布局严谨,其万佛殿的檐、柱、斗拱做法巧究,殿内佛像面庞丰润,身躯壮实,具有五代风貌。

山西平顺龙耳山中的大云院

大云院的大佛殿为五代遗构

大佛殿内的斗拱构架支持着墙外延伸的檐角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万佛殿檐角下的斗栱

万佛殿内的佛像具有五代的雕塑风格

南禅寺与佛光寺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是一座面阔、进深都是三间的小殿,宽11.75米,深10米,上覆单檐歇山屋项。建筑内部用两道通进深的梁架,无内柱,室内无天花吊顶,属于木构架中的厅堂型构架。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外观

南禅寺大殿架构透视图

南禅寺大殿架构断面透视图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的大殿,宽34米,深17.66米。它属于木构架中的殿堂型构架,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层上下叠架而成。柱网和铺作层共同构成屋身部分;铺作层同时还起保持构架稳定和向外挑出屋檐、向内承托室内天花的作用;屋架则构成庑殿形屋顶,其构架情况如透视图所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外景

佛光寺东大殿架构结构透视图

南禅寺、佛光寺二殿内的佛像都设在“凹”字形佛坛上,都是与佛殿同时的唐代作品。

南禅寺大殿内的唐塑佛像

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相当于村佛堂,会昌灭法时所拆毁的招提、兰若等四万余所佛堂属于此类。它因是会昌灭法时幸存之建筑,尤为珍贵。佛光寺是北魏以来的名刹,属领有寺额的正式寺院,为会昌灭法时拆除的四千六百余寺之一,现存寺殿是灭法之后重建的。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宫殿、邸宅与一般民居差别甚严,佛寺也同样有级差。

佛光寺是正式寺宇,故其正殿可与宫殿相似,使用殿堂型构架,造庑殿顶。而南禅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与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

西明寺

西明寺原为隋权臣杨素宅,占延康坊四分之一,面积12.2公顷。入唐以后为唐太宗爱子魏王李泰宅,公元658年唐高宗立为寺,有房屋四千余间,分十院。章敬寺在通化门外,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为其母吴皇后追福而立,有房屋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分四十八院,是记载中规模最大的寺院。隋唐长安城中还有很多太子、诸王、公主、贵官显宦所立之寺,或创建,或舍宅为寺,都很巨大。如太平公主于公元705年为武后追福立兴唐寺,城阳公主于公元662年立观音寺,章怀太子于公元674年立千福寺,都是占四分之一坊或十六分之一坊的大寺。其中观音寺即是著名的青龙寺的前身。

隋唐长安诸大寺中,西明寺、青龙寺已局部发掘。西明寺最东侧发现一殿址,宽51.5米,深33米,为宽九间深六间的大殿。此殿并非主殿,已有如此规模,可推知主殿当更为壮丽。青龙寺占新昌坊的四分之一,面积13.3公顷,已发现西部塔院基址,院宽98米,长近140米,周以回廊,南北各开门。院中前部为塔基,方15米。后部相隔45米为大殿基,面阔十三间,深五间,宽52米、深20.5米,其规模竟和唐大明宫含元殿相近。

禅定寺

禅定寺分东西二寺,是为隋文帝及皇后祈冥福而建,占大兴西南角永阳坊全坊及和平坊半坊之地,总面积约97.5公顷。东寺建有高330尺的木塔,为城内最高的木建筑。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时,为了给其母祈福而建慈恩寺,待李治做皇帝以后,该寺遂成为国家大寺。寺占进昌坊东半坊之地,面积约26公顷。房屋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分为十余院,其西院砖塔保存至今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在主街朱雀街东高地上,占靖善坊全坊之地,东西宽562米,南北长525米,面积29.5公顷。寺与都城、宫城都名“大兴”,是带有护国性质的最重要寺院。

隋唐佛寺

隋唐佛寺大体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为经国家允许领有寺额的,第二类为坊市乡村私立的,又称村佛堂。国家许建领有寺额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为皇帝、皇后自建的,属最高等级;第二种是国家下令各州建的,如武则天时所建大云经寺和玄宗时的开元寺,是按国家颁布的统一标准建的。这两种佛寺可以近于宫殿的规格。第三种是诸王、公主、贵族、贵官、富商出资建造并领有寺额的,视建造者之地位、财力,可建得近于宫殿,也可近于贵邸。地方乡里私建的村佛堂则至多可近于邸宅,不允许建为宫殿形式。

隋唐两代的佛寺已无完整保存至今者,只能从莫高窟的壁画中知其外形特征,或据文献记载并结合近年的发掘而略知其概貌。

敦煌莫高窟第45窟唐绘观无量寿经壁画中的佛寺

隋在大兴(长安)由皇帝所建大寺主要有大兴善寺和大禅定寺。唐所建的大寺则有西明寺、慈恩寺、章敬寺等。

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与塔林

初祖庵相传为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修行之处,庵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为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建的大殿。大殿虽只三间,不甚雄伟,构架利用十六根石柱和天然圆木的弯梁作成,但斗拱、门窗方整规矩,石柱雕刻的武士、飞天、游龙、舞凤、花草等,细腻生动。

塔林在少林寺西南300米处,是墓塔群,集中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砖塔和石塔二百余座,造型各异,做法不同,其中造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造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西堂塔,反映了当时的砖塔建筑技艺和水平。

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有唐以来的和尚墓塔二百余座。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

宁波保国寺始建于唐,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重建,现存保国寺大雄宝殿建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大殿面阔、进深皆五间,但仅中部三间为宋代原构,四周附阶为清代增建。宋构部分许多作法与《营造法式》制度非常吻合,例如斗拱、下昂的作法,拼合柱作法,这在现存诸多宋代建筑遗物中是难得的。室内天花中的藻井和平棋、平闇也是非常珍贵的宋代遗物。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

山西大同华严寺

华严寺分上下二寺,其中上寺大雄宝殿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面阔九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采用四阿顶。殿内采用减柱作法,室内空间宏恢,外观庄重,气势雄伟,是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殿之一。下寺有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的薄迦教藏殿,以殿内精美壁藏及佛像著称,壁藏以三十八间小型建筑的形式,沿大殿四周墙壁排列,并带有天宫楼阁。三十一尊塑像容貌丰满,体态端庄,两者均为上乘之作。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外观

山西大同善化寺

该寺创建于唐,辽末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有过一次大规模重建。寺内中轴线上布置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西侧有普贤阁。其中大雄宝殿建于辽,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阿顶,内部结构为殿堂与厅堂混合型。殿内佛坛上供奉五方佛,为使谒拜空间开敞,将中部内柱减除。三圣殿与山门皆金代遗构,三圣殿内出现移柱作法。减柱、移柱成为辽金建筑中常见的作法。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善化寺三圣殿的金代斜向斗拱

正定隆兴寺

该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宋初由皇帝下诏重建寺内主要建筑——佛香阁及阁内21.3米高铜制观音像,现仅观音像为宋塑原物,阁为1942年重建。寺内摩尼殿,建于宋皇 四年(1052年),面阔、进深皆七间,十字形平面,内部采用殿堂型构架,重檐歇山顶,四面出抱厦。转轮藏和慈氏阁皆为宋代楼阁,外观相似,均为单檐歇山顶,二层楼,下层带抱厦。但楼层结构作法有所不同,慈氏阁采用永定柱造,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唯一的孤例。转轮藏殿内的北宋时代转轮藏是最早的藏经橱遗物。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

隆兴寺之摩尼殿

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转轮藏

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蓟县独乐寺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屋顶为五脊四坡形,也称为四阿大顶、四注顶,坐落在低矮的台基上。该建筑柱子有生起和侧脚,柱上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如飞翼,屋顶平缓,是辽代继承唐代风格的典型代表。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部带有一暗层,共计三层,阁高23米,造型古朴端庄。因梁柱接榫位置、功能不同,共用斗拱二十四种。柱子布置成内外两环,中部空间作成六角形空井,直通三层,以容纳16米高的观音像。在构架的四个角部及空井,均有柱间斜撑或斜梁,形成空间型结构体系。柱间斜撑为后世所加。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为辽代重建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平面为八边形,底层每边长5.58米,外观为五层,内部还有四个暗层,共九层。木塔中间为大厅,四周为回廊。柱子按内外两环布置,由于暗层柱间采用近似桁架的作法,外立面有四个面的柱间,当年也曾设有斜撑,形成双套筒式结构。四个暗层形成四个刚性较大的环,犹如现代建筑中的圈梁。这样大大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以致历经多次地震而无恙。木塔造形匀称而稳重,各层平面逐层向内收缩,层高逐级减少,随之将各层斗拱作法和屋檐的长度进行调整,不但创造了优美的总体轮廓,产生高耸向上的艺术效果,而且通过那一层层的屋檐和平座,有节奏而又有变化的出现,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感,是结构与艺术造型有机结合的典范。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全木结构,塔内

有大型佛像。

木塔底部的外檐立柱。

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四川省西北平武县城内,因地处边远山区,至今保存完好。

该寺系平武土官王玺为报答皇恩于明正统五年到十一年(1440~1446年)建造的。塑像、壁画、粉塑等则一直到天顺四年(1460年)才完工。

全寺占地约2.5公顷。寺前为一片开阔的广场,沿中轴线向内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万佛阁。山门内东侧为钟楼,但西侧无鼓楼,有悖明代佛寺布置的常规。正殿前两侧,东为大悲殿,内供千手观音像;西为华严殿,殿内有转轮藏一座。万佛阁前设东西碑亭各一座。其余房屋为方丈、禅室、斋堂、库房等,均后代添建。

大殿五间,重檐歇山顶,两侧有斜廊与东西庑相联,这种明代常用的斜廊,现在遗物已极稀罕。各殿天花以下露明部分均用官式做法,而天花之上则用穿斗做法,在结构上与泉州开元寺有相似之处。

报恩寺不仅木构部分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原貌,而且彩画、转轮藏、楠木千手观音、大殿壁塑、万佛阁壁画都是明代精美的艺术品,是一处集明代中期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四川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大悲殿内的千手观音

泉州开元寺

该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城区,现在寺前东、西二石塔是宋代建筑,中轴线上的照壁、山门、大殿和戒坛则是明代遗物。

福建泉州开元寺鸟瞰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元末遭兵火全毁。洪武末年重建山门、大殿、戒坛,万历四年(1576年)重建照壁。现在山门中间三间是明代原物,而两梢间及拜亭则是近世添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重檐歇山顶,体量宏伟,形制独特。如按平面柱

网计算,此殿应有柱子一百根,故俗称“百柱殿”,但实际因减去两排内柱而仅存八十六根。殿内天花以上木构采用南方传统的穿斗式结构。斗拱大而稀疏,尚存宋代遗风。其突出特点是内柱斗拱的华拱刻作飞天伎乐,这是泉州与海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明显例证。戒坛的建筑也很别致,坛上覆八角形重檐顶,四周以披屋和回廊环绕,形成一组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体。

开元寺大雄宝殿

北京智化寺

此寺位于北京市区东城,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太监王振所建私庙。寺的布局在明代佛寺中很有代表性。山门内钟鼓楼左右对峙;经天王殿而进是正殿,正殿内供释迦佛及罗汉二十尊;殿前两侧东为大智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像;西为轮藏殿,殿内转轮藏现尚好;正殿之后是一座楼阁,下层称如来殿,上层四壁木龛内有小佛像九千余尊,故称“万佛阁”。

北京智化寺万佛阁又称如来佛殿

寺的规制并不恢宏,但殿内佛像、转轮藏、天花、藻井、彩画等,都极富丽堂皇,极尽雕镂修饰之能事,其中万佛阁的藻井和彩画是明代中期的代表作品。藻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被盗卖,现存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日喀则夏鲁寺

此寺位于日喀则东南,始建于公元1040年。元代,夏鲁是西藏十三“万户”之一。公元1320年,夏鲁万户长迎请喇嘛教著名僧人布顿·仁钦珠主持寺务,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元帝对此给予了大量资助,并颁赐金银佛像三尊。工程所需木材从藏南运来,从东部请来汉族工匠,建起木构架、坡屋顶、琉璃瓦殿堂,使内地的建筑式样和技术传到了西藏地区。

夏鲁寺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底层为藏式,由前殿、经堂、佛殿组成,环绕佛殿还有回廊。二层沿纵轴线对称布置四座汉式佛殿,除前殿用重檐歇山顶外,其余三殿都作单檐歇山顶。四殿屋面均用绿琉璃瓦覆盖,檐下用双下昂五铺作斗拱承托,其形式和元代内地流行的做法一致。北侧一殿内部木构架做法为:四椽抟上施平梁,平梁上立蜀柱、脊抟,脊抟两侧以叉手支撑,也是地道的内地元代做法。

西藏日喀则的夏鲁寺

夏鲁寺内的殿宇

底层佛殿的回廊和前殿二层回廊保存有大量早期壁画,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舞蹈姿态明显源于印度,但建筑物表现的歇山顶、斗拱、绿色瓦顶,又如实反映了内地建筑的影响。

北京妙应寺白塔

白塔在北京城内西区,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原是元大都圣寿万安寺中的佛塔。该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元世祖忽必烈及太子真金的遗像也在寺内神御殿供奉祭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寺毁于火,而白塔得以保存。明代重建庙宇,改称妙应寺。

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由尼泊尔人阿尼哥设计建造。阿尼哥擅长铸造佛像,初随本国匠人去西藏监造黄金塔,后随帝师八思巴入元大都。他除了造圣寿万安寺白塔外,还造了五台山大塔院白塔。

妙应寺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

北京妙应寺白塔

此塔的出现,对内地明清两代喇嘛塔的兴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传佛教的缅寺

居住在我国云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群众,信奉著佛教三大宗派的另一宗派,即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南传佛教盛行东南亚一带,其宗教建筑形式亦很富于地方特色。而我国傣族地区的佛寺建筑受缅甸、泰国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大,故俗称为缅寺。缅寺一般选择在高地或村寨中心建造,其布局没有固定格式,自由灵活,也不组成封闭庭院。寺院建筑由佛殿、经堂、山门、僧舍及佛塔组成。佛殿是主体建筑,形体高大,歇山顶。在西双版纳地区佛殿屋顶坡度高峻,使用挂瓦,一般做成分段的梯级叠落檐形式,与缅甸、泰国佛寺风格极为相近。沿正脊、垂脊、戗脊布置成排的花饰瓦制品进行装饰。而德宏地区的佛殿屋面坡度较缓,形制与滇西建筑近似。傣族佛殿的最大特点是由山墙短边作为入口,殿身呈东西纵向布置。主尊佛像坐西面东,供养对象仅为释迦牟尼,没有副像及协侍。内檐油饰以红色为主,涂以金色花纹,纤柔华美。佛

塔实心,塔形呈高耸的圆锥形。有单塔与群塔之分,单塔著名的有潞西风平大佛寺的前塔与后塔,群塔著名的有景洪曼飞龙塔。该塔造型是在圆形基座上按八方建八座小佛龛,龛顶上部建八座锥形塔,八塔中间建一大型锥型塔,层次分明,群塔拥立,如雨后春笋,故又称其为笋塔。经堂建筑一般类似佛殿,但形体较小,而勐海景真佛寺的经堂却是一个特殊的形式,做成八角折角形平面,屋面亦做成山面向前的八个向面源、十一层叠落的复杂的锥形顶,玲珑剔透,犹如一件艺术品。

云南景洪西双版纳的佛寺

傣族妇女在佛寺中拜佛祈吉

曼飞龙塔

云南勐海的景真八角亭

汉传佛教寺庙

清代汉传佛教在藏传佛教的冲击下已日渐衰微,完全依靠民间信徒的资助求得发展。尽管条件如此艰难,但是寺庙仍有一定规模与数量。从建筑艺术上来讲,也不乏具有一定价值的优秀作品。例如:北京戒台寺就保持着全国最大的戒坛;北京碧云寺的“田”字形平面的五百罗汉堂,解决了众多偶像所需的大面积殿堂与采光之间的矛盾;重建的镇江江

天寺(原称金山寺)雄峙於长江岸边,楼阁亭台互相联属,成为一处有名的风景胜地;宁波天童寺为唐宋以来的禅宗名刹,现存清代重建的大佛殿,上檐进深十二架,下檐前後各三架,总计进深达十八架,结构雄伟异常。

这时期的汉传佛教寺庙建筑更向有特色方面发展,集中反映在佛教四大名山的建筑上。四大名山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佛教寺庙集中地,其中以五台山历史最久,遍布于五台之内的寺庙有一百余处。其建筑多为北方官式建筑风格,规整平肃,色调艳丽,雕饰繁多,具有豪华气派。明代以後,这里相当多的寺庙改为藏传佛寺,因此清代以来的五台山建筑又杂有藏式装饰风格。峨眉山主峰海拔3099米,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磴道曲折盘回,寺庙皆依附地势,自然成景。寺庙布局不拘一格,高下自由,有极丰富的空间组合。如:报国寺的分台设殿逐级升高,使建筑物气势轩昂;伏虎寺门前的桥亭导引,掩映于楠木浓荫之中;雷音寺建筑则采用部份吊脚楼形式,居高临危;清音阁做成依山高筑不对称的横长形建筑,并且将黑龙江、白龙江夹持的带形地段组织到寺前的布局中,形成极有变化的景观。峨眉山寺庙布局注意与山形水态、植被环境密切结合,使寺庙成为风景名胜的组成部分,一扫传统寺庙一正两厢、伽蓝七堂的呆板定式。九华山寺庙以小型者居多,而且还有大量的庵堂、茅篷,有些仅为二三禅僧静修养性处所。因此九华山寺庙大量采用当地民居形式,乱石墙、小青瓦、少量的粉壁,建筑装修极为简单,不施彩绘,造型不拘定式。甚至有的寺庙跨路而建,朝山者可穿行建筑物中。九华山寺庙开创了一种清新、简朴、自由、轻快的寺庙建筑格调,与藏传佛寺的神秘、汉传佛寺的严肃皆不相同。普陀山是浙东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岛上建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座大型寺庙及其他庵堂、茅篷等。普陀山的特点是将宗教活动与海景奇岩结合为一体,以充实宗教内容,而自然景观与人为构思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则是普陀山的最大特点。

安徽九华山的旃檀林禅寺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

在清代寺庙中,尚有一种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寺庙,即在一个寺庙内同时供养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及孔子,山西浑源悬空寺即为一例。同时,该寺另一特色即为梯空架险,以悬挑支承的办法将寺庙建在半山的绝壁之上,几组建筑间以栈道飞桥相联系而组成寺庙。身临此寺,可俯瞰溪谷,仰望绝壁,有如置身云雾之中,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工匠绝妙的建筑巧思。又如宁夏中卫的高庙也是一座佛道混合的寺庙,而且其後部建筑高踞於城墙之上,形成极为高耸而丰富的轮廓线。

山西泽源悬空寺

悬空寺殿宇之间的栈道

悬空寺插木为基立木为柱

汉藏混合式寺庙

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喜欢采用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是这类寺庙的典型,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完全采用汉族传统佛寺的制度,但在中轴线的後面布置了藏传佛寺特有的大经堂。大经堂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份,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传佛寺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墙上鎏金饰物也很多,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而无藏族寺院雄伟的气质。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席力图召

承德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风格结合的另一种情况。清代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和抵制沙俄侵略,推行团结蒙藏少数民族政策,在热河建造避暑山庄的同时,围绕离宫的东面和北面的山地上建有十一座藏传佛寺,现存八座,简称外八庙。即溥仁寺(建於1713年)、普宁寺(建於1755年)、溥佑寺(建於1760年)、安远庙(建於1764年)、普乐寺(建於1766年)、普陀宗乘庙(建於1771年)、殊象寺(建於1774年)、须弥福寿庙(建於1780年)。这些寺庙的建筑形式是吸取了西藏、新疆,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许多著名建筑的特点,集中了当时建筑上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就建筑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庙采用前汉后藏式,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

气势更为恢宏,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而普乐寺的后部作成一座方形高台,中心及周围布置殿、塔,以象征藏传密宗的诸神集会的曼荼罗形制;而最有感染力的是普宁寺后部的一组建筑,中央为大乘之阁,周围为象征四大部洲、八小部洲的台阁及四座喇嘛塔,外围是曲折的围墙,用以反映宗教经典中所描绘的佛国世界的空间构图形象。这些寺庙都以主体建筑的造型引人入胜,而且各不相同,绝对尺度都很大,皆建在寺院最高处,使优美的体型充分显露在一般建筑之上,极为壮观。如普宁寺大乘阁,高三层,外观六层檐口,逐层收进,上面分化成五座屋顶,造型稳重。普乐寺旭光阁为重檐攒尖顶圆形建筑,周围配置八座琉璃塔,形体富于变化;普陀宗乘庙的大红台利用山势修建,平面曲折,形体错落,在藏人的艺术风格中,又加入若干汉族建筑手法,给人以雄壮而活泼的印象。

河北承德的须弥福寿庙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庙,也称小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的普乐寺

旭光阁内的精美藻井和立体曼荼罗

河北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

大乘阁四周有小型藏式塔、台

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则另是一种汉藏混合的形式。这里既有完全汉式的建筑如大召殿、喜金刚殿等早期建造的佛殿,亦有完全藏式的建筑如大经堂等,还有汉藏混合式的建筑,如讲经院(显宗学院)等。

青海湟中的塔尔寺

藏式寺庙

藏式寺庙的特点是因山而建,依山就势,呈错落参差的布局,不强调轴线,而以空间构图的自由均衡为原则,往往形成突出的轮廓外观。建筑物多为平顶建筑,石墙小窗。外墙有明显的收分,并粉刷成白色。墙顶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红色的白麻草做为女儿墙的装饰。内部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构架,有巨大的托木和复杂的雕饰,色彩对比性强烈,并喜欢用金色点缀。内部墙壁画满宗教壁画,殿堂内悬挂佛幡。建筑屋面局部吸收汉族建筑的坡屋顶及斗拱构造,但体量较小,形制亦经过简化。屋顶上尚有许多宝幢、法轮等小型佛教装饰物。最著名的实例是拉萨的布达拉宫。该宫坐落在市北的玛布日山上。始建于唐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开始重建,历时五十余年才建成今日规模。布达拉宫东西总长370米,高115.7米,是一座融合宫殿、寺庙、陵墓,以及其他行政建筑在内的综合性建筑。它包括了山上的宫堡群、山脚下的方城和山后的花园三部分。山下方城内布置了地方政府机构、印经院及官员住宅。宫堡群是由红宫与白宫两大部分组成。红宫位于建筑主体的中央,是达赖从事宗教活动的地方,总高九层,因外墙刷成红色,故名红宫。下四层为地垅墙组成的基础结构,第五层中部是西大殿,为举行大规模宗教仪式和庆典的地方,上部四层建立了五座历代达赖圆寂后保存遗体的灵塔殿和二十余座佛殿。周围有回廊联系,中部空出为天井。红宫的平屋顶上建筑有镏金铜板瓦的歇山式小屋顶,金光闪烁,为布达拉宫增色不少。红宫的东边为白宫,因其墙面刷白而得名。白宫是达赖理政和居住的地方,总高七层,底层为结构层,二层东端为入口,三层为夹层,四层为达赖的主要宫

殿,称东大殿,四层以上为中有天井的回廊式建筑,布置有摄政等人的办公处及厨房、仓库等,最高的第七层为达赖居住的东西日光殿。红宫、白宫的前面分别建造了两个广场。在西广场的下边顺山势建一陡峻的高墙,以备节日在墙壁上张挂巨大的佛像织物之用,故称晒佛台。此外,围绕宫堡群的四方建有四座防御性碉堡,以控制周围的形势。布达拉宫建造在山上,其四围房屋随山坡起伏,随宜建造,高大的建筑群与山丘混为一体,成为人造的山岩。山前层层叠起的漫长的石梯,巨大的外墙收分,建筑物立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窗口所表现出的韵律感,单纯而丰富的色彩,都渲染出该建筑的浪漫性格。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除布达拉宫外,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的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也都在清代经过大规模的扩建。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喇嘛统领后藏坐床驻锡之地。它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后经四世班禅等不断扩建,亦为一座宫殿、行政、陵墓、宗教等建筑集合在一起的综合建筑群。全寺布局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建筑层叠逶迤,交叉互补,但从体量及艺术质量上又清晰得分出层次,具有十分自由灵活的组合美感。

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喇嘛坐床驻锡之地

甘肃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为藏传佛教六大寺之一(其余五寺为扎什伦布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塔尔寺),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由六大经学院、十八座佛寺及十八座活佛公署和万余间喇嘛住房组成的,规模巨大,几乎是一座小市镇。全寺背依龙山,面向大夏河,高大的建筑全部建在北面山坡脚下,向南展开布置公署、喇嘛住宅及佛塔、转经廊等,具有十分明确的建筑层次。内蒙古包头市的五当召亦是一座藏式风格的寺庙,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全寺布置在一处突前的山坡上,依势错落,顺坡而下,散点布置。建筑外墙刷白色,与翠松、蓝天相互衬托,极富藏族碉房建筑所特有的风格。

文革后复建的贡唐仓金塔

内蒙古包头的武当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