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课本知识总结

更新时间:2024-07-10 1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和S。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少量P或金属元素Fe、Cu、

Zn、Mn和钼、钴等,个别蛋白质还含有I。

测定生物样品的含氮量按下式推算蛋白质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g%) 2.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结构、分类和理化性质:

(1).自然界中组成人体的氨基酸仅右20种,且均属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2).分类:①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②极性、中性氨基酸;③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侧链都含有羧基)④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侧链分别含有氨基、胍基或咪唑基)。

(3).理化性质:①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此性质可用于分离氨基酸。

②胶体性质:胶粒稳定的两个因素:胶体颗粒表面电荷和水化膜。

③蛋白质的变性、沉淀的凝固:1)变性:有序的空间结构变为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化活性的丧失。(未破坏其一级结构) 2):沉淀:蛋白质变性后肽链融汇相互缠绕既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称为沉淀。 沉淀的四中方法:I:盐析法(破坏水化膜,中和负电荷,保持蛋白质的生物活性);II:丙酮(乙醇)沉淀法 III:生物碱试剂沉淀;IV:重金属盐沉淀。(另:免疫沉淀法) 3):凝固:蛋白质的饿布可逆性变性。

④ 紫外吸收性质: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 波长附近。此性质可以用于分析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3.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后三者统称为高级结构或空间构象。 (1)一级结构(平面结构):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氨键)。此外,蛋白质分子中所有二硫键的位置也属于一级结构。

(2)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 主要化学键:氢键。 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模体(模序):在蛋白质分子中,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的特殊空间构象。模体比二级结构大比三级结构小。

(3)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分割成的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较为紧密。) (4)四级结构: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亚基:每一条肽链都具有完整的结构,称为亚基。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化学组成:戊糖、碱基和核苷酸。 核糖核酸:核糖,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三种成分连接而成。

2.核酸的一级结构:1)DNA和RNA的一级结构是指其中核苷酸的的排列顺序,称为核苷

1

酸序列,也称为碱基序列。

2)连接的方向性:由前一个核甘酸的3'-OH与下一位核甘酸的5'位磷酸基之间形成3',5'磷酸二脂键。

3.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Chargaff规则:①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总是相等,鸟嘌呤的摩尔数总是相等(A=T,C=G);②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③同一个体不同器官、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2)DNA双螺旋结构:①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两条链之间以氢键结合)②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③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3)DNA的超螺旋结构:正、负超螺旋结构。(了解) 绝大部分原核生物的DNA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分子。 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 4.RNA的结构与功能

1).信使RNA的结构:真核生物的mRNA含有5'-末端的帽状结构和3'-末端的多聚A尾结构。(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功能:转录核内DNA遗传信息的碱基排列顺序,并携带至细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2)tRNA的结构:①.tRNA分子含有稀有碱基;包括双氢尿嘧啶(DHU)、假尿嘧啶和甲基化的嘌呤。②.tRNA分子形成茎环结构,使得tRNA的分子形状类似于三叶草形(二级结构)。③.tRNA分子末端有氨基酸接纳茎④tRNA序列中有反密码子。具有碱基反向互补关系。其三级结构是倒L形。 3)rRNA的结构(了解):rRNA与核蛋白体蛋白共同构成核蛋白体或称为核糖体。 5.核酸的理化性质:1)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特征:最大吸收峰在260nm附近。 2).DNA变性:只改变其二级结构不改变它的核苷酸排列。

在某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m)。 3)DNA复性: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 4)核酸分子杂交:指在不同的DNA和DNA之间,或DNA与RNA分子之间或RNA与RNA 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

5.核酸酶: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主要有DNA酶、RNA酶、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和核酶。 第三章 酶

1.酶的分子组成:(1)单纯酶和结合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和非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组成。

辅助因子包括:金属离子、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维生素B族衍生物。

(2)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关系:①两者必须结合才有活性,单独的酶蛋白不具活性。②酶的专一、特一性时由酶蛋白部分决定的。③一般而言,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而一种辅助因子可以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酶蛋白远远多于辅助因子,辅助因子是很多酶蛋白所共用的。

2.酶的活性中心:1)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叫做酶的必需基团。2)必需基团组成的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酶促反应的特点(1)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高效性);机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3)酶

2

促反应的可调节性。(另:不稳定性、高度精确性) 4.酶促反应的机制:(1)临近效应与定向排列;(2)多元催化;(3)表面效应 5.酶促反应动力学说:研究的是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米—曼氏方程式: Vmax[S]

V= Km+[S] (式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Km为米氏常数,V氏在

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

(2)Km与Vm的意义:1)Km值时酶的特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和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K1、K2、与K3分别为各项反应的速度常数。) Km= K2+K3 ,当K2>>K3时,即ES解离成E和S的速度大大超过分解成E和P的

K1

速度,K3可以忽略不计。此时Km值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Ks。在这种情况下,Km值可以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此时,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2)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3)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具有双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是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5)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6)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抑制剂: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抑制作用:不可逆性抑制作用(专一性和非专一性)与可逆性抑制作用(竞争性、非竞争和反竞争性)。

可逆性抑制作用:它的抑制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酶活性降低或消失。 1)竞争性抑制作用:①是指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的抑制作用。 ②其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于酶的相对亲和力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磺胺类药物是典型代表)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叶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此类抑制剂与前两中抑制剂不同,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ES)结合,使中间产物ES的量下降。既减少从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的量叶同时减少从中间产物解离出游离酶和底物的量。 各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作用特征 表观Km 最大速度 无抑制剂 Km Vmax 竞争性抑制 增大 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 不变 降低 反竞争性抑制 减小 降低 (7)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激活剂:使酶从无活性变为由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6.酶的调节

(1)酶活性的调节:①酶原与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②变构酶 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以与某些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

3

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此结合部位称为变构部位。对酶催化活性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

③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指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活性的这一过程。

(2)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乳酸脱氢酶(LHD)是最为人知的四聚体酶。该酶的亚基有两型:骨骼肌型(M型)和心肌型(H型)。 五种同工酶:LDH1、LDH2、LDH3、LDH4和LDH5。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指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1)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实质是H的传递链; 组成:复合体I、II、III、IV。(其中复合体II镶嵌在复合体内侧,其余三种均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复合体I递H,其余三种递电子。)

(2)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 ① 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生成3分子ATP ; ②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氧化呼吸链)——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两2分子ATP。 (3)ATP生成的两种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4)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呼吸链的抑制剂、ADP的调节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等。 (5)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胞浆中的NADH的氧化 两中转运机制: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1)α-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细胞中。 无氧——>供氢体

NAD——>NADH+H NAD——>水+3ATP(肝和心肌细胞) 2H 有氧——>线粒体

NADP——> NADPH+H(供氢体) FAD——>水+2ATP(脑和骨骼肌细胞) 2.其他氧化体系(了解)。

第四章 糖代谢 1.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过程),全部反应在胞浆中进行。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两个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过程);丙 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

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 ————— —— >1,6-双磷酸果糖

(FDP) 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乳酸。

(2)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葡萄糖激酶或己糖激酶。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主要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2.糖的有氧氧化 生成38-40分子ATP,净生成36-38分子ATP。

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和二氧化碳且释放大量能量的反应过程。 (1)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三个阶段:糖酵解途径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4

第一阶段(同糖酵解过程):G——>FDP——>3-磷酸甘油醛——>2分子丙酮酸 (生成8-10分子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中进行):2丙酮酸+NAD+HSCoA——>2乙酰CoA+NADH+H+CO+6ATP(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TPP);

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 三羧酸循环:2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 第一次氧化脱羧) (第二 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琥珀酰CoA————————>脱氢琥珀酸(唯一直接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 次氧化脱羧) (底物水平磷酸化)

——>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共生成24ATP)。

(2)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3.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浆中进行,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且是非供能途径。) 此途径代谢主要产生磷酸核糖、NADPH和CO;是体内核糖来源的唯一途径。 生理意义:(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①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②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③NADPH还可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另:蚕豆病) 4.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糖原的合成代谢: 是耗能过程,消耗2个ATP。 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活性葡萄糖”,在体内作葡萄糖供体。

关键酶:1)糖原合酶:形成α-1,4糖苷链;2)分支酶:使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链相接; (2)糖原的分解代谢(了解). 5.糖异生(糖酵解的逆过程)

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甘油、乳酸、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1) 四个关键酶:① 丙酮酸羧化酶;②磷酸烯醇型丙酮酸激酶;③果糖二磷酸酶-1;④

葡萄糖-6-磷酸酶。

(2) 生理意义:1)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葡萄糖,

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2)补充肝糖原;糖异生是肝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3)调节酸碱平衡;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5. 血糖及其调节

血糖:血中的葡萄糖。维持在3.89—6.11mmol/L之间。 (1)血糖的来源及去路: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食物糖————> ————>CO+水 分解 血糖 糖原合成

肝糖原————> (3.89—6.11mmol/L) ————>肝、肌糖原 糖异生 磷酸戊糖途径等

糖物质————> ——————>其他糖 脂类、氨基酸代谢

————————>脂肪、氨基酸等 (2)血糖水平的调节

1)胰岛素: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合蛋白质合成的激

5

素。 胰岛素降血糖时多方面作用的结果:①促进肌、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葡萄糖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②通过增强磷酸二脂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③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而加快糖的有氧氧化;④抑制肝内糖异生;⑤通过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可减缓脂肪动员的速率。 2)胰高血糖素:是体内主要升高血糖的激素; 3)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加; 4)肾上腺素:强有力的升高血糖的激素。

(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7.78mmol/L称为高血糖;低于3.33—3.89mmol/L时称低血糖。) 第五章 脂类代谢

必须脂肪酸:ω-6族的亚油酸以及ω-3族的α-亚麻酸。这两种多不饱和脂酸必须由食物中植物油提供。 1.甘油三酯代谢

(1)合成代谢(了解):部位:脂肪组织及小肠时主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原料:甘油及脂酸; (2)分解代谢

1)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该过程中HSL(甘油三酯脂肪酶)起决定性作用,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磷酸甘油脱氢酶

甘油—————>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

甘油激酶

2)脂肪的β-氧化

脂酸是人及哺乳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能氧化脂酸,但以肝及肌最活跃。

①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在胞浆中进行,消耗2个ATP: 脂酰CoA合成酶

脂肪酸———————>脂酰~SCoA+PPi; ②脂酰辅酶A 进入线粒体 需肉碱的转运。 ③脂酸的β-氧化 过程:I.脱氢(2ATP);II.加水;III.再脱氢(3ATP);IV.硫解。

脂酸经β-氧化后生成大量的乙酰CoA,一部分在线粒体内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一部分在线粒体中缩合成酮体通过血液送到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3)能量生成

(3)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酮体。它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酮体是肝内生外利用生成、肝外利用。 1)生成:

β-氧化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HMGCoA合成酶 脂酸————>2乙酰CoA(原料)————————>乙酰乙酰CoA——————>羟

HMGCoA裂解酶 CO2

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乙酰乙酸————>丙酮(少量)

β-羟丁酸

6

2)利用及生理意义。 2.脂酸的合成代谢

部位:于肝、肾、脑及脂肪等组织,位于线粒体外的胞液中。肝是主要场所。 原料:乙酰CoA;还需ATP、NADPH、CO2及Mm+等。 酶系:乙酰CoA羧化酶等。 3.磷脂的代谢

(1)甘油磷脂的代谢 甘油磷脂由甘油、脂酸、磷酸及含氮化合物等组成。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1)甘油磷脂的合成 部位:全身个组织细胞,以肝、肾及肠等组织最活跃。 原料及辅因子:脂酸、甘油(由葡萄糖代谢转化而来);还需磷酸盐、胆碱(卵磷脂的前体,物供给或丝氨酸及甲硫氨酸合成。)丝氨酸、肌醇等。 脱羧 甲基化

丝氨酸————>乙醇胺(胆胺)————>胆碱 2)合成的两条途径。 4.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的合成 部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个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肝是主要场所。

原料:乙酰CoA;此外还需要大量的NADPH+H及ATP提供H和能量。每合成一分子胆固醇需18分子乙酰辅酶A、36分子ATP及16分子NADPH+H。(乙酰CoA及ATP大多来自线粒体中糖的由氧氧化,NADPH主要来自胞液中的磷酸戊糖途径。)

酶:H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存在于肝、肠及其他组织细胞的内质网。 (2)胆固醇的转化

1)转变为胆汁酸;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胆固醇的酯化: 胆固醇————>胆固醇酯 1 : 2 ①在细胞中,ACAT催化;

②在血浆中,LCAT(血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此酶由肝细胞分泌)催化,需卵磷脂的参与。

5.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组成复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

及游离脂酸等。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详细见书P133) 分类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前β-脂蛋白(VLDL) 合成部位 功能 小肠黏膜细胞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脂及胆固醇 肝细胞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脂及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β-脂蛋白(LDL) 血浆 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α-脂蛋白(HDL) 肝、肠、血浆 逆向转运胆固醇 (3)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了解); 第七章 氨基酸的代谢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N平衡 (排出N:尿与粪中的含N量; 摄入N:摄入食物的含N量。)

1)N的总平衡 摄入N=排出N,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概况,即N的“收支”平衡; 2)N的正平衡 摄入N>排出N,部分摄入的N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儿童、孕妇及恢复

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7

3)N的负平衡 摄入N<排出N,见于蛋白质需要量不足,例如饥饿或者消耗性疾病患者 (2)生理需要量 成人每日最低需要30~50g;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

为80g。

(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8种必须氨基酸:缬、异亮、亮、苏、甲硫、赖、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另组氨酸、精氨酸)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一般来说,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以及比例恰当的蛋白质, 其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脱去氨基,例如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及非氧化脱氨基等,以联合脱氨基为最重要。

1)转氨基作用 转氨酶:以L-谷氨酸和α-酮酸的转氨酶最为重要。 谷丙转氨酶(GPT,又称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GOT,又称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GPT

谷氨酸+丙酮酸 <————>α-酮戊二酸+丙氨酸 GOT

谷氨酸+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GPT活性显著加强;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GOT明显上升。 2)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3)嘌呤核苷酸循环。 3.α-酮酸代谢

1)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2)转变成糖及脂类; 3)氧化供能。 4.氨的代谢

(1)氨的来源:氨基酸脱氢;肾脏产生的氨:胺的氧化。

(2)氨的转运 主要在肝和肾中;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形式转运。 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运及运输形式。 (3)尿素的生成 主要在肝且是解毒的最主要途径。

精氨酸酶

鸟氨酸循环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鸟氨酸 尿素 通过鸟氨酸循环,2分子氨与1分子二氧化碳结合生成1分子尿素及1分子水。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γ-羟基丁酸、组胺、牛磺酸等 (2)一碳单位的代谢

1)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例如:甲基, 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基。)

特点:不能游离存在,以四氢叶酸为载体参与反应。 2)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

3)生理功能:① 为核苷酸的合成提供原料;②间接参与体内的甲基化反应。

8

一碳单位的代谢障碍(影响DNA、蛋白质的合成)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6.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体内含硫氨基酸:甲硫氨基酸、半胱氨基酸和胱氨酸。

(1)甲硫氨酸循环:生理意义是由N5—CH3—FH4供给甲基合成甲硫氨酸,再通过此循环的SAM提供甲基以进行体内更广泛的甲基化反应。

(2)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 当苯丙氨酸羧化酶先天性缺乏时,易出现苯酮酸尿症。 7.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 核苷酸的代谢 1.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AMP——>——>——>次黄嘌呤

黄嘌呤—————>尿酸 GMP——>——>鸟嘌呤

尿酸: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2.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了解)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1.复制的基本规律

(1)半保留复制:子代保留了亲代DNA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在代与代之间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上。

(2)双向复制;

(3)复制的半不连续性:由复制的方向性决定的。 2.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底物: dATP、dGTP、dCTP和dTTP,总称dNTP。 聚合酶:DNA聚合酶,简称DNA-pol. 模板: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2)拓扑异构酶I、II。

(3)DNA连接酶、引物酶、解螺旋酶等。 3.DNA生物合成过程

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起始、延长和终止;) 4.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逆转录:其信息流动方向与转录过程相反,是一种特殊的复制方式. 5.DNA的损伤和修复

(1)引发突变的因素:紫外线和各种辐射以及化学诱变剂。

(2)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错配:某一碱基的错配称为点突变;缺失、插入和框移;重排: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

(3)DNA损伤的修复: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

1.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促进合成RNA链,延长方向5—3。

9

α、β、β亚基核称核心酶。σ亚基的功能是辨认转录起始点。σ亚基加上核心酶称为全酶。 2. 转录和复制的区别 模板 原料 酶 产物 配对 复制 两股链均复制 dNTP DNA聚合酶 子代双链DNA A-T,C-G 转录 模板链转录(不对称转录) NTP RNA聚合酶(RNA-pol) mRNA、tRNA、rRNA A-U,T-A,G-C 3.转录过程(起始、延长、终止)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1)除氨基酸原料外,还包括携带遗传信息的mRNA作为指导合成多肽链的模板,tRNA结合并运载各种氨基酸,r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糖体作为合成多肽链的场所。

(2)遗传密码 终止密码:UAA、UGA、UAG;

特点:连续性;兼并(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 (3)核蛋白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 (4)tRNA与氨基酸的活化 2.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肽链合成的起始

起始复合物:mRNA和起始氨酰基-tRNA分别与核蛋白体结合而形成。 (2)肽链的延长(原核):进位(注册)、成肽、转位。

由于肽链延长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式进行,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详细见书

P273)

3.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运输(了解);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了解) 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 1.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在糖代谢中维持血糖恒定;(2)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3)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2.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生物转化 1)类型:内源性和外源性; 2)生理意义; (2)结合反应 以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最为普遍;(UDPG结合) 3.胆汁与胆汁酸代谢

1)胆汁酸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 按来源分类: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 2)胆汁酸的代谢 肠肝循环P377

胆汁酸的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4.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1)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的区别 别名 游离(未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血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水中溶解度

未结合 小 10

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肝胆红素 结合 大

经肾随尿排出 通透细胞膜对脑的毒性作用 产生部位 不能 大 单核吞噬细胞 能 无 肝细胞 (2)根据血清胆红素的来源,可将黄疸分为三类:

1)溶血性黄疸:是肝前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

2)肝细胞性黄疸:是肝原性黄疸,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

3)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胆红素逆流入血。

(3)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便的改变 指标 游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素 粪便颜色 溶血性黄疸 — 深 肝细胞性黄疸 ++ 不一定 不一定 变浅或正常 阻塞性黄疸 ++ 陶土色

单核-吞噬细胞 血液 肝细胞 血红蛋白 胆红素 珠蛋白 胞液 血红素 胆红素—清蛋白 Y蛋白 胆红素—Y蛋白 复合物 CO O Z蛋白 胆红素—Z蛋白 + NADPH+H Fe UDPGA 胆绿素 内质网 NADPH+H+ UDP 胆红素 葡萄醛酸胆红素- 小部分 大部分 胆素原(少量) 肾 肠管 胆素原 O2 胆素 胆素 O2 胆素原 葡萄醛酸胆红素 尿 粪便 胆红素 葡萄醛酸

胆红素的形成与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11

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

特点:不溶于水,体内可存储,摄入过多会引起蓄积性中毒,不需随时补充。 (1)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缺乏时,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日光适应能力减弱,严重时发生“夜盲症”。2)参与糖蛋白的合成;3)促进生长发育;4)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长期过量<超过需要量的10~20倍>摄取可因过剩引起不良反应。 (2)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主要包括VD及VD

VD中25-(OH)-VD是肝内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饿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

生物作用及缺乏症:1,25-(OH)-VD的靶细胞是小肠黏膜、肾及肾小管和骨组织。 主要作用:促进钙及磷的吸收,有利于新骨的生成和钙化。当缺乏维D时,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引起软骨病。 (3)维生素E :俗称生育酚

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能避免脂质物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2)促进血红素代谢;新生儿缺乏时可引起贫血; (4)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一般不易缺乏。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特点:体内过剩的水溶性维生素均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因而在体内很少蓄积,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中毒;但是在体内存储很少,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1)维生素B:又名硫胺素;体内活性型:焦磷酸硫胺素(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

辅酶。

生化作用及缺乏症:缺乏时可引起“脚气病”,此外因慢性酒精中毒而不能摄入其他食物时引起的维B缺乏,初期表现为末梢神经炎食欲减退等,进而可发生浮肿、神经肌肉变性 (2)维生素B:又名核黄素。体内活性型: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 核苷酸)。 缺乏时,可引起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等。 FAD及FMN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

(3)维生素PP:又名抗癞皮病因子,包括烟酸及烟酰胺。长期食玉米会缺乏维生素PP。 体内活性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缺乏症:癞皮病,主要表现为皮炎、腹泻及痴呆。

(4)维生素B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的形式存在。 活性型: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生化作用及缺乏症:临床上长用维生素B对小儿惊厥及妊娠呕吐进行治疗。 (5)泛酸; (6)生物素;

(7)叶酸,又名蝶酰谷氨酸;缺乏时易得巨幼型红细胞贫血。 (8)维生素B: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得维生素。 活性型: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 (9)维生素C :又称L-抗坏血酸;

人体不能够合成维生素C,它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及水果中;

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时会导致牙齿易松动,毛细血管破裂及创伤不易愈合等。2)参与胆固醇的转化;3)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4)参与

12

体内氧化还原反应;①维生素C起道保护—SH的作用;②能使红细胞恢复对氧的运 能力;③能保护维生素A、E及B免遭氧化,还能促使叶酸转变为又活性的四氢叶酸。 5)抗病毒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各种维生素详见书P396)

补充内容:酸碱平衡 1.体液(60%体重):细胞内(40%);细胞外(20%):血浆(5%),其中蛋白质高于细胞间液(15%)。 2.体液平衡:(1)水平衡 肾脏 :1500~2000ml/d ; 2500ml为生理需要量,1500ml为最少需求量。 少尿:24小时排尿低于500ml; 无尿:24小时排尿少于100ml. (2) 水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3)电解质平衡 ①钠平衡:90%经肾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②钾平衡:80%~90%经肾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血钾:3.5~5.5mmol/L 。

(4)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量;不宜过浓;不宜过快,禁止静脉推注。 3.体内酸碱平衡调节 (体内总是酸多于碱) 缓冲对:NaHCO和HCO

NaHCO/ HCO=20/1=pH7.4(正常情况)

(1)酸或碱中毒:酸或碱的含量升高; (2)代谢性(NaCO先变化)、呼吸性(HCO先变化) (3)代偿性、失代偿性(pH是否改变)。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y5.html

Top